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头面这东西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成套的首饰。虽说给未出阁的女孩儿戴的头面不比成年人那般繁多,却也至少有发梳三支,钗和步摇各一对。景氏给的这个,还额外多加了一对耳坠,连蒋燕华都有。四个女孩儿,就是四套头面,均是赤金镶宝,这可是极大的手笔了。
  曹氏手里本来拿着要给蒋莲华的那支钗,顿时就僵住了。比起这些头面来,这钗也太拿不出手了。
  小于氏的脸色更难看。曹氏只是弟妹,她却是长嫂,刚才送给侄儿侄女的见面礼被这些头面一衬,简直寒酸到可笑的程度。
  蒋丹华看着送到自己面前的头面,眼睛不由得就向桃华面前那一套溜了过去。她素爱红色,可是景氏给她的这套头面,偏偏镶的都是珍珠,而把镶红宝的那套给了桃华。
  这些珍珠都是上好的,颗颗圆润,宝光莹莹,凭谁看了都得赞一声好东西,可偏偏珍珠颜色清淡,是她所不爱的。景氏送这种礼物,真是教人如梗在喉,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
  蒋丹华一口气憋着出不来,转眼看见曹氏面色有些尴尬,眼珠一转便大声道:“多谢二婶。三婶娘,您给二姐姐什么见面礼呀?”
  曹氏手里的钗大家都看见了,做工精细,份量也合适,然而比起这一套套的头面来,就差得太远了。然而曹氏又实在没有别的东西,只得从自己手腕上抹下一对镯子,一并递给蒋莲华,强笑道:“一点小东西,二姑娘拿着玩罢。”
  这对镯子是她去年生辰时蒋锡送她的,此刻抹下来送人十分肉疼,但心里又有些庆幸——幸而今日戴的不是南华郡主给的那对玉镯。
  蒋莲华却是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去,还仔细瞧了瞧,脸上就露出笑容来:“多谢三婶婶,这珊瑚珠颜色极正,侄女虽有一串珊瑚手串,却没有这个好呢。”
  她生得身材纤巧,眉眼与景氏极其肖似,气质却是不同。若说景氏肤白如雪,仿佛呵口气就会化,蒋莲华的肌肤却是白皙到有点半透明,如同水晶琉璃一般,让人不由自主就生起一种“轻拿轻放”的感觉。
  即使笑着的时候,蒋莲华眉宇间也仍旧有淡淡的冷意,但是言辞之恳切,却冲淡了这冷意。曹氏心里一松,一句话不经思索就溜了出来:“是郡主赏的呢。”
  ☆、第45章 辛苦
  桃华很想捂上曹氏的嘴,然而已经晚了。蒋丹华已经一扬眉毛,一脸惊讶:“三婶婶说这钗是郡主赏的?哪位郡主啊?”骗谁呢,一家子长年都在无锡呆着,这个曹氏恐怕还是头一回进京城,她会认识郡主?
  到了这会儿曹氏骑虎难下,支支吾吾地转眼去看桃华,嘴里含糊道:“是说这上头镶的珊瑚珠子,是南华郡主赏给桃姐儿的。”
  满厅的女眷都有些惊讶。能明确地说出南华郡主的名字来,可见曹氏不是瞎编了,只是南华郡主怎么会赏桃华呢?
  只有蒋丹华从鼻子里嗤了一声,声音不高不低地嘀咕了一句:“郡主为何要赏赐三姐姐?别是三婶拿不出好东西,糊弄二姐姐的吧?”
