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太后的圣寿节办得极是讲究,皇帝不但赦了一批人,还在京城各寺庙都施舍香油,在圣寿那一日点起了五千九百盏海灯,为太后祈福。
除此之外,外命妇入宫朝见道贺并赐宴,当然更是惯例了。桃华虽然还没有成婚,但既然已经得了皇帝赐婚的圣旨,连大婚的日子都定下了,太后也就传召她一并入宫。
“圣寿节是大日子,入宫的人多,姑娘只要大面上规矩不差也就是了。”尚仪局派来指点桃华规矩的这位姓郑,看面相跟海姑姑一样的刻板,但相处起来就知道脾性好得多了,“只是估计太后会将姑娘特别叫过去,这时候就万不可出错了。”
桃华觉得这事儿根本不用想,太后十之八九是要把她叫过去的。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估计太后也不可能很明显地刁难她。
郑姑姑也是相同的意见:“最多是让姑娘行礼时多福身一会儿,只是这样的场合,并不会太过分。不过给姑娘上的点心或菜色,可能多半都不方便食用。”
不方便食用,指的是给你上那些容易掉渣的点心或者要剥壳的菜式,吃不好就很容易仪态尽失,被人看了笑话。
桃华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脑袋,怎么就能想得出那么多整人的招数,有这些时间琢磨点啥不好呢?下这些小里小气的绊子,究竟意义何在?
“姑娘可别小看了这些事。”郑姑姑挑剔地端详着桃华的新装,示意薄荷给她头上又加了两朵珠花,这才点点头表示可以了,“宫里头讲究这个。虽说没什么大意思,终究入乡随俗。姑娘将来是郡王妃,若是有什么失礼的地方,难免招人议论,或许还会议及安郡王。毕竟世家大族里出来的,也看重这些。”
桃华叹了口气:“我明白的。谢谢姑姑。”郑姑姑这几个月给她讲的不单是仪态规矩,更要紧的是宫里那些禁忌乃至各宫嫔妃和各家诰命们的脾性言行。用她的话来说:“不要求姑娘在礼数上堪为德范,但行止应对要教别人都挑不出大错儿来。”就是说,行礼的事儿能做到八十五分以上就行,但最好是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实在做不到,至少不要说会触犯到对方禁忌的话。
“姑娘——”桔梗儿自从海姑姑被送回宫之后又欢乐地回去伺候蒋柏华了,这会儿眨巴着眼睛从门外探进头来,一脸抑制不住的激动之色,不过一看见郑姑姑就连忙收起了笑容,规规矩矩地低下头站住。
郑姑姑略带一点儿责备地道:“不管有什么事,进姑娘的房里都不可这般失态。若是姑娘房里有客呢?或是将来姑娘嫁进郡王府,王爷在房里,也能这般冒冒失失地闯不成?姑娘是宽和的人,你们就更该知道规矩才是。不然叫外人知道了,不说你们失礼,却会说姑娘不能御下了。”
桔梗儿脑袋几乎低到胸口,大气也不敢喘地听训。桃华看她这可怜样儿,不禁笑着摇了摇头:“姑姑饶她这一回。这些日子她也还懂事,今儿不知是什么事高兴成这样,就忘了规矩了。”
自打海姑姑来了,桃华这院子里的人就都被拘束住了。后来郑姑姑再来,也同样要教导她们规矩,所以这些日子丫鬟们的行动都与从前不同,颇有些新气象了。桔梗儿像今日这样一头又往桃华屋子里扎,还真是几个月来的头一回。
郑姑姑来之前早得过示意,知道这位未来的郡王妃颇得皇帝喜爱,自然对她的丫鬟也不会太过重责,便点了点头道:“既然姑娘这样说了,还不快谢过姑娘,以后不要再犯了。”
桔梗儿连忙给桃华行礼,起身之后才道:“郡王府送了好些东西来,姑娘快去看看吧。”说到最后,到底还是没忍住,嘴角又翘起来,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桃华看这丫头这样儿也觉得好奇起来。沈数三不五时的要往这里送点东西,按说也不至于让桔梗儿乐成这样,这是送了什么好东西来了?
郑姑姑是个极有眼色的人,断不会在这时候拦着,便道:“姑娘这大半日也累了,去散散心也好。”
为了进宫,郑姑姑特意指点着做了新衣,又说首饰不可太少,索性把景氏当初送的那副镶红宝的头面全都插戴上了,再来练习行礼。
景氏出手大方,那头面用的都是赤金,插戴起来确实显得富丽堂皇,可是份量也是十足,桃华顶了小半天已经觉得扯得头皮都痛,巴不得郑姑姑这一声,赶紧解放了脑袋,跟着桔梗儿走了。
搬了新宅之后,蒋锡就在桃华的小院旁边特地又拨了几间房做她的私库,好准备装她的嫁妆——虽则说内务府会按郡王妃的规格准备嫁妆,可那些东西都是些应付场面的,蒋锡自然还是要给女儿准备的。
现在,原本准备拿来装新打家具的那间库房门开着,里头摆了整整十个木箱,一个中年人正站在库房里跟蒋锡说着话,一见桃华过来便抱拳一揖:“见过姑娘。”
这人桃华认得——从西北过来的谋士邬正,之前在药材的采买过程中见过,不过那时候主要是蒋锡跟他打交道。今日居然是他上门送这些东西,想必是很要紧的东西了。
不过还没等桃华问,蒋锡就高兴地道:“桃姐儿,这些是郡王爷送来给你做嫁妆的。”
嫁妆?桃华惊讶地看着邬正。她想到过沈数应该还会送东西过来,但应该也就是像从前送那一匣宝石一样,可这十个大箱子是怎么回事?
