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这倒也的确言之成理,清蕙心底一个小结,就不情不愿地打开了:总算不是全无脑袋,还知道当面拒婚,对女方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可你想过没有,这事是我们能做得了主的吗?”她也就不再堆着那客气虚假、甜得发腻的语调,将凛冽本色露出一二。“但凡你要对政坛有一点了解,便不会做今日的蠢事了,以我们焦家所处的情况,这门亲事祖父是一定会答应下来的。即使把我嫁个牌位,恐怕他都肯干……更别说要挑你的毛病——”
她顿了顿,很是不甘心地承认,“也不是那样简单的,我们这样的人家,男婚女嫁,出于两情相悦的本来就是凤毛麟角。怎么,难道二公子还想着找个情投意合的女儿家,也不计较出身,也不计较门第,同她和和美美地过完下半辈子吗?”
最后这句话,到底还是忍不住掺了一点讽刺。
权仲白便忽然沉默了下来,他望向蕙娘的眼神,又再有了变化——忿然、恚怒、无措、狼狈、愧疚……这些情绪似乎一下为他所遮掩了起来,这双比星辰还亮的眸子,只余一派生疏的漠然。
“我并不觉得存在此等想望,有什么非分。”他客客气气地说。“从姑娘的话里,权某也听得出来,道不同不相为谋,您不但和我不是一条道上的人,而且也还似乎不大看得起我。人生在世,总是要博上一博,您不为自己终生争取,难道还要等到日后再来后悔吗?”
终生?还争取什么终生,说不定再过几个月,就是她的终生了。就好像她情愿把自己的终生,托付给这个一点都不会办事的庸碌之辈一样……
几乎是出于本能地,蕙娘也立刻为自己罩上了一张由严霜做成的面具。
“自出生以来,我锦衣玉食、颐指气使,过的日子,在京城都是有名的舒坦。”她望着权仲白。“二公子,难道您真以为,这富贵是没有价钱的吗?”
对话至此,两人的态度都已经明朗,根本就不可能说到一块。焦清蕙固然看不起权仲白,权仲白似乎也根本并不太欣赏她的谈吐。两人四目相对,只得一片沉默。过了一会,权仲白吐了一口气,垂下头轻轻地捏了捏眉心,他正要开口时,门口已传来了怯生生的毕剥敲击之声。还有绿柱那低低的声音,“姑娘,老太爷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了——”
清蕙也没想到自己和权仲白之间的对话,你踩一脚我踩一脚,居然滑到了这么难堪冷肃的地步,说出心里话,她心底是痛快的,可到底也有些微微的担忧:还没过门,关系就闹得这么僵了……
但她毕竟是焦清蕙,她是决不会后悔的。
蕙娘一扬头,她又端出了对付吴兴嘉的架子,和气地吩咐权仲白,“一会出去,您就什么都别说吧。要问你为什么想同我单独说话,您就说扶过脉,我其实没什么症候,那就成了。”
这份和气里的高高在上,连吴兴嘉都听得出来,权仲白哪还能听不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竟是懒于作别,站起身便大步流星地走向门边。这倒出于蕙娘意料,她忙几步赶上了权仲白,也不及细想,一把就拉住了他的手。
两人手指一触,蕙娘才觉出权仲白指缘粗糙,便觉得指尖一痛,好似过了电一样,刺得她畏缩了一下,连权仲白的肩膀也为之一跳。她一时不禁茫然道,“这是什么……”
“噢,是我手掌太干了,冬日天又冷,”权仲白也是顺口就回了一句。“就有光咤刺痛之类,不必放在心上。”
说完了这一句,两人对视一眼,倒都有些尴尬:就和小儿拌嘴一般,本该两边撂了话,便彼此分手的,不想忽然来上这么一段,倒显得气势全无了……
还是蕙娘心里有事,她迅速地撇开了这尴尬的气氛,慎重叮嘱权仲白。“一定照我的话说,不是康健无忧,而是没有症候——”
见权仲白似乎懵懵懂懂的,还未解其中深意,她真是恨不得握住他的肩膀好生摇晃一番,听听那小小的脑子,在脑壳中会否晃得出声响:这个人怎么就这样地笨,这样地迟钝!还这样地不以为意!
“今日你行为出奇,已经给我带来太多烦恼了,”她只得沉下脸来,拿出了自己御下时说一不二的态度。“总之按我的话说,必须一字不错!”
权仲白再深吸了一口气——蕙娘也看得出来,他在忍她的脾气,这男人虽笨,可究竟也还是有些涵养的。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这才撇开蕙娘,回身出了屋子。
“让世婶受惊了。”权仲白宁静似水的声音,没有多久,就在外间响了起来。“小侄仔细扶过十三姑娘的脉象……却并没有什么症候,是我多想了。”
他很可能不惯说谎——蕙娘猜得对了——这番一听就知道是瞎扯的话,权仲白说得也不大流利,尤其在症候两字上,更是有些咬牙切齿,好像恨不得喊进蕙娘耳朵里,令她明白自己未曾说错一样。
蕙娘站在屋里,转了转眼珠子,又见院子里影影绰绰,有好几个婆子好奇地望着这里,她便略略侧过身去,稍微避开了她们的眼神,又将全盘事仔细一想,这才垂下头去,满意地一笑。
#
不要说四太太,就连老太爷都是又好气又好笑,也心疼媳妇虚惊一场,倒是把谢罗居闹得鸡飞狗跳的,“这个权子殷啊,行事还和从前一样,到底是个名士态度,和一般循规蹈矩庸庸碌碌的所谓名门子弟相比,行事就是更别出机杼。”
四太太知道公公的意思,她也没怪权仲白,还是把错往自己身上揽。“是媳妇胆子小,禁不得吓,大惊小怪的,倒是惊动了您老人家。”
她不禁嗔怪地看了蕙娘一眼,“子殷就不说了,行事随性那是出了名的,可你怎么也跟着闹,还把绿柱打发出来了。虽说是光天化日之下,院子里就有人看着,但毕竟是孤男寡女、独处一室,就是名分已定,这也是不该的,更别说还没换婚书呢……”
“两家都是一言九鼎的人家,头都点过了,那和换过婚书,也没什么差别。”老太爷为清蕙说话。“再说,你的闺女,你也知道,权子殷不是一般人,难道蕙娘就是一般人了?不一般配不一般,正好!”
