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盖养鸡场(2)
这些鸡蛋,母鸡,自然都是村民们特意给李春儿和周天楚的成亲礼物。
礼轻情意重,却是村民们的一片心。
更何况,对于家境不好的村民们来说,家里攒上几个鸡蛋,养一两只下蛋的母鸡,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些事情,李春儿是深有体会。
看着村民们送的鸡蛋与母鸡,李春儿的心里真的很感动,同时也在心里想着处理这些鸡蛋与母鸡的法子。
听厨娘说,所有村民们送的鸡蛋加在一起,都快接近两千个了。
如今天气越来越炎热,鸡蛋存放的时间本就不能太长,就算是把鸡蛋当饭吃,这么多鸡蛋也是吃不完的。到时候因为放得太久,而变坏了,岂不是太过可惜。
鸡蛋多,母鸡的数量也不少,足足有九十只,几乎是村子里每家每户都送了一只过来。
九十只母鸡,虽然多了点,但好在家时也不缺这些养鸡的粮食,只要养在那里就行。
看着满院子乱跑的母鸡,周夫人是真心发愁了,见李春儿一副沉思的样子,便问道:春儿,你想到怎么处理这些鸡蛋和母鸡的法子没有?
娘,我暂时还没想到好的法子。李春儿摇了摇头,一脸的犯难。
春儿,要不,咱们将这些鸡蛋和母鸡拿去镇上卖了,虽然换的钱可能不多,但也照样可以帮助村民们。这也算是取之村民,用之村民,毕竟那些村民们在家里攒些鸡蛋,养几只母鸡也不容易。见李春儿没有想到好的法子,周夫人便提出了自己的意思。
全部留下来吃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拿到外面去换些钱,周夫人还真想不到比这个更好的法子。
说实话,鸡蛋和母鸡的数量虽多,要真拿去卖掉,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
比想那些个员外捐赠的银子,根本就不值一提,就算是用来帮助村民们,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所以,对于周夫人的提议,李春儿不是很赞同,娘,这些也赚不了几个钱,反而要浪费人力,物力。再说,要是让村民们知道,我们将他们的心意拿去卖掉了,说不定心里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周夫人仔细一想,也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那些村民们送鸡蛋和母鸡过来的时候,都说是给李春儿补身子用,要真把他们的心意拿去卖掉了,这事儿还真是说不过去。
不能拿去卖掉,周夫人也不再支招了,随着李春儿去想办法。
娘,春儿,我回来了。
就在两人发愁的时候,周天楚的温润的声音在她们身后响了起来。
楚儿,你回来得正好,赶紧的来帮着想个法子。听到他的声音,周夫人忙将他拉了过来。
怎么这么多母鸡?周天楚走了过来,看着满院子的母鸡,一阵诧异。
周夫人解释道:这都是昨天那些个村民们送过来的,你昨天忙着招呼客人,后来又喝得不醒人事,我也就没和你说。本来想着今天告诉你这事儿,不曾想,你一大早就出去了,也就没来得及告诉你这些事情。
不止这些母鸡了,房间里还有将近两千个鸡蛋。李春儿浅笑着看了他一眼,想到房间里那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嘴角就微微有些抽搐。
果然,名声太大也不行!
送礼的人多了,处理礼物也是一件很伤神的事情。
想不出法子,李春儿也不费脑力了,随口问着周天楚,周大哥,学堂里面的事情怎么样?孩子们那么多,吴先生他们几个管得过来吗?
