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嗯。”方弛远听了吩咐,就连忙下去准备。写诗作文都离不了笔墨纸砚,所幸以往文会都会有作诗填赋的事情,所以笔墨纸张一直都备着,方弛远下去后很快就把东西都备齐。只是想着现场的人数,方弛远又招来小僮去山下再买一些回来。
又找人拼了四条长桌并在一起,把白纸笔墨放上去,简易的临时书桌也就算搭好了。做完一切后,方弛远又默默的退到李云长身边,李云长得了消息,乐呵呵的就把人都带了过去。
“本次文会,也是图一个热闹。”李云长笑着重复了一下规则,“至于题目,作诗的题目……”
李云长沉思一会道:“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梅花文会是我一手创建,如今又是我一手完结,那就以无始为题,内容就靠你们发挥吧。”
自宋之后,诗词有一部分推崇说理,类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为此中佳句。李云长以“无始”为题,怕也有想考考当场学子的思想深度。
李云长话一说完,人群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几个人跃跃欲试,到了案前,提起笔又放了下去,如此来来回回竟然没有几个人留下笔墨。
“仝忠,你不是说你家大郎小小年纪在作诗上就特别有灵性吗?这后年就要下场了,连首诗都作不出来?”
听着嵩申的挖苦,仝忠轻咳一声,“我家大郎才十二岁,哪里知道什么无始?不上也比你家的上去写了句“月夜思远客,踏了去无踪”强吧?文不对题的。”
嵩申被仝忠说的没了脾气,他家里的小辈确实没几个出色的,他也没收过徒弟,所幸他小儿子学识还不错,只是他小儿子已经三十七岁了,不能参加这次比试。
“你不是还有场比赛吗?”仝忠提醒到,两人斗嘴半辈子了,但是正事上他俩还是能分的清轻重:“把《将进酒》都拿出来了,还不快把题目定好?”
“这个不劳你操心,我心中自有打算。”
这边几位老人互相品鉴着已经写出的作品,探讨了半天竟然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作品,也是选手要求的限制,他们年龄都不大,经历的太少,感悟不够。
更别提像是无始这样的题名,他们见识过的东西太少了。
半晌,各个家里的子弟和跟着来的稚子都写出了自己的作品,几个老人笑笑,随意评点了几句,瓜分了李云长的仙人醉,第一次比试就算过去了,这个过程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到了第二场,嵩申出题,他对着众人笑笑,伸手指着刚才的一众作品说:“云长兄出题算是有水平的,我就跟风一次,以无名为题诸位以为如何?”他说完抚须笑着,慢慢的打量着周围的几个年轻秀才。
几位老人相互看看,题名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也没看出哪里不妥,就纷纷点头同意,把题名定了下来。
这一次方弛远是可以参与答题的,别的东西他倒是不心动,这些年跟着李云长,他也见识过一些好东西,只是这篇许磊的《将进酒》已经算的上是孤品了,有价无市,若不是谁在许老先生面前有天大的面子,估计很难再有第二篇相同的墨笔流传出来了。
科举并不简单,方弛远数了数,能在三十岁前考上秀才的,在场的只有六人,人少竞争就少,但相应的,他们能考上秀才,说明学识也都不低,所以竞争会更激烈,考虑到自己的诗文水平,方弛远觉得自己也许应该出奇制胜。
无名这个词,在古文里出现的次数不多。若说出名的,大概就是道德经里所说的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方弛远搞不清楚,嵩申是真的想单纯的以对“无名”自身的理解,还是意此言彼,另有所指。
在他忖度的时候,终于,第一个下笔的人,走到了长台前面。
第46章 禅意
上前的是一个微胖的中年, 看他的样子就算没超过三十, 也是接近三十岁了, 男人上前,拿起毛笔微微停顿,
在道德经上,名可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非常名谓非自然常在之名。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 鸡子之未分, 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 外如愚顽。无名,天地之始。无名者谓道, 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注〕简单来说无名就可谓是天道自然。
但是这一言论又牵扯到一些佛教言论, 在佛家思想中, 无名又称无明,佛经中记载为心因为滞留各种相而产生的执著,这些执著覆盖了真如本性, 仿佛蒙蔽日光的黑点。比如说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无明。
琼朝中佛教盛行, 道教式微, 男人执笔良久, 不知该按照哪方面下笔, 慢慢的,汗水自他额头上慢慢渗出,他暗道自己自大,没有等摸清底细再上场,时间慢慢过去,他只好硬着头皮写下摒弃贪嗔的语句,就匆匆下了场。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也就都匆匆赶了上去。
方弛远和方弛林站在一起,方弛林看了方弛远一眼问道:“弛远有什么想法?”
