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秦之苍雪龙城_170
【看作者有话说!!!】
作者有话说:
嬴政对诸子百家皆有涉猎,经史子集在他看来虽然迂腐,但是想要为王却不能一无所知,为王者,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如此才能称为王。
之前一直对韩非不远不近,他虽然想用这人,但也不是除了这人就不行,李斯和他师兄弟二人观念相近,虽然文章写的差了点儿,但是真正用起来,还是李斯更得他心。
韩非的口吃,注定他无法在朝堂上走太远,但是这些治国的法子,还是他们师兄弟一起更为有用。
李斯和韩非二人,看上去无法共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比之独用一人对秦国更加有力,是两败俱伤还是愈战愈强,只看他如何去用。
这就是为王!
————————————————————————————————————————
【1】【2】【3】:取自《庄子杂篇说剑》,引用的字数有点多,在作话里补回来,mua~比心心~
第79章
大梁城无天险可守,但是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位置极为特殊。
同时,因为大梁一带地势平坦,诸侯四通辐辏,魏惠王迁都之后短短十几年,便将大梁发展成中原最为繁华的城邑之一。
魏国居于富庶的河东地区,魏文侯时李悝变法吴起领兵使国内实力大增,在战国初年就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
魏武侯时,变法初有成效的魏国开始将目标放在南方的楚国身上,大败楚军于仪邑、榆关,而后未曾停歇接连占下了黄河以南的广阔土地。
魏武卒的威名,七国皆惊。
只是好景不长,到魏惠王继位时,魏国的已经不复以前的强大了,桂陵马陵两次惨败,孙膑计杀庞涓,魏太子被俘,更有商鞅趁此机会亲自率兵一直打到魏国都城安邑,迫使魏国与秦国讲和,自那之后,魏国便彻底弱了下来。
为了避开强秦的锋芒,维持先王在时魏国的霸主地位,更为了便于统治中原地区,因此,魏惠王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魏国被称为梁国便是由此开始。
安邑在魏国西部,与其他几国距离太远,只有经过上党才能过去,而上党一带崎岖多山,来往非常不便。
当时的上党属于魏国,如果安邑出什么乱子,韩赵两国很容易就能占据上党将魏国分成东西两半,然后使安邑陷入四面包围,怎么看都不是都城应该拥有的位置。
而大梁水道纵横,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许多国家,所以,魏惠王迁都之后便开始不停的修路,陆路水路一把抓,让大梁在原本富庶的基础上一跃成为富甲中原的大城池。
燕执和蒙恬站在高地,看着毫无防备的繁华大梁城,再看看四周四通八达的水系,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若他没有记错,王贲带兵攻打大梁时,是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大梁被水泡三月,城中无粮可吃,已经为魏王的太子假被迫投降。
从而,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引水灌城,虽然是个好方法,但是对城池的伤害太大,大梁城墙极厚,城墙之上跑马丝毫不夸张,水淹三个月才能将城墙泡坏,实在不适合他们如今的情况。
王贲攻魏是准备许久才发兵,他们是从赵国回来绕路果然顺便取大梁,身后那十几万秦兵,真要在这里耗上那么长时间是肯定不行的。
说是顺便,那就真的只是顺手而为,在燕执的记忆中,魏国并没有攻打韩国,也不曾将国内兵力都分出去。
现在魏国大半兵马都在韩国,昔有孙膑围魏救赵,他们如今同样围了大梁,但是却不是为了救韩国。
趁韩国让魏国兵力无暇回顾,他们加把劲,直接将大梁拿下,而后再和南阳的兵马一同将远在韩国的魏兵合围,如此甚好。
十几万大军将大梁城围的密不透风,在围城之前,他们已经派了许多细作进入大梁。
秦国征战,向来都是细作先行,先将对面的水搅浑,然后再动兵。
如果他们运气够好,甚至不用真正交战,对方变会主动归降。
对接下来的事情丝毫不担心,蒙恬活动了一下筋骨,看着不远处城门紧闭的大梁侧身说道,“魏王时日无多,你说若他知道如今我秦军兵陈大梁城外,还能撑过今晚吗?”
骨节分明的手覆盖在盾牌之上,燕执挑了挑眉,“不管魏王还能撑几日,我们只等三日。”
三天时间,足以让他找出来城墙上防备最弱的地方,水淹会毁掉整座城,但是只打开一个缺口,这点损失就不算是损失了,一座城池最明显的缺口,无疑就是城门了。
已经知道燕执打的什么主意,蒙恬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反对,“你是真敢想......”
