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剑三]武安天下_289
李牧是在快要入冬的时候从大梁回来的,虽然战胜的庆功李牧在大梁的时候应该已经有过的,该有的赏赐嬴政也都给了,但这次李牧正式回来,场面依旧很大,反正是比苏云卿当初大多了。
作为大功臣,嬴政除了之前的例行封赏之外又额外给李牧各种赏赐,当然啦,李牧并不是一个贪功的人,他自己拿好处的时候也不会忘记手下的将士们,在这个时代李牧确实算得上是对士卒们非常好的那种将领了。
因此当嬴政提出要给赏赐的时候,李牧确实没有败兴的说不要赏赐这种话,但他却表示将士们更加辛苦,这都是将士们拼命的结果,请求嬴政重赏此战中立功的将士们。
嬴政当然不会反对,反正这赏赐下去了虽然确实有李牧的人情,但是人家也会说这是秦王厚待士卒呀。
而且嬴政对李牧特别满意,讲真,李牧不贪功不爱财可以说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但他从来不会在嬴政给赏赐的时候推辞,这就非常让人满意了。
说实在话,对于这种赏赐拿着远比推辞好。
对于国君来说,战胜之后给有功之臣奖赏,这是对有功之人的回报,这是你来我往的事情,或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你给我卖命打仗我拿到好处了也不忘了你给你点回报,可如果将领不要呢?打不打国君的脸就不提了,对于国君来说其实这种事很尴尬呀。
是的,这种情况将领确实显得特别高尚了,但相对而言国君不就成小人了?人家脑袋挂裤腰带上的给你卖命,完事你啥都不给?如果不接受物质上的奖赏显然就要在其他方面弥补这一点。
一个智商正常的国君是不会在乎物质上的奖赏的,因为这对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除此之外呢?
说白了,你不要钱的话,无形之中就是逼着人家给你更大的官职更高的爵位呗?可一般官职与权势挂钩,爵位与封地挂钩,比起给这些,显然国君更愿意给点其他的物质奖励,然后在这方面适当的给一点就好。
当然,你也别提有人就是高尚的啥都不要,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国君就要被人戳脊梁骨了好吗?
尤其是在秦国,军功是与爵位挂钩的,而爵位是与个人以及家族的利益和社会地位挂钩的,你能说不给就不给?
你今天能不给他明天就能不给我呀!
所以所,正常情况下,有啥奖赏拿着就是,千万别装样子啥都不要,那可真是既坑了别人又坑了自己。
而遇上这种看似无欲无求的下属,其实国君也是难以信任的呀。
所以苏云卿才说李牧在这方面的表现是真的好,给他啥奖赏他都要,不过李牧也是有原则的,他立了十分的功就拿十分的奖赏,你给他十二分他肯定不要,而拿了奖赏之后他自然也会分给手下的士卒们,这既是李牧这个做主将的对士卒的回报,同时他也不会忘了秦王。
看,既不显得自己是个贪婪的人,又能让国君满意,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大部分时候如果不是有啥意外,冬天是不打仗的,再加上秦国刚灭了两国家没多久,此时仅剩的齐国和楚国都紧张的很,齐国一个劲的往秦国派使者表示友好,楚国倒是两手准备,除了给秦国派使者送礼物,同时还把楚国大将项燕给调到了边境,让项燕在边上守着,就怕秦国不知道啥时候就打过来了。
别说秦国不可能突然打过来,你看魏国不就是个好例子么?
本来秦国和燕国打架,魏国就在旁边看戏吃瓜,然后就被秦国顺手给解决了。
也是心疼。
据说秦军都打进魏国大门了,魏王那边还一脸懵逼的没反应过来呢。
这么说起来的话,其实魏王也挺不容易的呀。
但让楚国和齐国安心的是,他们派去的使者秦国都接见了,他们送去的礼物秦国也都收下了,他们请人带去的友好意愿秦国也都回应了,再加上冬天的来临,北方的冬天那是真的不适合打仗的,而秦国目前的大部分国土都在北方。
总体来说,齐国和楚国安心的过个冬还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苏云卿确实没打算在冬天打仗,但是她也不打算等太久。
“明年我们打楚国吧!”
