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就这么办,等会儿,我先背一捆柴,柴里裹着两只兔子,背回家去,免得他们来找,你们三个稍晚一点,等到村子上工的人都收工回家了,田里没人的时候,你们再用大背篓背剩下的六只兔子出村去藏好,”刘春生说道。
刘艳点点头,“奶奶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我们还在山上找蘑菇。”对于刘春生,提前串一下口供是十分有必要的,知道他的性格,又给他打好包票,免得他说话的时候底气不足,“我们再去找找蘑菇。”
“好,我知道了。”刘春生答应,抬头看了下太阳的方位,以及地上人的影子,估计一下时间,然后把自己打的那捆柴和小儿子刘华打的那捆柴绑到了一起,又拿柴刀割了一些青草,铺在放着几只兔子的背篓上面作遮挡,才准备下山。
今天他们去了趟深山里,耽误了许多时间,现在差不多已经快到中午饭时间了。
第165章 回乡(下)
近山的山上, 别的不多,除了彬树, 最多的就是松树,刘艳带着大哥二哥找了好几片松蘑,把背篓堪堪装满。
“差不多了,再多就要露出来了。”刘军说道,又在上面垫了层青草。
“可还有这么多。”刘华不甘心地指了指面前那一片长得齐整好看的松蘑,手上的动作没停。
刘艳想了想说道:“要不等会儿再回来一趟, 现摘的这些,我们带回城里去。”松蘑这东西难得遇到, 好像也只有他们这座山上有, 在市区周边的山上, 都没有发现过,说实在的, 要找山里的东西,还得来乡下这种山林,城里周边的山上都不行。
好多山上都是空的, 这一个月里, 他们遇到过几座,至于山上的物产, 根本赶不上这儿的丰阜, 凭着她的感知能力,几乎从不落空。
爬了一上午的山,干了一上午的活, 出了一身的汗,刘艳几个开始有些饿了,跑到下面的山泉水边,喝了几口清凉甘冽的山泉水,先用水填饱肚子,然后又掏出几颗大白兔奶糖,给大哥和二哥一人递了两颗。
“你还有这个呀!”刘华满脸惊喜地接过,“我的早没了。”上个月他妈用攒着的糖票,买了半斤大白兔奶糖,分了他们几颗,他早吃完了。
“我是留着没有吃。”刘艳笑道,虽然奶糖很甜很好吃,但她除了像现在这样饿了外,一般都不怎么吃,而如今,他们家挨饿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坐着吃了一会儿糖,三兄妹又上了山,等到收工的口号从村口大板栗树上的喇叭里传出来,山下开始响起一片吆喝着回家的声音,喧哗吵闹,哩语欢笑声,不绝于耳,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归于平静,各回各家。
没过多久,村里各家的屋子,炊烟袅袅升起,一片烟火气息。
中午的太阳,十分毒辣,田间地头,这会子,已经看不到人影儿,二哥刘华打小在村子里长大,最熟悉村子里的路,选了条偏僻的小道,紧挨着山脚下,一路溜出村子,极其幸运的没有遇到人。
走到那棵树洞前,树很大,底部的树干估计要两个成人合抱才能抱住,庞大而繁多的树枝条遮挡住了一半的路,更奇异的是,这棵树一半欣欣向荣,枝繁叶茂,而另一半枯死了,那个树洞,正好在枯死的那半边,背对着马路,朝着山坳的方向。
刘华放下肩上的背篓,伸手去扒了扒那个树洞。
树洞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层陈年的稻草,听刘华兴致勃勃道:“之前刘红和他爸吵架,离家出走,晚上就躲在这里睡觉,用稻草垛一拦,就挡住了。”
“他爸没找到他?”刘军很怀疑,看了下树洞的开口,是平直敞开式的,根本不是个藏东西的地方。
“他爸根本没来找他,所以,第二天早上,他灰溜溜的回家去,还挨了顿竹笋炒肉。”
刘军一听就明白了,刘红他爸应该是发现儿子藏在这里,所以没管,考虑了半晌,说道:“我们把东西放进去,再用稻草垛遮盖住,太明显了,外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有东西。”
“但不用稻草垛挡住,会更明显。”
“所以,这里不适合藏东西。”
“那我们藏哪?”刘华摸了摸脑袋问道,望向大哥刘军,等他拿主意。
刘军抬头扫了眼四周,见不远处背山的空地上,有个大型的塔式稻草垛,“我们就藏到那个稻草垛里,那地方也空旷。”说着指了指稻草垛的方向,“大中午的,也没有来取动稻草。”
刘华答应一声,他没意见,又重新提起那个大背篓,站在外边路上放哨的刘艳,看到他们这番动静,留意周围无人靠近,于是跟着去了稻草垛附近。
到达目的地后,刘艳依旧负责放哨的活,刘军和刘华兄弟俩抽掉好几个稻草垛,然后手脚麻利地把背篓里的松蘑和野兔子,倒进稻草垛里,又把几个稻草垛,重新放回去,恢复原样,多出来的两个,扔到最上面的塔尖上。
“可以了。”刘军拍了拍手,又拍了拍衣服上的稻草。
刘华提着空背篓问道:“我们还要接着去山上采松蘑?”
