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王屏脸上笑容一僵,他的消息怎么如此灵通?这话也不能不答,他干笑一声:“确有此事。据说丁刺史已经出兵,不知能否击退乱军……”
“信都失守,冀州危矣。必须要救!”奕延如今已经建立了威望,倒也不用跟王屏过多客气。
听到这话,王屏拉下了脸来:“奕将军,此事不妥啊。河北兵本就不多,再救他州,岂不乱了自家首尾?冀州的丁刺史和冯都尉都是老于战事之人,区区贼匪,哪能奈何?”
“若是守不住呢?”奕延反问道。
“这……”
王屏还想说什么,奕延已经摆了摆手:“府君不知兵事,若是信都失守,那群乱兵说不定会窜到司州,再次为祸河北。邺城已经被攻破一回,连东燕王都惨死荒野,府君难道忘了吗?”
这话的含义太可怕了,王屏头上不由冒出些冷汗。是啊,当初一万兵乱兵,就打得邺城无还手之力。若是多来几万呢?他要弃城而逃,还是以身殉国?
咽了口唾沫,王屏艰难道:“就算如此,也要看看丁刺史的应对。冒然出兵,总是不妥……”
奕延这次倒是没有反驳,只是简单道:“还请府君早作准备。”
好的不灵坏的灵,半个月后,冀州传来了消息。西部都尉冯冲战死沙场,信都城破!
第252章 战起
“荣儿, 醴酪寒凉, 少用些。”看着儿子吃的香甜, 梁峰忍不住笑道。
自从过完年后,梁峰就又忙了起来。为了应付即将拿下的冀州,晋阳再次开制科, 准备取吏。一年两科,简直多的让人诧异。但是也没其他法子了,偌大地盘等着用人,根本不是矜持的时候。更何况如今并州安定,开科的消息也能传得更远, 其他州郡的寒门或者小士族, 纷纷前来寻找机会。这样的情况下, 不取岂不浪费?
有了这件大事,其他的事情只能靠边让了。考试只要两日, 改卷却不止这个时间。等到制科成绩公布之后, 正好是三月三上巳宴。届时还要组织人手, 进行九品考评。这可是并州四年来第一次恢复中正官, 意义重大。加之郭通这个朝廷任命的中正官,怕是还有的折腾。
不过再怎么忙碌,梁峰还是抽出了一日时间,跟儿子共度寒食节。
寒食节不是什么大节日,而是并州习俗。三日不举火,吃冷食罢了。在这样春寒料峭的时候,吃上三天冷水冷饭,怎么看都不太科学。但是当年魏武帝曹操下《明罚令》,也没能阻止寒食节的俗例。到了梁峰手里,就稍稍变通了一下,把寒食节的三日缩减到一日,就设在清明前一天。
此时清明只是农历节气,并不是真正的节日,也没有节俗。梁峰引入了后世的做法,寒食禁火,吃冷食;清明举火,行墓祭。如此阴阳交替,一者悼亡一者求新,更容易被世人接受。春日冷食的时间虽然只减了两天,但是对体弱的老人孩子而言,意义可就重大了。光是缩短喝冷水的时间,就不知能避免多少疾病感染。
不过刺史府,并没有这样的顾虑。水都是前一日烧好放凉的,糕点凉盘也做了不少,就连干粥、醴酪这样的节令食物,都做了改良。像醴酪,原本是用粳米、大麦熬成酪状,加上捣碎的杏仁。到了梁府那些厨子手里,则在熬制过程中,放入羊乳和果脯,冷食清爽,热饮纯浓。到了寒食节,分发给府中幕僚,也算是节仪。
梁荣正是年幼嗜甜的时候,自然极爱这甜品一样的醴酪。听到父亲劝阻,他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了羹匙,夹了片白切羊肉放在嘴里细嚼。这肉煮的酥嫩,酱香浓郁,毫无腥膻,味醇色鲜,配上甜酱或是香醋,别有一番滋味。除了这两样,桌上还放着四种糕点,两道菜蔬,简直都不像是寒食节了。
梁荣哪会不知这是父亲配合自己的喜好,准备的宴食。这些日来,崇文馆正式搬到了晋阳,他也恢复了学业,跟梁峰相处的时间更少了。不过梁荣从不觉得寂寞,因为每每在这种细微之处,他都能觉出父亲对自己的爱护。比起馆中一众远离双亲的同窗,他已经极为幸运了。
慢条斯理用完了饭,梁荣漱口净手之后,忍不住问道:“阿父可要上衙?”
梁峰眉峰一挑:“怎么,荣儿想陪阿父消食吗?”
