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至于说皇嗣的问题,张鹤龄觉得完全不是问题。他们家惯常便是如此,爹娘生养他们姐弟三人不容易,姑父姑母生养表姐表兄三人也不容易。姐夫和姐姐都年轻着呢,身体也好着呢。只需再耐心等个一两年,小外甥指不定就来了,又何须如此火烧火燎的焦急呢?
张延龄年纪小,丝毫不知此事的严重性,闻言欢欢喜喜地点点头:“哥哥,皇八子说,最近姐夫和姐姐会着人造冰场。我们要是回家得晚些,就能随着他们一起去冰场里顽。等冰场造好之后,咱们也去试试呗!”他还没在冰场上顽过呢,光是听皇八子说起来,就觉得一定很有趣了。
看着满脑子都是游戏和顽耍的傻弟弟,张鹤龄不由得长叹一声,心底忽然生出了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孤独之感。这时候的他丝毫也不曾想到,自己当年虽然不傻,却熊得无法无天,自家姐姐的心情只会比他更加复杂。
回到张府后,兄弟俩刚踏进门,金氏便满脸焦急地迎了上来:“鹤哥儿,延哥儿,今天去见你们姐姐了么?”
张延龄摇了摇头:“哥哥说明天去给姐姐问安。”
“明天……”金氏急得额头都出了一层薄汗,“明天你们可得仔细问清楚,采选宫人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今天去参加宴席,听人说这是太皇太后娘娘的意思,应该是不满你姐姐还没有传出好消息,想给万岁爷身边塞人呢!”
张延龄没有听懂,正眨巴着眼睛想问什么是“塞人”,张鹤龄便将他打发下去了。他一步三回头,显然还舍不得走,但见哥哥的神色有些严肃,便只得怏怏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直到他离开,张鹤龄才将金氏带到了书房,淡淡地道:“延哥儿年纪小,这种话便别在他跟前说了。而且,方才咱们在内门附近,人多眼杂。便是娘心里再着急,提起宫里相关的事时,也该注意场合。”
金氏眼眶微微发红,觉得自己有些委屈:“我这不是替你姐姐着急么?你是不知道,我听见这个消息时,简直是晴天霹雳……如果选了一群姿色好的宫女进宫,都安在万岁爷身边,你姐姐还不知会受多少委屈呢!”
“事关万岁爷与姐姐,更不该随意评断。”张鹤龄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力图让自己像以往的姐姐那样冷静。可他到底不过是一位虚岁才十二的少年,心里又烦躁不安,话里话外难免带出几分情绪来。
闻言,金氏更是觉得伤心了:“我也只是一时情急,你便不能好好说话么?听说这件事后,我就紧赶慢赶地回来了,就只为了问你几句话,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对我……果然是翅膀硬了,都不将我这当娘的放在眼里了。”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究竟有多疼爱儿女,当年养儿女又有多不容易,张鹤龄听得额角青筋直跳,忽然便觉得无比佩服自家姐姐:姐姐究竟是怎么做的?连爹都应付不了娘,她却三言两语就能将娘劝得服服帖帖的。换了是他,娘一数落起当年来,他简直浑身上下都觉得暴躁,恨不得转身便离得远远的。
“娘——”终于,张鹤龄忍不住打断了金氏,直接道,“我明日就会入宫,问问姐姐对此事的想法。不过只是多了一群宫婢罢了,没有什么可焦急的。皇帝姐夫见过的宫人何止三百五十名?少则上千,多则三四千,不都安然无事么?”
“可这是长辈赐下来的啊!而且你姐姐迟迟没有好消息,万岁爷看着像是不着急,心里真的能不急么?就算他不急,太皇太后娘娘和皇太后娘娘也会替他们急啊。为了安抚长辈,指不定他便会想先生个一男半女的再说了……”金氏越想越觉得女儿的未来堪忧,急得坐立不安、泪流不止,“怎会如此呢?明明都已经去了那么多趟崇福寺了,主持大师也说皇嗣很快便会来了……”
张鹤龄接道:“在没有见到姐姐之前,我们没有必要凭空猜测。”他也知道,这回采选宫人就是冲着姐姐来的。可即使知道又有何用?连姐夫与姐姐都没能阻挡住此事,他们一家子又能做什么呢?只能在旁边干着急了。
金氏还想再说什么,便听他道:“如果姐姐不在意,我们也无须在意。这是姐姐才能处理的危急之事,我们只要不给她添乱子便够了。至于其他,我们都帮不上忙。娘还不如多去几趟崇福寺,许是虔诚些,佛菩萨就能显灵呢?”
金氏本想回一句崇福寺一点也不灵验,她再也不想去了。可转念想到沈洛不仅三年抱俩,眼下腹中还怀着一个呢,这话便怎么也说不出来。于是,她也只能点头道:“往后我每天都去崇福寺给你姐姐祈福,祈求佛菩萨早日赐她一个皇嗣。不过,明日你见了你姐姐后,无论她说了甚么,都必须告诉我。”
“娘放心,我绝不会瞒着你的。”张鹤龄答应道。
金氏虽然大部分时候都糊涂,但偶尔却也能灵光一现。此时的她便心里苦涩地想道:儿子瞒着自己的事还少么?前几日就不知怎地撵走了身边最后一个大丫鬟,只留了小丫鬟和小厮在身边服侍。连延哥儿身边的丫鬟也都换成了十岁左右的,一个大丫鬟都不留。
明明她是张家的主母,可她根本不知这家里发生了什么大小事。每每传到她耳里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无论是女儿或是儿子,她也都做不了他们的主。连替他们担心,想帮他们,也都被视为是不必要的——可她确实是已经改了,心里只有他们,也只会真真切切地替他们忧心啊!