这间空房乃是几间库房中最大的,原是预备装打好的床柜之用,可见宽敞。但现在十个箱子也把地面摆得满满当当,这么多东西,沈数是从哪里搬来的?
邬正捻着小胡子笑道:“这些都是先帝留给王爷的,一直封存在内务府。前几日王爷去瞧过,捡了这些让在下给姑娘送来,另外一半会充做聘礼。”
这下蒋锡也愣了。刚才邬正说这是沈数给桃华的嫁妆,他虽然高兴,可怎么也没猜到这是先帝留下来的东西,更没想到还会有一半做了聘礼,这就等于先帝留给沈数的东西,全都转到桃华名下了!
邬正看着蒋家父女惊讶的神色,暗想王爷的目的可是达到了,笑眯眯道:“王爷说,礼部将六礼时间定得太急,恐怕外头有人因此轻视了姑娘,所以——”
桃华怔怔地看了看地上的箱子,所以,这是来给她撑脸面了?
“麻烦邬先生回复王爷,就说——就说我都知道了。”说什么呢?沈数的心意已经明明白白地摊开在眼前了,他给了多少,日后她就会回报多少,无须多说。
蒋锡亲自送邬正出去,薄荷捏着一迭单子还站在那里发愣:“姑娘,这上头好多东西。”什么首饰、玉器、摆设、古玩,可谓应有尽有,比蒋家能给桃华准备的所有嫁妆加起来都要贵重。
“对着清单点过,好生收起来。”桃华也还有些出神,随手掀开一个,里头装了一堆锦盒,锦缎的颜色都已经发乌,可见封存的时间确实不短了。桃华捡了最上头一个打开,里头装的是一对白玉环。
这对白玉环大小并不相同,小的一个恰好能套进大的里头,乃是一对同心环。环为白玉,素面无纹,只是两环上各有一块浅红色玉皮,恰好都呈莲花形。并放在一起时便如一对并蒂莲花,于夫妇二人寓意甚佳。
桃华仔细看了看,嘴角微弯,把盒子抱在怀里:“这个不用放进库房了。帮我想想该用什么颜色的丝线打上络子好看。”一对并蒂莲花,她和沈数各佩一只,也不枉先帝特意留下这同心环,更不枉沈数特地将这盒子放在最上头。
沈数拿先帝留下的东西送去蒋家的事,自然瞒不过众人,一时外头难免有些议论。不过这些东西当初先帝留下的时候就说过是给他成婚后用的,至于人家愿意怎么用,别人还真管不着。
然而人就是这么闲,越是自己管不了的事越喜欢嚼舌,直到圣寿当日,桃华奉旨入宫,就感觉有不少人在背后对她投之以目,低声私语,显然是在议论着什么。
桃华只当没看见。入宫之前郑姑姑就提醒过她,沈数此举是给她挣了脸面,但同样的,也给她招来了更多的非议。那些羡慕她的人,同样会因为嫉妒而在背后诋毁她。不过郑姑姑也说了,这些人绝大部分只能议论议论,根本不敢在她面前表露出来,不必理睬即可。她真正要注意的,应该是那几位地位既高,又属于于党的诰命夫人们。
不过等桃华由宫人引导着站定了位置之后,就发现郑姑姑说得还不是那么准确。
虽说尚未正式成亲,也没有诰命品级,但太后仍按郡王妃的位置安排了她。说起来这也是合理的,毕竟圣旨已下,不可能再将她当成从前的医家女了。然而因为身上穿的根本不是诰命服饰,站在那里又格外的显眼,似乎很不合理。
不过如此一来,她离于党的诰命夫人们倒远了,却不幸站在了南华郡主身边。
南华郡主的脸色不是很好,虽然用了脂粉,桃华仍旧看得出来。看见桃华,她十分僵硬地扯了扯嘴角,眼里却没有半丝笑意,甚至有几分厌恨,倒让桃华莫名其妙起来——算一算,她对南华郡主一直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吧?别人不知道,她可是替江家四个人治过病了,南华郡主不感谢她也就罢了,这厌恨是哪儿来的?难道是因为太后厌恶的,她就也得跟着明确表示不喜?可现在太后都还要顾着个面子情儿,南华郡主怎么倒这么急先锋了?
文氏今日也来了。她身上只有个六品的敕命,不过因为跟着南华郡主,所以还是站在前头。她趁着南华郡主没注意的时候向桃华笑了一笑,低声道:“二弟病了,郡主有些忧心。”
那日江恒从外头回来,当天夜里就发起了低热。南华郡主初时以为他着了风寒,一边骂着下人不会伺候,一边着人请太医来诊治。太医来诊了,却说是郁结于心,故而略着些风就发作起来。
南华郡主只当儿子为了秋闱压力太大,连着几天都说秋闱中不中无关紧要,自己说完了,还要叫大儿子去开解弟弟。谁知道越是开解,江恒越是病势缠绵,吓得南华郡主强行将他从书房里挪了出来,连书本都不让他碰。
只是这些举措一概都没什么用,江恒的病势起起伏伏,低烧总是不断,人也渐渐萎靡下来。南华郡主吓得骂天骂地骂下人,终于问出来江恒发病那日曾经出过门。
这事儿自然着落到青盏头上,南华郡主一顿板子险些把他屁股打烂,才知道当日江恒是去了蒋府。
这话一问出来,南华郡主顿时没了声音。当初桃华被指给了沈数,她心里还暗暗高兴——如此一来,她就不必再去向儿子解释为何不肯让他娶蒋氏了——可万万没想到,江恒竟然用情如此之深,明明在她看来,蒋氏除了生得好些,根本没有半分可取之处啊。
然而这件事总不会是自己儿子的错。在南华郡主看来江恒是肯定不会错的,那错的自然就是蒋氏!不过才在无锡见了几面而已,就把江恒迷惑成这样,若说蒋氏没有蓄意勾引,叫南华郡主如何能接受呢?
