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
艾彦说这泉水可以直接喝,袁宁将信将疑地捧了一捧,小小地尝了尝。清凉甘美的泉水灌入喉咙,让秋天带来的燥意瞬间消散无踪,袁宁精神一振,觉得这泉水很不错,比起鱼儿守候的灵泉也差不了多少。
袁宁由衷夸道:“真不错。”
艾彦说:“这里奇特的泉水挺多的,前面还有一个奇泉,人喊了它才会出泉水,不喊它就不出。以前跟队的老专家研究了挺久,最终还是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归结于造物的神奇。”
袁宁怔了一下,莫名想到廉先生那处农庄里的奇湖。廉先生说过,灵泉玉佩被破坏之后灵泉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与附近的水源融合,只不过灵泉的奇异之处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最后变得与普通水源没有太大差异——虽然可能还是有非同一般的地方,但它们最初的奇特功效已经非常弱了。
这边的沙漠有这么多奇异的泉湖,是不是因为曾经有一些灵泉玉佩在这边被破坏呢?
是什么人在这里把那么多的玉佩破坏掉?
第248章 天亮
到了当地人奉为“天神”海子的地方, 随行的当地向导要求暂时在附近扎营。在进入沙漠之前他们要先进行相应的仪式。
仪式有些复杂, 袁宁对此一窍不通, 只能和艾彦他们在一边看着。准备停妥之后,为首的向导取出一面旗帜, 上面画着一棵独树,树上没有叶子,光秃的枝条弯曲成奇特的形状, 看上去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鼓、槌、杖,是昌沧人举行祭祀仪式必不可少的,莽莽黄沙之中、苍苍绿水之畔, 苍凉悠远的鼓声腾地响起,仿佛像撕裂风沙里的万古寂静。当地人以他们独特的语言唱诵着古老的召唤调, 别人无法领会召唤调的意思, 对于他们而言却饱含着世代传延的浓厚感情。
祈祷、请神、祭神、降神、送神、招福。
一系列的仪式繁复而漫长, 袁宁一行人却没有去打扰。有些东西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但可以保持尊重。
比起艾彦他们, 袁宁的感受要更深一些。他第一次看到那些以往只出现在灵泉那边的光点漂浮在现实之中。
那些光点随风起起落落, 最后聚集在那块巨大礁石上,落入那百来个泉眼里。泉眼依然潺潺地涌出清泉, 那打着旋儿冒出来的泉水像是这片土地的脉搏一样有节奏地涌动着。
这难道就是这些泉水历经千百年依然不曾断绝的原因?袁宁收敛心神, 把落在泉眼上的目光收了回来。
这种仪式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当地向导对沙漠心存敬畏,对自然心怀感恩,这种敬畏和感恩一代代地传延下来, 让他们在出行时谨慎小心、时刻警惕,这样自然能避免遇险、平安归来。
归来后的人们所坚持的信仰变得更为坚定,告诉一代又一代的晚辈要如此,这才使这个祈请过程成为了真正的“仪式”。
当地向导结束了仪式之后,众人一起享用了丰富的食物。
吃饱喝足,开始前行。
袁宁没有真正到过沙漠,等真正被金黄色的沙丘包围,举目四望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沙子,他才感觉人的存在是多么渺小。他没有掉队,紧跟着经验丰富的艾彦等人。
秦教授和司马弘都很坚定,拿着定位仪在齐齐讨论着,想要依据这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和古籍中的记载发现点什么。随行的向导知道他们的来意,并不怎么看好:“沙丘是会走路的,它们能掩埋一切。就算千百年前这里有过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底下的东西也挖不出来了。”
司马弘和秦教授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他们也知道这一点。沙漠考古一般是因为风力作用、沙丘移位等等原因,暴露出掩埋在黄沙之下的遗迹。
旁边有个叼着老烟的向导开了口:“我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挺符合你们说的,往前走四五个小时,可以看到一条河流遗迹,前些年我过去时还没有,我和别人聊起过,他们也都说它刚出现没多久,应该是刚露出来的。要是我们过去的时候它没有被掩埋住,你们也许可以发现点什么。”
艾彦说:“敖登叔叔,您说的是真的?”
