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这说的是曹氏。
“怎么今日来了,柏哥儿又不休沐。”桃华刚刚坐下打算歇会儿,闻言不由得皱了皱眉。蒋柏华在隔离区那些日子,曹氏生了一场病,直到蒋柏华活蹦乱跳地回去看她,才渐渐好起来。这会子正该还在家里养着呢,怎么跑来郡王府了?
曹氏的确是瘦了好些,夏日里衣裳穿得又单薄,瞧着简直是瘦骨支离的模样了。桃华看她这副样子,真不知道是该可怜她还是该厌恶她:“太太这是怎么了?柏哥儿还没下学,后日休沐,我自然会送他回去。”
曹氏连连摇头:“桃姐儿,你,你去看看燕姐儿吧,她——刘之敬要打死她了。”
刘之敬的事儿,桃华这些日子还真没有理会过。刘老太太死后他就按制报了丁忧,当然更不会再来种痘处了。
“他在家打燕姐儿?”
曹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他说燕姐儿气死了婆母!”
桃华皱紧眉头:“走吧,去刘家看看。”
刘家门上糊着白,里头一点声音都没有。玉竹上前叫门,半晌,里头才开了一条缝,露出枸杞不安的脸:“谁,谁呀?”
曹氏急忙上前:“枸杞,是我!”
枸杞顿时就想关门:“太太,老爷说了,不让人进来。”
玉竹一把顶住门:“我们王妃来了,你敢挡着?”她如今在郡王府里好吃好睡,几个月里还蹿高了半寸,对上瘦小的枸杞,用力一推就把门给推开了。
这下,桃华一眼就看见了院子中间,陈燕顶着大太阳跪在院子里,身边陪着萱草,手上还抱着块牌位。
“燕姐儿!”曹氏失声叫了一声,踉跄着就往院子里冲,一把抱住陈燕大哭起来,边哭边要拉她起来。
“谁在喧哗!”刘之敬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身穿麻衣双眼泛红,一眼看见陈燕,立刻厉声道,“跪着不许动!捧好了娘的牌位!”
曹氏急得话都说不清楚了:“姑爷,你有话好好说,燕姐儿这跪着……这大太阳底下……”
刘之敬冷冷地道:“她气死了婆母,难道不该悔罪?”
曹氏急道:“燕姐儿从不曾忤逆过,怎说她气死了亲家老太太?”
刘之敬厌恶地道:“岳母教女不严,为媳不孝,难道自己不知?难怪岳父愤而离家,实在是——恕小婿直言,江南曹家的家教……”
曹氏的脸顿时胀得通红。蒋锡突然离家,对外虽说是奉旨修书,但却挡不住众人的猜测。
白果爬床之事倒无人知道,但蒋家在京城中也住了一两年,众人都渐渐知道蒋家素来是安郡王妃掌家,曹氏似有如无,这已经足够惹人遐想了。更且前有曹五爷全家被流放之事,他与曹氏是亲兄妹,少不得有人将这层关系扒了出来,很是疑心曹氏也不是个贤德的。
曹氏自己亦是有心病的。有些事瞒得住外人,却瞒不过自己,蒋锡离家,曹氏嘴上嚷嚷着全是白果的错,自己心里却也发虚。如今刘之敬这么一说,虽然他乃是硬扣罪名,却是戳中了曹氏的痛处,顿时教曹氏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桃华在门外听了一会儿,这时候才走了进来:“刘翰林读了许多圣贤书,又是哪一本教你指责岳母了?如此看来,刘家的家教也堪忧。”曹氏固然有错,然而刘之敬自己又是个什么东西?刘老太太那一病就蹊跷,如今人死了倒来折腾陈燕,当真是好本事呢。
刘之敬在桃华面前总是有些底气不足,声音不由自主地小了:“原来王妃也过来了。只是,家母过世正因令妹争吵所致,此事无论说到哪里,恐怕王妃也不能洗脱令妹的罪名。”
桃华冷冷看了他一眼:“令堂究竟为何过世,刘翰林自己心里清楚。”
刘之敬如今正是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一方面他的确孝顺刘老太太,母亲过世亦是真的伤痛。另一方面,母亲一去就要丁忧三年,待孝满朝廷还不知成了什么样子,他又是做孤臣的派头久了,如今没在皇帝面前刷到存在感,倒是同年同僚一个也没结下,到起复时怕是困难重重,说不好仕途就此蹉跎乃至断绝也是可能的。
