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经年如故(3)
遇见苏如意是意外。
哪怕当时阮经年正是借她的十六岁生日宴走进苏家视野的。
苏家是S城有名的军政世家,苏老太爷是开国元勋的出身,S军区司令员兼参谋长,在地方上也是个说一不二的角色,只是临着退休,老人家已经慈和许多,轻易不再管事儿了。
却无人知晓这位风光无二的军政元老早年也不过是S城里一个不起眼的泥腿子,当年全是跟着城里唯一的先进分子阮家大少阮铮安混饭吃,才走上了这么条革命战士的道路。
上世纪初,国内的局势很不明朗,反而国外一片繁荣进步,阮家有钱,又笃信师夷长技以制夷那套理论,所以阮大少其实是最早出国留学的那批学生。
在封建社会学着古长大的孩子初到国外,受到的冲击是颠覆性的,但冲破那层枷锁后,天地一新,阮大少那时便想着:我在此地所学应传回国人,惠及大众。
只是思想禁锢却不是普罗大众能如当年的学生孩子一样说破就破的,万般不如意下阮大少走上了革命的路子。
早先是发动游行,鼓动新时代的学子,组织起义暴动,后来投入军阀,发展武装,错的对的,顺利的坎坷的,当时的革命人走过的路他都走过。
只是时也命也,阮家那代的接班人阮大少,在带着人投入军阀后不久,在一次战斗转移时中弹身亡。
他死了,却护住了自己带出来的人,那是他前期所有的努力——那些演讲和游行带来的信众。
苏老太爷就是当年那个被他救下来的人。
年轻时他只是个懵懂的地里人,被父母寻了许多关系才进了大户阮家做了阮大少的跟班。
那时他目光短浅,眼中可见最远的地方就是丈外的阮大少,沉静时高贵威严,开口却有着让人信服跟随的力量。
可是那高高在上,前途无量的阮大少死了,为了救他。畏死怕事的泥腿子这一刻起生出一腔孤勇,左右不过是死。
他带着放弃一切的孤绝去完成阮大少的遗愿——把身后带领的革命人转移去集合点。
九死一生,可是,他做到了。
你看,你瞧着这世间不可能的事,其实也不过如此,不是么。
此一番他露了脸,从此四处征战,走上了原本该是阮大少的路,功成身就。
是以苏老太爷对阮家的感情其实十分复杂:一方面他感激阮大少对他的引导和救命之恩;一面他又深觉自己窃取了原本属于阮家的荣耀,却对此无法放手,愧疚与贪婪使他无法偿还这样的恩情,便故意按下此事不提,甚至在阮氏遭难时“被迫”远调。
你瞧——
这世道艰难,好人短命,生将他一腔感恩无处可报。
这一番官司两家人各自心知肚明,却都默契不提。
当年的阮氏确已不在了,但海外的阮氏还硕果犹存。
时移势易,此番时机正好,国内贸易和市场都在开放,苏家恰好有能力,阮家恰好有需要。
阮经年这次回来,便是来讨这一个人情的。
只是那时他却不知,那日他破开人群的清朗身影不仅走到了苏家老爷子眼前,还走进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心里。
男人们一番寒暄,几回唏嘘。
在外虽说小有成就,阮氏还是盼着回归故土。
年轻人不错,有想法,有志气。
实则你来我往,打着太极。
而青春年少的苏如意,眼中却只见得俊美如神祇的少年,谈笑自如,风轻云淡,从容有度的举止自然散发着华贵的气韵,料想诗文里说的王孙贵胄,不过如此。
那时的苏如意还是个开朗傲气的小姑娘,精致的五官上一双圆圆的眼睛灵气逼人,一看就是被爱包裹着长大的孩子,正在情窍微动的年纪,怀揣着满腔的爱意,十分的勇气。
备受宠爱的漂亮姑娘在爱情上总是有股子盲目的自信的——她爱上的人必然有一天也会如她一般回应她。
