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啊?”农显光刚才没看路,被叫住了有点愣,“我回家,阿叔,阿孃,我刚才见到几个哥哥嫂嫂背着包出去了。”
三人都愣住了,这都三十了,明天就大年初一了,所有人都离开家了,出去还能干什么。正在三人惊讶的时候,农显光摸摸脑袋,又道:“不止人走了,还扛了鸡笼子一起,我刚想回家告诉我阿爹……”
“鸡也带走了?”
农小荷瞪大了眼睛。
“是啊,带了两只鸡。”年纪不大的农显光点头,有点不清楚这反常的状况。
兄妹俩也不多说什么了,反正也问不出来了,他们加快了脚步往家里跑去。被这情况弄得很懵的农显光呆呆地看了一下,不明不白地回家问去了。
农秀珍眼看着跟不上,走了几步就放慢了脚步,她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只想好好地过日子,安生一点,不要再有什么矛盾。可是现在几个哥哥嫂嫂都离开了,肯定是去另一边过年,这家里又要闹一阵子,她想的安生也变成了奢望。
她现在不由得想,要是她也是她的孩子就好了,不管她的性格怎么样,对她的孩子是真的好。不像她现在这个亲娘,有比没有差上千百倍。
要是她也是陆金莲的女儿,想必现在已经在准备着今天的年夜饭,还有明天的新衣服,明天的出游计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午饭都没吃,明后天的新年,估计也得在水深火热中度过。
要是她没想拿那双本来就不属于她的鞋子,那现在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她还有几个哥哥嫂嫂偶尔的关心,还有最疼爱她的阿爹,阿娘和阿妹虽然对她不好,但决没有现在让她难受。
即使很不想回家,农秀珍很快也走到家了,还没进家门,她就听见了她亲娘的叫骂,那声音估计周围的几户人家都听得见,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关心了,又不是什么好话,天天听着腻烦得很。
“这几个天杀的,把家里的两只鸡都拿走了,过年吃什么啊,他们还要不要这个家……”
他们把两只鸡带走了,那有什么错呢,那本来就是他们从娘家买过来的,又不是她养的,能把鸡圈里那只留下,已经是很够意思的了,要是她,估计连一根鸡毛都不会留下。
坐在楼下的柴房门槛上,农秀珍摸摸自己肚子,又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她只想吃饭,不想听骂人的声音。
看到家里摆着孩子们拿来的鸡笼的时候,陆金莲就知道了会有这样的场面,虽然没能亲眼瞧见,光是想想,她就已经很开心了。
这辈子,她的孩子果然会站在她这边,只因她占了先机,占了主动权。
下午五点,陆金莲擦干手走到了火塘边,火塘和灶台上几个女人忙忙碌碌的,都在为年夜饭准备着。
“菜都好了吗?”
“好了!”
陆金莲,从墙上的袋子里拿出一把香来,数了十五支,拿到火塘边点上,“赶紧地分装好了,摆到神龛上去。”
她自己则是走到了门外,往左右两边的砖头缝隙里各插了三炷香,然后又上楼到神龛上,把剩余的九柱香分在三个香炉里。
“摆上来吧!”