被识破了心思,小家伙的脸上显出些羞意:“阿父许久未同孩儿下棋了。”
病了一冬,姜达三令五申不让梁峰劳神,琴棋也在其列。现在身体好了不少,梁峰哪会让儿子失望,笑道:“那便让为父看看荣儿的棋艺长进吧。”
围棋也是贵族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梁荣自然要学。不过此刻,他摇了摇头:“荣儿想玩行军棋。”
当年蜗居梁府时,父子俩经常窝在宅中玩行军棋,有时一玩就是个把时辰。但是在梁荣进学之后,这棋就玩的少了。就连梁荣都有些怀念。
眉梢不经意的抽动了一下,梁峰也想起了当年的时光,不过那时缠着他玩军棋的,可不止梁荣一人。
如今邺城一月至多寄来两封信,还都是需要解码的军务密报,又能说些什么呢?这样几月不见的日子,其实也曾有过。但是别封他州,真的有些不同。
不过这些,很快被压在了心底,梁峰微微一笑:“怎么,最近学了兵法,想来一试?青梅,取棋来……”
梁荣的棋艺,确实有些增长,不知是不是兵书看的多了,有了点布阵的意识。不过没下几盘,对弈就一封加急的信件打断。
治所被乱兵攻破,西部都尉冯冲战死沙场,刺史丁劭移镇清河。冀州告危!
放下手中书信,梁峰呼出了胸中郁气:“要开战了。”
※
“将军,赵郡贼匪已被扫平。歼敌千人,夺回中丘、平棘、高邑三县。”
残破的城墙外,旌旗招展,兵马齐备。曾经的赵郡治所,如今已经成了大军行营。信都城破之后,奕延就率兵沿赵郡入境,清扫贼匪。此地距离乱兵洗劫已经过去数月,但是诸县的秩序仍旧未曾恢复。只因乱军攻入城池,便捣毁县府,杀官开仓。失去了牧民之官,下面的百姓自然变作了无头苍蝇。只是短短几月,城池就荒败不堪,宛若鬼蜮。
就算清缴了匪患,还能把这城池恢复如初吗?
“命参军入城,接管防务!”奕延对身边侍立的军司马道。
这次出兵,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正是参谋营的配置。并州军大多配有参谋,不过这些人不是将帅私部,而是由刺史府直接指派,化归一部,为将帅提供对阵方略参考,以及其他军事支持。因为这样的人才有限,参谋人数并不很多,一万大军也未必能配齐十人。而这次奕延军中的参谋,足足有一营建制!
这些人,都是从并州各郡县选拨出来的老吏,经过数次考核,政绩卓越,能力出众,也有不少应对危机的经验。他们的职责,也不是征战,而是在战后快速进驻城池,接管一城政务。
这次乱军为祸过甚,那些被洗劫过的城池,已经无法建立有效的行政机构,造成了权利真空。不论是朝廷还是冀州刺史,都无暇管理这些沦陷的孤城。这就成了渗透冀州郡县的最好时机。
只要这些吏人进驻之后,安民、抚民、建立有效防御机制,乃至垦荒、收容流民等一系列政务就能及时展开。在战争中缴获的粮草物资,也能快速消化,变成人力资源。要知道这次乱兵劫掠的,可不仅仅是城池,还有为数不少的士族公卿。带不走的辎重物资,很多被焚烧遗弃,但是更多财物,还在乱军手中。若是能尽数扫平,发一笔横财不在话下。
江应飞快道:“属下这就安排。不过将军只攻赵郡吗?常山郡呢?”
常山郡辖下可是有陉道,是幽并两州交战的必争之地。就这么放着不管,岂不可惜?
奕延摇了摇头:“拖不得了。十日之内,王浚必会发兵!”
冀州可不只一人盯着,北面的王浚早就垂涎欲滴。听到信都被破的消息,怎会弃之不顾?他手下的鲜卑兵,最擅长的正是奔袭,不出十日,大军就会兵临城下。对方有十万骑兵,他手头不足一万的步骑混合,怎能抢得过?
现在不是徐徐图之的时候了,必须使出雷霆一击!
江应也是精通兵事之人,听到这话,面色就有些变了:“可是贼兵足足三万有余,又是初胜,气焰正旺。立刻迎战,未免吃力。”
刺史府定过不少谋略,其中一条就是趁王浚出兵时,侵占更多冀州城池。然而定策是定策,具体指挥权,还在奕延手中。只要他下令,战术也会随之调整。
“敌人马军数量不少,大胜之后,极可能逃出冀州。若想拦住,必须尽快与其展开决战。”奕延的声音冰冷,没有任何迟疑。
这已经不单单是占地的问题了,更是截获大批物资,并且抢在王浚之前掠取军功的重要时机。奕延想的清楚,主公要的是这一州之地,若只是占城,早晚还会被人夺取。若是因军功取了冀州都督的头衔呢?那便大不一样了!
