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就是,我儿孝顺,想着爹娘,又怎么会怪罪呢?”
“那就好,那我们快进屋,你们也尝尝吧。”
“诶,进屋,我们一家人一块吃。”
一家人温情脉脉,虽然依旧住在破旧的小屋里,但却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被他们寄予厚望的独孤珩,此时却有些烦恼。
因为王籍之建议,这次端午节应该召开大规模的宴会,就像在建康那样,司马裒也赞同,因为他们总要想办法暂时稳住会稽的上层,这样他们的种种政策才好推行下去。
虽然从理智上来看,这没有任何问题,但独孤珩的情感上,却已经腻歪透了那些世家的嘴脸,他并不愿意出席,而这一次声援他的,依旧是王羲之,哦,对了,还有刘翘。
说起来他们两个会认识,还是全托了独孤珩的福,刘翘做了一郡功曹,而王羲之也得到了一个监军的职位,正好和刘翘相配合。
本来他们一个学文,一个尚武,是没什么相同点的,可偏偏这性子倒是都赤诚的很,再加上年纪也相差不大,认识了之后,不过数日便越发的熟稔且脾气相投,竟是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独孤珩对此也乐见其成,反正他们都是一类人,这样将来做事才更加配合默契,这就叫志同道合了。
可也是因为这样,王羲之也对一些为富不仁的世家产生了恶感,间接导致他这次选择支持独孤珩,而不声援他自己的亲兄长。
可这端午节宴会他们几个若是都不出席也实在不象样子,没办法,王籍之只能联合司马裒,是好说歹说,苦口婆心的劝啊。
最后没办法,独孤珩和王羲之也只好勉强答应,而刘翘呢,纵然不情愿,但碍于他们都答应了,自己也不好推脱,只能点头。
王籍之和司马裒以为这样就行了,谁知他们三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端午节那天,几人出席是出席了,可只露了一会儿面,就逃席了。
没错,正是玩的当初在建康端午节宴会那一套,参加可以,但没说要从头到尾都在,更何况皇家宴会独孤珩都带着王羲之逃过,又怎么会在意这样一个地方性宴会呢?
而刘翘见他们逃席了,自己更是待不住,偷偷的便跟了上去,同一时间跟上的,还有韩琦,四人几乎是前后脚逃离了举办宴会的园子。
而司马裒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逃席的独孤珩和王羲之,因为这套路太熟悉了,他们几个不知道干过多少次,以前司马裒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的,可这次,他不能走,真的不行,因为他是东道主,而不是赴宴的客人,他必须得在。
可一下少了他们几个,也着实有些显眼,没办法,司马裒只能让王籍之帮着打掩护,至于刘翘那边,有他爹刘靖在,也没什么问题。
就这样,逃席的三人顺利出了园子,然后兴冲冲的骑马准备赶往镇上,听说这次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活动,他们这是打算去凑热闹。
幸亏韩琦及时赶到,提醒他们这段时间在老百姓面前露面的情况也不少了,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乔装一下比较妥当。
几人也觉得他说的对,便都听话的任他给自己装扮,结果就是,四个女装大佬闪亮上线了,独孤珩和韩琦都适应良好,而王羲之和刘翘纵然觉得难为情,但想着总归不用见那些世家的嘴脸,又能去玩,也就打算忍了。
韩琦还贴心的给四人都准备了帷幔,这下子连忍也不必忍了,他们几个高高兴兴的出发了,岂料也是因为这身装扮,而引出了祸端。
第66章
变故骤生
五月初五,谓之端午,是从先秦时期就传下来的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楚国投河殉道的屈原。
而当初得了投河的消息,为了拯救屈子,人们竞相争渡,划船抢人,故而衍生出了划龙舟活动。
为了不让鱼虾伤屈子尸身,人们就用叶子包着米,并用丝线扎好,扔进河里,这便是粽子的来历。
加之五月酷热难耐,被称为恶月,所以这天人们还要在手臂处系上五彩丝线,煮艾叶水洗澡,并喝菖蒲酒,佩戴香包,以求辟邪,并驱赶蛇虫。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风俗,一代代的延续下来,进而成为盛大的节日。
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每到端午节这日,不管什么身份,有钱还是无钱,都可欢庆佳节,看龙舟,吃粽子,热热闹闹的,但到底宫中与民间不同。
独孤珩与王羲之因其高贵的出身,自是参加过好多次的端午节宴会,菜品精致,规矩众多,是一种独属于世家大族内部的风雅。
可这民间的端午节,他们却还从未真正参与过,数不清的百姓都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河边,为自己喜欢的龙舟队伍喝彩打气,场面喧闹又盛大,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底层人民独有的粗犷与热情。
两者明明并无共通之处,可偏偏独孤珩和王羲之这两个世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此时此刻,却仿佛感同身受一般,得到了相同的喜悦。
他们暂时忘却了身份,也不记得自己是偷跑出来,还是女郎装扮,就那么情不自禁跟着周围人一同高声喝彩,连连打气,好像要将胸中的欢乐和激动一同抒发出来似的。
也许是刘翘带的他们,亦或者是少年人天生就有这样的朝气与热烈,总之他们难得这般放肆的喊叫,而不必顾及什么规矩礼节,仿佛回到了上古那个肆意纵情的时代。
