[美娱]影帝_138
  希斯·莱杰面上不动,手里盘着的手机却不知什么时候掉到了地上,他双眼环视了一圈四周,见没人注意到他,这才微喘着气蹲下身去捡手机。
  “希斯果然也是紧张了,我还以为他一点也不担心呢!”
  “年轻人就爱装腔作势,倒霉的希斯!”
  希斯·莱杰有些尴尬的捏着手机,左右为难,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还是加里·奥德曼突然发了善心,把他从困境中拯救了出来:“还是放过这两个倒霉的小伙子吧,哦,没人乐意时刻被《国家问询报》这种报纸盯上,我在国内的时候经常被《太阳报》追踪,我很理解这种滋味,有时候真想对那些时刻追着你不放的记者投毒气弹。”
  加里·奥德曼的安慰似乎起了一点作用,希斯·莱杰的神色稍微好转了一些,片刻之后,埃伯特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很抱歉,是我连累了你。”
  希斯·莱杰唇角勾起一个浅浅的笑容,他的长相本身就是文艺范的,透着一股青春期少年的青涩,和许多明星故作成熟的装扮完全不同。
  合作至今,埃伯特还是第一次看到希斯·莱杰笑得这么轻松。
  一会儿,他听到希斯·莱杰这么说:“其实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答案还挺有趣的,如果我不去看,我不会知道世界上竟然有人的想法会这么奇怪,这样想起来,我身边似乎有比我更倒霉的人,这样想着事情似乎没那么糟糕了。”
  第178章 杂事
  埃伯特耸了耸肩:“好吧,只要你不在意就好。”
  电影已经拍了近两个月,埃伯特和希斯·莱杰也渐渐熟稔了起来,尤其是经过这件事后,两人之间原本隔着的屏障似乎也渐渐消失了,加上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希斯仅仅比埃伯特大了一岁,两人之间便很有共同语言。
  优秀的演员之间总有一些共同点的,希斯·莱杰和埃伯特都未满30岁,但两人对表演的追求和理解却都非常相似,每次接下一个角色,埃伯特总要埋首于剧本仔细分析一遍又一遍,基本上剧本刚刚到手不久,他就能够把一部电影的剧情彻底过一遍,希斯·莱杰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属于将体验派运用到极致的那类演员,他所接下的每一个角色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他疯狂地感悟、疯狂地折磨自己,让自己陷入到角色的情境中去,这是埃伯特都不能做到的。
  这源自于他们对表演的追求和对自身的苛求。
  所以很快,《黑暗骑士》剧组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男一号和男二号的关系似乎一下子突飞猛进起来了,只要有时间,两个人总会待在酒店的会议室、摄影棚、休息室甚至化妆间研讨剧本,时间久了,这个习惯就和化妆间的每日闲谈一样成为了剧组的风俗,导演、编剧和演员们在无聊的时候也会拿起一个小本子,仔细记录下自己对于电影的感悟,有时候椅子不够用,剧组甚至特意向酒店借了沙发。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拍戏时的无聊。
  《黑暗骑士》的主拍摄地是芝加哥和伦敦,虽然它们是美国和英国数得上的大城市,但是在拍戏的时候,再有趣的城市也不能提起演员的兴趣,拍戏是拍戏,生活是生活,即使是最不敬业的演员也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别,因而即使是在休息日,主创们也不会有太多的休息时间,甚至因为休息日的空闲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反省此前拍摄中存在的错误,所以休息日的他们可能会比平时还要忙。
  埃伯特握着笔,神情严肃的盯着剧本,嘴唇因为专注抿成了一条线,平时神采奕奕的眸子里清晰地倒映出了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希斯·莱杰趁机瞅了他一眼,撇了撇嘴。
  他以为自己对剧本的专注程度已经够可怕了,可是和埃伯特交流之后,他却发现这个平时乐呵呵软趴趴的家伙竟然是这么固执,他和自己有不同意见后不会急着和他争吵,而是记下他的想法之后再返回去仔细思考,直到产生新的想法,或者找出反驳自己的理由后才肯罢休。
  多数时候,希斯·莱杰都不得不承认埃伯特的想法是对的,他似乎明白了埃伯特那座小金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了——和他的那些竞争对手相比,埃伯特的劣势很明显,太年轻,长得太帅气,这些都是严苛的评委们不投票的重要原因,可是埃伯特却让评委们心甘情愿地选择了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表演本身。
  外界的干扰因素哪怕再多,表演本身才是第一位的。
  希斯·莱杰发现了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他拍了那么多电影,合作过那么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但他却从埃伯特这个比他还要小一岁的演员身上发现了表演的真谛。