如今冀州已无领兵之人,甚至刺史也岌岌可危。此刻在拖延,才是失了最大战果!
听奕延这么说,江应倒吸了一口凉气:“将军所虑甚是。只是我军兵力,终归远逊贼兵啊!”
这可不是并州的百战之士,而是刚刚操练,还未上过战场的新兵。比起乱军,也强不了多少。更何况人数只有七千,尚不足敌人的三分之一。这样仓促接战,能胜吗?
“无妨。这仗,可以一试。”奕延的目光望向身侧颓败城墙,沉声答道。
在清扫赵郡贼寇时,奕延其实做了不少战前准备,也仔细调查过对手。乱兵之首,也是一位羯将。一个远离故土,未曾投奔主公,反而为祸州郡的族人。这让奕延胸中激起了浓浓战意,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会说出“劝那些作乱族人投靠主公”的愣头青了。
这样一支乱军首领,非但不能招抚,还应斩尽杀绝!若是任其坐大,说不好要对其他族人产生影响。并州在主公的安排下,好不容易接纳了羯族,让他们在上党安稳生活,亦如其他子民。若是生变,谁能救他们?
这领军之人,不是个简单人物!为了主公,为了并州,都要尽快斩除隐患才行!
第253章 虚晃
“晋阳多久未见如此景象了?全赖使君收复失地, 才有州郡治平啊。”三月天, 乍暖还寒, 郭通已经持上羽扇了。宽袍大袖,褒衣博带,一派名士风度, 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带出了十分矜贵。
梁峰微微一笑:“中正过誉。”
在宽阔的厅堂中,两人连榻而坐,高居主位,下面散坐着十几名年轻男子, 各个都身着华服, 风度翩翩。今日是晋阳再开乡品之日, 郭通没有选在郊外的山林之中,而是把考评地点放在了郭府。这府邸是百年老宅, 比刺史府还要精美豪奢, 亭台楼榭之间, 尽显郭氏门第底蕴, 实在用心良苦。
听梁峰如此自谦,他笑道:“当年王正中也是在雅集上擢使君为上品,不知今日,又能为朝廷遴选多少贤才。”
这话说得可有些倨傲了。其实当年考评,梁峰根本就未参加。灼然上品的评价,也是王汶私下说出的,跟他今日成就毫无关系。
但是郭通和梁峰心知肚明,下面的世家子弟未必知晓。听到这话,不少人眼中都闪出了光彩。若是能评为上品,是不是也能加官进爵,成为朝廷要员?
摆足了排场,也享受够下面的敬仰目光,郭通不等梁峰说什么,便捻须道:“今次乃是朝廷选才,亦是观诸君品状,当笔墨为先。不如赋诗一首,便以……春柳为题吧。”
庭中杨柳新芽初绽,翠绿喜人,用它赋诗算得上雅题。加之观看士子书法也是考评惯例,对于定品尤为重要,郭通这个题目出的,可谓循规蹈矩。然而梁峰微不可查的挑了挑眉,这样的考题,作起弊来,也简单至极。
郭通为了这个中正官的位置,可花了不少心思。幸亏王衍娶的是郭氏女,最终才让他这个族亲捡了便宜。搭上了王衍路线,他遴选的标准,自然也会出现一些变化。王衍最爱的是什么样,并不难猜。
果不其然,在赋诗之后,数位高门子弟脱颖而出。其后又是清谈雅辩,说的不外乎老庄、诗易,甚至有几位琴技、棋技高超的,还当场献艺。一个关乎国事的重要考核,弄得全无烟火气息。不过在座众人,都更习惯这样的品评方式,对于郭通也越发尊敬。
两个时辰转瞬而过,梁峰只简单问过几题,简直都像摆设一样了。郭通是没有那些名士的才干学问,但是留在并州的,毕竟疏宗和小士族居多,还真没什么特别出色的人物。所以他这个中正官,倒也做的得心应手。王、郭、孙氏皆有人定为上品,其下李氏、陈氏、贺氏、冯氏也有些中品,其余门第不够的,则轻飘飘落为下品。
面对这样的品状考语,不少人面上都有失落神色。郭通判的轻松,但是对于士人而言,就是起家官高低之分。是清还是浊,只这两个时辰,就落定不改。可是谁又有法子呢?不是出身高门,何来上品衔阶。如梁刺史这般走运的,终归还是少数。
“士人品评,还当如此。”过足了瘾头,郭通长叹一声,“使君那制科,未免流俗,怕是会坏了士林风气。”
这话,郭通早就想讲了。上次制科来的全是寒士,也就罢了。今次居然多出了些小士族的狂徒,也贸贸然参选!再小的士族,也是可以参加品评的,就算擢了下品,不也能为官吗?何必选这样体面尽失的法子?那些参加了制科的士人,他全都拒之门外,正是想让所有人知道,朝廷抡才之法,容不得如此轻贱!
