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太子当小弟后他弯了 第20节
  “大家都是为殿下做事。凭什么我们为殿下分忧解难,她什么都不做,轻飘飘拍两句马屁,功劳就盖过我们?”
  “我们陪殿下多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居然连杯茶都得喝她剩下的,你说这像话吗?凡事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说来说去,还是那杯茶引出的祸端。
  其实在内侍区别待遇之前,大家心情都还算平和,大家在朝堂上混了多年,一瞧便知道自己和陈皎走的路线不同。
  他们是一心做实事要名垂青史的能臣。陈皎那小子油嘴滑舌,爱偷懒还不喜读书,吃喝享乐一流,一瞧就是个要走宠臣路线。
  本来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没想到陈皎欺人太甚,从没听说干实事的让拍马屁的给欺负了!
  所以陈皎在大家眼中就变成了奸臣!大奸臣!
  大家都怨气颇大,对王时景抱怨起来也是连绵不绝。只期望他能听进这些话,回头多加劝导,最好骂两句陈皎。
  众人义愤填膺,致力于吓到王时景,极力夸张渲染:“她整天不干正事,只知道讨好殿下,长此以往,大家都会说她是奸臣。”
  “对对,你看自古以来的奸臣,有哪个不是背负骂名,遗臭万年……你叫她改改性子吧!我们也是为她着想啊。”
  王时景像个最老实的老实人,被大家拉着吐槽了半天都没说话。听了这句话后,他却摸了摸下巴,忽然道:“不用担心,陈兄她脸皮厚,不怕被骂。”
  这句话简直神来之笔,一时间大家都被镇住了。
  出人意料的是,沉默半响,门下侍中抹了把脸,点头说:“这倒是。不知她跟谁学来,脸皮忒厚。”
  陈皎刚赶到太子府,便听见有人正在谈论自己。她偷偷摸摸听了一会儿,心中叹气。她以前觉得自己心黑,现在发现这些混朝堂的心更黑,稍有不慎就记你一辈子。
  事情发展似乎越演越烈,她再不出来也不是个事,还是得想个办法把这件事早早揭过。
  陈皎慢悠悠走了上出,抱拳说:“时景弟说得对,本世子不才,别的本事没有,挨骂背锅却是一流!你瞧,明明茶不是我上的,也不是我喝的,最后挨骂的人却是我。”
  众人回头,只见少年手拿折扇,发系绸带,端是风度翩翩。
  她摇头悔恨道:“一杯茶的事,劳诸位大人惦记到今日。我要早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喝茶了!”
  说实话那杯茶当时她接到手便觉不好。她私下还问了老熟人张公公是不是有人故意整她,得到的答案却是意外。
  前段时间太子府清理了几名内应,又调进了一批新人。新人规矩学了一半,听到陈皎如今是殿下最宠爱的臣子,便自作主张地先给她送了茶。
  这才有了后面这么多事。
  陈皎此话一出,那几名义愤填膺的老臣顿时面色讪讪。他们最初不过是想要给陈皎找点麻烦,没想到后来屡屡受挫,越想越气,这才折腾到现在。
  现在被陈皎点出来,不过是一杯茶的事,她也全然不知情,还被他们背后损了半天。现在想想,倒也是个风度好的。
  大家相处有一段时间,虽然陈皎性格奇葩,却不是那种小人得志的嘴脸。
  气性散了,几人对视一眼,门下侍中叹了声气,率先道:“陈世子不必自嘲,今日事我们也多有不对。唉,说来也是茶惹的祸,过几日世子来我府上喝茶。”
  “我可没有自嘲。若是换个人被诸位大人误会,恐怕会伤心欲绝,只有我能够淡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乃名士风范啊!”
  那几名老臣本来对她还有些感激和愧疚,闻言顿时无语了。
  脸皮厚就脸皮厚,别给自己脸上瞎贴金,名士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就在这时,王时景也发表见解:“身为谋士不就是替殿下分忧吗?陈世子说些好听的话让表哥开心,也是一件好事嘛。”
  陈皎刷的打开折扇,微笑道:“是啊。幸好我脸皮厚,不像各位大人好面子,所以这种背负骂名的奸臣名声,就让我来背负吧!”
