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讨债
“咱们厂确实是生产玻璃瓶的,那些做饮料的,卖牛奶的,经常会一筐一筐买回去,这东西也不贵,还能循环使用,破了烂了拿回来还能免费换新的。”
杨晓晓听了也惊奇:“破的还能免费换新的?那玻璃厂不是亏了么?”
秦正摇摇头:“其实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留住老客户,玻璃渣子一溶解,就又能做出新瓶子了,只要你们的数量不多,免费换肯定是可以的。”
对于玻璃瓶生产的事情,还是秦正懂得多一些,杨晓晓跟他聊了一会儿,差不多就全明白了,于是问他:“姑爷,要是我把订玻璃瓶的事情定下来,下单之后多久能把瓶子拉回去?”
秦政考虑了下:“看你走多少量。我们厂现在平均每天能生产一百个玻璃瓶子。你要是要的多的话,时间可能会长点。”
杨晓晓点点头:“数量要等我回去问了才能确定,应该过不了两天就能告诉你。”
看她似乎已经把这件事敲定了,秦正也露出一丝笑容:“看来你生意似乎做的不错呀,天鲜楼那豆奶卖得可不便宜,你说你跟他们送豆奶又送菜,价格应该还公道吧?”
杨晓晓知道秦正这是怕她把生意做亏了,立刻点头道:“姑爷放心,刘毅确实有脑子,但是他也没少帮我,我们豆奶厂的那十多头奶牛都是他出钱买的呢。”
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是他占了刘毅的便宜。
秦正这下虽然放心了,却也有些诧异,忍不住看着杨晓晓道:“没想到你还有那本事啊,竟然能说动刘毅帮你买奶牛!”
杨爱玉听了这话一下笑出声来,又瞪了秦正一眼。
“那是,也不看看这是谁家侄女!啊对了,今日下午我要跟晓晓一起回家去,你就一个人在家呆几天吧,下午下班了要记得去接你儿子啊。”
这下秦正终于苦了脸,蹙眉看着她道:“又回娘家呀,前阵子不是才回的吗?”
杨爱玉不乐意了:“前阵子都多久了,两三个月了。你看晓晓连生意都做起来了,我还一点风儿都没闻到呢。”
看着他们互相争吵却不失和气的样子,杨晓晓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么!
下午秦正上班后,杨爱玉就收拾好碗筷捡了几件衣服,跟杨晓晓一起回家了。
到了大河村,杨爱玉二话不说先让杨晓晓带她去看铺子。
虽然回来的次数不多,但杨爱玉对这个铺子还是有印象的,只记得以前是间歪歪斜斜的破瓦屋,好像雨大点就会垮掉一样,现在被杨晓晓母女一收拾,再用几盆植物装点下,倒让人耳目一新了。
于是她不住点头:“嗯,看起来不错。咋门是关着的呀?今儿你不在家就不做生意了么?”
杨晓晓笑笑:“我家豆奶都是上午卖完就收摊的,没有冰箱也不能放太久,万一坏了招牌就不好了。”
杨爱玉想想也是,又问杨晓晓:“那里种菜的地呢,在哪块?也带大姑去看看。”
杨晓晓本来有些累,但看到杨爱玉兴致这么高,又不忍心拒绝她,就带着她沿着河岸上向上走,到了方庆良家外面的那块地旁。
姑侄俩绕着那地走了一圈,直到看得心满意足后,杨爱玉才从山坡边的小岔路走上去,准备抄近道回村。
这条路杨晓晓也来来回回走过许多次了,虽然有些陡峭,却毫不费力,不一会儿就和杨爱玉走到了方庆良家门外。
方庆良正在院里劈竹子做篱笆。他最近把他家牛跟羊分开养了,牛都放在杨晓晓包的那片山头上,跟其他的奶牛一起挤奶。羊丢在圈里,有的时候会趁人不注意跑出来,所以他打算做些篱笆把菜地圈一圈。
今日跟杨晓晓一起回来的时候,杨爱玉也从她那里听说不少方庆良帮她的事,这会儿再看到方庆良,立刻满脸堆笑。
“方二哥在家干活儿呢?”
