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而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的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仙画,转头问旁边的主父偃:“东汉?本朝国号汉,这东汉又是哪儿?朕为何从未听说?”
--------------------
预收文《香江第一神算[八零]》,求收,戳专栏可见。
文案如下:
(文案应该后续会改,先放上来吧,求收藏。)
被誉为天下第一命师,能斩过往断未来的叶一宁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八十年代的香江,成为某剧组的路人甲小龙套。
从此,娱乐圈少了一名兢兢业业的十八线小演员,香江多了一名铁口直断的神算——
“你说不开工就不开工?你说有火灾我就要信啊?”导演没好气的道。
几分钟之后,道具爆炸,火光四射。
导演满头大汗的找到她:“大师,帮我算算,哪天开工更适合?”
名不见经传的龙套一脸不信的问她:“我真的能成为巨星?你可别骗我。”
一年之后,在访谈节目里,已经成为大热明星的他一脸崇拜:“要感谢叶一宁,她说我事业运好,不然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叶一宁之名,也逐渐从娱乐圈走向了富豪圈,又走向了整个香江。
她的身边也开始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追求者,名门公子、天王巨星、知名作家......
娱记狗仔话筒递过来:“叶大师,现在还是不是单身?”
叶一宁想起某人的执着,对镜头淡淡一笑,决定给他一点安全感:“当然不是,我已经找到了命定之人。”
-----------------------------
本文有话说:
迷上了这类文,但没找到自己想要看的角度,自己下场写一本。
本人尽量考据,但天资有限,也不是历史专业,所以可能出现与史实不同的地方。如果出现bug,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菜,随便拍,但请拍轻一点,我怕疼[笑哭]
--------------
本章里面有个争议点,就是up主用的是蔡伦“发明”造纸术,这个其实在史学界有两派观点,一派是发明,一派是改进,后面up主会说到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秦朝的时候,有没有“纸”这个字。
“纸”这个词呢,在甲骨文和金文当中是没有的,有个说法是它最早出现在秦简中,资料显示“陕省图书馆《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有述: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十二座秦墓,所获得的一批秦简里,有一个纸字”,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正式的书籍里面出现过这个字。一般认为它最早出现在公元100年左右的《说文解字》,也就是东汉时期。
《说文》里面写“絮一苫也。从糸氏聲。”,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东汉人,成书时期与蔡伦同期,它指出,“纸”以“糸”为偏旁,可见是与蚕丝有关。许慎的意思是,纸是漂洗蚕茧时附着在筐上的絮片。这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对纸的解释,很可能也就是“纸”字的本义。”
所以我觉得秦简里面即使有这个纸字,指的应该也不是我们现在概念里的纸张。嬴政不知道纸是什么,我觉得也是合理的哈。
第2章
汉武帝刘彻正在未央宫中大宴宾客,庆祝卫青一举收复河套地区,不仅封他为长平侯,更在宫中为他设宴庆贺,朝中大臣皆列席于此。仙画刚出现动静的时候,一群人也是惶恐不已,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上层人士,见仙画好像只是在讲解什么东西之后,情绪就逐渐的平静了下来。此时,更是都从殿中转移到了殿外,一边看着仙画一边小声的和周围同僚窃窃私语。
而在另一侧,起居郎和被紧急喊来的会书写的宦官常侍正在奋笔疾书,力求把仙画中的画面和文字全都依葫芦画瓢的记录下来。
主父偃自然也注意到了东汉这个称呼,听到帝王的问话,他沉思:“既冠之以东,相对的,自然为西。是否还有一个西汉?”
在场的众人神色各异。
有的迷茫,东汉西汉?
有的则暗自心惊,不由得联想到如今有人将周朝称之为东周西周,那这东汉西汉莫非......?而且,此乃后人对周朝的称谓,那仙画中称东汉,那又说明了什么?
汉武帝手负于身后,忽然道:“众爱卿觉得这路小柒可是仙人?若是,那为何语气听上去并无超凡脱俗之意?”
这女声自称是路小柒,应该就是她的名讳,声音听上去很年轻活泼。他其实想说的是,仙人难道都是这么个调调?听上去真的一点没有一点仙意。只是刘彻对于这仙画的伟力还有所敬畏,所以没有说得那么直接,稍微婉转了一丢丢。
卫青耿直,摇头:“除去天幕神迹,臣观之不像。”
御史大夫张汤也躬身回答:“臣还注意到了一个词,这路小柒提了一句,公元105年。”
掌管天文与历法的太常令立刻道:“这听上去像是一种纪年的方法,只不过如今乃元朔二年,这公元105年和我朝所用的年号纪年似乎有所不同。”
汉武帝颔首,吩咐下去:“先观仙画,记住里面的内容,稍后再议。”
众臣躬身:“喏!”
