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1288】4000+
“身世好不好,我也没打听,不过这位姑娘的确长得好看,还比我小几个月呢,可人家都大二了,不简单啊!”
室友a一听,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你难道不知道,人家不到十四就考上清大,上了四年之后才来到咱们学校的?”
朱煜夸张的张大嘴.巴:“你说的这是真的?她都已经上过大学了?”
“那可不是,人家在清大学的是生物,同时好像还拿了一门其他学科的毕业证,牛吧?”
朱煜有些不明白:“那为什么不直接上清大的医学系呢?为什么还要折腾自己四年,再来上军医?”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人家的追求,再说了,如果我有这本事,我也肯定多选几门学,可大学就那四年,学两门已经神了,哪里还有精力学其他?也许人家一开始对医不敢兴趣呢?”
几个孩子在那儿咋咋呼呼半天,谁都没有注意到朱煜满脸崇拜的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小心翼翼的写下两个字:“李、想!”
农历八月初八,李想家搬出了大院儿,也不知道迟垣是怎么跟上面说的,反正他们家以后,就在炭厂胡同住了下来。
这次没有找亲朋好友燎锅底,因为这个房子装修的太漂亮,迟垣不想太高调,所以就没宴请。
宴请的话还需要人家带东西过来,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紧张的时候,他也没那个脸,所以,大家没问,他自然不会提,如果有人问了,就说不用麻烦了,多余的什么也不用说就行。
低调惯了,哪怕再富有,也不会说出来,更何况,他本身不富有,就是他的这个女儿,敛财能力太强了。
除了女儿,还有未来女婿木炎,作为老丈人,虽觉得轻松,但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经济上的压力,主要还是怕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这对俭省节约惯了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诱.惑啊!
对比之下,他和儿子们却只会拿死工资,说出来也是尴尬。
但是李想每每听到这儿,就觉得好笑:“爸爸,你的专业就是指挥,哥哥们的专业是开飞机,退伍的话是可以进民航的,到了那个时候,工资会很高的,所以无需担心他们日后的前程,就是现在那也不差啊,你像我和木炎、妈妈、外婆,她们学外语的都可以在外面兼职翻译,木炎会搞一些小发明,赚的外快自然要比你们多。专业不一样,所涉猎的行业自然也是不同的。”
搬到新家之后,coco就从空间里出来,彻底放养到了炭厂胡同,之前说的是养到木炎单位了,哈哈(俏皮),每次说谎她都不打草稿,好在都没怀疑什么,因为coco消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早已习惯。
迟垣还从部队养鸡鸭的地方,买来了小鸡小鸭,不过鹌鹑没找到,李想就从空间里拿出几只,放到了做好的笼子里。
这边不种地,是没有麸子喂鸡的,她空间的小麦成熟以后,麦秸秆被她晒干之后,直接粉碎成末,和玉米麸混合做成饲料,拎出来一袋让大美喂它们。
除了这些,家里的剩饭剩菜,或者菜地的烂菜叶子剁剁,都能喂鸡喂鸭,很好养活的,而且吃了她空间的这些饲料,还不容易生病,一举多得。
玉米杆子的话,牛羊猪都吃,所以她一直种着玉米,浑身都能用的宝,自然要多种点。
除了这些,花生穰子,红薯穰子,都是很好的肥料,猪牛羊都很爱吃。
因为迟垣弄来的小鸡都太小,所以李想就想办法从空间转移出来了四只老母鸡,起码有老母鸡,每天都能吃到鸡蛋啊,总比喂小鸡等几个月强吧?
她捉的母鸡都是空间里刚刚开始下蛋的母鸡,正是好时候,问从哪儿来的,就说自己去郊区买的。
鸭蛋平时吃的不多,吃也是需要腌制的(炒出来的鸭蛋有点腥),是以不着急,让小鸭慢慢长大。
入冬以后,家里的煤球就开始消耗个不停,李华、迟垣、木炎单位都会发煤票,分别是30斤、60斤、80斤。
普通工人大概是20斤一个月,李华刚到学校,发的是30斤,毕竟军级单位,迟垣是师长,60斤,木炎是国家科技人员,最多,达到了80斤,夏天的时候他们家的煤球用的量不多,因为家里头做饭一般都用液化气和电,所以煤球就省下来了,一年的煤票省下来,就指着这个冬天呢!