自从那天给学堂招了五个厨娘之后,李春儿便没有再去过学堂,学堂里的事情一直都是周天楚在忙活,她也一直没怎么过问。
此时问起来,也仅仅只是因为突然想到这事儿。
不过,提起学堂,李春儿的脑海里瞬间有一抹亮光闪过,不等周天楚回答,便笑了起来,我有法子了。
闻言,周天楚和周夫人同时将目光放到了她的身上,等着她的下言。
瞧着地上不少的鸡屎,还有鸡毛,李春儿皱了皱眉,朝着两人道:娘,周大哥,这院子里这么多母鸡,气味也不怎么好闻,我们去前厅说。
三人来到前厅,李春儿便笑着朝周天楚道:周大哥,村民们送了这么多母鸡,我们也不可能将它们全部养在家里。反正村子里的空地方多,上次那些个员外们又捐赠了那么多钱,你不如考虑盖个养鸡的场子出来。母鸡除了下蛋,还能孵小鸡。到时候,从村子里面挑几个对养鸡有经验的村民出来,让他们专门负责饲养鸡,要是养鸡养出了其中的门门道道,这可是一条不错的赚钱法子。
见周天楚的眼光发亮,随即又笑着道:至于鸡蛋,不如拿到学堂里面去,让厨娘煮给孩子们吃。那些孩子们平时在家里,只怕也是难得吃上一个鸡蛋,鸡蛋里面的营养很丰富,正好趁这个机会给孩子们补充一些营养,也有助于他们的脑力开发。
楚儿,春儿这法子好!以后养鸡场盖起来了,就算不靠着它赚钱,咱们清水村自给自足也不错。周天楚还没开口,一旁的周夫人就笑了起来,随即又道:村子里不是还在建赡养堂和义诊堂吗?老人,病人,再加上学堂里面的孩子们,这些人的身体都比不得那些年轻力壮的青年,身体更缺不得营养,要是这些人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偶尔炖些鸡汤来喝,那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这就找几个村民圈地方去。听两人这么一说,周天楚的脑海里瞬间浮现了一副蓝图,心情也有些迫不及待了,丢下一句话,就急匆匆的出了门。
成了家,就要忙着自己的事业。
现在的周天楚是势必要带着清水村的村民们走向富裕的道路。
周天楚是个行动派,那天带着几个村民将要盖养鸡场的地方圈了起来,事后就和李春儿一起合计画了一个养鸡场的图纸出来。
要在村子里盖养鸡场子的事情,周天楚也没有瞒着村民们。(未完待续)
礼轻情意重,却是村民们的一片心。
更何况,对于家境不好的村民们来说,家里攒上几个鸡蛋,养一两只下蛋的母鸡,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些事情,李春儿是深有体会。
看着村民们送的鸡蛋与母鸡,李春儿的心里真的很感动,同时也在心里想着处理这些鸡蛋与母鸡的法子。
听厨娘说,所有村民们送的鸡蛋加在一起,都快接近两千个了。
如今天气越来越炎热,鸡蛋存放的时间本就不能太长,就算是把鸡蛋当饭吃,这么多鸡蛋也是吃不完的。到时候因为放得太久,而变坏了,岂不是太过可惜。
鸡蛋多,母鸡的数量也不少,足足有九十只,几乎是村子里每家每户都送了一只过来。
九十只母鸡,虽然多了点,但好在家时也不缺这些养鸡的粮食,只要养在那里就行。
看着满院子乱跑的母鸡,周夫人是真心发愁了,见李春儿一副沉思的样子,便问道:春儿,你想到怎么处理这些鸡蛋和母鸡的法子没有?