仙画在继续。
【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在石头上和岩壁上刻字画画,也诞生了文字的雏形。到了商周时期,我们的老祖先在龟甲上和青铜鼎上刻画简单的图形或符号来记录信息,这些符号也被称为“象形文字”。大家可以想象,在这么坚硬的东西上刻字,困难程度有多高,既不便于携带也不便于传播,材料也稀少难寻。】
汉朝。
太常令忍不住又发出惊呼:“商周时期!老祖先!陛下,这仙画......”
秦朝。
李斯同样震惊,他向始皇道出自己的猜测:“这仙画中的女子口称商周时期为老祖先,陛下!这仙画......难道是为后世之人所做?”
“后世之人!”嬴政的眼中带着失望,如果真是后世之人,那说明并非鬼神之作,他求仙问药的算盘也就落空了。而且,这样的伟力,难道不是窃取了鬼神之力?为何不见鬼神出来彰显威仪?
这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他不禁在自己的心中产生了疑问。
不过,始皇毕竟是始皇,很快,他的眼神中又泛着光彩,心神动荡,“后世之人!没想到后世竟然可以做到如鬼神一般,辟天为幕。只是,不知道这后世,是否还是我大秦世代相传的基业?华夏是否还万古长存?”
【好在,后来我们有了竹简。竹简的好处是竹子到处都有,长得也快,取材方便。但不好的地方呢就是太重。史传,秦始皇嬴政每天要批阅的奏章按照重量可以用石来计。石是那时候的计量单位,换算下来,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我们的始皇大大,一天就要批改几百斤的奏章。想象一下,几百斤搬来搬去,展开来又卷起来,手都要断了,真的是好累的。】
仙画中的女声变得语调轻快,诙谐之极。而众人眼见一丛又一丛的竹子被砍下来,被削成了竹片,又变成了上面镌刻有文字的竹简。
咸阳宫内。
所有人都沉默了。
刚刚的猜测没过几秒就成了真。
蒙毅和李斯惶恐的躬身:“陛下功秋盖世!大秦必万古长存!华夏必万古长存!”
这女子路小柒的语气对始皇似乎多有调侃,实在是大不敬!
嬴政淡然一笑,这后世之人既有这样的手段,可与仙家媲美,对自己不敬也在情理之中。他早就把情绪转移到了竹简上,不得不承认,这仙画说得对!他每日批改的奏章加起来,估计可以堆成一座山丘。
只不过,他可不用自己搬,自有内侍代其劳。
只是不知道这女子口中的“纸”为何模样,听上去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他眼中闪过幽思。
而咸阳街头的人已经从一开始的跪伏状态变成了好奇观看,看到这里,欣喜的道:“原来这就是竹简!”
“这上面就是文字!”
秦朝的时候,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竹简长什么样的。只有贵族,才有认字习文的机会,平民偶尔能有那么几个。至于庶民,想都不用想。这是很多人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竹简,也见到真正的文字。
甚至有人涕流满面:“原来竹简就是这样!”
当然,这是在都城之内的人才有这样的觉悟和追求学问的心思。在大秦广袤的田间地头,农夫们只是笑了起来:“原来皇帝每天也这么辛苦!”
“可不是?一两石的东西,搬来搬去,手真的要断。”
而实际运用律法的小吏目们对上面所说的“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更敏感——这“斤”是不是就是之后的计量单位?
汉朝。
在简单讨论完“仙人”的身份之后,汉武帝刘彻对嬴政深深共情了。谁说不是呢?竹简实在是极为笨重,极为不便!想当初,他看东方朔呈上来的自荐,看了整整两个月!那竹简堆起来能堆满小半个房间。
他长叹一声,觉得自己实在是过于辛劳,同时心里也起了好奇。后世之人称秦始皇,不知道自己百年后的庙号会是什么,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样的评价?
他汉家天下,是否千秋万代?
哎,算了,也不指望千秋万代,最起码……要比周朝长一点才行吧。
他对下面的视频也就更上心了。
晋朝。
书圣王羲之宽袍大袖,形容潇洒的半靠床榻之上,看着天上的仙画。看到竹简这一段的时候,他抚须笑道:“庆幸本朝有纸!不然,天下将没有书法这样美妙的事物,那将少掉多少乐趣!”