那位被艾彦称为“敖登”的向导脸上的褶子动了动,看了艾彦一眼,说道:“我也很想知道它的秘密。”
见敖登大叔要把烟点着,艾彦温言劝道:“敖登叔叔,既然要出发了,您还是不要抽烟了,这样对肺不好。”沙漠本来就风沙多,再在沙漠里吸烟,再好的肺脏也扛不住。
敖登大叔没再吭声,但默默地把烟扔了,用脚把它碾进沙地里。
袁宁一看就明白了,不少向导都是冲着艾彦的面子来的,这位敖登大叔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也是因为艾彦和他们同行。当地人对外来人有防备也有天生的抗拒,若是人生地不熟地过来追查肯定不可能这么顺利。
袁宁对沙漠很有兴趣,紧跟在艾彦和敖登大叔身边,听着他们聊着关于沙漠的事情。路途有些远,秦教授和司马弘体力跟不上,中途停下休息了几次,走走停停,还是在秋日艳阳之中穿过了茫茫沙海,来到了一处长长的沙丘下。
沙丘在袁宁的视野中往远处延伸,仿佛想把浩瀚的沙漠分成两半。他跟着敖登大叔往沙丘上跋涉,费了挺大劲才登上沙丘。到了沙丘之上,视野霎时开阔了。秦教授他们还在没跟过来,袁宁回头看去,觉得秦教授他们小得像小小的蚂蚁。
袁宁收回视线,看见敖登大叔正在远眺。近看袁宁才发现敖登大叔脖子上有一道蜈蚣似的疤痕,从耳朵边一直伸入胸口,像是要直接把他的脑袋砍下一样。
袁宁沿着敖登大叔的目光往前看去,只见一条干涸的河道横在远处,已经见不着人类活动的痕迹,也见不着曾经的滚滚江水。
袁宁感觉灵泉那边的鱼儿突然出现了十分激烈的情绪。他愣了一下,发现原本晴朗无比的天空突然乌云密闭。明明是明艳的秋日,沙地蒸腾上来的热意干燥得令人难受,狂风却突然把黑色的阴云吹了过来。
袁宁紧张地问敖登大叔:“要不要躲一下?”
敖登大叔说:“躲什么,这雨下不下来的。”
袁宁有些不解。
敖登大叔说:“若是这雨能下下来,这里也不至于这么多年都是沙漠。”
只不过天上满是乌云,还能看到闪电从空中划过,停在沙丘上终归不好。敖登大叔领着一行人快步疾行,下了沙丘,找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
第一次到沙漠里来的人都忍不住仰头关注着远处的奇景。
雷鸣过后雨水开始往下飘,可沙漠上空仿佛有着天然的屏障,雨水还没落下来就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连影子都看不见。袁宁安静地站在一侧,想与鱼儿对话,却没法明白鱼儿的意思,只能从鱼儿的情绪猜出这处可能真的有存在的遗迹。
只是这么多年了,还能从这里找到什么吗?
天上的乌云不一会儿就消散了,刚才那种遮天蔽日的气势像是从未存在过一样,只有几片残云飘荡在澄澈的蓝空之上。
袁宁跟着敖登大叔往河道那边走去,秦教授他们也拿出各种携带过来的仪器和工具,在河道周围四向探索起来。有鱼儿的指引,袁宁在河道中心停了下来。
干枯的河道里还残留着风沙肆虐的痕迹,瞧不出它原本的面貌。袁宁蹲下,仔细拂开河道上的细沙,不一会儿就看到一块石头出现在他眼前。石头底下压着一些玉质的东西,袁宁轻轻一碰,便感到脑中一阵震颤。
那些原本散乱地堆积在石块之下的玉质碎片,眨眼间竟从袁宁眼前消失不见。袁宁能感受到鱼儿悲伤的情绪,他关心地追问:“鱼儿,那是你的朋友们吗?”