作者有话要说: 怎么说呢,关心则乱
本来就不是一个聪明人,乱起来就被人趁机利用了_(:3∠)_
————————————————————————————
张峦不在,家里金氏又是不顶用的,张家现在确实是漏洞多多
毕竟鹤哥儿还小,延哥儿更是懵懂无知
第213章 大失所望
翌日, 张鹤龄便忧心忡忡地带着张延龄去了坤宁宫。听了自家弟弟拐弯抹角的关心, 张清皎心里自然十分妥帖, 笑道:“不过是采选一些宫人罢了,你不必多想,只管好好地在文华殿里读书,照管着母亲和延哥儿便足够了。”
“姐姐, 我不是甚么不懂事的小孩儿,你可不能拿这种话来哄我。”张鹤龄皱着眉头道, “就连母亲都明白, 这回采选宫人之事分明是冲着你去的。既然人都快要进宫了, 太皇太后能不往坤宁宫和乾清宫里塞么?”
“塞又如何?只要自身持正, 不管她塞多少人都没有意义。当年她往清宁宫也塞了不少人, 都被万岁爷特地辟出空屋子养起来了。拢共数十个,多则已经养了五六年,少则也养了两三年, 万岁爷连她们的面都不曾见过。”张清皎微微一笑,“你便放心罢,你姐夫可不是寻常男子。我相信他的品行,正如我相信你一般。”
张鹤龄心底涌出了暖意,眼眶也禁不住热了热。便听自家姐姐继续道:“鹤哥儿,我知道, 自从我入了宫,其实你一直都在替我提着心,唯恐我受了甚么委屈, 或者错付了真心。不过,我倒觉得你大可放心些。别人不知晓,你还能不知道我么?我虽看起来柔弱,但事实上是那种容易被欺负的人么?”
不,还真不是。张鹤龄本能地想道,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在姐姐的教育下自己曾经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在年幼的他看来,自家姐姐当然是与众不同的,几乎没有能难倒她的事。可如今的他却不那么认为了,即使贵为皇后,也有许多不能为不可为之事。更别提姐姐上头还压着皇太后与太皇太后两层婆母,日子能过得有多自在呢?
都怪他年纪太小,眼下也没有什么能耐,帮不上她的忙。他不能让姐姐等得太久,一定要好好向学,将秀才举人的功名都考出来,然后再仔细琢磨日后该如何助姐姐一臂之力。虽说外戚都只能任虚职,于朝政上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此路不通必有其他坦途,只是他还须得好好思量罢了。
至于眼下,还是让姐姐安心松快较为重要。想到此,张鹤龄便道:“我也是关心则乱。不过,姐姐也无须有任何顾虑。若有我能替姐姐做的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尽管告诉我就是了。”
张清皎给他斟了茶,又给张延龄塞了几块点心,接道:“如今倒真有件要紧事须得你替我去办。”见弟弟专注地听着,她推了推他跟前的茶盏,示意他尝一尝新贡茶的滋味:“连你都会关心则乱,想必母亲更是六神无主了。你须得帮我好好安抚她,让她别胡思乱想,只管每日去崇福寺帮我祈福就是了。”
“姐姐放心,我会劝着母亲的。”张鹤龄道,“爹来信说,再过半年便会回京,还会带着伯祖母一同过来休养。到了那时候,有爹时时刻刻看着,又有伯祖母提点教导,母亲怎么也能开一点窍。”
“但愿如此。”张清皎其实已经对金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只期待她能安享如今的富贵日子,做一位什么事都不必管、什么事都不必操心的诰命夫人,痛痛快快地玩乐度日。不过,她也很清楚,只要有人抓住金氏的软肋,舌灿莲花地劝她,说不得她一时耳根子软,又会闹出什么事来。
而能接近她,博取她的信任,利用她来实现心机的人,目前为止她只能想到一人。思忖片刻后,她决定直言告诉张鹤龄自己对于沈清的不喜:“这些时日以来,你们与姑父姑母那边来往多么?那位大表姐沈清,你对她有何印象?”张鹤龄刚回京三四个月,没多久便被选为伴读,应当没什么机会与沈家来往甚密。这也就意味着,他可能并未发现沈清有什么异样,也不会特别防着她。
“没有甚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她知书达礼,是个稳重的妇人。”张鹤龄有些惊讶她会提起这位陌生的表姐。不过,转念一想,姐姐绝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沈清,他的神色不由得便凝重起来,眼底卷起了风暴:“莫非她对姐姐存着恶意?就凭她?!”
张清皎似笑非笑道:“倒也并非是恶意,只是总有人以替我着想为名,行的却可能是让我不喜之事罢了。沈清此人满脑子都是浅薄的算计,与我们不是一路人。我虽提醒了姑母,但姑母到底有防不住她的时候,所以你也须得注意着些,别让她与母亲来往。”
张鹤龄点点头:“我明白了,姐姐放心。我这就回去吩咐家里的管事,她若递了帖子过来,只管让我出面来处理,绝不会传到母亲的耳里去。不管她如何舌灿莲花,我也绝不会信任她。不管她有任何算计,我都会处置妥当——”
“你处置甚么?还不如告诉我,让我来处理呢。”张清皎笑道,戳了戳他的额头,“罢了,不说这些了。你觉得这茶喝着如何?我倒是觉得香,但万岁爷觉得不够醇厚。你若是喜欢,便带回去一些,慢慢喝。”
“姐姐,这点心好吃!清清甜甜的,吃多了也不觉得腻。”不待张鹤龄回答,张延龄便赶紧插口道,眨巴着他的眼睛,带着很是明显却不自知的稚气“小心机”。
张清皎失笑,捏着他的脸颊:“延哥儿,再好吃的点心也不能多吃,否则很难克化。瞧瞧你,是不是又胖了?这可不成,再胖下去怕是连路都走不动了。鹤哥儿,平日带着他多动一动,可不能太纵着他了。”
张延龄的脸几乎是立刻垮了下来,眼巴巴地看向张鹤龄。
张鹤龄很是铁面无私地颔首道:“都是母亲和他身边的人一直纵容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在文华殿,他也吃得很是不少,还会厚着脸皮去分皇八子的点心。这些我都管不着——延哥儿,我只说这一次——你若是再胖下去,便不许去冰场上顽了。”
张延龄顿时眼眶都红了,只觉得自己的心整个都碎了,凉飕飕的。然而冷着脸的哥哥与轻笑着的姐姐都是“铁石心肠”,根本不理会他的伤心。于是,他只能咬着唇,委委屈屈地答应了此事。比起痛痛快快地去冰场顽,点心算什么?!