他兴之所至,不及穿履,光着脚就回到了室内,挥毫在纸上写下四字:《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之前他与友人在兰亭聚会,欢饮作诗。大家举荐他为当时的诗集写序,他这段时间都找不到灵感,没想到却在这个晚上,文思泉涌,竟一气呵成。
唐朝。
则天帝对身边的女官上官婉儿道:“自古女性比男性体弱,如果纸张没有得到发明,那像朕与你这般女子,大概率只能乖顺的囿于后院,哪有如今?如此看来,这纸的发明,的确是功在千秋。”
上官婉儿微微欠身:“陛下雄才伟略,不管纸有没有发明,您都会成为大周的陛下。”
武则天看了她一眼,轻哼一声,却带着笑意:“你这张嘴最近是越来越像抹了蜜,倒是能和昌宗比一比。”
上官婉儿忙道:“陛下谬赞了。”
心中却一悚,心想以后和张昌宗来往还是要更加隐秘一点才行。
【和竹简同期其实还有一种书写材料,那就是缣帛。从史料和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用缣帛书写而成的帛书。缣帛其实就是一种细而薄的丝织品,它的优点是很轻很好携带,写起来也不费劲。但缺点是,真的太太太贵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物质丰富的现在,让你用丝绸来写字,你都会心痛自己的钱包。这得什么档次才能每天用啊,对吧?更何况,是在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呢?那会儿即使是贵族,也很难随时用上这东西。所以,它通常只用于皇家、贵族藏书。】
【于是,时间快进到了公元105年,“蔡侯纸”在历史上登台亮相。】
东汉和帝时期。
蔡伦急匆匆的行至殿前,耳边听着仙画的声音,忐忑不安的跪了下来:“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
华夏这个词,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帛书出现得很早,现存最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唯一的完整帛书,1942年9月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子弹库楚墓。但是呢,它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流行开来,因为实在太贵了。
第3章
东汉定都洛阳,建南、北两宫。而这两宫中又有东宫和西宫,其中,皇帝例居东宫,皇太后皆住西宫。
蔡伦跪在东宫德阳殿前,殿上坐着的正是汉和帝刘肇与邓皇后。
他到德阳殿的时候,仙画正放到新的一段——
刘彻看着仙画,转头问旁边的主父偃:“东汉?本朝国号汉,这东汉又是哪儿?朕为何从未听说?”
--------------------
预收文《香江第一神算[八零]》,求收,戳专栏可见。
文案如下:
(文案应该后续会改,先放上来吧,求收藏。)
被誉为天下第一命师,能斩过往断未来的叶一宁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八十年代的香江,成为某剧组的路人甲小龙套。
从此,娱乐圈少了一名兢兢业业的十八线小演员,香江多了一名铁口直断的神算——
“你说不开工就不开工?你说有火灾我就要信啊?”导演没好气的道。
几分钟之后,道具爆炸,火光四射。
导演满头大汗的找到她:“大师,帮我算算,哪天开工更适合?”
名不见经传的龙套一脸不信的问她:“我真的能成为巨星?你可别骗我。”
一年之后,在访谈节目里,已经成为大热明星的他一脸崇拜:“要感谢叶一宁,她说我事业运好,不然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叶一宁之名,也逐渐从娱乐圈走向了富豪圈,又走向了整个香江。
她的身边也开始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追求者,名门公子、天王巨星、知名作家......
娱记狗仔话筒递过来:“叶大师,现在还是不是单身?”
