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吃到扶墙
待赶到贝勒府,徐希见到府门外已停了不少车驾,在下人的引导下,他们一路来到东边的花厅,那里已聚了不少熟面孔,他连忙越过下人上前见礼:“段先生,梅世叔,光庆给您请安了。那老板,您今儿可赶得早。”
一阵寒喧过后,唯独没见到主人家,徐希不由得有些奇怪:“怎么没见贝勒爷?”虽说是福晋办的冬日宴,可是福晋毕竟是女眷,外面这些男宾还得是由德贝勒来招待才行。
“说是有个故人携亲眷突然来访,他去安顿故人便回。”身边一位身量略有些肥硕的中年男子摇着手中的折扇呲着牙花,似乎有些不满:“也不留个管事的招呼客人,就这样把我们晾在这里。这老小子,越发不讲究了。”
或许中年男子的话并没有恶意,但他说话时并没有压低嗓门,此话一出马上引着大家都看了过来。
徐希微笑着应了一句:“熊爷,此言差矣。”不等面露不悦的中年男子反驳,他赶忙又道:“贝勒爷这是把诸位当成至亲好友,这才显得如此随意。真把诸位当成多年份不见的生客一般,每个人身边都加两个小厮丫环侍候着,给那几双眼睛时刻盯着,诸位能有现在这般自在?”
这句话倒是点醒了大家,以德贝勒的身家,别说叫两个丫鬟小厮侍候着,翻上一番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此时本来就临年节下,大家风风火火忙了一年,难免都想要放下端着的架子松快一些。
如果身边无时不刻站了那些小厮丫环,几双眼睛眨也不眨得盯着,他们还得把刚放下的主子架子又端起来,那得多累挺?
“光庆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熊爷笑着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像是想起了什么,将手的中扇子递了过去:“这是我前些日子得的一把扇子。光庆你帮我掌掌眼,看看怎么样?”
见德贝勒还没回来,熊爷也是早有准备,徐希连忙笑着双手稳稳接过扇子:“熊爷手里头好东西可不少,这可算是让我得着空了,感谢您给小辈个开眼的机会。”
扇子刚入手,徐希微眯了一下眼睛便瞧了个清楚,笑着夸道:“这是一把陈竹为骨的文人扇。扇骨洁净,上面这些斑点,看似是产自湖南君山的湘妃竹,实则是比湘妃竹更稀有的梅篆竹。上一个主人对这把扇子很是爱惜,您看这扇轴上痕迹不显,显然是开阖次数没有几次,当得是心头宝了。而且这如玉似冰的包浆,也是只有梅篆竹让人细细把玩多年才会有的独特表象,最后就是这扇面虽然仿的仇英的《山水人物图》,这笔力倒也不俗……”
“这么说,我这扇子还不错?”
虽然是被抢了话,但是徐希也不恼,笑着将扇子递了回去:“是个好物件,恭喜熊爷,感谢熊爷给我这好彩头,有道是丰年肥尾,借着您这把扇子,我这年尾也够肥的。”
“哈哈哈哈,太好了!这回我可是有好物件在德贝勒面前显佩了!不然每次看他瞎摸海就想揍他一顿!”(天津活显佩:显摆,炫耀。瞎摸海:嚣张)
“熊老八,你少在那里瞎咧咧,你要去院子里比划比划还行,大冬天的拿个扇子装斯文,也不怕着了凉,回去把寒气过给我家儿媳妇。”人未至声先来,德贝勒洪亮的声音从月亮门前的乌木屏风后遥遥响起。
应声转头看过去,正好看到德贝勒绕出屏风朝大家笑着拱了拱手:“不好意思,有故人突然来访,怠慢了各位,呆会我自罚三杯。”
“贝勒爷,您家这酒等闲人家可喝不到,这三杯酒,真的是罚吗?我怎么觉得是您自个想背着福晋偷喝几杯啊?”