“是的,那是我的朋友们。”鱼儿的声音居然出现在袁宁脑海里,“我很久以前的朋友们。它们想和别人一起救活我们最好的朋友,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没有活过来,它们容身的玉佩却因此而碎裂。它们没有了容身之处,很快就死去了。我刚才获取了它们的一些记忆,也想起了很多自己已经忘记的事。”
那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功臣与皇帝曾经称兄道弟,甚至还说过“这帝位应与你分坐”这种话,后来功臣声望渐高,成为民心所向,皇帝也就怕了。
不同之处在于功臣奇遇众多、能力非凡,仿佛天生就与凡俗中人有着云泥之别。他心中从未有过权势与地位,并不知道自己竟因此而遭到忌惮。
他的能力太让人害怕,他的民望太让人害怕,他所拿出的一切都成了让昔日挚友心生嫌隙、心生杀意的根源。
等发现自己成为了太平盛世到来的阻碍,功臣便从从容容赴死,留下的是只有一些乡野逸闻。
据说承载灵泉的玉佩有着起死人肉白骨的奇异能力,曾经被他庇护的生灵纷纷想要献出玉佩将他复活,却发现他没有再活过来的意念。灵魄没有求生之意,即使复生之路就在眼前他也不会去走。
这样一个人,哪怕史书上不曾被抹去关于他的记载,恐怕也会引来无数质疑。世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吗?
袁宁正想得出神,司马弘的声音突然从不远处传来:“就在这里,一定就在这里!我能感觉得到,他一定就在这里!”
秦教授在一旁劝司马弘冷静。
袁宁想到曾经教他下棋的“虚影”。“虚影”借着他的眼睛看到了如今的世界,便笑着与他告别。
世事更迭不断,死去的人永远死去了,活着的人将会大步大步往前走,新的时代会代替旧的时代。
有的时候生与死将变得不那么重要。
被遗忘与被铭记也变得不那么重要。
袁宁走向司马弘那边,开口附和道:“对,就在这里。”
司马弘只是魔障一样自说自话,被袁宁肯定之后眼泪突然开始落下。他跪倒在地,跪在满地的黄沙之上,抓住那干燥又细碎的沙土。
“他就在这里。”司马弘哭着说。
时隔千百年,生生世世魂牵梦萦的事终于得偿所愿,也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这时天空突然飘下细细的雨。
雨水没有消散在半空中,而是落到了干燥的沙土地面。沙漠里藏着的植物向来顽强,一年若有个五六次雨,它们会在雨后立刻钻出地面,生命力之强简直令人惊叹。袁宁抬眼看去,只见砂砾与细沙之间有青青的嫩苗探出头来,新鲜的、鲜嫩的绿叶子随着风轻轻摆动,像是在与沙漠中的旅人们打招呼。
袁宁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凉意,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敖登大叔的方向,却见敖登大叔目光追逐着天边的一片云。雨很快停了,连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没有打湿,明亮的光从云间落下来,落在茫茫的黄沙上,也落在敖登大叔颈边的伤疤上。敖登大叔突然掏出一根老烟,一个人站在那里抽了起来。
那一片云附近出现了一道彩虹,淡淡的七色虹桥悬在空中,像是一声时隔千万年的叹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人活在世上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情爱或权势。也许将来会有那么一天,自己现在所不理解的东西会渐渐变为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不重要的东西变成非常重要的东西,现在不喜欢的东西变成非常喜欢的东西。
人就是这样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追逐,人生才能变得更加完整、更加有意义。