他捉狭地冲蕙娘挤了挤眼,“在屋里呆了那小半日,都说了些什么?”
“也没说什么。”蕙娘有意又是一笑,她含糊其辞。“反正,就是说些闲话嘛……”
谢罗居的几个丫鬟,不免就交换了几个眼色,都偷偷地笑,四太太一眼看见了,忙追问,“怎么?难道你们还知道不成!”
“我们是不知道。”能逗主子开心,这样出彩的差事,一向是落在绿柱头上的,她忍着笑给老太爷、四太太行了礼,瞅了蕙娘一眼。“就是院子里经过的几个婆子,都说,权少爷出了屋子以后,十三姑娘瞧见她们,就把身子背过去,偷偷地笑了——”
这下连四太太都忍不住微笑起来,老太爷更是乐出了声,蕙娘也就乘势垂下头去不说话了。老太爷见她害羞,就打发她,“人都见过了,去和你生母说一声吧,也和她道道喜,她也一定有很多话想问你。”
把蕙娘打发出了屋子,他这才和媳妇商量,“既然双方都见过了,听你说的,子殷一见蕙娘,眼珠子都要黏上去……我看,你也可以准备准备,进了二月,也可以过媒人,请期下聘了吧。”
四太太点了点头,不免也有几分不舍。“抱在手上的日子,好似还在昨天……一展眼,她居然也要出门了!”
她看了公公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去年才定了说亲出嫁,事情也多,就一直没能给她预备嫁妆——”
“这件事,我心里有数的。”老太爷淡淡地道。“你先只管置办些家具、首饰,我们家就这么两个孙女儿,哪个孙女儿出嫁都不能委屈了。尤其蕙娘嫁进权家,能否立稳脚跟,与子乔将来都有很大关系……你也不要太俭省了。”
这个意思,是还要把蕙娘原本就应很奢华的嫁妆再往上提一个层次了。四太太轻轻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倒是老太爷又问了一句。“权子殷出来的时候,神色怎么样,都说了些什么?”
“神色也看不出什么,挺宁静的。说他随性,我看他还算有城府。”四太太便回忆着说。“先是给我赔了不是,说‘仔细扶过十三姑娘的脉象……却并没有什么症候,是我多想了’。”
现在女儿不在跟前,不必顾忌蕙娘的脸面,她就偷偷地笑出了声。“没有症候这四个字,咬得还特别重,好像怕谁不信一样……这个人啊,一看就知道,平时是很少扯谎的。”
可老太爷却没跟着笑,四太太笑了几声,有些吃惊,便度去一眼。这一眼过去,她怔住了——
老人家眼神悠远,神色内敛,竟是俨然已经陷入了沉思之中。
☆、18踩你
既然小两口等不到婚后,婚前就要关着门说话,也没人去问当事人的意思了。四太太告诉蕙娘的时候,用的已经是打趣的口气,“权子殷这个人,也是太好动了一点,听说就是为了上我们家来扶脉,才硬生生把行程往后拖了几天。才扶了脉,转天就去苏州了……等他回来,也就可以办你们的婚事啦。”
他要能说动权家反悔,蕙娘反而还佩服他了,现在这个样子,她心底只有更看不起权仲白:自己家里谈不定,居然就逃到外地去了,真是个懦夫。
可当着一家子喜气洋洋的长辈,她也不好把心思露出来:成功为蕙娘物色了这门样样都很妥当的亲事,四太太固然是有大功告成之感,得意非凡。可最高兴的人,那还当属三姨娘不过了。蕙娘要是嫁入何家,何芝生一旦中了进士,她以后要随着丈夫宦游在外,这是肯定的事。现在嫁进权家,起码可以经常回娘家看看,彼此也有个照应,再说,权仲白功成名就,就是蕙娘,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何芝生的各色条件能比得过权神医。如今蕙娘能说成这么一门亲事,三姨娘简直容光焕发,一夜间都年轻了几岁。
要说家里有谁的笑容最勉强,那自然就是五姨娘了。从前蕙娘也不知没有留意,但她没往心里去:自己要是嫁了何家,那日后不在京城,要保持对娘家的影响,总是鞭长莫及。现在要嫁权家,日后自然是常来常往,五姨娘心里不大高兴,也是难免的事。
但现在,她肯定不这样想了,就是绿松都和蕙娘念叨,“您还没出门,老太爷且还安康呢,她就开始往府里安插人手了……就为了把这个家握在手上,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借着蕙娘亲事定了,老太爷、四太太都高兴的当口,五姨娘已经求准了四太太,把自己娘家一个远方兄弟收进府中做活,就安放在二门门房上做事。
蕙娘一时还没空顾及太和坞,她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一点:自雨堂里里外外,现在是没一个闲人,进了二月下旬,连孔雀都被接回来了——一来,石英的表现,依然是完美无缺,二来,五姨娘恐怕也不会再向自雨堂索要首饰了,但凡她还有一点眼色,都能明白,现在的自雨堂哪有工夫搭理她。
一般名门贵女,从小开始留意置办嫁妆的并不在少。比如文娘的嫁妆,这些年间就已经陆续齐备,倒是蕙娘情况特别,就定了要说亲,没出孝也不好给她办。现在定了要出门子了,第一件事就是把自雨堂里的各种贵重物事盘点一遍——这些东西,是肯定要带到夫家去的,余下自雨堂里没有的,就要往外置办了。
“不要紧。”老太爷的话,四太太一直都是很当真的。“反正子殷在香山有个园子,就他一个人住,你的嫁妆,要是国公府摆不下,一部分就堆到香山去,也是妥当的。”
虽说国公府占地广袤,但四太太的担心也绝非空穴来风。自雨堂里光是上头画了各色故事,用来绷围屏的轻纱都有一大仓库,专用来随时替换了炕屏,供清蕙闲着无事,看着打发时间的。还有她上百只的猫狗,装了几间仓库的各色衣服布料……至于家什,那就更不用说了,一般官宦人家花费大量心思收集打制,给闺女撑门面的紫檀家具,焦家虽然也不多,可把几间屋子都武装一遍,那也是绰绰有余的。四太太愁的不是不够,而是还能再添置什么:自雨堂里实在是应有尽有,要想出一点缺憾来,可真是难了。
至于清蕙自己,她也没有闲着,京中礼俗,初次见面,是要递活计的。给夫家亲戚的手工活可以由底下人代劳,但她起码要给权仲白做点荷包之类的小件,四太太对她的女红不再那么放纵了,特地从焦家布庄里调了两个绣娘来,专教清蕙绣活……虽说要出嫁了,可她的待遇、风头,在焦府却始终还是无人能敌。
有人当红,自然就有人眼红。自从权仲白上门给蕙娘扶脉,这一个多月,文娘都在花月山房‘病’着,家里人都明白她的心事,非但四太太不给她请御医,只令家常医生来给扶脉,就是三姨娘还特别叮嘱蕙娘,“你也知道你妹妹的脾性,时常泛酸的,最近,你还是少和花月山房往来为好。”
文娘越是小心眼子,蕙娘就越要捏她,对三姨娘,她没必要藏着掖着。“就这么姐妹两个,不相互扶持,事事还都要和我比,心眼不比针尖大……到了夫家,是要吃亏的。”
在蕙娘,文娘是她的亲妹妹,可在三姨娘,文娘又不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叹了口气,“就让她酸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太太都不说话,你插什么嘴呢?”
