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宋赎燕京
宣和三年初,赵良嗣作为大宋使者出使金国。阿骨打没有马上和赵良嗣商讨夹攻辽国之事,而是让赵良嗣跟随金军观看金军如何攻占上京。金军用了两个时辰就把辽上京攻下来了,充分地向对方炫耀了武力。随后,双方开始谈判夹攻辽国之事,最后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出兵,夹击辽国,灭辽以后,燕京一带土地归宋,但需要宋朝自己攻取。宋朝将每年给予辽国的五十万岁币转送与金国。考虑到可以借机收回魂牵梦萦了一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的燕京部分,无能的赵宋朝廷全部答应了。
宋与金签订盟约以后,宋朝廷并没有按照盟约积极备战攻辽,而只是指望在金攻打辽时占些小便宜。尤其是赵佶得知辽已经知道宋金结盟之事后,大为恐慌,担心遭到辽的报复,很是后悔,竟然下令扣留了金国的使者,这件事情为后来金国进攻北宋破坏盟约留下了借口。
后来辽国开始内讧,能征善战的大将耶律余睹被人陷害被迫投降金国,把辽国的内部虚实都告诉了金人。于是金人再也不等宋的配合进攻了,便开始进攻辽国。由于有辽人耶律余睹为先锋,再加上辽内部争斗导致的离心离德,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辽国的中京。天祚帝匆忙逃往燕京,很快就被赶到了西京,四月又逃往夹山,辽国灭亡看来是大势所趋了。
宋朝君臣没有想到以前按着自己狂扁的强敌如今变成了软柿子,立即毫不留情地翻脸,正式撕毁了辽宋两国之间相守了百年的“澶渊之盟”。赵佶下诏以收复燕云十六州、恢复汉地、讨伐无道为名对辽国宣战,任命自己的亲信童贯和蔡攸为正副统帅,统领大军攻打辽国。
赵宋朝廷上下都认为辽国灭亡在即,一片轻松乐观,如此轻敌马上获得了两次惨败无力再攻的下场。其实赵宋朝廷在伐辽战争中也不是一无是处,虽打仗不行,但是对辽的招降纳叛做的很是不错,辽将郭药师的临阵叛变,使得本来就很窘迫的辽国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是后来萧干大败宋军于燕京城下,也没有更多的兵力投入进攻扩大战果。
赵宋朝廷两次伐辽虽然失败了,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是极大地消耗了辽国的实力,以至于金兵南下进攻,辽国已拿不出像样的兵力防守长城一线的重要关隘了。
而主管北方军事的宦官童贯看不到此点,两次失败后不想着重整旗鼓以利再战,竟然无聊加无耻地暗中邀请金军替北宋攻打燕京,而后再以高价赎买。
面对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赵佶感觉十分头疼,估计靠自己的武力收取燕京是不太现实了,童贯他们太废物,反正咱赵宋朝廷有钱,不行就让我们的盟国金兵去攻打,然后交给我们不就可以了吗。于是赵良嗣再次出使金国,阿骨打在攻打辽国西京的前线接见了赵良嗣。双方正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互致问候当中,突然有人说出宋将刘延庆兵败卢沟河的消息。阿骨打知道详细情况之后非常不能理解,纳闷地说道:“辽国四京我没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只留下一个燕京让南朝去取,你们怎么还取不了?”
