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孙·肿着屁股去买姐姐爱吃的东西,老老实实道歉·骥:再也不惹姐姐生气了……
孙家三姐弟的性格设定,老大憨、老二静、老三闹、我应该展现的很明显,之前很前面的一章,有一幕姥姥给女主梳头的戏,曾借助老太太的口,把他们三兄妹的性格,与未来的一些导向暗示了一下,不知大家还有没有记忆。
孙骥这个人物,聪明、很聪明、非常聪明、但麻烦的是他不止聪明、他心思还很灵活,想法非常多,而且心中对世界少敬畏,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三观还未被完全建立起来的高智商熊孩子。也就是家中还有孙爸爸镇着,从小就给他立下规矩,也就是孙家人都心思纯良,灌注给他的都是正确的东西,所以他虽然皮,但是非观和底线还是在的。未免过多透剧,暂时就先说这些,咳咳,我在撸撸大纲去。
把陆游家训送给大家,这是老爷子留给子孙的原话。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第127章
回到京城之后,简单的休整了一下,孙骈就和其它的同学们一起,继续在外交学院那边培训学习。
这为期二十多天的强化培训,可以说是对他们半个学期学习的一个总结,听说培训结束后,学习班内会有一次考试,到时候老师们会根据学员们的成绩,与课堂上的表现,为他们调整班级和学习内容。
孙骈自然是不怕考试的,她的成绩在学习班中即便不是独占鳌头,却也下不去前五,她很自信只要正常发挥,被调整人员名单上绝对不会有她的名字。
实际上也是这样,考试结束之后,孙骈发现学习班内的同学少了五分之一,看来那些不合格的学生们,应该是被安排别的任务去了。
九月份开学之后,孙骈成为了帝外大二的老生,看着操场上的新生入学典礼,不由得感叹日子过的真快。
回到京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孙骈始终都在担心家里,曾经悄悄的给姥姥写过信,询问家里的情况,也给付晓燕那边寄了信,问一问她现在过的如何。
两封信不是一起寄出去的,回信倒是同时回来的,这到真是巧合。
中午放学后,孙骈端着饭盒,来到小花园座到长椅上,一边吃午饭一边看回信。
最先被她撕开的是姥姥的那封回信,老太太说他们家现在一切如常,就只是孙骥将摊位从暗中经营改为正大光明,但因为新学期开学后一高那边摸底考试,他的成绩不但没退步,校内总成绩反而还前进一位,所以家长和老师们都没办法说什么。
孙骈看完姥姥的回信额头垂下一道道的黑线,那小子为了能将地摊摆的名正言顺,居然胡扯什么摆地摊是他独特的学习方法,可以刺激他的积极性,有利于他学习成绩的进步。
这不胡说八道吗,最绝的就算都已经这么折腾了,孙骥那小子的成绩却不降反升,这脑子孙骈也只能表示服气。
和孙家那边乱七八糟的臭小子比起来,付晓燕这边倒是给孙骈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就如同之前孙骈回乡下的时候田老太说的那样,县肉联厂在颓废了大半年之后终于有了一些曙光。
厂子内先来了一位书记,绝对的实干派,不但能力强而且人脉广,听说在县委那边立下军令状,一年的时间内绝对能让县肉联厂起死回生。
付晓燕信中说,肉联厂的工人们现在对这位书记真是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这位能力是真强,才过来一个多月就已经把厂子带上正规,如今厂子正常经营,工人们也已经领到了当月的工资,据说之前拖欠的也会陆陆续续的给大家发放出来。
恨他则是因为他居然砸厂子工人的饭碗,这家伙上任之后的第一条厂令就是精简人事。
厂子里面但凡一家有两位工人在厂子里工作的,只能留下一个,厂办公室和各种辅助部门,人员精简额度超过百分之五十。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县肉联厂最近能有多热闹,孙骈都不敢想想。
付晓燕给孙骈的好消息就是他们家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因为她父亲为了在同一厂子工作的大儿子,离开了肉联厂,干个体户去了。
信看到这里,孙骈在心中感叹,付爸爸不管思想如何,但他心思肯定是全在儿女身上的。
作为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孙骈太清楚一个下岗对一个工人意味着什么,特别是付爸爸那种一直以自身工人身份为傲,并且十分想子女接班的人。
这种人能让他同意离开干了二十多年厂子的理由,也只有为了孩子了。