“去一趟吧。”刘艳回道,要是提着空背篓回家,估计胡老太那张脸会很不好看,她宁愿辛苦多跑一趟,也不想吃饭时,看胡老太那张拉长的大马脸,吃得提心吊胆的,所以,多少摘一点回去。
份量少,还可以说,没有找到多少。
毕竟村子里那些不需要上工的小孩子,经常上山,有收获的不多,他们只要带一些回去,堵住胡老太那张碎碎念的嘴。
只是实在太热了,好久没在太阳底下这么暴晒了,汗流夹背,走到山脚下时,刘艳躲到山泉水边,用山泉水洗了把脸,就不大愿意动了。
刘华大口大口喝了好几口水,他出力气,流的汗最多,但精神头很不错,刘军却也是累得不行,一张脸和刘艳一样,晒得红扑扑的,“累死我了,歇一会儿再去,”歇口气,又接着道:“等会儿,我和华子上去,艳儿你就在这儿等我们。”
刘艳听了,感动不已,这会子,她没再打算逞强,真中暑了,还是个麻烦事。
歇了足有十来分钟,刘军和刘华兄弟俩才起身,只是刚走没多久,就听到刘伟的声音传来,一声声在喊华子。
他怎么找来了?
刘艳想了下,大声答应一声,把人叫了过来,先拦一拦,等会儿再让他去山上帮忙。
“华子呢?怎么只有你,还有军子哥也不在?”刘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他们在山上采蘑菇。”刘艳回答完,又问道:“你怎么跑来了?”
“家里奶奶快炒好菜了,爷爷让我们来找你们回去吃饭,今天我们家也在爷爷家吃饭,奶奶把家里的那块腊肉炒了,本来爷爷是让我二哥来找你们的,是我主动揽了这个活。”刘伟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我每次上山,都没有找到蘑菇,你和我说,他们在哪边,我去山上找他们。”
“我领你去吧。”刘艳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
那地儿没人领着,轻易找不到,况且,她走路慢,等她过去,大哥他们应该采了一些,不会是空背篓了。
刘伟哦了一声,跟在刘艳后面,从大路口上去,走到半山腰上,就开始朝没有路的林子里绕绕转转,他觉得,要不是刘艳领着,他绝对不会跑这地来,周围草藤太多,杂草太深,脚下完全没有路。
不知绕了多远,直到入眼看见一片蘑菇,长在松树底下,刘伟惊得一张嘴,张成了o字形,“哇!这么多蘑菇!你们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尾巴,你来了,就快过来帮忙。”刘军忙招呼道,“赶紧采完这一片,我们好回家吃饭。”他猜到刘伟这个时候过来,是来喊他们回去吃中午饭的。
“好了,好了,我马上。”刘伟高兴地跑到刘华身边蹲下,这地儿,松树长得密集,阳光射不进来,仿佛比外面要阴凉许多,刚走进来,都感觉有些凉嗖嗖的,“你们怎么找到这地方的?我来就找不到。”
“我和华子在林里乱窜,不小心发现的。”刘军抢先回答,其实他可以说,往人少的地方,树木密集的地方找,但村子里的人上山,多是结伴同行,走的都是有道的地方,轻易不往陌生地方去。毕竟山上存在危险。
他们每次上山,要不是有妹妹刘艳这个向导在,这些地方,他们也不敢轻易来。
眼下,更不愿意误导人。
“你们运气还真好。”刘伟嘟囔了一句,手上采蘑菇的动作一点都不慢,比刘军还要快上一些。
四人采完这一片区域,大约有小半背篓。
刘华背起背篓,刘军跑到前面领路,一起出林子,“尾巴,你记住这条路线,等过段时间,你再来看看,这儿有没有长菇子。”他们下次回乡下,估计要到过年的时候了,这样的话,反正他也没法来采,还不如卖刘伟一个好。
“可我记不住。”跟在刘华屁股后面的刘伟,嚷嚷道,“这路也太绕了,左右左的,让我怎么记呀?”
