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临青溪对自己外公外婆和小舅一家的印象都很不错,虽然自己没见到大舅一家和二舅一家,在听穆氏和杨氏的谈话之中,临青溪也觉得这两家人应该也不会很差,两个舅母也应是不错的。
回到临家村的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临远山和叶氏早就在门外等着他们,临青云一家和临青海一家也早就回来了。
走完了娘家,农人就要开始把心思花在春耕上了,老临家原想着手里有点银子,想给临念雨和临念水过个百日。
但是秦氏、吴氏都没有同意,说是家里日子刚好过一点,没必要操办两个孩子的百日,到初九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就好了,她们娘家人也都是同意了得。
既然如此,临远山也就同意了两个孙媳的主意,接下来的春耕虽还有一段时间,但这是农家大事,比什么都重要。
初六这天,楚国大部分地方都下了三年大旱以来的第一场春雨,临家村也是,无论是谁都喜悦不已。
临青云、临青海和临青飞都去了小安镇上工,临远山、临青豪和坐在轮椅上的临忠国则在绵绵细雨中忙着擦拭农具。
“阿爷,咱们后边的荒地是谁家的啊?”想起自己从大胡子商人那里买来的三样昂贵种子,临青溪开始把赚钱的主意打到了田里。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二十五章万亩紫土
“在咱们楚国,荒地是无主的,谁开荒归谁。”临远山不明白小孙女为什么问起荒地的事情。
“阿爷的意思是说,如果咱们院子后面的那些荒地自己开垦出来,以后那地就是咱家的了!”临青溪心里一喜,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这在土地所有权那么严格明确的现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妹妹,那些荒地咱可不能种,不吉利!”临青豪也不忍心给临青溪泼冷水,但事实就是如此,别说在临家村,就是在整个楚国,恐怕也没人愿意种那样的荒地。
“四哥,为什么?”临青溪不解地问道。
“溪丫头,咱们后面这荒地大概有一万多亩,可惜都是不吉利的紫土,传说妖魔鬼怪为祸人间,天神娘娘就将他们在人间变为紫色土,惩罚他们的罪行,如果有百姓在紫色土上种庄稼,就会祸延子孙,家宅不宁。”临忠国在一旁给临青溪解释道。
听完临忠国的话,首先蹦进临青溪脑子里的就是“封建迷信”四个大字,也不知道这段关于紫色土的传说是谁传出来的,真是有些不厚道。
这紫色土之所以是紫色,那是因为这类土壤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碳酸钙、磷和钾等营养元素,肥力很高,是最重要的旱地土壤之一。
“爹,咱们楚国像这样的紫土多吗?”临青溪紧接着问道。
“唉,多呀!楚国三年大旱,很多人都说是咱们楚国受了天神的诅咒,这些落地为紫土的妖魔鬼怪正祸害咱们楚国呢!”临忠国叹着气说道。
“根本就不是这样!”临青溪小声地反驳道。
好好的庄稼就因为封建迷信搁置成了荒地,还被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临青溪觉得那些紫土地真冤。
“溪丫头,你说什么?”临远山几人都听到了临青溪嘀咕的声音,难道她知道些什么?也不知怎么,老临家的人都有些窥到天机的紧张和不安。
“没,没什么!”临青溪赶紧说道,现在还不是为紫土地正名的好时机,她要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不吉利”的紫土地变成好土地。
接下来的几天,临青溪请求临远山和叶氏同意她在自家院子里开辟出一块菜园子地,想着临青溪又要赶绣,又要种菜,很辛苦,叶氏就不想同意,但架不住临青溪的请求,只好无奈答应。
与此同时,临二虎、临青禾几人又偷偷去了两次山眉河对岸,好在几个少年就在河岸边待一会儿,并没有往里进,而且打的兔子也都是几个人自己烤着吃,没让其他人发现。
正月十六这天,又下了一场大雨,临青飞冒雨拿着临青溪绣好的第二幅三尺见方的绣品去了福绣庄,锦娘看到临青飞送来的《喜上枝头》,当即就乐得合不拢嘴,如此巧夺天工的绣品在京城少说要一千两。
于是,锦娘又送了临青飞三尺见方的上好丝布,让他下月再送过来,价钱依然是一幅绣品五百两。
而且她还告诉了临青飞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福安县为非作歹多年,贪赃枉法的张县令今天被抓起来了。
从京城来的钦差大人就是新任县令,据说这位新县令是位刚正不阿、公正廉明的好官,锦娘在京城也听过他的名号。