“道家无名,佛家无明。慧然禅师在这,四哥以为嵩先生讲的哪个?”
“当然是道家无名。”
方弛林直截了当的说。
方弛远听了颇为奇怪,:“四哥从何处推算的,这么肯定?”
“刚才嵩先生先赞了李先生的题名,又说是跟风,提醒已经很明显了。”方弛林一脸肯定的说:“仔细一点也就知道,无始,无名当都是道家经典。”
“如此说也在理,佛家道家都各有所长,虽然当下佛教在我琼朝兴盛,可是道家也不是全然销声匿迹了。”
方弛远说完,抬头就看见了慧然禅师,因为文会的事,他已拜访禅师多次,在禅师面前留了印象,因此就双手合十对禅师行了一礼。
禅师抿嘴笑笑,双手合十还了一礼,对他们之间的谈话没有任何表示。
仿佛刚才的注视只是无意,方弛远转头,他又把眼睛低垂了下去。
又讨论了一会,方弛林也上了案板前面。
方弛远看看众人,虽说心里没有多少把握,但是《将进酒》
诱惑实在太大,他给自己做了个思想准备就也到了案板前面。
一个月前,他帮助李云长整理存书时,曾在野史上看到过一篇杂谈。
杂谈内容大致就是说琼朝成立时,道教佛教其实是并驾齐驱的,佛教信徒多集中在西南方,道教信徒多集中在东北方,两教各占半壁江山,只是丰瑞四五年时,朝廷下令兴修佛寺,弘扬佛教,如此数十年过去,道家也就渐渐式微,一府中也见不到一两处道观,反观佛教倒是遍地开花,佛寺遍布。
溪山县属琼朝东北方,对于嵩申,方弛远虽说已经十分熟悉,但是若问起他的信奉,方弛远还真是答不上来。
这几年,他的诗词在现场众人中虽不算顶尖,但他在诗词上有一个长处就是见的多,各种类型的诗文都见过,无论是俗是雅,难得的是不会没有东西可写。
考虑良久,最后他写下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诗句,“无名人杀有名人,有名何似无名真。”〔注〕
随心而写,真正下笔的时候方弛远也顾不得能不能赢得比赛了,几年的经验告诉他,刻意的诗句没有能比得过他随心而写的,写好之后也就顾不得评判诗句的好与坏,又默默的退回了李云长身边。
李云长几人正在喝茶,方弛远站立后,李云长对他笑了笑,方弛远分不清何意,就继续沉默着站好。
又过了一刻钟,陆陆续续的众人也都放下了笔,虽然是嵩申出的彩头,但是评价却要由众人一起评价,而且为了防止一些对个人的偏见,所以写诗的侍候,几位老人都是默默坐在一边的,诗词写好后,也要由同一个人把诗词誊抄一遍,然后在送给李云长几人看,如此也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长桌摆好,李云长九人坐成一排,外围是一群参加文会的溪山县众人,刚刚三十岁以下秀才们写的诗文也被眷写好,一一摆在了长案上。
以李云长为首的老人站起来后,拿起一个个诗文观看了起来,他们每个人都仔细的比对,半晌,有人放下诗词又坐回了位置。
接下来外围的秀才举人们也都纷纷过来观看,长桌前一时拥堵了起来,方弛远只好和李青才一起带人维护秩序,忙忙碌碌的半天,现场叫好声赞叹声一时间此起彼伏,为了让现场的人不留遗憾,也为了不让文会有所瑕疵,方弛远赶快把队伍排成九列,又规定观赏的时间,因此很快的众人也都看了一遍。
“你们觉得哪篇好?”