  前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精神真的要崩溃了,一部分是因为家庭,一部分是因为事业——事实上,他的发展真的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他是澳大利亚年轻演员中的希望之星,在好莱坞,澳大利亚籍的女演员比男演员的发展境况要好得多,妮可·基德曼、凯特·布兰切特、娜奥米·沃茨……她们都是鼎鼎大名的一线,男演员中,虽然罗素·克劳和休·杰克曼的事业令人仰望,但澳大利亚帮在好莱坞整体属于青黄不接的境况,不像英国籍演员们,老一辈有朱迪·丹奇、丹尼尔·戴·刘易斯等人,中生代有凯特·温丝莱特、裘德·洛等人,就连新生代也不乏凯拉·奈特莉等出色的演员,尤其在奥斯卡这样的重要奖项上,天生文艺范的英国演员提名机会更多,虽然获奖与否也会受到国籍的影响,但他们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希斯·莱杰一直致力于推动澳大利亚籍演员在好莱坞的发展。
  他之所以觉得自己的事业存在问题,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对表演的热爱,他越想把一个角色演好,他越想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他便能越多地感触到角色本身的喜怒哀乐,他本人就会受到更多的影响。
  影评人们越是赞扬他,越是认为他突破了极限,他便越是痛苦。当一个表演者只能把快乐带给观众,但他自己却完全无法感受到表演的快乐时,这种感觉是崩溃的。
  他几乎失去了所有光明。
  许多患有抑郁症的演员也是这样慢慢变得绝望、沮丧,直至决定离开这个世界的。
  在埃伯特的前世,与他在《白夜追凶》中有过合作却未曾交流过的罗宾·威廉姆斯也是因为患上了抑郁症而选择自杀。作为一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因为经济问题不得不接拍自己并不喜欢的电影,他持续地为观众奉上笑声,但他个人的精神世界却是崩溃的。
  希斯·莱杰隐隐约约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总觉得,在《黑暗骑士》剧组他所受到的善意对待是他在其他剧组感受不到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受到这样的对待,似乎仅有他是唯一的,每个人都在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开解他,渐渐地,他享受到了这种感觉,和埃伯特、迈克尔·凯恩等优秀的演员合作,他不需要有任何压力,他忘记了大半的不愉快,他慢慢回想到了成为演员的快乐。
  突兀地,在埃伯特咬着笔尖纠结剧本里的某段剧情的时候,希斯·莱杰忽然来了一句:“和你们合作真的很愉快。”
  思索了半晌好容易有了一点头绪却莫名其妙被打断的埃伯特:“……”
  随后,他有些懵懂地瞥了希斯·莱杰一眼,停下了笔:“你知道你浪费了我多少脑细胞吗?好了,现在可以重来一次了,合作愉快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希斯·莱杰耸了耸肩,低头看了眼埃伯特的剧本,“难道你不觉得这样的合作状态很好么?”
  埃伯特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我觉得每次拍戏都是这种状态,这确实很好,但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地方。”
  “这其实挺幸运的。”希斯·莱杰摸着下巴,“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幸运。”
  埃伯特想了想,也是。其实他一直都很幸运,除了一开始的金酸莓对他的声誉产生了一些影响外,他的走红一路都很顺畅,与剧组的合作也都非常愉快,除了《奔腾年代》剧组摔伤那一次,其他时候他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而多数演员其实都没有他这么幸运,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演艺圈的年轻人,他们不得不每日每夜在剧场奔走,却无法收获属于自己的尊重。
  北美本土演员还稍微幸运一些,工会的发达和家乡意识让他们总能比外来的演员获得更多的机会。在好莱坞,北美本土演员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是加拿大演员、英国演员和澳大利亚演员,在这当中机会最少的是亚裔演员,出于政治的需要,亚裔在电影中总被描述成黑帮人物、偷渡者和恶棍。
  比如埃伯特出演的《黑暗骑士》和《无间行者》,电影中都有亚洲黑帮与北美黑帮相联系,并且通常都是反派,无形中削弱了北美民众对亚洲人的印象。
  当然,这是好莱坞电影的常态,语言的差异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亚裔演员完全不同的面容也让他们很难为北美观众所接受,他们总是扮演着反派角色,拿着最低的片酬,即使他们是自己祖国最优秀最伟大的演员。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攻克好莱坞依旧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任务,这里是电影的中心,培育着最先进的技术和电影主流价值观,是每个电影人向往的地方。
  前世埃伯特的事业虽然发展不错,但却不足以支撑他前往好莱坞发展,他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
  但是这一世,阴差阳错,他换了皮换了芯,反而实现了自己前世从未达成的成就。埃伯特把这归结为世事无常,毕竟没有人知道自己人生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埃伯特也不会想到这么玄幻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被希斯·莱杰打断的思绪一时之间也回不来了,埃伯特干脆把剧本抛到一边,随意在纸上写写画画。
