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那怎么能一样呢?”薛云舟面不改色,“我跟王爷那是从小到大的感情,讨饭也要一起讨的,王爷说什么我都觉得对对对,王爷做什么我都认为好好好,我跟王爷那是情比金坚,你们俩可不能比。”
  “从小到大?你当我傻呢?”严冠玉满脸鄙夷,“你这样真是没骨气。”
  “是是是,我没有骨气,我家堂兄最有骨气了,所以你说什么他都觉得错错错,你做什么他都觉得是狗屎。”
  严冠玉噎住,瞪了他半晌,最后“切”了声,满不在乎地挥挥手:“你少污蔑我媳妇儿,我走了。”
  薛云舟看着他这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再想想薛云清的冷若冰霜,心里默默为老严点了根蜡:“走好。”
  严冠玉离开后没多久,贺渊就从校场回来了。
  这会儿天色已经擦黑,正是用晚膳的时候,薛云舟趁着饭菜还没端上来的时候鬼鬼祟祟凑到他耳边说:“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贺渊侧头定定地看着他睁大的双眼,顿了片刻:“先听好消息。”
  薛云舟疑惑地挑了挑眉:“为什么?一般人不都是把好的留在后面的吗?”
  贺渊又看了他一会儿,撇开目光,面无表情道:“在这个世界,除了失去你,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坏消息。”
  薛云舟眨眨眼,脸上隐隐有点发烫的迹象,为了掩饰自己的不淡定,忙垂下眼清了清嗓子,舔着嘴唇忍笑道:“矮油,情话说得这么溜!这不科学!”
  “哦,说漏了。”贺渊略带歉意地看了他一眼,“现在不止你一个,还多了两个孩子。”
  薛云舟:“……”
  饭菜摆上来,两人一个愧疚一个无语地看着饭菜沉默片刻,薛云舟端起碗拿起筷子:“二哥,你刚刚说,这个世界,那要是还在原来那个世界呢?”
  “唔……还有大哥和公司。”
  “……”薛云舟心力交瘁,“男人的情话果然都是掺了水的。”
  贺渊不自在地咳了一声。
  薛云舟正准备化悲痛为食欲,却又咬着筷子愣住:“也不知道大哥现在怎么样了。”
  “不用太担心,大哥一向稳重,又有自己的家庭,我们出了事,他会难过一段时间,但不会一蹶不振,公司原本也就该是他的担子,他不会有事的。”贺渊一边安慰一边给他夹菜,见他神色恢复了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你要说的好消息是什么?”
  “哦,是云清的事,严冠玉说认识一位神医,准备请到这里来给他看看。”
  “那的确是好事,我们这边派出去的人可以暂时歇歇了。”贺渊并不怀疑那位神医的医术,毕竟严冠玉曾经出自名门望族,能认识神医也不算什么稀奇事,至于这神医究竟有多神,反正试试就知道了,实在不行大不了他们再派人继续寻找。
  贺渊又问:“坏消息呢?”
  “外公要回江南了,我还挺舍不得的。”
  贺渊沉吟片刻:“没事,大不了我们以后去江南看他。”
  薛云舟放下筷子左右看看,又斜眼瞄他,悄声说:“虽然我知道你有野心,但是你也别表现得这么明显啊,楼永年的前车之鉴,小心有奸细,隔墙有耳!”
  贺渊让他这鬼鬼祟祟的样子逗笑:“你想到哪里去了?这和野心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藩王无故不得离开封地,你想离开,不就是要摘了藩王这顶帽子吗?”