他的话,也未尝不是座下众多士子,乃至他们身后世家的想法。面对郭通的诘问,梁峰一哂:“才有大小,品有高低。中正乃是为朝廷选官,自当慎重。制科不过是州郡吏治,何足挂齿?”
这话像是退让,郭通却皱了皱眉,总觉他话中有话。之前梁峰擢雁门太守时,选了郭刑,就让他有些恼火。不过雁门苦寒,又有胡马南侵的威胁,区区一个太守实在没什么好争。让给郭邢,也无不可。只要定品的权利握在自己手中,还怕他这一脉不显吗?
貌似惋惜的摇了摇头,郭通笑道:“使君为了并州,也是费尽心思。待乡品重启之后,就无需如此操劳了。”
梁峰看着郭通那自得笑容,压住了心底冷嘲。九品正中制是当世选官最重要的途径,也能划定这些世家的未来和命运。只是郭通选出的人,自己就一定要用吗?报给朝廷,或是入洛阳,或是别州为官,能力如何,职位怎样,又与并州有何关系?
这确实是为“朝廷”选拔的人才,只是郭通没有看穿其中区别。而那些不顾乡品,冒然参加制科的士族,才是他需要重视和优待的。这次开科,经士录取的人数增了一倍有余,前五之中,足有三人乃是士族出身!这样的趋势,绝不会就此停止。当这些人一步步在并州官场、乃至冀州、司州攀升时,大势才会形成。而这,也正是他需要的“新阶级”了。
一个必将与他同进退的阶级!
不咸不淡的应付着郭通,梁峰的心,已经飞到了其他事情上。也不知冀州情势如何了?奕延能赶在王浚之前,占领更多郡县吗?
军情来的比想象中的还要快些,当晚回到刺史府,张宾就急匆匆迎了过来:“主公,奕将军要前往清河,对战乱军!”
“什么?”梁峰也吃了一惊,“他麾下人马才有多少,为何如此仓促?”
“看情况是想赶在王浚之前,攻下敌军主力。”张宾难得的眉头紧皱,“不如去信,让他稍缓攻势?”
面对这样的建议,梁峰思索了片刻,便摇头道:“将能而君不御。伯远此举,必有其深意。”
这话乃孙子所言,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意相同。前线的战事,只能交给前线指挥官处理。后方多此一举,远程操控,十有八九要坏事。他相信奕延带兵的本事,也信任对方的战略眼光,实在不当过多干涉。
然而说完这句,还不等张宾回话,梁峰又道:“命上党兵马备战。若有需要,立刻支援冀州!”
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
“那支并州兵,究竟想做什么?”简陋的营帐内,石勒也在心中自问。
之前,他率兵攻下了信都,彻底击溃了冀州仅存的防守力量。刺史丁诏仓皇出逃,入了清河国。冀州乃是晋国重镇,司马诸王多分封于此,因此这些城池中积攒的财富也极为惊人。不过石勒未曾让手下兵士肆意掳掠,而是限定了时间,短短两日就拔营继续向清河进军。这也是之前惨败得来的教训。未曾真正歼敌,是不能任兵士松懈的。唯有除掉冀州刺史,这一州之地才会真正失去掌控。
然而就在他将要攻打清河的时候,后方传来消息。那支留守邺城的并州兵马沿赵郡入冀,开始清扫乱兵。短短几日,赵郡就被拿下,随后,这支兵马离奇的失去了踪影。
这是怎么回事?石勒并未读过兵书,但在行军打仗上,确有几分天赋,立刻察觉情况不对。只是他的兵马乃是流民为主,探查军情实在不是长项,几天过去,仍无法确认敌方行踪。这也让他心底愈发不安。
是继续攻打清河,还是见好就收,撤出冀州,转向幽州或是兖州?如今豫州地界,王弥正率军闹得起劲,朝廷数万人马镇守许昌,还有大将苟晞作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倒是不好冒然入境抽身而退,并不算难。可是清河一地,防御实在不强,还有崔氏这样天下第一等的高门。若是攻下,又能得到多少战获呢?
要收买军心,就让下面兵士吃到甜头。这样的肥羊,实在不该错过。
只是思量片刻,石勒就长身而起:“拔营,攻打清河!”
都打到如此地步了,总不能半途而废。他可是要拿下冀州,去汉国换取功勋的。就算那批并州兵前来偷袭,又能怎样?据斥候所言,之前攻入赵郡的人马并不太多,还不足一万。这点兵力,能撼动他手下大军吗?
