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落水
第二天,不出所料,六宫嫔妃几乎都来了,正三三两两赏花寒暄,看样子皇后还没到。
她正打算找个地方躲懒,却没想到静妃不知何时斜插了过来,她只能向她矮身一福:“静妃娘娘万福金安。”
静妃轻轻一笑,转头对着一旁的宸妃道:“瞧瞧,人都说人比花娇,说的不就是我们的萧婕妤吗?也难怪能得到圣心眷顾,盛宠不衰。”
宸妃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像是不愿多言,只敷衍道:“二八年华自然是好。”便匆匆离开了。
静妃正感无趣时,却突然听到一个软糯的声音道:“静妃娘娘说的极是,只是嫔妾也听人说过,越是娇艳的花越经受不住风雨,婕妤姐姐可要好生珍重啊。”
两人顺着声音看去,阮晴柔已然走到了眼前,向着两人微微一礼。
虽然不怕她挑衅,可是还是被她的话刺的不舒服,不由得反唇相讥道:“珍重是必然的,不过若真有什么风风雨雨的,同在屋檐下,必定谁也逃不掉,不管是不是娇花。”
此话一出,静妃的脸上便有些挂不住了,不悦的瞥了阮晴柔一眼,阮晴柔却浑然不觉,只笑笑道:“嫔妾刚刚从莲湖路过,看到那一边的睡莲开的极好,两位姐姐是不是也过去瞧瞧?”
就在萧夕迟疑之时,见到阮晴柔突然抬起素手,将一缕碎发别在耳后,恰到好处的露出一节光洁的小臂,而她给她套入的碧玺香珠手串已荡然无存!
这是她故意要给自己看的!
不过既然她这么有诚意,她也不好辜负,便道:“好,既然妹妹盛情相邀,姐姐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见她答应,静妃也好奇的跟了过去。
睡莲的确开的很好,婀娜多姿,阮晴柔指着湖心的一株道:“姐姐快看,那是并蒂莲啊!”
萧夕不知她要耍什么花招,只顺着她的指尖看去,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可就在这时,突然听到身边一声尖叫,接着便是噗通一声的落水声。
阮宝林落水的消息很快就传遍的后宫,太后震怒,震怒之下,萧夕自然首当其冲。
此时她正跪在云霞殿外,太后发话,阮宝林不醒,她便不能起身。
太医鱼贯而入,但终究没有醒来的消息,众人也被遣走了,只留下了皇后,静妃,还有一宫主殿的杨妃,皇后是后宫之主,自然也得留下,而静妃却是见证人,毕竟去湖边的只有她们三人。
“太后,阮宝林这有我们守着就行了,您还是回去休息吧。”
见到忧心忡忡的太后,皇后劝解道。
“是啊,太医说过了,阮宝林没什么大碍,只是受了惊吓,暂时昏迷,若阮宝林醒了,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您。”
太后却不为所动,摇了摇头,弟弟只有晴柔这么一个孩子,交到了她的手里,没想到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这等事,若真有个好歹,让她怎么跟弟弟交代?!
转身看着静妃,肃道:“静妃,你在跟我仔细说说,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
静妃虽然有些后悔,平白无故卷入了是非,但若能借此打压萧氏,她又觉得何乐而不为呢,便道:“臣妾……臣妾当时离得比较远,着实没有看到萧婕妤有没有推阮宝林,只听到阮宝林和萧婕妤说湖心的并蒂莲开的好,接着便听到了落水声,只是之前萧婕妤似乎和阮宝林有些口角……”
“竟然还有此事!原本我还以为那些都是谣传,进宫之后便懂得规矩,没想到竟然还是这般惹是生非!”太后越说越怒。
皇后瞪了静妃一眼,连忙道:“太后息怒,也是臣妾的错,没有教导好新人。”
“皇后,哀家不是要怪你,这不关你的事,也不必揽在自己身上,去,把她叫进来,哀家亲自问问她。”
萧夕此时已经跪了半个时辰了,走路时双腿都有些打颤,听到太后传她,不禁皱了皱眉,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自己和这太后一定有前仇,否则怎么三番五次的撞在她的手里。
定了定神,随着宫人走了进去,只见太后坐在主位,一脸严肃,皇后三人则立侍一旁。
“臣妾参见太后,皇后娘娘。”萧夕屈膝跪了下去,也没指望她能让自己起身,只是想着殿内殿外跪着都一样。
却没想到太后并不满意,不悦道:“你该自称罪妾。”
萧夕微微一愣,继而抬头朗声道:“臣妾自问无罪,恕臣妾直言,太后如此听信一家之言着实不公,也该给个机会让臣妾辩驳。”
此言一出,换来了太后的一声冷笑,“瞧瞧,我只说了一句,她便有这么多话等着哀家,你眼里还有哀家这个太后吗?!”