这些那时的阮经年是不知的,又或者说是他明了却又不予理会的。
苏家小姐的眼神——那样炽烈又克制的眼神,他曾在无数姑娘眼中见过,甚至自如的应对过。
那种浓烈又多余的情感是他所不需要的。
情深不寿,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小阮总叁岁父母车祸双亡,却无人知晓,真正车祸过世的其实只有他父亲一人,经一天一夜抢救无效后,他的母亲在医院开出死亡通知书的一刻便当场自尽,连半刻的犹豫都不曾。
你看,情到极处,连生者与性命都可全然弃之不顾,何等的可怖。
只是他把苏如意当作路过的风景,奈何风景一定要在他身边驻足。
在欧洲第叁次遇到苏家小姐时,阮经年终于无法再无视她了。
在那个国际旅游还没有兴起的年代,尤其那时她还是一个没有毕业的学生,在国境外叁次与他相遇,阮经年不认为这会是偶然。
那是一个日光灼人的午后,在罗马人流稀少的广场上,穿着漂亮红色伞裙的东方姑娘用着蹩脚的英语焦急的向人求助,兴许是日头太大,兴许是心情过于急迫尴尬,她脸上带着浓烈的红晕,眼中含着盈盈欲坠的水汽。
在恍然错眼见到他的一刻,那个眼神,时至今日阮经年任然无法恰当的形容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仓皇,惊喜,不知所措又有些喜出望外。
可下一秒,她却果断的拎着裙摆跑了。
阮经年在这短暂的晃神后,便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会议地点,只是还是安排了人去寻这位不知不畏的苏家小姐——彼时的意国还是十分落后混乱的地界,各路政党分零陈杂,黑手党暗中密布,这样一位家境优越的娇小姐竟敢独自在这里莽莽撞撞的乱跑——真真是胆大包天。
若是不知,他也懒得过问,今次知晓,就不能不理会,毕竟阮氏回归还多有仰仗苏家的地方…况且,苏小姐为他追到异国,无事便好,但凡出了事,不管他本人知不知晓,理不理会都摘不了干系。
那次到意国正是要与南方的黑手党谈一次生意,帮派做生意总是有股子悍气匪气,阮经年也算是混出过名堂的,自然也不惧,花一个下午敲定了细节,苏如意已经被保镖带回了他下榻的酒店。
小姑娘脸上带着羞愧的红晕,眼圈红透,看上去可怜又委屈。
“为什么跟着我?”阮经年皱眉。
小姑娘紧张的语无伦次:
“你很厉害,会很多种语言,去过很多地方…我想向你学习!…”
“好吧…我想像你一样厉害,想去你去过的地方…想,离你近一些…”
阮经年冷静的看着她,内心波澜不兴,苏如意在他冷静的态度中声音小了下去:
“其实我,喜欢你…”
眼泪终于盈于眼睫,扑簌落地。
阮经年注视着她,眼中是叹息和冷静:
“我知道。”
“好好休息,明天送你回国。”
所以说,感情就是这样无用又麻烦的东西。
只是还没等到第二天,夜里那姑娘又找来了。
那正是酒会后,生意谈成,双方照例晚上是要庆祝一番的,成年人的酒会,酒里略有些助兴的小玩意儿都称不上下药。
阮经年大脑清醒着,身体却难免有几分鼓噪,下属给他叫姑娘去了,苏如意就是这时闯进来的。
姑娘满脸的视死如归,想是要问问个清楚的模样:
“你就这样不喜欢我吗?”
阮经年此时人虽清醒,情绪却比平日还淡几分,他躺在床上没有起身,只略略把眼皮掀开几分。
他没有回答,只淡淡的看着她,却不知他这副好整以暇的淡然模样正正好刺中了姑娘敏感骄傲的自尊。
“你不喜欢我也罢。只是我这一时半刻还放不下你,料想来也不过是得不到,所以鼓噪。若是尝过了滋味,知道不过如此,兴许也就罢了,你看如何?”