  蒋燕华忍不住道:“我娘才没有说谎!姐姐陪着郡主去寺里进香,江少夫人有孕不适,姐姐献了些腌梅给她,江少夫人用了说好,郡主才赏下来的!是一串珊瑚珠呢,姐姐舍不得戴,才拆了来打成钗子的。”
  所谓送腌梅云云,是桃华对外的说辞,至于诊出喜脉之事,曹氏和蒋燕华是都不知道的,母女两个一直以为,除了腌梅之外,桃华必定是那天侍候南华郡主高兴了,才得了那样的赏赐,只因为这侍候的话说出去不好听,才只说腌梅的事。
  蒋燕华撇了撇嘴,小声道:“腌梅才值几个钱,郡主难道没见过的不成?就赏一串珊瑚珠下来……”这珊瑚珠虽然不是什么极贵重的宝石,但若是一串都同样大小颜色正红的,也是颇为难得,比起腌梅来实在是……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桃华脸上,桃华只是笑了笑:“江少夫人成婚多年一朝有孕,郡主自然欢喜。当时在寺庙之中,少夫人身子不适无处寻医,用了腌梅之后有所好转,郡主便将腌制的方子取了去,听说是家里传下来的方子,这才赏了珊瑚珠。”
  这下蒋丹华无话可说了。她虽在闺中,可也知道江少夫人多年不孕之事,现在忽然有孕,南华郡主高兴之下,赏什么也都有可能。再说取了人家家传的方子,多赏点东西,也就不欠什么人情了,对南华郡主这等眼高于顶的人来说,倒是合情合理。
  景氏第一个开口笑道:“想不到南华郡主竟然去了无锡,桃姐儿还能投了郡主的眼缘,这可真是好事。”
  蒋丹华低下头,小声道:“什么投了眼缘,不过是献了一张方子罢了。”
  “五妹妹说得对。”桃华微微一笑,“也是机缘巧合罢了。若说投眼缘,那是二伯母看自家侄女好,抬举我呢。”她可不想再跟南华郡主扯上什么关系了,免得被人知道,再想着通过她讨好南华郡主什么的,那可是麻烦大了。
  景氏笑起来:“我就喜欢桃丫头这股子从容劲儿。”招招手把桃华叫到身边,随手从自己手腕上又抹下一只碧绿的翡翠镯子套到桃华手上,“女孩儿家这样的年纪,正该穿戴些鲜艳的颜色,拿着玩儿罢。”
  桃华觉得这镯子略微有点烫手,但众目睽睽之下,也只能道谢:“多谢二伯母。”
  小于氏被蒋铸结识陆大将军与桃华取悦南华郡主的事连番震惊,已经觉得心里不快,再看景氏这样亲近桃华,更是不耐烦,轻咳一声便道:“二弟一家远来难免疲倦,如今见了礼,还是回去歇一歇,我这就去吩咐晚饭。记得二弟爱吃粉鱼,二弟妹爱吃虾仁,不知如今口味变了没有?楠哥儿和莲姐儿有什么爱吃的,也对大伯母说。”
  景氏笑道:“还是大嫂周全呢,到现在还记得老爷和我的口味。老爷这些年在外头,一到夏日就惦记着长安的粉鱼和凉皮呢。”
  蒋老太爷从刚才说完了陆大将军的事之后就开始耷拉着眼皮,此时才慢吞吞站起身来,淡淡道:“刚进门就过来,都没来得及梳洗,快去吧,想必一会你姨娘就会去看你们了。”说完倒背双手往外走,一眼看见桃华,便对她虚点了点,“还不快回去抄书。”
  桃华笑嘻嘻跟着往外走:“伯祖父,正好我今日看见一个古怪的医案,正想请教您呢。”
  蒋老太爷倒背着手慢慢在前头走,随口道:“哦,什么医案?”
  祖孙两个一前一后出去了,这里景氏轻笑一声,也起身告辞,一家四口退了出去,径往西偏院去了。
  西偏院里行李已经收拾了一半,可还有许多堆在外头,一个五十出头的妇人正指挥着小厮们挪东西,一见景氏等人回来,连忙上前道:“老爷太太先去正房歇歇吧,厢房这边还没弄完。这院子小了些,东西实在铺排不开。”她是景氏的乳娘,上下人等都叫她良妈妈。
  蒋铸皱着眉头看了看被一堆箱笼衬得越发狭小的院子,转头向景氏道:“且先住几日,等大将军的消息。若是能往外头去就不必麻烦,若是一时没个实缺,就在京城买处宅子搬出去住,也省得你们娘儿们这般委屈。”想岳家家宅如园林一般,景氏未嫁前自己住的院子都比这西偏院大,如今却是一家子挤在一起,可不是委屈了么。
  景氏含笑道:“瞧老爷说的,这好歹也是一个院子呢,哪里就委屈了。不过,另买个宅子也是应该的,就是老爷能谋了外放,京里有处宅子也是好的,难道就没回来的时候了吗?这事老爷就不必操心了,我自会托人去看的,老爷这些日子只管往陆大将军处走动。对了,崔知府家的船走在咱们前头,这会早该到了,过几日我就领着莲儿去拜访。”