  贺渊好笑地在他脖子后面捏了捏:“现在说这些太早,我的意思是,天高皇帝远,这会儿又没有记者媒体,我们其实挺自由的。”
  薛云舟连连点头表示受教,想了想,还是没忍住说道:“你真不想啊?京城的小皇帝是薛冲的种,这放在皇家谁都不能忍吧。”
  贺渊半晌没说话。
  是个男人都会有一定的野心,就好比他曾经在现代接手家里的公司,心里就想着怎么让公司发展壮大甚至直接垄断行业,事实上若不是因为曾经的家庭变故引起了公司的动荡,他说不定在这次出事前就将之发展成一个业界王国了。
  而现在到了古代,作为曾经的摄政王如今的燕王,身具皇室血脉,他有了更高的起点,自然就有了更大的野心,不然也不会费心费力地铺路练兵,只是这辈子他能和薛云舟互通心意甚至有了骨肉牵绊,实在是天赐的恩惠,这让他偶尔也会有点患得患失的感觉,生怕作恶太多被老天收了去,所以他很珍惜眼下的和平日子,不想轻易引起战事。
  “二哥,你怎么啦?在想什么?”薛云舟伸手在他面前挥挥。
  贺渊回神,淡然道:“没事,我刚刚在想,就算皇帝是薛冲的种,我们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证据,我现在只想把青州发展好,暂时没有对付他的打算,只要他不来惹我。”
  薛云舟笑嘻嘻道:“他现在忙着照顾他的晋王叔叔,没空来招惹你这个燕王叔叔。”
  贺渊忍俊不禁:“快吃吧,饭菜都凉了。”
  两人吃完饭带着一儿一女到院子里散步消食,转了没多久就看到康兴为走过来了,忙停下脚步,将孩子交给奶娘。
  康兴为摸摸两个小家伙的头,笑呵呵道:“我是来跟你们辞行的,想必云舟已经说了。”
  “他刚告诉我,不过外公的决定有些突然,在青州住不惯?”贺渊边说边将他请进书房,又叫人给他上了茶,等他入了座,自己才拉着薛云舟坐下,礼道十足。
  康兴为暗自咂嘴,这燕王挺好的嘛,学识渊博、勤政爱民、孝顺懂礼,自己来了这么久也没见他草菅人命过,以前那些传言究竟是怎么回事?真是搞不懂!
  因为自来青州后就对贺渊的印象分直线上升,现在临别之际,康兴为俨然已经将他当作自家的好孩子了,所以祖孙俩谈得相当尽兴,薛云舟在旁边看得直乐。
  贺渊对康兴为再三挽留,见他去意已决,只好作罢,说道:“江南的气候确实比青州好,那儿水土养人,鱼米富足,是个好地方。”
  康兴为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道:“青州如今也很不错,与我刚来那会儿相比,可是天翻地覆。”
  贺渊并不谦虚,青州确实发展很大,不说别的,单看古人最看重的土地就能有所体会,他们安置的流民数目不少,除了年轻力壮的在铺路,剩下的全都安排了荒地给他们开垦,而且在最初没有产出的时候由王府给予生活补贴,如今青州的荒地已经被开垦了不少,整体面貌可谓日新月异。
  贺渊诚恳道:“外公这次回江南,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康兴为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好奇道:“什么事?你说说看。”
  “最近洲洲一直在号召百姓种植瓜果,收效甚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百姓们无法放弃对粮食的依赖,我想请外公在江南替我们燕王府说项,让那里的官员与粮商同意长期向我们青州供应优质米粮,而我们以后也会向他们供应瓜果,一旦我们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我们两地的生活水准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绝对有益无害。”
  康兴为沉吟片刻,点头答应:“我在江南还是有一定声望的,想必他们也多多少少会给我几分薄面,我试试”。
  贺渊是个王爷,在江南也并非没有自己的人,以他的身份想要给那些官员和商人施加压力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他这身体的原主名声太差,江南也并非他的地盘,若是有人不服他,暗地里总会耍些手段或制造些困难,他并不想用古代那套野蛮粗暴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才将法子想到康兴为的头上。
  康兴为门生故友遍地,江南尤其多,康老爷子振臂一呼,效果绝对好过他这个臭名昭著的藩王的一纸命令。
  康兴为点了头,这件事就算成功了大半,贺渊心里一阵轻松,薛云舟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不过他高兴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政令即将顺利实施,更因为在前摄政王的阴影笼罩下,外公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为贺渊出力。
  可见他家二哥的人格魅力无人可挡!
  康兴为离开书房后,贺渊低声对薛云舟道:“你看,我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了。”
  薛云舟抬手勾着他的脖子,对他竖起大拇指,正准备在他嘴上亲一下的时候,外面响起宋全的声音:“王爷、王妃,属下有事求见。”
  薛云舟:“……”
  贺渊迅速在他唇上亲了一口,抬起头道:“进来。”
  ☆、第82章 发展
  宋全进来的时候,夫夫俩已经一本正经地坐在书案后面了,贺渊抬起眼看他,淡淡道:“什么事?”