嵩申最先问道。不同于上场无始的题名,这次无名的诗词情况明显要好上很多,至少有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我觉得第三首不错。无名为名,空名而已。写的十分不错了。”
“第七首也不错。”
“对对对。”提到第七首,又有几人表态说。
“无名人杀有名人。何是无名何是有名?不知道这是哪位小辈写的,有名何似无名真,写到我心眼里去了。”
“活了一把年纪,到头来却不如一名小辈看的开,有名何似无名真,哈哈哈哈……”
众人纷纷表态,方弛远只是低着头默默的不说话,最后第三首第七首,第四首都被人提道,方弛林也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方弛远也看不出他写的哪一首,只好管着自己的事,因为自己的诗被选上了,众人都是长辈他也不好插嘴,因此只好默默的等结果。
几位老人争论不休,虽然大部分人对方弛远的那首诗颇为青睐,但是众人口味不同,总会有不同的喜好,因此有两个老人还是认为第四首第三首要好上一些。
得不出结论,马上又要午时了,虽然众人吃着桌上的茶水糕点现在也都不饿,但是因为几个老人年事已高,不能乱了三餐时间,所以众人就把问题抛给慧然禅师判断。
慧然虽然是个和尚,但是佛卷三千藏不知道被他读了多少,所以在文学上的造诣,甚至比众人还要高一些,因此也没人反对。
“阿弥陀佛。”
慧然在一边本来像是一尊雕塑一样被人遗忘,如今被众人注视,他就对众人笑笑说:“这几首诗都是好的,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若非要评价,则可以分个先后。”
“怎么分先后?”有人问道。
“这第三首,讲的是现在,无名有名都是本真,是现在的“我”。”
“嗯。”李云长皱眉思考了一会,开口问道:“那第七首呢?”
“第七首先不谈,说说这第四首。”老禅师捻着念珠,低垂着眼皮说:“这第四首,讲无名未名,是将来,将来一切变化均是无名无始,是未来的“我”。未来有未来佛,有未来魔,不可追踪,不可思量,不可预测。”
“那第七首呢?”
“这第七首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我。我本是我,我本常在。”
众人听了都是一脸不解,过去,现在,未来,怎么可以存于一体?
“阿弥陀佛”老禅师念了句佛号说:“无名人杀有名人,有名何似无名真。有名即现在,无名可追溯过去,无名有名本是一体,恩怨纠缠,不散不消,无始无终贯穿过去,现在,未来。”
方弛远在下面坐着,觉得这个老和尚是胡乱扯的,他一个原作者都没有想那么多,一首诗哪有那么多个弯弯绕,但是看着众人都一副受教的样子,他又觉得是不是自己没有理解好。
慧然禅师一番话说完,高下也就算判断出来了,最后方弛远得了个第一名,被众人一阵恭贺,拿到了那篇《将进酒》,方弛林也得了一块徽墨,其他人把彩头分了分,两场比赛也就算过完了。
比赛一过,方弛远顾不得获奖的喜悦,就赶紧把站在一边的侍从招上来,把准备好的饭菜放上桌,先让几位老人用饭,他又开始准备下午洗礼的事。
今年洗礼没有往年麻烦,李云长早已说过不打算再收徒,但是对于参加文会的秀才们说,参会的举人们又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让自己的子侄在文会表现一下,要是能得到一位举人看中,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了。
洗礼要准备的东西不多,送给洗礼孩子的是县里糕点铺装好的糕点,一盒价值大概在五十文左右,三四种糕点,各半斤左右。
把盒子一个个垒好,又把桌椅摆好,方弛远就把刚吃完饭的一众老人请过来坐好,洗礼就算开始了。
方弛空今年十三岁,还没下过场,一直被留在方喜云跟前教育,方弛远向他看去的时候,他对方弛远不好意思的笑笑,方弛远看看他身上湿了一大块的长衫,有些无可奈何的也笑了笑,不知道一上午他又干什么去了。
和当年他第一次参加文会一样,上场的少年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沉静有礼,干净大方,他们有的作诗吹曲,
有的沉默离开,接受了李云长的礼物后,等待片刻,看无人说话就只好失落的下场。
日头渐渐南移,等到了申时,洗礼就要结束了,最后可能是因为来的人多,所以收徒也是文会举办以来最多的一次,共有九个少年被举人收入门下,方弛空不在其中。山下的腊八庙会此时还很热闹,但是山上的文会已经结束了。文会一结束,方弛远就安排帮工收拾东西,又让下人把几位老人送走,忙忙碌碌到了戌时,才没去县学,回了张家村……