不仅仅是阿骨打开始瞧不起宋朝,金军将领更是对宋军不屑一顾,在谈判中突然变得强硬起来,不再以一个平等的军事盟友的身份来进行会谈,已经开始不尊重宋朝了。
完颜宗翰是主要的谈判者,他对赵宋朝廷很轻视,打心眼儿里看不起这些可怜虫,他气势汹汹地说:“贵国与契丹人厮杀了这么多年,总是说打不过才给人家岁币,不如我们双方把岁币这个事情先放放,组织军队厮杀一阵。如果我方败了,一两银子不要;你们败了,就要多给了,怎么样?”这样赤裸裸的战争要挟,谈判的结果可想而知,最终商量的结果也出来了,金国向宋朝索要每年一百万贯的财物,相当于辽国时期燕京每年税收的五分之一,金人起了个名,叫做燕京“代税钱”。本来金人就不想把燕京给宋朝,就自以为是地提出了一个很过分的条件,因为一百万贯对于金国的人来说压根几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认为宋朝肯定不会接受这个一百万贯的要求。
没想到,对于金人提出的每年一百万贯的“代税钱”,赵佶一口应允,连价格都不需要继续讨论。并且,聪明的赵佶宗还密令赵良嗣借答应金人条件的机会,让金国应允将西京云州一并归还宋朝。原来,北宋是想以一百万贯燕京“代税钱”作为钓鱼的鱼饵,诱使金国继续上钩,把到手的西京也给吐出来,甚至把整个辽国也买过来,把买卖土地的生意进行到底。
可是金方根本就不上宋人的当,提出若交还西京,宋朝还需一次交纳五十万两的西京犒军费,面对金国这些貌似有理的无理要求,宋朝最终还是全盘接受,不敢违背。在金人不断的要挟之下,宋人步步退缩,委曲求全,但总算达成了交还燕京的协议,双方准备签署誓书。
国书刚刚签订好,金国又提出了新意见:天祚帝与萧干残部还未被消灭,还在蠢蠢欲动,有可能成为宋朝的祸患,金国想替宋朝一劳永逸地除去这一后患,只是粮秣奇缺,须向宋朝借军粮一百万石,方可交割燕京。赵宋朝廷也只有被迫答应。
虽然决定把燕京还给宋朝,但是金人还是狠狠地坑了宋人一把才走。原来按照宋金双方达成的协议,燕京的汉民归宋朝所有,奚人、契丹人归金国所有,金国就以此为借口,开始向宋朝索要郭药师的常胜军(郭药师是奚族人,手下的士兵也多为奚族)。常胜军是宋朝河北诸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自从投降以来就是北宋在华北前线最重要的军队。金人的这招确实够损的,直指宋人要害,并且还戴着有盟约为证的帽子。因此宋朝死活不答应,于是交割就陷于僵局。金人一见索取常胜军不成,又使坏:用燕京路六州二十四县的所有子民玉帛作为条件代替奚族的常胜军,也就是把这些地区的能搬走的全部搬走作为赔偿之资。
金人提出的赔偿计划,实际上很简单也很损,就是将整个燕京城搜刮一空,刮地三尺,只留给宋朝一个空城。宋朝也是逆来顺受惯了,对金人的计划全盘接受,没有一点异议。
就这样,宋金两国通过历时四个多月的艰苦交割,总算达成了可耻的共识:宋朝是要燕京之地可以不要燕京之人,金国是要燕京之人不要燕京之地。宋金双方各有所好,皆大欢喜。他们倒是欢喜了,但是这样一来,就把燕京老百姓害苦了,被抓到北方做奴隶,祖祖辈辈的土地也没有了,让这些百姓对于以前梦想中的大宋彻底地寒了心。
既然已经得到了接收方的默许,金国占领军可就在燕京如狼似虎地采取刮地三尺的行动了,把燕京的仓库、图书、财物洗掠一空,能够带走的全部带走了,连辽国皇宫里面的铜水缸也砸成几块打包了,豪门大姓的阴宅也没有幸免。燕京的老百姓也被押往金国做奴隶,惨祸连连。金兵该拿的拿了,能抢的抢了,折腾得差不多了,又搞起了破坏。在撤退之前,金兵将燕京城以及所属诸州县的城壁楼橹,不辞劳苦地全部推倒,各地的要塞险要之处也都平
在金兵毁灭性的破坏之下,往日熙熙攘攘、繁华的燕京城,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变成一片瓦砾之地,原来的皇宫变成了狐狸和黄鼠狼的聚居地。可悲的宋朝折腾了几年,出兵费力,并且花了那么多的银子,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大宋宣和五年十月,等最后一批金军押解着燕京的居民撤走后,童太尉才率宋朝十万天兵威风凛凛地开进燕京,并派员接管附近州县。童贯在给宋徽宗的上书中大吹特吹燕京的百姓箪食壶浆迎接王师的热闹景象,实际上燕京的百姓基本上都被金兵劫掠走了,如果有人迎接估计也是“托儿”。童贯又上奏朝廷,燕山府所属六州二十四县全部接收完毕,可以威武地冲着金国劫掠后寥寥无几的居民吼:“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燕云十六州这个困扰了历代北宋统治者的心病总算是没有了,至少收回了燕京周围的地区,可以有个交代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原人民在后晋石敬瑭出卖燕云十六州后等待了一百九十多年,没有想到最终不是靠着武力夺回来的,是靠花钱买回来的。
