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116.有人来投
“唉,家里积蓄全没了,还欠了一万钱的债,这日子可怎么过?”女人抹着眼泪道。
“哭什么丧,等老子死了再哭!”男人恶狠狠地叫道,“营里又不是没吃的,饿不死你!”
“早说不让你一下子全押上,你偏不信!”
“又不是我一个人输,营里有一半的人都输了,就连御史大夫都输了,输掉的可是赤夜!”
连御史大夫都输了,这句话仿佛成了众人输得精光的借口和陷入债务危机后的最后一丝安慰。他们心目中无往不利的英雄居然输了,而且输得这么干脆,这说明,并不是他们愚蠢,而是对手太过强大。
“到底是上天选中的皇帝,不是凡人,连纵横天下的英雄都要在他面前折腰。”
“是啊,我从来没有想过,御史大夫居然会输!”
“能嬴三老的,大概也只有皇帝陛下了。”
“我记着三老说过,有赤夜在,他打仗还从来没输过,现在赤夜输掉了,以后出征可怎么办?”
“你是不是傻!又没输给别人,那是咱们的皇帝!”
“也对啊,是咱们的皇帝,城阳景王为我们选定的真龙天子。”
“听说皇帝真的是龙,还显现过真身呢!”
当这样的话不断地被说起,原本那个在人们眼中有点陌生的小皇帝不断地被人提起,而有关他的“牛棚卧龙”、“头顶青龙”之类的桥段也开始流传,这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增添了些神秘色彩,以致于士卒们谈起他时都不知不觉地压低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敬畏。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更加佐证了皇帝的神奇。
前线的鹰扬将军刘茂派人送来两个使者,分别代表更始政权的比阳王王匡和淮阳王张卬,这两个更始重臣正如皇帝预测的那样,在与刘玄的争斗中落败,率军出城,投奔了长安城外的刘茂,刘茂此时已经和濮阳营、汶阳营、王匡、张卬等军一起,从东、南两个方向开始攻打长安城。
皇帝早就提到过长安城的内斗,并预见了会有重臣来投降,当时在场的不仅有樊徐等大头领,还有各营的将军和校尉。众人当时没说什么,都在暗地里笑他白日作梦,没想到现在这个梦居然成真了!
这件事一传出来,各营首领们心里都犯了嘀咕,这小皇帝还真是一说一个准,说有人来投就有人来投。王匡和张卬是什么人?那可都是老牌的绿林军将领,王匡是新市兵主要将领,张卬是下江兵将领,两个人手中各有重兵,是更始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两个人的投降,对长安城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看来更始政权的末日就要到了,曾在他们心目中无比辉煌壮丽的长安城,此刻就像一个除去盛装的新娘,就等着人去品尝了!
在小皇帝种种神迹的影响下,这段时间报名参加羽林军的少年突然增多了,毕竟看起来加入羽林军有利无害。
羽林郎不仅看起来威风,而且吃得好,住得好,娱乐活动多,连打仗的伤亡都比普通赤眉军小得多,少数战死的羽林郎,家中都得到了可观的抚恤金,这绝对是赤眉将士从未有过的待遇。
赤眉军的方式是,死生由命,富贵在抢,死活都没人管,有多少财富要看你抢得到多少。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独资公司,自已对自己负责。
而羽林军虽然加入时收费,但是组织严密,管吃管穿,虽然暂时还没有军饷,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募兵,但是在那个年代,能让人吃饱穿好就是最实在的军饷了。
而且,这一次羽林队的大胜几乎让所有羽林郎都赚得盆满钵满,即便是已经出征的鹰扬营,也都在出征前下了注,没有落下这场羽林军的大胜利。
这一次意外的集体发财也给军中少年们一个错觉,羽林军虽然不准劫掠,但是也能挣大钱!
羽林军对于少年们还有一个致命的吸引,那就是新式蹴鞠――足球,这种运动突然在军中流行,而少年们要想踢球,当然要去足球运动发达的羽林军去,更何况那儿还有联赛明星,每一个都有强大的吸粉作用,能够加入羽林联赛,和偶像同场竞技成为爱踢球的少年们的梦想。
而他们的父母,也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儿女们加入,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前程,而且也出于现实上的考虑,娃儿们往羽林军一扔,不用自己养了,让小皇帝去养好了,反正他现在有钱有粮,俨然是一个超级大财主。
长安城就在眼前,营中已经开始传言,这几天就要全营开拔进城,等到那时,皇帝进了皇宫,坐上真正的皇帝宝座,天下予取予求。羽林郎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他们会成为巍巍皇宫的执戟卫士,威风凛凛,凌驾于各营之上。到了那个时候,羽林郎还会像现在这么容易当吗?皇帝还差这每人参军交的几石米吗?
