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值得的交换
那时候,家境一般的才姑娘,因为才情而出名,每一次去参加上流社会的一些聚会,总是羡慕她们遍身的罗琦,以及谈笑之间显示出的金钱的丰足。
她在心里藏着这个秘密,自然也将它当成是宝物一般。
这个秘密,总有一天,会帮自己得到这一切。
那时的她,想的自然是丰富的物质,而非现在将它们悉数拿出,用来交换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价值的消息。
但是,既然是自己在意的东西,她就觉得什么都值得,哪怕是将这个自己一直作为可以换取一生衣食无忧的筹码交出去也值得。
才姑娘的姑姑是袁府的大丫鬟,所以自然十分清楚袁府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包括主子之间的一些事情。
那一次,才姑娘似乎听到姑姑在和一个丫鬟说什么话,里面提到少爷的身体好不了,还有什么老太太怎么样怎么样的,才姑娘觉得有趣,想要问一句,但是就在这时候,怨妇的老太太,也就是袁清尘的奶奶,突然过来问道:“陈丫头,你们在说什么呢?”
才姑娘看到姑姑突然满脸的紧张,说道:“老太太,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袁清尘的奶奶那时候身体不是很方便,由另外一个小丫头搀扶着,腿脚不利索,所以整个人的反应也不是很灵敏,所以并没有留意到才姑娘姑姑的面部变化。
她镇静了一下,才笑着说道:“今天天气这么好,难怪老太太有精神出来走走呢,这个时节多晒晒太阳,老太太能多活一百岁呢。”
一句话逗得老太太哈哈大笑。
“我就说陈丫头嘴巴嘴甜,老是哄得我开心,你们可都学着点儿。”
那时候的才姑娘,因为是下人家的亲戚,所以没有权利直接见到老太太这些人,更没有机会正面接触到袁清尘。
所以袁清尘直到十多岁才认识才姑娘。
而才姑娘那时候调皮,偏偏不听家里人的劝告,倒是常常偷偷地跑到袁家去,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看这个生活在所有人之上的人家的生活细节。
那一次,姑姑和那一个小丫鬟的谈话因为老太太的到来而终止,但是幼小的才姑娘却记住了这次谈话的关键词。
有一天姑姑回家来看父母,才姑娘趁机问道:“姑姑,你那一天和那个姐姐在说什么呢?我听到你们说少爷的身体好不了了?少爷是说袁清尘少爷吗?”
姑姑赶紧说道:“我的小祖宗,这幸亏是在我们家里,你这样说了倒也没什么,要是去外面说,或者你说那话被袁府的主子听到了,那可就完蛋了。”
姑姑一说完,才姑娘就咯咯咯地笑了。
她觉得很好玩。
自己这么一个随意的问话,竟然样平时都温和可人的姑姑脸色大变,紧张成那样。
于是,在才姑娘的心目中,关于姑姑说的那件事,终于成了才姑娘心中具有彩色感的一件事。
在她看来,这件事情一定是有趣极了,不然的话,姑姑怎么会这么在意这件事呢?
本来想多多跟在姑姑身后去袁府“打探”一下这件有意思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从那一次之后,姑姑却再也不偷偷地带着她一起去袁府了。
不但如此,姑姑还专门警告才姑娘,“以后不许再偷着去袁府知道吗?那不是你该去的地方,并且你去了之后又要在那里乱说话,害死了你不说,连我一起都要害死了。”
才姑娘觉得姑姑怎么这么夸张,难道每一个大人都这么胆小吗?
就是说一句话而已,还能害死一个人不成?