袁宁要踏上回程的时候,司马弘不愿意走。司马弘一直留到第二批人赶到,全程跟进着遗址挖掘。后续的事情袁宁到挖掘结束时才知道,河床附近确实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墓葬遗址,墓主人确实是司马弘执着一生的那个人。那些湮灭在历史洪流之中的故事,伴随着庞大文物群的出土而重见天日,展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灿烂文明。
到第二年春天,秦教授和司马弘登上了《历史大讲堂》,用文物讲述关于那个人的故事。比起原本脍炙人口的历史名人,这么一个神秘的人物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一时间相信的、质疑的、喜爱的、不喜的,什么声音都有了,但即使怀疑也只是怀疑一些事迹该不该安放到这个人头上,而不是怀疑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
袁宁没有参与这一期节目的录制。
春天是个忙碌的季节,他回了华中筹备一次聚会。这次聚会的目的本来很单纯,就是罗元良把诺敏带回云山牧场那边,和教给罗元良雕刻手艺的谭老木匠见见面,噢,还有程叔。罗元良已经没有亲人,云山牧场这边的人算是他的家人,勉强可以见证他和诺敏的婚事。
袁宁想想觉得大家聚在一起挺难得的,索性把相熟的、亲近的人都请了过来,好好地相聚一次。于是章家这边人齐了,袁波那边人齐了,韩家那边也齐了,还有费家的、虞家的,学校的、牧场的——若不是牧场足够大,还真没法让这么多人齐聚。
年轻的、体力好的,白天便开始爬山,晚上直接住在山上。
山上视野好,风光也好,到中午到了山顶,明晃晃的春日阳光从云间洒落,驱散了萦绕在远山之间的云气。
一棵老树长在接近山顶的地方,高高地耸入云霄,一点都不畏惧山顶的严寒。它的根扎得又深又稳,树干又粗又壮,上面有着经年风雨留下的伤痕。袁宁拉着章修严爬到树上,举目望去,远处的山色渐渐染上了嫩黄和浅青,带着木叶清香的空气变得清新又舒适。而在山与山之间,一片片草地上缀满了各色野花,像是一张绚丽多彩的锦缎裁成了一片又一片,或远或近地铺在大地之上,即使只是远远地从上往下眺望,也能看见蜜蜂和蝴蝶在上面飞舞的身影。
袁宁说:“大哥,我们接下来还去昌沧对吗?”
章修严点头。
袁宁转头:“以后还去别的地方吗?”
章修严说:“去。”
袁宁抓住章修严的手:“大哥,我们会一直一直在一起对不对?”
章修严注视着袁宁稚气褪尽的脸庞,点了点头,轻轻地亲了袁宁一下:“对,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袁宁搂住章修严的脖子,把脑袋埋进章修严颈边:“我小时候每一年都许这样的愿望。”他两眼发亮,“希望能和大哥一直一直在一起。我在沙漠那边看到昌沧人祭祀的时候想到了一些事。事实上就像大哥你说的那样,很多事情是不能靠许愿去实现的。但是不管是祈祷也好、许愿也好、进行一些古老又庄重的仪式也好,其实都是在确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告诉自己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大哥,我想和你一起去做所有我们想做的事,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我全都不管。”
章修严“嗯”地一声:“我也不管。”
两个人坐在树上腻歪了很久,看了落日,吃了晚餐,悄悄溜出去找白虎和小黑它们玩。有小黑和树人它们在,袁宁放心地把人参宝宝们领了出来,让它们看一看夜晚的森林。
人参宝宝们很高兴。
第二天一早袁宁醒来的时候听到人参宝宝们趴在窗边,兴奋地指着窗外又蹦又跳:“天亮了!天亮了!”一转头看见袁宁坐了起来,它们齐齐蹦下窗台,跑到袁宁和章修严窗边,口里继续强调,“天要亮了!”
袁宁朝它们一笑,看向窗外。
窗外天还没彻底亮起来,只有天边露出了微微的白。天上看不见半点云翳,弯弯的月牙还挂在那儿,仿佛想要和暖洋洋的朝阳见上一面。
袁宁笑着说:“对,天要亮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学卷·完
【昌沧卷】
第249章 麻烦
“怎么还不来啊?”略显阴暗的办公室里, 一个老头儿苦恼地摸着脑袋, “外面的人都在那闹腾好几天了, 那位新人怎么现在都没到?”