事涉爱子,之前桃华给江家四人诊治过的事顿时就被南华郡主全抛到了脑后,一门心思地恨上了她。今日在宫里见了面,又怎么会给桃华什么好脸呢?
文氏十分担忧,但她只是儿媳,并不能左右南华郡主的好恶,只能尽量在中间斡旋。
不过南华郡主好歹还是有些理智的。今日是太后圣寿,皇帝尚且为此赦了一批人,她若是在这样的日子里闹起来,可不是给太后添堵么?因此虽然满肚子地厌恶,也只是冷冷看了桃华一眼就把头扭过去,眼不见心不烦。
虽说是自己的寿辰,太后的心情却不是很好,不过这一点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太后从出现的时候就满脸笑容,不但跟前来的诰命们亲切交谈,还把未来的郡王妃特地叫到了自己身边,似乎是打算用行动来反驳外界所说她有意将一个自己不喜的人安排给安郡王的谣言。
桃华端着得体的微笑坐在太后下方,心里暗暗佩服郑姑姑。宫人给她摆设的是一张绣凳,对她来说太矮了,想坐稳就得往前倾,从侧面看上去是很不美观的。偏偏她的侧面正对着下面的一排诰命们,这些人的眼睛可尖得很呢。倘若郑姑姑没有针对这些小手段对她进行过特殊培训,恐怕一会儿圣寿宴一散,未来郡王妃全无仪态的话就会传遍整个京城了。
桃华不在乎有人说这些,但她在乎有些人会因此讥笑沈数。沈数为她做了很多,那她也应该尽量去回报才对。
太后虽然把桃华叫过来,但并不怎么跟她说话,而是会在与其余内外命妇们说话的时候,猛不丁地把话题引到桃华这里来,或者就是直接问一句:“蒋氏觉得如何?”让人从头到尾都得打起精神来去听那些根本与自己毫无关系甚至也毫无兴趣的东西,简直是精神折磨!
总算太后结束了这场“会谈”,主要是因为有宫人进来回报,该开宴了,太后这才起身。桃华赶紧站起来,也意意思思地伸出手去——不是真打算搀扶太后,而是要表示一下她有搀扶太后的意图——这也是郑姑姑教的。
“充仪娘娘这是怎么了?”忽然间响起的声音将众人的目光都引到了赵充仪身上,她正由宫人搀扶着起身,敷了薄薄脂粉的脸透出苍白之色,眉眼间有强忍的不适……
☆、第141章 畸胎
赵充仪身体不适,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大约从一个月之前开始,她就时有头晕恶心的感觉,偶尔还会觉得眼前的景物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光,令得整个视野都说不出的别扭。
如今在宫中,她的份例供应已经仅次于皇后,再加上太后和皇帝时不时的赏赐,以及宫内司的暗中孝敬,其实她比皇后还过得实惠。不过即使如此,她也一直保持着警惕,饮食都是心腹宫人亲自盯着御膳房的厨子制做,不假他人之手,且入口前,必先由人试尝——这人是赵家为了她入宫特地寻来的,饮食里若加了什么堕胎小产寒宫害命的药草,一定能尝得出来。
有了如此周密的防备,仍旧身子开始不适,不能不让赵充仪有些头痛。不过传过来的太医实际上也没诊出什么问题来,只说她这大概是妊中反应。虽然她已经有孕八个月,妊娠反应早已该消失,然而因为她身子弱,又多思,所以仍有不适也是正常的。
赵充仪听完之后就将人打发走了,开的药熬出来也给倒了——她不敢信任这些太医,更不敢随便喝他们开的药——赵家新贵,还没来得及把手伸进太医院,赵充仪能管得住春华殿里的事,可控制不了外头,如果有人在药汤里做点什么手脚,她是防不胜防的。
不过,太医所说的多思体弱,赵充仪心里却是有数的。打从诊出了喜脉开始——不是皇帝宣布喜讯的那天,而是再之前,她的陪嫁宫人发现她小日子推迟了的那天——她就觉得宫里所有的人都像是要害她。等到消息传开,她更是没有睡过几个囫囵觉。身边的宫人都劝她放松心情,可是她怎么能作得到呢?
赵充仪其实是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快有孕的。依着当初家里的想法,最好是皇后生下皇子,她就可以跟着有孕了。谁知道皇后一直没动静,她这里倒先传了喜讯。想想前头宫里小产掉的那些孩子,看看前后左右那些小产过的嫔妃们,让她如何能不紧张呢?
