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乔泽往一旁走了几步,压低了声音又问:“请东西还是其次……陆队,这是从廖主任那边得到的侧写结果?确定可以有发现吗?”
乔泽最怕的是无功而返……
“不是,是一位犯罪社会学老师的建议……”陆俊迟忽然想到,那位苏老师并没有解释其中的道理和原因。
“陆队,廖主任那边呢,有什么有帮助的信息没?”乔泽问。
陆俊迟对刚才的谈话略微失望:“我和廖主任仔细聊了聊,觉得他的一些建议有些偏理想化,不好落地。”
刚才的谈话时间很长,可有用的结果却不多,廖主任说的很多事,陆俊迟也早就有推断。
廖主任还分析出,凶手可能幼年期遭受过虐待和欺负,可能家庭不幸福,喜欢独处,这些听起来是有道理的,可是并不能让警方提取到有效信息,更不能帮助他们抓到凶手。
其他的还有一些此类人群的占比数据,相关的学术论文……
听到后来陆俊迟越来越无奈,那些数据无法帮助他们把这个男人从千万的适龄男性之中筛选出来。
话题到了最后,廖主任似是无意的,提了一下他们重案组顾问人选的事……
陆俊迟虽然敬重廖主任,但他觉得这位廖主任并非良选,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正回忆到这里,陆俊迟听到手机那边朦胧传来物鉴的声音:“乔警官!就差最后一辆没查了。”
乔泽忙道:“韩头辛苦了,我马上过来!”
陆俊迟想了一下,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的决策有点武断。
如果这次找不到东西,大家的检查方向是错误的,他估计得去物鉴中心登门赔罪了。
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一堆废车之中,能够找到一辆存着东西的已经实属不易,凶手怎么还会和其他的车有关系呢?可是在刚才,他就是没有理由的相信了那位苏老师的话……
面对那位苏老师,陆俊迟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还有信任感,他觉得眼前的人所说的话一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
陆俊迟正在愣神之间,忽然听手机那边一阵嘈杂,乔泽慌忙道:“陆队,等一下和你说哈……”
对面的嘈杂声忽然更大,偏偏模模糊糊的,完全听不到在讨论什么。
陆俊迟隐隐觉得有些情况,他紧张起来,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攥紧了手里的手机。
然后他就听乔泽的声音激动得发颤,语气中还透露着难以置信。
“头!我们在最后一辆车上发现了大量痕迹!”
原来那位苏老师的建议是正确的。
之前找到的那辆废车是陈列室,而旁边的一辆,才是游乐场……
第5章
诗人。
一个浪漫的职业。
在人类史上,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有的诗人同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在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产生前,西方的诗人就开始不断用诗歌的形式来探讨有关的主题。
从最初的亚里士多德,但丁,再到后来的莎士比亚,歌德,雪莱,狄金森,这些伟大的诗人用笔不断书写着……
罪恶是他们笔下永恒的主题,生与死,爱与恨,罪与罚,牺牲与复仇,光明与黑暗,法律与秩序。
诗人敏感、聪慧,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体会着这个世界,把自己对于善恶的理解融入文字,变成一个一个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华都的夏日午后,苏回坐在摇摇晃晃的汽车上,抓紧时间阅读着手里的资料。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便签的照片上,资料本来就不太清晰,外加苏回的视力不好,他费了一些力气才辨认清楚便签上面的一行手写小字——“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这句话源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作品——《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车身忽然一晃,发出哒的一声响,随后司机踩了一下油门。苏回收回了思绪,目光从手中的资料转到了车内,公交开始上山了,为了安全起见,他把资料收了起来。