  宋全莫名觉得周身有些冷,想着或许是夜里凉他穿的少了,便没有在意,只垂首认真禀报道:“京城传来消息,太后察觉了薛冲的失踪,已经暗中着人调查,没多久就将怀疑的矛头对准了燕王府,不过之后又撤了人手,没有继续追究这件事。”
  贺渊对此并没有太意外,当初薛冲在去江南之前就与太后碰过面,太后到现在才发觉他的失踪已经算后知后觉了,不过薛冲毕竟是戴罪之身,本就不该有乱跑的自由,死在流放的路上都不稀奇,太后与他非亲非故,自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追查,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与他闹翻了脸的薛冲跟燕王府直接对上。
  既然太后已经放弃了追查,贺渊也就不打算多做什么,只交待道:“康大人不久之后就要回江南,你多安排一些人手在路上保护他们的安全,江南也盯紧些。”
  薛冲与太后闹翻了脸,太后又是过了许久才发现他的失踪,可见那次薛冲谋害康兴为的事太后并不知情,但太祖遗诏在康兴为手中的事太后肯定知道,这次薛冲被燕王府抓了,康兴为又到青州住了一段时间,太后应该猜到燕王府也知道了遗诏的事,想必顾忌着燕王府,不会轻举妄动,但凡事小心为上,他们已经忽略了一个晋王,不能再忽略太后。
  宋全作为贺渊的心腹,自然清楚太后与薛冲之间的瓜葛,忙郑重领命:“属下一定妥善安排,确保康大人一家平安无事。”
  贺渊点点头,对此并不太担心,毕竟硬实力摆在这里,而且他归政就藩没多久,影响力还在,江南知府又已经换成了自己的人,想保护康兴为一家并非难事。
  宋全没有急着离去,又向薛云舟禀报道:“通往平城的路已经全部铺好,地下的电报线路也已铺设完成,接下来是不是就要挑一些人出来接受培训了?”
  作为一个纯粹的古代人,宋全说到“电报”、“培训”等词的时候依然觉得有些费解,好在他适应力较强,也对如今的燕王发自内心的忠诚与信任,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新鲜古怪的东西。
  薛云舟一直在负责电报的事,当即点头:“可以安排了,挑一些年轻聪明的,最重要的是足够忠心,先把人挑好,二三十人暂时应该够了,剩下的事后面再安排。”说完顿了顿,又道,“我明天就过去做测试,确定电报能准确收发之后,第二条线路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到时跟着后面的道路一起铺设。”
  电报收发的事宋全也早就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并不疑惑:“是。”
  薛云舟看看墙上被自己标了几条线路的地图,又道:“下个月开始,再修两条路,一条通往江南,另一条通往云城。”
  这是他跟贺渊商量过又摆到小朝堂上讨论过才决定下来的,通往江南是为了方便将来的大量粮食蔬果运输,算是商业用途,通往云城是为了方便运输粮草通往离云城不远的边关,算是军事用途,两条道路的修筑工作齐头并进,工程量可想而知。
  宋全有些诧异:“两条路一起?这……恐怕人手不够……”
  薛云舟一脸豪迈:“这有什么难的?成功的例子就摆在前面,流民啊!全国有多少流民无家可归?赶紧出去宣传,全都召到咱们青州来,我们有的是银子,就缺人手了。”
  贺渊坐在一旁,被他这种暴发户的语气震得眼角直跳。
  宋全也噎了片刻,连忙点头:“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宋全一走,贺渊立马将薛云舟搂住,目光深深地看着他:“我们继续。”
  薛云舟正在想电报的事,心不在焉地抬起头:“嗯?”