1.〔注〕的两个地方是我从百度上找了改的,古诗是两首诗被我拆了凑的……
2.关于道教佛教不会提多少的,要是有什么冒犯,可以告诉我,我会改的。
第47章 日常
一场文会最后倒是成全了方弛远和方弛林两人的文名, 两人都是少年, 虽然方弛林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但是在溪山县三十岁以下的连秀才都少,更何况他十六岁就已经考中秀才有了功名。
两人风光了几天, 每天都是闭门不出,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别人的热情,每天都被别人当做谈资, 如此七八天之后, 文会的热度过去,两人的生活才又恢复了正常。闲暇时两人就一起对对诗,或者邀上赵铭舸, 赵旭和张贤三人一起去溪山走走,如此日子过的倒也闲适。
不过方弛远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呆在太阳下一边看书一边晒太阳, 只是腊月的天气太过严寒,即使外面有太阳温度依旧很低, 方弛远出门晒太阳的机会不多。但是只要一有太阳就会在操场上搬个躺椅放着, 因此在县学还留下了小小的传闻,第二年二月十三日,又是休沐的日子, 方弛远算算日子就和方弛林一起回了张家村。
这天早上赵青春起的很早,她又像往常一样去鸡棚看看下了几个鸡蛋, 这是她每天早上的必修课, 一天不做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些鸡已经养了一年多, 下蛋的频率慢了下来, 如今天气就要变暖了,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现在就让几只母鸡抱窝孵小鸡出来,也好能跟上每一年的替换。
捡完鸡蛋,她放在篮子里数了数,十六个鸡蛋,比昨天少了两个,她把鸡蛋拿到仓库放起来,就准备开始做早饭。这些年因为家里就有现成的母鸡下蛋,又有城里的商铺可以每月收租,她手里有了钱就有了底气。家里的饭菜是一天比一天丰盛,每天至少每人一个鸡蛋,而且差不多两天就能见到荤腥,对此方喜云什么也没说,整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赵青春钱从哪来的从来没问过,也许从方安河家把事情都捅出来之后,他就已经清楚了。
“弛远这次也不知道回不回来。”
吃饭的时候,赵青春准备了方弛远的碗筷放在一边,开口抱怨道:“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就不怕我会想他,不听话!”
方弛星听后就笑了起来:“娘竟然对哥哥怨气这么大,还是不见好了!下次哥哥回来我就告诉他,说他惹您不高兴了。”
“哪能乱说话。”赵青春又改了口,夹着菜往方弛星碗里放,“快吃饭去绣你的荷包去,答应你哥那么久了,也没见你送他一个!”
又找人拼了四条长桌并在一起,把白纸笔墨放上去,简易的临时书桌也就算搭好了。做完一切后,方弛远又默默的退到李云长身边,李云长得了消息,乐呵呵的就把人都带了过去。
“本次文会,也是图一个热闹。”李云长笑着重复了一下规则,“至于题目,作诗的题目……”
李云长沉思一会道:“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梅花文会是我一手创建,如今又是我一手完结,那就以无始为题,内容就靠你们发挥吧。”
自宋之后,诗词有一部分推崇说理,类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为此中佳句。李云长以“无始”为题,怕也有想考考当场学子的思想深度。
李云长话一说完,人群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几个人跃跃欲试,到了案前,提起笔又放了下去,如此来来回回竟然没有几个人留下笔墨。
“仝忠,你不是说你家大郎小小年纪在作诗上就特别有灵性吗?这后年就要下场了,连首诗都作不出来?”
听着嵩申的挖苦,仝忠轻咳一声,“我家大郎才十二岁,哪里知道什么无始?不上也比你家的上去写了句“月夜思远客,踏了去无踪”强吧?文不对题的。”
嵩申被仝忠说的没了脾气,他家里的小辈确实没几个出色的,他也没收过徒弟,所幸他小儿子学识还不错,只是他小儿子已经三十七岁了,不能参加这次比试。
“你不是还有场比赛吗?”仝忠提醒到,两人斗嘴半辈子了,但是正事上他俩还是能分的清轻重:“把《将进酒》都拿出来了,还不快把题目定好?”