“后面三站有停的吗?没停的直接白虎山了哈。”汽车司机爆出一声吆喝。
车上的人全部默契的无人答话,坐车到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到白虎山里去的,中间的几站形同虚设。
司机道了一声:“好嘞!”随后一个加速,险些把苏回手里的包甩了出去。
苏回已经好久没有开车,他现在的视力,已经基本上告别司机位了。
他原本想要打个车,可是司机一听是白虎山都不愿意过来,这地方离市中心很远,司机没有时间在门口等着,回去可能会跑空单,就都不愿意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人都觉得晦气,也觉得不安全。
这毕竟是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
里面装的是犯过各种各样罪行的魔鬼,尽管他们现在被放入了牢笼之中,还是让人生惧。
苏回犹豫了一下,到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坐公交车过来。
如今,公交车开得速度飞快,司机已经习惯了这条路,在陡峭的山崖边毫不减速,时不时还来个急转弯,半车人的身子都跟着晃动出去,感觉不拉着扶手就会随时破窗而出。
轮胎在路面上发出摩擦之响,偶尔会有对面驶来的车和他们的车擦着过去,发出唰的一响。司机无比淡定,乘客们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人们的心跳还没平复,前面又有一个更急的弯路出现。
苏回坐在车辆的最后排,有点晕车,他用手指攥紧了眼前的扶手,直到骨节发白。
苏回努力维持着身体的平衡,胸口闷得厉害,他低低地咳了几声,车晃得感觉要把他的灵魂和内脏一起从身体里甩出来了。
苏回早就已经习惯看不清楚眼前的东西,这种情况在晕车下加剧了,一切好像早就已经分崩离析,和常人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只剩大片大片的灰色,一切扭曲起来,像是毕加索的抽象画。
他的耳朵也听不清,车厢里偶尔的对话声听起来很遥远,像是壶里的水快开了一般,咕嘟咕嘟的。
感官终于和身体剥离开来,苏回感觉自己置身在一个装满了水的玻璃鱼缸里,鱼缸通透,里面没有鱼,只有他。
他隔着水与玻璃,安静无声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眼前的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演员,他好像在看一个电视剧,而他也是其中之一,努力适应着自己的角色。
“你是第一次来?”身边的一个声音把他从鱼缸里拉回了现实。
苏回侧头,目光寻找了一下,这才注意旁边座位靠窗坐的是一位老阿姨。
阿姨大约五十多岁的年纪,烫了卷发,身材微胖,她显然已经对这一路十分熟悉了,在她的腹前摊着两个袋子,一个放着满满的瓜子,一个放着瓜子皮。坐在这摇摇晃晃地车上,抓紧时间磕着瓜子。
苏回礼貌地点了点头:“第一次。”
阿姨看他脸色苍白,好心递给他一个塑料袋:“怪不得,就快到了,再忍十分钟。”然后她叼着瓜子说,“上山还好啦,你回头就知道了,难受的是下山,就和过山车似的,速度比这快一倍,特别刺激……”
苏回想不了那么远,他只希望能够把现在熬过去。他和阿姨道了一声谢,把塑料袋接过来紧紧抓在手里。
阿姨问他:“你要吃瓜子吗?”
苏回摆了摆手,又道了声谢。
阿姨显然对这个俊秀又有礼貌的小伙子印象很好,问他:“来看朋友的?”
苏回已经晕得说不出来话了,他的喉结滚动着,现在还不至于吐出来,不过过一会就难说了。
阿姨把他的沉默当作默认,继续和他唠嗑道:“我是来看我儿子的,那个死小子喝酒以后把人打伤了,已经过了三年了,大概还需要四年。他现在表现很积极呢,也许能早点出来,你要看的朋友是什么刑啊,刚判的?还有多久?”
苏回抿了一下唇终于压下来一口气,开口说:“死刑。”
阿姨啊了一声,用瓜子堵住了自己的嘴,不敢问了,看向他的目光满是同情,有点害怕,还有点……好奇。
这是一辆通往华都白虎山监狱的公交车,车上坐的除了山民,就是来探监的人。
监狱只在每个月的逢五逢十的日子接待访客,错过了就无法探视。
一共三十分钟的旅程,汽车终于停在了几栋灰白色的建筑前,白虎山监狱到了。
车里的空调打得有点低,车门一打开,一股热浪就从外面席卷进来。
车上的人纷纷下车,苏回走下来,拎着书包,扶着权杖站了一会,眩晕才停止。
他远远望着眼前这一片灰,走在最后,跟着探监的人进了监狱的铁闸门。
穿过一个小操场,就进入了监狱的办公楼,有狱警负责挨个登记,轮到苏回时问了一声:“证件,有提前登记过吗?”
