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年少 第66节
“等晚霞散了,咱们便回屋里去。”她对皇帝一笑,瑰丽的霞光映在她眼眸中。皇帝应着,握着一把蒲葵扇替她驱走蚊虫。
蒲葵叶编织的圆扇,价廉而质轻,农家随处可见,皇帝却没用惯,把握不好风力的大小,自觉有点滑稽,便朝宝珠看去:她两鬓的发丝被拂开了,露着光洁的额头,一双温柔的眼睛注视着自己,没有忍笑,只藏着深重的爱恋。
他的喉头忽然像被扼住了,说不出话来。片刻,他俯身过去,虔诚地吻她的眼睛。
宝珠闭上了眼睛,一如她十四岁那年秋狝途中一样。但这次不一样的是,他不再不明白她的心。
“明日早朝大臣们见不着您,又是一场风波。”农家的灯油是金贵东西,索性不点灯,皎洁的月光透过菲薄的窗纸洒进来,朦胧而清凉。
宝珠拆了发髻,披散着一把青丝,回头看了皇帝一眼——此地毕竟简陋,连枕头被衾都没有多的,床又窄,他来得仓促,连睡也睡不好。
皇帝笑道:“大臣们只知朕腿上旧疾发作,有事上奏本给司礼监即可。”
横竖赶是赶不回去了,借口罢朝在所难免。宝珠站起来,只说:“您一定健健康康的。”
她的身孕还不满三月,幸好孩子结实,受了许多委屈也没折腾她,如今总算安定下来,方能凡事小心一些。
见她往床跟前走,皇帝连忙牵住她,千珍万重地护着她过去,等人坐下来,才舒了一口气。
又打热水来,伺候她洗漱。宝珠拗不过他,也就不矫情了,擦牙洗脸,又由着他倒了铜盆里的水,寻了木盆来,给她泡脚。
年轻女子,气血两虚是再常见不过的,她也不例外,这个季节脚都是凉的,皇帝自顾自叹了一声,给她擦干了,便搁在怀里捂着。
“您别唉声叹气的了。”宝珠受不了这么着,有意排解:“暑天里凉幽幽的多难得啊!这地方又没有冰鉴,您夜里嫌热了怎么办?”
“宝珠。”皇帝没接她的插科打诨,唤了她一声:“给我讲讲你从前那个梦吧,讲讲我们的女儿,晏晏。”
第94章 .九十四密国夫人
晏晏出生那日,后宫里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幸好不是个男孩儿,如若不然,依皇帝那份儿偏心,皇后的宝座上怕是要换人。
其实不止后宫,朝中大臣们也暗中留神着呢,假使要立新后,必然要废现今的皇后,终归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这些暗潮涌动,宝珠都一概不知。正月十六的破晓,风还凛冽,只有永宁宫中温暖如春。
伺候生产的稳婆们七手八脚地给宝珠擦洗了血污,换上新的被褥,屋中熏上香,收拾得清清爽爽。
宝珠疲倦万分,强打起精神,哑声问:“孩子呢?”
永宁宫掌事的吕姑姑笑答道:“太后娘娘抱着呢!太后娘娘对小公主宝爱得不得了,乳娘想接过手来都不让。”
宝珠有些不安:“怎么能让太后纡尊降贵、到永宁宫来?”
一则太后是长辈,二则永宁宫又是产房,到底有些忌讳。
吕姑姑便说:“太后娘娘终究是疼您的。”
宝珠不确定。从皇帝开口讨她的那日起,太后待她就淡了,她在后宫又专宠这几年,再是恪守本分,眉舒这个做皇后的也未见得舒心称意;更不必说,之前她一直无所出,其他妃嫔怎会不在背地里怨声载道?
太后平生最恨搅得内宅不宁静的女子。
宝珠张了张口,究竟没问皇帝在何处。后妃们生产,又不像民间夫妻,稳婆御医都伺候着,一应物什有哪一样不妥?皇帝政务巨万,谁有这么大脸、必得要他陪着?