当天回去后,张鹤龄便将自家姐姐的话都转告了金氏。金氏稍稍松了口气,每日风雪无阻地去崇福寺烧香拜佛,端的是无比虔诚。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竟让她在年前见着了主持大师。她自然是喜出望外,赶紧缠着主持大师算算皇嗣什么时候能来。
主持大师实在是推却不过,满脸无奈,只得模模糊糊地道:“正月云龙升腾,感而有应。”
金氏听了,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理解。但主持大师说了这句话便离开了,她无法确认,于是立即去寻解签的和尚仔细问。听得和尚的说法与自己理解的毫无二致后,她顿时狂喜不已,连回家的时候脸上都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到家后,她赶紧将张鹤龄唤过来,眼底带着浓浓的喜意:“明日你就进宫告诉你姐姐,崇福寺的主持大师说了,皇嗣正月就会来了!”
张鹤龄将信将疑:“眼下都已经腊月二十五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不就是二三十日之内的事么?这位主持大师真的算得准?若是让姐夫和姐姐空欢喜一场,怕是不太好罢?”在他看来,如此模糊的话,可信可不信。
“你姐姐常说与崇福寺有缘,对那位主持大师可是信得很。”金氏嗔道,“主持大师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必定不会有错的。你只管去告诉她,也好让她这个年过得舒坦些。到时候,即使那些小浪蹄子都往万岁爷身边凑,她也不必太担心了。只要皇嗣是从她肚皮里出来的,就有足够的底气!谁都不可能动摇她的地位!”
张鹤龄听得皱了皱眉,第二天入宫后,到底还是挑拣着将这件事说了。不过,因为他不相信,也不敢让姐姐太过相信,便尽量模糊了主持大师的意思,只说是正月里必定会有一些机缘,许是能遇到些许转机。
张清皎听了,笑道:“这机缘说的是孩子么?还是其他?如此模糊,我倒是不好推断了。”
“姐姐注意着些便是了。”张鹤龄道。
张清皎思忖片刻,勾起唇:“我会注意的。”无论是什么机缘,既然是主持大师所言,必定是不会错的。只是,她没想到,主持大师为了避免给自己惹上麻烦,说倒是直说了,却刻意不提真正的时间。这却让金氏生出了极大的误会,满心的希冀随着正月到来已是越发高昂了。
弘治三年就这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地来了。正月转瞬即逝,金氏好不容易熬到了二月中旬,立即递折子想亲自入宫拜见皇后。朱祐樘自然不会让岳母失望,尽管张清皎不同意,他还是坚持派人将岳母接进了宫。
金氏欢欢喜喜地进了宫,一见到神采飞扬的女儿,便几乎已是克制不住心底的期待与忐忑。张清皎并不知她在期盼着什么,便只与她寒暄着提起了两个弟弟最近的课业,以及张峦在兴济老家的事等等。金氏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女儿主动提起喜讯,终是按捺不住了。
“皇后娘娘!”她几乎是冒失地打断了女儿的话,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这……这段日子,还没有好消息么?”说着,她的目光再明显不过地落在了女儿依旧平坦的小腹上。
张清皎怔了怔,摇摇首道:“虽说娘这段时日都在替我礼佛祈福,但或许子女缘分还不到时候罢。”
“真的没有?!”金氏愣住了,不死心地问。
“……癸水一直很规律,隔日谈宫医便会给我诊脉,应该确实没有。”张清皎回道,见她如此在意此事,便又宽慰了她几句,“娘也知道,咱们一家的子女缘分都来得晚些。不必太着急,说不得再过几个月就来了呢?”
此时的金氏已经反应不过来了,只双目空空地望着她,也不知神思究竟飘到何处去了。片刻后,她竟是牙关紧咬,仰头就昏了过去。张清皎吓了一跳,忙不迭地唤来了谈允贤给她诊治。连朱祐樘都被惊动了,赶紧从乾清宫过来探看岳母。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ps.主持大师说得没错,但为了不让傲娇的天道生气他泄露天机,他就没说——其实我说的正月是明年正月,_(:3∠)_
第214章 私自谋算
因为避嫌之故, 朱祐樘只是立在明间内, 望向东次间那张围满了人的软榻。不久之后, 张清皎便带着谈允贤等人走了出来,神色间并没有忧虑之相,这让他不自禁地微微松了口气:“岳母这是怎么了?”
“大约是……太失望了?”张清皎苦笑着回道,摇了摇首, “万岁爷放心罢,并无大恙。”
“金夫人只是情志起伏激烈, 一时冲心而昏厥。”谈允贤温言解释道, “臣已经给她行针, 片刻之后应该便能恢复神智。不过, 此症到底有些伤身, 恐怕还是须得卧床休养一段时日才好。臣会另开安神方子,每日早晚煎服两次即可。”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症候了?”朱祐樘不太放心, 又问道。
“回禀陛下,金夫人身体康健,平日里很注重保养,并无其他症候。”换而言之,金夫人的身子骨可是硬朗的很。若非今日受了刺激忽然昏厥,怕是不可能像不少勋贵人家的贵妇人那样时不时便捧心卧床养病。
谈允贤去了旁边开药方, 张清皎轻叹一声:“近日母亲从崇福寺主持大师那里得了一句谶语,怕是以为应在了皇嗣上,所以特地进宫来询问此事。想来是希望有多大, 失望便有多大,所以一时间无法接受现实罢。”
“我记得,崇福寺主持大师应当是一位高人?”朱祐樘挑起眉。当年先帝欲废太子的时候,泰山连连地震。朝中都说是因为东宫不稳,所以泰山示警。先帝不相信,心里又怀着惧怕,所以请了一群佛道高人进宫解此异象。他记得,这里头就有崇福寺的那位主持大师。
“正因为是高人,所以天机才不可随意泄露罢。”张清皎道,“这谶语说得模糊,也未必是指皇嗣之事。母亲一直都替我担忧着,所以想当然地觉得这必定是与皇嗣有关,而且马上便要应验了。皇嗣之事,我们尚且能等得,能泰然处之,她却是等不得了,早便比咱们俩都心焦万分了。”
“岳母也是一心替你着想。”朱祐樘道,“将她送回府去,好好养病罢。谈宫医若是得空,便隔两三天让她去张府给岳母看看。等到岳母病愈了,三月二十五日的会亲日恐怕也快到了,你便可再见她一面,好好劝一劝她。”
“子嗣之事,她怕是轻易看不开。”张清皎沉默片刻,喟叹道,“她多年的执念便在于子嗣,不可能不替咱们忧心。原本我以为,她若是在意此事便让她去求神拜佛,将时间都耗在这上头,或许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如今看来,这样反而助长了她的执念。”
“执念虽很难解开,但也未必不可一试。”朱祐樘轻声宽慰道,“改日咱们去一趟崇福寺,好好地做一做法事。若是有缘,也可问一问主持大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儿女缘分。前朝后宫都觉得咱们不在意子嗣,对此事有些冷淡,不妨便让他们看一看咱们是如何热心求子的。即便是短时期内不能成事,也可让大家知晓咱们求子的态度,你说是也不是?”