袁宁由衷夸道:“真不错。”
艾彦说:“这里奇特的泉水挺多的,前面还有一个奇泉,人喊了它才会出泉水,不喊它就不出。以前跟队的老专家研究了挺久,最终还是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归结于造物的神奇。”
袁宁怔了一下,莫名想到廉先生那处农庄里的奇湖。廉先生说过,灵泉玉佩被破坏之后灵泉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与附近的水源融合,只不过灵泉的奇异之处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最后变得与普通水源没有太大差异——虽然可能还是有非同一般的地方,但它们最初的奇特功效已经非常弱了。
这边的沙漠有这么多奇异的泉湖,是不是因为曾经有一些灵泉玉佩在这边被破坏呢?
是什么人在这里把那么多的玉佩破坏掉?
第248章 天亮
到了当地人奉为“天神”海子的地方, 随行的当地向导要求暂时在附近扎营。在进入沙漠之前他们要先进行相应的仪式。
仪式有些复杂, 袁宁对此一窍不通, 只能和艾彦他们在一边看着。准备停妥之后,为首的向导取出一面旗帜, 上面画着一棵独树,树上没有叶子,光秃的枝条弯曲成奇特的形状, 看上去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鼓、槌、杖,是昌沧人举行祭祀仪式必不可少的,莽莽黄沙之中、苍苍绿水之畔, 苍凉悠远的鼓声腾地响起,仿佛像撕裂风沙里的万古寂静。当地人以他们独特的语言唱诵着古老的召唤调, 别人无法领会召唤调的意思, 对于他们而言却饱含着世代传延的浓厚感情。
祈祷、请神、祭神、降神、送神、招福。
一系列的仪式繁复而漫长, 袁宁一行人却没有去打扰。有些东西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但可以保持尊重。
比起艾彦他们, 袁宁的感受要更深一些。他第一次看到那些以往只出现在灵泉那边的光点漂浮在现实之中。
那些光点随风起起落落, 最后聚集在那块巨大礁石上,落入那百来个泉眼里。泉眼依然潺潺地涌出清泉, 那打着旋儿冒出来的泉水像是这片土地的脉搏一样有节奏地涌动着。
这难道就是这些泉水历经千百年依然不曾断绝的原因?袁宁收敛心神, 把落在泉眼上的目光收了回来。
这种仪式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当地向导对沙漠心存敬畏,对自然心怀感恩,这种敬畏和感恩一代代地传延下来, 让他们在出行时谨慎小心、时刻警惕,这样自然能避免遇险、平安归来。
归来后的人们所坚持的信仰变得更为坚定,告诉一代又一代的晚辈要如此,这才使这个祈请过程成为了真正的“仪式”。
当地向导结束了仪式之后,众人一起享用了丰富的食物。
吃饱喝足,开始前行。
袁宁没有真正到过沙漠,等真正被金黄色的沙丘包围,举目四望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沙子,他才感觉人的存在是多么渺小。他没有掉队,紧跟着经验丰富的艾彦等人。
秦教授和司马弘都很坚定,拿着定位仪在齐齐讨论着,想要依据这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和古籍中的记载发现点什么。随行的向导知道他们的来意,并不怎么看好:“沙丘是会走路的,它们能掩埋一切。就算千百年前这里有过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底下的东西也挖不出来了。”
司马弘和秦教授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他们也知道这一点。沙漠考古一般是因为风力作用、沙丘移位等等原因,暴露出掩埋在黄沙之下的遗迹。
旁边有个叼着老烟的向导开了口:“我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挺符合你们说的,往前走四五个小时,可以看到一条河流遗迹,前些年我过去时还没有,我和别人聊起过,他们也都说它刚出现没多久,应该是刚露出来的。要是我们过去的时候它没有被掩埋住,你们也许可以发现点什么。”
艾彦说:“敖登叔叔,您说的是真的?”