在这点上,蕙娘对嫡母是有些意见的,她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关切地问三姨娘,“最近太和坞的人,没有给你气受吧?”
蕙娘定亲,对三姨娘来说,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女儿终身有托、所托得人,三姨娘最惦记的一桩心事,终于有了结果,这一阵子她精神都好多了。可另一方面,蕙娘是定了要出嫁的人……当然,九十九拜都拜了,也不差这么一哆嗦,有老太爷几次表态,四太太特别关注,自雨堂的待遇没怎么下降。可清蕙还不了解这帮天生势利眼的下人吗?南岩轩看着一切如常,可到底衣食住行的规格有没有缩水,就只有三姨娘和符山心里清楚了。
三姨娘也没有装糊涂,“你这还是想问承德的事吧?都和你说了,就是和五姨娘谈到往事,一时心酸起来,回头掉了几滴眼泪……我都没往心里去,就你问个没完。”
符山向蕙娘透出消息之后,蕙娘已经逼问了生母几次,三姨娘都不肯露一点话风。可她越是这样,蕙娘就越是生疑:三姨娘的性子,她再清楚不过了。虽然一辈子与世无争,但也不是什么水做的人儿,五姨娘就是揪着她去世的爹娘问,只怕都不能把她问成那样……
可三姨娘就咬死了不说,她还真只能另想办法,她也就不再逼问,而是换了个话题,同三姨娘说起。“文娘这样钻牛角尖,其实只是自误。明日阜阳侯家有酒,那又是众人齐聚的大场面,她不去,好些人家没见着她,亲事岂不是又耽误了?也是十六岁的人了……”
“这哪有这么着急的。”三姨娘不以为意,“才说了你的亲事,怎么也歇一歇再说她的,怎么,难道今年说不了亲,家里就要把她胡乱许人了不成?”
蕙娘眼神一沉,她没接三姨娘的话茬,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道,“其实,她应该自己更主动一点,争取应下何家那门亲的……”
#
今年春天来得早,才是二月中,便已经是花开遍地、蜂蝶争鸣,庭院里热闹得不得了。连风都似乎带了南意,筋骨都是软的,吹在人身上,像是一只小手,软软地一路往下摸……阜阳侯府里自然也是莺声燕语、分外热闹。蕙娘随在母亲身边,被阜阳侯夫人握着手看了半天,众人免不得又要夸她,“上回穿的锦袄,真正好看。今日你偏又不穿它了,换了这一身,这条斜纹罗裙,样式也好!”
也就是两个月工夫,今日来赴宴的各家姑娘,十个里有五个穿的全是深深浅浅的紫色,配着腰间捏褶的锦袄。蕙娘自己倒是又换了新衣裳,芙蓉妆罗裙,裁出八幅不说,褶内竟是以杜织粗素绸拼成,色用天水碧,同绚烂多彩的芙蓉妆花罗,在质地同颜色上都有强烈对比,行动之间,芙蓉花颤,仿佛真是生在树上一般。阜阳侯夫人啧啧连声,亲自拈起裙角细看了半日,便笑道,“上回在杨家,那条裙子我也见了。料子的确是难得!但也就是个料子了,今日你这料子都是易得的,只难得这手艺。两样绫罗,如何拼得同一张布一样,手艺、心思,都是奇绝了。”
又看看蕙娘的脸盘,她更满意了,“真是也只有她这张脸,才配得上这条裙子了!”
阜阳侯张夫人是权仲白的亲姨母,这一次下请柬,她特别带话令蕙娘一道过来,也是再为权仲白相一相蕙娘的意思。虽说两家消息保守得好,坊间还没有传言,但蕙娘对她,当然特别客气。“不过是身边丫头随意做的,您要是中意,回头我让她把模子送来。”
这份人情可不小,一群人的眼神都集中在张夫人身上:焦清蕙的衣模子,可不是那么好弄到的……就是牛夫人、孙夫人、杨太太这样的贵妇人,恐怕也没有这份面子。
张夫人笑得更开心了,她冲清蕙一挤眼,语带玄机。“今儿就算了,我怕被生吞活剥了呢。以后我要看中了你哪条裙子,我就偷偷地问你要模子去!”
众人都笑起来,话题也就不在蕙娘身上打转了——何莲娘亲自过花厅来,怯生生地把蕙娘挽到女儿家们那一桌去坐。
出了长辈们的屋子,莲娘顿时将那小女儿害羞态度为之一收,她活跃起来,“蕙姐姐,文姐姐今儿怎么没来呢?今年吃春酒都没见你,我们都当今儿还是文姐姐来,你还不来呢。”
“她身上不好,就不来了。”蕙娘随口说。
莲娘眼珠子一转,便压低了声音问她,“是不是你开始置办嫁妆了,文姐姐心里又不高兴,这就不和你一同来了?”
