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
梁荣乖巧的点了点头:“孩儿每日都有好好进学,箭术和琴技也涨了几分。阿父呢?为何又瘦了许多?可是晋阳公务太过劳累?”
没想到梁荣一下就发现自己瘦了, 梁峰笑笑:“为父前日偶感风寒, 已经好了。荣儿的学业可有进益?”
一考校学问, 梁荣的注意力顿时被拉开了, 兴冲冲道:“阿父送的《孟子》,孩儿已经熟读。范先生还教了《荀子》,只差几章就学完了!”
梁峰眉峰一挑,范隆还教了梁荣《荀子》?《劝学篇》确实适合孩童,但是《荀子》一书中,不少内容和《孟子》所要阐述的理念背道而驰。既然范隆知道他给了梁荣《孟子》,为何还要让他同时学习《荀子》呢?
“哦?范祭酒教这两书时,可有叮嘱过什么?”梁峰若有所思的问道。
“范先生说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唯有广读,方能明理。”梁荣以为这也是父亲的考校,答得极其认真。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名言不错,但是放在此时,多用于劝谏帝王。范隆是大儒,不会轻易口误,跟梁荣这样的小家伙说这些,本身就包含着一些用意。
梁峰暗叹一声:“除了范祭酒,崔太守也有教你东西?”
“有!前些日子崔师留我在军帐,学习沙盘布阵,军略筹谋。不过崔师事繁,还是范先生教的多些。”梁荣有一说一,绝不隐瞒。
普通的八岁孩童,需要在作战室实时观摩吗?看来不论是崔稷还是范隆,都有了推他逐鹿之心。那么梁荣就不单单是他的儿子,更是这偌大基业的继承人,是未来的储君。只是梁荣自己,清楚他要面对的东西吗?
梁峰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了抚儿子的发顶:“荣儿果真刻苦。等到明年局面安定后,为父便迁崇文馆入晋阳,你也能在我身边读书了。”
这才是梁荣最想听到的东西,他抓住了梁峰的衣袖,用力点了点头,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了。
自从上党遇袭之后,梁峰就开始考虑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的问题。上党毕竟只是并州一隅,郡学可以设置,但是崇文馆不是郡学,是诸官子嗣的培育基地。这样政治意义浓郁的学府,确实应该放在身边才好。而治学和教学分立,也有益于人才多样化。等到实际成熟,更是能直接在晋阳开办学府。上党,晋阳这两个教育中心的设立,也是并州逐步稳定的标志。意义重大。
不过此时此刻,这些深层次的东西,都不如梁荣脸上的笑容来的让人开怀。小家伙无忧无虑的日子,怕是维持不了太久了,被卷入争霸战中,他拥有的,将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童年。
不知是不是同理心作祟,梁峰心底竟然有几分不舍,柔声道:“赶了几日的路,你也累了吧?先去洗漱用饭,等到明日,为父再慢慢考校你的学业箭术。”
得到了最好的消息,梁荣也不再坚持,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正堂。没了这个活泼的小家伙,房内陷入了短暂的静默。那个一直坐在旁边,未曾开口的人,再也不容忽视。
虽然又是一个多月没有见面,但是两人之间往来的公函从未停过。从上党一役的战况、折损,到其后的安置,还有朝廷封赏,一样样都要仔细吩咐,容不得半分疏忽。可是公务说尽,又要说些什么呢?
梁峰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晋阳已经开始屯田。此次军屯,将由李骏主持。”
用这个做开场白,并不十分妥当。奕延毕竟是保全了上党的功臣,哪有上来就告知分权之事的?
奕延显然也没料到梁峰会说这个,但是他面上并无任何沮丧愤怒,只是点了点头:“李骏有几分傲骨,手下也有堪用之人,可以一试。”
他竟然半点不在乎分权?梁峰稍一迟疑,又道:“屯兵毕竟只是预备役,这些日来,不少匈奴别部陆续投效,我与他们约定了征兵之事。这些人马,还得由你操练起来。雁门、上党两战,虏获的马匹不少,加之与拓跋部的马市交易,可以扩大虎狼营规模了……”
这是要把并州骑兵尽数交给自己。是重任不错,奕延面上仍旧没有太多表情:“末将自当练好这批新兵。”
见对方不动声色,梁峰眉头微微一皱:“府里可有变化?”
“陈营正用兵稳健,此次也率部曲击溃了高都围城之敌。正兵仍是三月一批,练的妥当。”奕延知道梁峰想问的是什么,答得干脆。
自从张和出任上党都尉后,他的副手陈顺便接任了梁府营正一职。继续为上党,乃至整个并州提供可靠的,经由梁府一手培训的基层军官。这才是保证屯兵掌控在梁峰手中的关键。就算李骏成了晋阳屯兵的实际领导者,这支兵马最终听从的,仍旧是梁峰的命令。
见他如此说,梁峰点了点头:“听闻张和最近准备婚娶了?”
