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274.大好前途
刘彪说着营中全是袍泽兄弟,但是他的安排却有些让良家子与流民子弟互相竞争打擂台的意思。
有时军中就是要些互相不服的劲头,这样打起仗来将士们会比着冲锋,提高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刘彪令赵兴居和杨贵各率一百精兵,分为两路,在前为大军探路。
杨贵率先带一百人上马,打马向前,回头丢下一句,“赵兴居,咱们上战场上比比,看谁杀敌杀得多!”
赵兴居望着杨贵的背影,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收了收马的肚带。
一个良家子说道:“比就比,谁怕谁?看把他狂的,骑射不行,还要比杀人!”
另一个道:“他们一帮穷小子出身,也好意思叫什么羽林军!人家正儿八经的羽林军全是我们良家子,一共才三千人!”
“闭嘴!”赵兴居喝斥道,翻身上马,挥手命令士兵出发。
朔方是一个寒凉之地。
朔,便是北,朔方就是北方,因北有大河,也被称为河南地,战国时此地属于赵国所有,之后经匈奴人和汉人反复争夺,朔方几度易手,直到汉武帝迁大量汉民实边,才算把这块地区稳定下来。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说的就是河套地区,也就是黄河“几”字弯的顶端。朔方位于最好的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天遥地阔,既有大片的麦田,也有牧草青青的大牧场。
赵兴居率一百良家子在草原上纵马奔驰,此时是初秋时节,草儿还绿着,高高的野草随着秋风起伏,好像是绿色的波浪。
杨贵的队伍早没了踪影,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这一屯良家子在空旷的草原上走了将近一个时辰,中间经过几个牧民的聚居地和农人的村庄,一直没有遇到什么敌军。
赵兴居隔一阵就派人向后面的大军报告消息,如今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区域内,到处是汉军的斥侯。
登上一处缓坡,突然一个良家子大叫道:“屯长,看!那边有一支队伍!”
在遥远的天际,有一条移动的黑线向着他们移动,慢慢地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清晰,已能清楚地看到那是一队骑兵。在阳光的折射下,队伍的边缘有些虚化,好像有一股热气从地面升起,笼罩了整个队伍,使这一队骑兵显得有些朦胧,带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对方显然也发现了他们,队伍稍停了停,又继续前进了,只是速度好像比方才慢了些,有一种步步紧逼的感觉。
“屯长,他们有一千人吧?我们怎么办?”
“看样子是要吃掉我们,要不我们先退吧?”
“不能走!”赵兴居说道,“我们离大军几十里远,要是向后跑,敌军一定会追上来,他们数倍于我军,在我们身后边追边射,没等回到大部队中,我们便要被全歼了。”
“那怎么办?要不学李将军,故作疑兵?”一个队率说道。
当年飞将军李广带着一百余人出去,遇到数千匈奴人。李广让士兵全都下马,卸了马鞍,甚至躺在地上休息,以此迷惑敌军。果然匈奴人怕有伏兵,不敢上前,让他们趁夜遁去。
李广的故事在六郡良家子中家喻户晓,尤其是司马迁的史记流传开之后,李广的事迹更是为人所熟知。等到他的孙子李陵,那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此时所有人都看着他们的屯长,等着他拿主意。
“此处空旷,没有什么遮掩,无法伏兵,怎么故作疑兵?不行!”赵兴居说道。
这时忽然一枝羽箭飞来,插在队伍前面二十步外的地上,箭尾抖动了一下,稳住了。
敌军已快进入射程,必须要当机立断了,赵兴居已拿定了主意。
“弟兄们!”赵兴居大声道:“此时若走,必无生路,为今之计,唯有奋力一搏!”
“我观其军皆为乌合之众,必然挡不住我等的攻击!”他取下了弓,拿出一只箭搭上,说道:“我将发两箭,射杀两人,请诸君一观!”