“来了。”
两个媳妇一个女儿从灶台上端菜来到楼上,一共五个菜,每一种摆三个碗,来来回回好几次才端完了。饭菜摆好之后,陆金莲拿着酒瓶子敬酒,动作却有些停滞。
原来她是农家妇,二十几年都是给农家的祖宗敬酒,现在她离婚了,不想、也不该给农家祖宗敬酒。她姓陆,但继承陆家香火的是陆金山,陆家的祖宗也轮不到她供奉。
人人都怕死后没了后人供奉,现在她却该愁供奉谁了,看起来也真是可怜,但她一点都没有不高兴,愣了一下就继续动作了。
农秀珠离她最近,自然听到了她念的话,原来家里供的是神仙,这可比列祖列宗对她们更好,她也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希望神仙收到供奉后对她们更好些。
正文 43.初一歌圩
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过后, 基本上每个人都要去外面走一圈。小孩子去找伙伴, 年轻人去找对象,没有对象的就找朋友, 老人就在路口坐着,聊天吹牛。
农家人在这个村子还是尴尬的, 他们没有去, 毕竟在这里他们没有太多熟人,索性他们人多, 话题也多, 倒是不会觉得无聊, 一个晚上很快就过去了。
除夕凌晨,别人都睡着,陆金莲起来上香敬茶,之后又看了一下火塘,这火要连烧三天,一点都不能断了,不然就是不吉利。
之后农显宽也起来炸了十二个□□,他们买不到炮仗, 基本上每家都是自己埋了□□做□□,炸起来声音比鞭炮好多了。在一片炸响声之后,寨子里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第二天一早,陆金莲睡到了天亮才起床, 换上了一身新衣服, 下楼的时候两个媳妇都起来了, 正在拌着糯米粉准备做糯米圆子。
糯米圆子不同于汤圆或者元宵,因为里面没有馅,所以这是大年初一每一家必吃的东西。
陆家的房间比农家还多点,就是几个孩子都来了也照样够住,那些被子大部分是新做的,还有几床是陆金莲的嫁妆,虽然旧了点,却很干净。离婚的时候她把自己带去的东西全部拿回来了,包括几个旧木盆和旧被子。
其实这边的习俗就是这样,男方在结婚之前家里基本上没准备什么东西,女方嫁过来的时候大件小件的都需要自己带着,所以一般只要硬气点的人都不怕被赶出门。
洗漱好了之后,陆金莲也加入了做糯米团子的队伍,家里除了阿梁还有七个大人,还都是能吃的,做少了根本不够吃。
而且今天他们要去乡里赶歌圩,早上一定要吃得很饱,还要准备一点干粮去,到饭点就找个地方一起围坐着吃饭唱歌,这是极好的享受。
虽然可以自由买卖,可是大年初一不能花钱,自然也就没有做买卖的,什么都要自己带。
他们这里有句话叫做“大年初一不会晴,元宵十五不会阴。”其实这句话一点也不准,基本上每年的初一和十五都是晴天,还都是万里无云的那种。乡里的歌圩一年比一年热闹,多少十之七八的情侣都是从那里好起来的。
今天也是个大晴天,太阳照在身上十分暖和。吃过糯米圆子之后,一家人都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包起了花米饭放在包里(妇女自制的单肩包,上面会绣比较复杂的花样),然后就准备出发去乡里了。
新年穿新衣服是习俗,只要家里过得去,大人都会给孩子准备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人都是穿最好的衣服,就算再好也是旧的,这家里就只有农秀珠和阿梁穿了新衣服。
抱着白白嫩嫩,穿了一身蓝色镶白边,黑色虎头鞋,戴了大红色镶银饰虎头帽的阿梁,陆金莲狠狠地亲了他一口。这是她的第一个孙子,也是她最爱的一个,除了农秀珠之外她最念着他了。
“今天我来背阿梁吧,走的路有点远。”
何秋英有点犹豫,“阿妈,我可以自己背的,阿梁又长了不少肉,现在重的很。”
在陆金莲不想放手的时候,穿着一新的农显宽冒了出来,“你们别争了,我来背,阿梁也喜欢我背的,是不是啊?”
既然农显宽要背孩子,婆媳俩也就不抢了。一般男人都不爱背孩子,陆金莲的几个孩子都是她自己照顾长大的,虽然那时候婆婆也帮了不少忙。但是农显宽不一样,他十分疼爱阿梁,做什么都念着他,也给何秋英减了很多负担。
看着不远处的农显宗和何贵仙,陆金莲本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出口。警告何贵仙的话,还是挑一个没有外人在的场合比较合适。
确定没什么东西落下之后,大家一起出了家门,到了路口,路上已经有不少人了。他们或走或停,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相熟的人都会结伴而行,陆金山一家都是不去的,所以他们只能自己走。
三人都愣住了,这都三十了,明天就大年初一了,所有人都离开家了,出去还能干什么。正在三人惊讶的时候,农显光摸摸脑袋,又道:“不止人走了,还扛了鸡笼子一起,我刚想回家告诉我阿爹……”
“鸡也带走了?”