那位被艾彦称为“敖登”的向导脸上的褶子动了动,看了艾彦一眼,说道:“我也很想知道它的秘密。”
见敖登大叔要把烟点着,艾彦温言劝道:“敖登叔叔,既然要出发了,您还是不要抽烟了,这样对肺不好。”沙漠本来就风沙多,再在沙漠里吸烟,再好的肺脏也扛不住。
敖登大叔没再吭声,但默默地把烟扔了,用脚把它碾进沙地里。
袁宁一看就明白了,不少向导都是冲着艾彦的面子来的,这位敖登大叔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也是因为艾彦和他们同行。当地人对外来人有防备也有天生的抗拒,若是人生地不熟地过来追查肯定不可能这么顺利。
袁宁对沙漠很有兴趣,紧跟在艾彦和敖登大叔身边,听着他们聊着关于沙漠的事情。路途有些远,秦教授和司马弘体力跟不上,中途停下休息了几次,走走停停,还是在秋日艳阳之中穿过了茫茫沙海,来到了一处长长的沙丘下。
沙丘在袁宁的视野中往远处延伸,仿佛想把浩瀚的沙漠分成两半。他跟着敖登大叔往沙丘上跋涉,费了挺大劲才登上沙丘。到了沙丘之上,视野霎时开阔了。秦教授他们还在没跟过来,袁宁回头看去,觉得秦教授他们小得像小小的蚂蚁。
袁宁收回视线,看见敖登大叔正在远眺。近看袁宁才发现敖登大叔脖子上有一道蜈蚣似的疤痕,从耳朵边一直伸入胸口,像是要直接把他的脑袋砍下一样。
袁宁沿着敖登大叔的目光往前看去,只见一条干涸的河道横在远处,已经见不着人类活动的痕迹,也见不着曾经的滚滚江水。
袁宁感觉灵泉那边的鱼儿突然出现了十分激烈的情绪。他愣了一下,发现原本晴朗无比的天空突然乌云密闭。明明是明艳的秋日,沙地蒸腾上来的热意干燥得令人难受,狂风却突然把黑色的阴云吹了过来。
袁宁紧张地问敖登大叔:“要不要躲一下?”
敖登大叔说:“躲什么,这雨下不下来的。”
袁宁有些不解。
敖登大叔说:“若是这雨能下下来,这里也不至于这么多年都是沙漠。”
只不过天上满是乌云,还能看到闪电从空中划过,停在沙丘上终归不好。敖登大叔领着一行人快步疾行,下了沙丘,找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
第一次到沙漠里来的人都忍不住仰头关注着远处的奇景。
雷鸣过后雨水开始往下飘,可沙漠上空仿佛有着天然的屏障,雨水还没落下来就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连影子都看不见。袁宁安静地站在一侧,想与鱼儿对话,却没法明白鱼儿的意思,只能从鱼儿的情绪猜出这处可能真的有存在的遗迹。
只是这么多年了,还能从这里找到什么吗?
天上的乌云不一会儿就消散了,刚才那种遮天蔽日的气势像是从未存在过一样,只有几片残云飘荡在澄澈的蓝空之上。
袁宁跟着敖登大叔往河道那边走去,秦教授他们也拿出各种携带过来的仪器和工具,在河道周围四向探索起来。有鱼儿的指引,袁宁在河道中心停了下来。
干枯的河道里还残留着风沙肆虐的痕迹,瞧不出它原本的面貌。袁宁蹲下,仔细拂开河道上的细沙,不一会儿就看到一块石头出现在他眼前。石头底下压着一些玉质的东西,袁宁轻轻一碰,便感到脑中一阵震颤。
那些原本散乱地堆积在石块之下的玉质碎片,眨眼间竟从袁宁眼前消失不见。袁宁能感受到鱼儿悲伤的情绪,他关心地追问:“鱼儿,那是你的朋友们吗?”