赵兴居几乎瞄都不瞄,抬弓就放,弓弦响处,对面一个敌军应声而倒。
良家子们大声叫好,赵兴居又射一箭,将对面旗帜下面一个将领模样的人射落。敌军顿时有些骚乱。
赵兴居两箭杀两人,真是箭不虚发。汉军士气大振,胆气立壮,有的人也取弓搭箭,向对面敌军射去。
“散开,以围猎之法,兵分两路,射杀敌军!”赵兴居命令道。
一百匹马向前一冲,进入到双方射程之内,齐齐放箭,对面一下子倒下了十几人。
汉军从中间分为两队,每队各有五十人,绕开敌军,沿着一条弧线,边跑边射。
骑射是良家子的看家本领,每个人都从小精习,他们绕着敌军不断放箭,不时有敌军中箭倒地,敌军自然也射箭回击,但是射术明显不及汉军,而且汉军人数少,中箭率不高,伤亡不多。
几轮对射之后,对面放弃了对射,直接分为两队,直冲过来,要与他们短兵相接了。
等到敌军战马冲了起来,汉军再想跑是不好跑了,只有当面硬刚了。
好在赵兴居已向身后大军报告消息,只要他们多拖上一时,便能得到增援。
“兄弟们,随我杀敌!”赵兴居收起了弓,提着一杆大戟,当先向敌军冲去。一百匹马撒开蹄子跟在他身后,向对面敌军疾驰而去。
赵兴居就像是一枝箭的箭头,一头扎进敌阵中,将迎面的一个敌军一戟刺死,之后将手中大戟一甩,击在另一名敌军的头盔之上,将他砸落马下。
开场便气势如虹,连杀两人,汉军的勇气都被激发出来,冲击十倍之敌竟然毫无惧色。
赵兴居带着一百汉军直刺入敌军阵列,十倍之兵竟不能挡,被他们直插进去,这一轮冲锋,汉军杀了足有二三十人。
虽然占尽了上风,但赵兴居知道,若是不能及时得到增援,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毕竟兵力差距摆在这儿,时间一长,汉军兵少的劣势便会尽数显现,到时他们就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援军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事情向着他预测的方向发展,敌军人数优势渐渐显现出来,汉军陷入了苦战,赵兴居只能大喊着,让手下尽量聚集,顽强抵抗,等待援军。
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地慢,就在他们等待得近乎绝望的时候,终于有援军赶到,一支生力汉军直接冲杀过来。敌军正与赵兴居等人苦战,猛然遭到这一轮冲击,顿时阵形大乱。
赵兴居远远看到是杨贵的队伍,心中一喜,大声吆喝着手下反击。
虽然来援汉军只有百人,但敌军不知汉军虚实,担心另有大军,已没有再战之心,只是边打边撤。两百汉军却不知见好就收,而是死死咬住不放,追着砍杀。等到刘彪的大军远远地一露面,敌军立即作鸟兽散,从撤退变成了溃败。
这一战杀敌近两百,俘虏一百人,缴获良马数十匹。
杨贵向着赵兴居道:“一百人碰上一千人,你居然没逃,还杀了好几十,真有你的!”
赵兴居笑道:“要不是你及时来援,今天我们就要交待在这儿了!”
两个人相对大笑。
赵兴居和杨贵都被记了功。刘彪还学***陛下带羽林军的经验,开了个表彰会,让表现出色的战士上台夸功,他们当然勉不了自吹自擂,两队人互喷口水。
良家子与流民子弟依然互相不服,但是这一场战役已使他们成为了兄弟。
赵兴居心里很是高兴,一是因为立了功劳,得了奖赏,再就是觉得在这队伍里感觉舒服,从战后记功便可以看出,校尉很公正,没有偏向他的老部下,而且队内的氛围很好,流民们虽然贫贱,但是从赤眉大营中形成的传统,一直是官民平等,相互亲爱,没有上级欺压下级的行为。
在整个队伍中人数较少,处于相对弱势的良家子没有任何不适感。
“来牧马营是来对了,以后定会有大好的前途!”赵兴居高兴地想。
有时军中就是要些互相不服的劲头,这样打起仗来将士们会比着冲锋,提高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刘彪令赵兴居和杨贵各率一百精兵,分为两路,在前为大军探路。
杨贵率先带一百人上马,打马向前,回头丢下一句,“赵兴居,咱们上战场上比比,看谁杀敌杀得多!”
