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梁满仓清清嗓子:“袁家送了帖子来了,这两天安顿下来看完他自家人就过来,你别出去野,出门子以前装老实点!别叫街坊邻居说嘴。”
梁玉:“哦。那不行,我还有几趟货在后面,得轻点。”
南氏担心地问:“你流放去的,咋还带这么多钱帛回来了?没干什么坏事吧?”两个儿子去楣州回来,说袁樵真是个好人,就是面耳朵,由着妹妹上天。那时梁玉的作坊还没开起来,就是种地。后来说开作坊织布,南氏是个村里劳作一辈子的妇人,对织布还是自己的那一套印象,不知道梁玉搞成了什么样。一看钱帛多了,她先心惊了。
“我能干啥坏事啊?拦路打劫啊?”
“你真干啦?”梁满仓往下异口同声地问。
梁玉想打人!气咻咻地一指王吉利:“你跟他们说!”
王吉利上前,样子很谦卑,口气很得意:“咱们三娘没有欺男霸女,还把欺负人的恶霸都教训了呢!”简直故意唱反调!
挨了梁玉一记眼刀,王吉利才老实说:“三娘本事高,管事清爽,才有现在。咱家在老家的时候不也是比旁家利索么?都是老翁治家有方呀!三娘是老翁的女儿,做事当然随父亲啦。”
一记马匹拍得梁满仓通体舒泰:“嗯,随爹!她小时候就伶俐。”
梁玉道:“是吧?”
“哎。是。那也别太出格,现在京城跟前几年不大一样,我说不好,你先各处拜拜门子探探风声咱再说。”
“怎么了?”梁玉问。
梁满仓支吾道:“太子快要娶亲啦,大家都猜不透圣人怎么想的。先给太子纳了几个妾,他是亲爹,外人怎么好插嘴?你也别管太多,我先把你嫁出去。”
梁满仓也是满肚子主意,不管搁哪儿,外孙奔二十岁去了还没娶媳妇,外家是得要个说法的。外孙他爹是皇帝,梁满仓就认怂了,只能干瞪眼。桓琚也让人看不懂,他继自己充实后宫、给弟弟娶媳妇之后,又给儿子纳妾,就是不说太子妃是谁。
梁玉想起来萧氏的事情,心道,【这个还真不好说,他什么时候想得比别人少了?你看他发昏犯错,其实是他想干的都已经干完了。】
“我还是出去走动走动再说吧。哦,刚才路上遇到王家李家姑娘打架,宋郎君请她们喝茶去了。这两天要是有人过来,你们就说没听我说过这事,别的不用管。”
梁大郎关切地问:“这里头有你什么事?”
“姓王的那个骂了我一句。我没理会。”
王才人进来风头正健,梁满仓的心提了起来:“她说啥了?”
“小丫头,把我当对家骂了。”
“哦,那没事了,咱不跟她一般见识。”
梁满仓就一个心思——别惹事,别让桓琚惦记上了再收拾他家,为了这个目的,吃点小亏无所谓。
美娘安静地旁观梁家的互动,慢慢总结自己的生存环境,觉得在这里生活不算难。只是不知道梁玉会怎么处置这个对她不礼貌的小丫头,事不大,如何处置却颇有意味。
~~~~~~~~~~
梁玉根本不用自己动手。
先动手的是宋奇。王、李两家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与梁家不同,桓琚对这两家并不上心,也没那个精力连这个都管。两家虽是京畿人士,却不是官宦士人,也不怎么读书,家境比当初梁家好些,勉强算是小康。一旦“得势”,也飘了起来。桓琚的后宫称得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没了对比,两家都觉得自己挺得意,还没人调_教他们。京城地界归宋奇管,惹出来的事都算他的,还不是大案要案可以充功劳,全是鸡毛蒜皮挑战耐性!遇到事情落他手里还爱让他“评理”,觉得自己没占够便宜耍够威风就跟宫里的女儿说,让她们吹枕头风跟圣人说他“谄媚”对方。
宋奇不整他们就不是宋奇了,【让你们知道我谄媚起来是个什么样子!】他要把这场纠纷报上去,让桓琚裁决,他一定会把最后无礼的一个情节说出来的。【让你们看清自己的斤两!】
宋奇当天请人喝茶,衙差送了信让两家来领人的同时,紧急上了个奏折给桓琚,将事情无限拔高。起手式是,圣驾移往汤泉宫,京城“贵戚”“不法”的事情很多,影响很坏!举例就是王、李,提醒桓琚,再任由两家互别苗头,两家就得成仇人啦!这一定不是您想见到的,对吧?而且两家胆子越养越大,对两家也不好。如果桓琚想“保全”两家而不是“不教而诛”,最好让她们老实一点!