“是的,那是我的朋友们。”鱼儿的声音居然出现在袁宁脑海里,“我很久以前的朋友们。它们想和别人一起救活我们最好的朋友,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没有活过来,它们容身的玉佩却因此而碎裂。它们没有了容身之处,很快就死去了。我刚才获取了它们的一些记忆,也想起了很多自己已经忘记的事。”
那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功臣与皇帝曾经称兄道弟,甚至还说过“这帝位应与你分坐”这种话,后来功臣声望渐高,成为民心所向,皇帝也就怕了。
不同之处在于功臣奇遇众多、能力非凡,仿佛天生就与凡俗中人有着云泥之别。他心中从未有过权势与地位,并不知道自己竟因此而遭到忌惮。
他的能力太让人害怕,他的民望太让人害怕,他所拿出的一切都成了让昔日挚友心生嫌隙、心生杀意的根源。
等发现自己成为了太平盛世到来的阻碍,功臣便从从容容赴死,留下的是只有一些乡野逸闻。
据说承载灵泉的玉佩有着起死人肉白骨的奇异能力,曾经被他庇护的生灵纷纷想要献出玉佩将他复活,却发现他没有再活过来的意念。灵魄没有求生之意,即使复生之路就在眼前他也不会去走。
这样一个人,哪怕史书上不曾被抹去关于他的记载,恐怕也会引来无数质疑。世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吗?
袁宁正想得出神,司马弘的声音突然从不远处传来:“就在这里,一定就在这里!我能感觉得到,他一定就在这里!”
秦教授在一旁劝司马弘冷静。
袁宁想到曾经教他下棋的“虚影”。“虚影”借着他的眼睛看到了如今的世界,便笑着与他告别。
世事更迭不断,死去的人永远死去了,活着的人将会大步大步往前走,新的时代会代替旧的时代。
有的时候生与死将变得不那么重要。
被遗忘与被铭记也变得不那么重要。
袁宁走向司马弘那边,开口附和道:“对,就在这里。”
司马弘只是魔障一样自说自话,被袁宁肯定之后眼泪突然开始落下。他跪倒在地,跪在满地的黄沙之上,抓住那干燥又细碎的沙土。
“他就在这里。”司马弘哭着说。
时隔千百年,生生世世魂牵梦萦的事终于得偿所愿,也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这时天空突然飘下细细的雨。
雨水没有消散在半空中,而是落到了干燥的沙土地面。沙漠里藏着的植物向来顽强,一年若有个五六次雨,它们会在雨后立刻钻出地面,生命力之强简直令人惊叹。袁宁抬眼看去,只见砂砾与细沙之间有青青的嫩苗探出头来,新鲜的、鲜嫩的绿叶子随着风轻轻摆动,像是在与沙漠中的旅人们打招呼。
袁宁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凉意,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敖登大叔的方向,却见敖登大叔目光追逐着天边的一片云。雨很快停了,连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没有打湿,明亮的光从云间落下来,落在茫茫的黄沙上,也落在敖登大叔颈边的伤疤上。敖登大叔突然掏出一根老烟,一个人站在那里抽了起来。
那一片云附近出现了一道彩虹,淡淡的七色虹桥悬在空中,像是一声时隔千万年的叹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人活在世上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情爱或权势。也许将来会有那么一天,自己现在所不理解的东西会渐渐变为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不重要的东西变成非常重要的东西,现在不喜欢的东西变成非常喜欢的东西。
人就是这样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追逐,人生才能变得更加完整、更加有意义。