  贺渊见他虽然目光看着自己,却明显有些神游天外的样子,心里顿时不爽,皱着眉头低头在他唇上咬了一口:“继续。”
  薛云舟骨头一酥,心口一跳,彻底回神,忍不住笑起来,眯着眼伸出舌尖在他唇上舔了舔,意味不言而明,正准备使出手段好好挑逗一番,还没来得及动作就被贺渊打横抱起,顿时囧了:“别别别公主抱啊——”
  贺渊抱着他大步走到屏风后面,连扔带压地与他一同倒在软塌上。
  薛云舟彻底享受了一把“胸咚”,狠狠咽了咽口水,忙伸出手去扯贺渊的衣带,哑着嗓子说:“继续继续……”
  贺渊最近都比较忙,两人已经好几天没有亲热过了,贺渊看向他的眼神几乎要着火,迅速低头将他吻住。
  第二天,两人是在书房里醒来的,薛云舟早已在古代这种没有隐私的环境中练就了比现代还要厚三寸的脸皮,在余庆的伺候下洗漱完用过早饭之后,笑嘻嘻地在贺渊嘴唇上亲了亲,春风满面地出门去了。
  贺渊目光含笑地看着他的背影,见他都是个当爹的人了,还是走路没正形的浑样子,忍不住心神恍惚了片刻,似乎两人回到了现代,每天柴米油盐过着普通的小日子,吃过早饭互相道别,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心里踏实而温暖。
  他忽然想,不管这一世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如果将来两人还能回到现代,他一定主动戳破这层窗户纸,再不刻意用严厉的表象压制掩盖自己的真实念头。
  薛云舟出门之后直奔王府内的电报收发点,用自创的密码向电报线路的沿途几个接收点发去消息,那几个点已经提前安排好人看守了,没多久就陆续给出了回应,测试结果都在薛云舟的预期之中,全都没有问题。
  薛云舟高兴坏了,赶紧一连串命令下发下去,一方面加紧挑选人手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征集劳工跟着修路大队铺设新的电报线路。
  正如薛云舟所料,第一批流民因为参加修路工程获得了对普通百姓来说算是很丰厚的报酬,一部分工头甚至开始自建房子准备安家落户了,这件成功前例迅速挠中青州百姓的痒处,以至于征集劳工的通告一发出来,衙门口很快人满为患,不过考虑到还要留下一部分人种地,通告里的征集条件定得较为严苛,以至于许多没有被挑中的人扼腕叹息。
  青州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各路人马的窥探,其实早在第一条路修到一半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到京城了,那时皇帝气愤难忍,直接写了封信过来,责问贺渊为什么私自修路,为什么把手伸到青州以外的地方。
  贺渊轻描淡写:修路是为了方便运输粮草对付北方野心勃勃的突利,谁都知道青州荒凉,青州将士为朝廷驻守边关、征战沙场,总不能粮草什么的都要青州自己解决吧?平城是交通枢纽,无论哪里运送粮草到青州都要经过此地,修一条从平城到青州的路有什么不妥?难道等突利打过来将士们饿肚子上战场?再说了,修路至今,要朝廷一两银子了吗?
  皇帝看到回信被噎个半死,又实在没胆量真正与燕王府叫板,最后只好咬碎牙齿合着血往肚子里吞,心想忍一忍就算了,等路修好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吧。
  没想到这一忍就忍了将近两年,好不容易路修完了,皇帝松口气了,青州这边又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继续修路不说,还一修就是两条,皇帝看到折子,气得当场青了脸色。
  折子是贺渊递上去的,贺渊这次没搞先斩后奏的把戏,横竖事情已经摆到台面上,干脆在动工之前向皇帝报备一下,用的还是同一个理由。
  朝堂上毕竟还有许多原摄政王的党羽,这些人不谈心里对原摄政王是否满意,至少他们与燕王府的利益早已捆绑在一起,面对如今这局面,自然要替贺渊说好话。
  皇帝让这些大臣气得心肝肺都疼,摔了折子怒声斥道:“他口口声声说青州穷,那又哪里来的银两修路?”
  众大臣揣着手沉默许久,心里想的都差不多:燕王殿下如同恶鬼,他一声令下,谁敢不给他修路?能用得着多少银子?再说他当初在京城一手遮天了那么久,口袋里还能没点银子?他用自己的银子修路,朝廷还真没办法追究,毕竟这种事还不曾出过先例,律法上也没个明确的说辞。
  皇帝发完怒冷静之后也想到了这点,顿时有些颓然,如今燕王的所作所为已经摆明了野心昭昭,可又没有真正的谋逆,他实在没有给贺渊治罪的理由,即便他想拿捏一番,也暂时没有这么足的底气,想来想去,竟是除了作罢别无选择。
  不说皇帝那边如何愤怒纠结,青州这边倒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入秋之后,康兴为动身返回江南,到了那里立刻就给贺渊当起了说客,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