  其实每一个在好莱坞发展的演员都经历着不同的过去,没有谁是真正一帆风顺的,出自传的话,他们的血泪史绝对能编成一本厚厚的书。
  在很多人看来,埃伯特的事业发展其实已经足够幸运了,他现在还未满30岁,是好莱坞一线男星中最年轻的一位,演技和票房号召力都有,只要他能够保持目前的状态,他绝对可以成为下一个电影巨星。
  第179章 夸赞
  8月末9月初,《黑暗骑士》的拍摄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埃伯特和希斯·莱杰等人的配合愈发默契,而就在这时候,莱昂纳多也结束了《革命之路》的拍摄,兴冲冲地跑到剧组来探埃伯特的班。
  如果让埃伯特用一句话形容莱昂纳多这次探班给他带来的感觉,那一定是开始很愉快,过程很有趣。
  埃伯特虽然知道莱昂纳多会在《革命之路》拍完后来芝加哥,可究竟什么时候会来他却一无所知。莱昂纳多的本意也是想给埃伯特一个惊喜,因而在他来探班前他没有通知任何人,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跑到了剧组,就想看看埃伯特拍摄这部电影时的状态,当然,还有希斯·莱杰。
  对,就是希斯·莱杰。
  莱昂纳多虽然不爱关注八卦,但和埃伯特相关的新闻,他却是最忠实的追随者。前段时间《国家问询报》的调查在北美各大城市掀起了一阵阵热潮,所有人,不管他们关注好莱坞与否,他们都热切关注着埃伯特的性向问题,一旦出现一些蛛丝马迹,他们便会疯狂探讨着,似乎埃伯特喜欢女人、男人、动物或是某件物体是个再重要不过的事情。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莱昂纳多绝对不知道埃伯特竟然在北美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关注之余他也忍不住有些嫉妒,因为他觉得虽然埃伯特已经拿到了小金人,票房成绩也非常瞩目,但他的名气却是无法与自己相比的,毕竟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可谓万人空巷,前十年,后十年,不管好莱坞电影业发展到多么繁荣的程度,不管特效多么真实,明星多么大牌,却始终没有一部电影能够打破《泰坦尼克号》的记录。
  可直到《国家问询报》开始这番调查,莱昂纳多才蓦然惊觉埃伯特的影响力究竟扩大到了什么地步,他的小恋人正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比他自己更有名,他受到万人瞩目,他的性向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这让莱昂纳多既嫉妒又骄傲。
  事实上,埃伯特的知名度之所以这么高,也是有多种因素在内。
  他毕竟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获得者,还不是阿德里安·布罗迪这种一部影片成名的,他经历了三次奥斯卡提名才获得了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实力是受到无数人认可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奥斯卡幸运儿。美国人的性格虽然大大咧咧,他们却也欣赏这种靠着自己努力慢慢登上巅峰的人,尤其埃伯特此前又有一座让他颜面尽失的金酸莓作为衬托,从金酸莓时期的人人喊骂到取得电影界最伟大的奖项,埃伯特咸鱼翻身,可在很多人看来,他在身体力行地诠释着“美国梦”。
  埃伯特还听林恩偶尔闲聊时提到,目前好莱坞已经有公司打算联系编剧拍摄他的传记,只要埃伯特点头,编剧便会立即着手开始编写工作。埃伯特虽然没有鲜明的个性、勇于抗争的勇气和力挽狂澜的能力,但从金酸莓到奥斯卡,即使最单纯的美国人也认为他一定是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艰辛的,这类看似心灵鸡汤的电影虽然屡见不鲜,却是学院派一直以来都很欣赏的风格,罗素·克劳获得影帝的《美丽心灵》、威尔·史密斯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拳王阿里》,海伦·米伦获得影后的《女王》……只要奥斯卡评委们不会大换血,奥斯卡欣赏的风格便很难发生改变。
  另外,埃伯特真的非常非常帅气,这一点似乎在他获得奖项的过程中制造了许多阻碍,但总体来说,帅气绝对给他的事业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帮助。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甚至莱昂纳多为什么会那么有名?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绝对不是他们在影评人看来略显“尴尬”的演技,而是他们那张完美无缺的脸。
  这就是汤姆·克鲁斯比汤姆·汉克斯更早成名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埃伯特已经给美国观众带来了强烈的信任感,这丝信任感虽说难以捉摸,却是每个演员最珍贵的东西。什么叫信任感,简单来说就是眼缘,复杂来说,就是观众们信赖埃伯特的眼光,信任他的演技,愿意为他的电影买票,因为埃伯特的电影在他们眼中是值得一看的,他们买的票会有价值。在这个层面上,埃伯特其实已经有了和汤姆·汉克斯、威尔·史密斯相匹配的能力,因为只有他们这样优秀的演员才能获得观众的信任感,这是一部一部出色的电影累积起来才能取得的成就,埃伯特才27岁就已经具备,这无疑是他今后发展最大的倚仗。
  以上种种理由并不是埃伯特自己分析的,而是经纪人先生结合北美各大媒体对埃伯特做出的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