这个问题来的突兀,奕延顿了顿,才道:“是薛家的女郎。张营正曾跟我说过,他想娶世家女。主公若是觉得不妥,我这就让他推了婚事。”
这个薛家,指的自然是薛仁。在接掌梁府的对外贸易之后,他也渐渐成为了贴近核心的一员。不过只是“贴近”,显然不足以让薛仁安心。嫁女给张和,实在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一笔。张和虽然执掌勇锐营,但是他终究是邑户出身,论起来算是梁峰的奴仆。而薛家再怎么小,也是士族。这样跨越阶级的婚配,足以让薛家沦为他人笑柄。
可是即便如此,薛仁仍旧同意了婚事。只是这点,便足以证明他融入这个小集体的决心。
梁峰摆了摆手:“娶薛家女无妨。只要张和拿准了立场,切莫因婚事给薛家开方便之门。”
薛仁是个聪明人,恐怕不会把那个浑身套路的五娘推给张和。而这示好,显然也是给自己看的,没必要搅黄。同样,张和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娶世家女,不是因为他的官职,而是因为他出身梁府部曲。若是换旁人,说不定梁峰还要担几分心。但是对这两人,他真没什么可操心的。
只连张和这样的心气儿高的离谱的,都娶妻了。奕延呢?
梁峰张了张嘴,却没把话说出口。那日之后,他们其实没怎么待在一起,近几个月更是连面都难见。然而不知何为,奕延在他面前更加沉默了,连那些担忧和按捺不住的关切,都收敛了起来。像一个标准的下属一样,不越雷池半步。
这样的克制,反而让梁峰生出几分焦躁。欲擒故纵是经典套路,但是他不觉的奕延是刻意为之。因为那深情,仍旧存在,只是对方不再把它表露在明面上,不再步步紧逼。就像是被雪水覆盖的火山口,只剩下波光粼粼的平静湖面。
梁峰遇到过痴缠不休的女伴。一旦对方开始索取“真爱”,而非肉体欲望,他就会干脆利落的放手。任那些过于激烈的东西空掷,变得狰狞丑陋,随后被时间吞噬。这上面,他从未有过半分投入,也无丝毫动容。男女之情对他,不过是放松心情的调剂,是一种无害的征服欲与控制欲交融的载体。
然而现在,他的征服欲和控制欲,有了新的、不容拒绝的目标。女人则变成了唾手可得的附庸。一切天翻地覆,不再是往日模样,也搅得他心烦意乱。
若是奕延如当日那样疯狂,说不好梁峰已经斩断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偏偏,这人是执拗的,执拗的近乎自虐。
又是一阵微妙的沉默,梁峰最终轻叹一声:“晋阳官邸破落,住不得人。你就在刺史府住下吧,我让人安排院子。”
之前梁峰并未彻底晋阳掌握局面,奕延大多住在军营。而现在,局面是安定下来了,晋阳财政却捉襟见肘,哪能花在修缮官邸上?因此他手下诸多幕僚,都暂居在刺史府中。反正这地方大得很,他又没什么需要安置的家眷。院子空着也是空着。
人人都是如此安排,可是对着奕延说这话,梁峰总觉得有些别扭。奕延的眸光微亮,言词却依旧规矩守礼:“多谢主公安排。”
扫过那人面上浅淡的,几乎看不清楚的伤痕。梁峰挪开了视线:“你把荣儿护的很好。”
他没再说上党之役,只是轻轻提了句梁荣。奕延胸口猛地一揪,低声道:“主公安心便好。”
而这次,梁峰没有答他。
奕延再次叩首,缓缓退了出去。
第238章 角力
一眼望不到边的营帐, 驻扎在汉水河畔。这是司马越设在荆州的大营, 挖空了朝廷六军得来的十万精兵, 也是他剿灭伪帝乱军的最大依仗。自从发兵以来,伪帝司马颖的残部屡战屡败,已经从江夏退到了自己的封国之中。
若是依照循例, 只要争权的郡王回到自己的封国,就意味着投降,没人会再动干戈。可是现在司马颖都称帝了,哪还有避难之说?司马越非但没有停兵,反而逼得更紧, 势要把这伙乱党剿灭一空。可惜成都国是司马颖经营十数年的大本营, 固若金汤。战事一时凝滞, 成了对持局面。
天气越发寒冷,只是这十万大军的军需, 就是个不小的担子。还要担心粮道会不会被乱兵劫了, 洛阳会不会陷于匈奴之手。林林总总的事情堆在案上, 足以让司马越头痛不已。
然而情势如此危急, 听到洛阳解围的消息,司马越脸上也未露出一丝笑容。梁子熙借兵拓跋部,击溃了进攻上党的三万兵马,还杀了主帅刘聪。连带围攻河内的匈奴兵也退回了老巢。这是好事不假,但是不该由小皇帝坐镇主持。
因为天子给上党拨粮,才使梁子熙大胜?听到这传言,司马越只觉脊背生寒。他一直知道司马覃聪明机警,甚至宫人不乏称颂,说他颇类武帝。为了提防小皇帝掌权,他在宫中布满了眼线心腹,谁料一离开洛阳城,就出了这样的篓子!