“信都失守,冀州危矣。必须要救!”奕延如今已经建立了威望,倒也不用跟王屏过多客气。
听到这话,王屏拉下了脸来:“奕将军,此事不妥啊。河北兵本就不多,再救他州,岂不乱了自家首尾?冀州的丁刺史和冯都尉都是老于战事之人,区区贼匪,哪能奈何?”
“若是守不住呢?”奕延反问道。
“这……”
王屏还想说什么,奕延已经摆了摆手:“府君不知兵事,若是信都失守,那群乱兵说不定会窜到司州,再次为祸河北。邺城已经被攻破一回,连东燕王都惨死荒野,府君难道忘了吗?”
这话的含义太可怕了,王屏头上不由冒出些冷汗。是啊,当初一万兵乱兵,就打得邺城无还手之力。若是多来几万呢?他要弃城而逃,还是以身殉国?
咽了口唾沫,王屏艰难道:“就算如此,也要看看丁刺史的应对。冒然出兵,总是不妥……”
奕延这次倒是没有反驳,只是简单道:“还请府君早作准备。”
好的不灵坏的灵,半个月后,冀州传来了消息。西部都尉冯冲战死沙场,信都城破!
第252章 战起
“荣儿, 醴酪寒凉, 少用些。”看着儿子吃的香甜, 梁峰忍不住笑道。
自从过完年后,梁峰就又忙了起来。为了应付即将拿下的冀州,晋阳再次开制科, 准备取吏。一年两科,简直多的让人诧异。但是也没其他法子了,偌大地盘等着用人,根本不是矜持的时候。更何况如今并州安定,开科的消息也能传得更远, 其他州郡的寒门或者小士族, 纷纷前来寻找机会。这样的情况下, 不取岂不浪费?
有了这件大事,其他的事情只能靠边让了。考试只要两日, 改卷却不止这个时间。等到制科成绩公布之后, 正好是三月三上巳宴。届时还要组织人手, 进行九品考评。这可是并州四年来第一次恢复中正官, 意义重大。加之郭通这个朝廷任命的中正官,怕是还有的折腾。
不过再怎么忙碌,梁峰还是抽出了一日时间,跟儿子共度寒食节。
寒食节不是什么大节日,而是并州习俗。三日不举火,吃冷食罢了。在这样春寒料峭的时候,吃上三天冷水冷饭,怎么看都不太科学。但是当年魏武帝曹操下《明罚令》,也没能阻止寒食节的俗例。到了梁峰手里,就稍稍变通了一下,把寒食节的三日缩减到一日,就设在清明前一天。
此时清明只是农历节气,并不是真正的节日,也没有节俗。梁峰引入了后世的做法,寒食禁火,吃冷食;清明举火,行墓祭。如此阴阳交替,一者悼亡一者求新,更容易被世人接受。春日冷食的时间虽然只减了两天,但是对体弱的老人孩子而言,意义可就重大了。光是缩短喝冷水的时间,就不知能避免多少疾病感染。
不过刺史府,并没有这样的顾虑。水都是前一日烧好放凉的,糕点凉盘也做了不少,就连干粥、醴酪这样的节令食物,都做了改良。像醴酪,原本是用粳米、大麦熬成酪状,加上捣碎的杏仁。到了梁府那些厨子手里,则在熬制过程中,放入羊乳和果脯,冷食清爽,热饮纯浓。到了寒食节,分发给府中幕僚,也算是节仪。
梁荣正是年幼嗜甜的时候,自然极爱这甜品一样的醴酪。听到父亲劝阻,他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了羹匙,夹了片白切羊肉放在嘴里细嚼。这肉煮的酥嫩,酱香浓郁,毫无腥膻,味醇色鲜,配上甜酱或是香醋,别有一番滋味。除了这两样,桌上还放着四种糕点,两道菜蔬,简直都不像是寒食节了。
梁荣哪会不知这是父亲配合自己的喜好,准备的宴食。这些日来,崇文馆正式搬到了晋阳,他也恢复了学业,跟梁峰相处的时间更少了。不过梁荣从不觉得寂寞,因为每每在这种细微之处,他都能觉出父亲对自己的爱护。比起馆中一众远离双亲的同窗,他已经极为幸运了。
慢条斯理用完了饭,梁荣漱口净手之后,忍不住问道:“阿父可要上衙?”
梁峰眉峰一挑:“怎么,荣儿想陪阿父消食吗?”