  有了她之前的名士风范铺垫,现在所有人都麻木了。
  陈皎义正言辞,眼神坚定:“我知道,大家一定都很为我不平,没关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大家不用太感谢我,也不用太敬佩我的伟大付出!”
  无论是国子监的流言,还是同事的嫉妒诽谤,她都能轻松化解!
  没错,她就是那么优秀!
  陈皎最近是春风得意,走到哪里都不缺人奉承,导致她自己现在也很膨胀。她三言两语将一干臣子斩于马下,怼得众人是无话可说。
  等众人散去后,她自信回头,便发现太子正站在她身后,神情似笑非笑,也不知道看了多久的戏。
  第23章 [三合一]
  陈皎当场没绷住, 手里那把折扇吓得直接掉到地上。她就算脸皮再厚,那也顶不住在当事人面前啊!
  谢仙卿扫了她一眼,先是叹了声气,眼眸含笑:“别戏弄他们。”
  一群肱骨之臣, 平时自持身份清高, 一大把年纪了却遇上陈皎这个克星, 屡屡受挫真真是不容易。
  陈皎见太子没有生气, 凑过来嘀咕道:“他们先背后议论我, 我才说的。”何况她哪里叫戏弄,明明是解决问题才对。
  谢仙卿也不可能责怪她, 他笑道:“我知道,你做得很好。”
  事实上早在陈皎还没到之前,他便已经到了。
  臣子间争权夺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人就会有利益, 有人就会有分歧。
  朝中上上下下数百人, 每个人擅长的事情不同, 代表的利益也不同,世家和寒门、外戚和朝臣, 几乎每天都在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吵架。
  无论是皇帝还是储君, 手下都有太多太多人了, 你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大公无私正义凛然一心为君, 不可能的。
  谢仙卿自己都做不到没有私心, 又如何要求臣子?
  所以只要不危及他的利益,谢仙卿都不会插手下属间的纠葛,这是他做储君学的第一课。
  只不过事情涉及陈皎,难免会有几分不同。他正想要不要亲自出去打断谈话, 却没料到陈皎来了, 然后事情冲着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去了。
  众人情绪爆发是因为府上内侍轻怠, 他已经处置了下人,过段时日众人心气便会散去。陈皎要真闹大了惹了众怒,将来吃亏的还是她。
  谢仙卿担忧陈皎处理不好,没想到对方插科打诨将事情圆了过去,这样的结果比他想象中要好太多。
  不过似乎也不意外,毕竟从他见到陈皎之后,对方便从未让他失望过。
  想到这,谢仙卿勾了勾唇。
  陈皎见他笑了,胆子也渐渐变大。她悄悄凑过来,故意说:“殿下,我这也算是为我们太子党内部稳定做出贡献吧?”
  谢仙卿便笑了:“你想要什么?”
  陈皎眨眼,震惊道:“殿下您怎么能这么想我?!我对殿下情真意切,为您付出是心甘情愿,哪里会要赏呢!”
  “不过呢。”她话风一转,小声道,“如果英明神武大方俊逸的太子殿下非要奖励我,也不是不可以……”
  她话还没说完,谢仙卿不理她,回首对身后的张公公道:“宫中今日取回的荔枝,你取一筐给陈世子,否则我怕我耳朵都要被她念出茧了。”
  陈皎心花怒放,面上却还装模作样,语气惊讶道:“殿下怎么知道我喜欢荔枝,你分我一丢丢就可以了……”
  夏天来临,陈皎馋荔枝很久了。
  比起现代随处可得的荔枝,古代因为技术苛刻,荔枝种植量很少。
  在这个没有物流没有飞机,没有冷链的时代,要想在炎热的夏季将荔枝在冰融腐败之前送到长安,很不是一件易事。
  进贡的荔枝都送进了宫,由皇帝分发赐给后宫妃嫔朝臣。
  永安侯为陛下分忧,老侯爵曾经守卫国土,两人加起来也能分到几颗。
  别小瞧这两颗,这可是天子的关爱和信任啊!很多人拿回家都舍不得吃,而是放供案上供起来!