要不李想敢换大炉子,就是因为攒的煤票多,即使不够,也还有她空间里的,空间里的煤她当时买了差不多十吨,用的话得自己拓印成煤球,有点麻烦,所以先紧着家里头的这些用。
炉子大,废煤,除非天冷的不得了了,他们会烧煤多一些,让管道烫起来,平时也就达到温起来的程度,不至于进屋冷冰冰的就行。
83年,其他票都可以不用,用现金买的年代,买煤是必须要有煤票的,因为煤球供应不足,有票才有煤,否则再有钱也买不到煤球。
在全民还在用煤球做饭的年代里,液化气不是谁都能用得起的,就像李想家,有热水炉子,平时用煤球做饭的话,还能热个管道,洗个碗什么的不至于用冷水,但如果用液化气做饭,管道可热不起来,所以还是煤球更为方便一点。
这种暖气片只通一楼,二楼没有弄,因为觉得没必要,他们年轻,活力大,不怕冷,平时也就一楼有人住,何必再折腾浪费。
“幸好我没请同僚来家里啊,你看看咱家这暖气片,数过来也找不到谁家能买得起,丫头,你说这是木炎发明的?”
“那可不是,他找人专门定做的。”原理一看就会,但是做起来不容易。
“不愧是科学家啊,做的可真好,又有热水,又能做饭,可真是太方便了,就是太费煤球,天冷的时候一天得三四十个,就算不冷,也得十来个的温着管子,要不然就么热水用,这一般的人家谁能供应的起啊?
“等咱们手里面的煤票用完了,我们再想办法买,没事儿,可劲儿用,能买得到。”
家里有俩孩子,都冻成高原红多难堪啊,有条件就得利用,不能节省的过了头。
家里有李娜,有大美,早早的就给弟弟妹妹的棉衣做好了,都是那种花棉袄,花棉裤,还是开裆的,小子还好,闺女的话顺着腿留,于是在他们八个月的时候,李想给他们备了一个家用小马桶,平时就锻炼他们有尿了主动去上厕所。
刚开始还是不习惯,经常尿湿裤子,渐渐的,说的次数多了,俩孩子就掌握了这个规律,居然会主动指着要去了,这是个神奇的发现,也见证他们这几个月的灵泉水没白喝。
有了马桶后,家里的尿骚味儿就没存在过,事实上从搬家以后就没出现过,又干净又卫生,俩孩子的屎尿什么的,还倒到门前的菜地,成了妥妥的农家肥,哈哈~
四个母鸡一天保底四个鸡蛋,偶尔还能有五六个,足够家里人每天的早饭了。
木炎于12月底回到l市,年后到l市的研究所报道,换言之,年前他这边就没啥事儿了。
恰巧李想也放了寒假,正想要要不要出去玩儿的时候,老家那边却往京城的家发了一份电报。
电报是外公外婆带着金凌来l市和他们团聚的时候,顺便带了过来。
看完电报,李想当时就撇嘴:“哟,这么着急啊,还发电报,花不少钱呢,看来这是要不到钱,企图把你叫回去,然后商量要求涨价呢!”
李娜也很无语:“我给你家里去信,也没人说这事儿,估计是不想让你.妈操心,也可能他们对外没有流露出来自己有多苦。”
电报的字可真不少,“速回家,弟生病,母病榻,请支援。”
这封电报是特急,一个字一毛钱,就这都一块二了,这要放在平时,绝对不是李三柱能舍得的。
李华现在还在哺.乳.期,如果为了这家人给自己孩子强行断奶,李想第一个站出来不同意。
很明显,李三柱的第五个孩子已经出生,但是身体不太好,马菊花因为生这个孩子呢,也伤了根本,现在正缠.绵病榻,大人孩子都需要钱,这才一俩月,就只撑不住了,那以后可咋整?
但你让身为女儿的李华视而不见又做不到,他们都不是没良心的人,李三柱固然可恶,若李华以已经断绝关系为由拒绝抚养,也没人说什么,可她自己的道德观不允许她这么做啊!
没办法,李想看了眼木炎,叹息一声,“本来还想出去玩儿呢,现在看来不行了,要不然,我们俩回去吧,顺便也去看看基金会的情况。”
李华还想自己去,李想没同意:“你还是别去了,你自己的孩子难道不需要养吗?这次回去,我顶多给他加到一个月十块钱的养老钱,其他的我不会管,我回去的目的除了看看二外公一家,看看基金会之外,还是想警告警告他,别太得寸进尺,毕竟,你这些年给他的钱,也足够报答他的生养之恩了,你是外婆抚养长大的,和他李三柱有什么关系?真要扯的话,看谁能扯得过谁。”
女儿的激愤让李华有些脸红,一时之间难以抉择,最后还是迟垣问她。
“你如果真想回去,也可以,趁机给孩子断了奶就行。”
迟垣一脸无所谓的态度,“没事儿的,孩子已经十个月了,可以断奶的。”
“十个月断奶是可以,但是后期也要喝奶粉,至少要喝到三岁,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
李想和迟垣,两个人一人一句,最后把李华说的无地自容。
“我还是,不回去了,囡囡,那就麻烦你和木炎了。”
“先声明啊,让我回去可以,但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要怎么处置,那就全凭我自己决定了,您到时候别埋怨我就行。”
李华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不怪你,说来说去,还是我太过优柔寡断,也许囡囡的处理方式才是最正确的!”