何况前不久,她才惹得皇帝怄了气,两人好些时日没说话。
为着什么呢?不过为着从前恩召入宫的那位孟婕妤,因受了眉舒戏耍,宫里无人与她来往,皇帝亦从不曾问起她,可想而知的,日子不好过。在家也是娇生惯养的官家小姐,如今倒靠和贴身丫鬟做针线换体己了。
得了银钱收买的内监仍不知“口德”二字,私下讥讽说,孟婕妤本就是因着贪嘴贻笑大方,到了这田地还整日计较些油肥肉瘦、菜咸汤淡,真不知是个什么托生的。
宫里从来不缺各路耳报神,这话很快就传到孟婕妤那里,孟婕妤又羞又气,直哭了好几日。
宝珠这里一样听说了。同样的,眉舒不会不知情。等了一日,凤仪宫中没有任何动静,宝珠便心知肚明,眉舒不打算过问这件事。
那么自己也就绝不能出面了。一来越俎代庖,必将扫了皇后的脸面;二来,她一向也够招人嫉恨了,凡事只有千方百计远着避着的,哪有上赶着去出头的?
下半晌皇帝来时,宝珠便婉转将此事告诉了他,只说刁奴欺主,孟婕妤又年少面嫩,身边一个可亲可靠的人都没有,若是皇帝肯去瞧瞧她,或许会好得多。
然而她说得再委婉,皇帝也立刻听出了根源所在:皇后执掌六宫,不仅没能约束好奴才,且有故意纵容之嫌。孟婕妤与她并无前嫌,不过恰好是个容易拿捏的软柿子罢了。
他自己上不上心是一回事,孟氏毕竟已经受封做了他的嫔御,岂有任凭眉舒挫磨着撒气的理儿?
皇帝冷下脸,说:“朕不是闲来无事专门调停这些鸡毛蒜皮的,此番是皇后失职,责令她即刻改过。”微错着牙齿,片刻又恨恨道:“流落到宫外的绣品,叫她给朕都找回来,少一件,朕惟她是问!”
这才是最打他脸的一桩。他自问不是昏君暴君,国库内帑也并不空虚,何曾沦落到逼得嫔御做绣活糊口的地步?
宝珠正是怕他这么发落,谁想还是没逃过。一连声求情阻拦,道:“家和万事兴,原是您往孟婕妤宫里走一遭便能迎刃而解的事,何苦大动干戈呢?”内监这起人几乎就没有不跟红顶白的,眉舒纵然掌管六宫,又哪能事无巨细、滴水不漏呢?再者她又是太后一力保举的,犯不着因为这么一点小事,闹得皇帝母子失和。
皇帝却不怎么想,转头问她:“我做什么要去孟婕妤宫里?我是为了谁?”
宝珠垂首沉默下来。她自然知道,皇帝想扶持她做皇后,暗里造势的日子也不短了,擎等着她这一胎落地,好顺理成章地母以子贵。只不过她能察觉,太后又怎会全然不知?母子之间微妙得一触即发。
僵持良久,她嗫嚅道:“您其实,不必为我…”
“罢了。”皇帝硬声打断她:“你怀着身子,我不怄你。”说完便起身走了。
那一刻,他一定是怨她的。
如此说起来,这一世皇帝的脾气倒好得太多——大概是被她三番五次的折腾给磨出来的。宝珠回过神来,不觉失笑,伸手捧着他的脸庞,轻声道:“不过是个梦…”
皇帝捉住她的手,不屈不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他替宝珠捂热了脚,套上绸袜,二人便一道靠在引枕上说话:“我在嶂涞的时候,也做过一个梦,梦见你孤零零地等着我回来,看起来身子很不好,很憔悴。”
宝珠心中大震,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呆呆地望着他,直到眼眶发烫,都舍不得眨眼。
“不会发生的。”皇帝笑着抚了抚她的发丝,将她揽近些,不是安抚,而是许诺,说:“你担心的那些事,朕不会让它发生。”
他往常都不在她面前自称“朕”,唯有此刻,那是他以他此身所有的全部来起誓。
宝珠靠在他肩头,居然因这一句话,轻易地释然了许多——或者也不全因这句话,而是重活一回,总该有些进益。
譬如某些时候,她不想皇帝为难,却并不意味着皇帝就该被瞒得彻彻底底,他应当知道,从而自己抉择。
皇帝又问:“后来呢?”