“万岁爷说得是。”张清皎点点头。说实话,她早便想去一趟崇福寺,见一见主持大师了。纵然天机不可泄露,但大师若能指点一二,他们也是受用无穷的。
************
金氏本是喜气洋洋地进了宫,结果竟然是躺着回府的,这让张鹤龄与张延龄兄弟俩都无比意外。幸而是坤宁宫的人小心翼翼地将她送回来的,不然他们还以为她是在宫里遇到了刁难,又急又怕才病倒了。
得知她的病因后,张鹤龄沉默了许久。他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传一句话,最后竟然会酿成这样的结局:母亲有错么?怎么说她也不算有错,不过是忧心女儿若是没有早日诞下子嗣,在皇宫里立不住脚罢了。姐姐有错么?她定然比谁都更希望能早日怀上龙嗣,可惜天不从人愿,她也毫无办法。
这并不是谁的错,不过是天意弄人罢了。当然,母亲太过相信那位主持大师的谶语也是缘由之一。可是,即使是再怎么灵验的谶语,信归信,也不该信到这样的程度——觉得不灵验便气急病倒了。
因着金氏病了,张家兄弟便请了长假,在家中侍疾。沈家听闻后,也赶紧过来探望。来的不仅仅是沈禄与张氏,还有沈峘以及沈清夫妇。就连因身子重无法前来的沈洛,也派了乳母与大丫鬟携着礼物过来了。
张鹤龄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沈清,怎么都觉得她不过是个寻常的妇人。不过,有姐姐的提醒在前,他自然不会轻易放任沈清接触金氏。因此,他亲自陪着张氏与沈清去了一趟金氏的院子,盯着她们寒暄了几句,便以金氏需要静养为名委婉地将她们带了出来。
张氏似有所觉,低声一叹:“你娘这病可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啊。”
“姑母说得是。不过,心药到底难得,母亲也只能慢慢养好些了。”张鹤龄道,带着她们走出了金氏的院子。离开的时候,他特意看了看院门左右守着的仆婢,示意她们记住沈清的面孔,绝不可轻易将她放进去。
沈清不紧不慢地走在他与张氏身后,仿佛什么也没有瞧见。听张氏说话时,她甚至显得比以往更柔顺温和,不再带着自以为是的理直气壮,也不再带着急于表现的迫切感。只是,当她垂下首时,谁也看不见她微微勾起的唇角。
张鹤龄千防万防,果然截获了好几回沈清派人递来的探病帖子。他一律都留下来,不仅派人悄悄去向张氏说明,还打算攒着去坤宁宫告诉自家姐姐。眼见着金氏的病情渐渐好转,兄弟俩已经没有必要留在府中侍疾了,于是便又去了宫里伴读。
谁也没料到,在家里养了大半个月病的金氏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好了,再躺在床上便该生锈了,于是想着也该出门走一走了。不过,当水云与平沙问她想不想去崇福寺上香时,她却兴致寥寥地道:“以后再也不去了。”
“那夫人想去何处?眼看着天候就要暖起来了,不如去郊外踏青散散心如何?再过两日便是休沐了,正好两位公子都能得空陪着夫人一起去。”平沙笑道,“听说京郊有好些不错的风景,也有灵验的寺庙和道观呢。”
“他们每日都得去宫里伴读,应该觉得很疲乏,休沐日就让他们好好歇一歇罢。”金氏道,“而且,我已经连两日都等不得了,再躺下去骨头都要散了。不如将最近接到的宴会帖子都给我看看,我也好挑一挑是不是有甚么好去处。”
既然挑了宴会帖子,新衣裳自是必须赶紧做的,新首饰也须得赶紧添置。去赴宴前,金氏便特意出了一趟家门,去了附近的银楼。在银楼里,她正挑着首饰呢,忽然听见一声惊喜的呼唤声:“舅母?”
她抬首看去,就见银楼门外停着一辆马车,而刚下马车的沈清满脸惊喜地走进来:“果真是舅母,可真是巧了。这些日子我递了好几次帖子,想去给舅母探病,表弟都以舅母需要静养为由拒绝了。却想不到,舅母才刚痊愈,咱们便在这里遇上了。”
因在家里待得太久,已经有一段时日没有见过其他人,金氏见沈清如此热情,心里自然也温暖起来。虽说她与这位年纪颇大的外甥女并不熟稔,但此时此刻也并不妨碍她们熟稔起来:“你也是来看首饰的?”
