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希望,他仿佛真得看到了希望,而这希望来自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女身上,难道真是天怜楚国,派下一个救星来拯救万民于水火?
“大人,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草率而行,更不可被外人所知。如果这位农家小姑娘说法不实,那不免空欢喜一场,如果她说得出更能做得到,那此事就更需谨慎而行,咱们还是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江师爷觉得事情还是稳妥着进行比较好。
“不,不行!现在时间紧迫,你可知邴州府、塬州府和郴州府三座府城都快成死城了,瘟疫虽然暂时控制住了,但民心极为不稳,周边的几个府城百姓也是生活艰难。恩师来信说,国库里的粮食快撑不住了,圣上和后宫的御食都缩减成了四菜一汤,你觉得本官还能等下去吗?”陆志明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心急火燎,按耐不住过,他要去见这老临家的小姑娘,一刻都等不了。
江师爷了解陆志明急切的心情,事实上,他也是如此,想象一下,如果这老临家的小姑娘真能种出亩产七百斤的小麦和千斤的稻子,那么对于楚国来说将是多么大的惊喜,又能拯救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
“大人,现在天色已晚,就算现在咱们赶到临家村,这村里人也都该歇息了,难道咱们直接上门追问临青溪能不能种出高产粮食吗?”江师爷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还是觉得明天再去比较好。
“当然不能直接上门追问,这个小姑娘身上有太多解不开的疑团,贸然前去的确不妥,咱们要想个办法才行。”陆志明也知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但身系一方百姓,又心系天下万民,他这一夜怕是睡不着了。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老临家的很多人,这一夜他们都在彻夜难眠中反复想着临青溪说过的那些话。
好不容易熬过一晚,老临家的人都早早地起了床,看着床上睡得香甜的临青溪,虽不忍心,但临远山还是让穆氏把她叫醒了,然后带着睡眼惺忪的临青溪和几个孙子去了自家良田。
“阿爷,您真要把这一亩黄豆苗都翻在田里当肥料?”临青溪没想到临远山也有听风就是雨的一面,昨天她刚讲过温室大棚,今天这老爷子就要盖一个出来。
“翻!三郎,你领着五郎、六郎去山上砍竹子,四郎,溪丫头,你们和我一起翻地!”说干就干,临远山觉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不到一个时辰,地就翻好了,爷孙三个就在地头喝水歇息,这时就见有两个身着布衣的男子朝他们走来。
“老丈,可否讨杯水喝?”最先走近临远山几人的男子笑容亲和地问道。
“这位先生要是不嫌弃农家粗陋,就请用吧!”临远山见来者一身书生气,而且很有气度,想着定是有学识之人,赶紧接口说道。
“多谢,多谢!”
两个人道过谢之后,就用老临家有些破的碗,从水罐里倒了一杯水喝。但是喝完水,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和临远山攀谈起来。
“敢问老丈尊姓大名?晚辈陆之清,本想去临家村买些豆腐,却不想走岔了路,走到这田里来了。”陆志明亲眼见到老临家的人,心中的疑惑才慢慢明朗一些。
临远山的确和普通农夫不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曾读过书,甚至还曾考过功名,而是他的身上有一种豁达宽仁,显得大度为怀。
再看他身边的孙子,标准的农家小伙,脸色黝黑,憨厚朴实,眼睛里也是少年的纯真和亲切。
但少年旁边的小女孩就有些不一样了,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对他们两人突然的出现有好奇、有猜测、有审视,但更多的是戒备。