既然横竖仕途是要耽搁,刘之敬倒横起一条心来,挺直了腰:“家母病中,令妹却在她床前吵闹,致使家母惊怒身亡,我难道说得不对?令妹这乃是口多言,便是出妻也够了。王妃纵然身份贵重,也不能逆了大礼。”
七出之条源于《大戴礼记》,又载入《唐律》,确实有口多言一条。其原意是说妻子爱说人是非,会离间家族之间的亲人。本朝皇帝自称唐人后裔,自然是依《唐律》行事,这七出之条还执行得挺严格。
陈燕这种情况,其实与口多言不大符合,但真要对簿公堂的话,对她也是极其不利。说到底,刘老太太正是因为她跟刘之敬争吵起来而发病,这是无论如何都脱不了的干系。刘之敬要告她忤逆是不大好说出口,但要把婆母之死归咎于她的多言,这倒是陈燕难以辩白的。
“那就休了我吧!”陈燕突然叫了起来。刘老太太死的这几天,她挨了刘之敬不少拳脚,虽说读书人没什么力气,但她也不是经得起打骂的人。更何况每日都要在院子里跪着,这几天下来她就觉得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如今这还是在京城里,若是跟着刘之敬回了家乡……陈燕简直不敢想。好容易逮着今日头七的空子,趁着刘之敬祭拜的时候,她叫萱草悄悄溜出门去,到铺子里寻了个人给曹氏送了信。
“你休想!”刘之敬不假思索地吼了回去。虽说陈燕已经不姓蒋,但有她在,好歹跟安郡王府还能扯上点关系,若是真休了她,就等于跟蒋家和安郡王府都撕破了脸,三年后的起复休想再借上半点力,他是绝对不肯的。
“姐姐,姐姐!”陈燕把手里的牌位一扔,爬过来拉住了桃华的裙摆,“姐姐救救我,我不想被他打死啊。”
“我可怜的燕儿——”曹氏也跟着大哭起来,“桃姐儿,你就看在做了几年姐妹的份上,救救你妹妹吧。”现在家里没人能替陈燕做主,她只能求桃华了。
桃华摆了摆手,薄荷利索地上前把陈燕扶起来。陈燕脸上还有个没消去的巴掌印,看着虽然不重,但挨了刘之敬的打是肯定的了。要说刘之敬想打死她或许夸张了一些,但折腾她来泄愤那肯定是有的。
“王妃这是要干预他人家事么?”刘之敬眼看桃华似乎真要插手,也有点急了。
“别在院子里大喊大叫的,进屋说话。”桃华厌恶地看了他一眼,抬脚进了屋子。
刘家的房屋本来浅窄,摆设又简单,眼下设了灵堂,更显凄凉。桃华在灵堂设起来的时候就遣了人来吊唁过,这会儿也不再向中间灵位行什么礼了,开门见山地道:“刘翰林,和离吧。”
“王妃,我母亲尸骨未寒,你就在灵位前说这种话……”刘之敬两眼又红了,“你,你简直欺人太甚!”
“令堂是怎么过世的,你自己心里清楚。”桃华淡淡地道,“令堂的伤寒是怎么得的?”
这句话算是戳中了刘之敬的要害,他窒了片刻才能说出话来:“王妃这话,在下听不懂。”
这就是听懂了。桃华不想跟他多说:“西北惊马之事,令堂伤寒之事,我也不想多说,只要和离就是了。”
“王妃这话,恕在下不能从命。”刘之敬硬着头皮道,“令妹有错,我身为夫主难道不能教训?纵然是要出刘家,也是休妻,绝不和离!”和离等于默认双方都有错,他绝不能丢这个脸。
“何况,我才丁忧,令妹就要离开刘家,如此趋利避害见风转舵,王妃就不怕外人在背后议论蒋家的家风吗?”
桃华没理他的威胁:“休妻而不和离,是为了像从前对谭氏那般,扣下嫁妆不还吗?”
“谭——”刘之敬倒吃了一惊,“王妃说什么?”她怎么会知道谭氏?
桃华讥讽地一笑:“要说趋利避害,无人能出刘翰林其右。不仅如此,刘翰林还喜新厌旧呢,才中了进士,就抛弃糟糠之妻,这可是读圣贤书的人干出来的事?”
“王妃休要血口喷人。”刘之敬有些色厉内荏起来,“谭氏多年无子,又身有恶疾,我才出妻,并非王妃所说什么喜新厌旧!”
“哦?谭氏身有恶疾?”桃华漫不经心地将手搭在一边的椅背上,轻轻敲了敲,“只是依我看,谭氏并非什么恶疾,倒是行房不净所致。”
刘之敬一张脸胀得通红:“请王妃慎言!这,这些污秽之语,如何,如何……”如何说得出口?还是在男子面前说!这郡王妃简直是……难道她不怕羞吗?