苏云卿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嬴政一脸不解,李斯和吕不韦齐齐低着头假装自己没听懂,赵高默默地以准备火盆取暖为借口躲出去了,天知道其实屋子里挺暖和的。
于是最后还是嬴政问出了那三个字:“为什么?”
目前来说只剩下了齐国和楚国,那么按照常识来说不该是柿子捡着软的捏,先打齐国吗?
别以为楚国好欺负呀,那个很有名的名将项燕就不说了,楚国的国土也是当年七国之中最大的一个,就算是在现在也是一个楚国顶好几个齐国的节奏,所以说难道不该是先解决了齐国然后一门心思的去解决楚国吗?哪有放着齐国这个软柿子不捏,反而先去踢楚国这个硬石头的道理?
可在苏云卿看来就是这么个道理。
“第一,我不选择齐国正是因为齐国弱小,如果我们先攻打齐国,那么齐国必然向楚国求援,虽然之前我们能够让其他国家不出援军,但现在我们还能做到这一点吗?就算楚王是个傻子项燕也不是个傻子,他很清楚,只要齐国被灭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必然是楚国,且因为没有了其他牵制我们更能全力以赴的对付楚国,因此他绝不会坐视齐国被灭的,只要我们攻打齐国,楚国必然全力救援齐国,到时候我们要对付的可就是一个楚国再加上一个齐国了。”
齐国虽然现在已经不如当年那么强大,但毕竟这么多年因为前面有什么魏国燕国韩国之类的挡着,齐国说一直都没有和秦国打过什么仗,他依旧有着相对广袤的国土和保存完好的军队,最重要的是齐国的民力并没有什么消耗,从这一点来说,这依旧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那么楚国呢?楚国就更强大了,楚国的面积广袤就不提了,人家还有大把的军队和一个非常机智的名将项燕。
历史上的嬴政打楚国的时候,王翦开口就说至少要准备六十万人,且这还不可能一战而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结果嬴政没听,反而听了另一个叫李信的人的话,二十万人就打算去灭魏国了,结果就是那二十万人根本不够使的,直接就被项燕打懵逼了,那次的秦攻楚国的大败仗也真的算得上是秦国后期少有的败仗之一了,且败得还挺惨。
那么想想吧,打齐国得至少三四十万人才能算得上稳妥,毕竟齐国不像燕国和魏国那样被秦国削弱了那么多年,人家的底气足的很呀,再加上攻打楚国的至少六十万人,这就要求秦国至少要支撑上百万人的超大规模战争。
这特么就是在开玩笑啊!
秦国要是有本事打这种仗哪里需要等到现在?早八百年前就统一亚洲走向世界当上球长了。
但如果换个角度呢?不打齐国打楚国。
齐国现在可没有项燕那种机智的小伙伴,且看看这次双方的反应就知道了,楚国还知道派兵防备秦国,并且随时做好了干架的准备,齐国就一个劲的往秦国派使者送礼物了,齐王并不敢派出什么大军驻扎在边境,就怕秦国万一误会了怎么办?
所以说,秦国打齐国则楚国百分百的要出兵救援,但如果秦国打楚国,齐国会不会出兵就不好说了,甚至都不用多,让人带个十万八万的军队去边境上晃悠一圈齐王就得懵逼。
如果到时候秦国真的威胁齐国不许出兵否则就连着齐国一起打的话,虽然有脑子的都知道秦国不可能同时灭两国,但齐王没脑子呀,他又怕秦国怕的不行,因此真到了那时候齐国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出兵的。
如果齐国不出兵,那么楚国就是孤军奋战,一对一的干架秦国可是遇上谁都不怂的好吗!