后来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了。太后既然抱走了晏晏,就没有再把她送回宝珠身边的打算。一个公主,并不具备扭转后宫局势的能耐,太后此举,意在打压宝珠的锐气。
哪怕这些年里宝珠从未有半分矜骄不逊,永宁宫里深居简出的作派,在旁人眼里犹是心腹之患。
仅有这一次,她决意恃宠而骄,把晏晏要回来。
她不哭也不闹,只不过始终不再开口,哪怕说一个字,不消一个月,即便她愿意,也发不出声音来了。
御医当然诊不出什么所以然来。至于皇帝,也极清楚症结何在。
宝珠生产那天,他一直都在偏殿守着,太后要抱走晏晏时,他也竭力阻拦过——这是吕姑姑有意不曾让宝珠知晓的。
皇帝无从为尚未发生的事剖白,而宝珠,也不想为前一世的恩怨指认这一世的人。
过往的诸多恩怨纠葛,她都一言以蔽之:“孩子养在主子名下,是莫大的恩典——可是…我不想再和自己的骨肉分开了。”
“不会给别人的。”皇帝替她拭了拭眼角:“我们自己把她养大。”
直到她及笄,直到她出阁,上辈子没能亲眼看见,兴许这辈子不用再留遗憾。
罢朝三日后,皇帝终于再度露了金面。时值夏令,幸而四境之内并无蝗灾涝情,可谓风调雨顺之年;除司礼监所呈以外,皇帝又抽了几份各部的陈条,逐一翻过后,下令召颍川侯、西平侯、户部员外郎觐见。
户部员外郎聂琯,即皇太后娘家子侄。太'祖皇帝在位时,对聂家并无额外优容,直到皇帝践祚,方才赐给这位表兄不少田产,振兴家业,又让他在户部挂职,以便行走交际。
对于朝廷大事,聂琯素来是十窍只通了九窍,今日乍然蒙皇帝点名传召,他心里不免又是一阵打鼓。
皇帝见完两位侯爷,内侍出来请聂琯进去。
颍川侯、西平侯便与他在殿门外打了个照面,聂琯忙行了礼,彼此寒暄几句,这才分道扬镳。
那二人皆是武将出身,生得虎背熊腰、威风凛凛,聂琯目送着他俩的背影,竟有几分望洋兴叹的感慨。
赶紧摇摇头,摈除杂念,毕恭毕敬地随内侍进殿,参见皇帝。
皇帝同他远不如与薛盟之间亲厚,今日许是他老人家心情好,叫了免礼,赐座赐茶,俨然是话家常的架势。
聂琯心下明了:哪还有别的家常?一听便知与他家那位半路认祖的妹子有关。
果不其然,皇帝说:“昔日母后赐婚,原是一桩美谈,谁想靖宁侯才貌出众,家风却…种种龉龃,实在委屈了令妹。朕想,既然两厢不睦,不如和离得好,又思及这毕竟是聂卿的家事,故而特意问一问聂卿意下如何?”
聂琯暗诽:名为兄妹,可那位大佛的去留,自己哪敢置喙?一切都凭皇帝的好恶而已。
至于自己,不仅要顺着皇帝的口风答话,还有更要紧的一层,便是将皇帝口中的这番始末播散出去。
不过一旬的工夫,靖宁侯府里不分嫡庶、宠妾掌权的风声便传得人尽皆知了,又夹杂着些婆母不慈、苛待小女的流言,真真假假,叫人说不清楚。据说就连天和宫里的皇太后都有所耳闻,还下了懿旨,撤了当初的赐婚,让聂夫人与靖宁侯和离。
百姓们议论纷纷,这位聂夫人可真不值,又有消息灵通的说,区区二等的诰命,丢了便丢了吧!人家可是太后娘娘的亲戚,这不,转眼间,皇帝陛下就赏了个密国夫人的名号呢!