“是啊,过两日我娘要带着我去参加婚宴。我已经有小半年没有添置首饰了,便想着来银楼里走一走,看看有没有合意的。舅母呢,已经看好了么?若是得空,不妨给我参详一二?若是舅母看中的,定然是不错的。”只要沈清有心,嘴甜些哄着金氏自然不在话下。没多久,金氏便被她哄得眉开眼笑,替她挑了好些样首饰。
张延龄年纪小,丝毫不知此事的严重性,闻言欢欢喜喜地点点头:“哥哥,皇八子说,最近姐夫和姐姐会着人造冰场。我们要是回家得晚些,就能随着他们一起去冰场里顽。等冰场造好之后,咱们也去试试呗!”他还没在冰场上顽过呢,光是听皇八子说起来,就觉得一定很有趣了。
看着满脑子都是游戏和顽耍的傻弟弟,张鹤龄不由得长叹一声,心底忽然生出了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孤独之感。这时候的他丝毫也不曾想到,自己当年虽然不傻,却熊得无法无天,自家姐姐的心情只会比他更加复杂。
回到张府后,兄弟俩刚踏进门,金氏便满脸焦急地迎了上来:“鹤哥儿,延哥儿,今天去见你们姐姐了么?”
张延龄摇了摇头:“哥哥说明天去给姐姐问安。”
“明天……”金氏急得额头都出了一层薄汗,“明天你们可得仔细问清楚,采选宫人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今天去参加宴席,听人说这是太皇太后娘娘的意思,应该是不满你姐姐还没有传出好消息,想给万岁爷身边塞人呢!”
张延龄没有听懂,正眨巴着眼睛想问什么是“塞人”,张鹤龄便将他打发下去了。他一步三回头,显然还舍不得走,但见哥哥的神色有些严肃,便只得怏怏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直到他离开,张鹤龄才将金氏带到了书房,淡淡地道:“延哥儿年纪小,这种话便别在他跟前说了。而且,方才咱们在内门附近,人多眼杂。便是娘心里再着急,提起宫里相关的事时,也该注意场合。”
金氏眼眶微微发红,觉得自己有些委屈:“我这不是替你姐姐着急么?你是不知道,我听见这个消息时,简直是晴天霹雳……如果选了一群姿色好的宫女进宫,都安在万岁爷身边,你姐姐还不知会受多少委屈呢!”
“事关万岁爷与姐姐,更不该随意评断。”张鹤龄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力图让自己像以往的姐姐那样冷静。可他到底不过是一位虚岁才十二的少年,心里又烦躁不安,话里话外难免带出几分情绪来。
闻言,金氏更是觉得伤心了:“我也只是一时情急,你便不能好好说话么?听说这件事后,我就紧赶慢赶地回来了,就只为了问你几句话,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对我……果然是翅膀硬了,都不将我这当娘的放在眼里了。”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究竟有多疼爱儿女,当年养儿女又有多不容易,张鹤龄听得额角青筋直跳,忽然便觉得无比佩服自家姐姐:姐姐究竟是怎么做的?连爹都应付不了娘,她却三言两语就能将娘劝得服服帖帖的。换了是他,娘一数落起当年来,他简直浑身上下都觉得暴躁,恨不得转身便离得远远的。
“娘——”终于,张鹤龄忍不住打断了金氏,直接道,“我明日就会入宫,问问姐姐对此事的想法。不过只是多了一群宫婢罢了,没有什么可焦急的。皇帝姐夫见过的宫人何止三百五十名?少则上千,多则三四千,不都安然无事么?”
“可这是长辈赐下来的啊!而且你姐姐迟迟没有好消息,万岁爷看着像是不着急,心里真的能不急么?就算他不急,太皇太后娘娘和皇太后娘娘也会替他们急啊。为了安抚长辈,指不定他便会想先生个一男半女的再说了……”金氏越想越觉得女儿的未来堪忧,急得坐立不安、泪流不止,“怎会如此呢?明明都已经去了那么多趟崇福寺了,主持大师也说皇嗣很快便会来了……”
张鹤龄接道:“在没有见到姐姐之前,我们没有必要凭空猜测。”他也知道,这回采选宫人就是冲着姐姐来的。可即使知道又有何用?连姐夫与姐姐都没能阻挡住此事,他们一家子又能做什么呢?只能在旁边干着急了。
金氏还想再说什么,便听他道:“如果姐姐不在意,我们也无须在意。这是姐姐才能处理的危急之事,我们只要不给她添乱子便够了。至于其他,我们都帮不上忙。娘还不如多去几趟崇福寺,许是虔诚些,佛菩萨就能显灵呢?”
金氏本想回一句崇福寺一点也不灵验,她再也不想去了。可转念想到沈洛不仅三年抱俩,眼下腹中还怀着一个呢,这话便怎么也说不出来。于是,她也只能点头道:“往后我每天都去崇福寺给你姐姐祈福,祈求佛菩萨早日赐她一个皇嗣。不过,明日你见了你姐姐后,无论她说了甚么,都必须告诉我。”
“娘放心,我绝不会瞒着你的。”张鹤龄答应道。
金氏虽然大部分时候都糊涂,但偶尔却也能灵光一现。此时的她便心里苦涩地想道:儿子瞒着自己的事还少么?前几日就不知怎地撵走了身边最后一个大丫鬟,只留了小丫鬟和小厮在身边服侍。连延哥儿身边的丫鬟也都换成了十岁左右的,一个大丫鬟都不留。
明明她是张家的主母,可她根本不知这家里发生了什么大小事。每每传到她耳里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无论是女儿或是儿子,她也都做不了他们的主。连替他们担心,想帮他们,也都被视为是不必要的——可她确实是已经改了,心里只有他们,也只会真真切切地替他们忧心啊!
作者有话要说: 怎么说呢,关心则乱
本来就不是一个聪明人,乱起来就被人趁机利用了_(:3∠)_
————————————————————————————
张峦不在,家里金氏又是不顶用的,张家现在确实是漏洞多多
毕竟鹤哥儿还小,延哥儿更是懵懂无知
第213章 大失所望
翌日, 张鹤龄便忧心忡忡地带着张延龄去了坤宁宫。听了自家弟弟拐弯抹角的关心, 张清皎心里自然十分妥帖, 笑道:“不过是采选一些宫人罢了,你不必多想,只管好好地在文华殿里读书,照管着母亲和延哥儿便足够了。”
“姐姐, 我不是甚么不懂事的小孩儿,你可不能拿这种话来哄我。”张鹤龄皱着眉头道, “就连母亲都明白, 这回采选宫人之事分明是冲着你去的。既然人都快要进宫了, 太皇太后能不往坤宁宫和乾清宫里塞么?”