临青飞将这个好消息带回了临家村,而马大娘更是喜极而泣,因为当天晚上她的小儿子临小虎就回到了家。
三日后,新县令陆志明在县衙及各个村镇贴了新布告,鼓励百姓生产,上面还说农税和商税以后只收一成,虽说物价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减税这一举措已经让百姓对这位新县令感恩戴德。
这天晚上,老临家的十五口人又聚在了一起,没有了张县令这个地头蛇,新县令又鼓励百姓生产,临青溪就主动提出了用黄豆做豆腐一事。
“我赞成,咱们家不能只指望溪丫头一个人,再说我这当哥哥的也没脸一直用妹妹的钱!”没想到,第一个表态的竟然是临青云。
“我也同意,说实话,我老早就不想在铁匠铺干活了,不是我嫌累,是那活儿太没意思了。”临青海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我也同意!”临青飞心里和临青云是一样的想法,妹妹才八岁,他们这些哥哥不能这样厚颜地花妹妹的辛苦钱。
其他家人也都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大多认为可以试一试,成功了也算有个营生,不成功也自此断了这个念头。
最后,临远山拍板钉钉说那就试试,但临青飞和临青溪几个人都对他说,这豆腐生意是他们老临家的,如果成功了,不能将秘法告诉别人,临远山想了想,暂时先同意了。
临青溪用一夜的时间告诉了老临家的人磨豆腐的整个流程,以及需要怎样的工具和原材料。
第二天,临青云和临青海就去镇上辞了工,顺便雇了牛车买了很多黄豆回来,而临青飞将自己的好友临小虎介绍给了酒楼的东家,他也辞了工回到家帮忙,并且买了很多石膏粉回来。
临远山带着几个孙子先在自家宅基地上起了两间宽大干净的木头房子,并在里面垒了锅灶。
临忠国虽然还不能站起来,但他还是指导两个儿子临青豪和临青木做了临青溪用木炭在红纸上画出来的压豆腐的木板子,而叶氏、穆氏领着秦氏和吴氏用麻布做好了细细的麻袋,用来挤豆浆。
老临家的动静不算小,很多村里人就知道他们家在盖房子,但想着老临家人多,房子也是茅草房,是应该多盖几间,只是村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盖木头房子。
临青溪在家人忙碌的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她除了要帮忙照顾临念雨和临念水,还要把番茄种子和辣椒种子在院子里的菜地上育苗,而临青禾则负责给家里的大缸小缸添满水。
后来,临青溪见他辛苦,就提醒他山眉河是从碧湖流出来的,就像一棵粗壮的树干上有无数枝桠一样,能不能想办法从山眉河再分出一条小河来。
等到老临家的豆腐房盖好之后,临青溪院子里的番茄种子和辣椒种子也发了芽。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二十六章 临家豆腐
临青溪把做豆腐的方法告诉家人之后,第二天,叶氏她们就在临青溪的亲自指导下悄悄尝试了一下,做出了一板子白嫩嫩的豆腐,而临青溪也把豆腐的吃法告诉了穆氏几人。
要不然,老临家的人是不可能鼓起勇气盖房子,买黄豆的,而临青飞也不会得到临远山和临忠国的同意,在小安镇上租了一家小店铺。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好日子,老临家的临家小店就选在了这天开业,而在开业的前一天,临远山还是让家里人先做了一板豆腐给族长、族老和村长家送去,也和他们说明老临家要开店的事情。
因此,正式开业这天,几乎临家村的人都知道了老临家在小安镇开豆腐店的事情,而这做豆腐之法是老临家祖先藏在一本书的夹层里,前几天才被临远山不小心翻出来的,至于开店的钱,是秦氏、吴氏卖绣的钱和老临家这些年攒下来的钱。
豆腐是从未出现过的吃食,但因它原材料不贵,临青溪建议家人按块卖给别人,一块豆腐一文钱,而一板豆腐三十块,这样穷苦人家买一块豆腐回去也能做一顿饭。
临青飞在小店开业之前就拿着几块豆腐去了原先自己待过的酒楼,并且将几个做豆腐的菜单免费给了酒楼掌柜。
试吃过老临家的豆腐后,掌柜的当即就要了两大板子,自从陆县令来了之后,他酒楼的生意也开始好了起来。
“瞧一瞧,看一看拉,正宗的老临家豆腐新鲜味美,好吃又便宜啊!”临青禾和临青木被临青溪临时培训成招揽顾客的服务员,一开始他们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看见没人来敢买,怕豆腐卖不出去,这才叫卖起来。
很快,就有人被白白嫩嫩的豆腐吸引,忍不住走到跟前问价格,穆氏很热心地告诉客人豆腐的做法,还把一块豆腐又切成小小的块儿,让客人免费尝尝。
尝过老临家豆腐的客人,都是很满意地点点头,而且一文钱也不算贵,又这么好吃,没多久就有人买了起来。
“老板娘,给我一块!”