“找吃的地,你都记不住?”
“记不住。”刘伟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下次我再跟你们一起来。”
好吧,这又是一个二弟刘华。
刘军很无语,或者比二弟刘华还蠢傻蠢傻,连吃的地都记不住,二弟至少还能记住吃的地,一行人下山后,依旧先去那汪山泉水边,把身上收拾干净,衣服鞋子上的泥土给拍掉,才往家里走。
赶到上池塘刘家院子,发现家里来了不少村子里的人,都是听说刘春生回来了,上门来拜访的,搭上几句话就走了,来的人几乎没有空手的,送的东西很质朴,一个茄子,两个黄瓜,三根青椒,都是一份上门礼。
刘春生和刘老头不在家,应该是去了生产队,来人都是二伯刘来生在招呼。
听到他们回来了,胡老太从厨房里赶出来,接过刘华递上来的半背篓的松蘑,十分高兴,“你们到堂屋里先坐坐,等你爸和你爷回来,就可以开饭了。”
第166章 洪家不对劲
刘军知道他爸和他爷去生产队是为了他们家年中分粮的事, 估计不会那么快回来, 这样一来, 家里一时半会开不了饭, 于是转头嘱咐妹妹刘艳, “我去一趟洪顺家,等爸和爷快回来的时候,你让华子去叫我。”
他本来想直接和二弟刘华说一声, 只是看到二弟正和堂弟刘伟在院子中间玩弹珠, 担心他一会儿玩嗨了,浑忘记,所以才交待妹妹刘艳。
“我跟你一起去。”
刘艳说道, “我去看看他家院子里种的香瓜和西瓜,在他家院子里, 正好可以看到爸他们回家的那条路, 我去了,也能提醒你。”大哥刘军要去找洪顺说话, 好在, 洪顺家的地势高,又正好对着村子里的大路。
当初, 香瓜苗和西瓜苗是一起培育的, 头一回种, 她想看看成果,她自己家的后院倒是种了一块地,只是她家去城里后, 从前出入的侧门被泥封死,现在只能开前面房门的锁进去,门锁的钥匙在刘春生身上,她现在进不了自家后院。
另外,她不想待在堂屋。
自从进来后,二伯娘朱红英就一个劲地向她打听他们家在城里的情况,问她爸妈每天的工作,每个月工资票证有多少,住的房子有多大,连他们家每天吃什么,都要问,问得很细,真把她当孩子哄,套她话。
刘艳回答得很模糊,或者干脆不知道,朱红英被噎了几回,依旧没有死心,她能应付得滴水不漏,却不大愿意待在这里面对朱红英的一脸假笑,明明眼红嫉妒得想掐死她,偏偏还要对她笑。
她看着,都替她累得慌。
村里来刘家串门的人,年轻一点的妇人,朱红英直接招待,年纪大点,或是辈份高的,胡老太会亲自从厨房里跑出来招呼,每到夸赞刘春生怎么有出息时,无论是二伯娘朱红英,还是胡老太,那笑得叫一个灿烂,与有荣焉,而她和大哥刘军就像一个活脱脱的吉祥物似的,在旁边被她们顺带一夸,然后揉来揉去,不怪大哥想逃。
好话听多了,人会飘的。
再听下去,她担心,她真以为自己是九天仙女下凡尘了,漂亮聪明不似凡人。
“奶,我和艳儿出门去看看,爷和爸他们回来了没?”