“这个不劳你操心,我心中自有打算。”
这边几位老人互相品鉴着已经写出的作品,探讨了半天竟然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作品,也是选手要求的限制,他们年龄都不大,经历的太少,感悟不够。
更别提像是无始这样的题名,他们见识过的东西太少了。
半晌,各个家里的子弟和跟着来的稚子都写出了自己的作品,几个老人笑笑,随意评点了几句,瓜分了李云长的仙人醉,第一次比试就算过去了,这个过程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到了第二场,嵩申出题,他对着众人笑笑,伸手指着刚才的一众作品说:“云长兄出题算是有水平的,我就跟风一次,以无名为题诸位以为如何?”他说完抚须笑着,慢慢的打量着周围的几个年轻秀才。
几位老人相互看看,题名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也没看出哪里不妥,就纷纷点头同意,把题名定了下来。
这一次方弛远是可以参与答题的,别的东西他倒是不心动,这些年跟着李云长,他也见识过一些好东西,只是这篇许磊的《将进酒》已经算的上是孤品了,有价无市,若不是谁在许老先生面前有天大的面子,估计很难再有第二篇相同的墨笔流传出来了。
科举并不简单,方弛远数了数,能在三十岁前考上秀才的,在场的只有六人,人少竞争就少,但相应的,他们能考上秀才,说明学识也都不低,所以竞争会更激烈,考虑到自己的诗文水平,方弛远觉得自己也许应该出奇制胜。
无名这个词,在古文里出现的次数不多。若说出名的,大概就是道德经里所说的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方弛远搞不清楚,嵩申是真的想单纯的以对“无名”自身的理解,还是意此言彼,另有所指。
在他忖度的时候,终于,第一个下笔的人,走到了长台前面。
第46章 禅意
上前的是一个微胖的中年, 看他的样子就算没超过三十, 也是接近三十岁了, 男人上前,拿起毛笔微微停顿,
在道德经上,名可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非常名谓非自然常在之名。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 鸡子之未分, 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 外如愚顽。无名,天地之始。无名者谓道, 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注〕简单来说无名就可谓是天道自然。
但是这一言论又牵扯到一些佛教言论, 在佛家思想中, 无名又称无明,佛经中记载为心因为滞留各种相而产生的执著,这些执著覆盖了真如本性, 仿佛蒙蔽日光的黑点。比如说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无明。
琼朝中佛教盛行, 道教式微, 男人执笔良久, 不知该按照哪方面下笔, 慢慢的,汗水自他额头上慢慢渗出,他暗道自己自大,没有等摸清底细再上场,时间慢慢过去,他只好硬着头皮写下摒弃贪嗔的语句,就匆匆下了场。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也就都匆匆赶了上去。
方弛远和方弛林站在一起,方弛林看了方弛远一眼问道:“弛远有什么想法?”
“道家无名,佛家无明。慧然禅师在这,四哥以为嵩先生讲的哪个?”
“当然是道家无名。”
方弛林直截了当的说。
方弛远听了颇为奇怪,:“四哥从何处推算的,这么肯定?”
“刚才嵩先生先赞了李先生的题名,又说是跟风,提醒已经很明显了。”方弛林一脸肯定的说:“仔细一点也就知道,无始,无名当都是道家经典。”
“如此说也在理,佛家道家都各有所长,虽然当下佛教在我琼朝兴盛,可是道家也不是全然销声匿迹了。”
方弛远说完,抬头就看见了慧然禅师,因为文会的事,他已拜访禅师多次,在禅师面前留了印象,因此就双手合十对禅师行了一礼。
禅师抿嘴笑笑,双手合十还了一礼,对他们之间的谈话没有任何表示。
仿佛刚才的注视只是无意,方弛远转头,他又把眼睛低垂了下去。
又讨论了一会,方弛林也上了案板前面。
方弛远看看众人,虽说心里没有多少把握,但是《将进酒》
诱惑实在太大,他给自己做了个思想准备就也到了案板前面。
一个月前,他帮助李云长整理存书时,曾在野史上看到过一篇杂谈。