“这位小兄弟,给我来两块!”
“我也要两块,回家给我娘尝尝鲜!”
……
一个时辰不到,两板豆腐就卖完了,正当穆氏让临青豪抬出第三板豆腐的时候,临青海突然从一辆马车上跳下来,急忙按住穆氏要掀开豆腐的手说:“娘,这豆腐先别卖了。福安镇上有人急着要买咱家的豆腐,而且要十板子,他们管家都跟来了!”
“十板子?可咱们今天就做了五板子的豆腐,这也不够呀!”穆氏心里一惊,没想临青飞说拿两板子豆腐去福安镇,还真的卖出去了,而且买的人还要这么多。
“这位大嫂子,麻烦你们赶紧回家再给做几板子豆腐,咱们老爷晚上还要宴请一拨客人,价钱好商量!”载着临青海的马车停稳之后,从车上下来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男子,他是福安镇李家的大管家李泉。
“老板娘,您可说了这豆腐要卖给我一块的,可不能反悔!”还在等着买豆腐的客人,见有人要整板买临家小店的豆腐,就担心穆氏不卖给他了。
“各位,实在对不住,这豆腐有急用!”李泉唯恐穆氏答应下来,赶紧让跟来的小厮把豆腐护住,那架势就像守着什么宝贝似得。
“这位大叔,明天您赶早来镇上,咱们家一定多做些豆腐,我让我娘还免费送您一碗豆浆,可好喝了!”临青溪笑呵呵地对那位客人说道,最后这句她声音压得很低,但在场的很多人还是听到了。
“这位小姑娘,豆浆是什么?”周围已经有人问出了声。
“这个……明天你们就知道,反正喝了对人身体可好啦!”临青溪得意地卖起了关子。
最后一板豆腐也被李泉拉走了,穆氏答应他豆腐一做完就给他们送去,但李泉还是不放心,让跟来的小厮先把豆腐送回福安镇,他干脆跟着穆氏、临青海几人一起回了家。
临远山、临忠国、秦氏、叶氏正在家磨着黄豆,见穆氏几个去镇上卖豆腐的家人都心急火燎地回来了,后边还跟着一个不认识的人。
“蕙兰,这是怎么了?”临远山将李泉迎进了院子,主要是他衣着不凡,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的。
“爹,这是福安镇上李府的李大管家,他家老爷、公子看上了咱家的豆腐,说还要七板子呢,而且一板子给咱一两银子,三郎字据都和人家签好了。”穆氏初听到一板子豆腐一两银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三郎真会漫天要价,
说起来,这价钱并不是临青飞提出来的,而是尝了老临家豆腐的李家大少爷提出来的,并且根本不允许临青飞有异议。
临远山慌忙把李泉迎进了自己的房间,老临家没有客厅,只能把自己的主屋当成客厅暂用。
没一会儿,临青云和临青飞也回来了,于是老临家赶紧各司其职做豆腐,而临青溪则负责照看两个孩子。
老临家的男女老幼齐上阵,终于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做出了七大板子的豆腐,没办法那位李家大少爷言明不要三十块小板子的豆腐,而是要五十块那样大板子的豆腐。
送走了李大管家和七大板子豆腐,老临家的人也都累得瘫坐在地上,今天早上的五板子都算是极限了,这现泡黄豆现磨,真是累人又费时间。
晚上,老临家的人围坐在一起算了一笔账,买来的黄豆是一文钱两斤,而一斤黄豆能出三斤豆腐,一小板子豆腐是三十斤,大板子豆腐是五十斤,磨豆腐过程中的豆浆能喝也能卖钱,豆渣还能做成饼子吃。
“阿爷,咱这一小板子豆腐按说能赚二十多文钱,小本生意也不算多,但今日李府那位大少爷给一两银子一大板子,开张第一天,算是小赚一笔。可现在福安镇上已经有人知道咱老临家的豆腐一大板子是一两银子,那咱明天怎么卖豆腐呀?”豆腐赚钱临青飞自然很高兴,只是那位以吃喝闻名的李家大少爷把豆腐定价为一两银子一大板子,他自然不想把价码再拉低下来,好在是第一天开张,价格还能改。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二十七章 生意不错