这梁子熙,果真居心叵测!若非如此,裴盾怎会刚到并州就身死战场?又为何自己一走,他就要联系宫中?
不能再这么放任下去了!
司马越在心底做了决断,只是如今他在外领兵,洛阳空虚至极。并州这样的咽喉之地,尚动不得。一旦剿灭伪帝,必须尽快回返洛阳,重掌大权!梁子熙不能留了,只有拔了小皇帝的爪牙,才能让他安分守己,乖乖听令。若不是伪帝碍事,他又何必立司马覃这样难以掌控之人!
“传令下去,加紧攻城!今冬定要克复荆州,剿灭伪帝乱军!”司马越冷声下令道。
本就紧迫的攻防战,随着这道命令,愈发惨烈起来。
※
“朝廷把代郡封给我们了?”拓跋猗卢面露喜色。
代郡可比他们现在的都城要好上不少,至少在幽州境内,又离中部的地盘极近,是个发展生息的好去处。这梁刺史当真爽利,只是派兵打了一仗,就换来一郡之地,可比当初司马腾要大方太多了!
然而拓跋猗卢喜形于色,一旁卫操的表情却不怎么好看:“单于莫高兴的太早。这封地,颇有些问题。”
见拓跋猗卢不解,卫操仔细解释道:“代郡距离我部太远,虽能把控中部,却要舍了根基。而且代郡位于幽州,这梁子熙向朝廷请封,说到底不过是慷他人之慨。万一幽州都督王浚着恼,我们岂不是又要同他打上一仗?”
听到辅相如此解释,拓跋猗卢的兴奋之情终于淡了些,皱了皱眉:“你是说,梁子熙在防备我等?”
卫操叹了口气:“历代并州刺史里,唯有梁子熙肯与我部互市。原先极难采购的盐、茶、布匹、乃至酒水,都可通商。但是铁器,一样也无。显然梁刺史不想让拓跋部太过壮大。如今群雄四起,又有匈奴在侧,防备也是应当的。不过对方如此,我等行事也要多加思量才行。”
“那……代郡不要了?”拓跋猗卢声音里有些不舍,然而卫操是他的心腹谋臣,也是拓跋部这些年壮大的根本。他的建议,还是要听的。
“那倒不必。只是……”卫操沉吟片刻,突然道,“只是要想清楚下来要如何走。若是梁子熙想同幽州交恶,这买卖就有得做!”
“什么?”拓跋猗卢有些晕了头,“他利用我们同王浚交恶,还有买卖可做?”
“若是梁子熙图谋幽州呢?”卫操像是想清楚了其中关窍,微微一笑,“若非如此,他何必用代郡做饵?如果梁子熙当真有意幽州,必定要同王浚恶战一场。到时出面抵御段氏鲜卑的,还会是谁?”
拓跋猗卢这才反应过来。确实,代郡只是个引子。要引出两州不合,为其后谋划。他们现在是站在并州一边的,两州真的打起来,梁子熙少不得还要用拓跋部的兵马。而若真的打下了幽州,梁子熙能看顾过来吗?必然还会分给拓跋部极大的地盘,说不定到时拓跋三部都能合在一起!
那才是拓跋氏兴起的关键!
“辅相果真智计无双!”拓跋猗卢哈哈一笑,“心中有底,事情就好办了!那就先发兵代郡,把咱们地盘占住了再说!”