苏回缓了一会,早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淡然,他伸出手,把早就准备好的身份证,警官证,各种手续以及学院盖章的说明信一起递了过去。
对方看了一下,连忙殷勤躬身道:“哦,苏老师,何监特别叮嘱过,说你会过来。你跟着我来吧。”
小狱警走了几步又回头道,“您其实可以到山下打个电话,我们开车去接您。”
苏回已经从晕车之中缓过来了,摆摆手温和笑道:“你们工作也挺忙,不用麻烦你们了,坐车上山来也挺方便的。”
狱警显然也经历过那一路的云霄飞车,和苏回聊了几句以后,又给他介绍着这里的情况,把他领入了行政区。
下午的监狱里,应该正是自由活动时间,外面有些嘈杂,苏回听不真切,可以分辨出一些杂乱的声音,还有尖锐的哨音。
狱警带着苏回走了一条内部狱警才会走的路,这边人少,建筑很空旷,苏回的权杖触碰在水泥地上,传来一点点微弱的回音。
他很快被引入一间有着单面玻璃的审问室,狱警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对他道:“我们马上把人带过来。”
苏回点了点头,把他的权杖立在一旁,然后又想起什么问:“有其他人来看过他吗?”
小狱警摇摇头:“这样臭名昭著又无比残忍的杀人犯,亲戚大约都避让不及吧,没有人来看过他。”
苏回又问:“他的父母也没来过?”
狱警点头:“他从小没爹,他妈好像生病了,自顾不暇。”
苏回听到这里点了点头,他摸了下口袋,意识到自己忘记了东西,抬头问:“我能不能从你们这里买点东西?”
小狱警问:“苏老师想买什么?”
苏回:“烟和打火机。”
听他说了,小狱警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盒烟和一个打火机,递给他道:“唉,苏老师你客气什么,何监说了要好好招呼你。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找一盒。”
苏回道:“谢谢,这么多就够了,我来得匆忙,忘记买了。”
狱警去带人,苏回把烟和打火机放入了书包里,然后又从包里取出厚厚的一叠资料。
资料中有一些报纸以及打印的文件、照片、还有复印的警方资料。
苏回低头,艰难辨认着。他把资料按照分类,放在了面前的桌子的不同位置上,档案上记载了一个名字:宋融江。
这也就是他今天来白虎山监狱的目的。
不多时,狱警从外面带进来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男人的手脚都被铐着,显然是重刑犯。
乔泽最怕的是无功而返……
“不是,是一位犯罪社会学老师的建议……”陆俊迟忽然想到,那位苏老师并没有解释其中的道理和原因。
“陆队,廖主任那边呢,有什么有帮助的信息没?”乔泽问。
陆俊迟对刚才的谈话略微失望:“我和廖主任仔细聊了聊,觉得他的一些建议有些偏理想化,不好落地。”
刚才的谈话时间很长,可有用的结果却不多,廖主任说的很多事,陆俊迟也早就有推断。
廖主任还分析出,凶手可能幼年期遭受过虐待和欺负,可能家庭不幸福,喜欢独处,这些听起来是有道理的,可是并不能让警方提取到有效信息,更不能帮助他们抓到凶手。
其他的还有一些此类人群的占比数据,相关的学术论文……
听到后来陆俊迟越来越无奈,那些数据无法帮助他们把这个男人从千万的适龄男性之中筛选出来。
话题到了最后,廖主任似是无意的,提了一下他们重案组顾问人选的事……
陆俊迟虽然敬重廖主任,但他觉得这位廖主任并非良选,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正回忆到这里,陆俊迟听到手机那边朦胧传来物鉴的声音:“乔警官!就差最后一辆没查了。”
乔泽忙道:“韩头辛苦了,我马上过来!”
陆俊迟想了一下,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的决策有点武断。
如果这次找不到东西,大家的检查方向是错误的,他估计得去物鉴中心登门赔罪了。
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一堆废车之中,能够找到一辆存着东西的已经实属不易,凶手怎么还会和其他的车有关系呢?可是在刚才,他就是没有理由的相信了那位苏老师的话……
面对那位苏老师,陆俊迟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还有信任感,他觉得眼前的人所说的话一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
陆俊迟正在愣神之间,忽然听手机那边一阵嘈杂,乔泽慌忙道:“陆队,等一下和你说哈……”
对面的嘈杂声忽然更大,偏偏模模糊糊的,完全听不到在讨论什么。
陆俊迟隐隐觉得有些情况,他紧张起来,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攥紧了手里的手机。
然后他就听乔泽的声音激动得发颤,语气中还透露着难以置信。
“头!我们在最后一辆车上发现了大量痕迹!”