徐希的话引得德贝勒笑着伸手点了点他:“光庆你这小子不厚道,就算心里明白,也别给我说出来了啊。这样一说,我呆会都没法偷喝了。”
就在大家说笑时,熊爷却是不高兴的开口:“我说你这家伙,每次都要取笑我。怎么着,这次光庆可是说了,我这手里的是个好物件。”
“物件再好也不是你用的,文胸武肚,你一个耍把式的,拿一把文人扇子干什么?还大冬天的扇肚子,仔细呆会跑茅房!”德贝勒知道熊爷的性格,笑着上前拉住他胳膊朝着宴席那里带:“前几天,有人从山东过来,给我带了一副上好的牛皮护腰,给你留着呢,呆会让人拿给你。”
本来还因为被嘲笑不高兴的熊爷转怒为喜笑着应道:“这还差不多。”
看他们这两个老友这般模样,大家不由得都笑了,德贝勒也伸手引着大家落座,马上有小厮丫环奉上新茶、点心,然后又静静的退了下去。
只看这些下人的行为举止,大家不由得在心中赞叹,哪怕大清国倒了,德贝勒家却依旧威风如故,其实还是有原因的。
茶过三巡,天也聊得差不多了,德贝勒从袖笼里掏出鼻烟壶,打开盖嗅了嗅,正准备开口,却听得那老板奇道:“贝勒爷,您给这壶配上帽了?”
或许是因为那老板私底下道过歉了,德贝勒虽然心里仍有些不快,但还是点头应道:“托光庆帮我重新做了个,虽然不是同样的料,但这个与壶似乎更衬一些。”
说着话,他没有把壶放到桌上任那老板自取,反而直接递了过去。
双手小心翼翼接过鼻烟壶,那老板左右端详了半天这如同水墨画一般的壶帽,才点点头一副服气了的模样:“希夷阁的水平我自是不会怀疑。这墨翠深浅浓淡,倒是与壶上这水墨兰花很是相衬,恭喜贝勒爷了,您这可算是因祸得福,该请客才是。”
本就气消得差不多了,再加上那老板这番刻意吹捧,德贝勒紧绷如石的脸上才绽开笑容:“放心,今天肯定让你们吃得扶墙回去!”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也跟着放下吊着的心思,连忙赔笑起来。
趁着德贝勒招呼其它客人时,那老板挪了过来,坐在了徐希的身边凑到耳旁悄声说道:“光庆,这件事,谢谢你了。”
一阵寒喧过后,唯独没见到主人家,徐希不由得有些奇怪:“怎么没见贝勒爷?”虽说是福晋办的冬日宴,可是福晋毕竟是女眷,外面这些男宾还得是由德贝勒来招待才行。
“说是有个故人携亲眷突然来访,他去安顿故人便回。”身边一位身量略有些肥硕的中年男子摇着手中的折扇呲着牙花,似乎有些不满:“也不留个管事的招呼客人,就这样把我们晾在这里。这老小子,越发不讲究了。”
或许中年男子的话并没有恶意,但他说话时并没有压低嗓门,此话一出马上引着大家都看了过来。
徐希微笑着应了一句:“熊爷,此言差矣。”不等面露不悦的中年男子反驳,他赶忙又道:“贝勒爷这是把诸位当成至亲好友,这才显得如此随意。真把诸位当成多年份不见的生客一般,每个人身边都加两个小厮丫环侍候着,给那几双眼睛时刻盯着,诸位能有现在这般自在?”
这句话倒是点醒了大家,以德贝勒的身家,别说叫两个丫鬟小厮侍候着,翻上一番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此时本来就临年节下,大家风风火火忙了一年,难免都想要放下端着的架子松快一些。
如果身边无时不刻站了那些小厮丫环,几双眼睛眨也不眨得盯着,他们还得把刚放下的主子架子又端起来,那得多累挺?
“光庆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熊爷笑着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像是想起了什么,将手的中扇子递了过去:“这是我前些日子得的一把扇子。光庆你帮我掌掌眼,看看怎么样?”