杂谈内容大致就是说琼朝成立时,道教佛教其实是并驾齐驱的,佛教信徒多集中在西南方,道教信徒多集中在东北方,两教各占半壁江山,只是丰瑞四五年时,朝廷下令兴修佛寺,弘扬佛教,如此数十年过去,道家也就渐渐式微,一府中也见不到一两处道观,反观佛教倒是遍地开花,佛寺遍布。
溪山县属琼朝东北方,对于嵩申,方弛远虽说已经十分熟悉,但是若问起他的信奉,方弛远还真是答不上来。
这几年,他的诗词在现场众人中虽不算顶尖,但他在诗词上有一个长处就是见的多,各种类型的诗文都见过,无论是俗是雅,难得的是不会没有东西可写。
考虑良久,最后他写下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诗句,“无名人杀有名人,有名何似无名真。”〔注〕
随心而写,真正下笔的时候方弛远也顾不得能不能赢得比赛了,几年的经验告诉他,刻意的诗句没有能比得过他随心而写的,写好之后也就顾不得评判诗句的好与坏,又默默的退回了李云长身边。
李云长几人正在喝茶,方弛远站立后,李云长对他笑了笑,方弛远分不清何意,就继续沉默着站好。
又过了一刻钟,陆陆续续的众人也都放下了笔,虽然是嵩申出的彩头,但是评价却要由众人一起评价,而且为了防止一些对个人的偏见,所以写诗的侍候,几位老人都是默默坐在一边的,诗词写好后,也要由同一个人把诗词誊抄一遍,然后在送给李云长几人看,如此也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长桌摆好,李云长九人坐成一排,外围是一群参加文会的溪山县众人,刚刚三十岁以下秀才们写的诗文也被眷写好,一一摆在了长案上。
以李云长为首的老人站起来后,拿起一个个诗文观看了起来,他们每个人都仔细的比对,半晌,有人放下诗词又坐回了位置。
接下来外围的秀才举人们也都纷纷过来观看,长桌前一时拥堵了起来,方弛远只好和李青才一起带人维护秩序,忙忙碌碌的半天,现场叫好声赞叹声一时间此起彼伏,为了让现场的人不留遗憾,也为了不让文会有所瑕疵,方弛远赶快把队伍排成九列,又规定观赏的时间,因此很快的众人也都看了一遍。
“你们觉得哪篇好?”
嵩申最先问道。不同于上场无始的题名,这次无名的诗词情况明显要好上很多,至少有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我觉得第三首不错。无名为名,空名而已。写的十分不错了。”
“第七首也不错。”
“对对对。”提到第七首,又有几人表态说。
“无名人杀有名人。何是无名何是有名?不知道这是哪位小辈写的,有名何似无名真,写到我心眼里去了。”
“活了一把年纪,到头来却不如一名小辈看的开,有名何似无名真,哈哈哈哈……”
众人纷纷表态,方弛远只是低着头默默的不说话,最后第三首第七首,第四首都被人提道,方弛林也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方弛远也看不出他写的哪一首,只好管着自己的事,因为自己的诗被选上了,众人都是长辈他也不好插嘴,因此只好默默的等结果。
几位老人争论不休,虽然大部分人对方弛远的那首诗颇为青睐,但是众人口味不同,总会有不同的喜好,因此有两个老人还是认为第四首第三首要好上一些。
得不出结论,马上又要午时了,虽然众人吃着桌上的茶水糕点现在也都不饿,但是因为几个老人年事已高,不能乱了三餐时间,所以众人就把问题抛给慧然禅师判断。
慧然虽然是个和尚,但是佛卷三千藏不知道被他读了多少,所以在文学上的造诣,甚至比众人还要高一些,因此也没人反对。
“阿弥陀佛。”
慧然在一边本来像是一尊雕塑一样被人遗忘,如今被众人注视,他就对众人笑笑说:“这几首诗都是好的,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若非要评价,则可以分个先后。”
“怎么分先后?”有人问道。
“这第三首,讲的是现在,无名有名都是本真,是现在的“我”。”
“嗯。”李云长皱眉思考了一会,开口问道:“那第七首呢?”
“第七首先不谈,说说这第四首。”老禅师捻着念珠,低垂着眼皮说:“这第四首,讲无名未名,是将来,将来一切变化均是无名无始,是未来的“我”。未来有未来佛,有未来魔,不可追踪,不可思量,不可预测。”
“那第七首呢?”
“这第七首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我。我本是我,我本常在。”
众人听了都是一脸不解,过去,现在,未来,怎么可以存于一体?