在场的没有笨蛋,因此苏云卿只要稍微提醒一下,这道理大家很快就都想明白了。
甚至李斯开口说道:“要不要去蔡先生那里提醒一下?让他多准备点人手。”
虽然知道齐国没太大的胆子出兵,但是秦国肯定也是要派人说服一下的。
毕竟齐王智商低,要是秦国啥都不管的话,万一楚国那边派人过去把齐王给忽悠了,然后齐王就真的出兵了,那秦国这仗打的多冤枉啊。
至于说大忽悠这种事嘛,交给纵横家和名家就可以放心了,毕竟这两个单论最脾气,哪个拿出来那都得是战略武器的等级如今放到一起搞定个齐王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说如果楚国也派使者过去咋办这种事嘛,交给名家好啦,他们尽干些忽悠人的事情,或者说不管有理没理,反正名家的嘴皮子就是理。
你看他们家那个著名的‘白马非马’的故事就知道了呀,不讨论其他什么高深的逻辑又或者哲学啥的,单纯从一般角度来看,是个人都看出来这是故意的,但你看人家偏偏就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啊,反而让你自己怀疑人生去了。
所以说,派出纵横家和名家那真是战略性大杀器,尤其对方的智商还不怎么高的时候。
但让人意外的是,苏云卿却摇摇头拒绝了李斯的提议:“我现在对纵横家的水平……有点担心啊。”
“担心?”这就让人想不通了,李斯可记得在之前的灭燕国魏国的战争中纵横家的表现应该算是非常好的吧?
结果苏云卿一脸深沉的说道:“我觉得他们的所谓技巧有时候不是那么靠谱。”
这样说着,苏云卿看向嬴政,而看着嬴政的表情就知道他大概是想起之前苏云卿说的那个改地名的事情了。
只听苏云卿用更加深沉的表情说道:“我想关于这一点,政儿也是深有体会的。”
嬴政:“……”
完全不想跟这种人说话!
然而嬴政并不能真的不搭理苏云卿,他想了想说道:“我只是觉得,虽然派人还是要派的,但在人选的事情上一定要严格把关。”
苏云卿紧接着点头:“没错没错,人选一定要慎重,不然是会办砸的。”
嬴政:“……”
所以苏云卿真的有听懂他在说什么吗?
抽了抽嘴角,嬴政决定还是别管这个了,反正苏云卿这辈子是不可能去干纵横家的工作的,所以说没听懂就没听懂吧。
他只是想了想问道:“你之前说先灭楚国再灭燕国的理由只说了一条,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吧?”
苏云卿可是开口就说‘第一怎么怎么的’,而不是直接解释,有第一就有第二,比起讨论纵横家的弟子们到底靠谱不靠谱这种糟心问题,嬴政更愿意去讨论关于楚国和齐国的事情。
作为大功臣,嬴政除了之前的例行封赏之外又额外给李牧各种赏赐,当然啦,李牧并不是一个贪功的人,他自己拿好处的时候也不会忘记手下的将士们,在这个时代李牧确实算得上是对士卒们非常好的那种将领了。
因此当嬴政提出要给赏赐的时候,李牧确实没有败兴的说不要赏赐这种话,但他却表示将士们更加辛苦,这都是将士们拼命的结果,请求嬴政重赏此战中立功的将士们。
嬴政当然不会反对,反正这赏赐下去了虽然确实有李牧的人情,但是人家也会说这是秦王厚待士卒呀。
而且嬴政对李牧特别满意,讲真,李牧不贪功不爱财可以说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但他从来不会在嬴政给赏赐的时候推辞,这就非常让人满意了。
说实在话,对于这种赏赐拿着远比推辞好。
对于国君来说,战胜之后给有功之臣奖赏,这是对有功之人的回报,这是你来我往的事情,或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你给我卖命打仗我拿到好处了也不忘了你给你点回报,可如果将领不要呢?打不打国君的脸就不提了,对于国君来说其实这种事很尴尬呀。
是的,这种情况将领确实显得特别高尚了,但相对而言国君不就成小人了?人家脑袋挂裤腰带上的给你卖命,完事你啥都不给?如果不接受物质上的奖赏显然就要在其他方面弥补这一点。
一个智商正常的国君是不会在乎物质上的奖赏的,因为这对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除此之外呢?
说白了,你不要钱的话,无形之中就是逼着人家给你更大的官职更高的爵位呗?可一般官职与权势挂钩,爵位与封地挂钩,比起给这些,显然国君更愿意给点其他的物质奖励,然后在这方面适当的给一点就好。
当然,你也别提有人就是高尚的啥都不要,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国君就要被人戳脊梁骨了好吗?
尤其是在秦国,军功是与爵位挂钩的,而爵位是与个人以及家族的利益和社会地位挂钩的,你能说不给就不给?