回家李想什么也没带,李华倒是整理了不少,但是李想一样也没带,还说的振振有词。
“带啥啊,年前该寄的都寄回家了,现在是春运期间,多少人回家过年你又不是不知道,差不多就行了。”
“我,不是想着你坐飞机嘛!”
“坐飞机也有行李重量限制的,总之我们俩啥也不带,真要缺什么,回家再买,反正距离过年还有十天呢!”
意思是能买得到,见状,李华也就不再去管了。
李想和木炎花了一千多块钱坐飞机到h省省会,然后再坐火车到庆城县,这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到庆城县县城的时候已经天黑了,俩人随便找了一个地方,一个进入自己的系统,一个进入自己的空间,因为他们去招待所看了,条件太差,还不如自己的私人世界将就一晚上。
如果坐火车回来的话,起码需要五六天。
正好他们基金会还没放假,接下来两三天,李想就待在庆城县的基金会办公室对账。
木炎呢,就到外面瞎溜达,顺便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
快要过年了,底下的人就不往下面跑了,偶尔会带着木炎去各个村子里转转,了解一下他们资助的一些对象。
李想就和李娜的女儿连夏对账,一笔一笔的对,倒是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小问题有,是跟记账方法有关,李想又教了她不少。
之所以不着急回家,是怕回家速度太快,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坐飞机回去的,宁愿花一两千坐飞机也不愿意把钱给他们怎么怎么样的臭屁话出现,她听了实在厌烦,干脆留在县城对账喝茶,是吧?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之下,她居然不知道这些年他们往基金会已经投放了差不多快十万块钱了,救助的学生也达到了五六千人,这可是一笔庞大的人数群体。
“有过来还账的吗?”这是李想最为关心的。
室友a一听,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你难道不知道,人家不到十四就考上清大,上了四年之后才来到咱们学校的?”
朱煜夸张的张大嘴.巴:“你说的这是真的?她都已经上过大学了?”
“那可不是,人家在清大学的是生物,同时好像还拿了一门其他学科的毕业证,牛吧?”
朱煜有些不明白:“那为什么不直接上清大的医学系呢?为什么还要折腾自己四年,再来上军医?”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人家的追求,再说了,如果我有这本事,我也肯定多选几门学,可大学就那四年,学两门已经神了,哪里还有精力学其他?也许人家一开始对医不敢兴趣呢?”
几个孩子在那儿咋咋呼呼半天,谁都没有注意到朱煜满脸崇拜的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小心翼翼的写下两个字:“李、想!”
农历八月初八,李想家搬出了大院儿,也不知道迟垣是怎么跟上面说的,反正他们家以后,就在炭厂胡同住了下来。
这次没有找亲朋好友燎锅底,因为这个房子装修的太漂亮,迟垣不想太高调,所以就没宴请。
宴请的话还需要人家带东西过来,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紧张的时候,他也没那个脸,所以,大家没问,他自然不会提,如果有人问了,就说不用麻烦了,多余的什么也不用说就行。
低调惯了,哪怕再富有,也不会说出来,更何况,他本身不富有,就是他的这个女儿,敛财能力太强了。
除了女儿,还有未来女婿木炎,作为老丈人,虽觉得轻松,但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经济上的压力,主要还是怕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这对俭省节约惯了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诱.惑啊!
