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蒋锡发了话,曹氏再着急也没用,眼看沈数起身出去,拿了木刀跟蒋柏华对打起来,简直急得自己都想跑出去了,嘴里忍不住道:“这,这也太吓人了些……”
  桃华摇了摇头:“王爷弓马娴熟,不会让柏哥儿伤着的。”果然不能让曹氏插手蒋柏华的教育,似她这般模样,好好一个男孩子也要被她孵成抱窝鸡了。
  蒋锡也道:“征明自有分寸,你休要如此。吩咐厨下备饭才是正经,天黑之前他们就要回去的。”按回门的规矩,小夫妻双双而来,称为双回门,必要在天黑之前回转夫家才好。虽然现在郡王府里并无长辈,但规矩还是要守的,桃华已经太过引人注目,无谓在这种地方再授人以柄。
  曹氏无奈,只得带了蒋燕华往厨下去。蒋家没料到今日姑奶奶和姑爷就上门,要想及时整顿出一席像样的饭菜来,还真得抓紧时间。
  “你爹爹也太放心了。”曹氏一边走一边还惦记着儿子,忍不住抱怨,“柏哥儿才几岁,就给他玩那些刀枪剑戟的,若伤了脸如何是好!再说,柏哥儿将来是要读书应举的,舞刀弄剑的做什么?”说到这里就忘记了沈数送的衣料首饰是多么合她心意了,抱怨道,“王爷真不会送东西。”
  蒋燕华心里正烦着,被她念叨得不耐,脱口道:“若不喜欢,娘就把王爷送的东西都还回去就是。”只会在她面前念叨,其实什么都不敢做。
  曹氏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嘟哝道:“这未免有些失礼……等他们走了,我就把那些东西都收起来,不让柏哥儿拿着。”
  蒋燕华在心里冷笑了一声——曹氏也就说说罢了,蒋柏华的事儿,她早就插不上手了。不过她也不愿把这话说破,就让曹氏自我安慰去吧,她现在比较关心的是西北疫情。
  上次桃华治平了蓝田和洛南两县的疫情,当时跟着她出力的人可都得了好处,就连在宫里什么都没干的蒋梅华也沾了光。这次西北发疫她又要去,那这次跟着她出力的,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蒋燕华这些日子并没有闲着。刘家在订婚前后的态度相差得实在有点远,她现在手下也有了能在外头跑的人,便叫人去外头仔细打听了一番,别的没打听出来,倒是知道了刘之敬现在翰林院处境不佳,年前那一趟差事也是白跑了。
  依蒋燕华想来,刘家之所以如今这样不积极,大约就是因为刘之敬正在困境之中,自然没有心思来考虑成亲的事了。她不大清楚翰林院的庶吉士要做什么才有前途,但既然刘之敬年前能去洛南蓝田两县备耕,那跟着去西北治疫应该也行的吧?倘若这次桃华再治平了疫情,那刘之敬岂不也能落个功劳?
  这么一想,蒋燕华顿时觉得在厨房里都有些站不住脚了:“娘,我有点事回房一趟。饭菜定要弄得好些,毕竟有王爷在呢。”
  “哎——”曹氏叫了一声,见她脚不沾地般地走了,只得叹了口气,自己去指点厨下备饭。
  刘之敬从翰林院出来,顶着冷风往家里走去。这个时候翰林院其实还没到走人的时候,但他已经真的不想再呆下去了。与他同一年进翰林院的庶吉士当中,略有些办法的都找好了出路,剩下的那几个当年在进士榜上名次远不如他,如今跟他们一起剩在翰林院,他实在是不服气。
  “敬儿——”刘太太一见儿子一脸疲惫的样子,顿时心疼起来,“快来先喝碗热茶。”
  “娘今日可好?”刘之敬灌了一杯茶,只觉得嘴里苦得发涩——本来就是些茶叶梗子,刘太太又不懂什么水老水嫩的,烧开了热水一泡就是半日,茶香早散了,却把那股子苦味全泡了出来。
  “娘好着呢。”刘太太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从屋里拿出一封信来,“今日蒋家来了个丫头,说是替她家姑娘送信,让你一回来就要看。”说起来她接了这封信的时候心里是有些不快的,未婚夫妻也该忌讳着些,哪有私相传递的道理?也幸而这封信是送到家里来的,若是送到翰林院去,可就更不像样了。
  刘之敬也皱了皱眉。蒋家教导女儿看来委实是差了些,前头一个蒋桃华去承恩府给人治那种病,后头这一个又私下里送了信来,真是不成体统。
  “等她进了门,娘好好教导她就是了。到底年纪小,又是医家出身,这些规矩不知道也是有的——”刘之敬一边说,一边将信拆开,一眼扫了几行,就忽然没了声音。
  刘太太吓了一跳:“怎么,可是出什么事了?”