至于其他,就要看并州方面的反应了。
※
梁峰此刻,正坐在旁人家中。晋阳郭氏相请,就连他这个刺史,也不便拒绝。在上党之役后,晋阳仅剩的这些高门,似乎终于把他放在了眼里。
这也不奇怪。虽然嫡宗大多逃出了并州,但是留在这里的高门疏宗,仍旧数量不少。毕竟这么多年的田宅,不是说放就能放下的。而之前梁峰遭朝廷忌惮,与裴盾相争,又举行什么制科,很是让这些高门放心不下。现在有了上党一战,倒是让他们对着新任刺史有了兴趣。
可不是谁都能打败匈奴,还杀了刘渊爱子的。当年司马腾也未做到的事情,这梁子熙来晋阳短短几月,就办了出来,如何不让这些士族升起结交之心。要知道河东可是被匈奴占去了,偌大的裴氏、卫氏,不是投敌就是出逃。这样的情形,难免让高门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其他人可以想办法南迁,但是他们这些留下来看守门户的,就没有那么多选择了。王氏向来同刘渊交好,心中如何想,旁人根本猜不透。郭氏却不愿轻轻松松舍弃自家门楣。那些寒门庶族投靠匈奴,还能换个高位。他们这些本就累世公卿的大族,若是投了刘渊,势必要对匈奴卑躬屈膝。哪家高门不是养了大批胡奴,谁肯向自家奴仆称臣?
所以冒出一个能撑起并州之人,再怎么看不过眼,也要结交一二。
这不,郭氏留守的疏宗之主郭通,便邀请了梁峰过府饮宴,明面上是为家母贺寿。郭家女眷信佛者甚多,请梁峰这个佛子前来,实在是名正言顺。只是私下里谈论的,可不是什么佛法经义。
“听闻王茂深病重……唉~此去颠沛流离,着实不易。”堂上主人轻声叹道。
王汶生病的消息,梁峰早就知道,但是郭通现在说这话,可不是单单问询。而是在打探他和晋阳王氏如今的关系。
“王常侍已经病了两月,我也多次遣人探望。只是兖州路远,消息不畅,让人忧心。”梁峰也摆出一副惋惜模样。
他跟王七娘的婚事告吹之后,两人的关系确实冷了段时间。但是即便不结亲,梁峰也不会把问题推在王汶头上。后来趁王汶生病,又开始了信件来往。只是对方的情况确实不怎么妙,估计是忧愤过度,生出的心病。实在非药石可医。
见梁峰跟王汶还有联系,郭通点了点头:“生在这乱世,只能随波逐流。听闻琅琊王奉命出镇建邺,琅琊王氏也有随行。若是江南有了庇所,说不得又要有大批士族南渡。”
闻言,梁峰心头一震。琅琊王司马睿镇建邺,这岂不是东晋王朝的发端?“王与马公天下”他还是知道的,说的便是东晋之事。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衍,现在已经跟司马越勾勾搭搭,到了王导时期,更是促成了士族和皇权并立的格局,传唱千年。
然而心底惊讶,梁峰却故意反而道:“郭侍郎也要南渡?”
郭通讶然失笑:“若是连我也南渡,晋阳家业又当如何?”
话里的意思倒是分明。他一个疏宗,走是走不脱的,终归还是要守在家中。但是嫡宗的去向,就难说了。
看来士族南逃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些人倒是从未考虑过被他们放弃的故土,会变成如何模样。
不过这些,并不是梁峰需要在意的。事实上,高门逃的越多,他越好治理州郡。不过想可以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梁峰叹道:“等到剿灭伪帝之后,洛阳便能花出心思对付匈奴。伪汉只是癣疥之疾,悉心应对,总有大乱消弭的时日。”
“正是如此。”郭通十分认同的颔首,“此次我约使君前来,想说的也是大乱后的治平。并州已经三年未曾考评了,记得使君正是当时最后一批。如今六郡恢复泰半,也是重启九品考评的时候了。”
梁峰闻言眉峰一动。这是想来分权了吗?
中正官向来由世家高门,而且是现任官员兼任,致仕者不能为中正官。王汶就是前任并州大中正,但是出逃之后,他辞了官职,中正一职自然也就卸任。等于说并州已无中正官。
若是放在平日,朝廷必然会重新指派一个中正。可是现在各州都兵荒马乱,谁还惦记选贤之事?这事便耽搁了下来。而郭通想要的,正是大中正之职!
郭氏是晋阳仅次于王氏的高门,甚至比孙氏还要强盛数分。在诸家嫡宗尽皆出逃的情况下,郭通确实有资格角逐一下中正之位。而有了选贤的权利后,并州的人士安排,特别是士族的选拔品评,也就掌控在了手中。这可是莫大权利,足以让郭通这样的人都为之垂涎。
只是他想要,梁峰就能轻易给出吗?
“若是能重启考评,自是最好不过。可是如今并州高门十不存一,就算品评,大多也是庶族。更何况……”梁峰敛去了面上笑容,“并州兵危,只论贤德,恐不足以守土安民。”
郭通眉峰一挑:“梁刺史此言,可是要放弃九品,唯才是举?”
这话说的可有些重了。唯才是举是当年魏武的选贤之法,但是得罪世家太过,致使魏文帝登基之后便改制,施行九品官人法。梁峰若是敢说出唯才是举,整个并州高门,都要与他为敌!