“咱做生意要讲信用,说好的一文钱一块豆腐,而一块豆腐是一斤,要是第一天开张,第二天就把价码提上去,咱老临家岂不成了黑心户。三郎,阿爷知道你脑子好使,阿爷虽然没做过生意,但也知道做生意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宁愿少赚也不能昧了良心。”临远山不但是对临青飞一个人说,也是在教诲其他的儿孙。
“阿爷,我知道了!要不这样,明天咱们再多做几板豆腐,我和大哥、二哥免费给李家送去,就当是感谢李家大少爷关照咱们的生意?”临青飞把临远山的话听了进去。
他不是那种自私自利的奸商之徒,虽然他很喜欢赚钱的感觉,但就像阿爷说的,不能昧了良心。
“行,就照你说的做,只不过待会儿可能又要忙了,明天还要拉着豆浆去卖,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买?”卖豆腐刚赚了一些钱,临远山又开始担心豆浆能不能卖出去。
只不过临远山的担心很快就被喜悦代替,那些豆浆和豆渣刚拉到小安镇没多久,就被抢购一空。
谁让现在老百姓都没钱买好米好面,黑面也不是那么便宜,但白白的豆渣也能做成饼子,价格更是比黑面还便宜,自然有人买回家。
而去福安镇送豆腐的临青云和临青飞还没到李府的时候,就被镇上一些富户的管家给拦住了,几家都争抢着要把豆腐买回自己府里,而且价格一个比一个给的高,好在此时的临青飞并没因为高价而失了分寸,他还是把豆腐送到了李府。
李大管家见到临青云和临青飞的时候,心里一惊,他是去过临家村的,知道村里和老临家的状况,而这免费送来的豆腐让他对老临家的人不免高看了几眼。
回到临家村的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临远山和叶氏早就在门外等着他们,临青云一家和临青海一家也早就回来了。
走完了娘家,农人就要开始把心思花在春耕上了,老临家原想着手里有点银子,想给临念雨和临念水过个百日。
但是秦氏、吴氏都没有同意,说是家里日子刚好过一点,没必要操办两个孩子的百日,到初九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就好了,她们娘家人也都是同意了得。
既然如此,临远山也就同意了两个孙媳的主意,接下来的春耕虽还有一段时间,但这是农家大事,比什么都重要。
初六这天,楚国大部分地方都下了三年大旱以来的第一场春雨,临家村也是,无论是谁都喜悦不已。
临青云、临青海和临青飞都去了小安镇上工,临远山、临青豪和坐在轮椅上的临忠国则在绵绵细雨中忙着擦拭农具。
“阿爷,咱们后边的荒地是谁家的啊?”想起自己从大胡子商人那里买来的三样昂贵种子,临青溪开始把赚钱的主意打到了田里。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二十五章万亩紫土
“在咱们楚国,荒地是无主的,谁开荒归谁。”临远山不明白小孙女为什么问起荒地的事情。
“阿爷的意思是说,如果咱们院子后面的那些荒地自己开垦出来,以后那地就是咱家的了!”临青溪心里一喜,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这在土地所有权那么严格明确的现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妹妹,那些荒地咱可不能种,不吉利!”临青豪也不忍心给临青溪泼冷水,但事实就是如此,别说在临家村,就是在整个楚国,恐怕也没人愿意种那样的荒地。
“四哥,为什么?”临青溪不解地问道。
“溪丫头,咱们后面这荒地大概有一万多亩,可惜都是不吉利的紫土,传说妖魔鬼怪为祸人间,天神娘娘就将他们在人间变为紫色土,惩罚他们的罪行,如果有百姓在紫色土上种庄稼,就会祸延子孙,家宅不宁。”临忠国在一旁给临青溪解释道。