折子送到,天已经黑了,桓琚精力不如几年前,却一直盯着京城,宁愿不临幸后宫也得把京城的折子看完。宋奇说的条条在理,又列举了进来京城的一些不法案件,暗示桓琚:太子仁孝,不会动您的宠姬,但是看起来宠姬自己没点数啊!别人礼让她当怯懦,胆子养肥了怕不要干点别的?
桓琚放下奏折,第一件事是:“宣崔颖。”王才人和李美人争风吃醋是情♀趣,美人儿不出格的别扭娇嗔桓琚还算享受,发展到针锋相对容易出事是真,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不过宋奇也夹两家之间受了点气,得防止他夸大,免得让人觉得皇帝沉不住气。宋奇是桓琚一手提拔的,他信任宋奇的能力和对自己的忠心,这种信任比起对纪申品格的肯定又有不同——宋奇是个有野心的人,有野心就会有私心。
桓琚把这一点记下来,预备下次见到太子的时候给儿子讲明白。哎,这个儿子目前他还是放心的,要是能再强势一点就好了,至少选太子妃不必这么为难。
当年杜庶人的条件谁能说一个不字?后来还不是……也就是他有办法,换一个心软的人,岂不是要让杜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那离“禅让”也不远了吧?
条件好的有隐患,可如果选的时候就不好,也不用等“变坏”了。
桓琚很头疼。
揉了揉额角,崔颖到了。
桓琚跟崔颖一向不客气,先问:“御史巡行何地,情况如何?”崔颖道:“尚可。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好,也没有太出格。各地豪强有不法事,正在一一审理。流人中有违法者,臣请严惩。”
“你看着办。”
“是。”
“王家李家怎么样?”
“是才人家和美人家吗?”
“嗯,”桓琚简短地说,“听说他们不对付?还不大懂道理?”
“有些耳闻,打架斗殴,不够拿到御前生气的。京兆一个月办他们八回。应该也习惯了吧?”
桓琚严肃了起来,问道:“他们还口无遮拦吗?”
崔颖道:“不读书上进的人家,都这样。”两家也是沾女儿的光,不过这个光不够亮,六七品的样子,放到京城里掀不起风浪,说“为祸”都是抬举。
桓琚道:“知道了。御史们都要下去转一圈,不要端坐京中只会指指点点!”
“是。”
“忙你的去吧。”
“是。”
将崔颖打发走,桓琚敲了一下桌子,问程为一:“三姨回来了?”
“唔,袁樵差不多是时候回京了,她应该也回来了吧?如果回来,也就是这几天了。”
“她已经回来啦,你怎么这么不上心呢?宣她过来吧。我说,不是给梁家赐了别业了吗?他们怎么不来?不放心三郎吗?”
程为一笑道:“是在家等三姨一起过来吧?”
“宣她。”
~~~~~~~~~~
梁玉头一天先在家里分礼物,她不缺布帛,开作坊的时候就按比例留存了一些方便这种情况下使用。除了楣州土产,她还往外送布。羽毛裙统共只有那么一点,萧度拿去两条,剩下一条梁玉预定给了阿鸾,只是她上次犯案之后度牒没收了,门籍也削了,进不去宫里,值得作罢。
第二天再往相熟各处送方物,往外送了一天的帖子,与在京的刘洛洛几个旧友约了见面的时间地点。让八哥去汤泉宫附近,给大长公主送了萧度的信,又去京兆府见宋奇,交付宋义托转的家书。
第三天往自己在京城的货栈里看了一回仓储情况,特意挑选了最好的两百匹,准备送到宫里去。顺便带美娘认认路。
回到家里就接到了汤泉宫的传召,梁玉拍拍美娘的肩膀:“你也准备一下,温习一下我教你的礼仪,总有能用到的一天。”美娘很紧张,梁玉最近教她的是朝见的礼仪,温习这个就代表是……
梁玉已经走了。
来接梁玉的是程祥,梁玉看了就笑:“你高升啦!来来来,先拿着,贺礼前后就到。”撒了一把金钱。
还是熟悉的三姨,还是熟悉的大方!