没想到梁荣一下就发现自己瘦了, 梁峰笑笑:“为父前日偶感风寒, 已经好了。荣儿的学业可有进益?”
一考校学问, 梁荣的注意力顿时被拉开了, 兴冲冲道:“阿父送的《孟子》,孩儿已经熟读。范先生还教了《荀子》,只差几章就学完了!”
梁峰眉峰一挑,范隆还教了梁荣《荀子》?《劝学篇》确实适合孩童,但是《荀子》一书中,不少内容和《孟子》所要阐述的理念背道而驰。既然范隆知道他给了梁荣《孟子》,为何还要让他同时学习《荀子》呢?
“哦?范祭酒教这两书时,可有叮嘱过什么?”梁峰若有所思的问道。
“范先生说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唯有广读,方能明理。”梁荣以为这也是父亲的考校,答得极其认真。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名言不错,但是放在此时,多用于劝谏帝王。范隆是大儒,不会轻易口误,跟梁荣这样的小家伙说这些,本身就包含着一些用意。
梁峰暗叹一声:“除了范祭酒,崔太守也有教你东西?”
“有!前些日子崔师留我在军帐,学习沙盘布阵,军略筹谋。不过崔师事繁,还是范先生教的多些。”梁荣有一说一,绝不隐瞒。
普通的八岁孩童,需要在作战室实时观摩吗?看来不论是崔稷还是范隆,都有了推他逐鹿之心。那么梁荣就不单单是他的儿子,更是这偌大基业的继承人,是未来的储君。只是梁荣自己,清楚他要面对的东西吗?
梁峰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了抚儿子的发顶:“荣儿果真刻苦。等到明年局面安定后,为父便迁崇文馆入晋阳,你也能在我身边读书了。”
这才是梁荣最想听到的东西,他抓住了梁峰的衣袖,用力点了点头,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了。
自从上党遇袭之后,梁峰就开始考虑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的问题。上党毕竟只是并州一隅,郡学可以设置,但是崇文馆不是郡学,是诸官子嗣的培育基地。这样政治意义浓郁的学府,确实应该放在身边才好。而治学和教学分立,也有益于人才多样化。等到实际成熟,更是能直接在晋阳开办学府。上党,晋阳这两个教育中心的设立,也是并州逐步稳定的标志。意义重大。
不过此时此刻,这些深层次的东西,都不如梁荣脸上的笑容来的让人开怀。小家伙无忧无虑的日子,怕是维持不了太久了,被卷入争霸战中,他拥有的,将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童年。
不知是不是同理心作祟,梁峰心底竟然有几分不舍,柔声道:“赶了几日的路,你也累了吧?先去洗漱用饭,等到明日,为父再慢慢考校你的学业箭术。”
得到了最好的消息,梁荣也不再坚持,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正堂。没了这个活泼的小家伙,房内陷入了短暂的静默。那个一直坐在旁边,未曾开口的人,再也不容忽视。
虽然又是一个多月没有见面,但是两人之间往来的公函从未停过。从上党一役的战况、折损,到其后的安置,还有朝廷封赏,一样样都要仔细吩咐,容不得半分疏忽。可是公务说尽,又要说些什么呢?
梁峰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晋阳已经开始屯田。此次军屯,将由李骏主持。”
用这个做开场白,并不十分妥当。奕延毕竟是保全了上党的功臣,哪有上来就告知分权之事的?
奕延显然也没料到梁峰会说这个,但是他面上并无任何沮丧愤怒,只是点了点头:“李骏有几分傲骨,手下也有堪用之人,可以一试。”
他竟然半点不在乎分权?梁峰稍一迟疑,又道:“屯兵毕竟只是预备役,这些日来,不少匈奴别部陆续投效,我与他们约定了征兵之事。这些人马,还得由你操练起来。雁门、上党两战,虏获的马匹不少,加之与拓跋部的马市交易,可以扩大虎狼营规模了……”
这是要把并州骑兵尽数交给自己。是重任不错,奕延面上仍旧没有太多表情:“末将自当练好这批新兵。”
见对方不动声色,梁峰眉头微微一皱:“府里可有变化?”
“陈营正用兵稳健,此次也率部曲击溃了高都围城之敌。正兵仍是三月一批,练的妥当。”奕延知道梁峰想问的是什么,答得干脆。
自从张和出任上党都尉后,他的副手陈顺便接任了梁府营正一职。继续为上党,乃至整个并州提供可靠的,经由梁府一手培训的基层军官。这才是保证屯兵掌控在梁峰手中的关键。就算李骏成了晋阳屯兵的实际领导者,这支兵马最终听从的,仍旧是梁峰的命令。
见他如此说,梁峰点了点头:“听闻张和最近准备婚娶了?”