她的眼神根本不像一个八岁的农家女娃应该有的,这个叫临青溪的农家女的确是不同寻常!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六章 收你为徒
“陆先生,客气了!我叫临远山,就是临家村的,你要是去村里买豆腐,顺着这条小路,绕过前面的小山坡,就能看到临家村了。”临远山没有想太多,他真以为这两个人是来村里买豆腐而迷了路。
“多谢临老伯指路,这是您的孙子、孙女?”陆志明当然不会马上离开,他来的目的可不是为了那几块豆腐。
“没错,这是我的孙子临青豪,孙女临青溪。”对外人提起自己的孙子、孙女,临远山的脸上都是自豪。
“青豪、青溪?这可真是好名字!看临老伯气度不凡,与普通农家老伯不同,莫不是读过书?您这孙女也看着机灵的很,倒与别的农家小姑娘有些不同。”陆志明说笑着就把话题引到了临青溪的身上。
“先生真是看得准,书倒是读过,认得几个字,呵呵!至于我这小孙女,农家女娃娃有什么不同的,她也不过是调皮了些。”临远山也笑着说道。
此时的临青溪忍不住在心里腹诽自家阿爷两句,人家哪是在夸赞您的孙子、孙女,这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会是找不到路的人,而且看她的眼神就像狼盯上小绵羊似得。
“临老伯说笑了,晚辈也算识人不少,您这小孙女看着就与旁人不同。小姑娘,你叫临青溪对吗?可曾跟着你阿爷读过书?会写字吗?”终于和临青溪正面相对,陆志明反倒坦然了不少,这个有意思的小女娃,他还真来了兴致。
临青溪很大方地告诉陆志明她跟着临远山认得几个字,但却写的不好。没想到陆志明当场就让她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几个字,临远山也没表示反对。
临青溪不会用毛笔写字,但要是用树枝写字,她还是写得很不错的。
不想临远山在外人面前丢脸,所以她就用树枝在地上用正楷写了一首在现代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背的诗,没想到,一时大意,就又被陆志明当成宝贝给盯上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真是一首好诗。”江师爷喜好诗文,临青溪这首浅显易懂又很有意境的小诗,让他对这位农家小姑娘又多了钦佩之意。
“这是你做的?”临远山和陆志明异口同声地问道,他们都很吃惊临青溪竟然能做出诗来。
“啊!不是……不是我!”临青溪赶紧否认。
“那是谁?”这次是在场的四个人同声问道,就连临青豪也很好奇,虽然他不懂什么是诗,但听一遍就能理解这诗里的意思。
“这个……是……是……”临青溪也为难了,说还是不说呢?
正是她这一犹豫,就让临远山和临青豪误以为,这诗说不定就是那位老阿爷教给临青溪的,而陆志明和江师爷则认为,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临青溪。
“临老伯,实不相瞒,晚辈虽称不上满腹经纶,但也有些才学,苦寻多年一直想收一个可造之材为弟子。今日见了你这小孙女,颇合晚辈眼缘,晚辈想要收其为徒,还望老伯应允。”陆志明这话半真半假,他的那些师兄师弟的确各个门下都有几个徒弟,只有他没有,今天见了这临青溪,他心中也确是有了收徒之意。
江师爷虽然也很吃惊陆志明的决定,但他没有反驳,这临青溪要是好生教导,说不定真能成大才,更何况,有了师徒情分,以后探听种田之事才方便。
所以,他也努力游说临远山,希望能把这件事情促成。
临远山虽然读过书,可他不知道在他面前的一个是心思缜密、办事执着的神探县令,另一个是嘴皮子厉害的县衙师爷,没一会儿,他就败下阵来,答应了陆志明的要求,让临青溪认其为师。
就这样,临青溪稀里糊涂地在地头给陆志明跪下敬了拜师水,还被半强迫似得收下了一块玉佩当成拜师礼,更被临远山发话带自己的新师父进村买豆腐,而豆腐钱自是她这位徒弟出。
走在回村的路上,临青溪脑袋还有些发蒙,刚才就连她都被自己的师父和师父的好友说服,认为自己拜他为师是正当的、合理的,并且还隐隐觉得占了大便宜。可现在回过味来,她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溪丫头,想什么呢?小小年纪,怎么心思这么重!”刚收了徒弟,陆志明就端起了师父的架子,实在是临青溪皱眉苦恼的样子不像个孩子,这太不符合常规了。