开始是怕皇后不悦,到了后来,皇帝升了她的父亲,而宫内又有别的小妃嫔们来讨好投靠,在不知不觉间,赵充仪自己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她更怕失去这个孩子,因为没了这个孩子,她现在所有的一切风光可能也就都不存在了。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这是一个循环,赵充仪爬不出来。
今日太后圣寿,本来已经着人去告诉过她不必来,因为她的身孕已经八个月,头胎又是最要紧的,所以太后特许她不必过来,只要在自己宫里歇着就好。
可是赵充仪谢过太后的恩典之后,今日还是来了。她对外说是太后虽恩典,然而圣寿这样的日子,她至少要过来磕个头尽一尽孝心,断不可恃孕而骄。可是真正的原因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她不敢自己呆在春华殿。
皇帝在前头,太后和皇后都在宴上,她自己在自己宫,万一出点什么事,谁也不必负这责任,而且她很可能到时候连个太医都找不到。所以尽管早晨起来就觉得眼前有点发花,她还是来了。可坐在那里的时候倒还不觉得怎样,这会儿一站起身,就觉得脑袋沉重得仿佛抬不起来,眼前的景象都像被太过光亮的烛火笼罩着,颜色似乎都变浅了。
“快传太医,传太医!”太后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殿中众人面面相觑。大好的日子传太医,还是当着太后面前,这也太……太不吉利了。
“母后,让赵充仪回自己宫中休息吧。”皇后心里颇有些窃喜,面上却是一派庄重,“毕竟卑不动尊,您的圣寿,皇上本就是要为您祈福的……”
逢九之寿本就有些不利,皇帝想要大赦就是为了冲一冲这不利之处,现在赵充仪这里传了太医岂不是反而更加不吉利了?虽说她是孕妇,可论起位份辈分来,她是卑,太后为尊,没有为了她反而不顾太后的道理。
新任的兵部尚书赵夫人也在座,她是第一个不顾位置过去扶住女儿的人,听见皇后这番冠冕堂皇的发言,两眼里已经恨不能射出万支利箭,将皇后乱箭射死了。然而这番话又确实无法辩驳,她还真不敢说自己女儿就比太后要重要。
跟她过来的是她的儿媳赵大奶奶,也就是赵充仪的嫂子。赵充仪的哥哥如今带着爱妾在外头做知县,留下妻子于家中伺候父母。为着这个,赵大奶奶心里很不痛快,然而小姑子的肚子关系到赵家合族的前途,只要赵大奶奶还不打算和离回自己娘家,就得替赵家打算。
这会儿赵夫人已经气得发抖,赵大奶奶因为跟小姑子没那么深的感情,倒是冷静得多,目光一转就看见了桃华,立刻轻轻扯了婆母一下,低声道:“蒋。”
只一个字,赵夫人就猛然明白了,立刻干咳了一声道:“皇后娘娘说的是。”最后三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充仪虽身怀有孕,也不可冲撞了太后,这般的吉日,的确不宜宣太医。”
满殿的人都看着赵夫人,神色各异。有些面带讥讽,有些却闪过怜悯的眼色。赵夫人对众人视若无睹,只转向桃华:“只是充仪腹中这一胎乃是龙脉,太医不可召,能否请蒋姑娘诊一诊脉,若能道个无妨,也好叫大家安心。便是太后娘娘,也不必再担忧了。”
赵充仪的确是卑不动尊,然而她肚子里的却是太后的孙辈,太后若是不挂念,那就是不慈了。
太后倒是一脸关切的样子:“太医自然要召。这可是皇帝的血脉,怎可轻忽。快,快传太医!”
赵夫人真还不大敢就这么让太后传了太医,到时候说出去赵充仪的名头可不大好听。而且这不是现摆着一个神医么?太医院群医束手的承恩伯就是被她治得能从床上爬起来的,如今蓝田洛南两县还有生祠,太后把她指给安郡王的时候都提过此事,说她有大福德可佑身边人。既然如此,为什么放着不用反而用那些拿不准是哪一派的太医?要知道安郡王跟太后的关系可并不怎么好,至少他的未来王妃可没有害赵充仪的理由。
“并不敢在太后圣寿惊动太医,还是请蒋姑娘诊一诊脉吧?”太医跑来还不知要多久,蒋氏可就在面前呢。
皇后心里暗骂赵夫人阴险,有些压不住脸上的冷笑:“赵夫人,蒋氏是未来的郡王妃,不是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医匠。”
医者,下九流之列,只要出钱,叫你来就来,叫你走就走。可是蒋桃华已经被指为郡王妃,一位未来的王妃,是你能随便就使唤得动的吗?
太后轻叹一声:“还是快去召太医吧。”
赵夫人脸色微变,借着衣裳的遮盖捅了一下儿媳。赵大奶奶只得往前走了两步,冲着桃华就拜了下去:“还请蒋姑娘看在充仪娘娘怀着龙胎的份上,援手一二。”赵家请不动未来郡王妃,为了皇帝的血脉,请不请得动呢?
桃华始终只用一只耳朵听着这些无聊的勾心斗角,眼睛却始终在观察着赵充仪。
赵充仪脸色不好,嘴唇微微发乌,仿佛是心脏有点问题。但是她一直在不自觉地眨眼睛,证明她的眼睛很不舒服。这是什么毛病,难道会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
“充仪娘娘现在觉得怎样?”桃华还是问了。子痫可不是什么小病,赵充仪已经有八个月身孕,又是头一胎,弄得不好要出大事。只是如果真的是妊娠高血压,这里的太医应该也有一定经验,早就该着手诊治了才对。
“只觉得眼前发花……”赵充仪才说了一句,就觉得一股子恶心劲儿冲了上来,不禁转头干呕了一声,太阳穴两边顿时像有什么揪着似的疼了起来。
于阁老夫人轻咳了一声:“充仪娘娘身子是弱些,怎的到了这个时候还会恶心作呕呢?平日里太医是怎么伺候的,莫不是皇上和太后娘娘赏下去的那些补品都不曾用?”
太后和皇后赏的补品赵充仪还真不敢用,都收在库里呢。只有御膳房说是奉太后命每日给加的玫瑰露是她喜爱的,且日日都是心腹宫人亲眼看着调制,这才时常饮用。
不过这时候怎么能说实话?赵充仪扶头不语,身边的宫人连忙跪下答道:“补品日日用的,只是充仪这些日子身上沉重,夜里睡不踏实,才会头晕眼花……”
桃华摇了摇头。这可不全是因为缺乏睡眠而导致的头晕。
“充仪娘娘头痛吗?身上可有水肿?”
这些症状都有啊。宫人忙答道:“都是有的。”不过,孕妇不都会如此吗?腿脚肿胀什么的,有些孕妇到了要生的时候,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呢。
“这些日子充仪娘娘的饮食是清淡还是重味?”