被识破了心思,小家伙的脸上显出些羞意:“阿父许久未同孩儿下棋了。”
病了一冬,姜达三令五申不让梁峰劳神,琴棋也在其列。现在身体好了不少,梁峰哪会让儿子失望,笑道:“那便让为父看看荣儿的棋艺长进吧。”
围棋也是贵族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梁荣自然要学。不过此刻,他摇了摇头:“荣儿想玩行军棋。”
当年蜗居梁府时,父子俩经常窝在宅中玩行军棋,有时一玩就是个把时辰。但是在梁荣进学之后,这棋就玩的少了。就连梁荣都有些怀念。
眉梢不经意的抽动了一下,梁峰也想起了当年的时光,不过那时缠着他玩军棋的,可不止梁荣一人。
如今邺城一月至多寄来两封信,还都是需要解码的军务密报,又能说些什么呢?这样几月不见的日子,其实也曾有过。但是别封他州,真的有些不同。
不过这些,很快被压在了心底,梁峰微微一笑:“怎么,最近学了兵法,想来一试?青梅,取棋来……”
梁荣的棋艺,确实有些增长,不知是不是兵书看的多了,有了点布阵的意识。不过没下几盘,对弈就一封加急的信件打断。
治所被乱兵攻破,西部都尉冯冲战死沙场,刺史丁劭移镇清河。冀州告危!
放下手中书信,梁峰呼出了胸中郁气:“要开战了。”
※
“将军,赵郡贼匪已被扫平。歼敌千人,夺回中丘、平棘、高邑三县。”
残破的城墙外,旌旗招展,兵马齐备。曾经的赵郡治所,如今已经成了大军行营。信都城破之后,奕延就率兵沿赵郡入境,清扫贼匪。此地距离乱兵洗劫已经过去数月,但是诸县的秩序仍旧未曾恢复。只因乱军攻入城池,便捣毁县府,杀官开仓。失去了牧民之官,下面的百姓自然变作了无头苍蝇。只是短短几月,城池就荒败不堪,宛若鬼蜮。
就算清缴了匪患,还能把这城池恢复如初吗?
“命参军入城,接管防务!”奕延对身边侍立的军司马道。
这次出兵,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正是参谋营的配置。并州军大多配有参谋,不过这些人不是将帅私部,而是由刺史府直接指派,化归一部,为将帅提供对阵方略参考,以及其他军事支持。因为这样的人才有限,参谋人数并不很多,一万大军也未必能配齐十人。而这次奕延军中的参谋,足足有一营建制!
这些人,都是从并州各郡县选拨出来的老吏,经过数次考核,政绩卓越,能力出众,也有不少应对危机的经验。他们的职责,也不是征战,而是在战后快速进驻城池,接管一城政务。
这次乱军为祸过甚,那些被洗劫过的城池,已经无法建立有效的行政机构,造成了权利真空。不论是朝廷还是冀州刺史,都无暇管理这些沦陷的孤城。这就成了渗透冀州郡县的最好时机。
只要这些吏人进驻之后,安民、抚民、建立有效防御机制,乃至垦荒、收容流民等一系列政务就能及时展开。在战争中缴获的粮草物资,也能快速消化,变成人力资源。要知道这次乱兵劫掠的,可不仅仅是城池,还有为数不少的士族公卿。带不走的辎重物资,很多被焚烧遗弃,但是更多财物,还在乱军手中。若是能尽数扫平,发一笔横财不在话下。
江应飞快道:“属下这就安排。不过将军只攻赵郡吗?常山郡呢?”
常山郡辖下可是有陉道,是幽并两州交战的必争之地。就这么放着不管,岂不可惜?
奕延摇了摇头:“拖不得了。十日之内,王浚必会发兵!”
冀州可不只一人盯着,北面的王浚早就垂涎欲滴。听到信都被破的消息,怎会弃之不顾?他手下的鲜卑兵,最擅长的正是奔袭,不出十日,大军就会兵临城下。对方有十万骑兵,他手头不足一万的步骑混合,怎能抢得过?
现在不是徐徐图之的时候了,必须使出雷霆一击!
江应也是精通兵事之人,听到这话,面色就有些变了:“可是贼兵足足三万有余,又是初胜,气焰正旺。立刻迎战,未免吃力。”
刺史府定过不少谋略,其中一条就是趁王浚出兵时,侵占更多冀州城池。然而定策是定策,具体指挥权,还在奕延手中。只要他下令,战术也会随之调整。
“敌人马军数量不少,大胜之后,极可能逃出冀州。若想拦住,必须尽快与其展开决战。”奕延的声音冰冷,没有任何迟疑。
这已经不单单是占地的问题了,更是截获大批物资,并且抢在王浚之前掠取军功的重要时机。奕延想的清楚,主公要的是这一州之地,若只是占城,早晚还会被人夺取。若是因军功取了冀州都督的头衔呢?那便大不一样了!