“师父,您为什么要收我为徒弟?我可是女孩子,而且还是个贫穷的农家女?其实,我家里有很多哥哥,他们各个都不错,不如,您把徒弟换成他们吧?”临青溪打着商量说道。
“胡闹!徒弟能是随便换的吗!青溪,如今你已经是我陆之清的门下弟子,从今日起就要用功读书,刻苦练字,为师可是要检查的,还有,每月都要做出一首令为师满意的诗来,否则为师就要罚你!”陆志明脸色一嗔,严肃地说道。
“哦!”临青溪有些不甘愿地说道。
她又不考状元,干嘛又是用功读书又是练字的,还要写诗。老天爷,她哪有那么多时间呀,接下来她可是要花大把的时间用来种地的。
看着临青溪低下头有些委屈的小脸,陆志明和江师爷相视一笑,这个小丫头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不会这么快答应下来的,看来,适当地逼迫她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临青溪原本就想把陆志明和江师爷领到自己的家里,但是他们拒绝了,就让临青溪给他们买了几块豆腐,然后又绕开村里人,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
离开之前,陆志明将自己住的地方告诉了临青溪,并让她明天一早去他那里拿几本书回来读,同时也教她用毛笔写字。
只是,第二天临青云、临青飞和临青溪带着礼物上门的时候,却发现他们要进的是福安县的县衙后院,而出门迎接他们的就是江师爷。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七章 拜见师父
临家三兄妹有些忐忑地跟在江师爷的身后,临青溪在得知自己认的师父是新任县令的时候,心里也是有震惊的,但更多的是迷惑,她在猜测陆志明认她为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过,陆志明没有让她迷惑太久,见到他们兄妹三人之后,他让江师爷陪着临青云和临青飞,然后带着临青溪去内室见了他的夫人淮氏。
淮氏昨夜听陆志明说收了一个弟子,还是个女弟子,心中还十分诧异和好奇,今日见到临青溪,她也是一下子就喜爱上了这个透着灵秀劲儿的农家小姑娘。
“溪儿,以后要常来陪陪师娘,你师父公务繁忙,师娘就来教你琴棋书画可好?”淮氏将临青溪拉到自己的身边,对她是越看越喜欢。
“青溪多谢师娘,要是师娘不嫌烦,青溪以后定会多来打扰,长大之后也成为师娘这样温柔优雅又才学过人的女子。”临青溪也很喜欢淮氏,虽然“师父”不是自愿叫出来的,但“师娘”却是她喜欢的。
“你这小马屁精,刚才见到为师还一脸不情愿,怎么到你师娘这儿就不同了?”陆志明有些吃味地说道。
“谁让师父你是骗我为徒的,也不知道师父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竟然能娶到师娘这样美好的女子。”临青溪发现陆志明在淮氏面前让人倍感亲近了不少,她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感觉出临青溪对自己的隔阂少了很多,陆志明心中非常满意,私底下他是一个不太讲究规矩的人,也不喜欢自己的徒弟是个死板和过度尊敬他的人,亦师亦友一直是他找徒弟的准则之一,临青溪并没有让他失望。
“溪儿,为师既然收你为徒,对你自然坦诚相待,你对为师和你师娘也不要见外,以后就当咱们是一家人。为师也不诓你,昨日到临家村实是为你而去,万亩紫土和五千斤甘薯可不是一件小事,只是没想到你还有几分灵性,和为师也投眼缘,所以就收了你为徒。”虽然临青溪才八岁,但陆志明没把她当成不谙世事的小孩,就像对待一个晚辈一样真诚而用心。
陆志明的坦诚让临青溪心中的戒备少了很多,而且他看起来也不是一个坏人,一亩地五千斤东西,搁在谁身上谁都会好奇的。
临青溪表示她能理解陆志明的做法,顺便又重新对他和淮氏说明了一下甘薯的问题:“师父,师娘,这甘薯要到九月份才能收获,能不能有五千斤,徒弟也不能保证。”
“溪儿,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甘薯无论有多少斤,只要它能长出来,能填饱百姓的肚子,你就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师娘现在真庆幸你师父收了你这样一个好徒弟。”淮氏真心地说道。