赵佶看来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为了庆祝燕山府“回归祖国中原”的怀抱,赵佶命有司制“复燕云碑”立在延寿寺内,表彰自己的“不世之功”。另外,组织“洗雪百年国耻,喜迎燕山回归”活动,在全国营造出一片安乐祥和、普天同庆的气氛。
此外,赵佶大封有功之臣,人人都有肉吃,其中赐宰相王黼玉带,加官为太傅(文官最高职)进爵为楚国公,童贯进爵为广阳郡王,蔡攸加官为太子少师,赵良嗣加封为延康殿大学士。此时,京城内外一片歌舞升平,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至于与金国还有购买土地的交割以及新占领地区的防御问题也根本顾不上考虑。殊不知,这样的日子已经不长了。
宋与金签订盟约以后,宋朝廷并没有按照盟约积极备战攻辽,而只是指望在金攻打辽时占些小便宜。尤其是赵佶得知辽已经知道宋金结盟之事后,大为恐慌,担心遭到辽的报复,很是后悔,竟然下令扣留了金国的使者,这件事情为后来金国进攻北宋破坏盟约留下了借口。
后来辽国开始内讧,能征善战的大将耶律余睹被人陷害被迫投降金国,把辽国的内部虚实都告诉了金人。于是金人再也不等宋的配合进攻了,便开始进攻辽国。由于有辽人耶律余睹为先锋,再加上辽内部争斗导致的离心离德,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辽国的中京。天祚帝匆忙逃往燕京,很快就被赶到了西京,四月又逃往夹山,辽国灭亡看来是大势所趋了。
宋朝君臣没有想到以前按着自己狂扁的强敌如今变成了软柿子,立即毫不留情地翻脸,正式撕毁了辽宋两国之间相守了百年的“澶渊之盟”。赵佶下诏以收复燕云十六州、恢复汉地、讨伐无道为名对辽国宣战,任命自己的亲信童贯和蔡攸为正副统帅,统领大军攻打辽国。
赵宋朝廷上下都认为辽国灭亡在即,一片轻松乐观,如此轻敌马上获得了两次惨败无力再攻的下场。其实赵宋朝廷在伐辽战争中也不是一无是处,虽打仗不行,但是对辽的招降纳叛做的很是不错,辽将郭药师的临阵叛变,使得本来就很窘迫的辽国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是后来萧干大败宋军于燕京城下,也没有更多的兵力投入进攻扩大战果。
赵宋朝廷两次伐辽虽然失败了,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是极大地消耗了辽国的实力,以至于金兵南下进攻,辽国已拿不出像样的兵力防守长城一线的重要关隘了。
而主管北方军事的宦官童贯看不到此点,两次失败后不想着重整旗鼓以利再战,竟然无聊加无耻地暗中邀请金军替北宋攻打燕京,而后再以高价赎买。
面对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赵佶感觉十分头疼,估计靠自己的武力收取燕京是不太现实了,童贯他们太废物,反正咱赵宋朝廷有钱,不行就让我们的盟国金兵去攻打,然后交给我们不就可以了吗。于是赵良嗣再次出使金国,阿骨打在攻打辽国西京的前线接见了赵良嗣。双方正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互致问候当中,突然有人说出宋将刘延庆兵败卢沟河的消息。阿骨打知道详细情况之后非常不能理解,纳闷地说道:“辽国四京我没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只留下一个燕京让南朝去取,你们怎么还取不了?”
不仅仅是阿骨打开始瞧不起宋朝,金军将领更是对宋军不屑一顾,在谈判中突然变得强硬起来,不再以一个平等的军事盟友的身份来进行会谈,已经开始不尊重宋朝了。
完颜宗翰是主要的谈判者,他对赵宋朝廷很轻视,打心眼儿里看不起这些可怜虫,他气势汹汹地说:“贵国与契丹人厮杀了这么多年,总是说打不过才给人家岁币,不如我们双方把岁币这个事情先放放,组织军队厮杀一阵。如果我方败了,一两银子不要;你们败了,就要多给了,怎么样?”这样赤裸裸的战争要挟,谈判的结果可想而知,最终商量的结果也出来了,金国向宋朝索要每年一百万贯的财物,相当于辽国时期燕京每年税收的五分之一,金人起了个名,叫做燕京“代税钱”。本来金人就不想把燕京给宋朝,就自以为是地提出了一个很过分的条件,因为一百万贯对于金国的人来说压根几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认为宋朝肯定不会接受这个一百万贯的要求。