如今冀州已无领兵之人,甚至刺史也岌岌可危。此刻在拖延,才是失了最大战果!
听奕延这么说,江应倒吸了一口凉气:“将军所虑甚是。只是我军兵力,终归远逊贼兵啊!”
这可不是并州的百战之士,而是刚刚操练,还未上过战场的新兵。比起乱军,也强不了多少。更何况人数只有七千,尚不足敌人的三分之一。这样仓促接战,能胜吗?
“无妨。这仗,可以一试。”奕延的目光望向身侧颓败城墙,沉声答道。
在清扫赵郡贼寇时,奕延其实做了不少战前准备,也仔细调查过对手。乱兵之首,也是一位羯将。一个远离故土,未曾投奔主公,反而为祸州郡的族人。这让奕延胸中激起了浓浓战意,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会说出“劝那些作乱族人投靠主公”的愣头青了。
这样一支乱军首领,非但不能招抚,还应斩尽杀绝!若是任其坐大,说不好要对其他族人产生影响。并州在主公的安排下,好不容易接纳了羯族,让他们在上党安稳生活,亦如其他子民。若是生变,谁能救他们?
这领军之人,不是个简单人物!为了主公,为了并州,都要尽快斩除隐患才行!
第253章 虚晃
“晋阳多久未见如此景象了?全赖使君收复失地, 才有州郡治平啊。”三月天, 乍暖还寒, 郭通已经持上羽扇了。宽袍大袖,褒衣博带,一派名士风度, 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带出了十分矜贵。
梁峰微微一笑:“中正过誉。”
在宽阔的厅堂中,两人连榻而坐,高居主位,下面散坐着十几名年轻男子, 各个都身着华服, 风度翩翩。今日是晋阳再开乡品之日, 郭通没有选在郊外的山林之中,而是把考评地点放在了郭府。这府邸是百年老宅, 比刺史府还要精美豪奢, 亭台楼榭之间, 尽显郭氏门第底蕴, 实在用心良苦。
听梁峰如此自谦,他笑道:“当年王正中也是在雅集上擢使君为上品,不知今日,又能为朝廷遴选多少贤才。”
这话说得可有些倨傲了。其实当年考评,梁峰根本就未参加。灼然上品的评价,也是王汶私下说出的,跟他今日成就毫无关系。
但是郭通和梁峰心知肚明,下面的世家子弟未必知晓。听到这话,不少人眼中都闪出了光彩。若是能评为上品,是不是也能加官进爵,成为朝廷要员?
摆足了排场,也享受够下面的敬仰目光,郭通不等梁峰说什么,便捻须道:“今次乃是朝廷选才,亦是观诸君品状,当笔墨为先。不如赋诗一首,便以……春柳为题吧。”
庭中杨柳新芽初绽,翠绿喜人,用它赋诗算得上雅题。加之观看士子书法也是考评惯例,对于定品尤为重要,郭通这个题目出的,可谓循规蹈矩。然而梁峰微不可查的挑了挑眉,这样的考题,作起弊来,也简单至极。
郭通为了这个中正官的位置,可花了不少心思。幸亏王衍娶的是郭氏女,最终才让他这个族亲捡了便宜。搭上了王衍路线,他遴选的标准,自然也会出现一些变化。王衍最爱的是什么样,并不难猜。
果不其然,在赋诗之后,数位高门子弟脱颖而出。其后又是清谈雅辩,说的不外乎老庄、诗易,甚至有几位琴技、棋技高超的,还当场献艺。一个关乎国事的重要考核,弄得全无烟火气息。不过在座众人,都更习惯这样的品评方式,对于郭通也越发尊敬。
两个时辰转瞬而过,梁峰只简单问过几题,简直都像摆设一样了。郭通是没有那些名士的才干学问,但是留在并州的,毕竟疏宗和小士族居多,还真没什么特别出色的人物。所以他这个中正官,倒也做的得心应手。王、郭、孙氏皆有人定为上品,其下李氏、陈氏、贺氏、冯氏也有些中品,其余门第不够的,则轻飘飘落为下品。
面对这样的品状考语,不少人面上都有失落神色。郭通判的轻松,但是对于士人而言,就是起家官高低之分。是清还是浊,只这两个时辰,就落定不改。可是谁又有法子呢?不是出身高门,何来上品衔阶。如梁刺史这般走运的,终归还是少数。
“士人品评,还当如此。”过足了瘾头,郭通长叹一声,“使君那制科,未免流俗,怕是会坏了士林风气。”
这话,郭通早就想讲了。上次制科来的全是寒士,也就罢了。今次居然多出了些小士族的狂徒,也贸贸然参选!再小的士族,也是可以参加品评的,就算擢了下品,不也能为官吗?何必选这样体面尽失的法子?那些参加了制科的士人,他全都拒之门外,正是想让所有人知道,朝廷抡才之法,容不得如此轻贱!