临青溪前世是孤儿,所以她心里很敏感,最能感觉出一个人对自己是善意还是恶意,是真诚还是伪装,眼前的陆氏夫妇是真心在对她。
“溪儿,你师娘说的没错。你告诉为师,除了这种甘薯,你是不是还有其他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溪儿,千万不要藏拙,楚国三年大旱,百姓十室九空,你不曾走出云州府,不知道外边早就哀鸿遍野,为师实在是心痛不已。”陆志明也不想为难一个孩子,但现在能救这天下百姓的,也许还真要是眼前这个孩子。
“溪儿,你可有妙法?”淮氏与陆志明做了十年夫妻,他的心思她最了解,看到他心急,她也同样不好受。
前天才对自家人说过能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今天陆志明就问她,临青溪不是笨人,她想着可能那日临青飞离开县衙之后,自家就被自己的“狐狸师父”给盯上了。
不过,她怎么也算是楚国的一份子,如果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能够帮到陆志明,帮到其他人,她也没什么可藏的,良心,她还是有的。
于是,临青溪就让陆志明拿出纸笔,她将自己知道的一些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比如选取小麦、水稻良种的方法,田间灌溉的正确措施,水稻插秧等方面的问题,全部都详细地告诉了他和淮氏。
很久没有奋笔疾书,但陆志明生怕错过临青溪口中的一个字,写完之后,还让记忆力好的淮氏给他过目一遍。
等临青溪口干舌燥地讲得差不多的时候,晌午饭早就过去了一个时辰,内室的三个人也都忘了吃饭,只是喝点茶水。
“师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要是完全讲明白,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如您先让懂农事的官员拿出几亩地尝试一下,如果成功了再大规模地推广。徒弟也是摸索着来的,教会我这些东西的老阿爷也说试了才知道能不能成。”临青溪一开始就告诉了陆志明夫妇,她会的这些东西都是以前一个山里的老阿爷教会的,陆氏夫妇也没有多加怀疑。
“溪儿说的没错,夫君,不如先尝试一下。”淮氏也认为临青溪的主意不错。
“好,我让那些官员在选种、施肥、灌溉和农药方面多下功夫。”陆志明并不很懂农事,但临青溪讲得条理清楚明白,他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主要的事情处理完,陆志明这才想起临青溪一定饿了,马上让人传饭,而江师爷早就陪着临青云、临青飞吃过了晌午饭。
吃饭的时候,高兴的陆志明破天荒地喝了一壶酒,而淮氏则是不停地给临青溪的碗里夹菜。
吃完饭,陆志明去找江师爷商量事情,而淮氏领着临青溪去了书房,给她找了几本启蒙读物,让她拿回去读,有不认识的字,下回来到问她。
接着淮氏又手把手教她用毛笔写字,还送了临青溪一套文房四宝。另外,还把自己一直戴在手上的碧玉镯子送给了她,说是见面礼。
其实,早在临青溪送淮氏亲手做的荷包当见面礼的时候,淮氏就已经给了她一个碧玉簪子,这次又把碧玉镯子给她,临青溪说什么也不收,这东西有多贵重,她还是能看出来的。
淮氏自然不依,责怪临青溪对她见外,推托不下,临青溪只好收下,心中也是十分感动。
回到临家村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老临家的人都有些担心地等在家里,好在临青云回来说一切顺利,临青溪的师父和师娘都对他们很好,但三人都没有告诉家人,临青溪的师父是县令大人,这也是临青溪主动要求的。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八章 盖建大棚
有个县令师父,对于临青溪而言也没什么特别不同,主要是时间变少了,她必须一边照顾着田里的蔬菜,一边读书练字,顺便也教教自己的几个哥哥。
接下来的几天,临远山领着几个孙子在地里忙碌着,叶氏和穆氏几个妇人则帮着去购买一些锅碗瓢盆,因为临青云和临青飞已经在福安镇上看中了一个二层小楼,后面还带一个院子。