阮经年眯了眼,看姑娘梗着脖子口不择言,好笑之余既不想理会她,也懒怠应对她。
可小姑娘却趁着一腔孤勇,扑到了他身上,她凑上来吻他,细白牙像是叼着不能放手的肥肉,小手胡乱扯着两人的衣服,小狼崽子一样乱蹭着,一双雪乳儿顶着俏生生的红梅塞进了他手里。
全无章法。
阮经年无奈,被姑娘蹭出些火气,也蹭出些烦躁,一把将人提溜起来:
“别闹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将人提起来才发现,小姑娘眼圈已经红透,委屈又可怜,刚刚被拉离,又抻着小手扑回他怀里,小脸埋在他颈窝:
“我没闹!我那么喜欢你,你就不能稍稍微也喜欢我一点吗…”
瓮声瓮气的哭音近在耳边,姑娘呼吸间的热气打在他的脖颈,或许是身体的薄弱处恰巧都被她拿捏住了,又或者是那日气氛实在过于微妙。
鬼使神差的,他竟难得的心软了。
“好。”他说。
如今看来,这往后他所背负的所有业障,兴许不过都来自这一刻这一念之差。
哪怕当时阮经年正是借她的十六岁生日宴走进苏家视野的。
苏家是S城有名的军政世家,苏老太爷是开国元勋的出身,S军区司令员兼参谋长,在地方上也是个说一不二的角色,只是临着退休,老人家已经慈和许多,轻易不再管事儿了。
却无人知晓这位风光无二的军政元老早年也不过是S城里一个不起眼的泥腿子,当年全是跟着城里唯一的先进分子阮家大少阮铮安混饭吃,才走上了这么条革命战士的道路。
上世纪初,国内的局势很不明朗,反而国外一片繁荣进步,阮家有钱,又笃信师夷长技以制夷那套理论,所以阮大少其实是最早出国留学的那批学生。
在封建社会学着古长大的孩子初到国外,受到的冲击是颠覆性的,但冲破那层枷锁后,天地一新,阮大少那时便想着:我在此地所学应传回国人,惠及大众。
只是思想禁锢却不是普罗大众能如当年的学生孩子一样说破就破的,万般不如意下阮大少走上了革命的路子。
早先是发动游行,鼓动新时代的学子,组织起义暴动,后来投入军阀,发展武装,错的对的,顺利的坎坷的,当时的革命人走过的路他都走过。
只是时也命也,阮家那代的接班人阮大少,在带着人投入军阀后不久,在一次战斗转移时中弹身亡。
他死了,却护住了自己带出来的人,那是他前期所有的努力——那些演讲和游行带来的信众。
苏老太爷就是当年那个被他救下来的人。
年轻时他只是个懵懂的地里人,被父母寻了许多关系才进了大户阮家做了阮大少的跟班。
那时他目光短浅,眼中可见最远的地方就是丈外的阮大少,沉静时高贵威严,开口却有着让人信服跟随的力量。
可是那高高在上,前途无量的阮大少死了,为了救他。畏死怕事的泥腿子这一刻起生出一腔孤勇,左右不过是死。
他带着放弃一切的孤绝去完成阮大少的遗愿——把身后带领的革命人转移去集合点。
九死一生,可是,他做到了。
你看,你瞧着这世间不可能的事,其实也不过如此,不是么。
此一番他露了脸,从此四处征战,走上了原本该是阮大少的路,功成身就。
是以苏老太爷对阮家的感情其实十分复杂:一方面他感激阮大少对他的引导和救命之恩;一面他又深觉自己窃取了原本属于阮家的荣耀,却对此无法放手,愧疚与贪婪使他无法偿还这样的恩情,便故意按下此事不提,甚至在阮氏遭难时“被迫”远调。
你瞧——
这世道艰难,好人短命,生将他一腔感恩无处可报。
这一番官司两家人各自心知肚明,却都默契不提。
当年的阮氏确已不在了,但海外的阮氏还硕果犹存。
时移势易,此番时机正好,国内贸易和市场都在开放,苏家恰好有能力,阮家恰好有需要。
阮经年这次回来,便是来讨这一个人情的。
只是那时他却不知,那日他破开人群的清朗身影不仅走到了苏家老爷子眼前,还走进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心里。
男人们一番寒暄,几回唏嘘。
在外虽说小有成就,阮氏还是盼着回归故土。
年轻人不错,有想法,有志气。
实则你来我往,打着太极。
而青春年少的苏如意,眼中却只见得俊美如神祇的少年,谈笑自如,风轻云淡,从容有度的举止自然散发着华贵的气韵,料想诗文里说的王孙贵胄,不过如此。
那时的苏如意还是个开朗傲气的小姑娘,精致的五官上一双圆圆的眼睛灵气逼人,一看就是被爱包裹着长大的孩子,正在情窍微动的年纪,怀揣着满腔的爱意,十分的勇气。
备受宠爱的漂亮姑娘在爱情上总是有股子盲目的自信的——她爱上的人必然有一天也会如她一般回应她。
这些那时的阮经年是不知的,又或者说是他明了却又不予理会的。
苏家小姐的眼神——那样炽烈又克制的眼神,他曾在无数姑娘眼中见过,甚至自如的应对过。
