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王姨娘见五小姐走了,倚着门微微叹口气。
慈安殿寝殿里,已年近四十岁的裴嬷嬷正拿着小银勺,向着高几上半天着的翡翠香炉里添了一小勺的香。
片刻功夫,翡翠香炉里便缓缓的升起一缕极淡的香烟。
垂首侍立的秦贵妃心中颇为感慨。只那么一小银勺龙涎香,便够在京城里买两进的宅子一座了。而这上好的龙涎,除了后宫里最尊贵的女人,何人还能消受得了呢。
秦贵妃偷眼看去,太后正半卧在雕凤凰纹的梨木塌子上,阖着眼,她的身上盖着一张蚕丝面的薄毯子。脚下,一个宫女正用棉花包着的榆木小锤,轻轻叩着太后的脚背。
立在一旁的秦贵妃敛目凝神,眼皮都不敢再动。
从太后唤自己来,便是合着目。虽是如此,秦贵妃依然不敢怠慢一分。太后娘娘便不看她,似也能知晓她的一举一动,所以这些年来,秦贵妃在太后面前不敢行错一步。
“贤妃求到了我这里,让我帮着看看哪家的姑娘好。她那个性子,整日里把自己关在宫里,别说不知晓外面世家的事,恐怕就连这皇宫里的事,也知晓不多呢。”
太后可以这样说贤妃,可并不代表秦贵妃可以置喙。懂得这个道理的秦贵妃只陪着笑答了声“是”。
太后动了动脚,服侍的宫女忙停下来,太后翻了个身,半躺在榻子上,宫女这才拿着小锤轻轻叩起太后的脚掌来。
“毕竟,煜禧也不小了,煜祺像他这么大时,早都已经娶妻生子了。”太后的声音不紧不慢,叫人揣摩不透她的心思。
秦贵妃在一旁笑着顺着太后的话说,“太后所言极是,也是臣妾遇事思虑不周,没提醒圣上淳亲王的婚事,说来也都怪臣妾。”
太后抬着手来轻轻的摆了摆,宫女放下小锤,扶起卧着的太后来,把一个引枕拿着垫在太后的背后。太后这才抬眼看向秦贵妃,“这也不是你的错。只是煜禧的婚事,确实要你帮哀家想想了。”
秦贵妃便把知晓的世家当着太后的面,全说上一遍,太后点头,“依你这样说,合适的倒很多。”太后从一旁的高几上取下一串念珠来,轻轻拨弄着,“那你觉得沐恩侯府的嫡长女如何?”
秦贵妃见太后问,急忙答道,“沐恩侯府的嫡长女年纪应该是和淳亲王很相当,性情据说也很好,只是臣妾并未亲见此女,不知晓其性情。而且有些话,臣妾斗胆禀给太后……”
太后不语,只把一旁的茶水端了起来,送至口边,轻吹着杯口的热气。
秦贵妃这才敢说,“沐恩侯府从叶培仑之后,便没有出息的人才。虽然听得说他家现在的嫡长子极有才学,可是就算他明年春闱高中,再历练也要等上几年。若是指望他能帮上煜禧的忙,却还是要等许久。”
太后听了秦贵妃的话,放下了茶盏,一双风采不再的双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垂脸低头的秦贵妃并未捕捉到太后眼中的变化,她侍立不动,等待着太后发话。
太后说道,“哀家原本也是记得叶家有这么一个年纪的姐儿,现在听你一说确实要再看看了。你这就回去拟张单子罢,把相当的女子都写上来。此事虽不急,倒也早些备着好。”
秦贵妃忙福下身去施礼,随后缓缓退出慈安殿。
秦贵妃走后,太后身边立着的裴嬷嬷上前来扶起太后,“太后,您该去院子里走动走动了,总这么坐着,身子不累也僵了。”
太后点头,扶住裴嬷嬷的手,走向殿外。
眼望着院子里如染了夕阳般金黄的树叶,太后缓缓开了口,“你看她倒是精明,把实言说得一清二楚的,倒没丝毫藏私。”
裴嬷嬷便笑着扶着太后的手,向那片金黄走了去,“贵妃娘娘若是没有这点担当,圣上也不会看重她。”
太后抬手把树梢边的一片金叶摘了下来,淡然一笑,“哀家早听苏老夫人把叶家嫡长女的事告诉给哀家了,哀家心中也在琢磨,叶家长女到底适不适合煜禧这孩子。”太后说着,转了转手上的叶柄,又道,“她最是个聪明的,若是没了这份聪明,也不会在贵妃的位置上坐了这么久。”
裴嬷嬷笑着道了声“太后放心”,太后把手中的金叶,轻轻一松,叶子落在了地上,“哀家没什么不放心的,她们现在还没翻出大浪的本事。”
裴嬷嬷也不说话,只扶着太后向殿后的花园走去。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话
而此时在御书房里,当今天子启正帝坐在龙书案后,眼望着桌上的奏折,陷入沉思。
从登基以来,启正帝未曾立过太子。初登基,朝堂动荡,启正帝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叫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现如今,立储一事又被大臣们提及,启正帝不得不把几个儿子在脑中一一转了个个。到底谁更适合为人君?谁人又适合辅佐新君?