虽然买下来要二百两银子,但地段不错,买菜也方便,后面还能住人,其他的地方不是太小就是太大,开小酒楼并不合适。
“大人,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草率而行,更不可被外人所知。如果这位农家小姑娘说法不实,那不免空欢喜一场,如果她说得出更能做得到,那此事就更需谨慎而行,咱们还是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江师爷觉得事情还是稳妥着进行比较好。
“不,不行!现在时间紧迫,你可知邴州府、塬州府和郴州府三座府城都快成死城了,瘟疫虽然暂时控制住了,但民心极为不稳,周边的几个府城百姓也是生活艰难。恩师来信说,国库里的粮食快撑不住了,圣上和后宫的御食都缩减成了四菜一汤,你觉得本官还能等下去吗?”陆志明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心急火燎,按耐不住过,他要去见这老临家的小姑娘,一刻都等不了。
江师爷了解陆志明急切的心情,事实上,他也是如此,想象一下,如果这老临家的小姑娘真能种出亩产七百斤的小麦和千斤的稻子,那么对于楚国来说将是多么大的惊喜,又能拯救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
“大人,现在天色已晚,就算现在咱们赶到临家村,这村里人也都该歇息了,难道咱们直接上门追问临青溪能不能种出高产粮食吗?”江师爷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还是觉得明天再去比较好。
“当然不能直接上门追问,这个小姑娘身上有太多解不开的疑团,贸然前去的确不妥,咱们要想个办法才行。”陆志明也知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但身系一方百姓,又心系天下万民,他这一夜怕是睡不着了。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老临家的很多人,这一夜他们都在彻夜难眠中反复想着临青溪说过的那些话。
好不容易熬过一晚,老临家的人都早早地起了床,看着床上睡得香甜的临青溪,虽不忍心,但临远山还是让穆氏把她叫醒了,然后带着睡眼惺忪的临青溪和几个孙子去了自家良田。
“阿爷,您真要把这一亩黄豆苗都翻在田里当肥料?”临青溪没想到临远山也有听风就是雨的一面,昨天她刚讲过温室大棚,今天这老爷子就要盖一个出来。
“翻!三郎,你领着五郎、六郎去山上砍竹子,四郎,溪丫头,你们和我一起翻地!”说干就干,临远山觉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不到一个时辰,地就翻好了,爷孙三个就在地头喝水歇息,这时就见有两个身着布衣的男子朝他们走来。
“老丈,可否讨杯水喝?”最先走近临远山几人的男子笑容亲和地问道。
“这位先生要是不嫌弃农家粗陋,就请用吧!”临远山见来者一身书生气,而且很有气度,想着定是有学识之人,赶紧接口说道。
“多谢,多谢!”
两个人道过谢之后,就用老临家有些破的碗,从水罐里倒了一杯水喝。但是喝完水,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和临远山攀谈起来。
“敢问老丈尊姓大名?晚辈陆之清,本想去临家村买些豆腐,却不想走岔了路,走到这田里来了。”陆志明亲眼见到老临家的人,心中的疑惑才慢慢明朗一些。
临远山的确和普通农夫不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曾读过书,甚至还曾考过功名,而是他的身上有一种豁达宽仁,显得大度为怀。
再看他身边的孙子,标准的农家小伙,脸色黝黑,憨厚朴实,眼睛里也是少年的纯真和亲切。
但少年旁边的小女孩就有些不一样了,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对他们两人突然的出现有好奇、有猜测、有审视,但更多的是戒备。
她的眼神根本不像一个八岁的农家女娃应该有的,这个叫临青溪的农家女的确是不同寻常!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六章 收你为徒