你今天能不给他明天就能不给我呀!
所以所,正常情况下,有啥奖赏拿着就是,千万别装样子啥都不要,那可真是既坑了别人又坑了自己。
而遇上这种看似无欲无求的下属,其实国君也是难以信任的呀。
所以苏云卿才说李牧在这方面的表现是真的好,给他啥奖赏他都要,不过李牧也是有原则的,他立了十分的功就拿十分的奖赏,你给他十二分他肯定不要,而拿了奖赏之后他自然也会分给手下的士卒们,这既是李牧这个做主将的对士卒的回报,同时他也不会忘了秦王。
看,既不显得自己是个贪婪的人,又能让国君满意,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大部分时候如果不是有啥意外,冬天是不打仗的,再加上秦国刚灭了两国家没多久,此时仅剩的齐国和楚国都紧张的很,齐国一个劲的往秦国派使者表示友好,楚国倒是两手准备,除了给秦国派使者送礼物,同时还把楚国大将项燕给调到了边境,让项燕在边上守着,就怕秦国不知道啥时候就打过来了。
别说秦国不可能突然打过来,你看魏国不就是个好例子么?
本来秦国和燕国打架,魏国就在旁边看戏吃瓜,然后就被秦国顺手给解决了。
也是心疼。
据说秦军都打进魏国大门了,魏王那边还一脸懵逼的没反应过来呢。
这么说起来的话,其实魏王也挺不容易的呀。
但让楚国和齐国安心的是,他们派去的使者秦国都接见了,他们送去的礼物秦国也都收下了,他们请人带去的友好意愿秦国也都回应了,再加上冬天的来临,北方的冬天那是真的不适合打仗的,而秦国目前的大部分国土都在北方。
总体来说,齐国和楚国安心的过个冬还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苏云卿确实没打算在冬天打仗,但是她也不打算等太久。
“明年我们打楚国吧!”
苏云卿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嬴政一脸不解,李斯和吕不韦齐齐低着头假装自己没听懂,赵高默默地以准备火盆取暖为借口躲出去了,天知道其实屋子里挺暖和的。
于是最后还是嬴政问出了那三个字:“为什么?”
目前来说只剩下了齐国和楚国,那么按照常识来说不该是柿子捡着软的捏,先打齐国吗?
别以为楚国好欺负呀,那个很有名的名将项燕就不说了,楚国的国土也是当年七国之中最大的一个,就算是在现在也是一个楚国顶好几个齐国的节奏,所以说难道不该是先解决了齐国然后一门心思的去解决楚国吗?哪有放着齐国这个软柿子不捏,反而先去踢楚国这个硬石头的道理?
可在苏云卿看来就是这么个道理。
“第一,我不选择齐国正是因为齐国弱小,如果我们先攻打齐国,那么齐国必然向楚国求援,虽然之前我们能够让其他国家不出援军,但现在我们还能做到这一点吗?就算楚王是个傻子项燕也不是个傻子,他很清楚,只要齐国被灭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必然是楚国,且因为没有了其他牵制我们更能全力以赴的对付楚国,因此他绝不会坐视齐国被灭的,只要我们攻打齐国,楚国必然全力救援齐国,到时候我们要对付的可就是一个楚国再加上一个齐国了。”
齐国虽然现在已经不如当年那么强大,但毕竟这么多年因为前面有什么魏国燕国韩国之类的挡着,齐国说一直都没有和秦国打过什么仗,他依旧有着相对广袤的国土和保存完好的军队,最重要的是齐国的民力并没有什么消耗,从这一点来说,这依旧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那么楚国呢?楚国就更强大了,楚国的面积广袤就不提了,人家还有大把的军队和一个非常机智的名将项燕。
历史上的嬴政打楚国的时候,王翦开口就说至少要准备六十万人,且这还不可能一战而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结果嬴政没听,反而听了另一个叫李信的人的话,二十万人就打算去灭魏国了,结果就是那二十万人根本不够使的,直接就被项燕打懵逼了,那次的秦攻楚国的大败仗也真的算得上是秦国后期少有的败仗之一了,且败得还挺惨。
那么想想吧,打齐国得至少三四十万人才能算得上稳妥,毕竟齐国不像燕国和魏国那样被秦国削弱了那么多年,人家的底气足的很呀,再加上攻打楚国的至少六十万人,这就要求秦国至少要支撑上百万人的超大规模战争。
这特么就是在开玩笑啊!