程祥成熟了许多,见到梁玉这个旧识还是生出亲近之感:“请三姨登车。”亲自扶她上车,在她手心里匆忙划拉了几个字,梁玉心领神会。
京城到汤泉宫几十里,程祥怕跑的快了颠簸,有意压住了速度:“三姨,不太急,午后就能到。旧年圣人赐梁翁别业,您有落脚的地方。”
“我说八哥怎么这么乐意跑这一趟呢!”梁玉笑言,“哎,我才回来,还没见着三郎,你是在宫里的,进来看到他了么?他还好么?饮食如何?”
“奴婢在御前伺候,并没有常见殿下。圣人为殿下纳了良娣、孺人,有她们体贴,殿下怎么会不好呢?”
两人一路走走聊聊,果然在午后抵达。梁玉没先去自己家别业,而且先跟程祥去缴旨。
桓琚用完了午膳,正懒洋洋地不想动弹,轻声对抱着孩子的王才人说:“别犯错就不用哭。不是什么时候哭都会有用的。让孩子看到这个情形,除了惊吓,对他有什么益处?做母亲的,眼里只有外戚不会爱护子女吗?”
王才人脑子没转过弯来,吓住了,脸色愈发吓人,惹得幼子小嘴一瘪,就要跟着哭了。桓琚耐心不多了,摆摆手:“乳母呢?抱他走。”他自己也慢慢地离开寢殿,散步吹风提神。
汤泉宫是一片很大的建筑群,布局不像宫城那么对称,式样也不像宫城皇城那么正式。梁玉被引着七弯八绕到了一处花秋围绕的殿阁,正中挂着一个匾额上书“长春”。程祥道:“借着汤泉热力。这里花树长青,先帝题了这个字。那边的亭子是圣人题的,匾上写的是‘乱春’。”
走走说说,到长春殿的时候桓琚已经醒了酒,梁玉舞拜毕,桓琚道:“三姨不必多礼,赐座。”
梁玉谢了座,坐稳一看桓琚,不由吃惊,桓琚真有点老了。
桓琚不知她心中所想,先问她旅途辛苦。梁玉已得了程祥的暗号,知道是为了王、李两家的事来,桓琚的问候全是铺垫。
桓琚本意并非如此,他还是念旧的,再见梁玉也生出一些感慨——她越来越有精神了,长大啦,便宜了袁樵,那小子真是眼疾手快。
心里话说出来未免轻佻,桓琚起了个正经的开头:“见过三郎了吗?”
“能去见他了吗?您把门籍又给我了?不生我的气啦?”梁玉带点惊喜问。问完了又垂下眼睛,模样儿很不好意思,表情恰到好处,既不夸张,也不嘲讽。
桓琚没有被这个顺杆爬的行为激怒,咳嗽一声:“啊,还你了。”他一时忘了门籍的事,顺手补上。
一边程为一打圆场:“圣人知道您回来就下旨了,两地间隔办起来略慢了一天。”
梁玉心道:【第一件事办成了。】没回京城她就列了各种要办的事项,大事几件,第一是把门籍拿回来。
第123章 挥洒自如
门籍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桓琚也没有放在心上。身处他的位置, 权柄太重、手握的东西太多,想从他身上攫取种种的人也太多, 钱、权、官爵、理想, 多在他已来不及仔细分辨谁说话是什么意思。于桓琚而言, 他只需要绷紧一根弦就行了——权。
只要不解及他的底线,桓琚不会马上就醒过来——上了他黑名单上的人除外。
梁玉刚好不在这张名单上。
得到了门籍,梁玉心下稍安,也知道自己这表现是瞒不过明眼人的。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当谁是傻子不成?坐在家里等着桓琚想起来?还是等着别人提醒?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又得欠别人什么样的人情?
