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科学实验
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初三
早上跑步的时候,李朝钦来向太孙殿下报喜,燧发火铳的点火装置已经做出来了。朱由校心中大喜,不过还是等李进忠说“时间到”以后才停了下来,慢慢地踱了过来。
“太孙殿下英明,分组之法实乃无上妙法。昨日第三组造出了点火装置,点火成功有十之三四。”
“这都是李都监督促有法,众工匠用力效命,才能如此之快就能造成。赏第三组五十两,李伴伴取银子给他,要全数发给第三组组长,你不能在其中抽头。至于他们如何分,你不用管。”做事就要有奖惩,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三十多天时间,十个人得到五十两,已经算是巨赏了,他问过李进忠,大多数工匠在这里做事是不给工钱的,算是服役,所以这一次的赏格,应该能让工匠明白自己是说话算数的,商君的示木标金,意正在些。
“以后说事情的时候,不能用十之三四这一类的说法。三就是三,四就是四。你一共测了多少次呀?”
“回禀太孙殿下,一共测了五十次,其中打着了十六次。”
“嗯,这样说是十之三四倒不是太离谱。你应该测一百次,打着多少次,便是百分之多少。多试一些次数会准确一些,少了也可以换算的,你现在的打火次数,如果换算就是百分之三十二。你命他们改进,能把打火率提高百分之一,就奖励一两银子。三个组都是一样。以后测试,至少要到百次,明白吗?”
李朝钦连连点头,然后拿着银子,乐不可支地走了。当然他没得到赏银,因为上次说好的是造出能用的燧发火铳,三个月内自己可得赏银一百两。其实一百两他倒不是很在意,但是太孙殿下赏的那可就不同了。比起银子,在太孙面前露脸,那可就重要多了。
心里高兴,朱由校决定去司苑局去看看红薯如何了。于是李进忠带着他去了司苑局。周遇吉和张千方当然是跟着一起,算是太孙的保镖。
司苑局掌印太监王体乾是个很有文化的太监,这在太监中并不多见,象李进忠勉强认得百来个字,已经算不错的了。不过从小入宫的太监倒是强些,因为皇城里有内书堂,专门教小太监读书。李进忠算是半路出家,文化水平低就不能怪别人了。王体乾做事倒是稳当,专门找了老农来负责这个事,严格按照徐光启的书中所写进行选种栽种,现在已经育苗一段时间了。看着郁郁葱葱的红薯苗,朱由校就象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红薯地,满仓满仓的红薯。心想自己大量推广红薯,大家至少都有饭吃,这样就不会有人造反了吧。
玉米在司苑局倒是有,现在已经快成熟了。不过朱由校发现比现代的玉米好象要小一些。掰了几粒尝了一下,味道倒是不错。问了王体乾,才知道如果照管得好,玉米一亩大概能产一石三。和后世当然是不能比,但在当时,小麦产量不过两石而已。而最重要的是,它不择地,到处都可以种,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王都监做得很不错。现在还有些事要麻烦你去做。”
“不敢当太孙殿下如此,奴婢不过是尽本分而已。殿下但有吩咐,奴婢无有不从。”
“好!孤要求王都监找三块相同大小相同肥沃的地,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栽种某种作物,其中一块地垄间种上落花生,一块垄间种上黄豆,一块地什么也不加种。除了这个不同以外,其它的浇灌什么的都要相同。收获之后,将各块作物的产量仔细计数,然后报告给我。当然除了玉米,还可以多选几种作物进行栽种,得到更多的产量,同种作物之间的产量来进行对比,当然更好。”
“殿下交代下来的事,奴婢一定一丝不苟地完成。收获之后,立刻告知殿下。”
“只要做得好,我是不吝赏赐的。我等着王都监的好消息。李伴伴,你负责和王都监联系,如王都监有什么要求,你能做主的就当场决定,万一你觉得困难也要及时告诉我。”
“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积极配合王都监,不会耽误殿下的大事!”
朱由校又问了耕种工具和肥料使用情况,王体乾拿出一种木牛来演示,木牛由两个人字形支架和安有十字木橛的辘轳组成。耕地时田地两头距离二丈,相向安设,辘轳中缠有六丈长的绳索,绳两端固定在两边的辘轳上,中间安有一个小铁环,小铁环上挂有耕犁的曳钩,运作时以人力搬动辘轳上的木橛,使之转动,耕犁就往复移动耕田。每套代耕器,共用三人,两面辘轳各用一人,扶犁一人。转动辘轳的人,一人转动时,对方一人休息,如此往复搬动,王体乾说可以“一手而有两牛之力“,朱由校大感兴趣,希望可以推广到各地。
至于肥料,常常是用“榨油枯饼”,象芝麻饼、棉籽饼等都被用于高产田。农田施肥技术也有提高,对不同土壤,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用草木灰蘸稻秧,用石灰淹秧根。这不但可以增加产量,同时也改良土壤。朱由校发现人畜粪便的使用情况和后世比较使用较少,但也算不错了。
问过王体乾,他也没听说过马铃薯或者土豆。看来要找马铃薯就只能去找徐光启。徐光启是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上次他说在通州练兵。所以李进忠在东宫里问询了一下,确定他当前还在通州。于是朱由校想要去通州找他。李进忠觉得现在天色不早,还有马车护卫什么的要准备,出京师更要先禀告李选侍,所以建议明天再去通州。
朱由校无可奈何,于是下午只好和周遇吉和张千方练了一会白打,收获马屁无数。晚上李进忠来回报,已经禀告了李选侍,李选侍吩咐多带护卫后同意了,马车也已经准备好,并派人先通知了徐光启,明天早上就可以出发了。
早上跑步的时候,李朝钦来向太孙殿下报喜,燧发火铳的点火装置已经做出来了。朱由校心中大喜,不过还是等李进忠说“时间到”以后才停了下来,慢慢地踱了过来。
“太孙殿下英明,分组之法实乃无上妙法。昨日第三组造出了点火装置,点火成功有十之三四。”
“这都是李都监督促有法,众工匠用力效命,才能如此之快就能造成。赏第三组五十两,李伴伴取银子给他,要全数发给第三组组长,你不能在其中抽头。至于他们如何分,你不用管。”做事就要有奖惩,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三十多天时间,十个人得到五十两,已经算是巨赏了,他问过李进忠,大多数工匠在这里做事是不给工钱的,算是服役,所以这一次的赏格,应该能让工匠明白自己是说话算数的,商君的示木标金,意正在些。
“以后说事情的时候,不能用十之三四这一类的说法。三就是三,四就是四。你一共测了多少次呀?”