他的话,也未尝不是座下众多士子,乃至他们身后世家的想法。面对郭通的诘问,梁峰一哂:“才有大小,品有高低。中正乃是为朝廷选官,自当慎重。制科不过是州郡吏治,何足挂齿?”
这话像是退让,郭通却皱了皱眉,总觉他话中有话。之前梁峰擢雁门太守时,选了郭刑,就让他有些恼火。不过雁门苦寒,又有胡马南侵的威胁,区区一个太守实在没什么好争。让给郭邢,也无不可。只要定品的权利握在自己手中,还怕他这一脉不显吗?
貌似惋惜的摇了摇头,郭通笑道:“使君为了并州,也是费尽心思。待乡品重启之后,就无需如此操劳了。”
梁峰看着郭通那自得笑容,压住了心底冷嘲。九品正中制是当世选官最重要的途径,也能划定这些世家的未来和命运。只是郭通选出的人,自己就一定要用吗?报给朝廷,或是入洛阳,或是别州为官,能力如何,职位怎样,又与并州有何关系?
这确实是为“朝廷”选拔的人才,只是郭通没有看穿其中区别。而那些不顾乡品,冒然参加制科的士族,才是他需要重视和优待的。这次开科,经士录取的人数增了一倍有余,前五之中,足有三人乃是士族出身!这样的趋势,绝不会就此停止。当这些人一步步在并州官场、乃至冀州、司州攀升时,大势才会形成。而这,也正是他需要的“新阶级”了。
一个必将与他同进退的阶级!
不咸不淡的应付着郭通,梁峰的心,已经飞到了其他事情上。也不知冀州情势如何了?奕延能赶在王浚之前,占领更多郡县吗?
军情来的比想象中的还要快些,当晚回到刺史府,张宾就急匆匆迎了过来:“主公,奕将军要前往清河,对战乱军!”
“什么?”梁峰也吃了一惊,“他麾下人马才有多少,为何如此仓促?”
“看情况是想赶在王浚之前,攻下敌军主力。”张宾难得的眉头紧皱,“不如去信,让他稍缓攻势?”
面对这样的建议,梁峰思索了片刻,便摇头道:“将能而君不御。伯远此举,必有其深意。”
这话乃孙子所言,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意相同。前线的战事,只能交给前线指挥官处理。后方多此一举,远程操控,十有八九要坏事。他相信奕延带兵的本事,也信任对方的战略眼光,实在不当过多干涉。
然而说完这句,还不等张宾回话,梁峰又道:“命上党兵马备战。若有需要,立刻支援冀州!”
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
“那支并州兵,究竟想做什么?”简陋的营帐内,石勒也在心中自问。
之前,他率兵攻下了信都,彻底击溃了冀州仅存的防守力量。刺史丁诏仓皇出逃,入了清河国。冀州乃是晋国重镇,司马诸王多分封于此,因此这些城池中积攒的财富也极为惊人。不过石勒未曾让手下兵士肆意掳掠,而是限定了时间,短短两日就拔营继续向清河进军。这也是之前惨败得来的教训。未曾真正歼敌,是不能任兵士松懈的。唯有除掉冀州刺史,这一州之地才会真正失去掌控。
然而就在他将要攻打清河的时候,后方传来消息。那支留守邺城的并州兵马沿赵郡入冀,开始清扫乱兵。短短几日,赵郡就被拿下,随后,这支兵马离奇的失去了踪影。
这是怎么回事?石勒并未读过兵书,但在行军打仗上,确有几分天赋,立刻察觉情况不对。只是他的兵马乃是流民为主,探查军情实在不是长项,几天过去,仍无法确认敌方行踪。这也让他心底愈发不安。
是继续攻打清河,还是见好就收,撤出冀州,转向幽州或是兖州?如今豫州地界,王弥正率军闹得起劲,朝廷数万人马镇守许昌,还有大将苟晞作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倒是不好冒然入境抽身而退,并不算难。可是清河一地,防御实在不强,还有崔氏这样天下第一等的高门。若是攻下,又能得到多少战获呢?
要收买军心,就让下面兵士吃到甜头。这样的肥羊,实在不该错过。
只是思量片刻,石勒就长身而起:“拔营,攻打清河!”
都打到如此地步了,总不能半途而废。他可是要拿下冀州,去汉国换取功勋的。就算那批并州兵前来偷袭,又能怎样?据斥候所言,之前攻入赵郡的人马并不太多,还不足一万。这点兵力,能撼动他手下大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