第95章 .九十五醉太平
“咚”的一声,四寸见方的皇太后金印被重重置在黄花梨木桌上,皇后眼皮跳了一跳,继续垂着头岿然坐在下首的圈椅中。
除了孟昭仪,后宫的妃嫔们都在天和宫聚齐了。
太后木着脸,说:“这印玺我留着原没什么用,不如交给皇帝,将来再有多少皇太后懿旨,好歹也有个出处。”
皇帝微微蹙眉,赔笑道:“母后误会了。虽说当初是母后赐的婚,理应由母后发旨解除,不过儿子毕竟也担着个识人不明的过失,又怎好将这些污糟事说来让母后烦心?所以才自作主张料理了。”
什么识人不明!太后心中冷笑:从前图的不就是靖宁侯好拿捏,这会儿又嫌弃起傅家家风不正了。
枉她一贯以为,宝珠是个省心的孩子,谁能料想到今日!为了她闹得人仰马翻,不单是后宫里,连朝臣都被折腾得团团转,好端端的侯夫人不做了,儿戏似地又封了个密国夫人。
自来诰命的品级从夫从子,她这个一等国公夫人,从的是谁?
偏生还是密国!本朝早已无诸侯国之说,不过凭此划定岁禄。而密国,便是前朝李氏的发祥地。
真真为了个女人,连江山社稷都不管了不成?
这件事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叫它过去。太后拿出金印来,正是要震慑皇帝,期望他及早醒悟。
殊不知皇帝也同样压着不满:借太后的名义下旨,固然是他理亏在前,可母子之间有什么,私下说就罢了,特意将一众妾妃都召来,是定要他罪己责躬吗?
宝珠所谓的梦暂且不提,云栀受了谁的指使,他不是猜不到,那个人如此大胆,保不齐没有太后的默许。
口口声声说的都是社稷、体统,实则不过还是为的一己私欲。
他知道,皇考在时,母后有许多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即位以来,总是尽力补偿,却想不到,雪虐风饕过去了,各自心里便都有了新的心思。
太后听他措辞搪塞,怎肯就此干休:“年轻夫妻,偶然生些口角有何妨?牙齿还有碰着舌头的时候呢。为这些小事就拆散一桩婚,终究太冒进了,不过旨意已发,少不得我这昏聩婆子替你担下。只是宝珠这个诰命,大有不妥,我看还须斟酌斟酌,总要听听她自己的意愿。”
听听宝珠的意愿是假,软硬兼施哄她与自己分开才是真。皇帝既不可能放手,便更不会让宝珠受旁人的胁迫。
他朗然一笑,顿扫适才剑拔弩张时的沉郁,语调微扬:“早该让她来向您请安的,只不过她才有了身孕不久,这几日又受了委屈,还是等过些日子再慢慢安排吧!”
蒲葵叶编织的圆扇,价廉而质轻,农家随处可见,皇帝却没用惯,把握不好风力的大小,自觉有点滑稽,便朝宝珠看去:她两鬓的发丝被拂开了,露着光洁的额头,一双温柔的眼睛注视着自己,没有忍笑,只藏着深重的爱恋。
他的喉头忽然像被扼住了,说不出话来。片刻,他俯身过去,虔诚地吻她的眼睛。
宝珠闭上了眼睛,一如她十四岁那年秋狝途中一样。但这次不一样的是,他不再不明白她的心。
“明日早朝大臣们见不着您,又是一场风波。”农家的灯油是金贵东西,索性不点灯,皎洁的月光透过菲薄的窗纸洒进来,朦胧而清凉。
宝珠拆了发髻,披散着一把青丝,回头看了皇帝一眼——此地毕竟简陋,连枕头被衾都没有多的,床又窄,他来得仓促,连睡也睡不好。
皇帝笑道:“大臣们只知朕腿上旧疾发作,有事上奏本给司礼监即可。”
横竖赶是赶不回去了,借口罢朝在所难免。宝珠站起来,只说:“您一定健健康康的。”
她的身孕还不满三月,幸好孩子结实,受了许多委屈也没折腾她,如今总算安定下来,方能凡事小心一些。
见她往床跟前走,皇帝连忙牵住她,千珍万重地护着她过去,等人坐下来,才舒了一口气。
又打热水来,伺候她洗漱。宝珠拗不过他,也就不矫情了,擦牙洗脸,又由着他倒了铜盆里的水,寻了木盆来,给她泡脚。
年轻女子,气血两虚是再常见不过的,她也不例外,这个季节脚都是凉的,皇帝自顾自叹了一声,给她擦干了,便搁在怀里捂着。
“您别唉声叹气的了。”宝珠受不了这么着,有意排解:“暑天里凉幽幽的多难得啊!这地方又没有冰鉴,您夜里嫌热了怎么办?”