听完临忠国的话,首先蹦进临青溪脑子里的就是“封建迷信”四个大字,也不知道这段关于紫色土的传说是谁传出来的,真是有些不厚道。
这紫色土之所以是紫色,那是因为这类土壤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碳酸钙、磷和钾等营养元素,肥力很高,是最重要的旱地土壤之一。
“爹,咱们楚国像这样的紫土多吗?”临青溪紧接着问道。
“唉,多呀!楚国三年大旱,很多人都说是咱们楚国受了天神的诅咒,这些落地为紫土的妖魔鬼怪正祸害咱们楚国呢!”临忠国叹着气说道。
“根本就不是这样!”临青溪小声地反驳道。
好好的庄稼就因为封建迷信搁置成了荒地,还被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临青溪觉得那些紫土地真冤。
“溪丫头,你说什么?”临远山几人都听到了临青溪嘀咕的声音,难道她知道些什么?也不知怎么,老临家的人都有些窥到天机的紧张和不安。
“没,没什么!”临青溪赶紧说道,现在还不是为紫土地正名的好时机,她要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不吉利”的紫土地变成好土地。
接下来的几天,临青溪请求临远山和叶氏同意她在自家院子里开辟出一块菜园子地,想着临青溪又要赶绣,又要种菜,很辛苦,叶氏就不想同意,但架不住临青溪的请求,只好无奈答应。
与此同时,临二虎、临青禾几人又偷偷去了两次山眉河对岸,好在几个少年就在河岸边待一会儿,并没有往里进,而且打的兔子也都是几个人自己烤着吃,没让其他人发现。
正月十六这天,又下了一场大雨,临青飞冒雨拿着临青溪绣好的第二幅三尺见方的绣品去了福绣庄,锦娘看到临青飞送来的《喜上枝头》,当即就乐得合不拢嘴,如此巧夺天工的绣品在京城少说要一千两。
于是,锦娘又送了临青飞三尺见方的上好丝布,让他下月再送过来,价钱依然是一幅绣品五百两。
而且她还告诉了临青飞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福安县为非作歹多年,贪赃枉法的张县令今天被抓起来了。
从京城来的钦差大人就是新任县令,据说这位新县令是位刚正不阿、公正廉明的好官,锦娘在京城也听过他的名号。
临青飞将这个好消息带回了临家村,而马大娘更是喜极而泣,因为当天晚上她的小儿子临小虎就回到了家。
三日后,新县令陆志明在县衙及各个村镇贴了新布告,鼓励百姓生产,上面还说农税和商税以后只收一成,虽说物价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减税这一举措已经让百姓对这位新县令感恩戴德。
这天晚上,老临家的十五口人又聚在了一起,没有了张县令这个地头蛇,新县令又鼓励百姓生产,临青溪就主动提出了用黄豆做豆腐一事。
“我赞成,咱们家不能只指望溪丫头一个人,再说我这当哥哥的也没脸一直用妹妹的钱!”没想到,第一个表态的竟然是临青云。
“我也同意,说实话,我老早就不想在铁匠铺干活了,不是我嫌累,是那活儿太没意思了。”临青海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我也同意!”临青飞心里和临青云是一样的想法,妹妹才八岁,他们这些哥哥不能这样厚颜地花妹妹的辛苦钱。
其他家人也都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大多认为可以试一试,成功了也算有个营生,不成功也自此断了这个念头。
最后,临远山拍板钉钉说那就试试,但临青飞和临青溪几个人都对他说,这豆腐生意是他们老临家的,如果成功了,不能将秘法告诉别人,临远山想了想,暂时先同意了。