“有人大行污秽之事尚不知羞耻,为何别人指出来反倒不行了?”桃华轻蔑地瞥了刘之敬一眼,“夫妻房中之事虽然隐秘,脉相却是做不得假的,刘翰林不要以为谭氏不好宣之于口,别人就不知道了。说起来,我那里还有一份谭氏的医案呢,要不要拿来给刘翰林看看?也好叫人知道,谭氏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为何数年无出,而刘翰林又是因何出妻并扣了人家的嫁妆。说来倒也有趣,刘翰林一直以清贫自许,妻家的嫁妆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刘之敬万万没想到,多年前休掉的谭氏,居然如此之巧会碰到了桃华,还让她诊了脉。这些阴私之事,说起来似乎只是夫妻小节,然而对他素来塑造的形象却是大大不利。若桃华真把这医案拿出来,将房中之事大白天下,于他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桃华用眼角余光看了刘之敬一眼。刘之敬这种人,正是地道的伪君子,做着小人的行径,却不肯担小人的名声。对付这种人,拿他最为爱惜的羽毛来威胁,是最有用的。
“此时和离,王妃就不怕也被连累么?”刘之敬只能拿出最后这一招来了,“纵然是和离,谁不知王妃如今名声正盛,我一个丁忧的小小翰林,自然是抵不过的……”
这是暗示她以权势压人了?桃华根本懒得搭理他:“写和离书吧。”
刘之敬被噎得险些直翻白眼,硬是把涌到喉咙口的甜腥味儿咽回去,才道:“那谭氏……”谭氏的医案呢?
“此后两家再无瓜葛,我自然不会多管刘翰林的事。”事实上桃华才不会把什么医案拿出来呢,谭香罗去年已经由谭大太太做主,嫁了个小商人过日子去了。人家如今已经有了喜讯,日子过得和美着呢,桃华才不想给她惹麻烦,不过是吓唬一下刘之敬罢了。
刘之敬咬了咬牙:“我这就写。只是家母如今七七尚且未过……”人死了才几天呢,儿媳妇就和离了,刘家也丢不起这脸。
“和离又不是什么喜事,难道还要敲锣打鼓闹得天下皆知不成?”桃华本来也不是来给陈燕撑腰的,不过是实在看刘之敬这种人不顺眼罢了,“我今日把人悄悄带回去,想来过了七七,刘翰林也要扶柩返乡守孝了,到时候嫁妆自会有人来收。”
刘之敬想了想。如今他这境遇,来吊唁的人都少得可怜,有没有冢妇在也没甚干系了,到时候自己扶柩一走,蒋家再来收嫁妆,左邻右舍都只会以为是搬家。如此,他的脸面也保住了,回乡只要说在京城未曾娶妻就是了,相隔千里,家乡人又怎会知道京城里的事。
“茯苓,取笔墨来。”刘之敬思索妥当,便张口吩咐。看安郡王妃这个架势,今日和离势在必行,既如此倒不如痛快点儿,免得真得罪了人,三年后起复时从中作梗,那他就更难了。
从前刘家没有下人,刘之敬万事也就自己做了,如今陈燕嫁进来带了陪嫁,刘之敬渐渐也被伺候惯了,此刻要写和离书,下意识地便张了嘴。
桃华转眼看过去,只见茯苓从厢房里端了笔墨出来,对上桃华的目光便有些躲躲闪闪。桃华刚才在院子里就疑惑,萱草陪跪,枸杞看门,茯苓却跑到哪里去了?原来是在屋里伺候呢,看来混得不错呀。
“把这个丫头绑了扔到马车上去,叫萱草和枸杞收拾她们姑娘的贴身东西。”桃华淡淡地对玉竹吩咐了一声,玉竹马上答应着转身就去叫人。
茯苓一张脸唰地白了:“老爷救我!”
刘之敬也是这时候才想起来茯苓也是陈燕带来的陪嫁丫鬟。其实他跟茯苓还没有什么首尾,毕竟他在女色上并不是个十分喜好的。只是刘老太太管陈燕管得紧,茯苓便得了些机会暗送秋波,他也就来者不拒——横竖是自己家的丫鬟,便是收了也没什么。
不过茯苓有贼心却没什么贼胆,让她送汤送水的做些殷勤可以,若要自荐枕席,她却不敢——陈燕手里捏着她的身契,说打说卖都是一句话的事。依着她,最好是刘之敬自己开口向陈燕讨了她,如此一来便顺理成章了。
无奈刘之敬也跟她一样想法:最好是陈燕自己开口把人给了他,那他便收着,否则开口向妻子讨丫头,他又嫌名声不好听。
要说这俩人倒也真是物以类聚,然而就因为都是只想得实惠不想担责任,倒是直到如今还是清白的。然而茯苓到底心虚,又是怕桃华的,只听桃华说一句绑起来,便瞬间想到了无数的后续之事,只把自己吓得面青唇白,情不自禁就向刘之敬求救了。
桃华本来还没这么肯定的,只是同样是陪嫁过来的丫鬟,萱草和枸杞好歹都在外头陪着呢,偏茯苓自己在房里伺候,就算没有别的心思,也不是什么忠仆,想来平日里定然也不用心,因此随口说了一句捆上,谁知道还真的诈出来这么一出戏。
茯苓张口既不是向她求情,也不向外头的陈燕求援,却偏偏去求刘之敬,显然是想要刘之敬将她留下来,这里头若说没个别的心思,傻子都不会信的。
“刘翰林,这是怎么回事?”桃华似笑非笑。老娘还没出头七,跟丫鬟在屋子里鬼混不成?