这个小气的名声,都传到别人家里去了!虽说何莲娘和两姐妹都算熟稔,也比一般人更机灵一些,蕙娘仍是兴起一阵不满:文娘做人,实在是浅了一点。
不过,莲娘竟这样问,即使有用意在,也有些不妥当,她笑了笑,“要这样说,她置办了七八年嫁妆了,我这七八年间,还起得来床吗?”
一如既往,莲娘问话,一般都有她的目的,虽说蕙娘预先给她堵了一句,她还是不屈不挠地打探消息。“嘻,这可大不一样——她置办了七八年,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地办,动静就小嘛。蕙姐姐你这嫁妆置办得,都快惊动半个京城了,我要是文姐姐,我心里也不舒服!”
似蕙娘这样身份,很多事不是她想低调就能低调得了的。就好比出嫁时的凤冠霞帔,霞帔也就罢了,凤冠总是要往外订做的吧。要是一般人家,往老麒麟一传话也就罢了,到时间自然首饰到手。可焦清蕙是一个镯子、一双耳环,都能引起一阵涟漪的人,订凤冠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泄露消息,再有物色各式花色绸缎布匹、吩咐家具商行工房……略微懂得些世故的贵妇人稍微一结合消息,很容易就能推测得出来:这是焦家的十三姑娘开始置办嫁妆了。
虽说这也许是未雨绸缪,按惯例提前置办,可何家是有心人,最近四太太忙着,没出来赴宴。文娘‘病’了,蕙娘学女红,一家人都有事,莲娘几次派人给蕙娘问好,都未曾见着蕙娘的面,就被管教嬷嬷给打发回去了。就是这一次,蕙娘也没打算回她的话,她轻轻地笑了笑,莲娘看着她的神色,竟不敢再往下问,她不禁一声讪笑,这才又说起了吴兴嘉,“这几个月也难得见她,这还是头回见面。本来年后说要选秀的,我们都当她一心预备此事呢。没想到今年又不选了,要推到明年去……唉,她也耽误了。”
吴家的心事,明白的也不止焦家一家。蕙娘倒没想到这一次她还能和吴兴嘉照面:上回受了如此奇耻大辱,按说她起码得蛰伏了小半年,等众人淡忘此事不再说嘴了再出来应酬。至少,按她的性子,从前几次在她手上吃了亏,就都是如此行事的……
不是冤家不聚头,两位贵女两次出门,居然都撞到了一块。蕙娘自然是气定神闲——她明知嘉娘是最厌恶她这安详做派的,私底下多次说过,‘一个庶女,倒以为自己是公主了不成,高高在上的,看谁都像是看她家的丫鬟’,在嘉娘跟前就越是淡然大度。一进厅,她同众人寒暄一阵,又笑着同嘉娘用眼神打了个招呼,仿佛根本就不记得彼此间的不快,一边在莲娘身边坐了下来。
有石翠娘在,任何小戏都不会缺少观众,别人还未说什么呢,她先就和蕙娘招呼。“听说蕙姐姐要来,我们都吃了一惊。一两个月没见你,还当你在家一心一意地绣嫁妆呢!”
一边说,一边就拿眼睛去看吴兴嘉。众人于是恍然大悟,立刻想起两三个月前的那场好戏。有些城府浅的小姑娘,眼神就已经直直地落向了吴嘉娘腕间。
出乎所有人意料,吴嘉娘的态度居然还很轻松,她一反从前冷傲做派,倒有几分学了蕙娘,态度宽和里带了一丝说不出的怜悯,轻轻一抿唇瓣,居然主动附和石翠娘的话头,和蕙娘打招呼,“没想到还在此处撞见了蕙姐姐。”
连蕙娘都难得地有几分吃惊——就不说文娘少年好弄,闹出的硬红镯子一事。按母亲说法,她和权夫人一唱一和,在宫里可没少给吴嘉娘下绊子。虽说不至于有什么能被抓住的话柄,但吴家人又不是傻子,消息一旦传出来,难道还不知道焦家人会是怎么个说法吗?即使选秀最终又拖了一年,实际上给吴嘉娘造成的损害并不算太大。但按她的性子,对自己只有更恨之入骨……
再说,太后、皇后亲自给权仲白做媒,自己又开始置办嫁妆……怎么到现在何莲娘还会旁敲侧击,一个劲地想知道焦家的心意?难道当时的几个妃嫔回宫之后,竟是一句话都没有乱说,还把这个秘密,保持到了现在?
可她也没工夫仔细琢磨,就已经被一群姑娘家缠上了,这些公侯小姐可不是吴嘉娘,起码还守住了一个傲字,人前人后都和蕙娘不友好。在背后把她酸得都要化了,见到她身上的裙子,又全都来看,“这怎么缝得一点针脚都看不出来的,真是想绝了!”
吴嘉娘今天的装扮,并无特别可以称道的地方,手腕又被袖子遮得严严实实的,看不出戴了什么镯子。自然而然,她又一次被蕙娘抢走了所有风头,可这一回——蕙娘心底暗暗纳罕,她的神色一直都很镇定,就连眼神都没流露出一点不服。
席散之后,众人三三两两地站在花阴里说话时,她甚至还主动踱到蕙娘身边,同她搭话。“最近,蕙姐姐又成了城里的谈资了。”
还好,一开口,始终是忍不住夹枪带棒,没有一律柔和到底。要不然,清蕙还以为她同自己一样,死过重生、痛定思痛,预备改一改作风了。
“也是没有办法。”她也报以客气一笑,“外头人说什么,我真是一点都不知道。我就奇怪,她们怎么这么闲得慌呢。每做一件事,都要拿来说说嘴。”
这摆明是在说吴嘉娘,也算是对她的回击。吴兴嘉莞尔一笑,倒并不在意,她悠然道,“毕竟蕙姐姐身世特别嘛……也就是这特别的身世成就了你,不然,蕙姐姐怕是没有今日的风光喽。”
吴兴嘉居然有脸说得出这话来!