刘军说完,也不管胡老太有没有同意,拉着刘艳往外跑,刚跑到院子里,身后传来胡老太的喝止声,“快要吃饭了,还撒丫子跑出去干嘛,凳子夹你屁股呀,不能安分点坐着,又没让你们干活,闲得你们皮痒……”
只是刘军和刘艳没有停下来,跑出了院子,后面的话,消失在院子里头。
到了洪家,迎头在院门口碰到洪顺,“你总算来了,我还以为,你去了趟城里,不打算认我这个朋友了。”
“你说的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嘛。”刘军没好气看了他一眼,不看不打紧,一看只觉得特别辣眼睛,忍不住吐糟:“我说洪顺,你这个夏天去干了啥,怎么黑成这个鬼样子?”
这话其实刘艳也想问,刚才一见面,突然看到一个黑炭头,差点吓到她了,要不是声音熟悉,她都不敢认,比她二哥刘华还要黑。
最后,她决定不荼毒自己的眼睛,撇开眼,作为外貌协会的资深会员,只能在心里哀叹一声,那个肤色瓷白的翩翩少年,已经飘然远去了。
只听洪顺解释道:“双抢的时候,队里很忙,我奶找了刘队长,我去地里帮了十几天的忙。”
“怎么好好的,要你去地里帮忙?”刘军很不解,认识这么长时间,虽然洪顺没怎么提过家里的情况,但他也看出来,他家条件应该还不错,更何况,他户口不在村里,去帮忙干活,也没有工分,不能分粮,实在没有必要。
“我好歹来了一回农村,总要学干点农活,也不枉担了下乡的名头。”
这话刘军却不信,要学早就学了,不会等来了乡下快两年了才开始学,只是他聪明得没有追问。
洪顺领着他们进了院子,刘艳目光热切地望向右边那一片绿茵茵的瓜地,一半种的香瓜,一半种的西瓜,差不多占了半个院子,甚至瓜藤都长到中间的道上了。
“来,给你们看看,今年种的西瓜。”洪顺说着,就近捋开一条藤,一个硕大的墨绿色间有条带的西瓜呈现在眼前,这条藤的前后左右,还挂了几个大小不一的西瓜,刘艳和刘军都吃了一惊,“这么大个!”
他们见过去年洪顺家种的西瓜,没有这么大,比家里初长的小南瓜,大不多少。
只听洪顺解释道:“今年的西瓜种子,不是去年留下来的,是我二伯从农场那儿给我寄过来的良种,因为没种过,所以之前没有告诉你们,我也没料到,它能长这么好,味道很甜,水分很足,上午的时候我在水井里放了一个,刚才吃完午饭打开了,你们进屋来尝尝。”
“让你说的,我都想立即吃上了。”刘军迫不及待道,还没吃午饭,他早就饿了。
西瓜是个稀罕物,在他们这一片,种的西瓜,个头小,种的人很少,自留地种菜都不够,哪会种这种不顶饿的瓜,在乡下这两年,他只在洪顺家吃过几回,今年在城里,也只吃过一回,还是他爸单位发的福利。
既然西瓜大丰收,刘军也就不和他讲客气。
刘艳没急着进屋,看了这一片西瓜地,又看了下另一片香瓜地,一条藤上,长了六七个,有青的有白的,还有在打花骨朵儿,长势特别喜人,心里不由美滋滋的,她记着,她家后院那块地,当初是一样的种苗,刘老头是个勤快的,又是种地的好手,长出来的西瓜和香瓜,一定不会比洪家这块地儿少。
想到这趟回来,还能带上几个大西瓜,她心里乐不可吱。
刘艳点点头,“奶奶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我们还在山上找蘑菇。”对于刘春生,提前串一下口供是十分有必要的,知道他的性格,又给他打好包票,免得他说话的时候底气不足,“我们再去找找蘑菇。”
“好,我知道了。”刘春生答应,抬头看了下太阳的方位,以及地上人的影子,估计一下时间,然后把自己打的那捆柴和小儿子刘华打的那捆柴绑到了一起,又拿柴刀割了一些青草,铺在放着几只兔子的背篓上面作遮挡,才准备下山。
今天他们去了趟深山里,耽误了许多时间,现在差不多已经快到中午饭时间了。
第165章 回乡(下)
近山的山上, 别的不多,除了彬树, 最多的就是松树,刘艳带着大哥二哥找了好几片松蘑,把背篓堪堪装满。