“陆先生,客气了!我叫临远山,就是临家村的,你要是去村里买豆腐,顺着这条小路,绕过前面的小山坡,就能看到临家村了。”临远山没有想太多,他真以为这两个人是来村里买豆腐而迷了路。
“多谢临老伯指路,这是您的孙子、孙女?”陆志明当然不会马上离开,他来的目的可不是为了那几块豆腐。
“没错,这是我的孙子临青豪,孙女临青溪。”对外人提起自己的孙子、孙女,临远山的脸上都是自豪。
“青豪、青溪?这可真是好名字!看临老伯气度不凡,与普通农家老伯不同,莫不是读过书?您这孙女也看着机灵的很,倒与别的农家小姑娘有些不同。”陆志明说笑着就把话题引到了临青溪的身上。
“先生真是看得准,书倒是读过,认得几个字,呵呵!至于我这小孙女,农家女娃娃有什么不同的,她也不过是调皮了些。”临远山也笑着说道。
此时的临青溪忍不住在心里腹诽自家阿爷两句,人家哪是在夸赞您的孙子、孙女,这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会是找不到路的人,而且看她的眼神就像狼盯上小绵羊似得。
“临老伯说笑了,晚辈也算识人不少,您这小孙女看着就与旁人不同。小姑娘,你叫临青溪对吗?可曾跟着你阿爷读过书?会写字吗?”终于和临青溪正面相对,陆志明反倒坦然了不少,这个有意思的小女娃,他还真来了兴致。
临青溪很大方地告诉陆志明她跟着临远山认得几个字,但却写的不好。没想到陆志明当场就让她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几个字,临远山也没表示反对。
临青溪不会用毛笔写字,但要是用树枝写字,她还是写得很不错的。
不想临远山在外人面前丢脸,所以她就用树枝在地上用正楷写了一首在现代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背的诗,没想到,一时大意,就又被陆志明当成宝贝给盯上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真是一首好诗。”江师爷喜好诗文,临青溪这首浅显易懂又很有意境的小诗,让他对这位农家小姑娘又多了钦佩之意。
“这是你做的?”临远山和陆志明异口同声地问道,他们都很吃惊临青溪竟然能做出诗来。
“啊!不是……不是我!”临青溪赶紧否认。
“那是谁?”这次是在场的四个人同声问道,就连临青豪也很好奇,虽然他不懂什么是诗,但听一遍就能理解这诗里的意思。
“这个……是……是……”临青溪也为难了,说还是不说呢?
正是她这一犹豫,就让临远山和临青豪误以为,这诗说不定就是那位老阿爷教给临青溪的,而陆志明和江师爷则认为,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临青溪。
“临老伯,实不相瞒,晚辈虽称不上满腹经纶,但也有些才学,苦寻多年一直想收一个可造之材为弟子。今日见了你这小孙女,颇合晚辈眼缘,晚辈想要收其为徒,还望老伯应允。”陆志明这话半真半假,他的那些师兄师弟的确各个门下都有几个徒弟,只有他没有,今天见了这临青溪,他心中也确是有了收徒之意。
江师爷虽然也很吃惊陆志明的决定,但他没有反驳,这临青溪要是好生教导,说不定真能成大才,更何况,有了师徒情分,以后探听种田之事才方便。
所以,他也努力游说临远山,希望能把这件事情促成。
临远山虽然读过书,可他不知道在他面前的一个是心思缜密、办事执着的神探县令,另一个是嘴皮子厉害的县衙师爷,没一会儿,他就败下阵来,答应了陆志明的要求,让临青溪认其为师。
就这样,临青溪稀里糊涂地在地头给陆志明跪下敬了拜师水,还被半强迫似得收下了一块玉佩当成拜师礼,更被临远山发话带自己的新师父进村买豆腐,而豆腐钱自是她这位徒弟出。
走在回村的路上,临青溪脑袋还有些发蒙,刚才就连她都被自己的师父和师父的好友说服,认为自己拜他为师是正当的、合理的,并且还隐隐觉得占了大便宜。可现在回过味来,她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溪丫头,想什么呢?小小年纪,怎么心思这么重!”刚收了徒弟,陆志明就端起了师父的架子,实在是临青溪皱眉苦恼的样子不像个孩子,这太不符合常规了。
“师父,您为什么要收我为徒弟?我可是女孩子,而且还是个贫穷的农家女?其实,我家里有很多哥哥,他们各个都不错,不如,您把徒弟换成他们吧?”临青溪打着商量说道。