  蒋铸点了点头:“崔知府是送女入京成亲,本人又不能来,只怕也有些不便。你过去见了崔夫人,能帮忙就帮忙——只是,又要累了你了。”他成亲后多有借妻家之力,妻子又能干,时日久了不免就多有愧疚。
  景氏只是笑:“这又有什么累的。崔家必定带了管家过来,便是有用到我的地方也有限。老爷别站在院子里说话,快进去换换衣裳,也该去瞧瞧姨娘。”
  良妈妈略有为难地道:“奴婢方才打听了一下,姨娘现跟着老太爷在百草斋伺候,可那地方——听说是连老太太都不得进去的。”她是景氏身边最得力的人,一边忙活着收拾屋子,一边还能抽出空来向引他们进来的蒋府下人打听消息。
  景氏沉吟了一下:“可是呢。方才父亲说,姨娘一会儿就来看我们了,如此说来,百草斋那个地方,怕是——老太爷不喜人搅扰。不管怎样,老爷先换了衣服吧,一会儿姨娘来了,也别叫姨娘看着风尘仆仆的不像样子。”
  屋子虽没全收拾完毕,但给几位主子更衣休息的地方却是有的,景氏带了蒋莲华在一间房中更衣,一群丫鬟连忙上前服侍,蒋莲华将手里的钗交给其中一个丫鬟道:“雨前,收好了,三月三出门的时候,就戴这个。”
  景氏一面更衣一面笑道:“别说,你三婶拿出来这钗子,倒在我意料之外。这珊瑚珠子颜色难得,纵然不是郡主赏的,也很看得了。”
  良妈妈就着雨前的手看了看那钗子,也有些诧异:“想不到三老爷家还能拿出这样好东西来。”倒不是说蒋锡家就买不起这样的珊瑚珠子,但一来这等品质的少见,有钱未必买得到。二来这是给侄女的见面礼,也没有个花大钱买脸面的道理。依着蒋锡一家的穿着来说,不会做这样的事。
  “若不是郡主赏,大概也就不会有了。”景氏笑了一声,又道,“只是不知桃华那丫头怎么就结识了郡主……不过我看那丫头的意思,并不想叫别人沾光呢,分明是借着丹丫头的嘴来堵了我的话。”
  蒋莲华淡淡地道:“听说南华郡主脾气大得很,三妹妹不愿上前也是对的。能得她的赏,纵然有江少夫人的缘故,也不定三妹妹是如何伏低做小的呢。”
  景氏笑了笑:“自来就是这样的,在贵人面前,少不得要这般。”难道她在福州知府夫人和陆将军夫人面前,就不必伏低做小了吗?
  良妈妈忙道:“姑娘这是心疼太太呢。”
  景氏知道女儿有些清高。虽则出外极有分寸,并不会得罪人,但也轻易不肯去趋奉那些贵女。偏偏他们是商家,自来商为四民之末,纵然如今比前朝在这上头松得多了,然而到了那些官眷们跟前依然低人一等。
  蒋莲华自幼是跟兄长一样延师教导的。不但请了江南一带有名的女夫子教导琴棋书画女红针指,七岁前还跟兄长一起在外院听老先生讲四书五经。论才学,她比兄长蒋楠华还强,就是拿到外头跟那些官家女儿比也毫不逊色。
  景氏是知道女儿受过委屈的。蒋莲华最初跟她出门的时候曾经大展才华,结果被那些不如她的官家女孩儿讥为酸文假醋,后来知道内敛了,又有人说什么商家女毕竟如此的话。景氏岂不心疼女儿?可这些应酬是免不了的,就是以后蒋铸得了官,这不是正经科举出身的也天然留一段话柄给人。更何况你做了官,上头可还有更大的官呢,就算是为了前程,你要不要奉承?
  “莲儿,你如今在家里做姑娘,一切都还好说,总有爹娘替你担着。可日后嫁了人家做媳妇,就算为了夫婿的前程,这些人情往来也是要走的。”景氏这会儿有些感慨,也顾不得正在更衣,拉了女儿的手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今儿瞧着你大伯母,脸色憔悴许多,给你们兄妹的见面礼更拿不出手。这还是你大伯父今年刚刚升了官,谋了好缺呢。娘不用问就知道,必定是为你大姐姐的事。她进了宫,那是娘娘了,可算得贵人了吧?结果怎么样?如今孩子没了,她在宫里的日子必定不好过!你觉得她平日里,要不要在皇后和诸妃面前伏低做小呢?”
  “我知道你觉得娘在那些官太太们面前有些丢脸,可咱们做生意要倚着她们,若是得罪了她们,你爹爹那里就吃不消。就算你爹爹得了官,也至多是个六品七品,到时候在上司的家眷面前,娘还得去奉承。这都是为了你爹爹!”