“差不多了,再多就要露出来了。”刘军说道,又在上面垫了层青草。
“可还有这么多。”刘华不甘心地指了指面前那一片长得齐整好看的松蘑,手上的动作没停。
刘艳想了想说道:“要不等会儿再回来一趟, 现摘的这些,我们带回城里去。”松蘑这东西难得遇到, 好像也只有他们这座山上有, 在市区周边的山上, 都没有发现过,说实在的, 要找山里的东西,还得来乡下这种山林,城里周边的山上都不行。
好多山上都是空的, 这一个月里, 他们遇到过几座,至于山上的物产, 根本赶不上这儿的丰阜, 凭着她的感知能力,几乎从不落空。
爬了一上午的山,干了一上午的活, 出了一身的汗,刘艳几个开始有些饿了,跑到下面的山泉水边,喝了几口清凉甘冽的山泉水,先用水填饱肚子,然后又掏出几颗大白兔奶糖,给大哥和二哥一人递了两颗。
“你还有这个呀!”刘华满脸惊喜地接过,“我的早没了。”上个月他妈用攒着的糖票,买了半斤大白兔奶糖,分了他们几颗,他早吃完了。
“我是留着没有吃。”刘艳笑道,虽然奶糖很甜很好吃,但她除了像现在这样饿了外,一般都不怎么吃,而如今,他们家挨饿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坐着吃了一会儿糖,三兄妹又上了山,等到收工的口号从村口大板栗树上的喇叭里传出来,山下开始响起一片吆喝着回家的声音,喧哗吵闹,哩语欢笑声,不绝于耳,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归于平静,各回各家。
没过多久,村里各家的屋子,炊烟袅袅升起,一片烟火气息。
中午的太阳,十分毒辣,田间地头,这会子,已经看不到人影儿,二哥刘华打小在村子里长大,最熟悉村子里的路,选了条偏僻的小道,紧挨着山脚下,一路溜出村子,极其幸运的没有遇到人。
走到那棵树洞前,树很大,底部的树干估计要两个成人合抱才能抱住,庞大而繁多的树枝条遮挡住了一半的路,更奇异的是,这棵树一半欣欣向荣,枝繁叶茂,而另一半枯死了,那个树洞,正好在枯死的那半边,背对着马路,朝着山坳的方向。
刘华放下肩上的背篓,伸手去扒了扒那个树洞。
树洞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层陈年的稻草,听刘华兴致勃勃道:“之前刘红和他爸吵架,离家出走,晚上就躲在这里睡觉,用稻草垛一拦,就挡住了。”
“他爸没找到他?”刘军很怀疑,看了下树洞的开口,是平直敞开式的,根本不是个藏东西的地方。
“他爸根本没来找他,所以,第二天早上,他灰溜溜的回家去,还挨了顿竹笋炒肉。”
刘军一听就明白了,刘红他爸应该是发现儿子藏在这里,所以没管,考虑了半晌,说道:“我们把东西放进去,再用稻草垛遮盖住,太明显了,外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有东西。”
“但不用稻草垛挡住,会更明显。”
“所以,这里不适合藏东西。”
“那我们藏哪?”刘华摸了摸脑袋问道,望向大哥刘军,等他拿主意。
刘军抬头扫了眼四周,见不远处背山的空地上,有个大型的塔式稻草垛,“我们就藏到那个稻草垛里,那地方也空旷。”说着指了指稻草垛的方向,“大中午的,也没有来取动稻草。”
刘华答应一声,他没意见,又重新提起那个大背篓,站在外边路上放哨的刘艳,看到他们这番动静,留意周围无人靠近,于是跟着去了稻草垛附近。
到达目的地后,刘艳依旧负责放哨的活,刘军和刘华兄弟俩抽掉好几个稻草垛,然后手脚麻利地把背篓里的松蘑和野兔子,倒进稻草垛里,又把几个稻草垛,重新放回去,恢复原样,多出来的两个,扔到最上面的塔尖上。
“可以了。”刘军拍了拍手,又拍了拍衣服上的稻草。
刘华提着空背篓问道:“我们还要接着去山上采松蘑?”