“宝珠。”皇帝没接她的插科打诨,唤了她一声:“给我讲讲你从前那个梦吧,讲讲我们的女儿,晏晏。”
第94章 .九十四密国夫人
晏晏出生那日,后宫里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幸好不是个男孩儿,如若不然,依皇帝那份儿偏心,皇后的宝座上怕是要换人。
其实不止后宫,朝中大臣们也暗中留神着呢,假使要立新后,必然要废现今的皇后,终归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这些暗潮涌动,宝珠都一概不知。正月十六的破晓,风还凛冽,只有永宁宫中温暖如春。
伺候生产的稳婆们七手八脚地给宝珠擦洗了血污,换上新的被褥,屋中熏上香,收拾得清清爽爽。
宝珠疲倦万分,强打起精神,哑声问:“孩子呢?”
永宁宫掌事的吕姑姑笑答道:“太后娘娘抱着呢!太后娘娘对小公主宝爱得不得了,乳娘想接过手来都不让。”
宝珠有些不安:“怎么能让太后纡尊降贵、到永宁宫来?”
一则太后是长辈,二则永宁宫又是产房,到底有些忌讳。
吕姑姑便说:“太后娘娘终究是疼您的。”
宝珠不确定。从皇帝开口讨她的那日起,太后待她就淡了,她在后宫又专宠这几年,再是恪守本分,眉舒这个做皇后的也未见得舒心称意;更不必说,之前她一直无所出,其他妃嫔怎会不在背地里怨声载道?
太后平生最恨搅得内宅不宁静的女子。
宝珠张了张口,究竟没问皇帝在何处。后妃们生产,又不像民间夫妻,稳婆御医都伺候着,一应物什有哪一样不妥?皇帝政务巨万,谁有这么大脸、必得要他陪着?
何况前不久,她才惹得皇帝怄了气,两人好些时日没说话。
为着什么呢?不过为着从前恩召入宫的那位孟婕妤,因受了眉舒戏耍,宫里无人与她来往,皇帝亦从不曾问起她,可想而知的,日子不好过。在家也是娇生惯养的官家小姐,如今倒靠和贴身丫鬟做针线换体己了。
得了银钱收买的内监仍不知“口德”二字,私下讥讽说,孟婕妤本就是因着贪嘴贻笑大方,到了这田地还整日计较些油肥肉瘦、菜咸汤淡,真不知是个什么托生的。
宫里从来不缺各路耳报神,这话很快就传到孟婕妤那里,孟婕妤又羞又气,直哭了好几日。
宝珠这里一样听说了。同样的,眉舒不会不知情。等了一日,凤仪宫中没有任何动静,宝珠便心知肚明,眉舒不打算过问这件事。
那么自己也就绝不能出面了。一来越俎代庖,必将扫了皇后的脸面;二来,她一向也够招人嫉恨了,凡事只有千方百计远着避着的,哪有上赶着去出头的?
下半晌皇帝来时,宝珠便婉转将此事告诉了他,只说刁奴欺主,孟婕妤又年少面嫩,身边一个可亲可靠的人都没有,若是皇帝肯去瞧瞧她,或许会好得多。
然而她说得再委婉,皇帝也立刻听出了根源所在:皇后执掌六宫,不仅没能约束好奴才,且有故意纵容之嫌。孟婕妤与她并无前嫌,不过恰好是个容易拿捏的软柿子罢了。
他自己上不上心是一回事,孟氏毕竟已经受封做了他的嫔御,岂有任凭眉舒挫磨着撒气的理儿?
皇帝冷下脸,说:“朕不是闲来无事专门调停这些鸡毛蒜皮的,此番是皇后失职,责令她即刻改过。”微错着牙齿,片刻又恨恨道:“流落到宫外的绣品,叫她给朕都找回来,少一件,朕惟她是问!”
这才是最打他脸的一桩。他自问不是昏君暴君,国库内帑也并不空虚,何曾沦落到逼得嫔御做绣活糊口的地步?
宝珠正是怕他这么发落,谁想还是没逃过。一连声求情阻拦,道:“家和万事兴,原是您往孟婕妤宫里走一遭便能迎刃而解的事,何苦大动干戈呢?”内监这起人几乎就没有不跟红顶白的,眉舒纵然掌管六宫,又哪能事无巨细、滴水不漏呢?再者她又是太后一力保举的,犯不着因为这么一点小事,闹得皇帝母子失和。
皇帝却不怎么想,转头问她:“我做什么要去孟婕妤宫里?我是为了谁?”