才姑娘的姑姑见自家这个平日里聪明机灵的侄女儿这次这么不听自己的话,便跟自己的哥哥嫂嫂,也就是才姑娘的父母告状,说小侄女太调皮,每一次去袁府都要给自己找麻烦,让他们多多管着一点,看住她不要让她再偷偷跑去袁府惹麻烦了。
小姑子在袁府非常得到主子的喜欢,并且一个月的月钱拿得有丰厚,不但不用吃用家里的,还经常给家里补贴一点。
嫂嫂自然喜欢这样子的情况。若是这份好差事被自己的宝贝女儿给坏掉了,那可真是糟糕。
所以才姑娘的母亲特别听从小姑子的建议,将才姑娘看得紧紧的,不允许她随便乱跑。
其实才姑娘家也算是一个书香门第,就是自己家里,也是有两个丫鬟的,但是才姑娘的姑姑仰慕袁府这样的生活,放着自己的小主子不当,要去给人家当大丫鬟。
她的哥哥嫂嫂都很高兴。
才姑娘被母亲给看住了,闲了只能在家看一点书,也不让她出门去玩,生怕她砸了她姑姑的饭碗。
才姑娘平时就是一个爱玩闹的,一下子被自己的母亲管得死死的,那还不是心痒难耐,一直想着怎么样才能出门去——尤其是再跑到袁府,探听小秘密。
这就跟听戏文一样,听了上回,却死活都不给她听下回了。你说谁受得了?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巧。
有一天,才姑娘的姑姑要拿了自己家里做的一些酱萝卜去孝敬老太太,但是各种各样的口味,瓶瓶罐罐的有很多个,她手里实在是拿不下。
她的哥哥,也就是才姑娘的父亲,在一个私塾里面当先生,自然是没有空去料理这件事的,嫂嫂的话,正因为袁家老太太说他们家的酱萝卜做得可口,让陈丫头给她带一些去。拿走了一些,她自然是要再赶着做一些出来的。
但是做酱萝卜这个工序一旦开始,是不能放下隔了时间的,不然那味道就不对了。
所以,只能让坐在书房里闲闲地瞪着一本小人书发呆的才姑娘去了。
才姑娘从小就很聪明,父母有意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女状元,所以从会走路的时候开始,就教她认字读书了。
所幸她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天分又高又机灵肯努力,所以说长到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能自己读文章了。
小手里提着两个装着小坛子的布兜,跟在姑姑身后急急地走着,心里却想着这不失为一次好机会,或许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东西。
姑姑问她,“今天读了几篇书?写了几篇字啊?”
但是她的小脑袋里面还想着别的,都没有听到姑姑的问话。
她在心里藏着这个秘密,自然也将它当成是宝物一般。
这个秘密,总有一天,会帮自己得到这一切。
那时的她,想的自然是丰富的物质,而非现在将它们悉数拿出,用来交换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价值的消息。
但是,既然是自己在意的东西,她就觉得什么都值得,哪怕是将这个自己一直作为可以换取一生衣食无忧的筹码交出去也值得。
才姑娘的姑姑是袁府的大丫鬟,所以自然十分清楚袁府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包括主子之间的一些事情。
那一次,才姑娘似乎听到姑姑在和一个丫鬟说什么话,里面提到少爷的身体好不了,还有什么老太太怎么样怎么样的,才姑娘觉得有趣,想要问一句,但是就在这时候,怨妇的老太太,也就是袁清尘的奶奶,突然过来问道:“陈丫头,你们在说什么呢?”
才姑娘看到姑姑突然满脸的紧张,说道:“老太太,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袁清尘的奶奶那时候身体不是很方便,由另外一个小丫头搀扶着,腿脚不利索,所以整个人的反应也不是很灵敏,所以并没有留意到才姑娘姑姑的面部变化。
她镇静了一下,才笑着说道:“今天天气这么好,难怪老太太有精神出来走走呢,这个时节多晒晒太阳,老太太能多活一百岁呢。”
一句话逗得老太太哈哈大笑。
“我就说陈丫头嘴巴嘴甜,老是哄得我开心,你们可都学着点儿。”
那时候的才姑娘,因为是下人家的亲戚,所以没有权利直接见到老太太这些人,更没有机会正面接触到袁清尘。
所以袁清尘直到十多岁才认识才姑娘。
而才姑娘那时候调皮,偏偏不听家里人的劝告,倒是常常偷偷地跑到袁家去,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看这个生活在所有人之上的人家的生活细节。
那一次,姑姑和那一个小丫鬟的谈话因为老太太的到来而终止,但是幼小的才姑娘却记住了这次谈话的关键词。
有一天姑姑回家来看父母,才姑娘趁机问道:“姑姑,你那一天和那个姐姐在说什么呢?我听到你们说少爷的身体好不了了?少爷是说袁清尘少爷吗?”