刘之敬瞬间也想到了这中间的关节。其实要说他鬼混还真是冤枉了他,不过是茯苓凑过来伺候,他也顺其自然罢了。其间或许有些挨擦,但他这会子可真没心思——丁忧之后要怎么办,他还发愁着呢。
不过是一个丫头,断不值得毁了自己的名声。刘之敬一闪念间已经做了决定:“王妃说什么?这是陈氏的陪嫁丫鬟,自然是她带了走。”
茯苓张大了嘴:“老爷——”她还以为她已经得了刘之敬的欢心,只差过了明路就能做屋里人,怎么……
桃华轻轻地嗤了一声:“带出去吧。”玉竹早带了两个力大的婆子来,此刻上前将茯苓的嘴一塞,架起人就拖了出去。
刘之敬转过头去不看,唰唰几笔写好了和离书:“还请王妃遵守承诺。”
桃华就着薄荷的手看了一眼,倒是一笔好字,可惜了并不是字如其人:“刘翰林大可放心,若说出言不改,我比刘翰林可是强多了。走!”
☆、第211章 结案
陈燕被扶上马车的时候走路才正常一点儿,萱草抹着眼泪给她揉腿:“幸好王妃来了,不然姑娘再跪几天,怕这腿都要废了。”幸而刘家院子里是土地,并没有铺石板,又是夏日里,也不怕寒气侵骨,否则陈燕会更惨。
曹氏也是眼泪汪汪的:“桃姐儿,我,我给你磕头……”她接到铺子里伙计报的信,就知道自己是救不出陈燕的,若是桃华不肯帮忙,就什么都完了。万想不到桃华居然能让陈燕跟刘之敬和离,要知道夫妻和离,嫁妆还归女家,这就是陈燕的私产,日后不管再嫁还是自己过日子都有个底气。
“姐姐——”陈燕到这会儿才敢相信自己真的离了刘家了。
桃华摆手打断了她:“你已经改回陈姓,不必再叫我姐姐了。蒋家你也不能回,先在外头找个地方住下,过几日养好了腿,你就回江南去吧。”
曹氏张着嘴愣住了:“桃姐儿——”她女儿和离了,不是正应该回家吗?
桃华并不理她。她是可以帮陈燕离开刘家,但并不代表就是要把陈燕接回蒋家去。是皇帝下旨让陈燕复了原姓,那就意味着她跟蒋家再没什么干系了。
何况刘之敬所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他才丁忧没了官,陈燕就和离了,如今这世道对女子苛刻,难免有些人私下里议论。若是陈燕堂而皇之又回了蒋家,就要连累到蒋家的名声了。桃华自己是出嫁女倒也罢了,可还有个蒋柏华呢。
“先去三条胡同那边吧。”那是沈数从前在京中的私产,院子不大,让陈燕住住足够了。
“姐姐,我,我知道错了……”陈燕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求姐姐别赶我走。”
桃华真是看不上她这副样子:“话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不必多说,有精神倒是好生想想,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江南那边离得远,不会知道你在京里的事,将来回了那边,再嫁个人也容易。”陈燕这样子,也不指望她能独立什么的,将来嫁个良善人家过平安日子就是她的大福气了。
陈燕呆坐着,眼泪都流不出来了。回江南,再嫁个人?纵然江南离得远,没人知道京城里的事,可她再嫁又能嫁到什么好人家呢?
然而这个时候,她除了听桃华的安排,又还能怎样?嫁妆还在刘家,还指望着桃华替她拿回来呢。这一辈子她都是听别人的安排,唯一自己做主的这一回,还败得如此之惨,她是再不敢自己拿什么主意了。
曹氏哭哭啼啼,一路上都在絮叨陈燕命苦,一边絮叨一边拿眼偷看桃华,却又不敢直接说什么。桃华被她哭得头疼,索性一路都闭眼假寐,只当没听见。
三条胡同的房子虽没人住,春华轩掌柜却按时派人过来打扫,也是干净的,只需稍加收拾就能歇下。桃华拿了银子出来叫人去买些柴米肉菜,顺便将茯苓也拎了下来:“这是你的人,你自己处置吧。”
曹氏早就忍不住了:“这样贱婢,打死就是了!”她女儿受苦,这贱婢倒去勾搭刘之敬。
茯苓自被绑上就很老实,因此两个婆子倒也没有堵她的嘴,这会儿听了曹氏的话,顿时叫嚷起来:“奴婢并没做什么,不过是老太太叫奴婢去伺候老爷的,姑娘都不敢跟老太太说个不字儿,奴婢一个下人又能怎样?”
曹氏顿时语塞。陈燕抹了把眼泪,恨恨道:“你还要强辩!我在院里跪着,你倒钻进屋里去了,是想做什么!”
茯苓哭道:“天地良心,我不过是想替姑娘说几句好话罢了。若是我跟老爷有了什么,天打五雷轰。姑娘若不信,只管验就是了!”