对比之下,他和儿子们却只会拿死工资,说出来也是尴尬。
但是李想每每听到这儿,就觉得好笑:“爸爸,你的专业就是指挥,哥哥们的专业是开飞机,退伍的话是可以进民航的,到了那个时候,工资会很高的,所以无需担心他们日后的前程,就是现在那也不差啊,你像我和木炎、妈妈、外婆,她们学外语的都可以在外面兼职翻译,木炎会搞一些小发明,赚的外快自然要比你们多。专业不一样,所涉猎的行业自然也是不同的。”
搬到新家之后,coco就从空间里出来,彻底放养到了炭厂胡同,之前说的是养到木炎单位了,哈哈(俏皮),每次说谎她都不打草稿,好在都没怀疑什么,因为coco消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早已习惯。
迟垣还从部队养鸡鸭的地方,买来了小鸡小鸭,不过鹌鹑没找到,李想就从空间里拿出几只,放到了做好的笼子里。
这边不种地,是没有麸子喂鸡的,她空间的小麦成熟以后,麦秸秆被她晒干之后,直接粉碎成末,和玉米麸混合做成饲料,拎出来一袋让大美喂它们。
除了这些,家里的剩饭剩菜,或者菜地的烂菜叶子剁剁,都能喂鸡喂鸭,很好养活的,而且吃了她空间的这些饲料,还不容易生病,一举多得。
玉米杆子的话,牛羊猪都吃,所以她一直种着玉米,浑身都能用的宝,自然要多种点。
除了这些,花生穰子,红薯穰子,都是很好的肥料,猪牛羊都很爱吃。
因为迟垣弄来的小鸡都太小,所以李想就想办法从空间转移出来了四只老母鸡,起码有老母鸡,每天都能吃到鸡蛋啊,总比喂小鸡等几个月强吧?
她捉的母鸡都是空间里刚刚开始下蛋的母鸡,正是好时候,问从哪儿来的,就说自己去郊区买的。
鸭蛋平时吃的不多,吃也是需要腌制的(炒出来的鸭蛋有点腥),是以不着急,让小鸭慢慢长大。
入冬以后,家里的煤球就开始消耗个不停,李华、迟垣、木炎单位都会发煤票,分别是30斤、60斤、80斤。
普通工人大概是20斤一个月,李华刚到学校,发的是30斤,毕竟军级单位,迟垣是师长,60斤,木炎是国家科技人员,最多,达到了80斤,夏天的时候他们家的煤球用的量不多,因为家里头做饭一般都用液化气和电,所以煤球就省下来了,一年的煤票省下来,就指着这个冬天呢!
要不李想敢换大炉子,就是因为攒的煤票多,即使不够,也还有她空间里的,空间里的煤她当时买了差不多十吨,用的话得自己拓印成煤球,有点麻烦,所以先紧着家里头的这些用。
炉子大,废煤,除非天冷的不得了了,他们会烧煤多一些,让管道烫起来,平时也就达到温起来的程度,不至于进屋冷冰冰的就行。
83年,其他票都可以不用,用现金买的年代,买煤是必须要有煤票的,因为煤球供应不足,有票才有煤,否则再有钱也买不到煤球。
在全民还在用煤球做饭的年代里,液化气不是谁都能用得起的,就像李想家,有热水炉子,平时用煤球做饭的话,还能热个管道,洗个碗什么的不至于用冷水,但如果用液化气做饭,管道可热不起来,所以还是煤球更为方便一点。
这种暖气片只通一楼,二楼没有弄,因为觉得没必要,他们年轻,活力大,不怕冷,平时也就一楼有人住,何必再折腾浪费。
“幸好我没请同僚来家里啊,你看看咱家这暖气片,数过来也找不到谁家能买得起,丫头,你说这是木炎发明的?”
“那可不是,他找人专门定做的。”原理一看就会,但是做起来不容易。
“不愧是科学家啊,做的可真好,又有热水,又能做饭,可真是太方便了,就是太费煤球,天冷的时候一天得三四十个,就算不冷,也得十来个的温着管子,要不然就么热水用,这一般的人家谁能供应的起啊?
“等咱们手里面的煤票用完了,我们再想办法买,没事儿,可劲儿用,能买得到。”
家里有俩孩子,都冻成高原红多难堪啊,有条件就得利用,不能节省的过了头。
家里有李娜,有大美,早早的就给弟弟妹妹的棉衣做好了,都是那种花棉袄,花棉裤,还是开裆的,小子还好,闺女的话顺着腿留,于是在他们八个月的时候,李想给他们备了一个家用小马桶,平时就锻炼他们有尿了主动去上厕所。
刚开始还是不习惯,经常尿湿裤子,渐渐的,说的次数多了,俩孩子就掌握了这个规律,居然会主动指着要去了,这是个神奇的发现,也见证他们这几个月的灵泉水没白喝。
有了马桶后,家里的尿骚味儿就没存在过,事实上从搬家以后就没出现过,又干净又卫生,俩孩子的屎尿什么的,还倒到门前的菜地,成了妥妥的农家肥,哈哈~
四个母鸡一天保底四个鸡蛋,偶尔还能有五六个,足够家里人每天的早饭了。
木炎于12月底回到l市,年后到l市的研究所报道,换言之,年前他这边就没啥事儿了。
恰巧李想也放了寒假,正想要要不要出去玩儿的时候,老家那边却往京城的家发了一份电报。
电报是外公外婆带着金凌来l市和他们团聚的时候,顺便带了过来。
看完电报,李想当时就撇嘴:“哟,这么着急啊,还发电报,花不少钱呢,看来这是要不到钱,企图把你叫回去,然后商量要求涨价呢!”
