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冒进
“依太师所言,哪位皇子,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帝王冰冷却不夹杂丝毫情绪的声音沉沉响起。这着实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皇上这意思,是松口了?
欣喜划过众有所期待的朝臣心里,几名皇子心里也骤然有些激动。
老太师面色不变,道:“依德、依功,皆自有定论。”
他想起萧瑾岚前不久给自己传信,让自己提起侧面鼓动朝臣,催促皇帝立储。此事于他而言并非难事,只是有被帝王盯上的风险。
不过既然萧瑾岚说并不需直言哪位皇子,他这份风险便可降低。
如他所料,帝王听闻此言,心里计较着老太师是否因着六皇子侧妃,而打算站在六皇子身后的顾虑,才有了些许消散。
德与功,与那常年耽于享乐的穆子安都没关系。
他重新理了下情绪,沉沉的深幽眸光转向其余的朝臣,忽然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道:“太师所言不错,那么,众卿以为,几位皇子中,谁人更能担起功德二字,入主东宫?”
此言一出,众臣的心顿时不平静了,皆下意识地抬眸,与各自阵营之人相对视,在彼此眼中皆看出了意思,或犹豫,或果断。
“四皇子多年来在京都常负盛名,多次在朝堂上进言,仁爱百姓,足称‘功德’,此外,四皇子乃为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在祖宗礼法上,东宫之位,四皇子亦当之无愧。”
皇后的生父——宁国公率先上前一步,弯腰开口,语气恭敬而果敢,仿佛是理所当然般,充斥着隐晦的压迫。
众臣虽摸不清帝王究竟是否真的要立储,但该说的,还是必须要说。便是大逆不道,引起帝王不满,也非说不可。
此时既然有人开口了,其余蠢蠢欲动之人纷纷开口表明自己所支持的皇子,其中声音最盛的,便是四皇子一派。
站出来的说话的人本就不多,五人中便有三人是支持立四皇子的。还有的不说话,只站在他们身后,在四皇子一党站出来时,跟着往那队伍一站,道:“臣附议。”
一眼望去,竟是快有一半朝臣站了出来支持穆子奉。
正所谓法不责众,他们这位帝王纵然喜怒无常,手段颇为狠辣,但也极为克制,不似那暴君作风。他们头戴官帽手执权柄立于此处,虽处处卑微伏地,但却亦能左右帝王的重大决定。
除非帝王铁了心不要名声,不惧后世史书。
他们此番便是想让帝王知晓,四皇子才是众望所归,于情于理,太子之位,东宫之主,都该是四皇子。
老太师垂着眼眸立于一侧,目不斜视,只心道,宁国公仍旧过于急躁了,无论他们四皇子一派怀着什么心思,此情此景,物极必反。
或许宁国公是看见自己宁愿惹得帝王发怒也要提出立储之事,是有预谋,故而急躁地想要强行逼迫,将四皇子置于帝王跟前。
却忘了,此举也将四皇子的野心明晃晃地摆在众人面前。
如此大片的支持,或许在多疑的帝王看来,无异于明目张胆地挑战他的权威。
如今阴沉莫测的帝王可谓是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这点心思,他还是能把握的。
叶丞相静静地立于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整个朝堂中,仿佛只有他一人置于纷争之外。
高台龙椅之上的帝王面无表情地看着,未置一词。只有一旁随侍的俞繁公公才能察觉到他周身冰冷得仿佛能冻死人的气息。
他想,皇上忍到现在还没发作,绝大部分原因,许是因为叶相没有出来支持四皇子吧。
……
当今日朝堂上的情景被燕昭寒安插在南越朝廷中的暗探以信件一一复述下来送到质子府不久,那几张写满了字的信纸便落在了萧瑾岚手中。
萧瑾岚的目光落在宁国公率先出来支持四皇子说的那一番话上,唇角弯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里显出几分凉薄:“好一个当之无愧,宁国公的安逸日子过了许久,倒是忘了咱们这位皇帝陛下的秉性了。”
皇帝陛下不想立储,换而言之,不想在此时立四皇子为储君,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宁国公却当着帝王的面,理直气壮地说出这样一番话,如何能叫人不恼?