要说这话她还真的不算完全说谎。一个奴婢,身契还捏在陈燕手中呢,茯苓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做什么,一时也没有野心想什么东风压倒西风的事儿,她只不过是不想陪着陈燕在院子里暴晒罢了。
“怎么今日来了,柏哥儿又不休沐。”桃华刚刚坐下打算歇会儿,闻言不由得皱了皱眉。蒋柏华在隔离区那些日子,曹氏生了一场病,直到蒋柏华活蹦乱跳地回去看她,才渐渐好起来。这会子正该还在家里养着呢,怎么跑来郡王府了?
曹氏的确是瘦了好些,夏日里衣裳穿得又单薄,瞧着简直是瘦骨支离的模样了。桃华看她这副样子,真不知道是该可怜她还是该厌恶她:“太太这是怎么了?柏哥儿还没下学,后日休沐,我自然会送他回去。”
曹氏连连摇头:“桃姐儿,你,你去看看燕姐儿吧,她——刘之敬要打死她了。”
刘之敬的事儿,桃华这些日子还真没有理会过。刘老太太死后他就按制报了丁忧,当然更不会再来种痘处了。
“他在家打燕姐儿?”
曹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他说燕姐儿气死了婆母!”
桃华皱紧眉头:“走吧,去刘家看看。”
刘家门上糊着白,里头一点声音都没有。玉竹上前叫门,半晌,里头才开了一条缝,露出枸杞不安的脸:“谁,谁呀?”
曹氏急忙上前:“枸杞,是我!”
枸杞顿时就想关门:“太太,老爷说了,不让人进来。”
玉竹一把顶住门:“我们王妃来了,你敢挡着?”她如今在郡王府里好吃好睡,几个月里还蹿高了半寸,对上瘦小的枸杞,用力一推就把门给推开了。
这下,桃华一眼就看见了院子中间,陈燕顶着大太阳跪在院子里,身边陪着萱草,手上还抱着块牌位。
“燕姐儿!”曹氏失声叫了一声,踉跄着就往院子里冲,一把抱住陈燕大哭起来,边哭边要拉她起来。
“谁在喧哗!”刘之敬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身穿麻衣双眼泛红,一眼看见陈燕,立刻厉声道,“跪着不许动!捧好了娘的牌位!”
曹氏急得话都说不清楚了:“姑爷,你有话好好说,燕姐儿这跪着……这大太阳底下……”
刘之敬冷冷地道:“她气死了婆母,难道不该悔罪?”
曹氏急道:“燕姐儿从不曾忤逆过,怎说她气死了亲家老太太?”
刘之敬厌恶地道:“岳母教女不严,为媳不孝,难道自己不知?难怪岳父愤而离家,实在是——恕小婿直言,江南曹家的家教……”
曹氏的脸顿时胀得通红。蒋锡突然离家,对外虽说是奉旨修书,但却挡不住众人的猜测。
白果爬床之事倒无人知道,但蒋家在京城中也住了一两年,众人都渐渐知道蒋家素来是安郡王妃掌家,曹氏似有如无,这已经足够惹人遐想了。更且前有曹五爷全家被流放之事,他与曹氏是亲兄妹,少不得有人将这层关系扒了出来,很是疑心曹氏也不是个贤德的。
曹氏自己亦是有心病的。有些事瞒得住外人,却瞒不过自己,蒋锡离家,曹氏嘴上嚷嚷着全是白果的错,自己心里却也发虚。如今刘之敬这么一说,虽然他乃是硬扣罪名,却是戳中了曹氏的痛处,顿时教曹氏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桃华在门外听了一会儿,这时候才走了进来:“刘翰林读了许多圣贤书,又是哪一本教你指责岳母了?如此看来,刘家的家教也堪忧。”曹氏固然有错,然而刘之敬自己又是个什么东西?刘老太太那一病就蹊跷,如今人死了倒来折腾陈燕,当真是好本事呢。
刘之敬在桃华面前总是有些底气不足,声音不由自主地小了:“原来王妃也过来了。只是,家母过世正因令妹争吵所致,此事无论说到哪里,恐怕王妃也不能洗脱令妹的罪名。”
桃华冷冷看了他一眼:“令堂究竟为何过世,刘翰林自己心里清楚。”
刘之敬如今正是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一方面他的确孝顺刘老太太,母亲过世亦是真的伤痛。另一方面,母亲一去就要丁忧三年,待孝满朝廷还不知成了什么样子,他又是做孤臣的派头久了,如今没在皇帝面前刷到存在感,倒是同年同僚一个也没结下,到起复时怕是困难重重,说不好仕途就此蹉跎乃至断绝也是可能的。