赤眉军父母们现在简直疯了似的将孩子往羽林军中送,丝毫也不吝惜钱财,即便是没有钱粮的穷苦家孩子,也争着抢着去报名,先成为比羽林郎,万一将来什么时候就能转正呢?这可是说不准的事儿。
但是皇帝也开始有所挑剔了,对少年们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无钱无粮的比羽林郎,羽林军虽然都是少年,但也是要打仗的,当然要注意兵源。
尽管如此,羽林军的规模在皇帝陛下抵达大营后,还是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除了原有的龙骧营和鹰扬营之外,又新建了三个万人营,长水营、中垒营和熊渠营。羽林军总人数达到了六万多人,几乎将营中身子康健的少年搜罗殆尽。
六万人在三四十万人的大营中已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军中子弟,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希望未来。
事情有点向着罗由曾描绘过的前景发展,羽林郎仿佛成了皇帝控制全军的人质,将全军将士的利益绑在自己的车上,羽林郎口中“咱们的皇帝”也成为了他们父母口中的“咱们的皇帝”。
他们的皇帝此时正在帐中与五大头领议事,商量进兵长安的诸事安排。
皇帝看起来十分亲切随意,也不拘礼,带头盘腿大坐,让几个人大大地松了口气。
朝堂上的礼节对于这些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来说是种拘束,形式上放松让他们的心里也多少放松了些。
樊崇等人也随之盘腿而坐,帐内唯有两个人还在正襟跪坐、不肯失仪,一个是丞相徐宣,一个是皇帝身边负责会议记录的杨延寿。
皇帝开口道:“朕想问一问诸卿,我军入长安之后,对有功将士,该如何封赏?”
左大司马逄安哈哈大笑,“陛下,你不知道我军的旧俗,将士们不用封赏,他们会自己去取!”
徐宣撇了他一眼,坐直身体道:“陛下长年在军中,想必对这些旧俗也有所知,如今提及此事,莫非想要有所更易?”
刘盆子心道不愧是丞相,智商碾压逄安之流。他当然知道旧俗,而且早就想动一动这些所谓的旧俗了。
“朕欲效高祖皇帝入秦故事,更易我军军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为‘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你们看如何?”
粗看起来只是几个字的变化,可实际上是对于赤眉军生存方式的根本改变,关键就在一个“盗”字。
当年汉高祖刘邦破武关、入咸阳,赶在项羽的前头占据秦国故地,为了安定民心,刘邦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内容就是这句话:“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里的“盗”字相当于现在的“盗抢”,包括偷窃和劫掠行为。约法三章之后,关中大定,社会秩序重新建立,刘邦得到了百姓的欢心。
赤眉军军法只规定了杀伤人的惩罚,没有禁止偷盗劫掠,是因为劫掠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没有劫掠全军就要饿肚子,这是生存问题,没的商量。
右大司马谢禄率先说道:“若是禁盗,全军将士如何活命?”
刘盆子舒舒服服地向后面一靠,下巴向杨延寿一摆,“给大司马讲讲。”
大boss不好亲自下场辩论,当然要有代言人。
杨延寿道:“大司马,长安城内府库充实,足养全军,将士们不需自取,一切封赏皆出于陛下。”
“未入长安,怎知长安城内府库充实?”
“王匡、张卬尽以城中之事相告。”
“要是王匡张卬二人说谎,或者刘玄败亡前毁灭官仓,又当如何?”
“国有赋税,取之于民,可充实官仓。”
“这不还是取之于民么?”
“同为取之于民,取法不同,差之千里,赋税取之者为国,乱军取之者则为贼。”
左大司马逄安呼地站了起来,怒道:“你敢说我军为贼!”
杨延寿面色不变,“君民,父子也,父慈则子孝;君主视万民为豕犬,则百姓视君主为仇雠。得民而治之,乃为国之道,得民而掠之,与盗贼何异?大司马,我想问一句,您当初为何兴义举,诛暴新?难道不是为了王莽暴虐百姓,以为国之名,行为贼之事么?若我军不禁盗,只知掠百姓之财帛,即便入了长安,也将成为下一个王莽,天下万民亦如从前之我等,振臂齐呼,群起相攻矣!殷鉴不远,唯诸君察之!”