本来付爸爸下岗一家人是愁云惨淡的,但是谁都没想到,逼着自己出去干个体户的付爸爸发现,自己支摊位卖肉挣的钱要比在肉联厂干活的时候多的多,基本上一个星期就能赚到之前一个月的工资。
除了起早贪黑干活更累外加名声不太好之外,干个体户真的比在厂子赚钱多。
就这样找到新出路的付家成功跨越困难,付家的日子又恢复平常。
孙骈是真心为好友家高兴,要知道这年月出来干个体的,只要不是太倒霉或者太胡闹,将来的日子都会过的很不错。
即便不是大富大贵,至少也能让一家人吃穿不愁,这对老百姓来说足够了。
这两封信让孙骈暂时心安,然后当天下午侯建军就过来找她了。
“咦,你怎么过来了?”也不怪孙骈会这么问,因为同是班长的她知道该开学的时候琐事有多忙,就比如她现在就恨不得自己会忍着的分身术,能将一个人变成好几个人用。
过来找女朋友的侯建军脸上表情很无奈的说道:“我是来告诉你一声,今天下午刚接到的通知,让我们帝工的亚运会义务服务人员,以后每周日到青华那边去接受培训学习,我以后周末没办法送你了。”
青华距离帝工的距离比外交学院还要远,而且方向根本不一致。
“这样,那我知道了,你这周末就放心走,我会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走的。”
高大的男孩闻言将头顶在孙骈的肩膀上,哼哼唧唧的表示特别不愿意,本来他们两个相处的时间就少,现在周日在分开学习,简直就连唯一的亲昵时光都被剥夺,他以后想见女朋友,是不是还得掐着手表?
孙骈见状只好拍着他安慰,手在侯建军硬茬的板寸头上胡乱抚摸了几下,那动作和撸猫差不多。
送走了不太情愿的男朋友,孙骈又开始为周末如何去外交学院的事情犯愁,说实话如果可以,孙骈是真的不想在大周末的还要去挤公交车。
可是不挤公交车的话,腿着去孙骈估计按照自己步行的速度,从帝外走到外交学院那边,最起码得一个小时,这还是中间不耽误的情况下。
这可怎么办?如果能够买到一台自行车就好了,可是这年月自行车好找,买车的钱她也有,问题是工业劵到哪里去弄?
思来想去孙骈决定去找老师们问一下,看看他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教师办公室内,老师们大多都不在,倒是系主任在,这胖老头又不在自己的主任办公室里待着,跑到教研室这边来溜达了。
听了孙骈的问题后,胖老头笑笑说道:“不就是差个代步工具,这有什么难的,我家有一辆自行车,是我们家孩子们以前上学的时候骑的。现在他们都工作了,有的直接住在单位宿舍,有的出国深造,那台自行车放在车棚内也没什么用处,就借给你好了。”
孙骈闻言心花怒放连连道谢:“谢谢主任,这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谢啥,就是那台自行车有阵子没人骑,放在车棚内接灰,你别嫌弃车子又脏又旧就好。”
“怎么会,有的骑我就很满意了。”
系主任说着就带孙骈去了家属区,从一栋老楼的车棚内将一辆二四的女士自行车推了出来。
看得出来这台自行车的确是很长时间没人用,车上积攒了一层薄薄的浮土,老头推出来的时候,还有灰尘掉下来,而且肉眼可见的,自行车的前胎是憋的。
系主任见状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孙骈却是毫不犹豫的接过来,再三感谢主任的帮忙,然后就推着自行车,先到校外的修车摊位上先检修一下。
自行车摊的老板手艺很好,三下五除二的将那台自行车拆开后,上油紧车闸,除锈补轮胎,一套流程下来后,老板还免费帮孙骈把车子擦干净,重新组装过后,一台五、六成新的女式自行车就出现了。
孙骈骑着自行车围着修车摊位转了好几圈,觉得车子轻快又顺溜,车闸也非常好用,她非常满意的付了钱,将自行车骑回宿舍楼下,锁好之后才上楼。
从此之后孙骈每次周末到外交学院那边去上课,都愿意提前走,一是早走路上人少车也少,骑着顺当再就是吃了一周的食堂,她就想每周趁着这个时间早点出来,寻个干净的早点摊换换口味。
本来只是一时之想,就连孙骈自己都没有想到,她的这个想法,会给自己在京城找到新的爱好。
外交学院在向西走,没多远就能来到玉渊潭公园,以前孙骈和侯建军下课的时候也曾到这边来玩过,孙骈对这边的印象就是景色很好,游客也蛮多的。
但是她从来都不知道,早上八点之前的玉渊潭公园门口,居然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早市。
那一天孙骈实在是起的太早,不愿意在学校里面待着的她干脆骑着自行车往外交学院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绕着圈子寻找自己想吃的东西。
后来想吃的东西没发现,倒是被她发现了玉渊潭早市,更让她惊奇的是这边什么东西都用,而摊位上摆放最多的,居然是各种各样的古董和老东西。
这简直就是古老版的潘家园市场呀!!!