赵兴居望着杨贵的背影,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收了收马的肚带。
一个良家子说道:“比就比,谁怕谁?看把他狂的,骑射不行,还要比杀人!”
另一个道:“他们一帮穷小子出身,也好意思叫什么羽林军!人家正儿八经的羽林军全是我们良家子,一共才三千人!”
“闭嘴!”赵兴居喝斥道,翻身上马,挥手命令士兵出发。
朔方是一个寒凉之地。
朔,便是北,朔方就是北方,因北有大河,也被称为河南地,战国时此地属于赵国所有,之后经匈奴人和汉人反复争夺,朔方几度易手,直到汉武帝迁大量汉民实边,才算把这块地区稳定下来。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说的就是河套地区,也就是黄河“几”字弯的顶端。朔方位于最好的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天遥地阔,既有大片的麦田,也有牧草青青的大牧场。
赵兴居率一百良家子在草原上纵马奔驰,此时是初秋时节,草儿还绿着,高高的野草随着秋风起伏,好像是绿色的波浪。
杨贵的队伍早没了踪影,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这一屯良家子在空旷的草原上走了将近一个时辰,中间经过几个牧民的聚居地和农人的村庄,一直没有遇到什么敌军。
赵兴居隔一阵就派人向后面的大军报告消息,如今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区域内,到处是汉军的斥侯。
登上一处缓坡,突然一个良家子大叫道:“屯长,看!那边有一支队伍!”
在遥远的天际,有一条移动的黑线向着他们移动,慢慢地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清晰,已能清楚地看到那是一队骑兵。在阳光的折射下,队伍的边缘有些虚化,好像有一股热气从地面升起,笼罩了整个队伍,使这一队骑兵显得有些朦胧,带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对方显然也发现了他们,队伍稍停了停,又继续前进了,只是速度好像比方才慢了些,有一种步步紧逼的感觉。
“屯长,他们有一千人吧?我们怎么办?”
“看样子是要吃掉我们,要不我们先退吧?”
“不能走!”赵兴居说道,“我们离大军几十里远,要是向后跑,敌军一定会追上来,他们数倍于我军,在我们身后边追边射,没等回到大部队中,我们便要被全歼了。”
“那怎么办?要不学李将军,故作疑兵?”一个队率说道。
当年飞将军李广带着一百余人出去,遇到数千匈奴人。李广让士兵全都下马,卸了马鞍,甚至躺在地上休息,以此迷惑敌军。果然匈奴人怕有伏兵,不敢上前,让他们趁夜遁去。
李广的故事在六郡良家子中家喻户晓,尤其是司马迁的史记流传开之后,李广的事迹更是为人所熟知。等到他的孙子李陵,那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此时所有人都看着他们的屯长,等着他拿主意。
“此处空旷,没有什么遮掩,无法伏兵,怎么故作疑兵?不行!”赵兴居说道。
这时忽然一枝羽箭飞来,插在队伍前面二十步外的地上,箭尾抖动了一下,稳住了。
敌军已快进入射程,必须要当机立断了,赵兴居已拿定了主意。
“弟兄们!”赵兴居大声道:“此时若走,必无生路,为今之计,唯有奋力一搏!”
“我观其军皆为乌合之众,必然挡不住我等的攻击!”他取下了弓,拿出一只箭搭上,说道:“我将发两箭,射杀两人,请诸君一观!”
