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和谐社会
王家庄人的富裕是出了名的,即使比那些名气更大的村子也一点不次。比如那个号称华夏第一村的,相比之下,王家庄无论是总收入还是人均收入,现在已经和它不相上下了。
更关键的是,那里已经没有一个农村的样子的。前期靠着工业,开工厂,办企业发了家的第一村,如今已经彻底的变为了一个城市了。
但是王家庄不一样,如今的王家庄虽然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但是王家庄依然还是农村,王家庄人大部分人还是依然都是真真正正的农民。
每天扛着锄头去自家的自留地打理自家的大棚,或是去自家果园看看,当然也有足不出户的就在自家院子里喂喂那些牛羊的。
不管是形式上还是事实上,王家庄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农业,王家庄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土地,农业依然是王家庄的根本所在。
虽然这里也有商业街,也有大型农贸市场,也有大酒店,但是农业第一位的地位从来都没有被触动过。每年来王家庄打工的外来外地打工者,超过数万人。当然,一开始,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附近的县市。
近两年开始,随着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学到了手艺,开始回到家乡也搞起了大棚种植,果树栽培,或者养殖业,越来越多的外省打工者开始出现在王家庄。
不论是东北的原始深林,还是南海的海岛,亦或是西南的大山深处,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打工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怀揣着梦想,千里迢迢地来到王家庄。
王家庄没有让他们失望,在这里他们不是那些外企或者那方私人企业里的廉价劳动力。而是更像一个学生,在这里,他们与其说是工人,不如说是一个受训者。
所有的雇主都不会那他们当外人,所有的技术要点倾囊相授,从不藏私。甚至王家庄人自己的培训班这些打工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去学习。
至于工资待遇更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个月差不多一千块的工资,即使是在大城市那也是高工资了!更别说还有和国企一样的五险一金的待遇了,就冲着这个,很多人来了就不想离开了,纷纷想尽办法留在当地安家落户。
王家庄的户口肯定是别想了,除非能娶王家庄的姑娘,或者嫁给王家庄的小伙子,想要王家庄的户口,想都不要想。
这么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刘彪一家外村人成功把户口迁到了王家庄。可所有人都知道刘彪对于王家庄,对于王家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王家庄发展的初期,可以说刘彪的作用甚至比王家父子都一点不次。如果不是他整天天南海北的跑销路,王家庄的发展至少的要比现在落后三年!
王家庄不敢想,但是附近的小城镇或者县城还是没问题。龙城县对于这些外来打工者来说,买一套房子也不是什么大负担。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夫妻二人干上十来年就能换一套房子。
本地人和善,本地政府负责任,工资高,待遇好,福利高,这使得不仅仅是那些流动性非常高的农民工开始越来越多的涌入王家庄。一些高学历,有能力,有资历的精英人才也开始关注这里。
从去年开始,有十二名海龟入职王家庄的各家企业,三十多名来自各大企业的老总,经理级别的高素质人才来到王家庄,或是创业或是加入本地企业。而吸引他们的,除了优越的待遇之外,更多的还是这里淳朴的民风,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
共建和谐社会,这个口号是王家庄率先喊出来的,现在已经响彻华夏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真正做到的,或许只有王家庄了。在这里,打工者和本地人真的差别不大,除了王家庄本村人之外。
外地人来王家庄,来龙城县,来港城市打工,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生病了不用愁,去医院看病连老家都不用回,可以和本地人一样实报实销。哪怕是得了大病,也绝对不会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孩子上学也没有其它城市那种高昂的择校费,只要是在学区内,你的孩子就可以拥有和本地孩子一样的上学的权力。
当然了,港城市就这么大,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找到工作。有很多人抓住机会,留在了港城市,可也有更多的人带着遗憾离开了这里。
在这类创业,没有其它地方来自各个方面的推诿,刁难,勒索,只要你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你会深刻感觉到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里的幸福和自豪。
老陈本命陈光华,来自华夏著名的曾经的商业大省徽*州省。往前推一百年,说起徽商,绝对是鼎鼎大名,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那里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城市。但是徽州的商人天分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开始迸发了。
老陈就是那个时候离开农村老家,从一个走街窜户的小商贩开始,用了五年时间就拥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他选择的是但是极为小众的一个行业,葡萄酒行业中的酒石酸生产。并且几乎就是全华夏唯一的一家专业利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石来生产酒石酸氢钾的企业。
如今,他每年几乎都有小半年的时间是在港城市度过的。因为这里不仅是全中国第一瓶干红的诞生地,还是国内最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基地。
港城市通过各种方式,在辖区内建立了超过三百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其中有隶属于华夏中粮的大型生产企业,也有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葡萄酒生产旧世界的老牌酿酒企业,也有很多跟本地人的小作坊小企业。
每年十几万吨的产量给老陈带来了大量的商机,三四块钱收购这些企业晾晒干的酒石,拉回自家企业,经过一些列的处理,变成酒石酸氢钾再卖给这些企业,其中的利润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五!