  良妈妈见景氏有些激动,忙道:“姑娘年纪还小,太太细细跟姑娘讲这里头的道理,姑娘明白就好了。”
  景氏叹道:“她十四了,再过几个月就要及笄,眼看着就是要说亲事嫁出去的人了,哪里还小呢?老爷当时不但捐药,还自己跑到军营里去献方子,还不是为了改换门楣,让他们兄妹都有个出身?可毕竟咱们根基浅,将来嫁人也就是个小官人家,为了夫君的前程,这些事她也少不得要做的。”
  蒋莲华一直沉默着,这时才低声道:“娘,我并不是觉得你丢脸,只是觉得累……”
  “我的莲儿——”景氏摸着女儿乌黑的头发,深深叹了口气,“女人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呢?做女人命苦,娘嫁给你爹,已经是幸运了的。”
  蒋铸虽然没什么出身,初做生意还要靠着岳家,然而他们甫一成婚,蒋老太爷就允他们夫妻一同外出,也就免了景氏要伺候两位婆婆的辛苦和尴尬。且蒋铸也因此总觉得有些亏欠妻子,对景氏就格外体贴些。
  景氏刚嫁过来时,家里也给准备了两个收房的丫鬟,结果蒋铸一个没碰,到了年纪都打发出去嫁人了。单凭着这个,景氏就觉得心满意足。每逢在那些官太太们眼前受了委屈,但想想她们后院里那些莺莺燕燕,就顿时心平气和起来。
  良妈妈正欲劝解几句,就听外头有声音,景氏的丫鬟紫笋进来回道:“太太,姨娘来了。”
  朱姨娘早就听伺候的丫鬟说儿子一家到了,只是没有蒋老太爷的话,并不敢随便往这里跑。虽说这几年家里下人都传说她得蒋老太爷宠爱,能住进连于氏都不能轻易进入的百草斋,但她自己却清楚,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刚才蒋老太爷带着桃华回了百草斋,让她来西偏院看看,她这才匆匆赶了过来。蒋铸一见她便带着儿子跪了下去,又哭又笑:“姨娘这些年可好?”
  “都好,都好。”这话倒是没错的。她跟蒋老太爷一起住,份例那是从无人克扣的,且还能分润一下蒋老太爷的份例,日子自然过得不错。
  景氏也带着蒋莲华出来,给朱姨娘行了礼,又叫下人抬了一箱子东西过来:“这是老爷在外头给姨娘搜罗的补身药材、衣料首饰,还有些小玩艺儿,一会叫他们给姨娘送过去。”这次他们带回来的行李里头,有一半是给府里众人备的礼,毕竟是十几年不曾回来了。朱姨娘这一份看着不多,但里头样样都是好东西,是蒋铸用了心的。
  朱姨娘吓了一跳,忙道:“我整日也不出门,要这许多衣料首饰做什么?这药材我就收着,衣料首饰都留给二姑娘。”
  景氏笑道:“老爷挑的都是适合姨娘的,姨娘就留下吧。若是这次运气好能留在京里,还能和姨娘多见面。”
  朱姨娘听着蹊跷,忙问究竟,听蒋铸说了谋官的事,喜得双手合什直念菩萨保佑。她是信佛的,然而蒋老太爷不信,是以平日只敢在自己房里念念经,此刻高兴得有些忘形,顺口就说了出来。
  蒋铸从箱子里取出一尊白玉观音,道:“知道母亲信菩萨,特地请了寺里大师开光,母亲带回去供奉也方便。”这白玉观音只有手掌大小,玉质不算太好,乃是青白玉,只是雕得巧妙,青色雕成观音背后的宝光及身上缨络,观音本身则是白玉,瞧着维妙维肖。
  朱姨娘爱不释手,嗔儿子道:“什么带回去供奉,这是要‘请’回去供奉的。我每日念一卷经,上三炷香,菩萨能保佑你们一家平安康健,也就是我的虔心了。”
  景氏叫人把箱子抬去百草斋,朱姨娘不肯把观音也一起抬了去,用帕子小心包了,交给跟来的丫鬟银花捧着,一会儿亲自请回去。
  蒋铸虽也思念生母,但到底是个男人不好久坐,说了几句话,就带着蒋楠华去前头找蒋锡说话去了,留下景氏和蒋莲华陪着朱姨娘。
  “姨娘,听说百草斋轻易是不让人进的?”景氏吩咐丫鬟上了茶,笑盈盈问道。
  朱姨娘犹豫了一下:“是。老太爷这几年想要将从前的行医案例都编纂成书,不让人打扰。我也不过是跟过去伺候茶水罢了,因老太爷不爱用丫头们,小厮又不够精心,我才搬进去的。”她打小就伺候蒋老太爷,后来虽然做了妾,这些端茶倒水的事仍旧是拿手的。
  “老太爷这些年不过是好静。正院里每日大太太都要去请安,又养着五姑娘。老太爷也没个合适的地方铺摆那些个医案,所以才搬到百草斋的。”朱姨娘字斟句酌地道,“下头人乱嚼舌头,你们可不能当真……二老爷若是当了官,我听说那些御史别的不做,就等着抓人的不是呢,这可不能马虎了。”若是被人参个不敬嫡母,那可是大罪。
  景氏笑笑:“姨娘放心。我们老爷自然是要孝敬老太太的。”送给于氏的礼物仅次于蒋老太爷,绝对堵得住众人的嘴。
  朱姨娘这才放下心来:“二太太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蒋老太爷虽不替庶子谋前程,却替他挑了个好媳妇。
  “对了,方才我见老太爷把三姑娘招了去了,莫非三姑娘能进百草斋?”
