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自打温氏生了初一,许多人都觉得,阿琇这个记名的女儿要失宠,其中最是幸灾乐祸的是阿珠。可这几年来,温氏对阿琇一如既往,吃穿用度色色用心,就算是亲娘也不过如此了。倒是对初一,因他是个男孩儿的缘故,更加严格些。
顾老太太就更别说了,当初同意温氏抱养阿琇,就是觉得阿琇能旺温氏的子孙缘。这可不是么,才抱养了一年,就给靖国公把嫡子招来了。顾老太太能不更加喜欢阿琇?
靖国公也是如此。原本靖国公顶着个国公的爵位,在朝中只领了个虚职,算是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这两年哪,竟然还小小地升了职了。听老娘说阿琇是个小福人,他也觉得闺女确实有福——看看打她出生后,家里头多少好事儿哪!本来就疼孩子的靖国公,自然就更喜欢阿琇了。
所以这几年阿琇非但没有半点儿失宠的感觉,小日子反而过得更滋润啦。
正说着话呢,三太太来了,还带着五姑娘六姑娘。
“呦,你们娘三个这是做什么呢?”三太太一进门,就瞧见初一正撅着屁股,脑袋扎进了杏红绫子被里。
“三婶。”阿琇忙从温氏身后出来,对着三太太行礼,初一也跳下来床像模像样地学着姐姐的样子给三太太行礼。
五姑娘六姑娘也见过了温氏。
三太太坐下,笑道:“初一愈发圆润啦。”
初一挺起胸脯,“威武啦。”
五姑娘六姑娘都捂着嘴笑个不停。她们今年也十岁了,虽然是双胞胎,但是小姐妹俩长得并不很像,脸圆一些的是五姑娘,个头儿稍微高一些的是六姑娘。
温氏笑道:“她们小姐妹也没去上课?”
“今儿先生身上有些不适,让我们也歇一天。”说话的是六姑娘。她今儿穿了一身红衣裳,头上梳着垂鬟分肖髻,发髻上头没插戴钗环,倒是发辫上头缠着一串儿金线穿起来的珠子,瞧着简单又娇俏。“九妹妹倒是方便啦,你就没去!”
“好姐姐你快饶了我吧,初一都给我告状啦!”阿琇哀嚎,“可给我留点儿面子吧。”
丫鬟送了茶上来,,阿琇接过一碗端到六姑娘跟前,“姐姐喝茶!”可别再多嘴啦。
五姑娘掩口,斯斯文文地说道,“横竖大家都知道九妹妹不爱上学的。”
阿琇就过去抱住了三太太的手臂,“五姐六姐一起欺负我,三婶要替我做主。”
“不理你姐姐她们,来,婶子给你好东西呢。”三太太摸着阿琇的头发,笑着叫丫鬟送了只盒子,“这是我外祖家里送来的,说是南边儿的新花样,给阿琇戴正合适呢。”
三太太的母亲出身江南大家,故而南边不时有东西送过来。
阿琇谢过了三太太,接过盒子打开了一看,里边装着的就是六姑娘头上戴着的那种珠串。说名贵算不上,胜在样式精巧,正适合阿琇这样年纪还小,梳起发髻却铺排不开太多钗环的小姑娘来戴。
“又偏了你的好东西。”温氏笑道,“有这个,给五丫头六丫头戴吧。”
三太太便道,“几个丫头都有呢,这是阿琇的,我特特给送过来的。”
“那就多谢你了,对了,正有事要问问你呢,阿琇,昨儿你父亲不是给你带了一副新的九连环来?带姐姐弟弟一起去玩玩。”
阿琇就知道温氏这是和三太太有话说了,忙请了五姑娘六姑娘去她的小院儿一起玩,临走时候没忘了把藏在床上企图偷听的初一给提溜走。
她们出去了,三太太就问:“嫂子这是有什么事?”
“也没有什么,就是近来不少人跟我打听阿珎阿珠。”温氏啜了一口茶,方慢慢地说道,“上回去安郡王府里头贺寿,户部李侍郎的夫人跟我问起了阿珠。李家跟咱们府里素无来往,我也不大知道,这不是忽然想起了,你娘家小姑姑,是不是就嫁到了李家?”
“小姑姑是嫁到了李家没错,不过和李侍郎家里已经是两枝儿了。就不知道,李侍郎夫人那边,想说给阿珠的是哪个儿子?”
“是他们家里的大公子。”
三太太想了一下,笑道,“要说这个人我倒是听小姑姑说过。李夫人膝下只有几个姑娘,几位公子都是庶出。不过大公子从小养在嫡母名下,李夫人也是当做亲儿子一样养大的。如今十七八岁的年纪吧,已经中了秀才。”
六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儿了。李侍郎如今也不过是四十出头年纪,已经坐到了这个位子上。再熬几年,尚书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想一下的。这样的人家,李大公子念书又有出息,就算是庶出,也和嫡子没什么差别了。何必求娶阿珠?