就算已经知道燕执的打算,蒙恬也还是佩服这人的艺高人胆大。
作者有话说:
嬴政对诸子百家皆有涉猎,经史子集在他看来虽然迂腐,但是想要为王却不能一无所知,为王者,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如此才能称为王。
之前一直对韩非不远不近,他虽然想用这人,但也不是除了这人就不行,李斯和他师兄弟二人观念相近,虽然文章写的差了点儿,但是真正用起来,还是李斯更得他心。
韩非的口吃,注定他无法在朝堂上走太远,但是这些治国的法子,还是他们师兄弟一起更为有用。
李斯和韩非二人,看上去无法共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比之独用一人对秦国更加有力,是两败俱伤还是愈战愈强,只看他如何去用。
这就是为王!
————————————————————————————————————————
【1】【2】【3】:取自《庄子杂篇说剑》,引用的字数有点多,在作话里补回来,mua~比心心~
第79章
大梁城无天险可守,但是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位置极为特殊。
同时,因为大梁一带地势平坦,诸侯四通辐辏,魏惠王迁都之后短短十几年,便将大梁发展成中原最为繁华的城邑之一。
魏国居于富庶的河东地区,魏文侯时李悝变法吴起领兵使国内实力大增,在战国初年就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
魏武侯时,变法初有成效的魏国开始将目标放在南方的楚国身上,大败楚军于仪邑、榆关,而后未曾停歇接连占下了黄河以南的广阔土地。
魏武卒的威名,七国皆惊。
只是好景不长,到魏惠王继位时,魏国的已经不复以前的强大了,桂陵马陵两次惨败,孙膑计杀庞涓,魏太子被俘,更有商鞅趁此机会亲自率兵一直打到魏国都城安邑,迫使魏国与秦国讲和,自那之后,魏国便彻底弱了下来。
为了避开强秦的锋芒,维持先王在时魏国的霸主地位,更为了便于统治中原地区,因此,魏惠王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魏国被称为梁国便是由此开始。
安邑在魏国西部,与其他几国距离太远,只有经过上党才能过去,而上党一带崎岖多山,来往非常不便。
当时的上党属于魏国,如果安邑出什么乱子,韩赵两国很容易就能占据上党将魏国分成东西两半,然后使安邑陷入四面包围,怎么看都不是都城应该拥有的位置。
而大梁水道纵横,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许多国家,所以,魏惠王迁都之后便开始不停的修路,陆路水路一把抓,让大梁在原本富庶的基础上一跃成为富甲中原的大城池。
燕执和蒙恬站在高地,看着毫无防备的繁华大梁城,再看看四周四通八达的水系,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若他没有记错,王贲带兵攻打大梁时,是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大梁被水泡三月,城中无粮可吃,已经为魏王的太子假被迫投降。
从而,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引水灌城,虽然是个好方法,但是对城池的伤害太大,大梁城墙极厚,城墙之上跑马丝毫不夸张,水淹三个月才能将城墙泡坏,实在不适合他们如今的情况。
王贲攻魏是准备许久才发兵,他们是从赵国回来绕路果然顺便取大梁,身后那十几万秦兵,真要在这里耗上那么长时间是肯定不行的。
说是顺便,那就真的只是顺手而为,在燕执的记忆中,魏国并没有攻打韩国,也不曾将国内兵力都分出去。
现在魏国大半兵马都在韩国,昔有孙膑围魏救赵,他们如今同样围了大梁,但是却不是为了救韩国。
趁韩国让魏国兵力无暇回顾,他们加把劲,直接将大梁拿下,而后再和南阳的兵马一同将远在韩国的魏兵合围,如此甚好。
十几万大军将大梁城围的密不透风,在围城之前,他们已经派了许多细作进入大梁。
秦国征战,向来都是细作先行,先将对面的水搅浑,然后再动兵。
如果他们运气够好,甚至不用真正交战,对方变会主动归降。
对接下来的事情丝毫不担心,蒙恬活动了一下筋骨,看着不远处城门紧闭的大梁侧身说道,“魏王时日无多,你说若他知道如今我秦军兵陈大梁城外,还能撑过今晚吗?”
骨节分明的手覆盖在盾牌之上,燕执挑了挑眉,“不管魏王还能撑几日,我们只等三日。”
三天时间,足以让他找出来城墙上防备最弱的地方,水淹会毁掉整座城,但是只打开一个缺口,这点损失就不算是损失了,一座城池最明显的缺口,无疑就是城门了。
已经知道燕执打的什么主意,蒙恬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反对,“你是真敢想......”
就算已经知道燕执的打算,蒙恬也还是佩服这人的艺高人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