凡能自己做的, 就不要去欠人情,这是梁玉的原则。
桓琚、梁玉、程为一,三人几句话说完, 梁玉明白了另外两个人的态度。离席谢了桓琚, 桓琚给完了门籍, 正经的话头也不再提了, 问了最初想问的问题:“回来的路上你还看了场热闹?”说完指指座,梁玉又坐回去了。
【一定是宋奇告诉他的。】梁玉轻描淡写地道:“京城哪儿都热闹,嗐, 这么装模作样说话有些难受,是,看到了, 听说是王家小娘子和李家小娘子, 怪有意思的。”
桓琚手指在空中向她点了点:“我看你是学会装模作样了。”
梁玉偏偏头, 笑道:“圣人这么问我, 就是知道这件事了,反说我不爽快了。要不咱们都爽快些,您直问,我直答,您看怎么样?”
刚进京的时候可以装天真,现在就没有必要了,一直天真就是傻,白活了这么多年,白杀了这么些人。梁玉对桓琚的心思把握得准,知道他是爱率直,并不是喜欢与傻子玩儿。
桓琚道:“她们闹得很不像样子吗?”
梁玉道:“两个小娘子,她们就是想闹,也闹出多大的事儿来。她们自己斗个嘴,都是家丁动的手。”
“她们跋扈吗?”
梁玉道:“不懂事儿是真的。”
【唔,她从小看人就有些门道。】桓琚想起来了,梁玉从来有歪理,不由一笑。道:“骂你了吧?还挺不好听,你倒不计较。”
“计较什么呢?我是打她们,还是骂她们,都不合适。再说了,父母年迈,我硬是两年没回来,也挺不是东西的。这么看她倒是没骂错。”
桓琚皱皱眉:【竟然骂得这么难听!有失教养!】
梁玉眉毛轻挑,道:“生气啦?”
梁玉:“哦。那不行,我还有几趟货在后面,得轻点。”
南氏担心地问:“你流放去的,咋还带这么多钱帛回来了?没干什么坏事吧?”两个儿子去楣州回来,说袁樵真是个好人,就是面耳朵,由着妹妹上天。那时梁玉的作坊还没开起来,就是种地。后来说开作坊织布,南氏是个村里劳作一辈子的妇人,对织布还是自己的那一套印象,不知道梁玉搞成了什么样。一看钱帛多了,她先心惊了。
“我能干啥坏事啊?拦路打劫啊?”
“你真干啦?”梁满仓往下异口同声地问。
梁玉想打人!气咻咻地一指王吉利:“你跟他们说!”
王吉利上前,样子很谦卑,口气很得意:“咱们三娘没有欺男霸女,还把欺负人的恶霸都教训了呢!”简直故意唱反调!
挨了梁玉一记眼刀,王吉利才老实说:“三娘本事高,管事清爽,才有现在。咱家在老家的时候不也是比旁家利索么?都是老翁治家有方呀!三娘是老翁的女儿,做事当然随父亲啦。”
一记马匹拍得梁满仓通体舒泰:“嗯,随爹!她小时候就伶俐。”
梁玉道:“是吧?”
“哎。是。那也别太出格,现在京城跟前几年不大一样,我说不好,你先各处拜拜门子探探风声咱再说。”
“怎么了?”梁玉问。
梁满仓支吾道:“太子快要娶亲啦,大家都猜不透圣人怎么想的。先给太子纳了几个妾,他是亲爹,外人怎么好插嘴?你也别管太多,我先把你嫁出去。”
梁满仓也是满肚子主意,不管搁哪儿,外孙奔二十岁去了还没娶媳妇,外家是得要个说法的。外孙他爹是皇帝,梁满仓就认怂了,只能干瞪眼。桓琚也让人看不懂,他继自己充实后宫、给弟弟娶媳妇之后,又给儿子纳妾,就是不说太子妃是谁。
梁玉想起来萧氏的事情,心道,【这个还真不好说,他什么时候想得比别人少了?你看他发昏犯错,其实是他想干的都已经干完了。】
“我还是出去走动走动再说吧。哦,刚才路上遇到王家李家姑娘打架,宋郎君请她们喝茶去了。这两天要是有人过来,你们就说没听我说过这事,别的不用管。”
梁大郎关切地问:“这里头有你什么事?”