见德贝勒还没回来,熊爷也是早有准备,徐希连忙笑着双手稳稳接过扇子:“熊爷手里头好东西可不少,这可算是让我得着空了,感谢您给小辈个开眼的机会。”
扇子刚入手,徐希微眯了一下眼睛便瞧了个清楚,笑着夸道:“这是一把陈竹为骨的文人扇。扇骨洁净,上面这些斑点,看似是产自湖南君山的湘妃竹,实则是比湘妃竹更稀有的梅篆竹。上一个主人对这把扇子很是爱惜,您看这扇轴上痕迹不显,显然是开阖次数没有几次,当得是心头宝了。而且这如玉似冰的包浆,也是只有梅篆竹让人细细把玩多年才会有的独特表象,最后就是这扇面虽然仿的仇英的《山水人物图》,这笔力倒也不俗……”
“这么说,我这扇子还不错?”
虽然是被抢了话,但是徐希也不恼,笑着将扇子递了回去:“是个好物件,恭喜熊爷,感谢熊爷给我这好彩头,有道是丰年肥尾,借着您这把扇子,我这年尾也够肥的。”
“哈哈哈哈,太好了!这回我可是有好物件在德贝勒面前显佩了!不然每次看他瞎摸海就想揍他一顿!”(天津活显佩:显摆,炫耀。瞎摸海:嚣张)
“熊老八,你少在那里瞎咧咧,你要去院子里比划比划还行,大冬天的拿个扇子装斯文,也不怕着了凉,回去把寒气过给我家儿媳妇。”人未至声先来,德贝勒洪亮的声音从月亮门前的乌木屏风后遥遥响起。
应声转头看过去,正好看到德贝勒绕出屏风朝大家笑着拱了拱手:“不好意思,有故人突然来访,怠慢了各位,呆会我自罚三杯。”
“贝勒爷,您家这酒等闲人家可喝不到,这三杯酒,真的是罚吗?我怎么觉得是您自个想背着福晋偷喝几杯啊?”
徐希的话引得德贝勒笑着伸手点了点他:“光庆你这小子不厚道,就算心里明白,也别给我说出来了啊。这样一说,我呆会都没法偷喝了。”
就在大家说笑时,熊爷却是不高兴的开口:“我说你这家伙,每次都要取笑我。怎么着,这次光庆可是说了,我这手里的是个好物件。”
“物件再好也不是你用的,文胸武肚,你一个耍把式的,拿一把文人扇子干什么?还大冬天的扇肚子,仔细呆会跑茅房!”德贝勒知道熊爷的性格,笑着上前拉住他胳膊朝着宴席那里带:“前几天,有人从山东过来,给我带了一副上好的牛皮护腰,给你留着呢,呆会让人拿给你。”
本来还因为被嘲笑不高兴的熊爷转怒为喜笑着应道:“这还差不多。”
看他们这两个老友这般模样,大家不由得都笑了,德贝勒也伸手引着大家落座,马上有小厮丫环奉上新茶、点心,然后又静静的退了下去。
只看这些下人的行为举止,大家不由得在心中赞叹,哪怕大清国倒了,德贝勒家却依旧威风如故,其实还是有原因的。
茶过三巡,天也聊得差不多了,德贝勒从袖笼里掏出鼻烟壶,打开盖嗅了嗅,正准备开口,却听得那老板奇道:“贝勒爷,您给这壶配上帽了?”
或许是因为那老板私底下道过歉了,德贝勒虽然心里仍有些不快,但还是点头应道:“托光庆帮我重新做了个,虽然不是同样的料,但这个与壶似乎更衬一些。”
说着话,他没有把壶放到桌上任那老板自取,反而直接递了过去。
双手小心翼翼接过鼻烟壶,那老板左右端详了半天这如同水墨画一般的壶帽,才点点头一副服气了的模样:“希夷阁的水平我自是不会怀疑。这墨翠深浅浓淡,倒是与壶上这水墨兰花很是相衬,恭喜贝勒爷了,您这可算是因祸得福,该请客才是。”
本就气消得差不多了,再加上那老板这番刻意吹捧,德贝勒紧绷如石的脸上才绽开笑容:“放心,今天肯定让你们吃得扶墙回去!”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也跟着放下吊着的心思,连忙赔笑起来。
趁着德贝勒招呼其它客人时,那老板挪了过来,坐在了徐希的身边凑到耳旁悄声说道:“光庆,这件事,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