孙骈看着那满地的古董,亮眼放光,如同掉进米缸的小白鼠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马未都先生的回忆,动荡过后的京城古董地摊,是从玉渊潭公园门口开始,到后海,鼓楼,最后才是潘家园。玉渊潭时期地摊上的假货很少,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泛滥,而且那时候的仿品大多是都是明清或者民国仿前朝的,即便是仿品,也是老东西。
第128章
孙骈本身并不懂什么古董鉴赏,但是她有一个天生优势,就是自小是在古董当中长起来的。
田家老太太家底丰厚,即便是动荡年代不敢把东西拿到明面上来,但私底下总会给喜爱的外孙女展示一下自己的嫁妆,唐朝的瓷盘宋朝的碗,明清的书画民国的首饰。
所以孙骈自小就是玩着、看着、摸着古董长大的,有些东西她不用懂,只用看和摸就可以了。
所以孙骈在玉渊潭古董地摊上逛的如鱼得水,这边官窑瓷器满大街都是,民国大家的书画直接挂出来摆着,不上宋朝的都只叫物件称不上老家伙,这在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而最让孙骈不敢置信的是这边东西的价格,虽然大小年份价格不等,但基本都在几块、十几块、几十块之间,过百的东西基本没有,简直就是天堂。
这种在后世看来不敢置信的价格,在现在却是实实在在,因为这年月家家都不富裕,每个月工资差不多都是可丁可卯的花用,有人口多的人家,月底还得借个三、五块钱把日子过了,月初发工资在还给人家,这种情况下家家基本上都没用闲钱,谁还有心思去买那些不能吃不能用只能摆着看的古董。
需求少价格自然就不会太高,这就直接乐疯了过来淘宝的孙骈。
因为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所以孙骈淘宝的时候严格遵守着三个原则,第一就是眼缘。
首先那个东西得能让她一眼看中,这样不管是对是错,至少这件东西是她喜欢的,千金难买心头好,只要自己喜欢就不算亏。
第二就是价格,孙骈将自己的心理价位严格定在二十块之下,二十以下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那就买,二十块以上了,感觉不对就放下,除非特别喜欢,感觉又对,她才会考虑给出二十块以上的价格。
第三就是她刚才说过的感觉了,这个太虚幻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举个例子吧,如果一个人总喝真的茅台酒,那么当他喝到假酒的时候,一口就能尝出来味道不对。
孙骈现在就有这种感觉,虽然不是所有,但有的东西她上手之后就会觉得别扭,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舒服,你让她说东西哪里不对,她是说不出来的,但这种东西她就绝对不会买。
本着这三个原则,孙骈在玉渊潭的地摊上混的兴高采烈,时间一长有些包袱斋的老板们都认识她了,遇到可能是她喜欢的东西,还会专门给她留一下。
有看她小姑娘一个,又懂事又谦虚,空闲的时候还乐意教她一些粗浅的东西,这让孙骈受益匪浅。
现在孙骈可不仅是周末的早上才会过来,基本上每周二和周四,她上午课都少,趁着这个时间,赶早她是一定会过来的。
逛地摊包袱斋的后果就是孙骈存折上的存款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她学校柜子里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却在慢慢增多,寝室内的其它室友都很奇怪,班长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开始收集那些没用的老物件了?