既然横竖仕途是要耽搁,刘之敬倒横起一条心来,挺直了腰:“家母病中,令妹却在她床前吵闹,致使家母惊怒身亡,我难道说得不对?令妹这乃是口多言,便是出妻也够了。王妃纵然身份贵重,也不能逆了大礼。”
七出之条源于《大戴礼记》,又载入《唐律》,确实有口多言一条。其原意是说妻子爱说人是非,会离间家族之间的亲人。本朝皇帝自称唐人后裔,自然是依《唐律》行事,这七出之条还执行得挺严格。
陈燕这种情况,其实与口多言不大符合,但真要对簿公堂的话,对她也是极其不利。说到底,刘老太太正是因为她跟刘之敬争吵起来而发病,这是无论如何都脱不了的干系。刘之敬要告她忤逆是不大好说出口,但要把婆母之死归咎于她的多言,这倒是陈燕难以辩白的。
“那就休了我吧!”陈燕突然叫了起来。刘老太太死的这几天,她挨了刘之敬不少拳脚,虽说读书人没什么力气,但她也不是经得起打骂的人。更何况每日都要在院子里跪着,这几天下来她就觉得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如今这还是在京城里,若是跟着刘之敬回了家乡……陈燕简直不敢想。好容易逮着今日头七的空子,趁着刘之敬祭拜的时候,她叫萱草悄悄溜出门去,到铺子里寻了个人给曹氏送了信。
“你休想!”刘之敬不假思索地吼了回去。虽说陈燕已经不姓蒋,但有她在,好歹跟安郡王府还能扯上点关系,若是真休了她,就等于跟蒋家和安郡王府都撕破了脸,三年后的起复休想再借上半点力,他是绝对不肯的。
“姐姐,姐姐!”陈燕把手里的牌位一扔,爬过来拉住了桃华的裙摆,“姐姐救救我,我不想被他打死啊。”
“我可怜的燕儿——”曹氏也跟着大哭起来,“桃姐儿,你就看在做了几年姐妹的份上,救救你妹妹吧。”现在家里没人能替陈燕做主,她只能求桃华了。
桃华摆了摆手,薄荷利索地上前把陈燕扶起来。陈燕脸上还有个没消去的巴掌印,看着虽然不重,但挨了刘之敬的打是肯定的了。要说刘之敬想打死她或许夸张了一些,但折腾她来泄愤那肯定是有的。
“王妃这是要干预他人家事么?”刘之敬眼看桃华似乎真要插手,也有点急了。
“别在院子里大喊大叫的,进屋说话。”桃华厌恶地看了他一眼,抬脚进了屋子。
刘家的房屋本来浅窄,摆设又简单,眼下设了灵堂,更显凄凉。桃华在灵堂设起来的时候就遣了人来吊唁过,这会儿也不再向中间灵位行什么礼了,开门见山地道:“刘翰林,和离吧。”
“王妃,我母亲尸骨未寒,你就在灵位前说这种话……”刘之敬两眼又红了,“你,你简直欺人太甚!”
“令堂是怎么过世的,你自己心里清楚。”桃华淡淡地道,“令堂的伤寒是怎么得的?”
这句话算是戳中了刘之敬的要害,他窒了片刻才能说出话来:“王妃这话,在下听不懂。”
这就是听懂了。桃华不想跟他多说:“西北惊马之事,令堂伤寒之事,我也不想多说,只要和离就是了。”
“王妃这话,恕在下不能从命。”刘之敬硬着头皮道,“令妹有错,我身为夫主难道不能教训?纵然是要出刘家,也是休妻,绝不和离!”和离等于默认双方都有错,他绝不能丢这个脸。
“何况,我才丁忧,令妹就要离开刘家,如此趋利避害见风转舵,王妃就不怕外人在背后议论蒋家的家风吗?”
桃华没理他的威胁:“休妻而不和离,是为了像从前对谭氏那般,扣下嫁妆不还吗?”
“谭——”刘之敬倒吃了一惊,“王妃说什么?”她怎么会知道谭氏?
桃华讥讽地一笑:“要说趋利避害,无人能出刘翰林其右。不仅如此,刘翰林还喜新厌旧呢,才中了进士,就抛弃糟糠之妻,这可是读圣贤书的人干出来的事?”
“王妃休要血口喷人。”刘之敬有些色厉内荏起来,“谭氏多年无子,又身有恶疾,我才出妻,并非王妃所说什么喜新厌旧!”
“哦?谭氏身有恶疾?”桃华漫不经心地将手搭在一边的椅背上,轻轻敲了敲,“只是依我看,谭氏并非什么恶疾,倒是行房不净所致。”
刘之敬一张脸胀得通红:“请王妃慎言!这,这些污秽之语,如何,如何……”如何说得出口?还是在男子面前说!这郡王妃简直是……难道她不怕羞吗?