当今圣上性情难测,诡谲多变,但唯一不变的,便是那无时无刻不在作怪的疑心。
前世太师府也曾因着松懈,忘记帝王之心难测,在小人的刻意设计下,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今生有了她的提醒,老太师时时警惕着帝王的心思,不曾有片刻的疏忽。这下,倒换成宁国公被疑心了。
萧瑾岚扯了扯唇角,眼里却没有丝毫笑意。
只是看着那简短的字句,却仿佛能透过乌黑的笔墨,看见今晨那稍有不慎或许便会腥风血雨的朝堂,隐藏在唇枪舌剑下的刀光剑影。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燕昭寒望向她。
萧瑾岚也望向他,道:“只不过,皇上居然没有在朝堂上发怒,生生忍了下去,这是为何呢?”
他并非没有实权的君主,也不是从不施暴刑的仁君,前不久他还在朝堂上因着地方官员上报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当场便命人将那官员拖出去斩首。
鲜血横洒在宫路上,诡异惊惧的尖叫短促地响了一下,再没了声音。但这短促却饱含恐惧的痛声尖叫声,却像是一把利刃,仿佛能生生地划颇朝堂上众臣的耳膜般,胆小的都不禁被吓得额头冒出薄薄的冷汗。
虽说不可能如对那地方小官一般对待宁国公,可连一句警告也没有,倒是让她有些匪夷所思了。
“或许是想到别的出气的法子。”燕昭寒慢条斯理地道,神情有些懒散,看着极为漫不经心。
萧瑾岚闻言,笑了一下,道:“罢了,不管这个,总归,经此一事,四皇子与叶蔚蓝的婚事,是不可能了。”
她传信给老太师,让他配合,其中一大目的便在此。一旦立储之事被挑到帝王跟前,四皇子拥护者众多,必不会坐视不理,而四皇子的那些支持者一旦出声,不论言辞多么恳切,帝王又向来敏感多疑,必不可能再将位高权重的丞相嫡长女指给四皇子。
更不用说此次宁国公的冒进,任哪个帝王都不会容忍有臣子敢这么逼迫自己,更况论这臣子,是皇后的母族。
帝王冰冷却不夹杂丝毫情绪的声音沉沉响起。这着实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皇上这意思,是松口了?
欣喜划过众有所期待的朝臣心里,几名皇子心里也骤然有些激动。
老太师面色不变,道:“依德、依功,皆自有定论。”
他想起萧瑾岚前不久给自己传信,让自己提起侧面鼓动朝臣,催促皇帝立储。此事于他而言并非难事,只是有被帝王盯上的风险。
不过既然萧瑾岚说并不需直言哪位皇子,他这份风险便可降低。
如他所料,帝王听闻此言,心里计较着老太师是否因着六皇子侧妃,而打算站在六皇子身后的顾虑,才有了些许消散。
德与功,与那常年耽于享乐的穆子安都没关系。
他重新理了下情绪,沉沉的深幽眸光转向其余的朝臣,忽然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道:“太师所言不错,那么,众卿以为,几位皇子中,谁人更能担起功德二字,入主东宫?”