以蕙娘城府,亦不禁冷笑,“这话你也好意思说得出口?恐怕天下人谁都说得,就你们吴家人说不得吧。”
“可你想过没有,这事是我们能做得了主的吗?”她也就不再堆着那客气虚假、甜得发腻的语调,将凛冽本色露出一二。“但凡你要对政坛有一点了解,便不会做今日的蠢事了,以我们焦家所处的情况,这门亲事祖父是一定会答应下来的。即使把我嫁个牌位,恐怕他都肯干……更别说要挑你的毛病——”
她顿了顿,很是不甘心地承认,“也不是那样简单的,我们这样的人家,男婚女嫁,出于两情相悦的本来就是凤毛麟角。怎么,难道二公子还想着找个情投意合的女儿家,也不计较出身,也不计较门第,同她和和美美地过完下半辈子吗?”
最后这句话,到底还是忍不住掺了一点讽刺。
权仲白便忽然沉默了下来,他望向蕙娘的眼神,又再有了变化——忿然、恚怒、无措、狼狈、愧疚……这些情绪似乎一下为他所遮掩了起来,这双比星辰还亮的眸子,只余一派生疏的漠然。
“我并不觉得存在此等想望,有什么非分。”他客客气气地说。“从姑娘的话里,权某也听得出来,道不同不相为谋,您不但和我不是一条道上的人,而且也还似乎不大看得起我。人生在世,总是要博上一博,您不为自己终生争取,难道还要等到日后再来后悔吗?”
终生?还争取什么终生,说不定再过几个月,就是她的终生了。就好像她情愿把自己的终生,托付给这个一点都不会办事的庸碌之辈一样……
几乎是出于本能地,蕙娘也立刻为自己罩上了一张由严霜做成的面具。
“自出生以来,我锦衣玉食、颐指气使,过的日子,在京城都是有名的舒坦。”她望着权仲白。“二公子,难道您真以为,这富贵是没有价钱的吗?”
对话至此,两人的态度都已经明朗,根本就不可能说到一块。焦清蕙固然看不起权仲白,权仲白似乎也根本并不太欣赏她的谈吐。两人四目相对,只得一片沉默。过了一会,权仲白吐了一口气,垂下头轻轻地捏了捏眉心,他正要开口时,门口已传来了怯生生的毕剥敲击之声。还有绿柱那低低的声音,“姑娘,老太爷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了——”
清蕙也没想到自己和权仲白之间的对话,你踩一脚我踩一脚,居然滑到了这么难堪冷肃的地步,说出心里话,她心底是痛快的,可到底也有些微微的担忧:还没过门,关系就闹得这么僵了……
但她毕竟是焦清蕙,她是决不会后悔的。
蕙娘一扬头,她又端出了对付吴兴嘉的架子,和气地吩咐权仲白,“一会出去,您就什么都别说吧。要问你为什么想同我单独说话,您就说扶过脉,我其实没什么症候,那就成了。”
这份和气里的高高在上,连吴兴嘉都听得出来,权仲白哪还能听不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竟是懒于作别,站起身便大步流星地走向门边。这倒出于蕙娘意料,她忙几步赶上了权仲白,也不及细想,一把就拉住了他的手。
两人手指一触,蕙娘才觉出权仲白指缘粗糙,便觉得指尖一痛,好似过了电一样,刺得她畏缩了一下,连权仲白的肩膀也为之一跳。她一时不禁茫然道,“这是什么……”
“噢,是我手掌太干了,冬日天又冷,”权仲白也是顺口就回了一句。“就有光咤刺痛之类,不必放在心上。”
说完了这一句,两人对视一眼,倒都有些尴尬:就和小儿拌嘴一般,本该两边撂了话,便彼此分手的,不想忽然来上这么一段,倒显得气势全无了……
还是蕙娘心里有事,她迅速地撇开了这尴尬的气氛,慎重叮嘱权仲白。“一定照我的话说,不是康健无忧,而是没有症候——”
见权仲白似乎懵懵懂懂的,还未解其中深意,她真是恨不得握住他的肩膀好生摇晃一番,听听那小小的脑子,在脑壳中会否晃得出声响:这个人怎么就这样地笨,这样地迟钝!还这样地不以为意!
“今日你行为出奇,已经给我带来太多烦恼了,”她只得沉下脸来,拿出了自己御下时说一不二的态度。“总之按我的话说,必须一字不错!”
权仲白再深吸了一口气——蕙娘也看得出来,他在忍她的脾气,这男人虽笨,可究竟也还是有些涵养的。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这才撇开蕙娘,回身出了屋子。
“让世婶受惊了。”权仲白宁静似水的声音,没有多久,就在外间响了起来。“小侄仔细扶过十三姑娘的脉象……却并没有什么症候,是我多想了。”
他很可能不惯说谎——蕙娘猜得对了——这番一听就知道是瞎扯的话,权仲白说得也不大流利,尤其在症候两字上,更是有些咬牙切齿,好像恨不得喊进蕙娘耳朵里,令她明白自己未曾说错一样。
蕙娘站在屋里,转了转眼珠子,又见院子里影影绰绰,有好几个婆子好奇地望着这里,她便略略侧过身去,稍微避开了她们的眼神,又将全盘事仔细一想,这才垂下头去,满意地一笑。
#
不要说四太太,就连老太爷都是又好气又好笑,也心疼媳妇虚惊一场,倒是把谢罗居闹得鸡飞狗跳的,“这个权子殷啊,行事还和从前一样,到底是个名士态度,和一般循规蹈矩庸庸碌碌的所谓名门子弟相比,行事就是更别出机杼。”
四太太知道公公的意思,她也没怪权仲白,还是把错往自己身上揽。“是媳妇胆子小,禁不得吓,大惊小怪的,倒是惊动了您老人家。”
她不禁嗔怪地看了蕙娘一眼,“子殷就不说了,行事随性那是出了名的,可你怎么也跟着闹,还把绿柱打发出来了。虽说是光天化日之下,院子里就有人看着,但毕竟是孤男寡女、独处一室,就是名分已定,这也是不该的,更别说还没换婚书呢……”
“两家都是一言九鼎的人家,头都点过了,那和换过婚书,也没什么差别。”老太爷为清蕙说话。“再说,你的闺女,你也知道,权子殷不是一般人,难道蕙娘就是一般人了?不一般配不一般,正好!”