“姓王的那个骂了我一句。我没理会。”
王才人进来风头正健,梁满仓的心提了起来:“她说啥了?”
“小丫头,把我当对家骂了。”
“哦,那没事了,咱不跟她一般见识。”
梁满仓就一个心思——别惹事,别让桓琚惦记上了再收拾他家,为了这个目的,吃点小亏无所谓。
美娘安静地旁观梁家的互动,慢慢总结自己的生存环境,觉得在这里生活不算难。只是不知道梁玉会怎么处置这个对她不礼貌的小丫头,事不大,如何处置却颇有意味。
~~~~~~~~~~
梁玉根本不用自己动手。
先动手的是宋奇。王、李两家给他惹了不少麻烦。与梁家不同,桓琚对这两家并不上心,也没那个精力连这个都管。两家虽是京畿人士,却不是官宦士人,也不怎么读书,家境比当初梁家好些,勉强算是小康。一旦“得势”,也飘了起来。桓琚的后宫称得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没了对比,两家都觉得自己挺得意,还没人调_教他们。京城地界归宋奇管,惹出来的事都算他的,还不是大案要案可以充功劳,全是鸡毛蒜皮挑战耐性!遇到事情落他手里还爱让他“评理”,觉得自己没占够便宜耍够威风就跟宫里的女儿说,让她们吹枕头风跟圣人说他“谄媚”对方。
宋奇不整他们就不是宋奇了,【让你们知道我谄媚起来是个什么样子!】他要把这场纠纷报上去,让桓琚裁决,他一定会把最后无礼的一个情节说出来的。【让你们看清自己的斤两!】
宋奇当天请人喝茶,衙差送了信让两家来领人的同时,紧急上了个奏折给桓琚,将事情无限拔高。起手式是,圣驾移往汤泉宫,京城“贵戚”“不法”的事情很多,影响很坏!举例就是王、李,提醒桓琚,再任由两家互别苗头,两家就得成仇人啦!这一定不是您想见到的,对吧?而且两家胆子越养越大,对两家也不好。如果桓琚想“保全”两家而不是“不教而诛”,最好让她们老实一点!
折子送到,天已经黑了,桓琚精力不如几年前,却一直盯着京城,宁愿不临幸后宫也得把京城的折子看完。宋奇说的条条在理,又列举了进来京城的一些不法案件,暗示桓琚:太子仁孝,不会动您的宠姬,但是看起来宠姬自己没点数啊!别人礼让她当怯懦,胆子养肥了怕不要干点别的?
桓琚放下奏折,第一件事是:“宣崔颖。”王才人和李美人争风吃醋是情♀趣,美人儿不出格的别扭娇嗔桓琚还算享受,发展到针锋相对容易出事是真,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不过宋奇也夹两家之间受了点气,得防止他夸大,免得让人觉得皇帝沉不住气。宋奇是桓琚一手提拔的,他信任宋奇的能力和对自己的忠心,这种信任比起对纪申品格的肯定又有不同——宋奇是个有野心的人,有野心就会有私心。
桓琚把这一点记下来,预备下次见到太子的时候给儿子讲明白。哎,这个儿子目前他还是放心的,要是能再强势一点就好了,至少选太子妃不必这么为难。
当年杜庶人的条件谁能说一个不字?后来还不是……也就是他有办法,换一个心软的人,岂不是要让杜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那离“禅让”也不远了吧?
条件好的有隐患,可如果选的时候就不好,也不用等“变坏”了。
桓琚很头疼。
揉了揉额角,崔颖到了。
桓琚跟崔颖一向不客气,先问:“御史巡行何地,情况如何?”崔颖道:“尚可。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好,也没有太出格。各地豪强有不法事,正在一一审理。流人中有违法者,臣请严惩。”
“你看着办。”
“是。”
“王家李家怎么样?”