“塞又如何?只要自身持正, 不管她塞多少人都没有意义。当年她往清宁宫也塞了不少人, 都被万岁爷特地辟出空屋子养起来了。拢共数十个,多则已经养了五六年,少则也养了两三年, 万岁爷连她们的面都不曾见过。”张清皎微微一笑,“你便放心罢,你姐夫可不是寻常男子。我相信他的品行,正如我相信你一般。”
张鹤龄心底涌出了暖意,眼眶也禁不住热了热。便听自家姐姐继续道:“鹤哥儿,我知道, 自从我入了宫,其实你一直都在替我提着心,唯恐我受了甚么委屈, 或者错付了真心。不过,我倒觉得你大可放心些。别人不知晓,你还能不知道我么?我虽看起来柔弱,但事实上是那种容易被欺负的人么?”
不,还真不是。张鹤龄本能地想道,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在姐姐的教育下自己曾经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在年幼的他看来,自家姐姐当然是与众不同的,几乎没有能难倒她的事。可如今的他却不那么认为了,即使贵为皇后,也有许多不能为不可为之事。更别提姐姐上头还压着皇太后与太皇太后两层婆母,日子能过得有多自在呢?
都怪他年纪太小,眼下也没有什么能耐,帮不上她的忙。他不能让姐姐等得太久,一定要好好向学,将秀才举人的功名都考出来,然后再仔细琢磨日后该如何助姐姐一臂之力。虽说外戚都只能任虚职,于朝政上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此路不通必有其他坦途,只是他还须得好好思量罢了。
至于眼下,还是让姐姐安心松快较为重要。想到此,张鹤龄便道:“我也是关心则乱。不过,姐姐也无须有任何顾虑。若有我能替姐姐做的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尽管告诉我就是了。”
张清皎给他斟了茶,又给张延龄塞了几块点心,接道:“如今倒真有件要紧事须得你替我去办。”见弟弟专注地听着,她推了推他跟前的茶盏,示意他尝一尝新贡茶的滋味:“连你都会关心则乱,想必母亲更是六神无主了。你须得帮我好好安抚她,让她别胡思乱想,只管每日去崇福寺帮我祈福就是了。”
“姐姐放心,我会劝着母亲的。”张鹤龄道,“爹来信说,再过半年便会回京,还会带着伯祖母一同过来休养。到了那时候,有爹时时刻刻看着,又有伯祖母提点教导,母亲怎么也能开一点窍。”
“但愿如此。”张清皎其实已经对金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只期待她能安享如今的富贵日子,做一位什么事都不必管、什么事都不必操心的诰命夫人,痛痛快快地玩乐度日。不过,她也很清楚,只要有人抓住金氏的软肋,舌灿莲花地劝她,说不得她一时耳根子软,又会闹出什么事来。
而能接近她,博取她的信任,利用她来实现心机的人,目前为止她只能想到一人。思忖片刻后,她决定直言告诉张鹤龄自己对于沈清的不喜:“这些时日以来,你们与姑父姑母那边来往多么?那位大表姐沈清,你对她有何印象?”张鹤龄刚回京三四个月,没多久便被选为伴读,应当没什么机会与沈家来往甚密。这也就意味着,他可能并未发现沈清有什么异样,也不会特别防着她。
“没有甚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她知书达礼,是个稳重的妇人。”张鹤龄有些惊讶她会提起这位陌生的表姐。不过,转念一想,姐姐绝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沈清,他的神色不由得便凝重起来,眼底卷起了风暴:“莫非她对姐姐存着恶意?就凭她?!”
张清皎似笑非笑道:“倒也并非是恶意,只是总有人以替我着想为名,行的却可能是让我不喜之事罢了。沈清此人满脑子都是浅薄的算计,与我们不是一路人。我虽提醒了姑母,但姑母到底有防不住她的时候,所以你也须得注意着些,别让她与母亲来往。”
张鹤龄点点头:“我明白了,姐姐放心。我这就回去吩咐家里的管事,她若递了帖子过来,只管让我出面来处理,绝不会传到母亲的耳里去。不管她如何舌灿莲花,我也绝不会信任她。不管她有任何算计,我都会处置妥当——”
“你处置甚么?还不如告诉我,让我来处理呢。”张清皎笑道,戳了戳他的额头,“罢了,不说这些了。你觉得这茶喝着如何?我倒是觉得香,但万岁爷觉得不够醇厚。你若是喜欢,便带回去一些,慢慢喝。”
“姐姐,这点心好吃!清清甜甜的,吃多了也不觉得腻。”不待张鹤龄回答,张延龄便赶紧插口道,眨巴着他的眼睛,带着很是明显却不自知的稚气“小心机”。
张清皎失笑,捏着他的脸颊:“延哥儿,再好吃的点心也不能多吃,否则很难克化。瞧瞧你,是不是又胖了?这可不成,再胖下去怕是连路都走不动了。鹤哥儿,平日带着他多动一动,可不能太纵着他了。”
张延龄的脸几乎是立刻垮了下来,眼巴巴地看向张鹤龄。
张鹤龄很是铁面无私地颔首道:“都是母亲和他身边的人一直纵容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在文华殿,他也吃得很是不少,还会厚着脸皮去分皇八子的点心。这些我都管不着——延哥儿,我只说这一次——你若是再胖下去,便不许去冰场上顽了。”
张延龄顿时眼眶都红了,只觉得自己的心整个都碎了,凉飕飕的。然而冷着脸的哥哥与轻笑着的姐姐都是“铁石心肠”,根本不理会他的伤心。于是,他只能咬着唇,委委屈屈地答应了此事。比起痛痛快快地去冰场顽,点心算什么?!