温氏有些想不通。
三太太见她垂眸思索,叹道,“也就是大嫂子你了。”
阿珠什么性子,府里头人谁都知道。就温氏进门这几年,也没见阿珠对嫡母有多孝敬。换了她是温氏,管她什么名声好不好呢,横竖是不会为了个对自己不那么敬重的庶女费心呢。
温氏笑了笑,“不管是阿珎还是阿珠,嫁个好人家,对我又有什么不好呢?”
她没进门的时候就知道,靖国公已经有了嫡女庶女。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姑娘们在闺阁里娇养,长大了后嫁出去,也都是家族的助力。
“再者说了,女孩儿们一辈子的大事,做长辈的多打听多费心,总不好盲婚哑嫁的,等过了门再知道有什么不好的,岂不是误了”?
“总之是嫂子你好心。”
三太太答应回娘家去问问她的小姑姑,再好生打听一下李家大郎。
温氏又郑重谢了她。
小跨院里,五姑娘六姑娘不肯进去坐,只在海棠树下的石桌上坐了。
风出过,海棠花瓣纷纷落下。
六姑娘摇头晃脑地说道,“怪道人家写诗说海棠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呢。九妹妹这院儿里的两株树,真真是好看呢。”
“这有什么?两棵树到底还是少了些。我就喜欢那大片大片的花树,一起开花的时候才好看呢。哎对了,清明就要到了,咱们求了老太太或是母亲带咱们去铁梨山吧?去年外公带我去过,,那山上的梨花每年开起来的时候,整个山头都好像被雪盖住了呢,正经好看。可惜我们去的晚了些,梨花都要开败了。今年咱们赶花期过去,肯定更好。还有那铁梨庵里专门有人养蜂酿蜜呢。”阿琇提议。
初一连忙附和,“对对对,花蜜兑了水喝可甜啦。”
五姑娘六姑娘平常出门也就是跟着三太太回娘家或是往几个交好人家里走动,长了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城。听阿琇和初一说了,都有些意动。
五姑娘犹豫,“万一老太太不同意呢。”
“所以咱们得求求呀。”
四个孩子凑到一起,头挨着头,商量了一会儿,初一打头,阿琇和两个姐姐随后,一同去磨顾老太太了。
顾老太太也是个爱玩爱动的,听阿琇一说,拍掌而笑,“铁梨庵我倒是去过几次,那个梨花蜜也喝过,确实不错。倒是没赶上过梨花开的时候,既你们愿意,那咱们就去看看?”
铁梨山也不远,带着孩子们去玩玩,就当是踏青了。
</div>
</div>
顾老太太就更别说了,当初同意温氏抱养阿琇,就是觉得阿琇能旺温氏的子孙缘。这可不是么,才抱养了一年,就给靖国公把嫡子招来了。顾老太太能不更加喜欢阿琇?
靖国公也是如此。原本靖国公顶着个国公的爵位,在朝中只领了个虚职,算是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这两年哪,竟然还小小地升了职了。听老娘说阿琇是个小福人,他也觉得闺女确实有福——看看打她出生后,家里头多少好事儿哪!本来就疼孩子的靖国公,自然就更喜欢阿琇了。
所以这几年阿琇非但没有半点儿失宠的感觉,小日子反而过得更滋润啦。
正说着话呢,三太太来了,还带着五姑娘六姑娘。
“呦,你们娘三个这是做什么呢?”三太太一进门,就瞧见初一正撅着屁股,脑袋扎进了杏红绫子被里。
“三婶。”阿琇忙从温氏身后出来,对着三太太行礼,初一也跳下来床像模像样地学着姐姐的样子给三太太行礼。
五姑娘六姑娘也见过了温氏。
三太太坐下,笑道:“初一愈发圆润啦。”
初一挺起胸脯,“威武啦。”
五姑娘六姑娘都捂着嘴笑个不停。她们今年也十岁了,虽然是双胞胎,但是小姐妹俩长得并不很像,脸圆一些的是五姑娘,个头儿稍微高一些的是六姑娘。
温氏笑道:“她们小姐妹也没去上课?”
“今儿先生身上有些不适,让我们也歇一天。”说话的是六姑娘。她今儿穿了一身红衣裳,头上梳着垂鬟分肖髻,发髻上头没插戴钗环,倒是发辫上头缠着一串儿金线穿起来的珠子,瞧着简单又娇俏。“九妹妹倒是方便啦,你就没去!”