  “可不是。”朱姨娘有些感叹,“听老太爷的意思,三姑娘懂点医术,所以老太爷特地叫了她去整理抄写。哎,当初老太爷教过二少爷一点,被大老爷闹了一顿,之后就再不提这事了。我瞧着,老太爷其实还是想有个传人。”
  景氏略有些好笑:“再怎么传,三姑娘一个女孩儿家,总不能传了衣钵吧?”
  朱姨娘摆摆手:“这哪里能够,不过聊胜于无罢了。若得空,叫大少爷多陪着老太爷说说话,也是好的。”
  “楠哥儿平日里还要陪着老爷……”景氏露出为难之色,“如今家里的生意,楠哥儿已经能上些手了。”蒋老太爷看起来脾气越发的古怪了,朱姨娘贴身伺候他也没得什么好处,蒋楠华过去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还真去学医不成?何况说起来,蒋楠华虽是长孙,却不是长房长孙,怎么也比不得蒋松华在蒋老太爷心目中的地位,又何必硬往上贴着呢。
  朱姨娘忙道:“我也只是说说。大少爷真是能干,这才多大年纪就能做生意了。倒是这亲事,可有眉目了?既然二老爷要谋官,倒不如暂且等一等。”
  景氏一笑道:“老爷也是这么想的。何况楠哥儿才十七,不急。”她原想着让蒋楠华娶自己娘家侄女儿,如今丈夫若是能更上一步,儿子前程自然只有更好的,何必着急。
  朱姨娘多年不见儿子,虽有许多话要问,但到底碍着自己妾的身份,说了几句就恋恋不舍起身,亲手捧了玉石观音回百草斋。先将观音在自己屋里悄悄摆好,上了三炷香,这才往蒋老太爷屋里来。才走到窗户底下,就听屋里头桃华在说:“如此说来,这用药并没错的。”
  蒋老太爷的声音随后传出来:“用药应是没错的,就是婴儿落生之时,也是一切如常,然而到了六岁上,便发现他双眼不能见红。我思索了十余年,仍旧不得其解。”
  朱姨娘听见在讲医案,连忙停下脚步。蒋老太爷在编书的时候根本不许她进去,这会儿听见里头说这个,便悄悄又转回自己房里去了,心里却也忍不住地想:这是什么怪病,什么叫双眼不能见红呢?
  ☆、第46章 来访
  “到底怎么个不能见红法呢?”桃华在同一时刻也问出了这个问题。医案上记载得实在太简略了,“是一见红色就眼睛疼痛吗?”
  谁知蒋老太爷居然摇了摇头:“我亦不知。”
  “您不知道?”桃华大为诧异,“那这医案上——”
  “是那家传出来的,说是其母本不该死,却因我医术低劣而至血崩身亡,乃是冤死,其魂不散。婴孩出生即见母亡,母子连心,痛哭至双目不能见红,因红乃血色,是亡母之血所化……”
  “这也太荒谬了。”桃华觉得哭笑不得,“难产血崩身亡的妇人不知凡几,难道她们的孩儿都不能见红吗?再说婴儿痛哭——孩子生下来不哭才危险吧?”这可是古代,既没剖腹产也没输血设备的,因生育死亡的女人简直比比皆是,可也没听说她们的孩子都落下这种古怪的病。
  蒋老太爷也牵了牵嘴角,眼中却并无笑意:“所以我多年来一直将这些药方反复研究,只是始终找不到半点端倪。”
  桃华想了想:“那婴儿发现此病的时候,您为什么没有去亲自看看?”既然蒋老太爷说不知,那应该是没有看。
  蒋老太爷摇摇头:“病家对我恨之入骨,哪里肯让我去诊脉呢?”
  “这就荒唐了。既然不让您去诊脉,又怎么能肯定他家孩儿的病是因您而致呢?而且诊病的人又是谁?这双眼不能见红的病症,他是如何诊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