当天回去后,张鹤龄便将自家姐姐的话都转告了金氏。金氏稍稍松了口气,每日风雪无阻地去崇福寺烧香拜佛,端的是无比虔诚。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竟让她在年前见着了主持大师。她自然是喜出望外,赶紧缠着主持大师算算皇嗣什么时候能来。
主持大师实在是推却不过,满脸无奈,只得模模糊糊地道:“正月云龙升腾,感而有应。”
金氏听了,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理解。但主持大师说了这句话便离开了,她无法确认,于是立即去寻解签的和尚仔细问。听得和尚的说法与自己理解的毫无二致后,她顿时狂喜不已,连回家的时候脸上都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到家后,她赶紧将张鹤龄唤过来,眼底带着浓浓的喜意:“明日你就进宫告诉你姐姐,崇福寺的主持大师说了,皇嗣正月就会来了!”
张鹤龄将信将疑:“眼下都已经腊月二十五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不就是二三十日之内的事么?这位主持大师真的算得准?若是让姐夫和姐姐空欢喜一场,怕是不太好罢?”在他看来,如此模糊的话,可信可不信。
“你姐姐常说与崇福寺有缘,对那位主持大师可是信得很。”金氏嗔道,“主持大师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必定不会有错的。你只管去告诉她,也好让她这个年过得舒坦些。到时候,即使那些小浪蹄子都往万岁爷身边凑,她也不必太担心了。只要皇嗣是从她肚皮里出来的,就有足够的底气!谁都不可能动摇她的地位!”
张鹤龄听得皱了皱眉,第二天入宫后,到底还是挑拣着将这件事说了。不过,因为他不相信,也不敢让姐姐太过相信,便尽量模糊了主持大师的意思,只说是正月里必定会有一些机缘,许是能遇到些许转机。
张清皎听了,笑道:“这机缘说的是孩子么?还是其他?如此模糊,我倒是不好推断了。”
“姐姐注意着些便是了。”张鹤龄道。
张清皎思忖片刻,勾起唇:“我会注意的。”无论是什么机缘,既然是主持大师所言,必定是不会错的。只是,她没想到,主持大师为了避免给自己惹上麻烦,说倒是直说了,却刻意不提真正的时间。这却让金氏生出了极大的误会,满心的希冀随着正月到来已是越发高昂了。
弘治三年就这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地来了。正月转瞬即逝,金氏好不容易熬到了二月中旬,立即递折子想亲自入宫拜见皇后。朱祐樘自然不会让岳母失望,尽管张清皎不同意,他还是坚持派人将岳母接进了宫。
金氏欢欢喜喜地进了宫,一见到神采飞扬的女儿,便几乎已是克制不住心底的期待与忐忑。张清皎并不知她在期盼着什么,便只与她寒暄着提起了两个弟弟最近的课业,以及张峦在兴济老家的事等等。金氏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女儿主动提起喜讯,终是按捺不住了。
“皇后娘娘!”她几乎是冒失地打断了女儿的话,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这……这段日子,还没有好消息么?”说着,她的目光再明显不过地落在了女儿依旧平坦的小腹上。
张清皎怔了怔,摇摇首道:“虽说娘这段时日都在替我礼佛祈福,但或许子女缘分还不到时候罢。”
“真的没有?!”金氏愣住了,不死心地问。
“……癸水一直很规律,隔日谈宫医便会给我诊脉,应该确实没有。”张清皎回道,见她如此在意此事,便又宽慰了她几句,“娘也知道,咱们一家的子女缘分都来得晚些。不必太着急,说不得再过几个月就来了呢?”
此时的金氏已经反应不过来了,只双目空空地望着她,也不知神思究竟飘到何处去了。片刻后,她竟是牙关紧咬,仰头就昏了过去。张清皎吓了一跳,忙不迭地唤来了谈允贤给她诊治。连朱祐樘都被惊动了,赶紧从乾清宫过来探看岳母。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ps.主持大师说得没错,但为了不让傲娇的天道生气他泄露天机,他就没说——其实我说的正月是明年正月,_(:3∠)_
第214章 私自谋算
因为避嫌之故, 朱祐樘只是立在明间内, 望向东次间那张围满了人的软榻。不久之后, 张清皎便带着谈允贤等人走了出来,神色间并没有忧虑之相,这让他不自禁地微微松了口气:“岳母这是怎么了?”
“大约是……太失望了?”张清皎苦笑着回道,摇了摇首, “万岁爷放心罢,并无大恙。”
“金夫人只是情志起伏激烈, 一时冲心而昏厥。”谈允贤温言解释道, “臣已经给她行针, 片刻之后应该便能恢复神智。不过, 此症到底有些伤身, 恐怕还是须得卧床休养一段时日才好。臣会另开安神方子,每日早晚煎服两次即可。”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症候了?”朱祐樘不太放心, 又问道。
“回禀陛下,金夫人身体康健,平日里很注重保养,并无其他症候。”换而言之,金夫人的身子骨可是硬朗的很。若非今日受了刺激忽然昏厥,怕是不可能像不少勋贵人家的贵妇人那样时不时便捧心卧床养病。
谈允贤去了旁边开药方, 张清皎轻叹一声:“近日母亲从崇福寺主持大师那里得了一句谶语,怕是以为应在了皇嗣上,所以特地进宫来询问此事。想来是希望有多大, 失望便有多大,所以一时间无法接受现实罢。”
“我记得,崇福寺主持大师应当是一位高人?”朱祐樘挑起眉。当年先帝欲废太子的时候,泰山连连地震。朝中都说是因为东宫不稳,所以泰山示警。先帝不相信,心里又怀着惧怕,所以请了一群佛道高人进宫解此异象。他记得,这里头就有崇福寺的那位主持大师。
“正因为是高人,所以天机才不可随意泄露罢。”张清皎道,“这谶语说得模糊,也未必是指皇嗣之事。母亲一直都替我担忧着,所以想当然地觉得这必定是与皇嗣有关,而且马上便要应验了。皇嗣之事,我们尚且能等得,能泰然处之,她却是等不得了,早便比咱们俩都心焦万分了。”
“岳母也是一心替你着想。”朱祐樘道,“将她送回府去,好好养病罢。谈宫医若是得空,便隔两三天让她去张府给岳母看看。等到岳母病愈了,三月二十五日的会亲日恐怕也快到了,你便可再见她一面,好好劝一劝她。”
“子嗣之事,她怕是轻易看不开。”张清皎沉默片刻,喟叹道,“她多年的执念便在于子嗣,不可能不替咱们忧心。原本我以为,她若是在意此事便让她去求神拜佛,将时间都耗在这上头,或许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如今看来,这样反而助长了她的执念。”
“执念虽很难解开,但也未必不可一试。”朱祐樘轻声宽慰道,“改日咱们去一趟崇福寺,好好地做一做法事。若是有缘,也可问一问主持大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儿女缘分。前朝后宫都觉得咱们不在意子嗣,对此事有些冷淡,不妨便让他们看一看咱们是如何热心求子的。即便是短时期内不能成事,也可让大家知晓咱们求子的态度,你说是也不是?”