除此之外,外命妇入宫朝见道贺并赐宴,当然更是惯例了。桃华虽然还没有成婚,但既然已经得了皇帝赐婚的圣旨,连大婚的日子都定下了,太后也就传召她一并入宫。
“圣寿节是大日子,入宫的人多,姑娘只要大面上规矩不差也就是了。”尚仪局派来指点桃华规矩的这位姓郑,看面相跟海姑姑一样的刻板,但相处起来就知道脾性好得多了,“只是估计太后会将姑娘特别叫过去,这时候就万不可出错了。”
桃华觉得这事儿根本不用想,太后十之八九是要把她叫过去的。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估计太后也不可能很明显地刁难她。
郑姑姑也是相同的意见:“最多是让姑娘行礼时多福身一会儿,只是这样的场合,并不会太过分。不过给姑娘上的点心或菜色,可能多半都不方便食用。”
不方便食用,指的是给你上那些容易掉渣的点心或者要剥壳的菜式,吃不好就很容易仪态尽失,被人看了笑话。
桃华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脑袋,怎么就能想得出那么多整人的招数,有这些时间琢磨点啥不好呢?下这些小里小气的绊子,究竟意义何在?
“姑娘可别小看了这些事。”郑姑姑挑剔地端详着桃华的新装,示意薄荷给她头上又加了两朵珠花,这才点点头表示可以了,“宫里头讲究这个。虽说没什么大意思,终究入乡随俗。姑娘将来是郡王妃,若是有什么失礼的地方,难免招人议论,或许还会议及安郡王。毕竟世家大族里出来的,也看重这些。”
桃华叹了口气:“我明白的。谢谢姑姑。”郑姑姑这几个月给她讲的不单是仪态规矩,更要紧的是宫里那些禁忌乃至各宫嫔妃和各家诰命们的脾性言行。用她的话来说:“不要求姑娘在礼数上堪为德范,但行止应对要教别人都挑不出大错儿来。”就是说,行礼的事儿能做到八十五分以上就行,但最好是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实在做不到,至少不要说会触犯到对方禁忌的话。
“姑娘——”桔梗儿自从海姑姑被送回宫之后又欢乐地回去伺候蒋柏华了,这会儿眨巴着眼睛从门外探进头来,一脸抑制不住的激动之色,不过一看见郑姑姑就连忙收起了笑容,规规矩矩地低下头站住。
郑姑姑略带一点儿责备地道:“不管有什么事,进姑娘的房里都不可这般失态。若是姑娘房里有客呢?或是将来姑娘嫁进郡王府,王爷在房里,也能这般冒冒失失地闯不成?姑娘是宽和的人,你们就更该知道规矩才是。不然叫外人知道了,不说你们失礼,却会说姑娘不能御下了。”
桔梗儿脑袋几乎低到胸口,大气也不敢喘地听训。桃华看她这可怜样儿,不禁笑着摇了摇头:“姑姑饶她这一回。这些日子她也还懂事,今儿不知是什么事高兴成这样,就忘了规矩了。”
自打海姑姑来了,桃华这院子里的人就都被拘束住了。后来郑姑姑再来,也同样要教导她们规矩,所以这些日子丫鬟们的行动都与从前不同,颇有些新气象了。桔梗儿像今日这样一头又往桃华屋子里扎,还真是几个月来的头一回。
郑姑姑来之前早得过示意,知道这位未来的郡王妃颇得皇帝喜爱,自然对她的丫鬟也不会太过重责,便点了点头道:“既然姑娘这样说了,还不快谢过姑娘,以后不要再犯了。”
桔梗儿连忙给桃华行礼,起身之后才道:“郡王府送了好些东西来,姑娘快去看看吧。”说到最后,到底还是没忍住,嘴角又翘起来,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桃华看这丫头这样儿也觉得好奇起来。沈数三不五时的要往这里送点东西,按说也不至于让桔梗儿乐成这样,这是送了什么好东西来了?
郑姑姑是个极有眼色的人,断不会在这时候拦着,便道:“姑娘这大半日也累了,去散散心也好。”
为了进宫,郑姑姑特意指点着做了新衣,又说首饰不可太少,索性把景氏当初送的那副镶红宝的头面全都插戴上了,再来练习行礼。
景氏出手大方,那头面用的都是赤金,插戴起来确实显得富丽堂皇,可是份量也是十足,桃华顶了小半天已经觉得扯得头皮都痛,巴不得郑姑姑这一声,赶紧解放了脑袋,跟着桔梗儿走了。
搬了新宅之后,蒋锡就在桃华的小院旁边特地又拨了几间房做她的私库,好准备装她的嫁妆——虽则说内务府会按郡王妃的规格准备嫁妆,可那些东西都是些应付场面的,蒋锡自然还是要给女儿准备的。
现在,原本准备拿来装新打家具的那间库房门开着,里头摆了整整十个木箱,一个中年人正站在库房里跟蒋锡说着话,一见桃华过来便抱拳一揖:“见过姑娘。”
这人桃华认得——从西北过来的谋士邬正,之前在药材的采买过程中见过,不过那时候主要是蒋锡跟他打交道。今日居然是他上门送这些东西,想必是很要紧的东西了。
不过还没等桃华问,蒋锡就高兴地道:“桃姐儿,这些是郡王爷送来给你做嫁妆的。”
嫁妆?桃华惊讶地看着邬正。她想到过沈数应该还会送东西过来,但应该也就是像从前送那一匣宝石一样,可这十个大箱子是怎么回事?
这间空房乃是几间库房中最大的,原是预备装打好的床柜之用,可见宽敞。但现在十个箱子也把地面摆得满满当当,这么多东西,沈数是从哪里搬来的?