皇后摇头不已,她着实不该这样顶撞太后。
“萧婕妤,快跟太后认错。”皇后赶紧道。
“太后恕罪,臣妾并不是有意顶撞,臣妾只是想替自己辩解。”
“好!好!现在哀家留给你机会,哀家问你,晴柔到底是怎么落水的?!”太后强压着怒火问道。
到底是怎么落水的,是她自己跳下去来嫁祸于她的!
当时她想抓住她的衣衫,却也晚了,又不能当着静妃的面施法,阮晴柔就是算准了会这样,才会肆无忌惮的陷害她。
可是如果她真的这样说了,别说是太后,任谁都不会相信。斟酌再三,她只能恨恨的违心道:“是阮宝林自己不小心滑下去的……”
“是,的确是她自己不小心滑下去的。”正说着突然外面传来一个男声,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母后。儿臣已经过去看过了,莲湖四周经久未修,有几处的确容易滑倒。”
太后皱眉,但皇帝的话已经放在这了,她也不驳了他的面子,刚想要说什么,却又被他抢道:“朕都听说了,萧婕妤的确有错,不论如何,顶撞母后就该受罚,就罚她在殿外再跪两个时辰,抄百遍《女训》可好?”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这明显是偏袒萧夕。
她正打算找个地方躲懒,却没想到静妃不知何时斜插了过来,她只能向她矮身一福:“静妃娘娘万福金安。”
静妃轻轻一笑,转头对着一旁的宸妃道:“瞧瞧,人都说人比花娇,说的不就是我们的萧婕妤吗?也难怪能得到圣心眷顾,盛宠不衰。”
宸妃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像是不愿多言,只敷衍道:“二八年华自然是好。”便匆匆离开了。
静妃正感无趣时,却突然听到一个软糯的声音道:“静妃娘娘说的极是,只是嫔妾也听人说过,越是娇艳的花越经受不住风雨,婕妤姐姐可要好生珍重啊。”
两人顺着声音看去,阮晴柔已然走到了眼前,向着两人微微一礼。
虽然不怕她挑衅,可是还是被她的话刺的不舒服,不由得反唇相讥道:“珍重是必然的,不过若真有什么风风雨雨的,同在屋檐下,必定谁也逃不掉,不管是不是娇花。”
此话一出,静妃的脸上便有些挂不住了,不悦的瞥了阮晴柔一眼,阮晴柔却浑然不觉,只笑笑道:“嫔妾刚刚从莲湖路过,看到那一边的睡莲开的极好,两位姐姐是不是也过去瞧瞧?”
就在萧夕迟疑之时,见到阮晴柔突然抬起素手,将一缕碎发别在耳后,恰到好处的露出一节光洁的小臂,而她给她套入的碧玺香珠手串已荡然无存!
这是她故意要给自己看的!
不过既然她这么有诚意,她也不好辜负,便道:“好,既然妹妹盛情相邀,姐姐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见她答应,静妃也好奇的跟了过去。
睡莲的确开的很好,婀娜多姿,阮晴柔指着湖心的一株道:“姐姐快看,那是并蒂莲啊!”