宝珠垂首沉默下来。她自然知道,皇帝想扶持她做皇后,暗里造势的日子也不短了,擎等着她这一胎落地,好顺理成章地母以子贵。只不过她能察觉,太后又怎会全然不知?母子之间微妙得一触即发。
僵持良久,她嗫嚅道:“您其实,不必为我…”
“罢了。”皇帝硬声打断她:“你怀着身子,我不怄你。”说完便起身走了。
那一刻,他一定是怨她的。
如此说起来,这一世皇帝的脾气倒好得太多——大概是被她三番五次的折腾给磨出来的。宝珠回过神来,不觉失笑,伸手捧着他的脸庞,轻声道:“不过是个梦…”
皇帝捉住她的手,不屈不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他替宝珠捂热了脚,套上绸袜,二人便一道靠在引枕上说话:“我在嶂涞的时候,也做过一个梦,梦见你孤零零地等着我回来,看起来身子很不好,很憔悴。”
宝珠心中大震,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呆呆地望着他,直到眼眶发烫,都舍不得眨眼。
“不会发生的。”皇帝笑着抚了抚她的发丝,将她揽近些,不是安抚,而是许诺,说:“你担心的那些事,朕不会让它发生。”
他往常都不在她面前自称“朕”,唯有此刻,那是他以他此身所有的全部来起誓。
宝珠靠在他肩头,居然因这一句话,轻易地释然了许多——或者也不全因这句话,而是重活一回,总该有些进益。
譬如某些时候,她不想皇帝为难,却并不意味着皇帝就该被瞒得彻彻底底,他应当知道,从而自己抉择。
皇帝又问:“后来呢?”
后来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了。太后既然抱走了晏晏,就没有再把她送回宝珠身边的打算。一个公主,并不具备扭转后宫局势的能耐,太后此举,意在打压宝珠的锐气。
哪怕这些年里宝珠从未有半分矜骄不逊,永宁宫里深居简出的作派,在旁人眼里犹是心腹之患。
仅有这一次,她决意恃宠而骄,把晏晏要回来。
她不哭也不闹,只不过始终不再开口,哪怕说一个字,不消一个月,即便她愿意,也发不出声音来了。
御医当然诊不出什么所以然来。至于皇帝,也极清楚症结何在。
宝珠生产那天,他一直都在偏殿守着,太后要抱走晏晏时,他也竭力阻拦过——这是吕姑姑有意不曾让宝珠知晓的。
皇帝无从为尚未发生的事剖白,而宝珠,也不想为前一世的恩怨指认这一世的人。
过往的诸多恩怨纠葛,她都一言以蔽之:“孩子养在主子名下,是莫大的恩典——可是…我不想再和自己的骨肉分开了。”
“不会给别人的。”皇帝替她拭了拭眼角:“我们自己把她养大。”
直到她及笄,直到她出阁,上辈子没能亲眼看见,兴许这辈子不用再留遗憾。
罢朝三日后,皇帝终于再度露了金面。时值夏令,幸而四境之内并无蝗灾涝情,可谓风调雨顺之年;除司礼监所呈以外,皇帝又抽了几份各部的陈条,逐一翻过后,下令召颍川侯、西平侯、户部员外郎觐见。
户部员外郎聂琯,即皇太后娘家子侄。太'祖皇帝在位时,对聂家并无额外优容,直到皇帝践祚,方才赐给这位表兄不少田产,振兴家业,又让他在户部挂职,以便行走交际。
对于朝廷大事,聂琯素来是十窍只通了九窍,今日乍然蒙皇帝点名传召,他心里不免又是一阵打鼓。
皇帝见完两位侯爷,内侍出来请聂琯进去。
颍川侯、西平侯便与他在殿门外打了个照面,聂琯忙行了礼,彼此寒暄几句,这才分道扬镳。
那二人皆是武将出身,生得虎背熊腰、威风凛凛,聂琯目送着他俩的背影,竟有几分望洋兴叹的感慨。
赶紧摇摇头,摈除杂念,毕恭毕敬地随内侍进殿,参见皇帝。
皇帝同他远不如与薛盟之间亲厚,今日许是他老人家心情好,叫了免礼,赐座赐茶,俨然是话家常的架势。
聂琯心下明了:哪还有别的家常?一听便知与他家那位半路认祖的妹子有关。
果不其然,皇帝说:“昔日母后赐婚,原是一桩美谈,谁想靖宁侯才貌出众,家风却…种种龉龃,实在委屈了令妹。朕想,既然两厢不睦,不如和离得好,又思及这毕竟是聂卿的家事,故而特意问一问聂卿意下如何?”