  刘之敬握着信,喃喃地道:“西北发疫了。”
  “哟——”刘太太感叹,“这两年是怎么了?京城发疫,山东造反,这会儿西北又发疫,这是天下又要不太平了?”
  刘之敬没心思回答,只含糊地敷衍了两句,看着手中信出神。蒋燕华这信写得很短,虽然已经尽力委婉,但刘之敬在翰林院里见多了那些拐弯抹角指桑骂槐的文章,蒋燕华这点儿功夫在他眼里根本就是毫无遮掩,几乎是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意思。
  “娘,我得去西北。”蒋燕华这信虽写得拙劣,内容却是要紧的,这次西北大疫,可能就是他的机会。
  “什么?”刘太太骇了一跳,“这,这可不成!”
  “娘,这是个机会。”刘之敬耐心地道,“虽说是苦些,但等疫情平了,这份功劳不小。”
  “这可是疫病!”刘太太大急,“这样的功劳,咱们不要!”想年前刘之敬去蓝田和洛南的时候,她还不知道那里就是曾经发过疫病的地方,后来知道了,还后怕不止。现在刘之敬要去正在发疫的西北,这是要叫她担心死么?
  “娘,郡王妃要去治疫。”刘之敬只能把信里的内容说了出来,“之前她治好了两县的疟疫,这次去西北,怕是又要立功了。”
  刘太太瞪着眼道:“她立功,与我们何干?”现在人都出嫁了,就算有什么功劳也封赏不到蒋家头上,更对刘家没好处了。
  “我若跟着去,平疫的功劳就有我一份。”刘之敬说了实话,“以她的医术,这次平疫想也不成问题。”蒋燕华信里就是这个意思,虽然他看的时候觉得有些刺心,仿佛他必得要靠一个女子才能立功,然而这唾手可得的功劳就摆在眼前,他又舍不得不取。
  刘太太倒没想那么多:“她能治了西北的疫病?”
  “蓝田和洛南两县的疫情都是她平定的,如今那两县都给她建了生祠。”刘之敬沉吟着,“西北是远了些,但冬日寒冷,疫情不易爆发,其实比夏日里要安全得多……”
  刘太太眼巴巴看着儿子:“可你是翰林院的人,这治病什么的……”
  刘之敬将信折起来在手里转了几圈,迅速下定了决心:“翰林院里已经没有我的前程了,倒不如拼这一把。我与郡王爷是连襟之谊,便是去了西北也总能得些照顾。”到时候功劳也绝对不会再被人抢了去。
  “那,现在怎么办?”刘太太素来以儿子马首是瞻,心里虽是十二分地舍不得,也不再阻拦。
  “我立刻去打听一下,自请去西北。”刘之敬说着就要起身。
  刘太太心疼地道:“总要吃了饭再出去,这天儿眼瞧着就冷了,空肚子灌了冷风,回来又要闹病了。”
  “这种事迟不得,未必没有别人看上这次机会。何况娘刚才也说了,我是翰林,平疫这事儿本来就与我无干,也不是说去就能去的。”刘之敬越说,越觉得这次机会一定要抓住,本来看了蒋燕华的信还觉得有些刺心,现在却是有些急不可待了。
  刘太太迟疑道:“既如此,何不直接去与安郡王说?你和他是连襟,求他说句话也不打紧。”
  刘之敬站在那里,踌躇起来。若是换了从前,他是不肯做得如此明显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沈数替他说了话,将来难免被人知道,必要说一声他是沾了妻家的光,这就是日后的污点。
  然而如今他已经没那么从容了,屡次的失误——自然也包括提亲都提错了人,让他对自己的处境渐渐有些焦躁起来,如今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实在不容他不动心。
  “母亲说得对。既然安郡王携王妃今日回门,明日就要前往西北,或许明年我成亲之时他们也未必会回来,我也该去见一面才是。只是这程仪是要备一份的。虽说不必太多,到底是个心意。”