萧夕不知她要耍什么花招,只顺着她的指尖看去,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可就在这时,突然听到身边一声尖叫,接着便是噗通一声的落水声。
阮宝林落水的消息很快就传遍的后宫,太后震怒,震怒之下,萧夕自然首当其冲。
此时她正跪在云霞殿外,太后发话,阮宝林不醒,她便不能起身。
太医鱼贯而入,但终究没有醒来的消息,众人也被遣走了,只留下了皇后,静妃,还有一宫主殿的杨妃,皇后是后宫之主,自然也得留下,而静妃却是见证人,毕竟去湖边的只有她们三人。
“太后,阮宝林这有我们守着就行了,您还是回去休息吧。”
见到忧心忡忡的太后,皇后劝解道。
“是啊,太医说过了,阮宝林没什么大碍,只是受了惊吓,暂时昏迷,若阮宝林醒了,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您。”
太后却不为所动,摇了摇头,弟弟只有晴柔这么一个孩子,交到了她的手里,没想到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这等事,若真有个好歹,让她怎么跟弟弟交代?!
转身看着静妃,肃道:“静妃,你在跟我仔细说说,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
静妃虽然有些后悔,平白无故卷入了是非,但若能借此打压萧氏,她又觉得何乐而不为呢,便道:“臣妾……臣妾当时离得比较远,着实没有看到萧婕妤有没有推阮宝林,只听到阮宝林和萧婕妤说湖心的并蒂莲开的好,接着便听到了落水声,只是之前萧婕妤似乎和阮宝林有些口角……”
“竟然还有此事!原本我还以为那些都是谣传,进宫之后便懂得规矩,没想到竟然还是这般惹是生非!”太后越说越怒。
皇后瞪了静妃一眼,连忙道:“太后息怒,也是臣妾的错,没有教导好新人。”
“皇后,哀家不是要怪你,这不关你的事,也不必揽在自己身上,去,把她叫进来,哀家亲自问问她。”
萧夕此时已经跪了半个时辰了,走路时双腿都有些打颤,听到太后传她,不禁皱了皱眉,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自己和这太后一定有前仇,否则怎么三番五次的撞在她的手里。
定了定神,随着宫人走了进去,只见太后坐在主位,一脸严肃,皇后三人则立侍一旁。
“臣妾参见太后,皇后娘娘。”萧夕屈膝跪了下去,也没指望她能让自己起身,只是想着殿内殿外跪着都一样。
却没想到太后并不满意,不悦道:“你该自称罪妾。”
萧夕微微一愣,继而抬头朗声道:“臣妾自问无罪,恕臣妾直言,太后如此听信一家之言着实不公,也该给个机会让臣妾辩驳。”
此言一出,换来了太后的一声冷笑,“瞧瞧,我只说了一句,她便有这么多话等着哀家,你眼里还有哀家这个太后吗?!”
皇后摇头不已,她着实不该这样顶撞太后。
“萧婕妤,快跟太后认错。”皇后赶紧道。
“太后恕罪,臣妾并不是有意顶撞,臣妾只是想替自己辩解。”
“好!好!现在哀家留给你机会,哀家问你,晴柔到底是怎么落水的?!”太后强压着怒火问道。
到底是怎么落水的,是她自己跳下去来嫁祸于她的!
当时她想抓住她的衣衫,却也晚了,又不能当着静妃的面施法,阮晴柔就是算准了会这样,才会肆无忌惮的陷害她。
可是如果她真的这样说了,别说是太后,任谁都不会相信。斟酌再三,她只能恨恨的违心道:“是阮宝林自己不小心滑下去的……”
“是,的确是她自己不小心滑下去的。”正说着突然外面传来一个男声,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母后。儿臣已经过去看过了,莲湖四周经久未修,有几处的确容易滑倒。”
太后皱眉,但皇帝的话已经放在这了,她也不驳了他的面子,刚想要说什么,却又被他抢道:“朕都听说了,萧婕妤的确有错,不论如何,顶撞母后就该受罚,就罚她在殿外再跪两个时辰,抄百遍《女训》可好?”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这明显是偏袒萧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