“是才人家和美人家吗?”
“嗯,”桓琚简短地说,“听说他们不对付?还不大懂道理?”
“有些耳闻,打架斗殴,不够拿到御前生气的。京兆一个月办他们八回。应该也习惯了吧?”
桓琚严肃了起来,问道:“他们还口无遮拦吗?”
崔颖道:“不读书上进的人家,都这样。”两家也是沾女儿的光,不过这个光不够亮,六七品的样子,放到京城里掀不起风浪,说“为祸”都是抬举。
桓琚道:“知道了。御史们都要下去转一圈,不要端坐京中只会指指点点!”
“是。”
“忙你的去吧。”
“是。”
将崔颖打发走,桓琚敲了一下桌子,问程为一:“三姨回来了?”
“唔,袁樵差不多是时候回京了,她应该也回来了吧?如果回来,也就是这几天了。”
“她已经回来啦,你怎么这么不上心呢?宣她过来吧。我说,不是给梁家赐了别业了吗?他们怎么不来?不放心三郎吗?”
程为一笑道:“是在家等三姨一起过来吧?”
“宣她。”
~~~~~~~~~~
梁玉头一天先在家里分礼物,她不缺布帛,开作坊的时候就按比例留存了一些方便这种情况下使用。除了楣州土产,她还往外送布。羽毛裙统共只有那么一点,萧度拿去两条,剩下一条梁玉预定给了阿鸾,只是她上次犯案之后度牒没收了,门籍也削了,进不去宫里,值得作罢。
第二天再往相熟各处送方物,往外送了一天的帖子,与在京的刘洛洛几个旧友约了见面的时间地点。让八哥去汤泉宫附近,给大长公主送了萧度的信,又去京兆府见宋奇,交付宋义托转的家书。
第三天往自己在京城的货栈里看了一回仓储情况,特意挑选了最好的两百匹,准备送到宫里去。顺便带美娘认认路。
回到家里就接到了汤泉宫的传召,梁玉拍拍美娘的肩膀:“你也准备一下,温习一下我教你的礼仪,总有能用到的一天。”美娘很紧张,梁玉最近教她的是朝见的礼仪,温习这个就代表是……
梁玉已经走了。
来接梁玉的是程祥,梁玉看了就笑:“你高升啦!来来来,先拿着,贺礼前后就到。”撒了一把金钱。
还是熟悉的三姨,还是熟悉的大方!
程祥成熟了许多,见到梁玉这个旧识还是生出亲近之感:“请三姨登车。”亲自扶她上车,在她手心里匆忙划拉了几个字,梁玉心领神会。
京城到汤泉宫几十里,程祥怕跑的快了颠簸,有意压住了速度:“三姨,不太急,午后就能到。旧年圣人赐梁翁别业,您有落脚的地方。”
“我说八哥怎么这么乐意跑这一趟呢!”梁玉笑言,“哎,我才回来,还没见着三郎,你是在宫里的,进来看到他了么?他还好么?饮食如何?”
“奴婢在御前伺候,并没有常见殿下。圣人为殿下纳了良娣、孺人,有她们体贴,殿下怎么会不好呢?”
两人一路走走聊聊,果然在午后抵达。梁玉没先去自己家别业,而且先跟程祥去缴旨。
桓琚用完了午膳,正懒洋洋地不想动弹,轻声对抱着孩子的王才人说:“别犯错就不用哭。不是什么时候哭都会有用的。让孩子看到这个情形,除了惊吓,对他有什么益处?做母亲的,眼里只有外戚不会爱护子女吗?”