这个问题来的突兀,奕延顿了顿,才道:“是薛家的女郎。张营正曾跟我说过,他想娶世家女。主公若是觉得不妥,我这就让他推了婚事。”
这个薛家,指的自然是薛仁。在接掌梁府的对外贸易之后,他也渐渐成为了贴近核心的一员。不过只是“贴近”,显然不足以让薛仁安心。嫁女给张和,实在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一笔。张和虽然执掌勇锐营,但是他终究是邑户出身,论起来算是梁峰的奴仆。而薛家再怎么小,也是士族。这样跨越阶级的婚配,足以让薛家沦为他人笑柄。
可是即便如此,薛仁仍旧同意了婚事。只是这点,便足以证明他融入这个小集体的决心。
梁峰摆了摆手:“娶薛家女无妨。只要张和拿准了立场,切莫因婚事给薛家开方便之门。”
薛仁是个聪明人,恐怕不会把那个浑身套路的五娘推给张和。而这示好,显然也是给自己看的,没必要搅黄。同样,张和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娶世家女,不是因为他的官职,而是因为他出身梁府部曲。若是换旁人,说不定梁峰还要担几分心。但是对这两人,他真没什么可操心的。
只连张和这样的心气儿高的离谱的,都娶妻了。奕延呢?
梁峰张了张嘴,却没把话说出口。那日之后,他们其实没怎么待在一起,近几个月更是连面都难见。然而不知何为,奕延在他面前更加沉默了,连那些担忧和按捺不住的关切,都收敛了起来。像一个标准的下属一样,不越雷池半步。
这样的克制,反而让梁峰生出几分焦躁。欲擒故纵是经典套路,但是他不觉的奕延是刻意为之。因为那深情,仍旧存在,只是对方不再把它表露在明面上,不再步步紧逼。就像是被雪水覆盖的火山口,只剩下波光粼粼的平静湖面。
梁峰遇到过痴缠不休的女伴。一旦对方开始索取“真爱”,而非肉体欲望,他就会干脆利落的放手。任那些过于激烈的东西空掷,变得狰狞丑陋,随后被时间吞噬。这上面,他从未有过半分投入,也无丝毫动容。男女之情对他,不过是放松心情的调剂,是一种无害的征服欲与控制欲交融的载体。
然而现在,他的征服欲和控制欲,有了新的、不容拒绝的目标。女人则变成了唾手可得的附庸。一切天翻地覆,不再是往日模样,也搅得他心烦意乱。
若是奕延如当日那样疯狂,说不好梁峰已经斩断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偏偏,这人是执拗的,执拗的近乎自虐。
又是一阵微妙的沉默,梁峰最终轻叹一声:“晋阳官邸破落,住不得人。你就在刺史府住下吧,我让人安排院子。”
之前梁峰并未彻底晋阳掌握局面,奕延大多住在军营。而现在,局面是安定下来了,晋阳财政却捉襟见肘,哪能花在修缮官邸上?因此他手下诸多幕僚,都暂居在刺史府中。反正这地方大得很,他又没什么需要安置的家眷。院子空着也是空着。
人人都是如此安排,可是对着奕延说这话,梁峰总觉得有些别扭。奕延的眸光微亮,言词却依旧规矩守礼:“多谢主公安排。”
扫过那人面上浅淡的,几乎看不清楚的伤痕。梁峰挪开了视线:“你把荣儿护的很好。”
他没再说上党之役,只是轻轻提了句梁荣。奕延胸口猛地一揪,低声道:“主公安心便好。”
而这次,梁峰没有答他。
奕延再次叩首,缓缓退了出去。
第238章 角力
一眼望不到边的营帐, 驻扎在汉水河畔。这是司马越设在荆州的大营, 挖空了朝廷六军得来的十万精兵, 也是他剿灭伪帝乱军的最大依仗。自从发兵以来,伪帝司马颖的残部屡战屡败,已经从江夏退到了自己的封国之中。
若是依照循例, 只要争权的郡王回到自己的封国,就意味着投降,没人会再动干戈。可是现在司马颖都称帝了,哪还有避难之说?司马越非但没有停兵,反而逼得更紧, 势要把这伙乱党剿灭一空。可惜成都国是司马颖经营十数年的大本营, 固若金汤。战事一时凝滞, 成了对持局面。
天气越发寒冷,只是这十万大军的军需, 就是个不小的担子。还要担心粮道会不会被乱兵劫了, 洛阳会不会陷于匈奴之手。林林总总的事情堆在案上, 足以让司马越头痛不已。
然而情势如此危急, 听到洛阳解围的消息,司马越脸上也未露出一丝笑容。梁子熙借兵拓跋部,击溃了进攻上党的三万兵马,还杀了主帅刘聪。连带围攻河内的匈奴兵也退回了老巢。这是好事不假,但是不该由小皇帝坐镇主持。
因为天子给上党拨粮,才使梁子熙大胜?听到这传言,司马越只觉脊背生寒。他一直知道司马覃聪明机警,甚至宫人不乏称颂,说他颇类武帝。为了提防小皇帝掌权,他在宫中布满了眼线心腹,谁料一离开洛阳城,就出了这样的篓子!