“去一趟吧。”刘艳回道,要是提着空背篓回家,估计胡老太那张脸会很不好看,她宁愿辛苦多跑一趟,也不想吃饭时,看胡老太那张拉长的大马脸,吃得提心吊胆的,所以,多少摘一点回去。
份量少,还可以说,没有找到多少。
毕竟村子里那些不需要上工的小孩子,经常上山,有收获的不多,他们只要带一些回去,堵住胡老太那张碎碎念的嘴。
只是实在太热了,好久没在太阳底下这么暴晒了,汗流夹背,走到山脚下时,刘艳躲到山泉水边,用山泉水洗了把脸,就不大愿意动了。
刘华大口大口喝了好几口水,他出力气,流的汗最多,但精神头很不错,刘军却也是累得不行,一张脸和刘艳一样,晒得红扑扑的,“累死我了,歇一会儿再去,”歇口气,又接着道:“等会儿,我和华子上去,艳儿你就在这儿等我们。”
刘艳听了,感动不已,这会子,她没再打算逞强,真中暑了,还是个麻烦事。
歇了足有十来分钟,刘军和刘华兄弟俩才起身,只是刚走没多久,就听到刘伟的声音传来,一声声在喊华子。
他怎么找来了?
刘艳想了下,大声答应一声,把人叫了过来,先拦一拦,等会儿再让他去山上帮忙。
“华子呢?怎么只有你,还有军子哥也不在?”刘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他们在山上采蘑菇。”刘艳回答完,又问道:“你怎么跑来了?”
“家里奶奶快炒好菜了,爷爷让我们来找你们回去吃饭,今天我们家也在爷爷家吃饭,奶奶把家里的那块腊肉炒了,本来爷爷是让我二哥来找你们的,是我主动揽了这个活。”刘伟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我每次上山,都没有找到蘑菇,你和我说,他们在哪边,我去山上找他们。”
“我领你去吧。”刘艳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
那地儿没人领着,轻易找不到,况且,她走路慢,等她过去,大哥他们应该采了一些,不会是空背篓了。
刘伟哦了一声,跟在刘艳后面,从大路口上去,走到半山腰上,就开始朝没有路的林子里绕绕转转,他觉得,要不是刘艳领着,他绝对不会跑这地来,周围草藤太多,杂草太深,脚下完全没有路。
不知绕了多远,直到入眼看见一片蘑菇,长在松树底下,刘伟惊得一张嘴,张成了o字形,“哇!这么多蘑菇!你们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尾巴,你来了,就快过来帮忙。”刘军忙招呼道,“赶紧采完这一片,我们好回家吃饭。”他猜到刘伟这个时候过来,是来喊他们回去吃中午饭的。
“好了,好了,我马上。”刘伟高兴地跑到刘华身边蹲下,这地儿,松树长得密集,阳光射不进来,仿佛比外面要阴凉许多,刚走进来,都感觉有些凉嗖嗖的,“你们怎么找到这地方的?我来就找不到。”
“我和华子在林里乱窜,不小心发现的。”刘军抢先回答,其实他可以说,往人少的地方,树木密集的地方找,但村子里的人上山,多是结伴同行,走的都是有道的地方,轻易不往陌生地方去。毕竟山上存在危险。
他们每次上山,要不是有妹妹刘艳这个向导在,这些地方,他们也不敢轻易来。
眼下,更不愿意误导人。
“你们运气还真好。”刘伟嘟囔了一句,手上采蘑菇的动作一点都不慢,比刘军还要快上一些。
四人采完这一片区域,大约有小半背篓。
刘华背起背篓,刘军跑到前面领路,一起出林子,“尾巴,你记住这条路线,等过段时间,你再来看看,这儿有没有长菇子。”他们下次回乡下,估计要到过年的时候了,这样的话,反正他也没法来采,还不如卖刘伟一个好。
“可我记不住。”跟在刘华屁股后面的刘伟,嚷嚷道,“这路也太绕了,左右左的,让我怎么记呀?”