王才人脑子没转过弯来,吓住了,脸色愈发吓人,惹得幼子小嘴一瘪,就要跟着哭了。桓琚耐心不多了,摆摆手:“乳母呢?抱他走。”他自己也慢慢地离开寢殿,散步吹风提神。
汤泉宫是一片很大的建筑群,布局不像宫城那么对称,式样也不像宫城皇城那么正式。梁玉被引着七弯八绕到了一处花秋围绕的殿阁,正中挂着一个匾额上书“长春”。程祥道:“借着汤泉热力。这里花树长青,先帝题了这个字。那边的亭子是圣人题的,匾上写的是‘乱春’。”
走走说说,到长春殿的时候桓琚已经醒了酒,梁玉舞拜毕,桓琚道:“三姨不必多礼,赐座。”
梁玉谢了座,坐稳一看桓琚,不由吃惊,桓琚真有点老了。
桓琚不知她心中所想,先问她旅途辛苦。梁玉已得了程祥的暗号,知道是为了王、李两家的事来,桓琚的问候全是铺垫。
桓琚本意并非如此,他还是念旧的,再见梁玉也生出一些感慨——她越来越有精神了,长大啦,便宜了袁樵,那小子真是眼疾手快。
心里话说出来未免轻佻,桓琚起了个正经的开头:“见过三郎了吗?”
“能去见他了吗?您把门籍又给我了?不生我的气啦?”梁玉带点惊喜问。问完了又垂下眼睛,模样儿很不好意思,表情恰到好处,既不夸张,也不嘲讽。
桓琚没有被这个顺杆爬的行为激怒,咳嗽一声:“啊,还你了。”他一时忘了门籍的事,顺手补上。
一边程为一打圆场:“圣人知道您回来就下旨了,两地间隔办起来略慢了一天。”
梁玉心道:【第一件事办成了。】没回京城她就列了各种要办的事项,大事几件,第一是把门籍拿回来。
第123章 挥洒自如
门籍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桓琚也没有放在心上。身处他的位置, 权柄太重、手握的东西太多,想从他身上攫取种种的人也太多, 钱、权、官爵、理想, 多在他已来不及仔细分辨谁说话是什么意思。于桓琚而言, 他只需要绷紧一根弦就行了——权。
只要不解及他的底线,桓琚不会马上就醒过来——上了他黑名单上的人除外。
梁玉刚好不在这张名单上。
得到了门籍,梁玉心下稍安,也知道自己这表现是瞒不过明眼人的。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当谁是傻子不成?坐在家里等着桓琚想起来?还是等着别人提醒?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又得欠别人什么样的人情?
凡能自己做的, 就不要去欠人情,这是梁玉的原则。
桓琚、梁玉、程为一,三人几句话说完, 梁玉明白了另外两个人的态度。离席谢了桓琚, 桓琚给完了门籍, 正经的话头也不再提了, 问了最初想问的问题:“回来的路上你还看了场热闹?”说完指指座,梁玉又坐回去了。
【一定是宋奇告诉他的。】梁玉轻描淡写地道:“京城哪儿都热闹,嗐, 这么装模作样说话有些难受,是,看到了, 听说是王家小娘子和李家小娘子, 怪有意思的。”
桓琚手指在空中向她点了点:“我看你是学会装模作样了。”
梁玉偏偏头, 笑道:“圣人这么问我, 就是知道这件事了,反说我不爽快了。要不咱们都爽快些,您直问,我直答,您看怎么样?”
刚进京的时候可以装天真,现在就没有必要了,一直天真就是傻,白活了这么多年,白杀了这么些人。梁玉对桓琚的心思把握得准,知道他是爱率直,并不是喜欢与傻子玩儿。
桓琚道:“她们闹得很不像样子吗?”
梁玉道:“两个小娘子,她们就是想闹,也闹出多大的事儿来。她们自己斗个嘴,都是家丁动的手。”
“她们跋扈吗?”
梁玉道:“不懂事儿是真的。”
【唔,她从小看人就有些门道。】桓琚想起来了,梁玉从来有歪理,不由一笑。道:“骂你了吧?还挺不好听,你倒不计较。”
“计较什么呢?我是打她们,还是骂她们,都不合适。再说了,父母年迈,我硬是两年没回来,也挺不是东西的。这么看她倒是没骂错。”
桓琚皱皱眉:【竟然骂得这么难听!有失教养!】
梁玉眉毛轻挑,道:“生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