叶一宁想起某人的执着,对镜头淡淡一笑,决定给他一点安全感:“当然不是,我已经找到了命定之人。”
-----------------------------
本文有话说:
迷上了这类文,但没找到自己想要看的角度,自己下场写一本。
本人尽量考据,但天资有限,也不是历史专业,所以可能出现与史实不同的地方。如果出现bug,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菜,随便拍,但请拍轻一点,我怕疼[笑哭]
--------------
本章里面有个争议点,就是up主用的是蔡伦“发明”造纸术,这个其实在史学界有两派观点,一派是发明,一派是改进,后面up主会说到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秦朝的时候,有没有“纸”这个字。
“纸”这个词呢,在甲骨文和金文当中是没有的,有个说法是它最早出现在秦简中,资料显示“陕省图书馆《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有述: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十二座秦墓,所获得的一批秦简里,有一个纸字”,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正式的书籍里面出现过这个字。一般认为它最早出现在公元100年左右的《说文解字》,也就是东汉时期。
《说文》里面写“絮一苫也。从糸氏聲。”,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东汉人,成书时期与蔡伦同期,它指出,“纸”以“糸”为偏旁,可见是与蚕丝有关。许慎的意思是,纸是漂洗蚕茧时附着在筐上的絮片。这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对纸的解释,很可能也就是“纸”字的本义。”
所以我觉得秦简里面即使有这个纸字,指的应该也不是我们现在概念里的纸张。嬴政不知道纸是什么,我觉得也是合理的哈。
第2章
汉武帝刘彻正在未央宫中大宴宾客,庆祝卫青一举收复河套地区,不仅封他为长平侯,更在宫中为他设宴庆贺,朝中大臣皆列席于此。仙画刚出现动静的时候,一群人也是惶恐不已,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上层人士,见仙画好像只是在讲解什么东西之后,情绪就逐渐的平静了下来。此时,更是都从殿中转移到了殿外,一边看着仙画一边小声的和周围同僚窃窃私语。
而在另一侧,起居郎和被紧急喊来的会书写的宦官常侍正在奋笔疾书,力求把仙画中的画面和文字全都依葫芦画瓢的记录下来。
主父偃自然也注意到了东汉这个称呼,听到帝王的问话,他沉思:“既冠之以东,相对的,自然为西。是否还有一个西汉?”
在场的众人神色各异。
有的迷茫,东汉西汉?
有的则暗自心惊,不由得联想到如今有人将周朝称之为东周西周,那这东汉西汉莫非......?而且,此乃后人对周朝的称谓,那仙画中称东汉,那又说明了什么?
汉武帝手负于身后,忽然道:“众爱卿觉得这路小柒可是仙人?若是,那为何语气听上去并无超凡脱俗之意?”
这女声自称是路小柒,应该就是她的名讳,声音听上去很年轻活泼。他其实想说的是,仙人难道都是这么个调调?听上去真的一点没有一点仙意。只是刘彻对于这仙画的伟力还有所敬畏,所以没有说得那么直接,稍微婉转了一丢丢。
卫青耿直,摇头:“除去天幕神迹,臣观之不像。”
御史大夫张汤也躬身回答:“臣还注意到了一个词,这路小柒提了一句,公元105年。”
掌管天文与历法的太常令立刻道:“这听上去像是一种纪年的方法,只不过如今乃元朔二年,这公元105年和我朝所用的年号纪年似乎有所不同。”
汉武帝颔首,吩咐下去:“先观仙画,记住里面的内容,稍后再议。”
众臣躬身:“喏!”
仙画在继续。
【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在石头上和岩壁上刻字画画,也诞生了文字的雏形。到了商周时期,我们的老祖先在龟甲上和青铜鼎上刻画简单的图形或符号来记录信息,这些符号也被称为“象形文字”。大家可以想象,在这么坚硬的东西上刻字,困难程度有多高,既不便于携带也不便于传播,材料也稀少难寻。】
汉朝。
太常令忍不住又发出惊呼:“商周时期!老祖先!陛下,这仙画......”
秦朝。
李斯同样震惊,他向始皇道出自己的猜测:“这仙画中的女子口称商周时期为老祖先,陛下!这仙画......难道是为后世之人所做?”
“后世之人!”嬴政的眼中带着失望,如果真是后世之人,那说明并非鬼神之作,他求仙问药的算盘也就落空了。而且,这样的伟力,难道不是窃取了鬼神之力?为何不见鬼神出来彰显威仪?
这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他不禁在自己的心中产生了疑问。
不过,始皇毕竟是始皇,很快,他的眼神中又泛着光彩,心神动荡,“后世之人!没想到后世竟然可以做到如鬼神一般,辟天为幕。只是,不知道这后世,是否还是我大秦世代相传的基业?华夏是否还万古长存?”
【好在,后来我们有了竹简。竹简的好处是竹子到处都有,长得也快,取材方便。但不好的地方呢就是太重。史传,秦始皇嬴政每天要批阅的奏章按照重量可以用石来计。石是那时候的计量单位,换算下来,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我们的始皇大大,一天就要批改几百斤的奏章。想象一下,几百斤搬来搬去,展开来又卷起来,手都要断了,真的是好累的。】
仙画中的女声变得语调轻快,诙谐之极。而众人眼见一丛又一丛的竹子被砍下来,被削成了竹片,又变成了上面镌刻有文字的竹简。
咸阳宫内。
所有人都沉默了。
刚刚的猜测没过几秒就成了真。
蒙毅和李斯惶恐的躬身:“陛下功秋盖世!大秦必万古长存!华夏必万古长存!”