别人理不理解没关系,孙骈她自己乐在其中就行,而且她发现,买古董比藏黄金更加保值,而且这些东西现在不打眼,她锁在柜子里也不用太担心。
唯一比较难办的就是钱越来越少,为了弥补一下存款,孙骈不得不挤出一些时间来写写短文章,赚一些稿费想要补贴一下。
然后她很快就发现没啥用,因为赚过来的那些稿费很快就又被她花了出去,变成了她柜子里的各种老物件。
幸亏她上个学期再度获得的特级奖学金发下来了,捏着到手的那几百块钱,孙骈总算是安心了一些。
这一天,孙骈上午课少,一早她就骑着自行车,兴冲冲的来到玉渊潭门口开始逛地摊。
这边的古董地摊只在早上八点之前才会有,因为八点之后该上班的人就都上班了,这些摆包袱斋的老板们要是不收摊离开,就会有胳膊上带着红袖箍的家伙们过来撵人甚至收东西。
孙骈正在一位熟人的摊位前看东西,这位老板主营的物件是瓷器和杂项,所以在他的摊位上除了一些瓶瓶罐罐坛子碗碟之外,还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精巧的小玩意,这些小东西尤其得孙骈的喜欢,她这几个月她大约在这位老板的摊位上买了四、五次东西了。
孙骈在挑东西的时候,后面还有人在等,古董行当的规矩,两个人若是看上了同一样东西,先上手的先看,在他没有把东西放下之前,后面等着的那位都不能开口问,更不能碰,只有等生意没谈成,前面的人将东西放下,后面的那个人才能拿起来和老板谈。
孙骈正在看的是一块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她现在正在看的这方砚台,长方形一侧是研磨墨块的转台,另外一侧则雕刻着松柏等纹饰。
东西看起来倒是器物规整,墨台那边有使用过的痕迹,松柏纹饰雕刻的也很漂亮,总得来说还能算的上是一方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好砚台。
但是孙骈将那方砚台拿在手中半天,左看右看的就是觉得别扭,而且摸起来的手感也不太对。
在她观看砚台的时候,那位包袱斋的老板还一直都在推荐:“小孙,看中了没有?这可是正经的端砚,别处都不好找,我昨天刚入手的,今天你是第一位客人,要是喜欢我可以给你实诚价。”
孙骈摸着手中那方砚台,怎么都感觉手感和摸姥姥家那方端砚不一样,犹豫了一下她开口:“童老板,这东西我看不好,就不问价了。”
孙家三姐弟的性格设定,老大憨、老二静、老三闹、我应该展现的很明显,之前很前面的一章,有一幕姥姥给女主梳头的戏,曾借助老太太的口,把他们三兄妹的性格,与未来的一些导向暗示了一下,不知大家还有没有记忆。
孙骥这个人物,聪明、很聪明、非常聪明、但麻烦的是他不止聪明、他心思还很灵活,想法非常多,而且心中对世界少敬畏,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三观还未被完全建立起来的高智商熊孩子。也就是家中还有孙爸爸镇着,从小就给他立下规矩,也就是孙家人都心思纯良,灌注给他的都是正确的东西,所以他虽然皮,但是非观和底线还是在的。未免过多透剧,暂时就先说这些,咳咳,我在撸撸大纲去。
把陆游家训送给大家,这是老爷子留给子孙的原话。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第127章
回到京城之后,简单的休整了一下,孙骈就和其它的同学们一起,继续在外交学院那边培训学习。
这为期二十多天的强化培训,可以说是对他们半个学期学习的一个总结,听说培训结束后,学习班内会有一次考试,到时候老师们会根据学员们的成绩,与课堂上的表现,为他们调整班级和学习内容。
孙骈自然是不怕考试的,她的成绩在学习班中即便不是独占鳌头,却也下不去前五,她很自信只要正常发挥,被调整人员名单上绝对不会有她的名字。
实际上也是这样,考试结束之后,孙骈发现学习班内的同学少了五分之一,看来那些不合格的学生们,应该是被安排别的任务去了。
九月份开学之后,孙骈成为了帝外大二的老生,看着操场上的新生入学典礼,不由得感叹日子过的真快。
回到京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孙骈始终都在担心家里,曾经悄悄的给姥姥写过信,询问家里的情况,也给付晓燕那边寄了信,问一问她现在过的如何。
两封信不是一起寄出去的,回信倒是同时回来的,这到真是巧合。
中午放学后,孙骈端着饭盒,来到小花园座到长椅上,一边吃午饭一边看回信。