邬正捻着小胡子笑道:“这些都是先帝留给王爷的,一直封存在内务府。前几日王爷去瞧过,捡了这些让在下给姑娘送来,另外一半会充做聘礼。”
这下蒋锡也愣了。刚才邬正说这是沈数给桃华的嫁妆,他虽然高兴,可怎么也没猜到这是先帝留下来的东西,更没想到还会有一半做了聘礼,这就等于先帝留给沈数的东西,全都转到桃华名下了!
邬正看着蒋家父女惊讶的神色,暗想王爷的目的可是达到了,笑眯眯道:“王爷说,礼部将六礼时间定得太急,恐怕外头有人因此轻视了姑娘,所以——”
桃华怔怔地看了看地上的箱子,所以,这是来给她撑脸面了?
“麻烦邬先生回复王爷,就说——就说我都知道了。”说什么呢?沈数的心意已经明明白白地摊开在眼前了,他给了多少,日后她就会回报多少,无须多说。
蒋锡亲自送邬正出去,薄荷捏着一迭单子还站在那里发愣:“姑娘,这上头好多东西。”什么首饰、玉器、摆设、古玩,可谓应有尽有,比蒋家能给桃华准备的所有嫁妆加起来都要贵重。
“对着清单点过,好生收起来。”桃华也还有些出神,随手掀开一个,里头装了一堆锦盒,锦缎的颜色都已经发乌,可见封存的时间确实不短了。桃华捡了最上头一个打开,里头装的是一对白玉环。
这对白玉环大小并不相同,小的一个恰好能套进大的里头,乃是一对同心环。环为白玉,素面无纹,只是两环上各有一块浅红色玉皮,恰好都呈莲花形。并放在一起时便如一对并蒂莲花,于夫妇二人寓意甚佳。
桃华仔细看了看,嘴角微弯,把盒子抱在怀里:“这个不用放进库房了。帮我想想该用什么颜色的丝线打上络子好看。”一对并蒂莲花,她和沈数各佩一只,也不枉先帝特意留下这同心环,更不枉沈数特地将这盒子放在最上头。
沈数拿先帝留下的东西送去蒋家的事,自然瞒不过众人,一时外头难免有些议论。不过这些东西当初先帝留下的时候就说过是给他成婚后用的,至于人家愿意怎么用,别人还真管不着。
然而人就是这么闲,越是自己管不了的事越喜欢嚼舌,直到圣寿当日,桃华奉旨入宫,就感觉有不少人在背后对她投之以目,低声私语,显然是在议论着什么。
桃华只当没看见。入宫之前郑姑姑就提醒过她,沈数此举是给她挣了脸面,但同样的,也给她招来了更多的非议。那些羡慕她的人,同样会因为嫉妒而在背后诋毁她。不过郑姑姑也说了,这些人绝大部分只能议论议论,根本不敢在她面前表露出来,不必理睬即可。她真正要注意的,应该是那几位地位既高,又属于于党的诰命夫人们。
不过等桃华由宫人引导着站定了位置之后,就发现郑姑姑说得还不是那么准确。
虽说尚未正式成亲,也没有诰命品级,但太后仍按郡王妃的位置安排了她。说起来这也是合理的,毕竟圣旨已下,不可能再将她当成从前的医家女了。然而因为身上穿的根本不是诰命服饰,站在那里又格外的显眼,似乎很不合理。
不过如此一来,她离于党的诰命夫人们倒远了,却不幸站在了南华郡主身边。
南华郡主的脸色不是很好,虽然用了脂粉,桃华仍旧看得出来。看见桃华,她十分僵硬地扯了扯嘴角,眼里却没有半丝笑意,甚至有几分厌恨,倒让桃华莫名其妙起来——算一算,她对南华郡主一直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吧?别人不知道,她可是替江家四个人治过病了,南华郡主不感谢她也就罢了,这厌恨是哪儿来的?难道是因为太后厌恶的,她就也得跟着明确表示不喜?可现在太后都还要顾着个面子情儿,南华郡主怎么倒这么急先锋了?
文氏今日也来了。她身上只有个六品的敕命,不过因为跟着南华郡主,所以还是站在前头。她趁着南华郡主没注意的时候向桃华笑了一笑,低声道:“二弟病了,郡主有些忧心。”
那日江恒从外头回来,当天夜里就发起了低热。南华郡主初时以为他着了风寒,一边骂着下人不会伺候,一边着人请太医来诊治。太医来诊了,却说是郁结于心,故而略着些风就发作起来。
南华郡主只当儿子为了秋闱压力太大,连着几天都说秋闱中不中无关紧要,自己说完了,还要叫大儿子去开解弟弟。谁知道越是开解,江恒越是病势缠绵,吓得南华郡主强行将他从书房里挪了出来,连书本都不让他碰。
只是这些举措一概都没什么用,江恒的病势起起伏伏,低烧总是不断,人也渐渐萎靡下来。南华郡主吓得骂天骂地骂下人,终于问出来江恒发病那日曾经出过门。
这事儿自然着落到青盏头上,南华郡主一顿板子险些把他屁股打烂,才知道当日江恒是去了蒋府。
这话一问出来,南华郡主顿时没了声音。当初桃华被指给了沈数,她心里还暗暗高兴——如此一来,她就不必再去向儿子解释为何不肯让他娶蒋氏了——可万万没想到,江恒竟然用情如此之深,明明在她看来,蒋氏除了生得好些,根本没有半分可取之处啊。
然而这件事总不会是自己儿子的错。在南华郡主看来江恒是肯定不会错的,那错的自然就是蒋氏!不过才在无锡见了几面而已,就把江恒迷惑成这样,若说蒋氏没有蓄意勾引,叫南华郡主如何能接受呢?