此言一出,众臣的心顿时不平静了,皆下意识地抬眸,与各自阵营之人相对视,在彼此眼中皆看出了意思,或犹豫,或果断。
“四皇子多年来在京都常负盛名,多次在朝堂上进言,仁爱百姓,足称‘功德’,此外,四皇子乃为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在祖宗礼法上,东宫之位,四皇子亦当之无愧。”
皇后的生父——宁国公率先上前一步,弯腰开口,语气恭敬而果敢,仿佛是理所当然般,充斥着隐晦的压迫。
众臣虽摸不清帝王究竟是否真的要立储,但该说的,还是必须要说。便是大逆不道,引起帝王不满,也非说不可。
此时既然有人开口了,其余蠢蠢欲动之人纷纷开口表明自己所支持的皇子,其中声音最盛的,便是四皇子一派。
站出来的说话的人本就不多,五人中便有三人是支持立四皇子的。还有的不说话,只站在他们身后,在四皇子一党站出来时,跟着往那队伍一站,道:“臣附议。”
一眼望去,竟是快有一半朝臣站了出来支持穆子奉。
正所谓法不责众,他们这位帝王纵然喜怒无常,手段颇为狠辣,但也极为克制,不似那暴君作风。他们头戴官帽手执权柄立于此处,虽处处卑微伏地,但却亦能左右帝王的重大决定。
除非帝王铁了心不要名声,不惧后世史书。
他们此番便是想让帝王知晓,四皇子才是众望所归,于情于理,太子之位,东宫之主,都该是四皇子。
老太师垂着眼眸立于一侧,目不斜视,只心道,宁国公仍旧过于急躁了,无论他们四皇子一派怀着什么心思,此情此景,物极必反。
或许宁国公是看见自己宁愿惹得帝王发怒也要提出立储之事,是有预谋,故而急躁地想要强行逼迫,将四皇子置于帝王跟前。
却忘了,此举也将四皇子的野心明晃晃地摆在众人面前。
如此大片的支持,或许在多疑的帝王看来,无异于明目张胆地挑战他的权威。
如今阴沉莫测的帝王可谓是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这点心思,他还是能把握的。
叶丞相静静地立于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整个朝堂中,仿佛只有他一人置于纷争之外。
高台龙椅之上的帝王面无表情地看着,未置一词。只有一旁随侍的俞繁公公才能察觉到他周身冰冷得仿佛能冻死人的气息。
他想,皇上忍到现在还没发作,绝大部分原因,许是因为叶相没有出来支持四皇子吧。
……
当今日朝堂上的情景被燕昭寒安插在南越朝廷中的暗探以信件一一复述下来送到质子府不久,那几张写满了字的信纸便落在了萧瑾岚手中。
萧瑾岚的目光落在宁国公率先出来支持四皇子说的那一番话上,唇角弯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里显出几分凉薄:“好一个当之无愧,宁国公的安逸日子过了许久,倒是忘了咱们这位皇帝陛下的秉性了。”
皇帝陛下不想立储,换而言之,不想在此时立四皇子为储君,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宁国公却当着帝王的面,理直气壮地说出这样一番话,如何能叫人不恼?
当今圣上性情难测,诡谲多变,但唯一不变的,便是那无时无刻不在作怪的疑心。
前世太师府也曾因着松懈,忘记帝王之心难测,在小人的刻意设计下,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今生有了她的提醒,老太师时时警惕着帝王的心思,不曾有片刻的疏忽。这下,倒换成宁国公被疑心了。
萧瑾岚扯了扯唇角,眼里却没有丝毫笑意。
只是看着那简短的字句,却仿佛能透过乌黑的笔墨,看见今晨那稍有不慎或许便会腥风血雨的朝堂,隐藏在唇枪舌剑下的刀光剑影。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燕昭寒望向她。
萧瑾岚也望向他,道:“只不过,皇上居然没有在朝堂上发怒,生生忍了下去,这是为何呢?”
他并非没有实权的君主,也不是从不施暴刑的仁君,前不久他还在朝堂上因着地方官员上报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当场便命人将那官员拖出去斩首。
鲜血横洒在宫路上,诡异惊惧的尖叫短促地响了一下,再没了声音。但这短促却饱含恐惧的痛声尖叫声,却像是一把利刃,仿佛能生生地划颇朝堂上众臣的耳膜般,胆小的都不禁被吓得额头冒出薄薄的冷汗。
虽说不可能如对那地方小官一般对待宁国公,可连一句警告也没有,倒是让她有些匪夷所思了。
“或许是想到别的出气的法子。”燕昭寒慢条斯理地道,神情有些懒散,看着极为漫不经心。
萧瑾岚闻言,笑了一下,道:“罢了,不管这个,总归,经此一事,四皇子与叶蔚蓝的婚事,是不可能了。”
她传信给老太师,让他配合,其中一大目的便在此。一旦立储之事被挑到帝王跟前,四皇子拥护者众多,必不会坐视不理,而四皇子的那些支持者一旦出声,不论言辞多么恳切,帝王又向来敏感多疑,必不可能再将位高权重的丞相嫡长女指给四皇子。
更不用说此次宁国公的冒进,任哪个帝王都不会容忍有臣子敢这么逼迫自己,更况论这臣子,是皇后的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