“那就好,那我们快进屋,你们也尝尝吧。”
“诶,进屋,我们一家人一块吃。”
一家人温情脉脉,虽然依旧住在破旧的小屋里,但却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被他们寄予厚望的独孤珩,此时却有些烦恼。
因为王籍之建议,这次端午节应该召开大规模的宴会,就像在建康那样,司马裒也赞同,因为他们总要想办法暂时稳住会稽的上层,这样他们的种种政策才好推行下去。
虽然从理智上来看,这没有任何问题,但独孤珩的情感上,却已经腻歪透了那些世家的嘴脸,他并不愿意出席,而这一次声援他的,依旧是王羲之,哦,对了,还有刘翘。
说起来他们两个会认识,还是全托了独孤珩的福,刘翘做了一郡功曹,而王羲之也得到了一个监军的职位,正好和刘翘相配合。
本来他们一个学文,一个尚武,是没什么相同点的,可偏偏这性子倒是都赤诚的很,再加上年纪也相差不大,认识了之后,不过数日便越发的熟稔且脾气相投,竟是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独孤珩对此也乐见其成,反正他们都是一类人,这样将来做事才更加配合默契,这就叫志同道合了。
可也是因为这样,王羲之也对一些为富不仁的世家产生了恶感,间接导致他这次选择支持独孤珩,而不声援他自己的亲兄长。
可这端午节宴会他们几个若是都不出席也实在不象样子,没办法,王籍之只能联合司马裒,是好说歹说,苦口婆心的劝啊。
最后没办法,独孤珩和王羲之也只好勉强答应,而刘翘呢,纵然不情愿,但碍于他们都答应了,自己也不好推脱,只能点头。
王籍之和司马裒以为这样就行了,谁知他们三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端午节那天,几人出席是出席了,可只露了一会儿面,就逃席了。
没错,正是玩的当初在建康端午节宴会那一套,参加可以,但没说要从头到尾都在,更何况皇家宴会独孤珩都带着王羲之逃过,又怎么会在意这样一个地方性宴会呢?
而刘翘见他们逃席了,自己更是待不住,偷偷的便跟了上去,同一时间跟上的,还有韩琦,四人几乎是前后脚逃离了举办宴会的园子。
而司马裒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逃席的独孤珩和王羲之,因为这套路太熟悉了,他们几个不知道干过多少次,以前司马裒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的,可这次,他不能走,真的不行,因为他是东道主,而不是赴宴的客人,他必须得在。
可一下少了他们几个,也着实有些显眼,没办法,司马裒只能让王籍之帮着打掩护,至于刘翘那边,有他爹刘靖在,也没什么问题。
就这样,逃席的三人顺利出了园子,然后兴冲冲的骑马准备赶往镇上,听说这次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活动,他们这是打算去凑热闹。
幸亏韩琦及时赶到,提醒他们这段时间在老百姓面前露面的情况也不少了,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乔装一下比较妥当。
几人也觉得他说的对,便都听话的任他给自己装扮,结果就是,四个女装大佬闪亮上线了,独孤珩和韩琦都适应良好,而王羲之和刘翘纵然觉得难为情,但想着总归不用见那些世家的嘴脸,又能去玩,也就打算忍了。
韩琦还贴心的给四人都准备了帷幔,这下子连忍也不必忍了,他们几个高高兴兴的出发了,岂料也是因为这身装扮,而引出了祸端。
第66章
变故骤生
五月初五,谓之端午,是从先秦时期就传下来的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楚国投河殉道的屈原。
而当初得了投河的消息,为了拯救屈子,人们竞相争渡,划船抢人,故而衍生出了划龙舟活动。
为了不让鱼虾伤屈子尸身,人们就用叶子包着米,并用丝线扎好,扔进河里,这便是粽子的来历。
加之五月酷热难耐,被称为恶月,所以这天人们还要在手臂处系上五彩丝线,煮艾叶水洗澡,并喝菖蒲酒,佩戴香包,以求辟邪,并驱赶蛇虫。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风俗,一代代的延续下来,进而成为盛大的节日。
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每到端午节这日,不管什么身份,有钱还是无钱,都可欢庆佳节,看龙舟,吃粽子,热热闹闹的,但到底宫中与民间不同。
独孤珩与王羲之因其高贵的出身,自是参加过好多次的端午节宴会,菜品精致,规矩众多,是一种独属于世家大族内部的风雅。
可这民间的端午节,他们却还从未真正参与过,数不清的百姓都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河边,为自己喜欢的龙舟队伍喝彩打气,场面喧闹又盛大,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底层人民独有的粗犷与热情。
两者明明并无共通之处,可偏偏独孤珩和王羲之这两个世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此时此刻,却仿佛感同身受一般,得到了相同的喜悦。
他们暂时忘却了身份,也不记得自己是偷跑出来,还是女郎装扮,就那么情不自禁跟着周围人一同高声喝彩,连连打气,好像要将胸中的欢乐和激动一同抒发出来似的。
也许是刘翘带的他们,亦或者是少年人天生就有这样的朝气与热烈,总之他们难得这般放肆的喊叫,而不必顾及什么规矩礼节,仿佛回到了上古那个肆意纵情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