而且,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企业都非常的讲诚信,绝对不会出现其他地方那种坑蒙拐骗,故意欠钱不还的事情。
更令他满意的是当地政府绝对没有如今在其他地方非常普遍的吃拿卡要的现象,这无疑让很多和老陈一样的外地生意人更加看好这里的发展。
于是乎,就这两年,仅仅通过老陈的介绍来港城市投资经商的徽商就超过了三十家,包括旅游,餐饮,农产品,茶叶,运输物流,机械制造等很多行业。
想老陈这样的人,在港城有很多,和谐社会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好港城的发展,纷纷来到这片土地上,投资,经商,工作,学习。
王勇作为这一口号的提出者,一直暗中隐在老书记背后,暗中观察着,注视着王家庄乃至港城市的发展。
对于如今的港城,他已经非常满意了。港城市的几届政府班子做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从来都没有想到港城市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记忆里,作为燕北省内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港乃至整个燕北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很多好项目都会被京城或者津天这个直辖市拦住。
所以,燕北省的发展几乎就是依附于京津二市的,整个燕北省的经济发展在国内的省市排名中,也是属于比较落后的。
可是现在,港城市因为王家父子以及整个王家庄的乡亲们和全体港城市人民的努力,已经走上了一条与记忆里不一样的,更有前途的道路。
王勇站在自家房顶,看着繁荣,兴盛,漂亮,充满了生机的村子,在感叹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自豪,以为这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功劳的,是自己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王勇?赶紧下来,你妈打电话回来了!”
院里姥姥兴奋的喊声打断了王勇的臆想,听到老妈来电话了,他赶紧收拾一下心情,顺着梯子下来,直奔屋里。有一段时间没接到老妈的电话了,也不知道在那边整天瞎忙什么,忙的连自己这个大儿子都不顾了。
当然,王勇不认为自己更加少主动给她打过电话有什么错。我是一个学生好不好?国际长途电话好贵的好不好?
倒是弟弟王亮前几天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说是老妈正忙着搞什么牧场旅游,说是和国内一家旅行社协商准备专门接待国内游客来自家的牧场旅游。
据说,老妈还拉了附近十几家牧场一起参与进来,甚至连州政府都惊动了,这些日子频频坐飞机飞过去和州里的大人物们协商经贸合作什么的。
几天打电话过来,大概是又有什么难题需要自己这个当儿子的帮着出主意吧!反正已经习惯了,王勇这么想着,就来到了屋里,跟叶老太太打声招呼,就接起了电话。
更关键的是,那里已经没有一个农村的样子的。前期靠着工业,开工厂,办企业发了家的第一村,如今已经彻底的变为了一个城市了。
但是王家庄不一样,如今的王家庄虽然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但是王家庄依然还是农村,王家庄人大部分人还是依然都是真真正正的农民。
每天扛着锄头去自家的自留地打理自家的大棚,或是去自家果园看看,当然也有足不出户的就在自家院子里喂喂那些牛羊的。
不管是形式上还是事实上,王家庄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农业,王家庄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土地,农业依然是王家庄的根本所在。
虽然这里也有商业街,也有大型农贸市场,也有大酒店,但是农业第一位的地位从来都没有被触动过。每年来王家庄打工的外来外地打工者,超过数万人。当然,一开始,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附近的县市。
近两年开始,随着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学到了手艺,开始回到家乡也搞起了大棚种植,果树栽培,或者养殖业,越来越多的外省打工者开始出现在王家庄。
不论是东北的原始深林,还是南海的海岛,亦或是西南的大山深处,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打工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怀揣着梦想,千里迢迢地来到王家庄。
王家庄没有让他们失望,在这里他们不是那些外企或者那方私人企业里的廉价劳动力。而是更像一个学生,在这里,他们与其说是工人,不如说是一个受训者。
所有的雇主都不会那他们当外人,所有的技术要点倾囊相授,从不藏私。甚至王家庄人自己的培训班这些打工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去学习。
至于工资待遇更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个月差不多一千块的工资,即使是在大城市那也是高工资了!更别说还有和国企一样的五险一金的待遇了,就冲着这个,很多人来了就不想离开了,纷纷想尽办法留在当地安家落户。
王家庄的户口肯定是别想了,除非能娶王家庄的姑娘,或者嫁给王家庄的小伙子,想要王家庄的户口,想都不要想。
这么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刘彪一家外村人成功把户口迁到了王家庄。可所有人都知道刘彪对于王家庄,对于王家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王家庄发展的初期,可以说刘彪的作用甚至比王家父子都一点不次。如果不是他整天天南海北的跑销路,王家庄的发展至少的要比现在落后三年!