最先被她撕开的是姥姥的那封回信,老太太说他们家现在一切如常,就只是孙骥将摊位从暗中经营改为正大光明,但因为新学期开学后一高那边摸底考试,他的成绩不但没退步,校内总成绩反而还前进一位,所以家长和老师们都没办法说什么。
孙骈看完姥姥的回信额头垂下一道道的黑线,那小子为了能将地摊摆的名正言顺,居然胡扯什么摆地摊是他独特的学习方法,可以刺激他的积极性,有利于他学习成绩的进步。
这不胡说八道吗,最绝的就算都已经这么折腾了,孙骥那小子的成绩却不降反升,这脑子孙骈也只能表示服气。
和孙家那边乱七八糟的臭小子比起来,付晓燕这边倒是给孙骈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就如同之前孙骈回乡下的时候田老太说的那样,县肉联厂在颓废了大半年之后终于有了一些曙光。
厂子内先来了一位书记,绝对的实干派,不但能力强而且人脉广,听说在县委那边立下军令状,一年的时间内绝对能让县肉联厂起死回生。
付晓燕信中说,肉联厂的工人们现在对这位书记真是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这位能力是真强,才过来一个多月就已经把厂子带上正规,如今厂子正常经营,工人们也已经领到了当月的工资,据说之前拖欠的也会陆陆续续的给大家发放出来。
恨他则是因为他居然砸厂子工人的饭碗,这家伙上任之后的第一条厂令就是精简人事。
厂子里面但凡一家有两位工人在厂子里工作的,只能留下一个,厂办公室和各种辅助部门,人员精简额度超过百分之五十。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县肉联厂最近能有多热闹,孙骈都不敢想想。
付晓燕给孙骈的好消息就是他们家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因为她父亲为了在同一厂子工作的大儿子,离开了肉联厂,干个体户去了。
信看到这里,孙骈在心中感叹,付爸爸不管思想如何,但他心思肯定是全在儿女身上的。
作为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孙骈太清楚一个下岗对一个工人意味着什么,特别是付爸爸那种一直以自身工人身份为傲,并且十分想子女接班的人。
这种人能让他同意离开干了二十多年厂子的理由,也只有为了孩子了。
本来付爸爸下岗一家人是愁云惨淡的,但是谁都没想到,逼着自己出去干个体户的付爸爸发现,自己支摊位卖肉挣的钱要比在肉联厂干活的时候多的多,基本上一个星期就能赚到之前一个月的工资。
除了起早贪黑干活更累外加名声不太好之外,干个体户真的比在厂子赚钱多。
就这样找到新出路的付家成功跨越困难,付家的日子又恢复平常。
孙骈是真心为好友家高兴,要知道这年月出来干个体的,只要不是太倒霉或者太胡闹,将来的日子都会过的很不错。
即便不是大富大贵,至少也能让一家人吃穿不愁,这对老百姓来说足够了。
这两封信让孙骈暂时心安,然后当天下午侯建军就过来找她了。
“咦,你怎么过来了?”也不怪孙骈会这么问,因为同是班长的她知道该开学的时候琐事有多忙,就比如她现在就恨不得自己会忍着的分身术,能将一个人变成好几个人用。
过来找女朋友的侯建军脸上表情很无奈的说道:“我是来告诉你一声,今天下午刚接到的通知,让我们帝工的亚运会义务服务人员,以后每周日到青华那边去接受培训学习,我以后周末没办法送你了。”
青华距离帝工的距离比外交学院还要远,而且方向根本不一致。
“这样,那我知道了,你这周末就放心走,我会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走的。”
高大的男孩闻言将头顶在孙骈的肩膀上,哼哼唧唧的表示特别不愿意,本来他们两个相处的时间就少,现在周日在分开学习,简直就连唯一的亲昵时光都被剥夺,他以后想见女朋友,是不是还得掐着手表?
孙骈见状只好拍着他安慰,手在侯建军硬茬的板寸头上胡乱抚摸了几下,那动作和撸猫差不多。
送走了不太情愿的男朋友,孙骈又开始为周末如何去外交学院的事情犯愁,说实话如果可以,孙骈是真的不想在大周末的还要去挤公交车。
可是不挤公交车的话,腿着去孙骈估计按照自己步行的速度,从帝外走到外交学院那边,最起码得一个小时,这还是中间不耽误的情况下。
这可怎么办?如果能够买到一台自行车就好了,可是这年月自行车好找,买车的钱她也有,问题是工业劵到哪里去弄?