农小荷瞪大了眼睛。
“是啊,带了两只鸡。”年纪不大的农显光点头,有点不清楚这反常的状况。
兄妹俩也不多说什么了,反正也问不出来了,他们加快了脚步往家里跑去。被这情况弄得很懵的农显光呆呆地看了一下,不明不白地回家问去了。
农秀珍眼看着跟不上,走了几步就放慢了脚步,她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只想好好地过日子,安生一点,不要再有什么矛盾。可是现在几个哥哥嫂嫂都离开了,肯定是去另一边过年,这家里又要闹一阵子,她想的安生也变成了奢望。
她现在不由得想,要是她也是她的孩子就好了,不管她的性格怎么样,对她的孩子是真的好。不像她现在这个亲娘,有比没有差上千百倍。
要是她也是陆金莲的女儿,想必现在已经在准备着今天的年夜饭,还有明天的新衣服,明天的出游计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午饭都没吃,明后天的新年,估计也得在水深火热中度过。
要是她没想拿那双本来就不属于她的鞋子,那现在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她还有几个哥哥嫂嫂偶尔的关心,还有最疼爱她的阿爹,阿娘和阿妹虽然对她不好,但决没有现在让她难受。
即使很不想回家,农秀珍很快也走到家了,还没进家门,她就听见了她亲娘的叫骂,那声音估计周围的几户人家都听得见,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关心了,又不是什么好话,天天听着腻烦得很。
“这几个天杀的,把家里的两只鸡都拿走了,过年吃什么啊,他们还要不要这个家……”
他们把两只鸡带走了,那有什么错呢,那本来就是他们从娘家买过来的,又不是她养的,能把鸡圈里那只留下,已经是很够意思的了,要是她,估计连一根鸡毛都不会留下。
坐在楼下的柴房门槛上,农秀珍摸摸自己肚子,又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她只想吃饭,不想听骂人的声音。
看到家里摆着孩子们拿来的鸡笼的时候,陆金莲就知道了会有这样的场面,虽然没能亲眼瞧见,光是想想,她就已经很开心了。
这辈子,她的孩子果然会站在她这边,只因她占了先机,占了主动权。
下午五点,陆金莲擦干手走到了火塘边,火塘和灶台上几个女人忙忙碌碌的,都在为年夜饭准备着。
“菜都好了吗?”
“好了!”
陆金莲,从墙上的袋子里拿出一把香来,数了十五支,拿到火塘边点上,“赶紧地分装好了,摆到神龛上去。”
她自己则是走到了门外,往左右两边的砖头缝隙里各插了三炷香,然后又上楼到神龛上,把剩余的九柱香分在三个香炉里。
“摆上来吧!”