方庆良抬头看到是她,也笑了笑:“爱玉回来了呀,这已经有好一阵不见你回来了咯。”
杨爱玉点点头:“是撒,最近秦正那厂里忙,我一直不得空回来,早想回来看看了呢。”
方庆良也赞同:“是得多回来看看,咱们村里现在变化可大呢。”
两人寒暄了几句,杨晓晓就和杨爱玉一起朝家走去了。
没想到才到门外池塘边,就听到一阵吵闹声传来,原来是那些蚕农又到李爱华他们家要钱了,把杨大成堵在门口满头包。
“上回你们可说了,等到元月份就会给我们的,现在元月份都过完上旬了,咋还没看到人回来给钱呢?走遍天下都没这个理儿的,把蚕茧收去那么久,信儿也没个信儿,钱也不见钱,你们可别想赖着不给呀!”
“就是啊,不是乡亲们不给面子,你们家宴平到底是咋回事儿呀?电话也打不通,人也不见人,我们家这蚕茧卖了几百块呢,全家人就指着这些钱过年。”
杨爱玉在原地看的一脸疑惑,忍不住问杨晓晓:“这是咋回事儿啊?我三哥回来啦?”
杨晓晓点点头:“三叔前阵子确实回来呆过几天,还在村里收了不少蚕茧。”
“他收蚕茧干啥呀?”杨爱玉又问。
“说是跟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卖到外地酒楼和纺织厂去。但是现在人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也没看到他拿钱回来,乡亲们肯定是等的心急了。”
杨爱玉心里虽然不解,但终究还是要护着家里人的,立刻跑过去阻止那些村民。
“乡亲们,这都是咋啦?为了啥事吵起来了呀?”
“爱玉啊,你回来的正好。你就来说说理,你三哥十一月份的时候回来,找咱们乡亲收了不少蚕茧,这会儿都一个多月了,人也没见人,钱也没给钱,大伙儿都等着钱过年呢。”
“就是啊,你打个电话给你三哥问问,这究竟是咋回事啊?这钱总不能赖着不给吧!”
杨爱玉自然听不进别人的话,连忙挤进人群里,问站在门口的杨大成。
“爹,这究竟是咋回事啊?我三哥啥时候改收蚕茧了?”
杨晓晓听了也惊奇:“破的还能免费换新的?那玻璃厂不是亏了么?”
秦正摇摇头:“其实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留住老客户,玻璃渣子一溶解,就又能做出新瓶子了,只要你们的数量不多,免费换肯定是可以的。”
对于玻璃瓶生产的事情,还是秦正懂得多一些,杨晓晓跟他聊了一会儿,差不多就全明白了,于是问他:“姑爷,要是我把订玻璃瓶的事情定下来,下单之后多久能把瓶子拉回去?”
秦政考虑了下:“看你走多少量。我们厂现在平均每天能生产一百个玻璃瓶子。你要是要的多的话,时间可能会长点。”
杨晓晓点点头:“数量要等我回去问了才能确定,应该过不了两天就能告诉你。”
看她似乎已经把这件事敲定了,秦正也露出一丝笑容:“看来你生意似乎做的不错呀,天鲜楼那豆奶卖得可不便宜,你说你跟他们送豆奶又送菜,价格应该还公道吧?”
杨晓晓知道秦正这是怕她把生意做亏了,立刻点头道:“姑爷放心,刘毅确实有脑子,但是他也没少帮我,我们豆奶厂的那十多头奶牛都是他出钱买的呢。”
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是他占了刘毅的便宜。
秦正这下虽然放心了,却也有些诧异,忍不住看着杨晓晓道:“没想到你还有那本事啊,竟然能说动刘毅帮你买奶牛!”
杨爱玉听了这话一下笑出声来,又瞪了秦正一眼。
“那是,也不看看这是谁家侄女!啊对了,今日下午我要跟晓晓一起回家去,你就一个人在家呆几天吧,下午下班了要记得去接你儿子啊。”
这下秦正终于苦了脸,蹙眉看着她道:“又回娘家呀,前阵子不是才回的吗?”
杨爱玉不乐意了:“前阵子都多久了,两三个月了。你看晓晓连生意都做起来了,我还一点风儿都没闻到呢。”
看着他们互相争吵却不失和气的样子,杨晓晓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么!