“哭什么丧,等老子死了再哭!”男人恶狠狠地叫道,“营里又不是没吃的,饿不死你!”
“早说不让你一下子全押上,你偏不信!”
“又不是我一个人输,营里有一半的人都输了,就连御史大夫都输了,输掉的可是赤夜!”
连御史大夫都输了,这句话仿佛成了众人输得精光的借口和陷入债务危机后的最后一丝安慰。他们心目中无往不利的英雄居然输了,而且输得这么干脆,这说明,并不是他们愚蠢,而是对手太过强大。
“到底是上天选中的皇帝,不是凡人,连纵横天下的英雄都要在他面前折腰。”
“是啊,我从来没有想过,御史大夫居然会输!”
“能嬴三老的,大概也只有皇帝陛下了。”
“我记着三老说过,有赤夜在,他打仗还从来没输过,现在赤夜输掉了,以后出征可怎么办?”
“你是不是傻!又没输给别人,那是咱们的皇帝!”
“也对啊,是咱们的皇帝,城阳景王为我们选定的真龙天子。”
“听说皇帝真的是龙,还显现过真身呢!”
当这样的话不断地被说起,原本那个在人们眼中有点陌生的小皇帝不断地被人提起,而有关他的“牛棚卧龙”、“头顶青龙”之类的桥段也开始流传,这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增添了些神秘色彩,以致于士卒们谈起他时都不知不觉地压低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敬畏。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更加佐证了皇帝的神奇。
前线的鹰扬将军刘茂派人送来两个使者,分别代表更始政权的比阳王王匡和淮阳王张卬,这两个更始重臣正如皇帝预测的那样,在与刘玄的争斗中落败,率军出城,投奔了长安城外的刘茂,刘茂此时已经和濮阳营、汶阳营、王匡、张卬等军一起,从东、南两个方向开始攻打长安城。
皇帝早就提到过长安城的内斗,并预见了会有重臣来投降,当时在场的不仅有樊徐等大头领,还有各营的将军和校尉。众人当时没说什么,都在暗地里笑他白日作梦,没想到现在这个梦居然成真了!
这件事一传出来,各营首领们心里都犯了嘀咕,这小皇帝还真是一说一个准,说有人来投就有人来投。王匡和张卬是什么人?那可都是老牌的绿林军将领,王匡是新市兵主要将领,张卬是下江兵将领,两个人手中各有重兵,是更始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两个人的投降,对长安城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看来更始政权的末日就要到了,曾在他们心目中无比辉煌壮丽的长安城,此刻就像一个除去盛装的新娘,就等着人去品尝了!
在小皇帝种种神迹的影响下,这段时间报名参加羽林军的少年突然增多了,毕竟看起来加入羽林军有利无害。
羽林郎不仅看起来威风,而且吃得好,住得好,娱乐活动多,连打仗的伤亡都比普通赤眉军小得多,少数战死的羽林郎,家中都得到了可观的抚恤金,这绝对是赤眉将士从未有过的待遇。
赤眉军的方式是,死生由命,富贵在抢,死活都没人管,有多少财富要看你抢得到多少。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独资公司,自已对自己负责。
而羽林军虽然加入时收费,但是组织严密,管吃管穿,虽然暂时还没有军饷,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募兵,但是在那个年代,能让人吃饱穿好就是最实在的军饷了。
而且,这一次羽林队的大胜几乎让所有羽林郎都赚得盆满钵满,即便是已经出征的鹰扬营,也都在出征前下了注,没有落下这场羽林军的大胜利。
这一次意外的集体发财也给军中少年们一个错觉,羽林军虽然不准劫掠,但是也能挣大钱!
羽林军对于少年们还有一个致命的吸引,那就是新式蹴鞠――足球,这种运动突然在军中流行,而少年们要想踢球,当然要去足球运动发达的羽林军去,更何况那儿还有联赛明星,每一个都有强大的吸粉作用,能够加入羽林联赛,和偶像同场竞技成为爱踢球的少年们的梦想。
而他们的父母,也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儿女们加入,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前程,而且也出于现实上的考虑,娃儿们往羽林军一扔,不用自己养了,让小皇帝去养好了,反正他现在有钱有粮,俨然是一个超级大财主。
长安城就在眼前,营中已经开始传言,这几天就要全营开拔进城,等到那时,皇帝进了皇宫,坐上真正的皇帝宝座,天下予取予求。羽林郎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他们会成为巍巍皇宫的执戟卫士,威风凛凛,凌驾于各营之上。到了那个时候,羽林郎还会像现在这么容易当吗?皇帝还差这每人参军交的几石米吗?