李娜也很无语:“我给你家里去信,也没人说这事儿,估计是不想让你.妈操心,也可能他们对外没有流露出来自己有多苦。”
电报的字可真不少,“速回家,弟生病,母病榻,请支援。”
这封电报是特急,一个字一毛钱,就这都一块二了,这要放在平时,绝对不是李三柱能舍得的。
李华现在还在哺.乳.期,如果为了这家人给自己孩子强行断奶,李想第一个站出来不同意。
很明显,李三柱的第五个孩子已经出生,但是身体不太好,马菊花因为生这个孩子呢,也伤了根本,现在正缠.绵病榻,大人孩子都需要钱,这才一俩月,就只撑不住了,那以后可咋整?
但你让身为女儿的李华视而不见又做不到,他们都不是没良心的人,李三柱固然可恶,若李华以已经断绝关系为由拒绝抚养,也没人说什么,可她自己的道德观不允许她这么做啊!
没办法,李想看了眼木炎,叹息一声,“本来还想出去玩儿呢,现在看来不行了,要不然,我们俩回去吧,顺便也去看看基金会的情况。”
李华还想自己去,李想没同意:“你还是别去了,你自己的孩子难道不需要养吗?这次回去,我顶多给他加到一个月十块钱的养老钱,其他的我不会管,我回去的目的除了看看二外公一家,看看基金会之外,还是想警告警告他,别太得寸进尺,毕竟,你这些年给他的钱,也足够报答他的生养之恩了,你是外婆抚养长大的,和他李三柱有什么关系?真要扯的话,看谁能扯得过谁。”
女儿的激愤让李华有些脸红,一时之间难以抉择,最后还是迟垣问她。
“你如果真想回去,也可以,趁机给孩子断了奶就行。”
迟垣一脸无所谓的态度,“没事儿的,孩子已经十个月了,可以断奶的。”
“十个月断奶是可以,但是后期也要喝奶粉,至少要喝到三岁,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
李想和迟垣,两个人一人一句,最后把李华说的无地自容。
“我还是,不回去了,囡囡,那就麻烦你和木炎了。”
“先声明啊,让我回去可以,但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要怎么处置,那就全凭我自己决定了,您到时候别埋怨我就行。”
李华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不怪你,说来说去,还是我太过优柔寡断,也许囡囡的处理方式才是最正确的!”
回家李想什么也没带,李华倒是整理了不少,但是李想一样也没带,还说的振振有词。
“带啥啊,年前该寄的都寄回家了,现在是春运期间,多少人回家过年你又不是不知道,差不多就行了。”
“我,不是想着你坐飞机嘛!”
“坐飞机也有行李重量限制的,总之我们俩啥也不带,真要缺什么,回家再买,反正距离过年还有十天呢!”
意思是能买得到,见状,李华也就不再去管了。
李想和木炎花了一千多块钱坐飞机到h省省会,然后再坐火车到庆城县,这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到庆城县县城的时候已经天黑了,俩人随便找了一个地方,一个进入自己的系统,一个进入自己的空间,因为他们去招待所看了,条件太差,还不如自己的私人世界将就一晚上。
如果坐火车回来的话,起码需要五六天。
正好他们基金会还没放假,接下来两三天,李想就待在庆城县的基金会办公室对账。
木炎呢,就到外面瞎溜达,顺便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
快要过年了,底下的人就不往下面跑了,偶尔会带着木炎去各个村子里转转,了解一下他们资助的一些对象。
李想就和李娜的女儿连夏对账,一笔一笔的对,倒是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小问题有,是跟记账方法有关,李想又教了她不少。
之所以不着急回家,是怕回家速度太快,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坐飞机回去的,宁愿花一两千坐飞机也不愿意把钱给他们怎么怎么样的臭屁话出现,她听了实在厌烦,干脆留在县城对账喝茶,是吧?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之下,她居然不知道这些年他们往基金会已经投放了差不多快十万块钱了,救助的学生也达到了五六千人,这可是一笔庞大的人数群体。
“有过来还账的吗?”这是李想最为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