下午秦正上班后,杨爱玉就收拾好碗筷捡了几件衣服,跟杨晓晓一起回家了。
到了大河村,杨爱玉二话不说先让杨晓晓带她去看铺子。
虽然回来的次数不多,但杨爱玉对这个铺子还是有印象的,只记得以前是间歪歪斜斜的破瓦屋,好像雨大点就会垮掉一样,现在被杨晓晓母女一收拾,再用几盆植物装点下,倒让人耳目一新了。
于是她不住点头:“嗯,看起来不错。咋门是关着的呀?今儿你不在家就不做生意了么?”
杨晓晓笑笑:“我家豆奶都是上午卖完就收摊的,没有冰箱也不能放太久,万一坏了招牌就不好了。”
杨爱玉想想也是,又问杨晓晓:“那里种菜的地呢,在哪块?也带大姑去看看。”
杨晓晓本来有些累,但看到杨爱玉兴致这么高,又不忍心拒绝她,就带着她沿着河岸上向上走,到了方庆良家外面的那块地旁。
姑侄俩绕着那地走了一圈,直到看得心满意足后,杨爱玉才从山坡边的小岔路走上去,准备抄近道回村。
这条路杨晓晓也来来回回走过许多次了,虽然有些陡峭,却毫不费力,不一会儿就和杨爱玉走到了方庆良家门外。
方庆良正在院里劈竹子做篱笆。他最近把他家牛跟羊分开养了,牛都放在杨晓晓包的那片山头上,跟其他的奶牛一起挤奶。羊丢在圈里,有的时候会趁人不注意跑出来,所以他打算做些篱笆把菜地圈一圈。
今日跟杨晓晓一起回来的时候,杨爱玉也从她那里听说不少方庆良帮她的事,这会儿再看到方庆良,立刻满脸堆笑。
“方二哥在家干活儿呢?”
方庆良抬头看到是她,也笑了笑:“爱玉回来了呀,这已经有好一阵不见你回来了咯。”
杨爱玉点点头:“是撒,最近秦正那厂里忙,我一直不得空回来,早想回来看看了呢。”
方庆良也赞同:“是得多回来看看,咱们村里现在变化可大呢。”
两人寒暄了几句,杨晓晓就和杨爱玉一起朝家走去了。
没想到才到门外池塘边,就听到一阵吵闹声传来,原来是那些蚕农又到李爱华他们家要钱了,把杨大成堵在门口满头包。
“上回你们可说了,等到元月份就会给我们的,现在元月份都过完上旬了,咋还没看到人回来给钱呢?走遍天下都没这个理儿的,把蚕茧收去那么久,信儿也没个信儿,钱也不见钱,你们可别想赖着不给呀!”
“就是啊,不是乡亲们不给面子,你们家宴平到底是咋回事儿呀?电话也打不通,人也不见人,我们家这蚕茧卖了几百块呢,全家人就指着这些钱过年。”
杨爱玉在原地看的一脸疑惑,忍不住问杨晓晓:“这是咋回事儿啊?我三哥回来啦?”
杨晓晓点点头:“三叔前阵子确实回来呆过几天,还在村里收了不少蚕茧。”
“他收蚕茧干啥呀?”杨爱玉又问。
“说是跟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卖到外地酒楼和纺织厂去。但是现在人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也没看到他拿钱回来,乡亲们肯定是等的心急了。”
杨爱玉心里虽然不解,但终究还是要护着家里人的,立刻跑过去阻止那些村民。
“乡亲们,这都是咋啦?为了啥事吵起来了呀?”
“爱玉啊,你回来的正好。你就来说说理,你三哥十一月份的时候回来,找咱们乡亲收了不少蚕茧,这会儿都一个多月了,人也没见人,钱也没给钱,大伙儿都等着钱过年呢。”
“就是啊,你打个电话给你三哥问问,这究竟是咋回事啊?这钱总不能赖着不给吧!”
杨爱玉自然听不进别人的话,连忙挤进人群里,问站在门口的杨大成。
“爹,这究竟是咋回事啊?我三哥啥时候改收蚕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