一声公鸭嗓响在龙书案前,“陛下,左骁卫上将军盛信廷求见。”
启正帝抬起眼来,望着收案前的太监总管张吉安,“嗯”了一声,张吉安忙躬身退出去。不多时,身着官服的盛信廷进入御书房,他跪倒施礼,“圣上,新入左骁卫的新军已备选完毕,共入十人,臣亲自考验了这十人的本事,皆擅于骑射。”
启正帝点点头,自己的护卫军确实极缺骑射之人,盛信廷骑射在朝中闻名,若是他说好的人,定然是不会错的。
望着跪在地上,矮了一截的盛信廷,启正帝微微出了神。虽是跪着,却见其腰背笔直,丝毫不给人低人一等之感。盛信廷半垂着头,启正帝依然能看到他高挺的鼻子和有形的唇角。而在扬于他身后那墨黑色大氅的衬托下,更显得盛信廷面如贯玉。
在盛信廷很小时,卫国公曾抱着他进过宫。当时的盛信廷就如粉妆玉琢的瓷娃娃一般,叫人瞧着就心生欢喜。那时太后笑着说,要盛信廷将来给她作孙婿,年纪尚小的盛信廷竟然奶声奶气着答应下来,惹得太后高兴了好一阵子。若不是后来盛信廷的名声不好了,太后许是早让盛信廷尚了公主了。
启正帝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廷哥儿……”
只这一声廷哥儿,启正帝在心里便把盛信廷当成自家孩子一般的看待了。
“你今年多大了?”
对于皇上忽然拉家常的问到了自己的年纪,跪在地上的盛信廷微怔,只是片刻迟疑,他马上低头回道,“臣已是弱冠之年。”
启正帝微微颔首。原来盛信廷都已经二十岁了,时光真是转瞬即逝啊……
“你父亲倒也不为你说门亲事,你年纪也不小了。”启正帝和颜悦色的靠在龙椅上,望着盛信廷扬起了唇角来。
盛信廷低着头,恭敬的回道,“家父也时常催促为臣,只是臣想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儿女之事并不着急。”
启正帝朗声笑起,用手虚点着盛信廷,“廷哥儿啊,难道你未娶还怪到朕的身上了么?你这是把找媳妇之事推给朕了。”
盛信廷口称不敢。
启正帝顺水推舟的笑道,“你且放心,朕定会帮你选一个好媳妇的。朕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若是有好姑娘,自然会帮你留意一二。”
盛信廷连忙谢恩,启正帝这才摆手遣出盛信廷去。
盛信廷了出御书房,门旁的小太监就上前躬身谄媚的笑道,“将军一来皇上就欢喜着,咱家在外面都听到皇上的笑声了。将军有所不知,皇上可是好久没这么笑了呢。”
盛信廷对着小太监拱了拱手,小太监忙避开,“将军可别吓着咱家。”
慈安殿寝殿里,已年近四十岁的裴嬷嬷正拿着小银勺,向着高几上半天着的翡翠香炉里添了一小勺的香。
片刻功夫,翡翠香炉里便缓缓的升起一缕极淡的香烟。
垂首侍立的秦贵妃心中颇为感慨。只那么一小银勺龙涎香,便够在京城里买两进的宅子一座了。而这上好的龙涎,除了后宫里最尊贵的女人,何人还能消受得了呢。
秦贵妃偷眼看去,太后正半卧在雕凤凰纹的梨木塌子上,阖着眼,她的身上盖着一张蚕丝面的薄毯子。脚下,一个宫女正用棉花包着的榆木小锤,轻轻叩着太后的脚背。
立在一旁的秦贵妃敛目凝神,眼皮都不敢再动。
从太后唤自己来,便是合着目。虽是如此,秦贵妃依然不敢怠慢一分。太后娘娘便不看她,似也能知晓她的一举一动,所以这些年来,秦贵妃在太后面前不敢行错一步。
“贤妃求到了我这里,让我帮着看看哪家的姑娘好。她那个性子,整日里把自己关在宫里,别说不知晓外面世家的事,恐怕就连这皇宫里的事,也知晓不多呢。”