事涉爱子,之前桃华给江家四人诊治过的事顿时就被南华郡主全抛到了脑后,一门心思地恨上了她。今日在宫里见了面,又怎么会给桃华什么好脸呢?
文氏十分担忧,但她只是儿媳,并不能左右南华郡主的好恶,只能尽量在中间斡旋。
不过南华郡主好歹还是有些理智的。今日是太后圣寿,皇帝尚且为此赦了一批人,她若是在这样的日子里闹起来,可不是给太后添堵么?因此虽然满肚子地厌恶,也只是冷冷看了桃华一眼就把头扭过去,眼不见心不烦。
虽说是自己的寿辰,太后的心情却不是很好,不过这一点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太后从出现的时候就满脸笑容,不但跟前来的诰命们亲切交谈,还把未来的郡王妃特地叫到了自己身边,似乎是打算用行动来反驳外界所说她有意将一个自己不喜的人安排给安郡王的谣言。
桃华端着得体的微笑坐在太后下方,心里暗暗佩服郑姑姑。宫人给她摆设的是一张绣凳,对她来说太矮了,想坐稳就得往前倾,从侧面看上去是很不美观的。偏偏她的侧面正对着下面的一排诰命们,这些人的眼睛可尖得很呢。倘若郑姑姑没有针对这些小手段对她进行过特殊培训,恐怕一会儿圣寿宴一散,未来郡王妃全无仪态的话就会传遍整个京城了。
桃华不在乎有人说这些,但她在乎有些人会因此讥笑沈数。沈数为她做了很多,那她也应该尽量去回报才对。
太后虽然把桃华叫过来,但并不怎么跟她说话,而是会在与其余内外命妇们说话的时候,猛不丁地把话题引到桃华这里来,或者就是直接问一句:“蒋氏觉得如何?”让人从头到尾都得打起精神来去听那些根本与自己毫无关系甚至也毫无兴趣的东西,简直是精神折磨!
总算太后结束了这场“会谈”,主要是因为有宫人进来回报,该开宴了,太后这才起身。桃华赶紧站起来,也意意思思地伸出手去——不是真打算搀扶太后,而是要表示一下她有搀扶太后的意图——这也是郑姑姑教的。
“充仪娘娘这是怎么了?”忽然间响起的声音将众人的目光都引到了赵充仪身上,她正由宫人搀扶着起身,敷了薄薄脂粉的脸透出苍白之色,眉眼间有强忍的不适……
☆、第141章 畸胎
赵充仪身体不适,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大约从一个月之前开始,她就时有头晕恶心的感觉,偶尔还会觉得眼前的景物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光,令得整个视野都说不出的别扭。
如今在宫中,她的份例供应已经仅次于皇后,再加上太后和皇帝时不时的赏赐,以及宫内司的暗中孝敬,其实她比皇后还过得实惠。不过即使如此,她也一直保持着警惕,饮食都是心腹宫人亲自盯着御膳房的厨子制做,不假他人之手,且入口前,必先由人试尝——这人是赵家为了她入宫特地寻来的,饮食里若加了什么堕胎小产寒宫害命的药草,一定能尝得出来。
有了如此周密的防备,仍旧身子开始不适,不能不让赵充仪有些头痛。不过传过来的太医实际上也没诊出什么问题来,只说她这大概是妊中反应。虽然她已经有孕八个月,妊娠反应早已该消失,然而因为她身子弱,又多思,所以仍有不适也是正常的。
赵充仪听完之后就将人打发走了,开的药熬出来也给倒了——她不敢信任这些太医,更不敢随便喝他们开的药——赵家新贵,还没来得及把手伸进太医院,赵充仪能管得住春华殿里的事,可控制不了外头,如果有人在药汤里做点什么手脚,她是防不胜防的。
不过,太医所说的多思体弱,赵充仪心里却是有数的。打从诊出了喜脉开始——不是皇帝宣布喜讯的那天,而是再之前,她的陪嫁宫人发现她小日子推迟了的那天——她就觉得宫里所有的人都像是要害她。等到消息传开,她更是没有睡过几个囫囵觉。身边的宫人都劝她放松心情,可是她怎么能作得到呢?
赵充仪其实是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快有孕的。依着当初家里的想法,最好是皇后生下皇子,她就可以跟着有孕了。谁知道皇后一直没动静,她这里倒先传了喜讯。想想前头宫里小产掉的那些孩子,看看前后左右那些小产过的嫔妃们,让她如何能不紧张呢?