赤眉军父母们现在简直疯了似的将孩子往羽林军中送,丝毫也不吝惜钱财,即便是没有钱粮的穷苦家孩子,也争着抢着去报名,先成为比羽林郎,万一将来什么时候就能转正呢?这可是说不准的事儿。
但是皇帝也开始有所挑剔了,对少年们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无钱无粮的比羽林郎,羽林军虽然都是少年,但也是要打仗的,当然要注意兵源。
尽管如此,羽林军的规模在皇帝陛下抵达大营后,还是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除了原有的龙骧营和鹰扬营之外,又新建了三个万人营,长水营、中垒营和熊渠营。羽林军总人数达到了六万多人,几乎将营中身子康健的少年搜罗殆尽。
六万人在三四十万人的大营中已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军中子弟,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希望未来。
事情有点向着罗由曾描绘过的前景发展,羽林郎仿佛成了皇帝控制全军的人质,将全军将士的利益绑在自己的车上,羽林郎口中“咱们的皇帝”也成为了他们父母口中的“咱们的皇帝”。
他们的皇帝此时正在帐中与五大头领议事,商量进兵长安的诸事安排。
皇帝看起来十分亲切随意,也不拘礼,带头盘腿大坐,让几个人大大地松了口气。
朝堂上的礼节对于这些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来说是种拘束,形式上放松让他们的心里也多少放松了些。
樊崇等人也随之盘腿而坐,帐内唯有两个人还在正襟跪坐、不肯失仪,一个是丞相徐宣,一个是皇帝身边负责会议记录的杨延寿。
皇帝开口道:“朕想问一问诸卿,我军入长安之后,对有功将士,该如何封赏?”
左大司马逄安哈哈大笑,“陛下,你不知道我军的旧俗,将士们不用封赏,他们会自己去取!”
徐宣撇了他一眼,坐直身体道:“陛下长年在军中,想必对这些旧俗也有所知,如今提及此事,莫非想要有所更易?”
刘盆子心道不愧是丞相,智商碾压逄安之流。他当然知道旧俗,而且早就想动一动这些所谓的旧俗了。
“朕欲效高祖皇帝入秦故事,更易我军军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为‘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你们看如何?”
粗看起来只是几个字的变化,可实际上是对于赤眉军生存方式的根本改变,关键就在一个“盗”字。
当年汉高祖刘邦破武关、入咸阳,赶在项羽的前头占据秦国故地,为了安定民心,刘邦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内容就是这句话:“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里的“盗”字相当于现在的“盗抢”,包括偷窃和劫掠行为。约法三章之后,关中大定,社会秩序重新建立,刘邦得到了百姓的欢心。
赤眉军军法只规定了杀伤人的惩罚,没有禁止偷盗劫掠,是因为劫掠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没有劫掠全军就要饿肚子,这是生存问题,没的商量。
右大司马谢禄率先说道:“若是禁盗,全军将士如何活命?”
刘盆子舒舒服服地向后面一靠,下巴向杨延寿一摆,“给大司马讲讲。”
大boss不好亲自下场辩论,当然要有代言人。
杨延寿道:“大司马,长安城内府库充实,足养全军,将士们不需自取,一切封赏皆出于陛下。”
“未入长安,怎知长安城内府库充实?”
“王匡、张卬尽以城中之事相告。”
“要是王匡张卬二人说谎,或者刘玄败亡前毁灭官仓,又当如何?”
“国有赋税,取之于民,可充实官仓。”
“这不还是取之于民么?”
“同为取之于民,取法不同,差之千里,赋税取之者为国,乱军取之者则为贼。”
左大司马逄安呼地站了起来,怒道:“你敢说我军为贼!”
杨延寿面色不变,“君民,父子也,父慈则子孝;君主视万民为豕犬,则百姓视君主为仇雠。得民而治之,乃为国之道,得民而掠之,与盗贼何异?大司马,我想问一句,您当初为何兴义举,诛暴新?难道不是为了王莽暴虐百姓,以为国之名,行为贼之事么?若我军不禁盗,只知掠百姓之财帛,即便入了长安,也将成为下一个王莽,天下万民亦如从前之我等,振臂齐呼,群起相攻矣!殷鉴不远,唯诸君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