  往年永安侯拿回来那两颗,都被陈皎和怡和郡主老夫人三人分着吃了,但还是不够解馋。
  所以当陈皎无意间从张公公口中得知太子对下属极好,每年都会将自己分例中的荔枝分给群臣时,她便下定决心干件大事!
  她要一鸣惊人,凭自己的本事,从太子这骗点荔枝回家。
  陈皎最近都在谋划这件事,在太子府都不敢偷懒睡觉,每天跟太子闲聊都会说些“好想吃荔枝啊”、“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吃上”,这种废话暗示。
  谢仙卿也是对她无奈了,送荔枝的人刚进京,他便派人入宫取了两筐。
  此刻见她又开始念叨,便直接让张公公把东西给她。他怕不给她,明日她来太子府哭。
  想了想陈皎为了点吃食哭的样子,谢仙卿又觉得有些好笑。
  他睨了眼陈皎,似笑非笑:“这下满意了吧?”
  太子府从宫中取了两筐荔枝,他留了一筐给其他大臣分,其余全给陈世子了,自己一颗没留。
  陈皎哪里敢说不满意,她立刻道:“殿下一片心意,臣当然满意了!”
  她单手握拳,将一个为领导效忠的臣子演绎得淋漓尽致,深情道:“其实这么好的东西,应当要太子享用才是!虽然臣从没吃过,但我不吃没关系,殿下不能不吃!”
  谢仙卿:……
  即使他对陈皎怀揣着一百度的滤镜,此刻也彻底服气了。
  他无奈一笑:“别演了。”
  陈皎立刻收敛表情,恢复嬉皮笑脸的模样,开开心心地说:“谢殿下赏啦。”
  陈皎回了侯府,当天晚上便悠悠地躺在椅子上,和全家人一起剥着自己凭本事骗回来的荔枝。
  本她以为自己顶多只能骗一篮子,没想到有一筐!果然,她很有做奸臣的前途呢!
  怡和郡主很得意,夸赞道:“皎儿在殿下面前越来越受看重了。我早就跟你说过,咱们女儿不是一般人。”
  永安侯正在剥荔枝,闻言想,能在太子殿下面前骗吃骗喝,那可不是一般人吗?
  不过他心里吐槽,要真说出来今晚他又得睡书房。唉,他继续老老实实剥荔枝了。
  怡和郡主瞧见了,皱起眉:“别吃了,整天只知道吃,给皎儿留着。她爱吃这东西。”
  永安侯没说话,把手里剥的那颗剥好了,递给她。
  怡和郡主接过来,先是露出笑,很快又惆怅道:“别给我了,先皇还在时,母亲每次都能分许多,府上这东西都吃不完。”
  怡和郡主这话当然是吹牛了,大长公主是先皇收养的女儿,当初虽然过得好,但也不至于御供吃到腻的程度。
  不过有句话她说得倒是没错,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过逝大长公主过得也不如从前,她也使不上什么力。
  怡和郡主时常忍不住想,若是她先皇还在,她央母亲去求一求,自己女儿说不定也能得个郡主的称号,现在也不至于过得这么辛苦。
  不过她也只能想想,她出生不久那位外祖父便去世了,她连对方相貌都记不太清了。
  ……
  荔枝不过是生活中一件小小的插曲。天气闷热朝臣心情也随之浮躁,户部改革一事后,几位皇子间的斗争逐渐激烈。
  数天后,朝堂上发生的一件事猝不及防占据长安城中所有人的心思。
  今日早朝,因工部周侍郎治理黄河一事,圣上在朝堂大发雷霆,公然训斥太子,斥责其以下犯上,罔顾人伦,不忠不臣。
  这些用词一个比一个尖锐,一个比一个刻薄,据说上朝的大臣们当场脸色大变,齐齐跪了大半,大呼圣上息怒。这其中便有永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