“来了。”
两个媳妇一个女儿从灶台上端菜来到楼上,一共五个菜,每一种摆三个碗,来来回回好几次才端完了。饭菜摆好之后,陆金莲拿着酒瓶子敬酒,动作却有些停滞。
原来她是农家妇,二十几年都是给农家的祖宗敬酒,现在她离婚了,不想、也不该给农家祖宗敬酒。她姓陆,但继承陆家香火的是陆金山,陆家的祖宗也轮不到她供奉。
人人都怕死后没了后人供奉,现在她却该愁供奉谁了,看起来也真是可怜,但她一点都没有不高兴,愣了一下就继续动作了。
农秀珠离她最近,自然听到了她念的话,原来家里供的是神仙,这可比列祖列宗对她们更好,她也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希望神仙收到供奉后对她们更好些。
正文 43.初一歌圩
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过后, 基本上每个人都要去外面走一圈。小孩子去找伙伴, 年轻人去找对象,没有对象的就找朋友, 老人就在路口坐着,聊天吹牛。
农家人在这个村子还是尴尬的, 他们没有去, 毕竟在这里他们没有太多熟人,索性他们人多, 话题也多, 倒是不会觉得无聊, 一个晚上很快就过去了。
除夕凌晨,别人都睡着,陆金莲起来上香敬茶,之后又看了一下火塘,这火要连烧三天,一点都不能断了,不然就是不吉利。
之后农显宽也起来炸了十二个□□,他们买不到炮仗, 基本上每家都是自己埋了□□做□□,炸起来声音比鞭炮好多了。在一片炸响声之后,寨子里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第二天一早,陆金莲睡到了天亮才起床, 换上了一身新衣服, 下楼的时候两个媳妇都起来了, 正在拌着糯米粉准备做糯米圆子。
糯米圆子不同于汤圆或者元宵,因为里面没有馅,所以这是大年初一每一家必吃的东西。
陆家的房间比农家还多点,就是几个孩子都来了也照样够住,那些被子大部分是新做的,还有几床是陆金莲的嫁妆,虽然旧了点,却很干净。离婚的时候她把自己带去的东西全部拿回来了,包括几个旧木盆和旧被子。
其实这边的习俗就是这样,男方在结婚之前家里基本上没准备什么东西,女方嫁过来的时候大件小件的都需要自己带着,所以一般只要硬气点的人都不怕被赶出门。
洗漱好了之后,陆金莲也加入了做糯米团子的队伍,家里除了阿梁还有七个大人,还都是能吃的,做少了根本不够吃。
而且今天他们要去乡里赶歌圩,早上一定要吃得很饱,还要准备一点干粮去,到饭点就找个地方一起围坐着吃饭唱歌,这是极好的享受。
虽然可以自由买卖,可是大年初一不能花钱,自然也就没有做买卖的,什么都要自己带。
他们这里有句话叫做“大年初一不会晴,元宵十五不会阴。”其实这句话一点也不准,基本上每年的初一和十五都是晴天,还都是万里无云的那种。乡里的歌圩一年比一年热闹,多少十之七八的情侣都是从那里好起来的。
今天也是个大晴天,太阳照在身上十分暖和。吃过糯米圆子之后,一家人都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包起了花米饭放在包里(妇女自制的单肩包,上面会绣比较复杂的花样),然后就准备出发去乡里了。
新年穿新衣服是习俗,只要家里过得去,大人都会给孩子准备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人都是穿最好的衣服,就算再好也是旧的,这家里就只有农秀珠和阿梁穿了新衣服。
抱着白白嫩嫩,穿了一身蓝色镶白边,黑色虎头鞋,戴了大红色镶银饰虎头帽的阿梁,陆金莲狠狠地亲了他一口。这是她的第一个孙子,也是她最爱的一个,除了农秀珠之外她最念着他了。
“今天我来背阿梁吧,走的路有点远。”
何秋英有点犹豫,“阿妈,我可以自己背的,阿梁又长了不少肉,现在重的很。”
在陆金莲不想放手的时候,穿着一新的农显宽冒了出来,“你们别争了,我来背,阿梁也喜欢我背的,是不是啊?”
既然农显宽要背孩子,婆媳俩也就不抢了。一般男人都不爱背孩子,陆金莲的几个孩子都是她自己照顾长大的,虽然那时候婆婆也帮了不少忙。但是农显宽不一样,他十分疼爱阿梁,做什么都念着他,也给何秋英减了很多负担。
看着不远处的农显宗和何贵仙,陆金莲本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出口。警告何贵仙的话,还是挑一个没有外人在的场合比较合适。
确定没什么东西落下之后,大家一起出了家门,到了路口,路上已经有不少人了。他们或走或停,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相熟的人都会结伴而行,陆金山一家都是不去的,所以他们只能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