“找吃的地,你都记不住?”
“记不住。”刘伟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下次我再跟你们一起来。”
好吧,这又是一个二弟刘华。
刘军很无语,或者比二弟刘华还蠢傻蠢傻,连吃的地都记不住,二弟至少还能记住吃的地,一行人下山后,依旧先去那汪山泉水边,把身上收拾干净,衣服鞋子上的泥土给拍掉,才往家里走。
赶到上池塘刘家院子,发现家里来了不少村子里的人,都是听说刘春生回来了,上门来拜访的,搭上几句话就走了,来的人几乎没有空手的,送的东西很质朴,一个茄子,两个黄瓜,三根青椒,都是一份上门礼。
刘春生和刘老头不在家,应该是去了生产队,来人都是二伯刘来生在招呼。
听到他们回来了,胡老太从厨房里赶出来,接过刘华递上来的半背篓的松蘑,十分高兴,“你们到堂屋里先坐坐,等你爸和你爷回来,就可以开饭了。”
第166章 洪家不对劲
刘军知道他爸和他爷去生产队是为了他们家年中分粮的事, 估计不会那么快回来, 这样一来, 家里一时半会开不了饭, 于是转头嘱咐妹妹刘艳, “我去一趟洪顺家,等爸和爷快回来的时候,你让华子去叫我。”
他本来想直接和二弟刘华说一声, 只是看到二弟正和堂弟刘伟在院子中间玩弹珠, 担心他一会儿玩嗨了,浑忘记,所以才交待妹妹刘艳。
“我跟你一起去。”
刘艳说道, “我去看看他家院子里种的香瓜和西瓜,在他家院子里, 正好可以看到爸他们回家的那条路, 我去了,也能提醒你。”大哥刘军要去找洪顺说话, 好在, 洪顺家的地势高,又正好对着村子里的大路。
当初, 香瓜苗和西瓜苗是一起培育的, 头一回种, 她想看看成果,她自己家的后院倒是种了一块地,只是她家去城里后, 从前出入的侧门被泥封死,现在只能开前面房门的锁进去,门锁的钥匙在刘春生身上,她现在进不了自家后院。
另外,她不想待在堂屋。
自从进来后,二伯娘朱红英就一个劲地向她打听他们家在城里的情况,问她爸妈每天的工作,每个月工资票证有多少,住的房子有多大,连他们家每天吃什么,都要问,问得很细,真把她当孩子哄,套她话。
刘艳回答得很模糊,或者干脆不知道,朱红英被噎了几回,依旧没有死心,她能应付得滴水不漏,却不大愿意待在这里面对朱红英的一脸假笑,明明眼红嫉妒得想掐死她,偏偏还要对她笑。
她看着,都替她累得慌。
村里来刘家串门的人,年轻一点的妇人,朱红英直接招待,年纪大点,或是辈份高的,胡老太会亲自从厨房里跑出来招呼,每到夸赞刘春生怎么有出息时,无论是二伯娘朱红英,还是胡老太,那笑得叫一个灿烂,与有荣焉,而她和大哥刘军就像一个活脱脱的吉祥物似的,在旁边被她们顺带一夸,然后揉来揉去,不怪大哥想逃。
好话听多了,人会飘的。
再听下去,她担心,她真以为自己是九天仙女下凡尘了,漂亮聪明不似凡人。
“奶,我和艳儿出门去看看,爷和爸他们回来了没?”