太后可以这样说贤妃,可并不代表秦贵妃可以置喙。懂得这个道理的秦贵妃只陪着笑答了声“是”。
太后动了动脚,服侍的宫女忙停下来,太后翻了个身,半躺在榻子上,宫女这才拿着小锤轻轻叩起太后的脚掌来。
“毕竟,煜禧也不小了,煜祺像他这么大时,早都已经娶妻生子了。”太后的声音不紧不慢,叫人揣摩不透她的心思。
秦贵妃在一旁笑着顺着太后的话说,“太后所言极是,也是臣妾遇事思虑不周,没提醒圣上淳亲王的婚事,说来也都怪臣妾。”
太后抬着手来轻轻的摆了摆,宫女放下小锤,扶起卧着的太后来,把一个引枕拿着垫在太后的背后。太后这才抬眼看向秦贵妃,“这也不是你的错。只是煜禧的婚事,确实要你帮哀家想想了。”
秦贵妃便把知晓的世家当着太后的面,全说上一遍,太后点头,“依你这样说,合适的倒很多。”太后从一旁的高几上取下一串念珠来,轻轻拨弄着,“那你觉得沐恩侯府的嫡长女如何?”
秦贵妃见太后问,急忙答道,“沐恩侯府的嫡长女年纪应该是和淳亲王很相当,性情据说也很好,只是臣妾并未亲见此女,不知晓其性情。而且有些话,臣妾斗胆禀给太后……”
太后不语,只把一旁的茶水端了起来,送至口边,轻吹着杯口的热气。
秦贵妃这才敢说,“沐恩侯府从叶培仑之后,便没有出息的人才。虽然听得说他家现在的嫡长子极有才学,可是就算他明年春闱高中,再历练也要等上几年。若是指望他能帮上煜禧的忙,却还是要等许久。”
太后听了秦贵妃的话,放下了茶盏,一双风采不再的双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垂脸低头的秦贵妃并未捕捉到太后眼中的变化,她侍立不动,等待着太后发话。
太后说道,“哀家原本也是记得叶家有这么一个年纪的姐儿,现在听你一说确实要再看看了。你这就回去拟张单子罢,把相当的女子都写上来。此事虽不急,倒也早些备着好。”
秦贵妃忙福下身去施礼,随后缓缓退出慈安殿。
秦贵妃走后,太后身边立着的裴嬷嬷上前来扶起太后,“太后,您该去院子里走动走动了,总这么坐着,身子不累也僵了。”
太后点头,扶住裴嬷嬷的手,走向殿外。
眼望着院子里如染了夕阳般金黄的树叶,太后缓缓开了口,“你看她倒是精明,把实言说得一清二楚的,倒没丝毫藏私。”
裴嬷嬷便笑着扶着太后的手,向那片金黄走了去,“贵妃娘娘若是没有这点担当,圣上也不会看重她。”
太后抬手把树梢边的一片金叶摘了下来,淡然一笑,“哀家早听苏老夫人把叶家嫡长女的事告诉给哀家了,哀家心中也在琢磨,叶家长女到底适不适合煜禧这孩子。”太后说着,转了转手上的叶柄,又道,“她最是个聪明的,若是没了这份聪明,也不会在贵妃的位置上坐了这么久。”
裴嬷嬷笑着道了声“太后放心”,太后把手中的金叶,轻轻一松,叶子落在了地上,“哀家没什么不放心的,她们现在还没翻出大浪的本事。”
裴嬷嬷也不说话,只扶着太后向殿后的花园走去。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话
而此时在御书房里,当今天子启正帝坐在龙书案后,眼望着桌上的奏折,陷入沉思。
从登基以来,启正帝未曾立过太子。初登基,朝堂动荡,启正帝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叫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现如今,立储一事又被大臣们提及,启正帝不得不把几个儿子在脑中一一转了个个。到底谁更适合为人君?谁人又适合辅佐新君?