这梁子熙,果真居心叵测!若非如此,裴盾怎会刚到并州就身死战场?又为何自己一走,他就要联系宫中?
不能再这么放任下去了!
司马越在心底做了决断,只是如今他在外领兵,洛阳空虚至极。并州这样的咽喉之地,尚动不得。一旦剿灭伪帝,必须尽快回返洛阳,重掌大权!梁子熙不能留了,只有拔了小皇帝的爪牙,才能让他安分守己,乖乖听令。若不是伪帝碍事,他又何必立司马覃这样难以掌控之人!
“传令下去,加紧攻城!今冬定要克复荆州,剿灭伪帝乱军!”司马越冷声下令道。
本就紧迫的攻防战,随着这道命令,愈发惨烈起来。
※
“朝廷把代郡封给我们了?”拓跋猗卢面露喜色。
代郡可比他们现在的都城要好上不少,至少在幽州境内,又离中部的地盘极近,是个发展生息的好去处。这梁刺史当真爽利,只是派兵打了一仗,就换来一郡之地,可比当初司马腾要大方太多了!
然而拓跋猗卢喜形于色,一旁卫操的表情却不怎么好看:“单于莫高兴的太早。这封地,颇有些问题。”
见拓跋猗卢不解,卫操仔细解释道:“代郡距离我部太远,虽能把控中部,却要舍了根基。而且代郡位于幽州,这梁子熙向朝廷请封,说到底不过是慷他人之慨。万一幽州都督王浚着恼,我们岂不是又要同他打上一仗?”
听到辅相如此解释,拓跋猗卢的兴奋之情终于淡了些,皱了皱眉:“你是说,梁子熙在防备我等?”
卫操叹了口气:“历代并州刺史里,唯有梁子熙肯与我部互市。原先极难采购的盐、茶、布匹、乃至酒水,都可通商。但是铁器,一样也无。显然梁刺史不想让拓跋部太过壮大。如今群雄四起,又有匈奴在侧,防备也是应当的。不过对方如此,我等行事也要多加思量才行。”
“那……代郡不要了?”拓跋猗卢声音里有些不舍,然而卫操是他的心腹谋臣,也是拓跋部这些年壮大的根本。他的建议,还是要听的。
“那倒不必。只是……”卫操沉吟片刻,突然道,“只是要想清楚下来要如何走。若是梁子熙想同幽州交恶,这买卖就有得做!”
“什么?”拓跋猗卢有些晕了头,“他利用我们同王浚交恶,还有买卖可做?”
“若是梁子熙图谋幽州呢?”卫操像是想清楚了其中关窍,微微一笑,“若非如此,他何必用代郡做饵?如果梁子熙当真有意幽州,必定要同王浚恶战一场。到时出面抵御段氏鲜卑的,还会是谁?”
拓跋猗卢这才反应过来。确实,代郡只是个引子。要引出两州不合,为其后谋划。他们现在是站在并州一边的,两州真的打起来,梁子熙少不得还要用拓跋部的兵马。而若真的打下了幽州,梁子熙能看顾过来吗?必然还会分给拓跋部极大的地盘,说不定到时拓跋三部都能合在一起!
那才是拓跋氏兴起的关键!
“辅相果真智计无双!”拓跋猗卢哈哈一笑,“心中有底,事情就好办了!那就先发兵代郡,把咱们地盘占住了再说!”