原来那位苏老师的建议是正确的。
之前找到的那辆废车是陈列室,而旁边的一辆,才是游乐场……
第5章
诗人。
一个浪漫的职业。
在人类史上,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有的诗人同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在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产生前,西方的诗人就开始不断用诗歌的形式来探讨有关的主题。
从最初的亚里士多德,但丁,再到后来的莎士比亚,歌德,雪莱,狄金森,这些伟大的诗人用笔不断书写着……
罪恶是他们笔下永恒的主题,生与死,爱与恨,罪与罚,牺牲与复仇,光明与黑暗,法律与秩序。
诗人敏感、聪慧,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体会着这个世界,把自己对于善恶的理解融入文字,变成一个一个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华都的夏日午后,苏回坐在摇摇晃晃的汽车上,抓紧时间阅读着手里的资料。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便签的照片上,资料本来就不太清晰,外加苏回的视力不好,他费了一些力气才辨认清楚便签上面的一行手写小字——“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这句话源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作品——《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车身忽然一晃,发出哒的一声响,随后司机踩了一下油门。苏回收回了思绪,目光从手中的资料转到了车内,公交开始上山了,为了安全起见,他把资料收了起来。
“后面三站有停的吗?没停的直接白虎山了哈。”汽车司机爆出一声吆喝。
车上的人全部默契的无人答话,坐车到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到白虎山里去的,中间的几站形同虚设。
司机道了一声:“好嘞!”随后一个加速,险些把苏回手里的包甩了出去。
苏回已经好久没有开车,他现在的视力,已经基本上告别司机位了。
他原本想要打个车,可是司机一听是白虎山都不愿意过来,这地方离市中心很远,司机没有时间在门口等着,回去可能会跑空单,就都不愿意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人都觉得晦气,也觉得不安全。
这毕竟是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
里面装的是犯过各种各样罪行的魔鬼,尽管他们现在被放入了牢笼之中,还是让人生惧。
苏回犹豫了一下,到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坐公交车过来。
如今,公交车开得速度飞快,司机已经习惯了这条路,在陡峭的山崖边毫不减速,时不时还来个急转弯,半车人的身子都跟着晃动出去,感觉不拉着扶手就会随时破窗而出。
轮胎在路面上发出摩擦之响,偶尔会有对面驶来的车和他们的车擦着过去,发出唰的一响。司机无比淡定,乘客们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人们的心跳还没平复,前面又有一个更急的弯路出现。
苏回坐在车辆的最后排,有点晕车,他用手指攥紧了眼前的扶手,直到骨节发白。
苏回努力维持着身体的平衡,胸口闷得厉害,他低低地咳了几声,车晃得感觉要把他的灵魂和内脏一起从身体里甩出来了。
苏回早就已经习惯看不清楚眼前的东西,这种情况在晕车下加剧了,一切好像早就已经分崩离析,和常人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只剩大片大片的灰色,一切扭曲起来,像是毕加索的抽象画。
他的耳朵也听不清,车厢里偶尔的对话声听起来很遥远,像是壶里的水快开了一般,咕嘟咕嘟的。
感官终于和身体剥离开来,苏回感觉自己置身在一个装满了水的玻璃鱼缸里,鱼缸通透,里面没有鱼,只有他。
他隔着水与玻璃,安静无声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眼前的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演员,他好像在看一个电视剧,而他也是其中之一,努力适应着自己的角色。
“你是第一次来?”身边的一个声音把他从鱼缸里拉回了现实。
苏回侧头,目光寻找了一下,这才注意旁边座位靠窗坐的是一位老阿姨。
阿姨大约五十多岁的年纪,烫了卷发,身材微胖,她显然已经对这一路十分熟悉了,在她的腹前摊着两个袋子,一个放着满满的瓜子,一个放着瓜子皮。坐在这摇摇晃晃地车上,抓紧时间磕着瓜子。
苏回礼貌地点了点头:“第一次。”
阿姨看他脸色苍白,好心递给他一个塑料袋:“怪不得,就快到了,再忍十分钟。”然后她叼着瓜子说,“上山还好啦,你回头就知道了,难受的是下山,就和过山车似的,速度比这快一倍,特别刺激……”
苏回想不了那么远,他只希望能够把现在熬过去。他和阿姨道了一声谢,把塑料袋接过来紧紧抓在手里。
阿姨问他:“你要吃瓜子吗?”