一声公鸭嗓响在龙书案前,“陛下,左骁卫上将军盛信廷求见。”
启正帝抬起眼来,望着收案前的太监总管张吉安,“嗯”了一声,张吉安忙躬身退出去。不多时,身着官服的盛信廷进入御书房,他跪倒施礼,“圣上,新入左骁卫的新军已备选完毕,共入十人,臣亲自考验了这十人的本事,皆擅于骑射。”
启正帝点点头,自己的护卫军确实极缺骑射之人,盛信廷骑射在朝中闻名,若是他说好的人,定然是不会错的。
望着跪在地上,矮了一截的盛信廷,启正帝微微出了神。虽是跪着,却见其腰背笔直,丝毫不给人低人一等之感。盛信廷半垂着头,启正帝依然能看到他高挺的鼻子和有形的唇角。而在扬于他身后那墨黑色大氅的衬托下,更显得盛信廷面如贯玉。
在盛信廷很小时,卫国公曾抱着他进过宫。当时的盛信廷就如粉妆玉琢的瓷娃娃一般,叫人瞧着就心生欢喜。那时太后笑着说,要盛信廷将来给她作孙婿,年纪尚小的盛信廷竟然奶声奶气着答应下来,惹得太后高兴了好一阵子。若不是后来盛信廷的名声不好了,太后许是早让盛信廷尚了公主了。
启正帝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廷哥儿……”
只这一声廷哥儿,启正帝在心里便把盛信廷当成自家孩子一般的看待了。
“你今年多大了?”
对于皇上忽然拉家常的问到了自己的年纪,跪在地上的盛信廷微怔,只是片刻迟疑,他马上低头回道,“臣已是弱冠之年。”
启正帝微微颔首。原来盛信廷都已经二十岁了,时光真是转瞬即逝啊……
“你父亲倒也不为你说门亲事,你年纪也不小了。”启正帝和颜悦色的靠在龙椅上,望着盛信廷扬起了唇角来。
盛信廷低着头,恭敬的回道,“家父也时常催促为臣,只是臣想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儿女之事并不着急。”
启正帝朗声笑起,用手虚点着盛信廷,“廷哥儿啊,难道你未娶还怪到朕的身上了么?你这是把找媳妇之事推给朕了。”
盛信廷口称不敢。
启正帝顺水推舟的笑道,“你且放心,朕定会帮你选一个好媳妇的。朕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若是有好姑娘,自然会帮你留意一二。”
盛信廷连忙谢恩,启正帝这才摆手遣出盛信廷去。
盛信廷了出御书房,门旁的小太监就上前躬身谄媚的笑道,“将军一来皇上就欢喜着,咱家在外面都听到皇上的笑声了。将军有所不知,皇上可是好久没这么笑了呢。”
盛信廷对着小太监拱了拱手,小太监忙避开,“将军可别吓着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