  为了儿子,刘太太倒是舍得花钱,当即回屋捧了二十两银子出来。刘之敬略做沉吟,道:“母亲再多拿些,就说——是为西北疫区百姓捐赠一二。”
  二十两银子够刘家母子过好几个月了,刘太太也不由得肉疼起来,狠狠心又去取了三十两来:“家里就这些了。”若不是当初休弃前头的谭氏时还留下了些东西,只靠刘之敬的俸禄,在京城真要饿死了。如今为了与蒋家的亲事已经花了不少,眼下这五十两银子再拿出去,刘家也算是把底子都翻出来了。
  蒋家那里,桃华已经将自己分析的西北疫情与蒋锡讲了讲:“这次去,怕是救不了多少人。”炭疽是很麻烦的传染病,即使有疫苗也不是终生免疫,桃华能做的只是要去西北宣传一下防治措施,尽量让这种病不会再大规模爆发。
  蒋锡听得眉头紧皱,去屋里翻了一会儿,拿着几张旧方出来:“你说的病,祖上也有几张方子传下来,只不知对不对症,你且拿着瞧瞧。”
  桃华略看了看,也都是些清瘟的方子,其中有一张倒略有些意思。此时也来不及多看,全部收了起来:“我路上再看。多谢爹爹。”这些旧方之前都是蒋锡珍藏着,她都没见到过。
  蒋锡愁眉不展道:“若不是西北太远,我也想与你一起去……”
  桃华连忙道:“那可不成!柏哥儿还在家里,如何离得了爹爹呢?”
  蒋锡叹了口气:“可不是。说来也惭愧,皇上给了我逢库支钱逢衙调人的权力,可我这——”根本离不了家,也就不必谈去走遍山川录入药草了。
  桃华正要安慰他,便听门上小厮来报:“刘翰林来了,说是听说西北有疫情,王爷和王妃要赶去西北。一则他来相送,二则也想捐些银子。”
  ☆、第151章 途中
  越往西北走,天气越是寒冷。
  “王妃,”桔梗儿搓着手钻进马车,“王爷说今儿中午就在这里歇脚了。外头风大,您披了披风再出去。”
  她一进来就带进一股子冷风,薄荷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连忙抱过披风来:“王妃可不能大意了,听说西北到了冬天连耳朵都能冻掉呢。”
  “那也不是现在。”桃华失笑,“这才十月,没有那么可怕。真说起来,西北那边冬天比京城也冷不了多少。”只不过那边的设施肯定没有京城好,到时候既没有地龙,炭盆可能也不足,就难免要遭罪了。
  马车停稳,桃华才掀开车帘,沈数已经大步过来了:“多穿些衣裳,这里是野外,风大。”
  桃华笑着抬手给他看:“已经被裹得很严实了。”身上的袄子裙子,都是用那回沈数送来的皮子做的,裹得她自觉已经变成一只毛球了。
  沈数看她一副行动不便的模样,忍不住也觉得有些好笑,伸手将她扶下来:“这些日子都委屈你了,等到了定北侯府好生歇歇。”
  “这也不算什么。”桃华不很在意地摆摆手。想当年闹非典的时候整个医院都枕戈待旦,相比之下不过是赶个路并且沿路收购药草罢了,还有郡王妃的身份摆在那儿,实在算不得辛苦。只不过她自穿越过来就不大做这种事,一时还有点不适应,稍微瘦了那么一点是真的。
  沈数看看那明显变尖了一点的下巴,没再说什么,只是拉了桃华的手道:“在马车上坐着也闷,这里空旷,我带你跑跑马?饭食总要过一会儿才能备好。”
  “好呀。”桃华欣然。上辈子什么交通工具都坐过,可没骑过马。这辈子嘛,蒋家就算能养得起一匹半匹马,也没有马场让她学骑术,更不必说那等拉车的马,跟沈数这边从西北带回来的骏马完全没有可比性。
  此刻后面的几辆马车陆续驶近,都停了下来。蝉衣从一辆马车上下来,抬眼就看见沈数翻身上马,将桃华搂在身前,一抖马缰小跑着往前头去了。