没想到,对于金人提出的每年一百万贯的“代税钱”,赵佶一口应允,连价格都不需要继续讨论。并且,聪明的赵佶宗还密令赵良嗣借答应金人条件的机会,让金国应允将西京云州一并归还宋朝。原来,北宋是想以一百万贯燕京“代税钱”作为钓鱼的鱼饵,诱使金国继续上钩,把到手的西京也给吐出来,甚至把整个辽国也买过来,把买卖土地的生意进行到底。
可是金方根本就不上宋人的当,提出若交还西京,宋朝还需一次交纳五十万两的西京犒军费,面对金国这些貌似有理的无理要求,宋朝最终还是全盘接受,不敢违背。在金人不断的要挟之下,宋人步步退缩,委曲求全,但总算达成了交还燕京的协议,双方准备签署誓书。
国书刚刚签订好,金国又提出了新意见:天祚帝与萧干残部还未被消灭,还在蠢蠢欲动,有可能成为宋朝的祸患,金国想替宋朝一劳永逸地除去这一后患,只是粮秣奇缺,须向宋朝借军粮一百万石,方可交割燕京。赵宋朝廷也只有被迫答应。
虽然决定把燕京还给宋朝,但是金人还是狠狠地坑了宋人一把才走。原来按照宋金双方达成的协议,燕京的汉民归宋朝所有,奚人、契丹人归金国所有,金国就以此为借口,开始向宋朝索要郭药师的常胜军(郭药师是奚族人,手下的士兵也多为奚族)。常胜军是宋朝河北诸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自从投降以来就是北宋在华北前线最重要的军队。金人的这招确实够损的,直指宋人要害,并且还戴着有盟约为证的帽子。因此宋朝死活不答应,于是交割就陷于僵局。金人一见索取常胜军不成,又使坏:用燕京路六州二十四县的所有子民玉帛作为条件代替奚族的常胜军,也就是把这些地区的能搬走的全部搬走作为赔偿之资。
金人提出的赔偿计划,实际上很简单也很损,就是将整个燕京城搜刮一空,刮地三尺,只留给宋朝一个空城。宋朝也是逆来顺受惯了,对金人的计划全盘接受,没有一点异议。
就这样,宋金两国通过历时四个多月的艰苦交割,总算达成了可耻的共识:宋朝是要燕京之地可以不要燕京之人,金国是要燕京之人不要燕京之地。宋金双方各有所好,皆大欢喜。他们倒是欢喜了,但是这样一来,就把燕京老百姓害苦了,被抓到北方做奴隶,祖祖辈辈的土地也没有了,让这些百姓对于以前梦想中的大宋彻底地寒了心。
既然已经得到了接收方的默许,金国占领军可就在燕京如狼似虎地采取刮地三尺的行动了,把燕京的仓库、图书、财物洗掠一空,能够带走的全部带走了,连辽国皇宫里面的铜水缸也砸成几块打包了,豪门大姓的阴宅也没有幸免。燕京的老百姓也被押往金国做奴隶,惨祸连连。金兵该拿的拿了,能抢的抢了,折腾得差不多了,又搞起了破坏。在撤退之前,金兵将燕京城以及所属诸州县的城壁楼橹,不辞劳苦地全部推倒,各地的要塞险要之处也都平
在金兵毁灭性的破坏之下,往日熙熙攘攘、繁华的燕京城,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变成一片瓦砾之地,原来的皇宫变成了狐狸和黄鼠狼的聚居地。可悲的宋朝折腾了几年,出兵费力,并且花了那么多的银子,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大宋宣和五年十月,等最后一批金军押解着燕京的居民撤走后,童太尉才率宋朝十万天兵威风凛凛地开进燕京,并派员接管附近州县。童贯在给宋徽宗的上书中大吹特吹燕京的百姓箪食壶浆迎接王师的热闹景象,实际上燕京的百姓基本上都被金兵劫掠走了,如果有人迎接估计也是“托儿”。童贯又上奏朝廷,燕山府所属六州二十四县全部接收完毕,可以威武地冲着金国劫掠后寥寥无几的居民吼:“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燕云十六州这个困扰了历代北宋统治者的心病总算是没有了,至少收回了燕京周围的地区,可以有个交代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原人民在后晋石敬瑭出卖燕云十六州后等待了一百九十多年,没有想到最终不是靠着武力夺回来的,是靠花钱买回来的。
赵佶看来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为了庆祝燕山府“回归祖国中原”的怀抱,赵佶命有司制“复燕云碑”立在延寿寺内,表彰自己的“不世之功”。另外,组织“洗雪百年国耻,喜迎燕山回归”活动,在全国营造出一片安乐祥和、普天同庆的气氛。
此外,赵佶大封有功之臣,人人都有肉吃,其中赐宰相王黼玉带,加官为太傅(文官最高职)进爵为楚国公,童贯进爵为广阳郡王,蔡攸加官为太子少师,赵良嗣加封为延康殿大学士。此时,京城内外一片歌舞升平,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至于与金国还有购买土地的交割以及新占领地区的防御问题也根本顾不上考虑。殊不知,这样的日子已经不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