至于其他,就要看并州方面的反应了。
※
梁峰此刻,正坐在旁人家中。晋阳郭氏相请,就连他这个刺史,也不便拒绝。在上党之役后,晋阳仅剩的这些高门,似乎终于把他放在了眼里。
这也不奇怪。虽然嫡宗大多逃出了并州,但是留在这里的高门疏宗,仍旧数量不少。毕竟这么多年的田宅,不是说放就能放下的。而之前梁峰遭朝廷忌惮,与裴盾相争,又举行什么制科,很是让这些高门放心不下。现在有了上党一战,倒是让他们对着新任刺史有了兴趣。
可不是谁都能打败匈奴,还杀了刘渊爱子的。当年司马腾也未做到的事情,这梁子熙来晋阳短短几月,就办了出来,如何不让这些士族升起结交之心。要知道河东可是被匈奴占去了,偌大的裴氏、卫氏,不是投敌就是出逃。这样的情形,难免让高门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其他人可以想办法南迁,但是他们这些留下来看守门户的,就没有那么多选择了。王氏向来同刘渊交好,心中如何想,旁人根本猜不透。郭氏却不愿轻轻松松舍弃自家门楣。那些寒门庶族投靠匈奴,还能换个高位。他们这些本就累世公卿的大族,若是投了刘渊,势必要对匈奴卑躬屈膝。哪家高门不是养了大批胡奴,谁肯向自家奴仆称臣?
所以冒出一个能撑起并州之人,再怎么看不过眼,也要结交一二。
这不,郭氏留守的疏宗之主郭通,便邀请了梁峰过府饮宴,明面上是为家母贺寿。郭家女眷信佛者甚多,请梁峰这个佛子前来,实在是名正言顺。只是私下里谈论的,可不是什么佛法经义。
“听闻王茂深病重……唉~此去颠沛流离,着实不易。”堂上主人轻声叹道。
王汶生病的消息,梁峰早就知道,但是郭通现在说这话,可不是单单问询。而是在打探他和晋阳王氏如今的关系。
“王常侍已经病了两月,我也多次遣人探望。只是兖州路远,消息不畅,让人忧心。”梁峰也摆出一副惋惜模样。
他跟王七娘的婚事告吹之后,两人的关系确实冷了段时间。但是即便不结亲,梁峰也不会把问题推在王汶头上。后来趁王汶生病,又开始了信件来往。只是对方的情况确实不怎么妙,估计是忧愤过度,生出的心病。实在非药石可医。
见梁峰跟王汶还有联系,郭通点了点头:“生在这乱世,只能随波逐流。听闻琅琊王奉命出镇建邺,琅琊王氏也有随行。若是江南有了庇所,说不得又要有大批士族南渡。”
闻言,梁峰心头一震。琅琊王司马睿镇建邺,这岂不是东晋王朝的发端?“王与马公天下”他还是知道的,说的便是东晋之事。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衍,现在已经跟司马越勾勾搭搭,到了王导时期,更是促成了士族和皇权并立的格局,传唱千年。
然而心底惊讶,梁峰却故意反而道:“郭侍郎也要南渡?”
郭通讶然失笑:“若是连我也南渡,晋阳家业又当如何?”
话里的意思倒是分明。他一个疏宗,走是走不脱的,终归还是要守在家中。但是嫡宗的去向,就难说了。
看来士族南逃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些人倒是从未考虑过被他们放弃的故土,会变成如何模样。
不过这些,并不是梁峰需要在意的。事实上,高门逃的越多,他越好治理州郡。不过想可以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梁峰叹道:“等到剿灭伪帝之后,洛阳便能花出心思对付匈奴。伪汉只是癣疥之疾,悉心应对,总有大乱消弭的时日。”
“正是如此。”郭通十分认同的颔首,“此次我约使君前来,想说的也是大乱后的治平。并州已经三年未曾考评了,记得使君正是当时最后一批。如今六郡恢复泰半,也是重启九品考评的时候了。”
梁峰闻言眉峰一动。这是想来分权了吗?
中正官向来由世家高门,而且是现任官员兼任,致仕者不能为中正官。王汶就是前任并州大中正,但是出逃之后,他辞了官职,中正一职自然也就卸任。等于说并州已无中正官。
若是放在平日,朝廷必然会重新指派一个中正。可是现在各州都兵荒马乱,谁还惦记选贤之事?这事便耽搁了下来。而郭通想要的,正是大中正之职!
郭氏是晋阳仅次于王氏的高门,甚至比孙氏还要强盛数分。在诸家嫡宗尽皆出逃的情况下,郭通确实有资格角逐一下中正之位。而有了选贤的权利后,并州的人士安排,特别是士族的选拔品评,也就掌控在了手中。这可是莫大权利,足以让郭通这样的人都为之垂涎。
只是他想要,梁峰就能轻易给出吗?
“若是能重启考评,自是最好不过。可是如今并州高门十不存一,就算品评,大多也是庶族。更何况……”梁峰敛去了面上笑容,“并州兵危,只论贤德,恐不足以守土安民。”
郭通眉峰一挑:“梁刺史此言,可是要放弃九品,唯才是举?”
这话说的可有些重了。唯才是举是当年魏武的选贤之法,但是得罪世家太过,致使魏文帝登基之后便改制,施行九品官人法。梁峰若是敢说出唯才是举,整个并州高门,都要与他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