思来想去孙骈决定去找老师们问一下,看看他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教师办公室内,老师们大多都不在,倒是系主任在,这胖老头又不在自己的主任办公室里待着,跑到教研室这边来溜达了。
听了孙骈的问题后,胖老头笑笑说道:“不就是差个代步工具,这有什么难的,我家有一辆自行车,是我们家孩子们以前上学的时候骑的。现在他们都工作了,有的直接住在单位宿舍,有的出国深造,那台自行车放在车棚内也没什么用处,就借给你好了。”
孙骈闻言心花怒放连连道谢:“谢谢主任,这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谢啥,就是那台自行车有阵子没人骑,放在车棚内接灰,你别嫌弃车子又脏又旧就好。”
“怎么会,有的骑我就很满意了。”
系主任说着就带孙骈去了家属区,从一栋老楼的车棚内将一辆二四的女士自行车推了出来。
看得出来这台自行车的确是很长时间没人用,车上积攒了一层薄薄的浮土,老头推出来的时候,还有灰尘掉下来,而且肉眼可见的,自行车的前胎是憋的。
系主任见状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孙骈却是毫不犹豫的接过来,再三感谢主任的帮忙,然后就推着自行车,先到校外的修车摊位上先检修一下。
自行车摊的老板手艺很好,三下五除二的将那台自行车拆开后,上油紧车闸,除锈补轮胎,一套流程下来后,老板还免费帮孙骈把车子擦干净,重新组装过后,一台五、六成新的女式自行车就出现了。
孙骈骑着自行车围着修车摊位转了好几圈,觉得车子轻快又顺溜,车闸也非常好用,她非常满意的付了钱,将自行车骑回宿舍楼下,锁好之后才上楼。
从此之后孙骈每次周末到外交学院那边去上课,都愿意提前走,一是早走路上人少车也少,骑着顺当再就是吃了一周的食堂,她就想每周趁着这个时间早点出来,寻个干净的早点摊换换口味。
本来只是一时之想,就连孙骈自己都没有想到,她的这个想法,会给自己在京城找到新的爱好。
外交学院在向西走,没多远就能来到玉渊潭公园,以前孙骈和侯建军下课的时候也曾到这边来玩过,孙骈对这边的印象就是景色很好,游客也蛮多的。
但是她从来都不知道,早上八点之前的玉渊潭公园门口,居然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早市。
那一天孙骈实在是起的太早,不愿意在学校里面待着的她干脆骑着自行车往外交学院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绕着圈子寻找自己想吃的东西。
后来想吃的东西没发现,倒是被她发现了玉渊潭早市,更让她惊奇的是这边什么东西都用,而摊位上摆放最多的,居然是各种各样的古董和老东西。
这简直就是古老版的潘家园市场呀!!!
孙骈看着那满地的古董,亮眼放光,如同掉进米缸的小白鼠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马未都先生的回忆,动荡过后的京城古董地摊,是从玉渊潭公园门口开始,到后海,鼓楼,最后才是潘家园。玉渊潭时期地摊上的假货很少,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泛滥,而且那时候的仿品大多是都是明清或者民国仿前朝的,即便是仿品,也是老东西。
第128章
孙骈本身并不懂什么古董鉴赏,但是她有一个天生优势,就是自小是在古董当中长起来的。
田家老太太家底丰厚,即便是动荡年代不敢把东西拿到明面上来,但私底下总会给喜爱的外孙女展示一下自己的嫁妆,唐朝的瓷盘宋朝的碗,明清的书画民国的首饰。
所以孙骈自小就是玩着、看着、摸着古董长大的,有些东西她不用懂,只用看和摸就可以了。
所以孙骈在玉渊潭古董地摊上逛的如鱼得水,这边官窑瓷器满大街都是,民国大家的书画直接挂出来摆着,不上宋朝的都只叫物件称不上老家伙,这在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而最让孙骈不敢置信的是这边东西的价格,虽然大小年份价格不等,但基本都在几块、十几块、几十块之间,过百的东西基本没有,简直就是天堂。
这种在后世看来不敢置信的价格,在现在却是实实在在,因为这年月家家都不富裕,每个月工资差不多都是可丁可卯的花用,有人口多的人家,月底还得借个三、五块钱把日子过了,月初发工资在还给人家,这种情况下家家基本上都没用闲钱,谁还有心思去买那些不能吃不能用只能摆着看的古董。
需求少价格自然就不会太高,这就直接乐疯了过来淘宝的孙骈。