王家庄不敢想,但是附近的小城镇或者县城还是没问题。龙城县对于这些外来打工者来说,买一套房子也不是什么大负担。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夫妻二人干上十来年就能换一套房子。
本地人和善,本地政府负责任,工资高,待遇好,福利高,这使得不仅仅是那些流动性非常高的农民工开始越来越多的涌入王家庄。一些高学历,有能力,有资历的精英人才也开始关注这里。
从去年开始,有十二名海龟入职王家庄的各家企业,三十多名来自各大企业的老总,经理级别的高素质人才来到王家庄,或是创业或是加入本地企业。而吸引他们的,除了优越的待遇之外,更多的还是这里淳朴的民风,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
共建和谐社会,这个口号是王家庄率先喊出来的,现在已经响彻华夏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真正做到的,或许只有王家庄了。在这里,打工者和本地人真的差别不大,除了王家庄本村人之外。
外地人来王家庄,来龙城县,来港城市打工,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生病了不用愁,去医院看病连老家都不用回,可以和本地人一样实报实销。哪怕是得了大病,也绝对不会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孩子上学也没有其它城市那种高昂的择校费,只要是在学区内,你的孩子就可以拥有和本地孩子一样的上学的权力。
当然了,港城市就这么大,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找到工作。有很多人抓住机会,留在了港城市,可也有更多的人带着遗憾离开了这里。
在这类创业,没有其它地方来自各个方面的推诿,刁难,勒索,只要你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你会深刻感觉到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里的幸福和自豪。
老陈本命陈光华,来自华夏著名的曾经的商业大省徽*州省。往前推一百年,说起徽商,绝对是鼎鼎大名,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那里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城市。但是徽州的商人天分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开始迸发了。
老陈就是那个时候离开农村老家,从一个走街窜户的小商贩开始,用了五年时间就拥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他选择的是但是极为小众的一个行业,葡萄酒行业中的酒石酸生产。并且几乎就是全华夏唯一的一家专业利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石来生产酒石酸氢钾的企业。
如今,他每年几乎都有小半年的时间是在港城市度过的。因为这里不仅是全中国第一瓶干红的诞生地,还是国内最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基地。
港城市通过各种方式,在辖区内建立了超过三百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其中有隶属于华夏中粮的大型生产企业,也有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葡萄酒生产旧世界的老牌酿酒企业,也有很多跟本地人的小作坊小企业。
每年十几万吨的产量给老陈带来了大量的商机,三四块钱收购这些企业晾晒干的酒石,拉回自家企业,经过一些列的处理,变成酒石酸氢钾再卖给这些企业,其中的利润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五!
而且,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企业都非常的讲诚信,绝对不会出现其他地方那种坑蒙拐骗,故意欠钱不还的事情。
更令他满意的是当地政府绝对没有如今在其他地方非常普遍的吃拿卡要的现象,这无疑让很多和老陈一样的外地生意人更加看好这里的发展。
于是乎,就这两年,仅仅通过老陈的介绍来港城市投资经商的徽商就超过了三十家,包括旅游,餐饮,农产品,茶叶,运输物流,机械制造等很多行业。
想老陈这样的人,在港城有很多,和谐社会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好港城的发展,纷纷来到这片土地上,投资,经商,工作,学习。
王勇作为这一口号的提出者,一直暗中隐在老书记背后,暗中观察着,注视着王家庄乃至港城市的发展。
对于如今的港城,他已经非常满意了。港城市的几届政府班子做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从来都没有想到港城市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记忆里,作为燕北省内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港乃至整个燕北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很多好项目都会被京城或者津天这个直辖市拦住。
所以,燕北省的发展几乎就是依附于京津二市的,整个燕北省的经济发展在国内的省市排名中,也是属于比较落后的。
可是现在,港城市因为王家父子以及整个王家庄的乡亲们和全体港城市人民的努力,已经走上了一条与记忆里不一样的,更有前途的道路。
王勇站在自家房顶,看着繁荣,兴盛,漂亮,充满了生机的村子,在感叹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自豪,以为这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功劳的,是自己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王勇?赶紧下来,你妈打电话回来了!”
院里姥姥兴奋的喊声打断了王勇的臆想,听到老妈来电话了,他赶紧收拾一下心情,顺着梯子下来,直奔屋里。有一段时间没接到老妈的电话了,也不知道在那边整天瞎忙什么,忙的连自己这个大儿子都不顾了。
当然,王勇不认为自己更加少主动给她打过电话有什么错。我是一个学生好不好?国际长途电话好贵的好不好?
倒是弟弟王亮前几天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说是老妈正忙着搞什么牧场旅游,说是和国内一家旅行社协商准备专门接待国内游客来自家的牧场旅游。
据说,老妈还拉了附近十几家牧场一起参与进来,甚至连州政府都惊动了,这些日子频频坐飞机飞过去和州里的大人物们协商经贸合作什么的。
几天打电话过来,大概是又有什么难题需要自己这个当儿子的帮着出主意吧!反正已经习惯了,王勇这么想着,就来到了屋里,跟叶老太太打声招呼,就接起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