娘,我暂时还没想到好的法子。李春儿摇了摇头,一脸的犯难。
春儿,要不,咱们将这些鸡蛋和母鸡拿去镇上卖了,虽然换的钱可能不多,但也照样可以帮助村民们。这也算是取之村民,用之村民,毕竟那些村民们在家里攒些鸡蛋,养几只母鸡也不容易。见李春儿没有想到好的法子,周夫人便提出了自己的意思。
全部留下来吃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拿到外面去换些钱,周夫人还真想不到比这个更好的法子。
说实话,鸡蛋和母鸡的数量虽多,要真拿去卖掉,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
比想那些个员外捐赠的银子,根本就不值一提,就算是用来帮助村民们,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所以,对于周夫人的提议,李春儿不是很赞同,娘,这些也赚不了几个钱,反而要浪费人力,物力。再说,要是让村民们知道,我们将他们的心意拿去卖掉了,说不定心里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周夫人仔细一想,也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那些村民们送鸡蛋和母鸡过来的时候,都说是给李春儿补身子用,要真把他们的心意拿去卖掉了,这事儿还真是说不过去。
不能拿去卖掉,周夫人也不再支招了,随着李春儿去想办法。
娘,春儿,我回来了。
就在两人发愁的时候,周天楚的温润的声音在她们身后响了起来。
楚儿,你回来得正好,赶紧的来帮着想个法子。听到他的声音,周夫人忙将他拉了过来。
怎么这么多母鸡?周天楚走了过来,看着满院子的母鸡,一阵诧异。
周夫人解释道:这都是昨天那些个村民们送过来的,你昨天忙着招呼客人,后来又喝得不醒人事,我也就没和你说。本来想着今天告诉你这事儿,不曾想,你一大早就出去了,也就没来得及告诉你这些事情。
不止这些母鸡了,房间里还有将近两千个鸡蛋。李春儿浅笑着看了他一眼,想到房间里那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嘴角就微微有些抽搐。
果然,名声太大也不行!
送礼的人多了,处理礼物也是一件很伤神的事情。
想不出法子,李春儿也不费脑力了,随口问着周天楚,周大哥,学堂里面的事情怎么样?孩子们那么多,吴先生他们几个管得过来吗?
自从那天给学堂招了五个厨娘之后,李春儿便没有再去过学堂,学堂里的事情一直都是周天楚在忙活,她也一直没怎么过问。
此时问起来,也仅仅只是因为突然想到这事儿。
不过,提起学堂,李春儿的脑海里瞬间有一抹亮光闪过,不等周天楚回答,便笑了起来,我有法子了。
闻言,周天楚和周夫人同时将目光放到了她的身上,等着她的下言。
瞧着地上不少的鸡屎,还有鸡毛,李春儿皱了皱眉,朝着两人道:娘,周大哥,这院子里这么多母鸡,气味也不怎么好闻,我们去前厅说。
三人来到前厅,李春儿便笑着朝周天楚道:周大哥,村民们送了这么多母鸡,我们也不可能将它们全部养在家里。反正村子里的空地方多,上次那些个员外们又捐赠了那么多钱,你不如考虑盖个养鸡的场子出来。母鸡除了下蛋,还能孵小鸡。到时候,从村子里面挑几个对养鸡有经验的村民出来,让他们专门负责饲养鸡,要是养鸡养出了其中的门门道道,这可是一条不错的赚钱法子。
见周天楚的眼光发亮,随即又笑着道:至于鸡蛋,不如拿到学堂里面去,让厨娘煮给孩子们吃。那些孩子们平时在家里,只怕也是难得吃上一个鸡蛋,鸡蛋里面的营养很丰富,正好趁这个机会给孩子们补充一些营养,也有助于他们的脑力开发。
楚儿,春儿这法子好!以后养鸡场盖起来了,就算不靠着它赚钱,咱们清水村自给自足也不错。周天楚还没开口,一旁的周夫人就笑了起来,随即又道:村子里不是还在建赡养堂和义诊堂吗?老人,病人,再加上学堂里面的孩子们,这些人的身体都比不得那些年轻力壮的青年,身体更缺不得营养,要是这些人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偶尔炖些鸡汤来喝,那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这就找几个村民圈地方去。听两人这么一说,周天楚的脑海里瞬间浮现了一副蓝图,心情也有些迫不及待了,丢下一句话,就急匆匆的出了门。
成了家,就要忙着自己的事业。
现在的周天楚是势必要带着清水村的村民们走向富裕的道路。
周天楚是个行动派,那天带着几个村民将要盖养鸡场的地方圈了起来,事后就和李春儿一起合计画了一个养鸡场的图纸出来。
要在村子里盖养鸡场子的事情,周天楚也没有瞒着村民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