“阿弥陀佛”老禅师念了句佛号说:“无名人杀有名人,有名何似无名真。有名即现在,无名可追溯过去,无名有名本是一体,恩怨纠缠,不散不消,无始无终贯穿过去,现在,未来。”
方弛远在下面坐着,觉得这个老和尚是胡乱扯的,他一个原作者都没有想那么多,一首诗哪有那么多个弯弯绕,但是看着众人都一副受教的样子,他又觉得是不是自己没有理解好。
慧然禅师一番话说完,高下也就算判断出来了,最后方弛远得了个第一名,被众人一阵恭贺,拿到了那篇《将进酒》,方弛林也得了一块徽墨,其他人把彩头分了分,两场比赛也就算过完了。
比赛一过,方弛远顾不得获奖的喜悦,就赶紧把站在一边的侍从招上来,把准备好的饭菜放上桌,先让几位老人用饭,他又开始准备下午洗礼的事。
今年洗礼没有往年麻烦,李云长早已说过不打算再收徒,但是对于参加文会的秀才们说,参会的举人们又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让自己的子侄在文会表现一下,要是能得到一位举人看中,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了。
洗礼要准备的东西不多,送给洗礼孩子的是县里糕点铺装好的糕点,一盒价值大概在五十文左右,三四种糕点,各半斤左右。
把盒子一个个垒好,又把桌椅摆好,方弛远就把刚吃完饭的一众老人请过来坐好,洗礼就算开始了。
方弛空今年十三岁,还没下过场,一直被留在方喜云跟前教育,方弛远向他看去的时候,他对方弛远不好意思的笑笑,方弛远看看他身上湿了一大块的长衫,有些无可奈何的也笑了笑,不知道一上午他又干什么去了。
和当年他第一次参加文会一样,上场的少年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沉静有礼,干净大方,他们有的作诗吹曲,
有的沉默离开,接受了李云长的礼物后,等待片刻,看无人说话就只好失落的下场。
日头渐渐南移,等到了申时,洗礼就要结束了,最后可能是因为来的人多,所以收徒也是文会举办以来最多的一次,共有九个少年被举人收入门下,方弛空不在其中。山下的腊八庙会此时还很热闹,但是山上的文会已经结束了。文会一结束,方弛远就安排帮工收拾东西,又让下人把几位老人送走,忙忙碌碌到了戌时,才没去县学,回了张家村……
1.〔注〕的两个地方是我从百度上找了改的,古诗是两首诗被我拆了凑的……
2.关于道教佛教不会提多少的,要是有什么冒犯,可以告诉我,我会改的。
第47章 日常
一场文会最后倒是成全了方弛远和方弛林两人的文名, 两人都是少年, 虽然方弛林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但是在溪山县三十岁以下的连秀才都少,更何况他十六岁就已经考中秀才有了功名。
两人风光了几天, 每天都是闭门不出,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别人的热情,每天都被别人当做谈资, 如此七八天之后, 文会的热度过去,两人的生活才又恢复了正常。闲暇时两人就一起对对诗,或者邀上赵铭舸, 赵旭和张贤三人一起去溪山走走,如此日子过的倒也闲适。
不过方弛远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呆在太阳下一边看书一边晒太阳, 只是腊月的天气太过严寒,即使外面有太阳温度依旧很低, 方弛远出门晒太阳的机会不多。但是只要一有太阳就会在操场上搬个躺椅放着, 因此在县学还留下了小小的传闻,第二年二月十三日,又是休沐的日子, 方弛远算算日子就和方弛林一起回了张家村。
这天早上赵青春起的很早,她又像往常一样去鸡棚看看下了几个鸡蛋, 这是她每天早上的必修课, 一天不做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些鸡已经养了一年多, 下蛋的频率慢了下来, 如今天气就要变暖了,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现在就让几只母鸡抱窝孵小鸡出来,也好能跟上每一年的替换。
捡完鸡蛋,她放在篮子里数了数,十六个鸡蛋,比昨天少了两个,她把鸡蛋拿到仓库放起来,就准备开始做早饭。这些年因为家里就有现成的母鸡下蛋,又有城里的商铺可以每月收租,她手里有了钱就有了底气。家里的饭菜是一天比一天丰盛,每天至少每人一个鸡蛋,而且差不多两天就能见到荤腥,对此方喜云什么也没说,整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赵青春钱从哪来的从来没问过,也许从方安河家把事情都捅出来之后,他就已经清楚了。
“弛远这次也不知道回不回来。”
吃饭的时候,赵青春准备了方弛远的碗筷放在一边,开口抱怨道:“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就不怕我会想他,不听话!”
方弛星听后就笑了起来:“娘竟然对哥哥怨气这么大,还是不见好了!下次哥哥回来我就告诉他,说他惹您不高兴了。”
“哪能乱说话。”赵青春又改了口,夹着菜往方弛星碗里放,“快吃饭去绣你的荷包去,答应你哥那么久了,也没见你送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