袁宁要踏上回程的时候,司马弘不愿意走。司马弘一直留到第二批人赶到,全程跟进着遗址挖掘。后续的事情袁宁到挖掘结束时才知道,河床附近确实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墓葬遗址,墓主人确实是司马弘执着一生的那个人。那些湮灭在历史洪流之中的故事,伴随着庞大文物群的出土而重见天日,展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灿烂文明。
到第二年春天,秦教授和司马弘登上了《历史大讲堂》,用文物讲述关于那个人的故事。比起原本脍炙人口的历史名人,这么一个神秘的人物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一时间相信的、质疑的、喜爱的、不喜的,什么声音都有了,但即使怀疑也只是怀疑一些事迹该不该安放到这个人头上,而不是怀疑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
袁宁没有参与这一期节目的录制。
春天是个忙碌的季节,他回了华中筹备一次聚会。这次聚会的目的本来很单纯,就是罗元良把诺敏带回云山牧场那边,和教给罗元良雕刻手艺的谭老木匠见见面,噢,还有程叔。罗元良已经没有亲人,云山牧场这边的人算是他的家人,勉强可以见证他和诺敏的婚事。
袁宁想想觉得大家聚在一起挺难得的,索性把相熟的、亲近的人都请了过来,好好地相聚一次。于是章家这边人齐了,袁波那边人齐了,韩家那边也齐了,还有费家的、虞家的,学校的、牧场的——若不是牧场足够大,还真没法让这么多人齐聚。
年轻的、体力好的,白天便开始爬山,晚上直接住在山上。
山上视野好,风光也好,到中午到了山顶,明晃晃的春日阳光从云间洒落,驱散了萦绕在远山之间的云气。
一棵老树长在接近山顶的地方,高高地耸入云霄,一点都不畏惧山顶的严寒。它的根扎得又深又稳,树干又粗又壮,上面有着经年风雨留下的伤痕。袁宁拉着章修严爬到树上,举目望去,远处的山色渐渐染上了嫩黄和浅青,带着木叶清香的空气变得清新又舒适。而在山与山之间,一片片草地上缀满了各色野花,像是一张绚丽多彩的锦缎裁成了一片又一片,或远或近地铺在大地之上,即使只是远远地从上往下眺望,也能看见蜜蜂和蝴蝶在上面飞舞的身影。
袁宁说:“大哥,我们接下来还去昌沧对吗?”
章修严点头。
袁宁转头:“以后还去别的地方吗?”
章修严说:“去。”
袁宁抓住章修严的手:“大哥,我们会一直一直在一起对不对?”
章修严注视着袁宁稚气褪尽的脸庞,点了点头,轻轻地亲了袁宁一下:“对,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袁宁搂住章修严的脖子,把脑袋埋进章修严颈边:“我小时候每一年都许这样的愿望。”他两眼发亮,“希望能和大哥一直一直在一起。我在沙漠那边看到昌沧人祭祀的时候想到了一些事。事实上就像大哥你说的那样,很多事情是不能靠许愿去实现的。但是不管是祈祷也好、许愿也好、进行一些古老又庄重的仪式也好,其实都是在确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告诉自己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大哥,我想和你一起去做所有我们想做的事,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我全都不管。”
章修严“嗯”地一声:“我也不管。”
两个人坐在树上腻歪了很久,看了落日,吃了晚餐,悄悄溜出去找白虎和小黑它们玩。有小黑和树人它们在,袁宁放心地把人参宝宝们领了出来,让它们看一看夜晚的森林。
人参宝宝们很高兴。
第二天一早袁宁醒来的时候听到人参宝宝们趴在窗边,兴奋地指着窗外又蹦又跳:“天亮了!天亮了!”一转头看见袁宁坐了起来,它们齐齐蹦下窗台,跑到袁宁和章修严窗边,口里继续强调,“天要亮了!”
袁宁朝它们一笑,看向窗外。
窗外天还没彻底亮起来,只有天边露出了微微的白。天上看不见半点云翳,弯弯的月牙还挂在那儿,仿佛想要和暖洋洋的朝阳见上一面。
袁宁笑着说:“对,天要亮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学卷·完
【昌沧卷】
第249章 麻烦
“怎么还不来啊?”略显阴暗的办公室里, 一个老头儿苦恼地摸着脑袋, “外面的人都在那闹腾好几天了, 那位新人怎么现在都没到?”