“有人大行污秽之事尚不知羞耻,为何别人指出来反倒不行了?”桃华轻蔑地瞥了刘之敬一眼,“夫妻房中之事虽然隐秘,脉相却是做不得假的,刘翰林不要以为谭氏不好宣之于口,别人就不知道了。说起来,我那里还有一份谭氏的医案呢,要不要拿来给刘翰林看看?也好叫人知道,谭氏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为何数年无出,而刘翰林又是因何出妻并扣了人家的嫁妆。说来倒也有趣,刘翰林一直以清贫自许,妻家的嫁妆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刘之敬万万没想到,多年前休掉的谭氏,居然如此之巧会碰到了桃华,还让她诊了脉。这些阴私之事,说起来似乎只是夫妻小节,然而对他素来塑造的形象却是大大不利。若桃华真把这医案拿出来,将房中之事大白天下,于他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桃华用眼角余光看了刘之敬一眼。刘之敬这种人,正是地道的伪君子,做着小人的行径,却不肯担小人的名声。对付这种人,拿他最为爱惜的羽毛来威胁,是最有用的。
“此时和离,王妃就不怕也被连累么?”刘之敬只能拿出最后这一招来了,“纵然是和离,谁不知王妃如今名声正盛,我一个丁忧的小小翰林,自然是抵不过的……”
这是暗示她以权势压人了?桃华根本懒得搭理他:“写和离书吧。”
刘之敬被噎得险些直翻白眼,硬是把涌到喉咙口的甜腥味儿咽回去,才道:“那谭氏……”谭氏的医案呢?
“此后两家再无瓜葛,我自然不会多管刘翰林的事。”事实上桃华才不会把什么医案拿出来呢,谭香罗去年已经由谭大太太做主,嫁了个小商人过日子去了。人家如今已经有了喜讯,日子过得和美着呢,桃华才不想给她惹麻烦,不过是吓唬一下刘之敬罢了。
刘之敬咬了咬牙:“我这就写。只是家母如今七七尚且未过……”人死了才几天呢,儿媳妇就和离了,刘家也丢不起这脸。
“和离又不是什么喜事,难道还要敲锣打鼓闹得天下皆知不成?”桃华本来也不是来给陈燕撑腰的,不过是实在看刘之敬这种人不顺眼罢了,“我今日把人悄悄带回去,想来过了七七,刘翰林也要扶柩返乡守孝了,到时候嫁妆自会有人来收。”
刘之敬想了想。如今他这境遇,来吊唁的人都少得可怜,有没有冢妇在也没甚干系了,到时候自己扶柩一走,蒋家再来收嫁妆,左邻右舍都只会以为是搬家。如此,他的脸面也保住了,回乡只要说在京城未曾娶妻就是了,相隔千里,家乡人又怎会知道京城里的事。
“茯苓,取笔墨来。”刘之敬思索妥当,便张口吩咐。看安郡王妃这个架势,今日和离势在必行,既如此倒不如痛快点儿,免得真得罪了人,三年后起复时从中作梗,那他就更难了。
从前刘家没有下人,刘之敬万事也就自己做了,如今陈燕嫁进来带了陪嫁,刘之敬渐渐也被伺候惯了,此刻要写和离书,下意识地便张了嘴。
桃华转眼看过去,只见茯苓从厢房里端了笔墨出来,对上桃华的目光便有些躲躲闪闪。桃华刚才在院子里就疑惑,萱草陪跪,枸杞看门,茯苓却跑到哪里去了?原来是在屋里伺候呢,看来混得不错呀。
“把这个丫头绑了扔到马车上去,叫萱草和枸杞收拾她们姑娘的贴身东西。”桃华淡淡地对玉竹吩咐了一声,玉竹马上答应着转身就去叫人。
茯苓一张脸唰地白了:“老爷救我!”
刘之敬也是这时候才想起来茯苓也是陈燕带来的陪嫁丫鬟。其实他跟茯苓还没有什么首尾,毕竟他在女色上并不是个十分喜好的。只是刘老太太管陈燕管得紧,茯苓便得了些机会暗送秋波,他也就来者不拒——横竖是自己家的丫鬟,便是收了也没什么。
不过茯苓有贼心却没什么贼胆,让她送汤送水的做些殷勤可以,若要自荐枕席,她却不敢——陈燕手里捏着她的身契,说打说卖都是一句话的事。依着她,最好是刘之敬自己开口向陈燕讨了她,如此一来便顺理成章了。
无奈刘之敬也跟她一样想法:最好是陈燕自己开口把人给了他,那他便收着,否则开口向妻子讨丫头,他又嫌名声不好听。
要说这俩人倒也真是物以类聚,然而就因为都是只想得实惠不想担责任,倒是直到如今还是清白的。然而茯苓到底心虚,又是怕桃华的,只听桃华说一句绑起来,便瞬间想到了无数的后续之事,只把自己吓得面青唇白,情不自禁就向刘之敬求救了。
桃华本来还没这么肯定的,只是同样是陪嫁过来的丫鬟,萱草和枸杞好歹都在外头陪着呢,偏茯苓自己在房里伺候,就算没有别的心思,也不是什么忠仆,想来平日里定然也不用心,因此随口说了一句捆上,谁知道还真的诈出来这么一出戏。
茯苓张口既不是向她求情,也不向外头的陈燕求援,却偏偏去求刘之敬,显然是想要刘之敬将她留下来,这里头若说没个别的心思,傻子都不会信的。
“刘翰林,这是怎么回事?”桃华似笑非笑。老娘还没出头七,跟丫鬟在屋子里鬼混不成?