秦国要是有本事打这种仗哪里需要等到现在?早八百年前就统一亚洲走向世界当上球长了。
但如果换个角度呢?不打齐国打楚国。
齐国现在可没有项燕那种机智的小伙伴,且看看这次双方的反应就知道了,楚国还知道派兵防备秦国,并且随时做好了干架的准备,齐国就一个劲的往秦国派使者送礼物了,齐王并不敢派出什么大军驻扎在边境,就怕秦国万一误会了怎么办?
所以说,秦国打齐国则楚国百分百的要出兵救援,但如果秦国打楚国,齐国会不会出兵就不好说了,甚至都不用多,让人带个十万八万的军队去边境上晃悠一圈齐王就得懵逼。
如果到时候秦国真的威胁齐国不许出兵否则就连着齐国一起打的话,虽然有脑子的都知道秦国不可能同时灭两国,但齐王没脑子呀,他又怕秦国怕的不行,因此真到了那时候齐国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出兵的。
如果齐国不出兵,那么楚国就是孤军奋战,一对一的干架秦国可是遇上谁都不怂的好吗!
在场的没有笨蛋,因此苏云卿只要稍微提醒一下,这道理大家很快就都想明白了。
甚至李斯开口说道:“要不要去蔡先生那里提醒一下?让他多准备点人手。”
虽然知道齐国没太大的胆子出兵,但是秦国肯定也是要派人说服一下的。
毕竟齐王智商低,要是秦国啥都不管的话,万一楚国那边派人过去把齐王给忽悠了,然后齐王就真的出兵了,那秦国这仗打的多冤枉啊。
至于说大忽悠这种事嘛,交给纵横家和名家就可以放心了,毕竟这两个单论最脾气,哪个拿出来那都得是战略武器的等级如今放到一起搞定个齐王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说如果楚国也派使者过去咋办这种事嘛,交给名家好啦,他们尽干些忽悠人的事情,或者说不管有理没理,反正名家的嘴皮子就是理。
你看他们家那个著名的‘白马非马’的故事就知道了呀,不讨论其他什么高深的逻辑又或者哲学啥的,单纯从一般角度来看,是个人都看出来这是故意的,但你看人家偏偏就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啊,反而让你自己怀疑人生去了。
所以说,派出纵横家和名家那真是战略性大杀器,尤其对方的智商还不怎么高的时候。
但让人意外的是,苏云卿却摇摇头拒绝了李斯的提议:“我现在对纵横家的水平……有点担心啊。”
“担心?”这就让人想不通了,李斯可记得在之前的灭燕国魏国的战争中纵横家的表现应该算是非常好的吧?
结果苏云卿一脸深沉的说道:“我觉得他们的所谓技巧有时候不是那么靠谱。”
这样说着,苏云卿看向嬴政,而看着嬴政的表情就知道他大概是想起之前苏云卿说的那个改地名的事情了。
只听苏云卿用更加深沉的表情说道:“我想关于这一点,政儿也是深有体会的。”
嬴政:“……”
完全不想跟这种人说话!
然而嬴政并不能真的不搭理苏云卿,他想了想说道:“我只是觉得,虽然派人还是要派的,但在人选的事情上一定要严格把关。”
苏云卿紧接着点头:“没错没错,人选一定要慎重,不然是会办砸的。”
嬴政:“……”
所以苏云卿真的有听懂他在说什么吗?
抽了抽嘴角,嬴政决定还是别管这个了,反正苏云卿这辈子是不可能去干纵横家的工作的,所以说没听懂就没听懂吧。
他只是想了想问道:“你之前说先灭楚国再灭燕国的理由只说了一条,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吧?”
苏云卿可是开口就说‘第一怎么怎么的’,而不是直接解释,有第一就有第二,比起讨论纵横家的弟子们到底靠谱不靠谱这种糟心问题,嬴政更愿意去讨论关于楚国和齐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