因为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所以孙骈淘宝的时候严格遵守着三个原则,第一就是眼缘。
首先那个东西得能让她一眼看中,这样不管是对是错,至少这件东西是她喜欢的,千金难买心头好,只要自己喜欢就不算亏。
第二就是价格,孙骈将自己的心理价位严格定在二十块之下,二十以下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那就买,二十块以上了,感觉不对就放下,除非特别喜欢,感觉又对,她才会考虑给出二十块以上的价格。
第三就是她刚才说过的感觉了,这个太虚幻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举个例子吧,如果一个人总喝真的茅台酒,那么当他喝到假酒的时候,一口就能尝出来味道不对。
孙骈现在就有这种感觉,虽然不是所有,但有的东西她上手之后就会觉得别扭,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舒服,你让她说东西哪里不对,她是说不出来的,但这种东西她就绝对不会买。
本着这三个原则,孙骈在玉渊潭的地摊上混的兴高采烈,时间一长有些包袱斋的老板们都认识她了,遇到可能是她喜欢的东西,还会专门给她留一下。
有看她小姑娘一个,又懂事又谦虚,空闲的时候还乐意教她一些粗浅的东西,这让孙骈受益匪浅。
现在孙骈可不仅是周末的早上才会过来,基本上每周二和周四,她上午课都少,趁着这个时间,赶早她是一定会过来的。
逛地摊包袱斋的后果就是孙骈存折上的存款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她学校柜子里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却在慢慢增多,寝室内的其它室友都很奇怪,班长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开始收集那些没用的老物件了?
别人理不理解没关系,孙骈她自己乐在其中就行,而且她发现,买古董比藏黄金更加保值,而且这些东西现在不打眼,她锁在柜子里也不用太担心。
唯一比较难办的就是钱越来越少,为了弥补一下存款,孙骈不得不挤出一些时间来写写短文章,赚一些稿费想要补贴一下。
然后她很快就发现没啥用,因为赚过来的那些稿费很快就又被她花了出去,变成了她柜子里的各种老物件。
幸亏她上个学期再度获得的特级奖学金发下来了,捏着到手的那几百块钱,孙骈总算是安心了一些。
这一天,孙骈上午课少,一早她就骑着自行车,兴冲冲的来到玉渊潭门口开始逛地摊。
这边的古董地摊只在早上八点之前才会有,因为八点之后该上班的人就都上班了,这些摆包袱斋的老板们要是不收摊离开,就会有胳膊上带着红袖箍的家伙们过来撵人甚至收东西。
孙骈正在一位熟人的摊位前看东西,这位老板主营的物件是瓷器和杂项,所以在他的摊位上除了一些瓶瓶罐罐坛子碗碟之外,还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精巧的小玩意,这些小东西尤其得孙骈的喜欢,她这几个月她大约在这位老板的摊位上买了四、五次东西了。
孙骈在挑东西的时候,后面还有人在等,古董行当的规矩,两个人若是看上了同一样东西,先上手的先看,在他没有把东西放下之前,后面等着的那位都不能开口问,更不能碰,只有等生意没谈成,前面的人将东西放下,后面的那个人才能拿起来和老板谈。
孙骈正在看的是一块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她现在正在看的这方砚台,长方形一侧是研磨墨块的转台,另外一侧则雕刻着松柏等纹饰。
东西看起来倒是器物规整,墨台那边有使用过的痕迹,松柏纹饰雕刻的也很漂亮,总得来说还能算的上是一方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好砚台。
但是孙骈将那方砚台拿在手中半天,左看右看的就是觉得别扭,而且摸起来的手感也不太对。
在她观看砚台的时候,那位包袱斋的老板还一直都在推荐:“小孙,看中了没有?这可是正经的端砚,别处都不好找,我昨天刚入手的,今天你是第一位客人,要是喜欢我可以给你实诚价。”
孙骈摸着手中那方砚台,怎么都感觉手感和摸姥姥家那方端砚不一样,犹豫了一下她开口:“童老板,这东西我看不好,就不问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