“万岁爷说得是。”张清皎点点头。说实话,她早便想去一趟崇福寺,见一见主持大师了。纵然天机不可泄露,但大师若能指点一二,他们也是受用无穷的。
************
金氏本是喜气洋洋地进了宫,结果竟然是躺着回府的,这让张鹤龄与张延龄兄弟俩都无比意外。幸而是坤宁宫的人小心翼翼地将她送回来的,不然他们还以为她是在宫里遇到了刁难,又急又怕才病倒了。
得知她的病因后,张鹤龄沉默了许久。他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传一句话,最后竟然会酿成这样的结局:母亲有错么?怎么说她也不算有错,不过是忧心女儿若是没有早日诞下子嗣,在皇宫里立不住脚罢了。姐姐有错么?她定然比谁都更希望能早日怀上龙嗣,可惜天不从人愿,她也毫无办法。
这并不是谁的错,不过是天意弄人罢了。当然,母亲太过相信那位主持大师的谶语也是缘由之一。可是,即使是再怎么灵验的谶语,信归信,也不该信到这样的程度——觉得不灵验便气急病倒了。
因着金氏病了,张家兄弟便请了长假,在家中侍疾。沈家听闻后,也赶紧过来探望。来的不仅仅是沈禄与张氏,还有沈峘以及沈清夫妇。就连因身子重无法前来的沈洛,也派了乳母与大丫鬟携着礼物过来了。
张鹤龄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沈清,怎么都觉得她不过是个寻常的妇人。不过,有姐姐的提醒在前,他自然不会轻易放任沈清接触金氏。因此,他亲自陪着张氏与沈清去了一趟金氏的院子,盯着她们寒暄了几句,便以金氏需要静养为名委婉地将她们带了出来。
张氏似有所觉,低声一叹:“你娘这病可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啊。”
“姑母说得是。不过,心药到底难得,母亲也只能慢慢养好些了。”张鹤龄道,带着她们走出了金氏的院子。离开的时候,他特意看了看院门左右守着的仆婢,示意她们记住沈清的面孔,绝不可轻易将她放进去。
沈清不紧不慢地走在他与张氏身后,仿佛什么也没有瞧见。听张氏说话时,她甚至显得比以往更柔顺温和,不再带着自以为是的理直气壮,也不再带着急于表现的迫切感。只是,当她垂下首时,谁也看不见她微微勾起的唇角。
张鹤龄千防万防,果然截获了好几回沈清派人递来的探病帖子。他一律都留下来,不仅派人悄悄去向张氏说明,还打算攒着去坤宁宫告诉自家姐姐。眼见着金氏的病情渐渐好转,兄弟俩已经没有必要留在府中侍疾了,于是便又去了宫里伴读。
谁也没料到,在家里养了大半个月病的金氏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好了,再躺在床上便该生锈了,于是想着也该出门走一走了。不过,当水云与平沙问她想不想去崇福寺上香时,她却兴致寥寥地道:“以后再也不去了。”
“那夫人想去何处?眼看着天候就要暖起来了,不如去郊外踏青散散心如何?再过两日便是休沐了,正好两位公子都能得空陪着夫人一起去。”平沙笑道,“听说京郊有好些不错的风景,也有灵验的寺庙和道观呢。”
“他们每日都得去宫里伴读,应该觉得很疲乏,休沐日就让他们好好歇一歇罢。”金氏道,“而且,我已经连两日都等不得了,再躺下去骨头都要散了。不如将最近接到的宴会帖子都给我看看,我也好挑一挑是不是有甚么好去处。”
既然挑了宴会帖子,新衣裳自是必须赶紧做的,新首饰也须得赶紧添置。去赴宴前,金氏便特意出了一趟家门,去了附近的银楼。在银楼里,她正挑着首饰呢,忽然听见一声惊喜的呼唤声:“舅母?”
她抬首看去,就见银楼门外停着一辆马车,而刚下马车的沈清满脸惊喜地走进来:“果真是舅母,可真是巧了。这些日子我递了好几次帖子,想去给舅母探病,表弟都以舅母需要静养为由拒绝了。却想不到,舅母才刚痊愈,咱们便在这里遇上了。”
因在家里待得太久,已经有一段时日没有见过其他人,金氏见沈清如此热情,心里自然也温暖起来。虽说她与这位年纪颇大的外甥女并不熟稔,但此时此刻也并不妨碍她们熟稔起来:“你也是来看首饰的?”
“是啊,过两日我娘要带着我去参加婚宴。我已经有小半年没有添置首饰了,便想着来银楼里走一走,看看有没有合意的。舅母呢,已经看好了么?若是得空,不妨给我参详一二?若是舅母看中的,定然是不错的。”只要沈清有心,嘴甜些哄着金氏自然不在话下。没多久,金氏便被她哄得眉开眼笑,替她挑了好些样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