那种浓烈又多余的情感是他所不需要的。
情深不寿,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小阮总叁岁父母车祸双亡,却无人知晓,真正车祸过世的其实只有他父亲一人,经一天一夜抢救无效后,他的母亲在医院开出死亡通知书的一刻便当场自尽,连半刻的犹豫都不曾。
你看,情到极处,连生者与性命都可全然弃之不顾,何等的可怖。
只是他把苏如意当作路过的风景,奈何风景一定要在他身边驻足。
在欧洲第叁次遇到苏家小姐时,阮经年终于无法再无视她了。
在那个国际旅游还没有兴起的年代,尤其那时她还是一个没有毕业的学生,在国境外叁次与他相遇,阮经年不认为这会是偶然。
那是一个日光灼人的午后,在罗马人流稀少的广场上,穿着漂亮红色伞裙的东方姑娘用着蹩脚的英语焦急的向人求助,兴许是日头太大,兴许是心情过于急迫尴尬,她脸上带着浓烈的红晕,眼中含着盈盈欲坠的水汽。
在恍然错眼见到他的一刻,那个眼神,时至今日阮经年任然无法恰当的形容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仓皇,惊喜,不知所措又有些喜出望外。
可下一秒,她却果断的拎着裙摆跑了。
阮经年在这短暂的晃神后,便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会议地点,只是还是安排了人去寻这位不知不畏的苏家小姐——彼时的意国还是十分落后混乱的地界,各路政党分零陈杂,黑手党暗中密布,这样一位家境优越的娇小姐竟敢独自在这里莽莽撞撞的乱跑——真真是胆大包天。
若是不知,他也懒得过问,今次知晓,就不能不理会,毕竟阮氏回归还多有仰仗苏家的地方…况且,苏小姐为他追到异国,无事便好,但凡出了事,不管他本人知不知晓,理不理会都摘不了干系。
那次到意国正是要与南方的黑手党谈一次生意,帮派做生意总是有股子悍气匪气,阮经年也算是混出过名堂的,自然也不惧,花一个下午敲定了细节,苏如意已经被保镖带回了他下榻的酒店。
小姑娘脸上带着羞愧的红晕,眼圈红透,看上去可怜又委屈。
“为什么跟着我?”阮经年皱眉。
小姑娘紧张的语无伦次:
“你很厉害,会很多种语言,去过很多地方…我想向你学习!…”
“好吧…我想像你一样厉害,想去你去过的地方…想,离你近一些…”
阮经年冷静的看着她,内心波澜不兴,苏如意在他冷静的态度中声音小了下去:
“其实我,喜欢你…”
眼泪终于盈于眼睫,扑簌落地。
阮经年注视着她,眼中是叹息和冷静:
“我知道。”
“好好休息,明天送你回国。”
所以说,感情就是这样无用又麻烦的东西。
只是还没等到第二天,夜里那姑娘又找来了。
那正是酒会后,生意谈成,双方照例晚上是要庆祝一番的,成年人的酒会,酒里略有些助兴的小玩意儿都称不上下药。
阮经年大脑清醒着,身体却难免有几分鼓噪,下属给他叫姑娘去了,苏如意就是这时闯进来的。
姑娘满脸的视死如归,想是要问问个清楚的模样:
“你就这样不喜欢我吗?”
阮经年此时人虽清醒,情绪却比平日还淡几分,他躺在床上没有起身,只略略把眼皮掀开几分。
他没有回答,只淡淡的看着她,却不知他这副好整以暇的淡然模样正正好刺中了姑娘敏感骄傲的自尊。
“你不喜欢我也罢。只是我这一时半刻还放不下你,料想来也不过是得不到,所以鼓噪。若是尝过了滋味,知道不过如此,兴许也就罢了,你看如何?”
阮经年眯了眼,看姑娘梗着脖子口不择言,好笑之余既不想理会她,也懒怠应对她。
可小姑娘却趁着一腔孤勇,扑到了他身上,她凑上来吻他,细白牙像是叼着不能放手的肥肉,小手胡乱扯着两人的衣服,小狼崽子一样乱蹭着,一双雪乳儿顶着俏生生的红梅塞进了他手里。
全无章法。
阮经年无奈,被姑娘蹭出些火气,也蹭出些烦躁,一把将人提溜起来:
“别闹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将人提起来才发现,小姑娘眼圈已经红透,委屈又可怜,刚刚被拉离,又抻着小手扑回他怀里,小脸埋在他颈窝:
“我没闹!我那么喜欢你,你就不能稍稍微也喜欢我一点吗…”
瓮声瓮气的哭音近在耳边,姑娘呼吸间的热气打在他的脖颈,或许是身体的薄弱处恰巧都被她拿捏住了,又或者是那日气氛实在过于微妙。
鬼使神差的,他竟难得的心软了。
“好。”他说。
如今看来,这往后他所背负的所有业障,兴许不过都来自这一刻这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