刘军说完,也不管胡老太有没有同意,拉着刘艳往外跑,刚跑到院子里,身后传来胡老太的喝止声,“快要吃饭了,还撒丫子跑出去干嘛,凳子夹你屁股呀,不能安分点坐着,又没让你们干活,闲得你们皮痒……”
只是刘军和刘艳没有停下来,跑出了院子,后面的话,消失在院子里头。
到了洪家,迎头在院门口碰到洪顺,“你总算来了,我还以为,你去了趟城里,不打算认我这个朋友了。”
“你说的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嘛。”刘军没好气看了他一眼,不看不打紧,一看只觉得特别辣眼睛,忍不住吐糟:“我说洪顺,你这个夏天去干了啥,怎么黑成这个鬼样子?”
这话其实刘艳也想问,刚才一见面,突然看到一个黑炭头,差点吓到她了,要不是声音熟悉,她都不敢认,比她二哥刘华还要黑。
最后,她决定不荼毒自己的眼睛,撇开眼,作为外貌协会的资深会员,只能在心里哀叹一声,那个肤色瓷白的翩翩少年,已经飘然远去了。
只听洪顺解释道:“双抢的时候,队里很忙,我奶找了刘队长,我去地里帮了十几天的忙。”
“怎么好好的,要你去地里帮忙?”刘军很不解,认识这么长时间,虽然洪顺没怎么提过家里的情况,但他也看出来,他家条件应该还不错,更何况,他户口不在村里,去帮忙干活,也没有工分,不能分粮,实在没有必要。
“我好歹来了一回农村,总要学干点农活,也不枉担了下乡的名头。”
这话刘军却不信,要学早就学了,不会等来了乡下快两年了才开始学,只是他聪明得没有追问。
洪顺领着他们进了院子,刘艳目光热切地望向右边那一片绿茵茵的瓜地,一半种的香瓜,一半种的西瓜,差不多占了半个院子,甚至瓜藤都长到中间的道上了。
“来,给你们看看,今年种的西瓜。”洪顺说着,就近捋开一条藤,一个硕大的墨绿色间有条带的西瓜呈现在眼前,这条藤的前后左右,还挂了几个大小不一的西瓜,刘艳和刘军都吃了一惊,“这么大个!”
他们见过去年洪顺家种的西瓜,没有这么大,比家里初长的小南瓜,大不多少。
只听洪顺解释道:“今年的西瓜种子,不是去年留下来的,是我二伯从农场那儿给我寄过来的良种,因为没种过,所以之前没有告诉你们,我也没料到,它能长这么好,味道很甜,水分很足,上午的时候我在水井里放了一个,刚才吃完午饭打开了,你们进屋来尝尝。”
“让你说的,我都想立即吃上了。”刘军迫不及待道,还没吃午饭,他早就饿了。
西瓜是个稀罕物,在他们这一片,种的西瓜,个头小,种的人很少,自留地种菜都不够,哪会种这种不顶饿的瓜,在乡下这两年,他只在洪顺家吃过几回,今年在城里,也只吃过一回,还是他爸单位发的福利。
既然西瓜大丰收,刘军也就不和他讲客气。
刘艳没急着进屋,看了这一片西瓜地,又看了下另一片香瓜地,一条藤上,长了六七个,有青的有白的,还有在打花骨朵儿,长势特别喜人,心里不由美滋滋的,她记着,她家后院那块地,当初是一样的种苗,刘老头是个勤快的,又是种地的好手,长出来的西瓜和香瓜,一定不会比洪家这块地儿少。
想到这趟回来,还能带上几个大西瓜,她心里乐不可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