他捉狭地冲蕙娘挤了挤眼,“在屋里呆了那小半日,都说了些什么?”
“也没说什么。”蕙娘有意又是一笑,她含糊其辞。“反正,就是说些闲话嘛……”
谢罗居的几个丫鬟,不免就交换了几个眼色,都偷偷地笑,四太太一眼看见了,忙追问,“怎么?难道你们还知道不成!”
“我们是不知道。”能逗主子开心,这样出彩的差事,一向是落在绿柱头上的,她忍着笑给老太爷、四太太行了礼,瞅了蕙娘一眼。“就是院子里经过的几个婆子,都说,权少爷出了屋子以后,十三姑娘瞧见她们,就把身子背过去,偷偷地笑了——”
这下连四太太都忍不住微笑起来,老太爷更是乐出了声,蕙娘也就乘势垂下头去不说话了。老太爷见她害羞,就打发她,“人都见过了,去和你生母说一声吧,也和她道道喜,她也一定有很多话想问你。”
把蕙娘打发出了屋子,他这才和媳妇商量,“既然双方都见过了,听你说的,子殷一见蕙娘,眼珠子都要黏上去……我看,你也可以准备准备,进了二月,也可以过媒人,请期下聘了吧。”
四太太点了点头,不免也有几分不舍。“抱在手上的日子,好似还在昨天……一展眼,她居然也要出门了!”
她看了公公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去年才定了说亲出嫁,事情也多,就一直没能给她预备嫁妆——”
“这件事,我心里有数的。”老太爷淡淡地道。“你先只管置办些家具、首饰,我们家就这么两个孙女儿,哪个孙女儿出嫁都不能委屈了。尤其蕙娘嫁进权家,能否立稳脚跟,与子乔将来都有很大关系……你也不要太俭省了。”
这个意思,是还要把蕙娘原本就应很奢华的嫁妆再往上提一个层次了。四太太轻轻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倒是老太爷又问了一句。“权子殷出来的时候,神色怎么样,都说了些什么?”
“神色也看不出什么,挺宁静的。说他随性,我看他还算有城府。”四太太便回忆着说。“先是给我赔了不是,说‘仔细扶过十三姑娘的脉象……却并没有什么症候,是我多想了’。”
现在女儿不在跟前,不必顾忌蕙娘的脸面,她就偷偷地笑出了声。“没有症候这四个字,咬得还特别重,好像怕谁不信一样……这个人啊,一看就知道,平时是很少扯谎的。”
可老太爷却没跟着笑,四太太笑了几声,有些吃惊,便度去一眼。这一眼过去,她怔住了——
老人家眼神悠远,神色内敛,竟是俨然已经陷入了沉思之中。
☆、18踩你
既然小两口等不到婚后,婚前就要关着门说话,也没人去问当事人的意思了。四太太告诉蕙娘的时候,用的已经是打趣的口气,“权子殷这个人,也是太好动了一点,听说就是为了上我们家来扶脉,才硬生生把行程往后拖了几天。才扶了脉,转天就去苏州了……等他回来,也就可以办你们的婚事啦。”
他要能说动权家反悔,蕙娘反而还佩服他了,现在这个样子,她心底只有更看不起权仲白:自己家里谈不定,居然就逃到外地去了,真是个懦夫。
可当着一家子喜气洋洋的长辈,她也不好把心思露出来:成功为蕙娘物色了这门样样都很妥当的亲事,四太太固然是有大功告成之感,得意非凡。可最高兴的人,那还当属三姨娘不过了。蕙娘要是嫁入何家,何芝生一旦中了进士,她以后要随着丈夫宦游在外,这是肯定的事。现在嫁进权家,起码可以经常回娘家看看,彼此也有个照应,再说,权仲白功成名就,就是蕙娘,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何芝生的各色条件能比得过权神医。如今蕙娘能说成这么一门亲事,三姨娘简直容光焕发,一夜间都年轻了几岁。
要说家里有谁的笑容最勉强,那自然就是五姨娘了。从前蕙娘也不知没有留意,但她没往心里去:自己要是嫁了何家,那日后不在京城,要保持对娘家的影响,总是鞭长莫及。现在要嫁权家,日后自然是常来常往,五姨娘心里不大高兴,也是难免的事。
但现在,她肯定不这样想了,就是绿松都和蕙娘念叨,“您还没出门,老太爷且还安康呢,她就开始往府里安插人手了……就为了把这个家握在手上,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借着蕙娘亲事定了,老太爷、四太太都高兴的当口,五姨娘已经求准了四太太,把自己娘家一个远方兄弟收进府中做活,就安放在二门门房上做事。
蕙娘一时还没空顾及太和坞,她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一点:自雨堂里里外外,现在是没一个闲人,进了二月下旬,连孔雀都被接回来了——一来,石英的表现,依然是完美无缺,二来,五姨娘恐怕也不会再向自雨堂索要首饰了,但凡她还有一点眼色,都能明白,现在的自雨堂哪有工夫搭理她。
一般名门贵女,从小开始留意置办嫁妆的并不在少。比如文娘的嫁妆,这些年间就已经陆续齐备,倒是蕙娘情况特别,就定了要说亲,没出孝也不好给她办。现在定了要出门子了,第一件事就是把自雨堂里的各种贵重物事盘点一遍——这些东西,是肯定要带到夫家去的,余下自雨堂里没有的,就要往外置办了。
“不要紧。”老太爷的话,四太太一直都是很当真的。“反正子殷在香山有个园子,就他一个人住,你的嫁妆,要是国公府摆不下,一部分就堆到香山去,也是妥当的。”
虽说国公府占地广袤,但四太太的担心也绝非空穴来风。自雨堂里光是上头画了各色故事,用来绷围屏的轻纱都有一大仓库,专用来随时替换了炕屏,供清蕙闲着无事,看着打发时间的。还有她上百只的猫狗,装了几间仓库的各色衣服布料……至于家什,那就更不用说了,一般官宦人家花费大量心思收集打制,给闺女撑门面的紫檀家具,焦家虽然也不多,可把几间屋子都武装一遍,那也是绰绰有余的。四太太愁的不是不够,而是还能再添置什么:自雨堂里实在是应有尽有,要想出一点缺憾来,可真是难了。
至于清蕙自己,她也没有闲着,京中礼俗,初次见面,是要递活计的。给夫家亲戚的手工活可以由底下人代劳,但她起码要给权仲白做点荷包之类的小件,四太太对她的女红不再那么放纵了,特地从焦家布庄里调了两个绣娘来,专教清蕙绣活……虽说要出嫁了,可她的待遇、风头,在焦府却始终还是无人能敌。
有人当红,自然就有人眼红。自从权仲白上门给蕙娘扶脉,这一个多月,文娘都在花月山房‘病’着,家里人都明白她的心事,非但四太太不给她请御医,只令家常医生来给扶脉,就是三姨娘还特别叮嘱蕙娘,“你也知道你妹妹的脾性,时常泛酸的,最近,你还是少和花月山房往来为好。”
文娘越是小心眼子,蕙娘就越要捏她,对三姨娘,她没必要藏着掖着。“就这么姐妹两个,不相互扶持,事事还都要和我比,心眼不比针尖大……到了夫家,是要吃亏的。”
在蕙娘,文娘是她的亲妹妹,可在三姨娘,文娘又不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叹了口气,“就让她酸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太太都不说话,你插什么嘴呢?”