“好姐姐你快饶了我吧,初一都给我告状啦!”阿琇哀嚎,“可给我留点儿面子吧。”
丫鬟送了茶上来,,阿琇接过一碗端到六姑娘跟前,“姐姐喝茶!”可别再多嘴啦。
五姑娘掩口,斯斯文文地说道,“横竖大家都知道九妹妹不爱上学的。”
阿琇就过去抱住了三太太的手臂,“五姐六姐一起欺负我,三婶要替我做主。”
“不理你姐姐她们,来,婶子给你好东西呢。”三太太摸着阿琇的头发,笑着叫丫鬟送了只盒子,“这是我外祖家里送来的,说是南边儿的新花样,给阿琇戴正合适呢。”
三太太的母亲出身江南大家,故而南边不时有东西送过来。
阿琇谢过了三太太,接过盒子打开了一看,里边装着的就是六姑娘头上戴着的那种珠串。说名贵算不上,胜在样式精巧,正适合阿琇这样年纪还小,梳起发髻却铺排不开太多钗环的小姑娘来戴。
“又偏了你的好东西。”温氏笑道,“有这个,给五丫头六丫头戴吧。”
三太太便道,“几个丫头都有呢,这是阿琇的,我特特给送过来的。”
“那就多谢你了,对了,正有事要问问你呢,阿琇,昨儿你父亲不是给你带了一副新的九连环来?带姐姐弟弟一起去玩玩。”
阿琇就知道温氏这是和三太太有话说了,忙请了五姑娘六姑娘去她的小院儿一起玩,临走时候没忘了把藏在床上企图偷听的初一给提溜走。
她们出去了,三太太就问:“嫂子这是有什么事?”
“也没有什么,就是近来不少人跟我打听阿珎阿珠。”温氏啜了一口茶,方慢慢地说道,“上回去安郡王府里头贺寿,户部李侍郎的夫人跟我问起了阿珠。李家跟咱们府里素无来往,我也不大知道,这不是忽然想起了,你娘家小姑姑,是不是就嫁到了李家?”
“小姑姑是嫁到了李家没错,不过和李侍郎家里已经是两枝儿了。就不知道,李侍郎夫人那边,想说给阿珠的是哪个儿子?”
“是他们家里的大公子。”
三太太想了一下,笑道,“要说这个人我倒是听小姑姑说过。李夫人膝下只有几个姑娘,几位公子都是庶出。不过大公子从小养在嫡母名下,李夫人也是当做亲儿子一样养大的。如今十七八岁的年纪吧,已经中了秀才。”
六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儿了。李侍郎如今也不过是四十出头年纪,已经坐到了这个位子上。再熬几年,尚书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想一下的。这样的人家,李大公子念书又有出息,就算是庶出,也和嫡子没什么差别了。何必求娶阿珠?
温氏有些想不通。
三太太见她垂眸思索,叹道,“也就是大嫂子你了。”
阿珠什么性子,府里头人谁都知道。就温氏进门这几年,也没见阿珠对嫡母有多孝敬。换了她是温氏,管她什么名声好不好呢,横竖是不会为了个对自己不那么敬重的庶女费心呢。
温氏笑了笑,“不管是阿珎还是阿珠,嫁个好人家,对我又有什么不好呢?”
她没进门的时候就知道,靖国公已经有了嫡女庶女。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姑娘们在闺阁里娇养,长大了后嫁出去,也都是家族的助力。
“再者说了,女孩儿们一辈子的大事,做长辈的多打听多费心,总不好盲婚哑嫁的,等过了门再知道有什么不好的,岂不是误了”?
“总之是嫂子你好心。”
三太太答应回娘家去问问她的小姑姑,再好生打听一下李家大郎。
温氏又郑重谢了她。
小跨院里,五姑娘六姑娘不肯进去坐,只在海棠树下的石桌上坐了。
风出过,海棠花瓣纷纷落下。
六姑娘摇头晃脑地说道,“怪道人家写诗说海棠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呢。九妹妹这院儿里的两株树,真真是好看呢。”
“这有什么?两棵树到底还是少了些。我就喜欢那大片大片的花树,一起开花的时候才好看呢。哎对了,清明就要到了,咱们求了老太太或是母亲带咱们去铁梨山吧?去年外公带我去过,,那山上的梨花每年开起来的时候,整个山头都好像被雪盖住了呢,正经好看。可惜我们去的晚了些,梨花都要开败了。今年咱们赶花期过去,肯定更好。还有那铁梨庵里专门有人养蜂酿蜜呢。”阿琇提议。
初一连忙附和,“对对对,花蜜兑了水喝可甜啦。”
五姑娘六姑娘平常出门也就是跟着三太太回娘家或是往几个交好人家里走动,长了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城。听阿琇和初一说了,都有些意动。
五姑娘犹豫,“万一老太太不同意呢。”
“所以咱们得求求呀。”
四个孩子凑到一起,头挨着头,商量了一会儿,初一打头,阿琇和两个姐姐随后,一同去磨顾老太太了。
顾老太太也是个爱玩爱动的,听阿琇一说,拍掌而笑,“铁梨庵我倒是去过几次,那个梨花蜜也喝过,确实不错。倒是没赶上过梨花开的时候,既你们愿意,那咱们就去看看?”
铁梨山也不远,带着孩子们去玩玩,就当是踏青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