临青溪用一夜的时间告诉了老临家的人磨豆腐的整个流程,以及需要怎样的工具和原材料。
第二天,临青云和临青海就去镇上辞了工,顺便雇了牛车买了很多黄豆回来,而临青飞将自己的好友临小虎介绍给了酒楼的东家,他也辞了工回到家帮忙,并且买了很多石膏粉回来。
临远山带着几个孙子先在自家宅基地上起了两间宽大干净的木头房子,并在里面垒了锅灶。
临忠国虽然还不能站起来,但他还是指导两个儿子临青豪和临青木做了临青溪用木炭在红纸上画出来的压豆腐的木板子,而叶氏、穆氏领着秦氏和吴氏用麻布做好了细细的麻袋,用来挤豆浆。
老临家的动静不算小,很多村里人就知道他们家在盖房子,但想着老临家人多,房子也是茅草房,是应该多盖几间,只是村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盖木头房子。
临青溪在家人忙碌的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她除了要帮忙照顾临念雨和临念水,还要把番茄种子和辣椒种子在院子里的菜地上育苗,而临青禾则负责给家里的大缸小缸添满水。
后来,临青溪见他辛苦,就提醒他山眉河是从碧湖流出来的,就像一棵粗壮的树干上有无数枝桠一样,能不能想办法从山眉河再分出一条小河来。
等到老临家的豆腐房盖好之后,临青溪院子里的番茄种子和辣椒种子也发了芽。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二十六章 临家豆腐
临青溪把做豆腐的方法告诉家人之后,第二天,叶氏她们就在临青溪的亲自指导下悄悄尝试了一下,做出了一板子白嫩嫩的豆腐,而临青溪也把豆腐的吃法告诉了穆氏几人。
要不然,老临家的人是不可能鼓起勇气盖房子,买黄豆的,而临青飞也不会得到临远山和临忠国的同意,在小安镇上租了一家小店铺。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好日子,老临家的临家小店就选在了这天开业,而在开业的前一天,临远山还是让家里人先做了一板豆腐给族长、族老和村长家送去,也和他们说明老临家要开店的事情。
因此,正式开业这天,几乎临家村的人都知道了老临家在小安镇开豆腐店的事情,而这做豆腐之法是老临家祖先藏在一本书的夹层里,前几天才被临远山不小心翻出来的,至于开店的钱,是秦氏、吴氏卖绣的钱和老临家这些年攒下来的钱。
豆腐是从未出现过的吃食,但因它原材料不贵,临青溪建议家人按块卖给别人,一块豆腐一文钱,而一板豆腐三十块,这样穷苦人家买一块豆腐回去也能做一顿饭。
临青飞在小店开业之前就拿着几块豆腐去了原先自己待过的酒楼,并且将几个做豆腐的菜单免费给了酒楼掌柜。
试吃过老临家的豆腐后,掌柜的当即就要了两大板子,自从陆县令来了之后,他酒楼的生意也开始好了起来。
“瞧一瞧,看一看拉,正宗的老临家豆腐新鲜味美,好吃又便宜啊!”临青禾和临青木被临青溪临时培训成招揽顾客的服务员,一开始他们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看见没人来敢买,怕豆腐卖不出去,这才叫卖起来。
很快,就有人被白白嫩嫩的豆腐吸引,忍不住走到跟前问价格,穆氏很热心地告诉客人豆腐的做法,还把一块豆腐又切成小小的块儿,让客人免费尝尝。
尝过老临家豆腐的客人,都是很满意地点点头,而且一文钱也不算贵,又这么好吃,没多久就有人买了起来。
“老板娘,给我一块!”
“这位小兄弟,给我来两块!”
“我也要两块,回家给我娘尝尝鲜!”
……
一个时辰不到,两板豆腐就卖完了,正当穆氏让临青豪抬出第三板豆腐的时候,临青海突然从一辆马车上跳下来,急忙按住穆氏要掀开豆腐的手说:“娘,这豆腐先别卖了。福安镇上有人急着要买咱家的豆腐,而且要十板子,他们管家都跟来了!”