刘之敬瞬间也想到了这中间的关节。其实要说他鬼混还真是冤枉了他,不过是茯苓凑过来伺候,他也顺其自然罢了。其间或许有些挨擦,但他这会子可真没心思——丁忧之后要怎么办,他还发愁着呢。
不过是一个丫头,断不值得毁了自己的名声。刘之敬一闪念间已经做了决定:“王妃说什么?这是陈氏的陪嫁丫鬟,自然是她带了走。”
茯苓张大了嘴:“老爷——”她还以为她已经得了刘之敬的欢心,只差过了明路就能做屋里人,怎么……
桃华轻轻地嗤了一声:“带出去吧。”玉竹早带了两个力大的婆子来,此刻上前将茯苓的嘴一塞,架起人就拖了出去。
刘之敬转过头去不看,唰唰几笔写好了和离书:“还请王妃遵守承诺。”
桃华就着薄荷的手看了一眼,倒是一笔好字,可惜了并不是字如其人:“刘翰林大可放心,若说出言不改,我比刘翰林可是强多了。走!”
☆、第211章 结案
陈燕被扶上马车的时候走路才正常一点儿,萱草抹着眼泪给她揉腿:“幸好王妃来了,不然姑娘再跪几天,怕这腿都要废了。”幸而刘家院子里是土地,并没有铺石板,又是夏日里,也不怕寒气侵骨,否则陈燕会更惨。
曹氏也是眼泪汪汪的:“桃姐儿,我,我给你磕头……”她接到铺子里伙计报的信,就知道自己是救不出陈燕的,若是桃华不肯帮忙,就什么都完了。万想不到桃华居然能让陈燕跟刘之敬和离,要知道夫妻和离,嫁妆还归女家,这就是陈燕的私产,日后不管再嫁还是自己过日子都有个底气。
“姐姐——”陈燕到这会儿才敢相信自己真的离了刘家了。
桃华摆手打断了她:“你已经改回陈姓,不必再叫我姐姐了。蒋家你也不能回,先在外头找个地方住下,过几日养好了腿,你就回江南去吧。”
曹氏张着嘴愣住了:“桃姐儿——”她女儿和离了,不是正应该回家吗?
桃华并不理她。她是可以帮陈燕离开刘家,但并不代表就是要把陈燕接回蒋家去。是皇帝下旨让陈燕复了原姓,那就意味着她跟蒋家再没什么干系了。
何况刘之敬所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他才丁忧没了官,陈燕就和离了,如今这世道对女子苛刻,难免有些人私下里议论。若是陈燕堂而皇之又回了蒋家,就要连累到蒋家的名声了。桃华自己是出嫁女倒也罢了,可还有个蒋柏华呢。
“先去三条胡同那边吧。”那是沈数从前在京中的私产,院子不大,让陈燕住住足够了。
“姐姐,我,我知道错了……”陈燕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求姐姐别赶我走。”
桃华真是看不上她这副样子:“话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不必多说,有精神倒是好生想想,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江南那边离得远,不会知道你在京里的事,将来回了那边,再嫁个人也容易。”陈燕这样子,也不指望她能独立什么的,将来嫁个良善人家过平安日子就是她的大福气了。
陈燕呆坐着,眼泪都流不出来了。回江南,再嫁个人?纵然江南离得远,没人知道京城里的事,可她再嫁又能嫁到什么好人家呢?
然而这个时候,她除了听桃华的安排,又还能怎样?嫁妆还在刘家,还指望着桃华替她拿回来呢。这一辈子她都是听别人的安排,唯一自己做主的这一回,还败得如此之惨,她是再不敢自己拿什么主意了。
曹氏哭哭啼啼,一路上都在絮叨陈燕命苦,一边絮叨一边拿眼偷看桃华,却又不敢直接说什么。桃华被她哭得头疼,索性一路都闭眼假寐,只当没听见。
三条胡同的房子虽没人住,春华轩掌柜却按时派人过来打扫,也是干净的,只需稍加收拾就能歇下。桃华拿了银子出来叫人去买些柴米肉菜,顺便将茯苓也拎了下来:“这是你的人,你自己处置吧。”
曹氏早就忍不住了:“这样贱婢,打死就是了!”她女儿受苦,这贱婢倒去勾搭刘之敬。
茯苓自被绑上就很老实,因此两个婆子倒也没有堵她的嘴,这会儿听了曹氏的话,顿时叫嚷起来:“奴婢并没做什么,不过是老太太叫奴婢去伺候老爷的,姑娘都不敢跟老太太说个不字儿,奴婢一个下人又能怎样?”
曹氏顿时语塞。陈燕抹了把眼泪,恨恨道:“你还要强辩!我在院里跪着,你倒钻进屋里去了,是想做什么!”
茯苓哭道:“天地良心,我不过是想替姑娘说几句好话罢了。若是我跟老爷有了什么,天打五雷轰。姑娘若不信,只管验就是了!”
要说这话她还真的不算完全说谎。一个奴婢,身契还捏在陈燕手中呢,茯苓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做什么,一时也没有野心想什么东风压倒西风的事儿,她只不过是不想陪着陈燕在院子里暴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