聂琯暗诽:名为兄妹,可那位大佛的去留,自己哪敢置喙?一切都凭皇帝的好恶而已。
至于自己,不仅要顺着皇帝的口风答话,还有更要紧的一层,便是将皇帝口中的这番始末播散出去。
不过一旬的工夫,靖宁侯府里不分嫡庶、宠妾掌权的风声便传得人尽皆知了,又夹杂着些婆母不慈、苛待小女的流言,真真假假,叫人说不清楚。据说就连天和宫里的皇太后都有所耳闻,还下了懿旨,撤了当初的赐婚,让聂夫人与靖宁侯和离。
百姓们议论纷纷,这位聂夫人可真不值,又有消息灵通的说,区区二等的诰命,丢了便丢了吧!人家可是太后娘娘的亲戚,这不,转眼间,皇帝陛下就赏了个密国夫人的名号呢!
第95章 .九十五醉太平
“咚”的一声,四寸见方的皇太后金印被重重置在黄花梨木桌上,皇后眼皮跳了一跳,继续垂着头岿然坐在下首的圈椅中。
除了孟昭仪,后宫的妃嫔们都在天和宫聚齐了。
太后木着脸,说:“这印玺我留着原没什么用,不如交给皇帝,将来再有多少皇太后懿旨,好歹也有个出处。”
皇帝微微蹙眉,赔笑道:“母后误会了。虽说当初是母后赐的婚,理应由母后发旨解除,不过儿子毕竟也担着个识人不明的过失,又怎好将这些污糟事说来让母后烦心?所以才自作主张料理了。”
什么识人不明!太后心中冷笑:从前图的不就是靖宁侯好拿捏,这会儿又嫌弃起傅家家风不正了。
枉她一贯以为,宝珠是个省心的孩子,谁能料想到今日!为了她闹得人仰马翻,不单是后宫里,连朝臣都被折腾得团团转,好端端的侯夫人不做了,儿戏似地又封了个密国夫人。
自来诰命的品级从夫从子,她这个一等国公夫人,从的是谁?
偏生还是密国!本朝早已无诸侯国之说,不过凭此划定岁禄。而密国,便是前朝李氏的发祥地。
真真为了个女人,连江山社稷都不管了不成?
这件事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叫它过去。太后拿出金印来,正是要震慑皇帝,期望他及早醒悟。
殊不知皇帝也同样压着不满:借太后的名义下旨,固然是他理亏在前,可母子之间有什么,私下说就罢了,特意将一众妾妃都召来,是定要他罪己责躬吗?
宝珠所谓的梦暂且不提,云栀受了谁的指使,他不是猜不到,那个人如此大胆,保不齐没有太后的默许。
口口声声说的都是社稷、体统,实则不过还是为的一己私欲。
他知道,皇考在时,母后有许多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即位以来,总是尽力补偿,却想不到,雪虐风饕过去了,各自心里便都有了新的心思。
太后听他措辞搪塞,怎肯就此干休:“年轻夫妻,偶然生些口角有何妨?牙齿还有碰着舌头的时候呢。为这些小事就拆散一桩婚,终究太冒进了,不过旨意已发,少不得我这昏聩婆子替你担下。只是宝珠这个诰命,大有不妥,我看还须斟酌斟酌,总要听听她自己的意愿。”
听听宝珠的意愿是假,软硬兼施哄她与自己分开才是真。皇帝既不可能放手,便更不会让宝珠受旁人的胁迫。
他朗然一笑,顿扫适才剑拔弩张时的沉郁,语调微扬:“早该让她来向您请安的,只不过她才有了身孕不久,这几日又受了委屈,还是等过些日子再慢慢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