在这点上,蕙娘对嫡母是有些意见的,她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关切地问三姨娘,“最近太和坞的人,没有给你气受吧?”
蕙娘定亲,对三姨娘来说,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女儿终身有托、所托得人,三姨娘最惦记的一桩心事,终于有了结果,这一阵子她精神都好多了。可另一方面,蕙娘是定了要出嫁的人……当然,九十九拜都拜了,也不差这么一哆嗦,有老太爷几次表态,四太太特别关注,自雨堂的待遇没怎么下降。可清蕙还不了解这帮天生势利眼的下人吗?南岩轩看着一切如常,可到底衣食住行的规格有没有缩水,就只有三姨娘和符山心里清楚了。
三姨娘也没有装糊涂,“你这还是想问承德的事吧?都和你说了,就是和五姨娘谈到往事,一时心酸起来,回头掉了几滴眼泪……我都没往心里去,就你问个没完。”
符山向蕙娘透出消息之后,蕙娘已经逼问了生母几次,三姨娘都不肯露一点话风。可她越是这样,蕙娘就越是生疑:三姨娘的性子,她再清楚不过了。虽然一辈子与世无争,但也不是什么水做的人儿,五姨娘就是揪着她去世的爹娘问,只怕都不能把她问成那样……
可三姨娘就咬死了不说,她还真只能另想办法,她也就不再逼问,而是换了个话题,同三姨娘说起。“文娘这样钻牛角尖,其实只是自误。明日阜阳侯家有酒,那又是众人齐聚的大场面,她不去,好些人家没见着她,亲事岂不是又耽误了?也是十六岁的人了……”
“这哪有这么着急的。”三姨娘不以为意,“才说了你的亲事,怎么也歇一歇再说她的,怎么,难道今年说不了亲,家里就要把她胡乱许人了不成?”
蕙娘眼神一沉,她没接三姨娘的话茬,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道,“其实,她应该自己更主动一点,争取应下何家那门亲的……”
#
今年春天来得早,才是二月中,便已经是花开遍地、蜂蝶争鸣,庭院里热闹得不得了。连风都似乎带了南意,筋骨都是软的,吹在人身上,像是一只小手,软软地一路往下摸……阜阳侯府里自然也是莺声燕语、分外热闹。蕙娘随在母亲身边,被阜阳侯夫人握着手看了半天,众人免不得又要夸她,“上回穿的锦袄,真正好看。今日你偏又不穿它了,换了这一身,这条斜纹罗裙,样式也好!”
也就是两个月工夫,今日来赴宴的各家姑娘,十个里有五个穿的全是深深浅浅的紫色,配着腰间捏褶的锦袄。蕙娘自己倒是又换了新衣裳,芙蓉妆罗裙,裁出八幅不说,褶内竟是以杜织粗素绸拼成,色用天水碧,同绚烂多彩的芙蓉妆花罗,在质地同颜色上都有强烈对比,行动之间,芙蓉花颤,仿佛真是生在树上一般。阜阳侯夫人啧啧连声,亲自拈起裙角细看了半日,便笑道,“上回在杨家,那条裙子我也见了。料子的确是难得!但也就是个料子了,今日你这料子都是易得的,只难得这手艺。两样绫罗,如何拼得同一张布一样,手艺、心思,都是奇绝了。”
又看看蕙娘的脸盘,她更满意了,“真是也只有她这张脸,才配得上这条裙子了!”
阜阳侯张夫人是权仲白的亲姨母,这一次下请柬,她特别带话令蕙娘一道过来,也是再为权仲白相一相蕙娘的意思。虽说两家消息保守得好,坊间还没有传言,但蕙娘对她,当然特别客气。“不过是身边丫头随意做的,您要是中意,回头我让她把模子送来。”
这份人情可不小,一群人的眼神都集中在张夫人身上:焦清蕙的衣模子,可不是那么好弄到的……就是牛夫人、孙夫人、杨太太这样的贵妇人,恐怕也没有这份面子。
张夫人笑得更开心了,她冲清蕙一挤眼,语带玄机。“今儿就算了,我怕被生吞活剥了呢。以后我要看中了你哪条裙子,我就偷偷地问你要模子去!”
众人都笑起来,话题也就不在蕙娘身上打转了——何莲娘亲自过花厅来,怯生生地把蕙娘挽到女儿家们那一桌去坐。
出了长辈们的屋子,莲娘顿时将那小女儿害羞态度为之一收,她活跃起来,“蕙姐姐,文姐姐今儿怎么没来呢?今年吃春酒都没见你,我们都当今儿还是文姐姐来,你还不来呢。”
“她身上不好,就不来了。”蕙娘随口说。
莲娘眼珠子一转,便压低了声音问她,“是不是你开始置办嫁妆了,文姐姐心里又不高兴,这就不和你一同来了?”