这女子路小柒的语气对始皇似乎多有调侃,实在是大不敬!
嬴政淡然一笑,这后世之人既有这样的手段,可与仙家媲美,对自己不敬也在情理之中。他早就把情绪转移到了竹简上,不得不承认,这仙画说得对!他每日批改的奏章加起来,估计可以堆成一座山丘。
只不过,他可不用自己搬,自有内侍代其劳。
只是不知道这女子口中的“纸”为何模样,听上去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他眼中闪过幽思。
而咸阳街头的人已经从一开始的跪伏状态变成了好奇观看,看到这里,欣喜的道:“原来这就是竹简!”
“这上面就是文字!”
秦朝的时候,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竹简长什么样的。只有贵族,才有认字习文的机会,平民偶尔能有那么几个。至于庶民,想都不用想。这是很多人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竹简,也见到真正的文字。
甚至有人涕流满面:“原来竹简就是这样!”
当然,这是在都城之内的人才有这样的觉悟和追求学问的心思。在大秦广袤的田间地头,农夫们只是笑了起来:“原来皇帝每天也这么辛苦!”
“可不是?一两石的东西,搬来搬去,手真的要断。”
而实际运用律法的小吏目们对上面所说的“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更敏感——这“斤”是不是就是之后的计量单位?
汉朝。
在简单讨论完“仙人”的身份之后,汉武帝刘彻对嬴政深深共情了。谁说不是呢?竹简实在是极为笨重,极为不便!想当初,他看东方朔呈上来的自荐,看了整整两个月!那竹简堆起来能堆满小半个房间。
他长叹一声,觉得自己实在是过于辛劳,同时心里也起了好奇。后世之人称秦始皇,不知道自己百年后的庙号会是什么,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样的评价?
他汉家天下,是否千秋万代?
哎,算了,也不指望千秋万代,最起码……要比周朝长一点才行吧。
他对下面的视频也就更上心了。
晋朝。
书圣王羲之宽袍大袖,形容潇洒的半靠床榻之上,看着天上的仙画。看到竹简这一段的时候,他抚须笑道:“庆幸本朝有纸!不然,天下将没有书法这样美妙的事物,那将少掉多少乐趣!”
他兴之所至,不及穿履,光着脚就回到了室内,挥毫在纸上写下四字:《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之前他与友人在兰亭聚会,欢饮作诗。大家举荐他为当时的诗集写序,他这段时间都找不到灵感,没想到却在这个晚上,文思泉涌,竟一气呵成。
唐朝。
则天帝对身边的女官上官婉儿道:“自古女性比男性体弱,如果纸张没有得到发明,那像朕与你这般女子,大概率只能乖顺的囿于后院,哪有如今?如此看来,这纸的发明,的确是功在千秋。”
上官婉儿微微欠身:“陛下雄才伟略,不管纸有没有发明,您都会成为大周的陛下。”
武则天看了她一眼,轻哼一声,却带着笑意:“你这张嘴最近是越来越像抹了蜜,倒是能和昌宗比一比。”
上官婉儿忙道:“陛下谬赞了。”
心中却一悚,心想以后和张昌宗来往还是要更加隐秘一点才行。
【和竹简同期其实还有一种书写材料,那就是缣帛。从史料和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用缣帛书写而成的帛书。缣帛其实就是一种细而薄的丝织品,它的优点是很轻很好携带,写起来也不费劲。但缺点是,真的太太太贵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物质丰富的现在,让你用丝绸来写字,你都会心痛自己的钱包。这得什么档次才能每天用啊,对吧?更何况,是在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呢?那会儿即使是贵族,也很难随时用上这东西。所以,它通常只用于皇家、贵族藏书。】
【于是,时间快进到了公元105年,“蔡侯纸”在历史上登台亮相。】
东汉和帝时期。
蔡伦急匆匆的行至殿前,耳边听着仙画的声音,忐忑不安的跪了下来:“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
华夏这个词,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帛书出现得很早,现存最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唯一的完整帛书,1942年9月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子弹库楚墓。但是呢,它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流行开来,因为实在太贵了。
第3章
东汉定都洛阳,建南、北两宫。而这两宫中又有东宫和西宫,其中,皇帝例居东宫,皇太后皆住西宫。
蔡伦跪在东宫德阳殿前,殿上坐着的正是汉和帝刘肇与邓皇后。
他到德阳殿的时候,仙画正放到新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