苏回摆了摆手,又道了声谢。
阿姨显然对这个俊秀又有礼貌的小伙子印象很好,问他:“来看朋友的?”
苏回已经晕得说不出来话了,他的喉结滚动着,现在还不至于吐出来,不过过一会就难说了。
阿姨把他的沉默当作默认,继续和他唠嗑道:“我是来看我儿子的,那个死小子喝酒以后把人打伤了,已经过了三年了,大概还需要四年。他现在表现很积极呢,也许能早点出来,你要看的朋友是什么刑啊,刚判的?还有多久?”
苏回抿了一下唇终于压下来一口气,开口说:“死刑。”
阿姨啊了一声,用瓜子堵住了自己的嘴,不敢问了,看向他的目光满是同情,有点害怕,还有点……好奇。
这是一辆通往华都白虎山监狱的公交车,车上坐的除了山民,就是来探监的人。
监狱只在每个月的逢五逢十的日子接待访客,错过了就无法探视。
一共三十分钟的旅程,汽车终于停在了几栋灰白色的建筑前,白虎山监狱到了。
车里的空调打得有点低,车门一打开,一股热浪就从外面席卷进来。
车上的人纷纷下车,苏回走下来,拎着书包,扶着权杖站了一会,眩晕才停止。
他远远望着眼前这一片灰,走在最后,跟着探监的人进了监狱的铁闸门。
穿过一个小操场,就进入了监狱的办公楼,有狱警负责挨个登记,轮到苏回时问了一声:“证件,有提前登记过吗?”
苏回缓了一会,早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淡然,他伸出手,把早就准备好的身份证,警官证,各种手续以及学院盖章的说明信一起递了过去。
对方看了一下,连忙殷勤躬身道:“哦,苏老师,何监特别叮嘱过,说你会过来。你跟着我来吧。”
小狱警走了几步又回头道,“您其实可以到山下打个电话,我们开车去接您。”
苏回已经从晕车之中缓过来了,摆摆手温和笑道:“你们工作也挺忙,不用麻烦你们了,坐车上山来也挺方便的。”
狱警显然也经历过那一路的云霄飞车,和苏回聊了几句以后,又给他介绍着这里的情况,把他领入了行政区。
下午的监狱里,应该正是自由活动时间,外面有些嘈杂,苏回听不真切,可以分辨出一些杂乱的声音,还有尖锐的哨音。
狱警带着苏回走了一条内部狱警才会走的路,这边人少,建筑很空旷,苏回的权杖触碰在水泥地上,传来一点点微弱的回音。
他很快被引入一间有着单面玻璃的审问室,狱警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对他道:“我们马上把人带过来。”
苏回点了点头,把他的权杖立在一旁,然后又想起什么问:“有其他人来看过他吗?”
小狱警摇摇头:“这样臭名昭著又无比残忍的杀人犯,亲戚大约都避让不及吧,没有人来看过他。”
苏回又问:“他的父母也没来过?”
狱警点头:“他从小没爹,他妈好像生病了,自顾不暇。”
苏回听到这里点了点头,他摸了下口袋,意识到自己忘记了东西,抬头问:“我能不能从你们这里买点东西?”
小狱警问:“苏老师想买什么?”
苏回:“烟和打火机。”
听他说了,小狱警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盒烟和一个打火机,递给他道:“唉,苏老师你客气什么,何监说了要好好招呼你。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找一盒。”
苏回道:“谢谢,这么多就够了,我来得匆忙,忘记买了。”
狱警去带人,苏回把烟和打火机放入了书包里,然后又从包里取出厚厚的一叠资料。
资料中有一些报纸以及打印的文件、照片、还有复印的警方资料。
苏回低头,艰难辨认着。他把资料按照分类,放在了面前的桌子的不同位置上,档案上记载了一个名字:宋融江。
这也就是他今天来白虎山监狱的目的。
不多时,狱警从外面带进来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男人的手脚都被铐着,显然是重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