“回禀太孙殿下,一共测了五十次,其中打着了十六次。”
“嗯,这样说是十之三四倒不是太离谱。你应该测一百次,打着多少次,便是百分之多少。多试一些次数会准确一些,少了也可以换算的,你现在的打火次数,如果换算就是百分之三十二。你命他们改进,能把打火率提高百分之一,就奖励一两银子。三个组都是一样。以后测试,至少要到百次,明白吗?”
李朝钦连连点头,然后拿着银子,乐不可支地走了。当然他没得到赏银,因为上次说好的是造出能用的燧发火铳,三个月内自己可得赏银一百两。其实一百两他倒不是很在意,但是太孙殿下赏的那可就不同了。比起银子,在太孙面前露脸,那可就重要多了。
心里高兴,朱由校决定去司苑局去看看红薯如何了。于是李进忠带着他去了司苑局。周遇吉和张千方当然是跟着一起,算是太孙的保镖。
司苑局掌印太监王体乾是个很有文化的太监,这在太监中并不多见,象李进忠勉强认得百来个字,已经算不错的了。不过从小入宫的太监倒是强些,因为皇城里有内书堂,专门教小太监读书。李进忠算是半路出家,文化水平低就不能怪别人了。王体乾做事倒是稳当,专门找了老农来负责这个事,严格按照徐光启的书中所写进行选种栽种,现在已经育苗一段时间了。看着郁郁葱葱的红薯苗,朱由校就象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红薯地,满仓满仓的红薯。心想自己大量推广红薯,大家至少都有饭吃,这样就不会有人造反了吧。
玉米在司苑局倒是有,现在已经快成熟了。不过朱由校发现比现代的玉米好象要小一些。掰了几粒尝了一下,味道倒是不错。问了王体乾,才知道如果照管得好,玉米一亩大概能产一石三。和后世当然是不能比,但在当时,小麦产量不过两石而已。而最重要的是,它不择地,到处都可以种,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王都监做得很不错。现在还有些事要麻烦你去做。”
“不敢当太孙殿下如此,奴婢不过是尽本分而已。殿下但有吩咐,奴婢无有不从。”
“好!孤要求王都监找三块相同大小相同肥沃的地,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栽种某种作物,其中一块地垄间种上落花生,一块垄间种上黄豆,一块地什么也不加种。除了这个不同以外,其它的浇灌什么的都要相同。收获之后,将各块作物的产量仔细计数,然后报告给我。当然除了玉米,还可以多选几种作物进行栽种,得到更多的产量,同种作物之间的产量来进行对比,当然更好。”
“殿下交代下来的事,奴婢一定一丝不苟地完成。收获之后,立刻告知殿下。”
“只要做得好,我是不吝赏赐的。我等着王都监的好消息。李伴伴,你负责和王都监联系,如王都监有什么要求,你能做主的就当场决定,万一你觉得困难也要及时告诉我。”
“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积极配合王都监,不会耽误殿下的大事!”
朱由校又问了耕种工具和肥料使用情况,王体乾拿出一种木牛来演示,木牛由两个人字形支架和安有十字木橛的辘轳组成。耕地时田地两头距离二丈,相向安设,辘轳中缠有六丈长的绳索,绳两端固定在两边的辘轳上,中间安有一个小铁环,小铁环上挂有耕犁的曳钩,运作时以人力搬动辘轳上的木橛,使之转动,耕犁就往复移动耕田。每套代耕器,共用三人,两面辘轳各用一人,扶犁一人。转动辘轳的人,一人转动时,对方一人休息,如此往复搬动,王体乾说可以“一手而有两牛之力“,朱由校大感兴趣,希望可以推广到各地。
至于肥料,常常是用“榨油枯饼”,象芝麻饼、棉籽饼等都被用于高产田。农田施肥技术也有提高,对不同土壤,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用草木灰蘸稻秧,用石灰淹秧根。这不但可以增加产量,同时也改良土壤。朱由校发现人畜粪便的使用情况和后世比较使用较少,但也算不错了。
问过王体乾,他也没听说过马铃薯或者土豆。看来要找马铃薯就只能去找徐光启。徐光启是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上次他说在通州练兵。所以李进忠在东宫里问询了一下,确定他当前还在通州。于是朱由校想要去通州找他。李进忠觉得现在天色不早,还有马车护卫什么的要准备,出京师更要先禀告李选侍,所以建议明天再去通州。
朱由校无可奈何,于是下午只好和周遇吉和张千方练了一会白打,收获马屁无数。晚上李进忠来回报,已经禀告了李选侍,李选侍吩咐多带护卫后同意了,马车也已经准备好,并派人先通知了徐光启,明天早上就可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