姑姑赶紧说道:“我的小祖宗,这幸亏是在我们家里,你这样说了倒也没什么,要是去外面说,或者你说那话被袁府的主子听到了,那可就完蛋了。”
姑姑一说完,才姑娘就咯咯咯地笑了。
她觉得很好玩。
自己这么一个随意的问话,竟然样平时都温和可人的姑姑脸色大变,紧张成那样。
于是,在才姑娘的心目中,关于姑姑说的那件事,终于成了才姑娘心中具有彩色感的一件事。
在她看来,这件事情一定是有趣极了,不然的话,姑姑怎么会这么在意这件事呢?
本来想多多跟在姑姑身后去袁府“打探”一下这件有意思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从那一次之后,姑姑却再也不偷偷地带着她一起去袁府了。
不但如此,姑姑还专门警告才姑娘,“以后不许再偷着去袁府知道吗?那不是你该去的地方,并且你去了之后又要在那里乱说话,害死了你不说,连我一起都要害死了。”
才姑娘觉得姑姑怎么这么夸张,难道每一个大人都这么胆小吗?
就是说一句话而已,还能害死一个人不成?
才姑娘的姑姑见自家这个平日里聪明机灵的侄女儿这次这么不听自己的话,便跟自己的哥哥嫂嫂,也就是才姑娘的父母告状,说小侄女太调皮,每一次去袁府都要给自己找麻烦,让他们多多管着一点,看住她不要让她再偷偷跑去袁府惹麻烦了。
小姑子在袁府非常得到主子的喜欢,并且一个月的月钱拿得有丰厚,不但不用吃用家里的,还经常给家里补贴一点。
嫂嫂自然喜欢这样子的情况。若是这份好差事被自己的宝贝女儿给坏掉了,那可真是糟糕。
所以才姑娘的母亲特别听从小姑子的建议,将才姑娘看得紧紧的,不允许她随便乱跑。
其实才姑娘家也算是一个书香门第,就是自己家里,也是有两个丫鬟的,但是才姑娘的姑姑仰慕袁府这样的生活,放着自己的小主子不当,要去给人家当大丫鬟。
她的哥哥嫂嫂都很高兴。
才姑娘被母亲给看住了,闲了只能在家看一点书,也不让她出门去玩,生怕她砸了她姑姑的饭碗。
才姑娘平时就是一个爱玩闹的,一下子被自己的母亲管得死死的,那还不是心痒难耐,一直想着怎么样才能出门去——尤其是再跑到袁府,探听小秘密。
这就跟听戏文一样,听了上回,却死活都不给她听下回了。你说谁受得了?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巧。
有一天,才姑娘的姑姑要拿了自己家里做的一些酱萝卜去孝敬老太太,但是各种各样的口味,瓶瓶罐罐的有很多个,她手里实在是拿不下。
她的哥哥,也就是才姑娘的父亲,在一个私塾里面当先生,自然是没有空去料理这件事的,嫂嫂的话,正因为袁家老太太说他们家的酱萝卜做得可口,让陈丫头给她带一些去。拿走了一些,她自然是要再赶着做一些出来的。
但是做酱萝卜这个工序一旦开始,是不能放下隔了时间的,不然那味道就不对了。
所以,只能让坐在书房里闲闲地瞪着一本小人书发呆的才姑娘去了。
才姑娘从小就很聪明,父母有意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女状元,所以从会走路的时候开始,就教她认字读书了。
所幸她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天分又高又机灵肯努力,所以说长到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能自己读文章了。
小手里提着两个装着小坛子的布兜,跟在姑姑身后急急地走着,心里却想着这不失为一次好机会,或许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东西。
姑姑问她,“今天读了几篇书?写了几篇字啊?”
但是她的小脑袋里面还想着别的,都没有听到姑姑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