赵兴居几乎瞄都不瞄,抬弓就放,弓弦响处,对面一个敌军应声而倒。
良家子们大声叫好,赵兴居又射一箭,将对面旗帜下面一个将领模样的人射落。敌军顿时有些骚乱。
赵兴居两箭杀两人,真是箭不虚发。汉军士气大振,胆气立壮,有的人也取弓搭箭,向对面敌军射去。
“散开,以围猎之法,兵分两路,射杀敌军!”赵兴居命令道。
一百匹马向前一冲,进入到双方射程之内,齐齐放箭,对面一下子倒下了十几人。
汉军从中间分为两队,每队各有五十人,绕开敌军,沿着一条弧线,边跑边射。
骑射是良家子的看家本领,每个人都从小精习,他们绕着敌军不断放箭,不时有敌军中箭倒地,敌军自然也射箭回击,但是射术明显不及汉军,而且汉军人数少,中箭率不高,伤亡不多。
几轮对射之后,对面放弃了对射,直接分为两队,直冲过来,要与他们短兵相接了。
等到敌军战马冲了起来,汉军再想跑是不好跑了,只有当面硬刚了。
好在赵兴居已向身后大军报告消息,只要他们多拖上一时,便能得到增援。
“兄弟们,随我杀敌!”赵兴居收起了弓,提着一杆大戟,当先向敌军冲去。一百匹马撒开蹄子跟在他身后,向对面敌军疾驰而去。
赵兴居就像是一枝箭的箭头,一头扎进敌阵中,将迎面的一个敌军一戟刺死,之后将手中大戟一甩,击在另一名敌军的头盔之上,将他砸落马下。
开场便气势如虹,连杀两人,汉军的勇气都被激发出来,冲击十倍之敌竟然毫无惧色。
赵兴居带着一百汉军直刺入敌军阵列,十倍之兵竟不能挡,被他们直插进去,这一轮冲锋,汉军杀了足有二三十人。
虽然占尽了上风,但赵兴居知道,若是不能及时得到增援,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毕竟兵力差距摆在这儿,时间一长,汉军兵少的劣势便会尽数显现,到时他们就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援军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事情向着他预测的方向发展,敌军人数优势渐渐显现出来,汉军陷入了苦战,赵兴居只能大喊着,让手下尽量聚集,顽强抵抗,等待援军。
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地慢,就在他们等待得近乎绝望的时候,终于有援军赶到,一支生力汉军直接冲杀过来。敌军正与赵兴居等人苦战,猛然遭到这一轮冲击,顿时阵形大乱。
赵兴居远远看到是杨贵的队伍,心中一喜,大声吆喝着手下反击。
虽然来援汉军只有百人,但敌军不知汉军虚实,担心另有大军,已没有再战之心,只是边打边撤。两百汉军却不知见好就收,而是死死咬住不放,追着砍杀。等到刘彪的大军远远地一露面,敌军立即作鸟兽散,从撤退变成了溃败。
这一战杀敌近两百,俘虏一百人,缴获良马数十匹。
杨贵向着赵兴居道:“一百人碰上一千人,你居然没逃,还杀了好几十,真有你的!”
赵兴居笑道:“要不是你及时来援,今天我们就要交待在这儿了!”
两个人相对大笑。
赵兴居和杨贵都被记了功。刘彪还学***陛下带羽林军的经验,开了个表彰会,让表现出色的战士上台夸功,他们当然勉不了自吹自擂,两队人互喷口水。
良家子与流民子弟依然互相不服,但是这一场战役已使他们成为了兄弟。
赵兴居心里很是高兴,一是因为立了功劳,得了奖赏,再就是觉得在这队伍里感觉舒服,从战后记功便可以看出,校尉很公正,没有偏向他的老部下,而且队内的氛围很好,流民们虽然贫贱,但是从赤眉大营中形成的传统,一直是官民平等,相互亲爱,没有上级欺压下级的行为。
在整个队伍中人数较少,处于相对弱势的良家子没有任何不适感。
“来牧马营是来对了,以后定会有大好的前途!”赵兴居高兴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