  沈数身上穿的还是红衣。他从前的衣裳多是青蓝玄黑之色,除了郡王常服之外,也就是为了成亲做了几件红衣。本想着过了成亲的头三日就罢了,谁知这会儿都快到西北了,他几乎日日穿的都是红衣。
  蝶衣也从车里下来,见沈数一骑绝尘往前去了,不由得诧异道:“王爷怎的不歇着,又去哪里?初一十五他们也不跟上!”她下车晚,沈数的马头已经调过去了,并没看见前头还坐着一个桃华。
  初一和十五的确都没跟过去。这一带基本上全是平地,一眼能看到天边去,并不怕有什么尚未发现的危险。王爷带着王妃去跑马,他们两个跟上去做什么呢?当贴身侍卫的,可不能这么没眼色。
  蝶衣也就是随口一说。沈数弓马娴熟,一个人跑跑马也不算什么。她瞧着沈数的背影,心思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去了:“奇怪,王爷这些日子怎么爱穿红了,得赶着再做几件才好。”
  蝉衣冷冷地道:“这事儿自有王妃管,你操的是哪门子心。”沈数有眼疾,素来不爱穿红,这红衣定然不是他自己要穿,必然是蒋氏挑出来给他穿上的,为的是她也穿了红,两人相配。可她是明知道沈数有眼疾不可见红的,仍旧要这般安排,究竟居心何在,是欺负王爷认不出来么?
  蝶衣微愠:“不是你说我们是伺候王爷的,纵然如今有了王妃,也不能全都推给王妃,自己偷懒么?”怎么道理都是蝉衣说的,轮到她这里就总是有错?
  蝉衣被噎了一下,心里还想着那两个并坐一骑的红色身影,没注意蝶衣的脸色便道:“我是说这做衣裳的事儿都是王妃操持的,你就不用瞎操心了。”
  蝶衣顿时恼了:“我原就是给王爷做衣裳的,王妃用不用我,我都得操心,也不用你管!”说罢一扭头走去初一十五那边说话去了。
  蝉衣反应过来,方觉自己失态了。欲待去向蝶衣解释几句,蝶衣已经走开了,众目睽睽之下,让她再追过去解释,又觉得抹不开脸,只得罢了。转眼看见蒋家带来的丫鬟们已经开始凑到火堆边上去煮汤炖菜,说笑之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顿时又觉得心里一阵不快。然而那毕竟是桃华带来的陪嫁丫鬟,她虽是郡王府里管事的人,也不好去随便管束她们,只能憋着口气转身也走开了。
  桃华和沈数当然不知道后头有这么一番口角。两人同乘一骑,在旷野上奔跑了小一刻钟,沈数才勒停了马,由着它自己低头去吃草,一手搂了桃华的腰,一手指指前头:“再走一天,就能看见边关了。”
  桃华极目望去,只觉得野旷天低,虽然到处都是枯黄一片,风刮在脸上冷硬逼人,眼睛都有点睁不开,却也是别有一种情致,足令人心胸开阔,眼界为之一宽。
  “西北与江南果然大有不同。”
  沈数抬手替她拉上斗篷的风帽:“西北风大,仔细些。”
  桃华双手拉住帽子:“也不知疫情现在如何了。”他们这一路上到处征集药草,难免也耽搁了一点时间。前头虽然有侍卫快马先赶过去送信,但信上所讲的事情,也不知定北侯会不会相信,又能不能照着做好。
  “放心。”沈数知道她的担心,“殷忠行是舅父最信任的人,由他去送信,舅父一定会重视。”
  桃华叹了口气:“只可惜——”她下意识地想转身往来路看看,背后的车队里已经有好几车药草,然而到了西北,疗效如何尚未可知,很有可能她其实救不了多少人。
  不过转身之后,她看见的却不是车队,而是沈数:“我知道,你会尽力,这就够了。”
  桃华微微仰头,看着沈数平静的脸。
  沈数的面容很年轻,然而眼睛里却有些与年龄不相符合的东西,偶尔会闪现出来,譬如此刻:“西北每年都有人在战事之中死去,他们不是被北蛮人杀死的,而是因为伤了之后缺医少药,只能慢慢地死去。”