开始是怕皇后不悦,到了后来,皇帝升了她的父亲,而宫内又有别的小妃嫔们来讨好投靠,在不知不觉间,赵充仪自己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她更怕失去这个孩子,因为没了这个孩子,她现在所有的一切风光可能也就都不存在了。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这是一个循环,赵充仪爬不出来。
今日太后圣寿,本来已经着人去告诉过她不必来,因为她的身孕已经八个月,头胎又是最要紧的,所以太后特许她不必过来,只要在自己宫里歇着就好。
可是赵充仪谢过太后的恩典之后,今日还是来了。她对外说是太后虽恩典,然而圣寿这样的日子,她至少要过来磕个头尽一尽孝心,断不可恃孕而骄。可是真正的原因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她不敢自己呆在春华殿。
皇帝在前头,太后和皇后都在宴上,她自己在自己宫,万一出点什么事,谁也不必负这责任,而且她很可能到时候连个太医都找不到。所以尽管早晨起来就觉得眼前有点发花,她还是来了。可坐在那里的时候倒还不觉得怎样,这会儿一站起身,就觉得脑袋沉重得仿佛抬不起来,眼前的景象都像被太过光亮的烛火笼罩着,颜色似乎都变浅了。
“快传太医,传太医!”太后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殿中众人面面相觑。大好的日子传太医,还是当着太后面前,这也太……太不吉利了。
“母后,让赵充仪回自己宫中休息吧。”皇后心里颇有些窃喜,面上却是一派庄重,“毕竟卑不动尊,您的圣寿,皇上本就是要为您祈福的……”
逢九之寿本就有些不利,皇帝想要大赦就是为了冲一冲这不利之处,现在赵充仪这里传了太医岂不是反而更加不吉利了?虽说她是孕妇,可论起位份辈分来,她是卑,太后为尊,没有为了她反而不顾太后的道理。
新任的兵部尚书赵夫人也在座,她是第一个不顾位置过去扶住女儿的人,听见皇后这番冠冕堂皇的发言,两眼里已经恨不能射出万支利箭,将皇后乱箭射死了。然而这番话又确实无法辩驳,她还真不敢说自己女儿就比太后要重要。
跟她过来的是她的儿媳赵大奶奶,也就是赵充仪的嫂子。赵充仪的哥哥如今带着爱妾在外头做知县,留下妻子于家中伺候父母。为着这个,赵大奶奶心里很不痛快,然而小姑子的肚子关系到赵家合族的前途,只要赵大奶奶还不打算和离回自己娘家,就得替赵家打算。
这会儿赵夫人已经气得发抖,赵大奶奶因为跟小姑子没那么深的感情,倒是冷静得多,目光一转就看见了桃华,立刻轻轻扯了婆母一下,低声道:“蒋。”
只一个字,赵夫人就猛然明白了,立刻干咳了一声道:“皇后娘娘说的是。”最后三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充仪虽身怀有孕,也不可冲撞了太后,这般的吉日,的确不宜宣太医。”
满殿的人都看着赵夫人,神色各异。有些面带讥讽,有些却闪过怜悯的眼色。赵夫人对众人视若无睹,只转向桃华:“只是充仪腹中这一胎乃是龙脉,太医不可召,能否请蒋姑娘诊一诊脉,若能道个无妨,也好叫大家安心。便是太后娘娘,也不必再担忧了。”
赵充仪的确是卑不动尊,然而她肚子里的却是太后的孙辈,太后若是不挂念,那就是不慈了。
太后倒是一脸关切的样子:“太医自然要召。这可是皇帝的血脉,怎可轻忽。快,快传太医!”
赵夫人真还不大敢就这么让太后传了太医,到时候说出去赵充仪的名头可不大好听。而且这不是现摆着一个神医么?太医院群医束手的承恩伯就是被她治得能从床上爬起来的,如今蓝田洛南两县还有生祠,太后把她指给安郡王的时候都提过此事,说她有大福德可佑身边人。既然如此,为什么放着不用反而用那些拿不准是哪一派的太医?要知道安郡王跟太后的关系可并不怎么好,至少他的未来王妃可没有害赵充仪的理由。
“并不敢在太后圣寿惊动太医,还是请蒋姑娘诊一诊脉吧?”太医跑来还不知要多久,蒋氏可就在面前呢。
皇后心里暗骂赵夫人阴险,有些压不住脸上的冷笑:“赵夫人,蒋氏是未来的郡王妃,不是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医匠。”
医者,下九流之列,只要出钱,叫你来就来,叫你走就走。可是蒋桃华已经被指为郡王妃,一位未来的王妃,是你能随便就使唤得动的吗?
太后轻叹一声:“还是快去召太医吧。”
赵夫人脸色微变,借着衣裳的遮盖捅了一下儿媳。赵大奶奶只得往前走了两步,冲着桃华就拜了下去:“还请蒋姑娘看在充仪娘娘怀着龙胎的份上,援手一二。”赵家请不动未来郡王妃,为了皇帝的血脉,请不请得动呢?
桃华始终只用一只耳朵听着这些无聊的勾心斗角,眼睛却始终在观察着赵充仪。
赵充仪脸色不好,嘴唇微微发乌,仿佛是心脏有点问题。但是她一直在不自觉地眨眼睛,证明她的眼睛很不舒服。这是什么毛病,难道会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
“充仪娘娘现在觉得怎样?”桃华还是问了。子痫可不是什么小病,赵充仪已经有八个月身孕,又是头一胎,弄得不好要出大事。只是如果真的是妊娠高血压,这里的太医应该也有一定经验,早就该着手诊治了才对。
“只觉得眼前发花……”赵充仪才说了一句,就觉得一股子恶心劲儿冲了上来,不禁转头干呕了一声,太阳穴两边顿时像有什么揪着似的疼了起来。
于阁老夫人轻咳了一声:“充仪娘娘身子是弱些,怎的到了这个时候还会恶心作呕呢?平日里太医是怎么伺候的,莫不是皇上和太后娘娘赏下去的那些补品都不曾用?”
太后和皇后赏的补品赵充仪还真不敢用,都收在库里呢。只有御膳房说是奉太后命每日给加的玫瑰露是她喜爱的,且日日都是心腹宫人亲眼看着调制,这才时常饮用。
不过这时候怎么能说实话?赵充仪扶头不语,身边的宫人连忙跪下答道:“补品日日用的,只是充仪这些日子身上沉重,夜里睡不踏实,才会头晕眼花……”
桃华摇了摇头。这可不全是因为缺乏睡眠而导致的头晕。
“充仪娘娘头痛吗?身上可有水肿?”
这些症状都有啊。宫人忙答道:“都是有的。”不过,孕妇不都会如此吗?腿脚肿胀什么的,有些孕妇到了要生的时候,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呢。
“这些日子充仪娘娘的饮食是清淡还是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