“十板子?可咱们今天就做了五板子的豆腐,这也不够呀!”穆氏心里一惊,没想临青飞说拿两板子豆腐去福安镇,还真的卖出去了,而且买的人还要这么多。
“这位大嫂子,麻烦你们赶紧回家再给做几板子豆腐,咱们老爷晚上还要宴请一拨客人,价钱好商量!”载着临青海的马车停稳之后,从车上下来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男子,他是福安镇李家的大管家李泉。
“老板娘,您可说了这豆腐要卖给我一块的,可不能反悔!”还在等着买豆腐的客人,见有人要整板买临家小店的豆腐,就担心穆氏不卖给他了。
“各位,实在对不住,这豆腐有急用!”李泉唯恐穆氏答应下来,赶紧让跟来的小厮把豆腐护住,那架势就像守着什么宝贝似得。
“这位大叔,明天您赶早来镇上,咱们家一定多做些豆腐,我让我娘还免费送您一碗豆浆,可好喝了!”临青溪笑呵呵地对那位客人说道,最后这句她声音压得很低,但在场的很多人还是听到了。
“这位小姑娘,豆浆是什么?”周围已经有人问出了声。
“这个……明天你们就知道,反正喝了对人身体可好啦!”临青溪得意地卖起了关子。
最后一板豆腐也被李泉拉走了,穆氏答应他豆腐一做完就给他们送去,但李泉还是不放心,让跟来的小厮先把豆腐送回福安镇,他干脆跟着穆氏、临青海几人一起回了家。
临远山、临忠国、秦氏、叶氏正在家磨着黄豆,见穆氏几个去镇上卖豆腐的家人都心急火燎地回来了,后边还跟着一个不认识的人。
“蕙兰,这是怎么了?”临远山将李泉迎进了院子,主要是他衣着不凡,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的。
“爹,这是福安镇上李府的李大管家,他家老爷、公子看上了咱家的豆腐,说还要七板子呢,而且一板子给咱一两银子,三郎字据都和人家签好了。”穆氏初听到一板子豆腐一两银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三郎真会漫天要价,
说起来,这价钱并不是临青飞提出来的,而是尝了老临家豆腐的李家大少爷提出来的,并且根本不允许临青飞有异议。
临远山慌忙把李泉迎进了自己的房间,老临家没有客厅,只能把自己的主屋当成客厅暂用。
没一会儿,临青云和临青飞也回来了,于是老临家赶紧各司其职做豆腐,而临青溪则负责照看两个孩子。
老临家的男女老幼齐上阵,终于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做出了七大板子的豆腐,没办法那位李家大少爷言明不要三十块小板子的豆腐,而是要五十块那样大板子的豆腐。
送走了李大管家和七大板子豆腐,老临家的人也都累得瘫坐在地上,今天早上的五板子都算是极限了,这现泡黄豆现磨,真是累人又费时间。
晚上,老临家的人围坐在一起算了一笔账,买来的黄豆是一文钱两斤,而一斤黄豆能出三斤豆腐,一小板子豆腐是三十斤,大板子豆腐是五十斤,磨豆腐过程中的豆浆能喝也能卖钱,豆渣还能做成饼子吃。
“阿爷,咱这一小板子豆腐按说能赚二十多文钱,小本生意也不算多,但今日李府那位大少爷给一两银子一大板子,开张第一天,算是小赚一笔。可现在福安镇上已经有人知道咱老临家的豆腐一大板子是一两银子,那咱明天怎么卖豆腐呀?”豆腐赚钱临青飞自然很高兴,只是那位以吃喝闻名的李家大少爷把豆腐定价为一两银子一大板子,他自然不想把价码再拉低下来,好在是第一天开张,价格还能改。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二十七章 生意不错
“咱做生意要讲信用,说好的一文钱一块豆腐,而一块豆腐是一斤,要是第一天开张,第二天就把价码提上去,咱老临家岂不成了黑心户。三郎,阿爷知道你脑子好使,阿爷虽然没做过生意,但也知道做生意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宁愿少赚也不能昧了良心。”临远山不但是对临青飞一个人说,也是在教诲其他的儿孙。
“阿爷,我知道了!要不这样,明天咱们再多做几板豆腐,我和大哥、二哥免费给李家送去,就当是感谢李家大少爷关照咱们的生意?”临青飞把临远山的话听了进去。
他不是那种自私自利的奸商之徒,虽然他很喜欢赚钱的感觉,但就像阿爷说的,不能昧了良心。
“行,就照你说的做,只不过待会儿可能又要忙了,明天还要拉着豆浆去卖,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买?”卖豆腐刚赚了一些钱,临远山又开始担心豆浆能不能卖出去。
只不过临远山的担心很快就被喜悦代替,那些豆浆和豆渣刚拉到小安镇没多久,就被抢购一空。
谁让现在老百姓都没钱买好米好面,黑面也不是那么便宜,但白白的豆渣也能做成饼子,价格更是比黑面还便宜,自然有人买回家。
而去福安镇送豆腐的临青云和临青飞还没到李府的时候,就被镇上一些富户的管家给拦住了,几家都争抢着要把豆腐买回自己府里,而且价格一个比一个给的高,好在此时的临青飞并没因为高价而失了分寸,他还是把豆腐送到了李府。
李大管家见到临青云和临青飞的时候,心里一惊,他是去过临家村的,知道村里和老临家的状况,而这免费送来的豆腐让他对老临家的人不免高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