  他眼里有浓重的悲哀,声音低沉:“每次战事过后,军营里都如同地狱一般。很多军士没有死在战场之上,却死在了营地之中……”
  桃华情不自禁地伸手握住他的手。那种惨状她是完全能够理解的。虽然战场她没有去过,但曾经参加过一次地震救灾。那个时候医院还有足够的药物和人手,现场仍旧血肉横飞,看得她这个中医颇有些心惊胆战。那些外科的同事们一台接一台手术地做,有些刚从手术台上下来就累得直接睡过去。
  相比之下,西北军营缺医少药,更没有外科手术的条件,因为受伤不治而死去的人,可能比直接战死沙场的更多,那种残酷和悲哀,桃华觉得自己不敢去想像。
  沈数低头看着桃华的眼睛,从那里头他看到了一种真正的理解。同情与理解,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真正理解的人,同情也是隔着一层的。
  “你都明白,是吗?”沈数苦笑。所以才给他那个止血散的方子,所以才告诉他番椒的用处。原来在他们还彼此陌生的时候,她已经能够理解一切了。
  “我明白。”桃华认真地点头,“西北的郎中太少了。军中需要更多的军医和护——护理人员。”
  “军医是有的。”沈数笑了笑,却有几分讥讽,“不过,有本事的人都不会愿意留在医署的。”不说去京城,就是再往关内走走,随便去哪个地方,给那些富贵人家看病,也比在军中日子要过得快活得多。于是剩下来的,不是医术差劲,就是想着如何在军中采购药物的时候揩油。当然了,因为定北侯对这样的人查出来就会想办法弄死,所以现在西北军中此类人已经几乎绝迹,剩下的就是医术实在不怎么样的了。
  桃华摇了摇头:“不是那种军医……”应该是战地救护队那种,医术未必要多么精通,但熟悉急救措施。虽然这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手术条件的问题,但一定可以减少死亡人数!
  “王爷——”远远传来的呼声打断了两人的思绪,初一飞马而来,脸上有点尴尬,“午饭做好了,蝉衣让我来请王爷王妃回去用饭,午后还要赶路……”十五这个家伙不讲义气,嗖的一下自己跑了,让他来干这种讨人嫌的活儿。
  刚刚他远远就看见马上两人正对视着,虽然王妃那个姿势看起来挺辛苦的,但丝毫不影响两人之间似乎浓得化不开的感觉。那会儿他就开始后悔自己实在不该接这个差事,但蝉衣说的也对——天寒地冻的,王爷跟王妃空着肚子在外头喝冷风——王爷倒也罢了,王妃可是南边人,本来到了西北就怕水土不服,再不注意,病了可如何是好?
  桃华回过神来,才发觉自己一直扭着身子有点累,顺势转回去活动了一下:“那就回去吧。”
  “也好。”沈数调转马头,“等到了西北,我教你骑马。”
  “嗯。”桃华摸摸面前的马鬃,马儿从鼻子里喷了一声,不是很满意地晃了晃头。
  沈数笑起来:“这家伙脾气大着呢,等你跟它熟悉了就好。只是我若不在,你仔细不要靠近它。”他这匹马是军中良马与野马交配所产,身高腿长,奔跑起来如同疾风闪电一般,胆子也极大。但相对的,野性也就更强一些,当初他驯服它的时候,它还是匹半大的小马,也很是费了一番力气。之后这四五年里,人马不离,才能让它如此听话。不过也就是对着他,换了别人,即使是一直伺候它的马夫,有时候都拿它毫无办法。这么大的马蹄,蹬上一脚不是闹着玩的。
  “这么大的脾气。”桃华又轻轻摸了一下那蓬松的马鬃,看马儿又喷喷鼻子,不觉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