“胡闹!徒弟能是随便换的吗!青溪,如今你已经是我陆之清的门下弟子,从今日起就要用功读书,刻苦练字,为师可是要检查的,还有,每月都要做出一首令为师满意的诗来,否则为师就要罚你!”陆志明脸色一嗔,严肃地说道。
“哦!”临青溪有些不甘愿地说道。
她又不考状元,干嘛又是用功读书又是练字的,还要写诗。老天爷,她哪有那么多时间呀,接下来她可是要花大把的时间用来种地的。
看着临青溪低下头有些委屈的小脸,陆志明和江师爷相视一笑,这个小丫头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不会这么快答应下来的,看来,适当地逼迫她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临青溪原本就想把陆志明和江师爷领到自己的家里,但是他们拒绝了,就让临青溪给他们买了几块豆腐,然后又绕开村里人,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
离开之前,陆志明将自己住的地方告诉了临青溪,并让她明天一早去他那里拿几本书回来读,同时也教她用毛笔写字。
只是,第二天临青云、临青飞和临青溪带着礼物上门的时候,却发现他们要进的是福安县的县衙后院,而出门迎接他们的就是江师爷。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七章 拜见师父
临家三兄妹有些忐忑地跟在江师爷的身后,临青溪在得知自己认的师父是新任县令的时候,心里也是有震惊的,但更多的是迷惑,她在猜测陆志明认她为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过,陆志明没有让她迷惑太久,见到他们兄妹三人之后,他让江师爷陪着临青云和临青飞,然后带着临青溪去内室见了他的夫人淮氏。
淮氏昨夜听陆志明说收了一个弟子,还是个女弟子,心中还十分诧异和好奇,今日见到临青溪,她也是一下子就喜爱上了这个透着灵秀劲儿的农家小姑娘。
“溪儿,以后要常来陪陪师娘,你师父公务繁忙,师娘就来教你琴棋书画可好?”淮氏将临青溪拉到自己的身边,对她是越看越喜欢。
“青溪多谢师娘,要是师娘不嫌烦,青溪以后定会多来打扰,长大之后也成为师娘这样温柔优雅又才学过人的女子。”临青溪也很喜欢淮氏,虽然“师父”不是自愿叫出来的,但“师娘”却是她喜欢的。
“你这小马屁精,刚才见到为师还一脸不情愿,怎么到你师娘这儿就不同了?”陆志明有些吃味地说道。
“谁让师父你是骗我为徒的,也不知道师父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竟然能娶到师娘这样美好的女子。”临青溪发现陆志明在淮氏面前让人倍感亲近了不少,她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感觉出临青溪对自己的隔阂少了很多,陆志明心中非常满意,私底下他是一个不太讲究规矩的人,也不喜欢自己的徒弟是个死板和过度尊敬他的人,亦师亦友一直是他找徒弟的准则之一,临青溪并没有让他失望。
“溪儿,为师既然收你为徒,对你自然坦诚相待,你对为师和你师娘也不要见外,以后就当咱们是一家人。为师也不诓你,昨日到临家村实是为你而去,万亩紫土和五千斤甘薯可不是一件小事,只是没想到你还有几分灵性,和为师也投眼缘,所以就收了你为徒。”虽然临青溪才八岁,但陆志明没把她当成不谙世事的小孩,就像对待一个晚辈一样真诚而用心。
陆志明的坦诚让临青溪心中的戒备少了很多,而且他看起来也不是一个坏人,一亩地五千斤东西,搁在谁身上谁都会好奇的。
临青溪表示她能理解陆志明的做法,顺便又重新对他和淮氏说明了一下甘薯的问题:“师父,师娘,这甘薯要到九月份才能收获,能不能有五千斤,徒弟也不能保证。”
“溪儿,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甘薯无论有多少斤,只要它能长出来,能填饱百姓的肚子,你就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师娘现在真庆幸你师父收了你这样一个好徒弟。”淮氏真心地说道。
临青溪前世是孤儿,所以她心里很敏感,最能感觉出一个人对自己是善意还是恶意,是真诚还是伪装,眼前的陆氏夫妇是真心在对她。