这个小气的名声,都传到别人家里去了!虽说何莲娘和两姐妹都算熟稔,也比一般人更机灵一些,蕙娘仍是兴起一阵不满:文娘做人,实在是浅了一点。
不过,莲娘竟这样问,即使有用意在,也有些不妥当,她笑了笑,“要这样说,她置办了七八年嫁妆了,我这七八年间,还起得来床吗?”
一如既往,莲娘问话,一般都有她的目的,虽说蕙娘预先给她堵了一句,她还是不屈不挠地打探消息。“嘻,这可大不一样——她置办了七八年,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地办,动静就小嘛。蕙姐姐你这嫁妆置办得,都快惊动半个京城了,我要是文姐姐,我心里也不舒服!”
似蕙娘这样身份,很多事不是她想低调就能低调得了的。就好比出嫁时的凤冠霞帔,霞帔也就罢了,凤冠总是要往外订做的吧。要是一般人家,往老麒麟一传话也就罢了,到时间自然首饰到手。可焦清蕙是一个镯子、一双耳环,都能引起一阵涟漪的人,订凤冠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泄露消息,再有物色各式花色绸缎布匹、吩咐家具商行工房……略微懂得些世故的贵妇人稍微一结合消息,很容易就能推测得出来:这是焦家的十三姑娘开始置办嫁妆了。
虽说这也许是未雨绸缪,按惯例提前置办,可何家是有心人,最近四太太忙着,没出来赴宴。文娘‘病’了,蕙娘学女红,一家人都有事,莲娘几次派人给蕙娘问好,都未曾见着蕙娘的面,就被管教嬷嬷给打发回去了。就是这一次,蕙娘也没打算回她的话,她轻轻地笑了笑,莲娘看着她的神色,竟不敢再往下问,她不禁一声讪笑,这才又说起了吴兴嘉,“这几个月也难得见她,这还是头回见面。本来年后说要选秀的,我们都当她一心预备此事呢。没想到今年又不选了,要推到明年去……唉,她也耽误了。”
吴家的心事,明白的也不止焦家一家。蕙娘倒没想到这一次她还能和吴兴嘉照面:上回受了如此奇耻大辱,按说她起码得蛰伏了小半年,等众人淡忘此事不再说嘴了再出来应酬。至少,按她的性子,从前几次在她手上吃了亏,就都是如此行事的……
不是冤家不聚头,两位贵女两次出门,居然都撞到了一块。蕙娘自然是气定神闲——她明知嘉娘是最厌恶她这安详做派的,私底下多次说过,‘一个庶女,倒以为自己是公主了不成,高高在上的,看谁都像是看她家的丫鬟’,在嘉娘跟前就越是淡然大度。一进厅,她同众人寒暄一阵,又笑着同嘉娘用眼神打了个招呼,仿佛根本就不记得彼此间的不快,一边在莲娘身边坐了下来。
有石翠娘在,任何小戏都不会缺少观众,别人还未说什么呢,她先就和蕙娘招呼。“听说蕙姐姐要来,我们都吃了一惊。一两个月没见你,还当你在家一心一意地绣嫁妆呢!”
一边说,一边就拿眼睛去看吴兴嘉。众人于是恍然大悟,立刻想起两三个月前的那场好戏。有些城府浅的小姑娘,眼神就已经直直地落向了吴嘉娘腕间。
出乎所有人意料,吴嘉娘的态度居然还很轻松,她一反从前冷傲做派,倒有几分学了蕙娘,态度宽和里带了一丝说不出的怜悯,轻轻一抿唇瓣,居然主动附和石翠娘的话头,和蕙娘打招呼,“没想到还在此处撞见了蕙姐姐。”
连蕙娘都难得地有几分吃惊——就不说文娘少年好弄,闹出的硬红镯子一事。按母亲说法,她和权夫人一唱一和,在宫里可没少给吴嘉娘下绊子。虽说不至于有什么能被抓住的话柄,但吴家人又不是傻子,消息一旦传出来,难道还不知道焦家人会是怎么个说法吗?即使选秀最终又拖了一年,实际上给吴嘉娘造成的损害并不算太大。但按她的性子,对自己只有更恨之入骨……
再说,太后、皇后亲自给权仲白做媒,自己又开始置办嫁妆……怎么到现在何莲娘还会旁敲侧击,一个劲地想知道焦家的心意?难道当时的几个妃嫔回宫之后,竟是一句话都没有乱说,还把这个秘密,保持到了现在?
可她也没工夫仔细琢磨,就已经被一群姑娘家缠上了,这些公侯小姐可不是吴嘉娘,起码还守住了一个傲字,人前人后都和蕙娘不友好。在背后把她酸得都要化了,见到她身上的裙子,又全都来看,“这怎么缝得一点针脚都看不出来的,真是想绝了!”
吴嘉娘今天的装扮,并无特别可以称道的地方,手腕又被袖子遮得严严实实的,看不出戴了什么镯子。自然而然,她又一次被蕙娘抢走了所有风头,可这一回——蕙娘心底暗暗纳罕,她的神色一直都很镇定,就连眼神都没流露出一点不服。
席散之后,众人三三两两地站在花阴里说话时,她甚至还主动踱到蕙娘身边,同她搭话。“最近,蕙姐姐又成了城里的谈资了。”
还好,一开口,始终是忍不住夹枪带棒,没有一律柔和到底。要不然,清蕙还以为她同自己一样,死过重生、痛定思痛,预备改一改作风了。
“也是没有办法。”她也报以客气一笑,“外头人说什么,我真是一点都不知道。我就奇怪,她们怎么这么闲得慌呢。每做一件事,都要拿来说说嘴。”
这摆明是在说吴嘉娘,也算是对她的回击。吴兴嘉莞尔一笑,倒并不在意,她悠然道,“毕竟蕙姐姐身世特别嘛……也就是这特别的身世成就了你,不然,蕙姐姐怕是没有今日的风光喽。”
吴兴嘉居然有脸说得出这话来!
以蕙娘城府,亦不禁冷笑,“这话你也好意思说得出口?恐怕天下人谁都说得,就你们吴家人说不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