“溪儿,你师娘说的没错。你告诉为师,除了这种甘薯,你是不是还有其他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溪儿,千万不要藏拙,楚国三年大旱,百姓十室九空,你不曾走出云州府,不知道外边早就哀鸿遍野,为师实在是心痛不已。”陆志明也不想为难一个孩子,但现在能救这天下百姓的,也许还真要是眼前这个孩子。
“溪儿,你可有妙法?”淮氏与陆志明做了十年夫妻,他的心思她最了解,看到他心急,她也同样不好受。
前天才对自家人说过能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今天陆志明就问她,临青溪不是笨人,她想着可能那日临青飞离开县衙之后,自家就被自己的“狐狸师父”给盯上了。
不过,她怎么也算是楚国的一份子,如果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能够帮到陆志明,帮到其他人,她也没什么可藏的,良心,她还是有的。
于是,临青溪就让陆志明拿出纸笔,她将自己知道的一些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比如选取小麦、水稻良种的方法,田间灌溉的正确措施,水稻插秧等方面的问题,全部都详细地告诉了他和淮氏。
很久没有奋笔疾书,但陆志明生怕错过临青溪口中的一个字,写完之后,还让记忆力好的淮氏给他过目一遍。
等临青溪口干舌燥地讲得差不多的时候,晌午饭早就过去了一个时辰,内室的三个人也都忘了吃饭,只是喝点茶水。
“师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要是完全讲明白,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如您先让懂农事的官员拿出几亩地尝试一下,如果成功了再大规模地推广。徒弟也是摸索着来的,教会我这些东西的老阿爷也说试了才知道能不能成。”临青溪一开始就告诉了陆志明夫妇,她会的这些东西都是以前一个山里的老阿爷教会的,陆氏夫妇也没有多加怀疑。
“溪儿说的没错,夫君,不如先尝试一下。”淮氏也认为临青溪的主意不错。
“好,我让那些官员在选种、施肥、灌溉和农药方面多下功夫。”陆志明并不很懂农事,但临青溪讲得条理清楚明白,他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主要的事情处理完,陆志明这才想起临青溪一定饿了,马上让人传饭,而江师爷早就陪着临青云、临青飞吃过了晌午饭。
吃饭的时候,高兴的陆志明破天荒地喝了一壶酒,而淮氏则是不停地给临青溪的碗里夹菜。
吃完饭,陆志明去找江师爷商量事情,而淮氏领着临青溪去了书房,给她找了几本启蒙读物,让她拿回去读,有不认识的字,下回来到问她。
接着淮氏又手把手教她用毛笔写字,还送了临青溪一套文房四宝。另外,还把自己一直戴在手上的碧玉镯子送给了她,说是见面礼。
其实,早在临青溪送淮氏亲手做的荷包当见面礼的时候,淮氏就已经给了她一个碧玉簪子,这次又把碧玉镯子给她,临青溪说什么也不收,这东西有多贵重,她还是能看出来的。
淮氏自然不依,责怪临青溪对她见外,推托不下,临青溪只好收下,心中也是十分感动。
回到临家村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老临家的人都有些担心地等在家里,好在临青云回来说一切顺利,临青溪的师父和师娘都对他们很好,但三人都没有告诉家人,临青溪的师父是县令大人,这也是临青溪主动要求的。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八章 盖建大棚
有个县令师父,对于临青溪而言也没什么特别不同,主要是时间变少了,她必须一边照顾着田里的蔬菜,一边读书练字,顺便也教教自己的几个哥哥。
接下来的几天,临远山领着几个孙子在地里忙碌着,叶氏和穆氏几个妇人则帮着去购买一些锅碗瓢盆,因为临青云和临青飞已经在福安镇上看中了一个二层小楼,后面还带一个院子。
虽然买下来要二百两银子,但地段不错,买菜也方便,后面还能住人,其他的地方不是太小就是太大,开小酒楼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